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城市建设

南通城市绿化(3张)

1983年地市行政机构改革至八十年代末期,农民经济收入逐步提高,一部分初步富裕起来的农民翻建了住房盖起了简陋的楼房,农民建房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人均建筑面积由1983年的17㎡增加至1990年的23㎡。 进入九十年代后,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村镇建设工作,更加注重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年中共建新房(楼房)1078.83万㎡,共计投资45.48亿。其中仅1997年就建新房191.77万㎡,投资8.09亿元。农村人均建筑面积由1990年的23㎡增加至2000年的32.34㎡,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十五”期间,南通切实抓紧了小城镇的规划,重点搞好10个全国重点镇和24个省重点中心镇的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综合开发,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十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好步开好头。城镇数量逐步减少,城镇规模趋向合理。全力推进区域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迅速提高,有60个建制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强化农村建筑市场管理,加强乡镇建设(管)服务站所建设。

2013年,南通年市区(含通州区)新增绿地780.1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2.2%;日供水能力达到160万立方米,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100%;市区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全年市区新增路灯、景观灯24180盏,城市道路亮灯率达到99%。 (图册图片来源[63-65] )

南通新城区

科技事业

2013年末,南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77家,科技孵化器61家,孵化面积272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22家;全年共有23个项目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个、三等奖13个。全年专利申请量4077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029件,专利授权量2208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4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41件,同比增长141.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35%,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

2013年末,南通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年末在校学生8.6万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学生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在校学生7.2万人;普通高中53所,在校学生10万人;普通初中169所,在校学生16万人;小学321所,在校学生31.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学生0.1万人;各级各类幼儿园388所,在园儿童15.0万人。

学历学校
本科南通大学、南通理工学院(原南通紫琅学院)
专科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 成人高校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南通市工人业余大学
  • 四星级高中

所属县区学校


南通市辖区(7所)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南通市第三中学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海安县(2所)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海安县曲塘中学
如东县(3所)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如东县马塘中学
启东市(1所)江苏省启东中学
如皋市(5所)江苏省如皋中学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石庄中学
如皋市江安中学如皋市第一中学
海门市(2所)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
  • 其它主要准四星级高中(尚未评委四星级高中,但属南通地区B类学校):

启东市汇龙中学、启东市大江中学、海门市实验学校、海门市四甲中学

体育事业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

2006年10月15日至22日,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江苏南通举行。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全市有10名健儿参加了7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4金1银1铜,共6枚奖牌。

2012年,南通籍运动员在世界比赛中获5个世界冠军,在伦敦奥运会,南通籍运动员获奖牌3枚,其中金牌2枚;伦敦残奥会,南通籍运动员获得银牌1枚。

对外交往

江苏省南通市国内友好城市
所属省级行政单位名称
四川省

广安市

陕西省

安康市

辽宁省

抚顺市

江西省

九江市

山西省

太原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江苏省南通市国外友好城市
国别名称缔约日期
韩国昌原市2014年7月29日
巴西圣若泽黑河市2011年8月31日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莫斯科区2010年9月17日
毛里求斯瓦瓜-菲尼克斯市2010年7月31日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伊尔库茨克区2009年6月14日
纳米比亚贺劳纳非迪市2007年5月2日
博茨瓦纳哈博罗内市2008年10月30日
加拿大里穆斯基市2003年9月8日
意大利奇维塔韦基亚市1999年12月1日
韩国金堤市(Kimje)1997年10月22日
德国托斯道夫市(Troisdorf)1997年4月8日
美国泽西市 (Jersey)1996年4月29日
日本和泉市(Izumi)

1993年4月24日

英国斯旺西市(Swansea)1987年4月10日
日本丰桥市(Toyohashi)

1987年5月26日

经济

综合

解放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南通以农村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引领南通经济走过了漫长而短暂的岁月。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南通方有机会和可能及时将工作重点全部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很快将自身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结束了穷过渡,外向型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4年,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全国由南方的几个试验点,迅速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党中央决定,包括南通在内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再一次大大推进了沿海地区现代化建设和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进程,加速了南通社会经济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后,生产关系的大胆调整和改善,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后对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充分激励和调动,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一切都使社会生产力得以获得空前的发展活力。以社会经济活动发展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地区生产总值而言,1978年南通南通市仅为29.4亿元,2004年超过千亿元(1195.7亿元),2008年达到2510亿元,2012年达到4559亿元。人均GDP1978年南通市为408元,1986年超过千元(1055元),2001年超过万元(10078元),2008年达到35040元,2012年达到65222元。改革开放30年南通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扶摇直上,均翻了六番多,呈几何级数趋势加速度扩张。 30年来,南通坚持内外向型经济两个“引擎”并举,经济内生动力充足。南通利用外资连年实现增长,2007年开始跻身全国前十位。“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突破130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到“十五”期末总和的1.8倍。

