上海临港地区
临港概况
临港地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由装备产业区(65平方公里)、物流园区(16平方公里)、主产业区(108平方公里)、综合区(41平方公里)、临港奉贤园区(17平方公里)、南汇新城(68平方公里)六大功能板块组成。
临港地区位于上海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距上海市中心75公里,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拥有13公里长的海岸线,具备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直接腹地。2013年年底投入运行的轨交16号线将临港纳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轨交构成了十分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临港地区的开发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提振上海制造业,主动对接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上海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体现国家战略、展示上海优势、构建国际竞争力。高端产业,高水平城市。
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产城融合"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0亿元(产业投资近1000亿元),引进产业项目230多个,工业总产值保持45%的年均增幅,税收收入保持22%以上的年均增幅,形成了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民用航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6+1"产业格局,海洋工程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重大突破。建设了S2沪芦高速、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一期开发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基本成型;引进了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豪生国际酒店、大润发购物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了80万平米商办楼宇和130万平米各类商品住房,新兴的滨海城市雏形初显;社会事业超前发展,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等院校整体迁入临港,上海中学东校、临港外国语小学、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等社会事业项目纷纷落户,一批中小学、幼儿园、菜场、超市、银行、酒店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
临港定位
临港地区的开发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基于全局视野、经过精心谋划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特殊意义、肩负特殊使命。临港的开发,旨在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化上海城市总体战略布局,支撑上海"四个中心"和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临港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作用,放大自贸区的溢出效应,率先实现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的复制和推广,助推国家战略的实现。
临港地区定位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上海"四个中心"和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我国海洋经济的示范基地,建成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到2020年,临港将成为一个常住人口120万左右,功能相对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
南丝绸之路重地、三江六岸良好口岸的区位支撑、多优势资源的交汇孕育着美丽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作为四川省境内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港口城市之一,作为四川南向开放、面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2009年,宜宾市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立足宜宾独特的沿江综合资源优势,着眼长远,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建设,四川省建设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和川南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集思广益,作出了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建设发展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12月18日,省市各级各界代表莅临宜宾隆重庆祝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区开发区位置示意图
——开放的发展空间:以白沙生活区、沙坪镇行政区域和李庄组团、盐坪坝、罗龙、阳春坝、长宁沿江工业园及港口群193平方公里为规划控制区;以白沙生活区、沙坪镇行政区域100平方公里为市本级核心开发区;以白沙工业园、四川宜宾港、志城作业区26平方公里为近期重点开发区。
——前瞻的战略定位:着力发挥长江水运和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依托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和四川宜宾港的强大功能,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单一优势为综合优势、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打造承载企业的航母,培育产业的摇篮,塑造城乡统筹的新模式,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渐进的发展目标:按照“两年强基,三年突破,五年腾飞,跨越发展”方向,2011年底实现“七通一平”夯实基础,201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把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川滇黔结合部区域发展环境优、增长速度快、产业集聚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化综合经济区和城市新区。
——统筹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港兴城、以港兴业、以城促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港、城、园”一体发展;集工业区、港口区、物流区、商贸区、保税区、城镇生活区于一体,一区多园,整体崛起,走城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统筹发展之路,打造成渝、川南经济发展新的重要承载地。
——科学的运行机制:按照“经济特区”模式,参照“大部制”做法,实行“一级行政、一级财政、单列管理、封闭运行”。临港经济开发区计划单列,履行市级管理权,统一领导和管理区内的政治、经济、行政和社会事业等工作,实行“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依法审批或审核办理市级相关部门统一编号盖章的有关证书。按照“政府主导、国有控股、市场运作、特许经营”方式,建立开发投资集团,实行政资分开,实现良性资本运作。
——现代的服务理念:坚持“真诚、热情、规范、简便、让利”的服务宗旨;做到优惠政策透明和办事程序透明,达到“全天候服务、全过程服务、全方位服务”的标准,追求“超前服务、零距离服务、无间隙服务和保姆式服务”的服务模式。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将以“一流的班子队伍、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业绩”,打造全省一流的临港经济新区。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距宜宾中心城区4公里、机场10公里,拥有四川第一大港,区内专用铁路和快速通道与宜泸渝等6条高速公路和内昆、成贵铁路连接,区位优越,资源独特,承载力强,潜力巨大,是企业家投资的理想实地,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热忱欢迎国内外广大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创辉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