2011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亿元,人均超过5.6万元,均比2007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总收入超过950亿元,是2007年的3.2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370亿元、占GDP比重比2007年提高3.3个百分点,进入全国地级市十强。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近2400亿元、1500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左右。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54.5∶38.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7年提高3个百分点。

2012年南通市生产总值4558.7亿元, 2013年,南通实现生产总值503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623.5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070亿元,增长12.9%。人均GDP达到69050元,按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11150美元。

农业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大包干的实行,南通市农村南通海安大公贲巷稻穗丰收

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已脱离了种植业,其中,除一部分流向城市外,许多在乡村企业和建筑业中就业。改革开放30年间,南通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6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以2008年统计资料与1978年比,南通市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下降了30.4个百分点,牧业比重增加了10.7个百分点,渔业比重增加了16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征途上颇多探索,在江苏两个“率先”的战略布局中屡有创新。至2010年底,南通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实现值总分达67.3分,居苏中苏北第一位。 一方面,南通是江苏乃至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要突破耕地资源制约、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南通“东抵黄海,南望长江”,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利用好和凸显出这一地域资源禀赋。因此, 经过多年探索,南通人作出了解答:“以项目农业为抓手,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

“十一五”以来,围绕“争创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市”的目标,南通大力实施高效农业“133”行动计划和设施农业“863工程”,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南通以占全省9.9%的耕地,生产出占全省11%的粮食、17%的油料和35%的蚕茧,复种指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亩均农业GDP超过3000元。可以说,南通农民历来的精耕细作传统,为南通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2012年,南通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8.9亿元; 2013年,南通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4.8亿元。

工业

横贯市区的黄金水道——通吕运河

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南通市工业基本呈国有、集体“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来,南通非国有工业取得长足发展,2008年与1990年相比,非公有制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由72家增加到5210家;企业职工由2.1万人增加到62.1万人;产值由6.9亿元增加到4541亿元;利税由0.45亿元增加到412.6亿元。

2008年南通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已从1978年占59.9%下降至5.3%,下降了54.6个百分点。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比的下降和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比的大幅度上升,使南通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2008年南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162.4亿元,是2000年(697.1亿元)的7.4倍,是1978年(29.94亿元,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口径)的172倍。效益指标方面,2008年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达到470.5亿元,是2000年(57.28亿元)的8.2倍,是1978年(5.06亿元)的93倍。

2012年,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7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01.2亿元。 2013年,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3.9亿元,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0.8%和13.6%。工业产值中,装备制造业5222.3亿元,增长14.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商业

南通主城区主要百货及购物场所

商圈

购物场所

地址

南大街商圈

文峰大世界

崇川区南大街3-21号

亚萍国际购物广场

崇川区南大街2号

金鹰国际购物中心

南大街28号金树银花大厦

南通八佰伴

崇川区人民中路与南大街交叉口

大润发超级购物中心

人民中路27号交通银行大厦

侨鸿国际购物中心

人民中路9号

家乐福王府店

人民东路6号

工农路商圈

卜蜂莲花超市南通店

工农南路164号

中南城购物中心

桃园路12号

欧尚超市(中南店)

桃园路12号

麦德龙南通店

人民东路889号

东景国际汽车文化广场

校西公交停车场西侧

京扬数码广场

人民东路699号

乐购工农路店

工农路515号

乐天玛特工农路店

工农路209号

文峰城市广场工农路虹桥路口(通启路高架)

桃坞路(城西)商圈

新一佳南通店

桃坞路58号

大润发任港路店

任港路50号

飞越百度文化广场

任港路44号

其他

超越超市南通总店

青年东路86号

欧尚超市(港闸店)长平路(江海大道高架出口)

乐购钟秀西路店

钟秀西路8号

现代生活广场

钟秀西路8号

高迪晶城商业街

港闸区城港路与外环北路交汇处(越江路口西北侧)

主要休闲娱乐场所

南通探险王国

港闸区北大街1号、通宁大道与江海大道交汇处(华强城对面)

三鲜街(本土美食街)长江南路与紫琅路交叉口
江海风情街港闸区工农北路99号(永怡路口,金海岸/鸿运装饰城对面)

2013年,南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7.1亿元,增长12.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02.6亿元,增长13.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24.5亿元,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1775.3亿元,增长12.6%;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1.8亿元,增长14.8%。

【对外经济】

1984年南通外贸出口几乎微不足道,90年代后出口扶摇直上,1984-1999年南通市年平均出口额为7.24亿美元,2000-2008年南通市年平均出口额为53.4亿美元,后9年南通市的年平均出口额为前14年的7.4倍。2008年南通市进出口总额达166.8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17.5亿美元。现出口贸易已扩展到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结构基本实现了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到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重大转变。一些资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增强了南通出口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推动了南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优化。

2012年,南通进出口总值263.0亿美元。 2013年,南通全年进出口总值298.1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3.4%,其中,出口总值212.8亿美元,增长13.3%;进口总值85.4亿美元,增长13.6%。2013年末与南通市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96个,全市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4639家,增加6.5%。

财政

1978年南通市年财政收入仅为5.5亿元,1988年超过十亿元(11.1亿元),2003年超过百亿元(117亿元),2008年达到390.2亿元。改革开放30年南通市年度财政收入翻了六番多,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呈几何级数增长。

1978年南通市的年财政支出仅为1.6亿元,基本只能维持公职人员的办公及工资等基本支出,难有剩余财力考虑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政府财政拮据的状况有了根本性扭转,年度财政支出持续出现高增长。 1993年全市财政支出首次超过10亿元(10.86亿元),2004年超过百亿元(101.46亿元),2008年南通市财政支出高达292.53亿元。改革开放30年南通市年度财政支出翻了七番多。

2012年,南通财政总收入1055.9亿元,其中各项税收567.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7亿元,其中,营业税增长56.5%,增值税下降0.1%。全年财政总支出937.6亿元。

2013年,财政总收入12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5.2%,其中,各项税收653.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5.9亿元,其中,营业税增长12.6%,增值税增长8.3%。全年财政总支出1060.7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76.4亿元。 2013年,南通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85.88亿元,增长15.8%,税收占比82.3%。财政收入的总量、增幅、税占比在江苏省分别处于第4、第5、第4位。

金融

2012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98.0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00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全年金融系统新增存款863.3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存款余额647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605.7亿元,增长17.5%;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2680.3亿元,增长10.4%。 2012年新增保险机构3家,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65家。全年保费收入129.4亿元,下降3.2%。其中,财产险收入33.1亿元,增长23.8%;人寿险收入96.2亿元,下降11.8%。全年已决赔款及给付36.8亿元,增长14.9%。

荣誉

南通是著名的“体育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长寿之乡”。[97-98]

序号

荣誉称号

1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

国家卫生城市

3

全国文明城市

4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5

国家园林城市

6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7

中国双拥模范城

8

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9

首届中国最美丽城市(江海明珠美)

10

2012年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

11

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12

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13

2013福布斯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中国大陆城市

14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15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
16中国大陆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
177星级慈善城市
18国家船舶出口基地
19第一个“世界长寿之都”
20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
21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
22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人口民族

人口总量

濠河风光

据《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7282835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2589631户,家庭户人口为68497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7人减少0.22人。

2012年末,南通市常住人口729.7万人,比2011年增加0.8万人,户籍人口765.2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7.42‰,人口死亡率8.86‰,人口自然增长率-1.44‰。

民族概况

南通市为多民族杂居地区,汉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9.7%以上:有少数民族52个,22万余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几的0.29%。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苗族(5589人)、土家族(3120人)、侗族(2901人)、布依族(2209人)、彝族(1475人)、回族(1285人);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869人)、满族(660人)、蒙古族(582人)、藏族(420人)、白族(360人)、瑶族(338人)、傣族(319人)、朝鲜族(281人)、水族(153人)、仡佬族(134人)、黎族(114人)、维吾尔族(113人)、畲族(112人)、僳僳族(109人)。未识别的少数民族240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1人。

发展特点

南通推行计划生育工作较早,针对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1956年10月,南通市卫生局就要求各医院做好避孕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人口工作记载;1963年2月,南通地委、行署联合出台了首份计划生育文件。此后南通各地先后创造性总结出“晚、稀、少”、“两个面对面、一个管理好以及做好流动人口工作”等一系列先进经验。1972年,南通成为提前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务院规划的将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内的地区,较全国实现这一目标提前26年(注:全国为1998年)。由此,南通进入人口红利时期,较全国提前了13年左右。

  • 人口出生高峰

解放初期南通的人口基数就很大,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南通人口总量就达507.32万人,居江苏省首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4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267人。在全国公开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和“文化大革命”中“人多力量大”等“左”的思潮影响下,南通的人口经历了两个出生高峰,第一个出生高峰发生在1954年-1958年,第二个出生高峰发生在1962年-1969年,两次高峰期间年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在30‰左右,这两个生育高峰分别使人口净增55万人和116万人。

八十年代初,南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尤其是中央《公开信》发表后,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全市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虽然受到前两次生育高峰周期性影响,从1986年起出现了持续时间长达8年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但在从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大氛围下,通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次生育高峰峰值远低于前两次生育高峰,净增人口仅36.5万人。

  • 超低生育水平

1982年,南通社会刚刚迈入老龄化之际,生育水平仍处在更替水平之上,虽然八年之后的1990年处于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但南通人口生育水平已下降至更替水平附近,至2000年更是快速下降到1.22。南通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实现从自然生育更替水平到低生育水平、极低生育水平和超低生育水平三个跨度。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南通的总和生育率更是降至0.95,只及国家提倡的适度低生育水平的一半。在国家“十五”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战略时,南通早已进入“超低生育水平”阶段,并一直延续至今,时间跨度至少达15年。

  • 老龄化较快

南通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1982年刚刚成为稳定的成年型人口就开始老龄化。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南通65岁以上老人就有529395人,占总人口的7.2%,与全国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提前了17年,比江苏省提早4年。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高达127万人,占总人口17.4%;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6.4%,老龄化程度居全省首位。常住人口中少儿抚养比为0.15,老年抚养比为0.24,人口总抚养比为0.39。

政治

中国共产党

2014年,南通市委驻崇川区世纪大道6号。在任市委书记:丁大卫,市委副书记:张国华、陈斌,市委常委:秦厚德、陈照煌、黄巍东、贾建民、庄中秋、韩立明(女)、曹斌、章树山、费高云。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南通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名单
主任丁大卫
副主任黄利金王向红刘璠施建中程静
秘书长李水林

常委会委员

(共43名,按照姓名笔画为序排列)

毛春兰(女)叶晓平(女)朱萍(女)朱仲辉朱克东
刘岩许卫兵孙爵孙桂泉严宪(女)

李希(女)

杨甦(女)羌怡芳(女)张彦武陆沈东(女)

陆建生

陈伯森陈慧宇邵怀德邵晓泉
范平(女)周时和钮启贤施德威姜晓军
姚国钧袁新安顾绮(女)顾永辉钱锁梅(女)
黄卫成曹国平葛志娟(女)韩成敏景迅

景圣琪

缪旭东潘新戴宝江姜建宁
徐国安黄玲葛玉琴注:参考资料

人民政府

2014年,在任的正副市长为:市长张国华,副市长韩立明,副市长朱晋,副市长徐辉,副市长赵闻斌,副市长黄爱军,副市长孙建华,副市长沈雷,副市长秦剑平。

人民政协

政协南通市第一届委员会于1955年8月7日选举产生,其前身是1949年9月24日至27日召开的南通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当时没有选举产生协商委员会,1950年1月4日至10日,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南通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南通市政协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组成,设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并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南通市政协至今已历十一届。

2014年,南通市政协主席领导有:主席王德忠,副主席陆玉明,副主席陈德新,副主席杨展里,副主席秦剑平,副主席徐守铭,副主席陈宋义,副主席尹建炉,副主席殷雄,秘书长朱进。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南通区位图

南通地处北纬31°1'-32°43'、东经120°12'-121°55'之间,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温和宜人。

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东岸的南通。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其它地区相望,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以后,已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

地形形成

南通最早成陆的地方是位于扬南通地区成陆示意图

泰古沙嘴最东端的海安、如皋一带。20世纪70年代海安青墩新石器遗址的发现及随后的研究证实,距今6000多年前,今南通西北部已经成陆并有人类活动。距今4000年前,江淮的沿海地区淹没。汉代,今南通地区的西北部重新涨出。从公元5世纪到20世纪初,通过四次大规模的沙洲连陆,扶海洲(今如东县地)、胡逗洲(今南通市区和附近一带)、东布洲(今海门、肩东中北部)等古沙洲先后与大陆连接。在陆地不断接连的同时,由于水势的影响,部分区域地块在不断消长。明清之际,长江侵蚀通州陆地,古海门县坍没,之后又从长江口陆续涨出二三十个沙洲。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今启东南部(原称崇明外沙)与海门陆地相连。至此,今南通境域基本形成。

南通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造陆,似不规则的菱形状。分别由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平原区、南通古河汊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组成。

气候特征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比较短。

南通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梅雨、台风、暴雨、寒潮、高温、大风、雷击、冰雹等,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按近3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22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且雨热同季,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0~50%。常年雨日平均120天左右,6月~7月常有一段梅雨。

“南通24节气图”图册资料来源

自然资源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中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

行政区划

  • 区划沿革

南通市政区图(2013版)

建国后:①析南通县城区、港闸地区及近郊置南通市,其余长江以北大部仍为南通县,南通县城迁至金沙镇(长江以前部分为沙洲县);②析海门县东部(另划入南通县东部,崇明县北部)置启东县,其余大部(另划入南通县的东南部)仍为海门县;③析如皋县东部置如东县,北部(另划入东台的西部)置海安县,其余(另划入南通县的西北部)仍为如皋县。

1989年,撤销启东县,设立启东市(县级)。 1991年,撤销如皋县,设立如皋市(县级)。同年,南通市城区更名为崇川区,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1993年,撤销南通县,设立通州市(县级)。 1994年,撤销海门县,设立海门市(县级)。

2009年2月,撤销通州市,设立南通市通州区。

  • 区划详情

2014年8月,南通市辖3个区(崇川、港闸、通州)、2个县(海安、如东)、2个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滨海园区)、1个功能区(苏通科技产业园),代管3个县级市(启东、如皋、海门)。南通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是江苏全省的十二分之一 。

江苏省南通市行政区划
县(市、区)行政区划代码面积/km?人口/万人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南通

市区

崇川区

(含南通开发区)

320602

215

86.83

226001

虹桥街道

港闸区

320611

134

26.63

226002

永兴街道

通州区

(含南通滨海园区)

320612

1343

113.87

226300

金沙镇

辖县

海安县

320621

1110

86.63

226600

海安镇

如东县

320623

1872

99.60

226400

掘港镇

代管

县级市

启东市

320681

1191

97.25

226200

汇龙镇

如皋市

320682

1531

126.71

226500

如城街道

海门市

320684

1148

90.76

226100

海门街道

注:人口数据根据《南通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南通市下辖各区区划概况
县市区下辖街道、乡镇
崇川区

观音山街道、狼山风景名胜区、和平桥街道、虹桥街道、新城桥街道、任港街道、学田街道、城东街道、文峰街道、狼山镇街道、钟秀街道、、

港闸区港闸开发区(永兴街道、天生港镇街道)、唐闸镇街道、陈桥街道、幸福街道、秦灶街道
通州区

南通高新区(金沙镇、兴仁镇、兴东镇、先锋镇、川姜镇)、通州滨江新区(五接镇)、石港镇、西亭镇、二甲镇、东社镇、十总镇、五甲镇、骑岸镇、平潮镇、平东镇、刘桥镇、四安镇、张芝山镇、三余镇

富民港

办事处

中兴街道、新开街道、小海街道、竹行街道
海安县城东镇、角斜镇、海安镇、李堡镇、大公镇、曲塘镇、南莫镇、白甸镇、墩头镇、雅周镇
如皋市

城北街道、长江镇、城南街道、如城街道、东陈镇、石庄镇、搬经镇、丁堰镇、下原镇、磨头镇、吴窑镇、白蒲镇、江安镇、九华镇

如东县苴镇、长沙镇、洋口镇、大豫镇、掘港镇、栟茶镇、双甸镇、新店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河口镇、袁庄镇
海门市

滨江街道、三星镇、临江镇、包场镇、海门街道、三厂街道、常乐镇、余东镇、正余镇、悦来镇、四甲镇、海永乡

启东市

吕四港镇、汇龙镇、北新镇、惠萍镇、王鲍镇、寅阳镇、东海镇、近海镇、南阳镇、海复镇、合作镇、启隆乡

注:参考资料

旅游

南通市A级景区名录
级别名称
5A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
4A南通狼山名胜风景区南通博物苑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如皋水绘园风景区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馆·家纺产业旅游区
3A南通城市博物馆南通城隍庙南通市军山景区南通世外桃园休闲农庄
南通城市绿谷南山寺忠孝文化园如皋市定慧寺
如皋市内外城河风光带如皋白蒲法宝禅寺如皋东方大寿星园海安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海门市张謇纪念馆启东市黄金海滩景区南通小洋口风景区如东洋口港景区
如东县国清园/
/
/
注:参考资料
简介景区图片
濠河风景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正在规划、开发的沿濠河博物馆群将赋予通城更深的文化内涵。2014年1月,南通濠河夜游入选“长三角十大心醉夜色”。

濠河风景区

狼山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六大自然风景区之一,狼山列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自初唐扩建广教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声名远播。被称为江海第一山,山高106.94米。狼山是佛教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山上还供奉着惟一身披龙袍的大圣菩萨。狼山还是全国天主教十二大朝圣地之一,也是长江流域以中、北唯一的一处天主教圣地,狼山北麓天主教堂因罗马教廷几下诏书特颁全大赦,使其曾在远东地区享有崇高的宗教地位和影响力。

狼山风景区

南通博物苑:位于风光秀美的江苏省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建成之初占地35亩,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主要陈列于南馆、北馆等展馆内,而大型文物标本则展示于室外。苑中广植花草树木、养殖珍禽鸟兽,与室内展品呼应,另有各种园林设施点缀其间,由此营造成一种高雅精致而又轻松闲适的氛围。这种馆园结合的特色反映着创始者独到的博物馆理念。1988年南通博物苑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通博物苑

南通珠算博物馆:坐落在风光绮丽的濠河之畔。博物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馆藏珠算文物6000余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新颖独特、错落有致,分博古鉴今馆(展厅)、开心启智园(少儿珠心算学校)和滨河风情区(景观)三个部分。

南通珠算博物馆

南通海底世界:馆内拥有海洋生物300余种,10000余尾,分为热带雨林馆、珊瑚海生物馆、海兽表演馆、深海隧道馆、海洋欢乐剧场、美洲亚马逊馆六大场馆。已于2007年底对公众开放。

南通海底世界

叠石桥家纺产业旅游区:位于海门市三星镇内,主要由中国叠石桥家纺馆和核心交易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叠石桥家纺馆主要由叠石桥产业历程馆、叠石桥家纺新城规划馆、中国家纺流行趋势馆和中国家纺品牌培育馆等4大部分及旅游家纺商品专区组成。

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

如皋水绘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如皋古城不北隅,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为金陵八艳之一董小宛与明末四大才子之一冒辟疆栖隐之处。被中国现代园林之父陈从周教授誉为:“天下名园”。

如皋水绘园风景区

另外,南通百里县区还有以下景点:海安的青墩文化遗址,如皋的水绘园和定慧寺,通州的文天祥南归渡海亭,如东的“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海滨放风筝),启东的圆陀角观日亭等。也于2007年与大众见面。

交通

航空

南通兴东机场位于南通城区东北18公里的南通兴东机场

通州区兴东镇,占地面积1700多亩,于1992年底竣工,1993年投入使用。 从市区校西公交停车场可乘611路到达,在通州区客运站可乘213路到达。

公路

高速公路主要有:沈海高速公路(G15沿海高速)、G40沪陕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启扬高速南通苏通大桥是当今世界跨径第大斜拉桥

(S28)、通锡高速(S19)、通洋高速(在建),南通市区设有6个互通上下道口。

南通境内有2条国道:204和328国道。

崇启大桥2011年12月24日建成通车;

苏通大桥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黄海大桥于2008年7月16日全线贯通 ,2008年底建成通车。

南通汽车客运东站于2014年1月8日投入运营。形成以南通汽车客运东站、南通汽车站为始发站,狼山站、九圩港站为配载站的新布局。[28-29]

至2012年底,南通市公路总里程达17914.537公里,公路密度达223.9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7.987公里,一级公路1078.717公里,二级公路1511.714公里,三级公路1652.036公里,四级公路13222.828公里,等外公路151.255公里。公路客运站场64个。

  • 城市快速路

南通市交通建设(14张)

2009年5月,南通市启动快速路网改造工程,首条快速路通沪大道高架开建。南通快速路网起步虽晚于苏南地区约5年,但发展速度快,于2012年底实现赶超,总里程和互通水平跃居全省第一方阵,苏中苏北领先。经过5年努力,环城快速路(除啬园路段因轨道交通建设暂缓实施外)全部围合贯通,中轴快速路全线开放交通,辐射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大部分建成。

2014年5月30日,通京大桥(3号桥)、通吕5号桥立交开放交通,市区快速路网“北环”(江海大道)与“中轴”(通京大道)、“东环”(东快速路)实现贯通。“中轴”通京大道全长10.2公里,通行约8分钟。从城市西北角高墩圩立交出发,经长江北路、江海大道、东快速路、通沪大道、东方大道,至东南角的沿海高速开发区收费站,通行只需33分钟,环城快速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全勤通达,基本实现了10分钟上高架、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城市组团通勤的畅达目标,标志着市区首轮快速路网升级改造基本完工。

截至2014年7月20日,南通市快速路网总里程达83.24公里,其中长江路西延在建3.6公里,共建成9座城市立交、33对上下匝道、10座跨线桥、7座天桥和2个隧道。 (图册图片来源[32-36] )

南通快速路网

铁路

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境内主要的南通火车站

客站有: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县站。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海安县站为江苏省除徐州外的最大的二级编组站。南通东站已开通货运。

2014年3月1日,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沪通长江大桥进入实质化建设阶段。

地铁

南通地铁(规划图)

【主词条:南通地铁】

2014年8月,南通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成为江苏省第6个,全国第37个获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

南通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4条市区线和4条市域线组成,线网总长约324km,其中市区线总长170.8km,市域线总长153.2km。

2014年8月,南通获批建设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共2条骨干线路,线路总长59.55公里,共设车站41座,总投资397.13亿元。

规划中的南通轨道交通线网呈“T”形放射结构,线网由4条线路构成,总长170.8公里,1号线途经铁路西站地区、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老城区、新城区、能达商务区、苏通科技产业园;2号线途经南通火车站、市北新城、老城区、观音山新城、南通高新区、通州城区;3号线途经港闸开发区、市北新城、观音山新城、新城区、能达商务区、锡通产业园区南区,4号线途经通州城区、南通家纺城、锡通产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

水路

南通港

南通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也是长江水系江河运输直达中转的枢纽。从市区、长途汽车站到南通港可乘4路车直达。

截至2012年底,南通市航道总里程达3515.9公里。其中,三级航道:25.17公里,四级航道:12.48公里,五级航道:16.63公里,六级航道314.17公里,七级航道420.48公里,等外航道2726.97公里。通航船闸14座。内河港口2个,码头泊位722个,码头总延长66856米。

市内交通

  • 公交

随着国家“公交优先”战略举措的实施,南通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公交优先发展。自2010年7月份公交管理职能划入交通运输局以来,公交优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14年上半年,南通市区共有公交车1124辆,各类城市公交线路104条,公交线路总长度超过1700公里,净站点(不含重复站点)1800多个,日均客运量超过32万人次。

  • 出租车

价格:起步价8元(3公里),2.4元/公里,附加燃油费2元。

南通市区目前有6家出租车公司,共计车辆1277辆。

  • 公共自行车

南通公共自行车

从2013年元旦开始,南通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动运营。 截至2014年7月1日,已建成299个公共自行车站点。 用户每次租借自行车两小时内免费。超过两小时的,超时后按1元/小时收取(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收)。还车后再次租用重新开始计时,当天多次租车时间不累计。

汽渡

截至2012年底,南通市有长江汽渡4个 :海太汽渡、通常汽渡、通沙汽渡、皋张汽渡,与长江南岸相来往,交通便捷。

南通新城区远眺

特产

各地区特产列表
地区名单
南通市区蓝印花布、西亭脆饼、正场薰糕、石港乳腐、金沙茶食(寸金糖等)、南通缂丝(港闸区:本缂丝、宣和缂丝)、刘桥菜刀、刘桥南通长牌、兴仁猪头肉、通东薄荷、南通茶食(嵌桃麻糕、麻圆、麻饼、麦蒂酥等)、南通鹞子(风筝)、通绣、五总毛靴、狼山鸡、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四宜糕团
如皋市白蒲黄酒(水明楼)、白蒲茶干(三香斋)、如派盆景、林梓潮糕、如皋肉食(肉松、火腿)、如皋董糖、如皋萝卜干(长寿食品)
海安县海安河豚、沙岗猪头肉(中央2套美食)、李堡麻虾酱
如东县如东紫菜、如东海鲜、如东文蛤
海门市海门山羊
启东市启东海鱼、文蛤

南通“十佳”名菜(点)名录
类别名菜
南通十佳名菜天下第一鲜黄焖狼山鸡
清蒸刀鱼白汁鮰鱼
淡菜皱纹肉蛙式黄鱼
提汤羊肉虾仁珊瑚
蟹粉鲜鱼皮通式三鲜
南通十佳家常菜野鸡丝炒和菜
蚶子烧鸡冠菜荷包扁豆烧蟹粉
金山藏玉斧扣鸡
烩鱼茄儿嵌斩肉
麻虾炖蛋烩蛏干
南通十佳古典菜清烩鲈鱼片酥鲫鱼
盐焐鸡海底松炖银肺
芙蓉蜇皮灌蟹鱼圆
鸡粥菜心烹子鱼
红烧鳗鱼冰糖扒蹄
南通十佳名点蟹黄养汤烧卖金钱萝卜饼
芙蓉藿香饺翡翠文蛤饼
林梓潮糕通派火饺
缸爿和草鞋底曹公面
米粉饼青蒿团
注: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

今南通境域按地理变化和历史渊源大致分为北、南两部。今南通北部的海安、如皋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历届吴、越、楚等国地域,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宁海、如皋等县,属海陵郡,这是北部地区建县之始。今南通南部旧称通海地区。

唐代,胡逗洲得到开发。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镇遏使的职位。后来,五代吴国曾设丰乐镇、大安镇、崇明镇及狼山镇。五代时直接统治静海与东洲一带的是姚氏家族。姚彦洪建筑城池官廨,号称"静海都镇",统辖狼山、丰乐、大安、崇明四个大镇。

后周显德三年(956),周军压境,姚氏政权控制东洲、静海约半个世纪的局面结束。显德五年(958)初,后周设立静海军,不久升静海军为通州(今南通市),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州治驻静海。

宋代,通州属淮南东路,天圣元年(1023)通州改名为崇州,又称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称静海郡。

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复为州,属扬州路。崇明县曾短时间归属通州,后又划属苏州。

明初,静海县废,此后,通州只管辖海门一个县。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人关。次年七月南下占领通州。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废县为乡,并入通州。雍正二年(1724年),通州升为直隶州,隶属于江苏布政使司,领泰兴、如皋两县。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属江宁布政使司。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通州19沙、崇明11沙及新涨的天南等41沙设海门直隶厅。

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通州官绅响应武昌起义,宣告通州脱离清王朝统治,次日成立军政府。

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临时省议会决议通州废州设县,改称南通县,行政区划同宣统时的13市、8乡。民同十六年(1927年)5月,同民革命军(北伐军)抵南通,推翻北洋政府南通县知事公署,成立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南通县政府,属汀苏省政府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苏省行政第七区(后改为第四区)专员公署设于南通城,下辖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崇明5县。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通城,建立伪政权,国民党南通县政府先后迁至金沙、北兴桥,专员公署先后迁至马塘、掘港。

1940年11月,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地区,随即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南通、如皋、海门、肩东四县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3月,成立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1945年12月和1946年8月先后建立苏皖边区第一、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又经过3年半的解放战争,1949年2月,南通城解放。华中行政办事处决定,划南通城、唐闸镇、天生港镇、陆洪闸和近郊农村成立南通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行署机关驻南通市。当年5月,第九行政区改称苏北南通行政区。

1950年5月,南通市升格为苏北行署直辖市。1953年1月起,南通市为江苏省辖市,同时建有南通区(同年4月起改称专区,1978年7月起改为地区)。其中“市”管辖城区、郊区,专区(地区)管辖海安、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崇明7县(其中崇明于1958年11月划归上海)。地、市并行的体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南通地区行政公署,原行署所辖6县归南通市领导,市管县的体制延续至今。

解放前后县界对比

文化艺术

历史文化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苏中(苏北)境内的部落经常与中原各部落争战,世居淮、沂地区的东夷部落曾为中原部落所败,为避战乱,东夷部落不得不进行迁移,古青墩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他们是南通最早的先民,也是最早的移民,他们在南通这块大地最早播下了北方文化的种子,并烙下了北方文化的印记。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破郑城(湖北江陵县东北),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了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散落到海陵(时称海阳今天泰州市)一带,他们将吴越文化带到了这里,形成了一种南方文化北上的趋势。

晋时战乱,北方人口大举南迁,至东晋,南朝三百年间陆续迁至长江下游,其时海陵一带移民人口猛增几十倍,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在这里相遇。

约六朝梁元帝时(552年),长江口出现的壶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盐为业,这些流人大抵指流放犯人也有无业游民,主要来自江南常州(今常州、武进、宜兴、无锡、锡山、江阴一带),这些人基本上保留了吴越文化的特性。隋时胡逗洲属海陵,唐玄宗时因军事上的需要,狼山成为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成了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唐末军阀割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彦洪)统治胡逗洲(其时称静海)、东布州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军队和家属有万人之多,多为吴兴人,其时南方文化占了统治地位。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区,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不久改为通州,设静海、海门二县,由于静海岛与大陆涨接并改属海陵郡管辖,静海人与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繁,同时又有大量的海陵人来往于两地之间或定居。至元初,北方又有犯人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响似乎逐渐减弱。但元末张士诚起兵江南,明永乐初燕兵之乱,使大批江南居民移居如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不少江南商贾和手工业者纷纷来如皋安家落户。

由东布洲形成的海门岛,当初亦为流放犯人之地,流人亦来自常州一带,由于隔了130多年才与静海县涨接而造成的文化隔离,使海门人始终保持了吴文化的特色。至明初,一部分拥戴过张士诚的江南士民,被惩罚性地强迫迁移到吕四港一带。他们于常熟白茹港集结,渡江来到吕四,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白茹抽丁”,他们同样保留了江南文化的风土人情。至18世纪初,崇明人陈朝玉(1688一1761)率妻来到海门,沿江岸垦殖,并带动了大批崇明人迁来江北。他们辛勤垦殖,使沿江新垦地渐成村落。其时海门境内一万多人,崇明人近三千人,以后200年间不断有崇明人迁至海门。至近代纺织工业的形成和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安徽、浙江、广东、上海、镇江等地工商户和其他人至南通定居、经商和进行文化交流。南方文化的影响几乎一直延续着。

南方文化对南通的影响较大,南通方言中,说吴方言的人最多,南通京剧属于南派京剧,老百姓普遍供奉“观世音菩萨”。北方人往往把南通人看作是江南人,而南方人则常常把南通人视为北方人(江北人),这一错位恰恰显示了南通作为南北过渡地带的文化特征,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南风北韵。

文化代表

通剧:通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通剧资料图

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现在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南通侗子会:从前,南通郊乡每年秋熟登场之后,总要举行“侗子会”,又叫“圩塘会”,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选定在月中望日,邀请侗子演戏,借助“天灯”,寻求欢愉。建国后,“侗子会”风俗不复存在,侗子也转为通剧艺人。

海安花鼓:流行于400年前时嘉靖年间的江淮大地。经过海安一代又一代民文工作者的几经挖掘,几经整理,不断揉进时代精神,刻意进行艺术创新,1978年以《迎春花鼓》为题参加江苏歌舞会演,1987年以《花鼓情》为题晋京献艺,1998年又以《迎春》为题参加江苏群文会演,融进江苏《渔篮花鼓》、《淮扬花鼓》、《泰兴花鼓》之特色,以320名女舞演员之阵容,再度编排成广场舞蹈,编入首者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第一板块“贺神州普天同庆”。

海门山歌:主要流传于海门地区以及启东和通州部分地区,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多为农民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随口编唱的山歌,歌词有四句、六句或八句之分,内容大都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长达数十句或数百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民间音乐《海门山歌》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通方言

南通的西部及北部地区:海安县、如皋市以及如东县的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通泰片/泰如片,又可分为两种小方言片:如东东部地区的如东口音和其他地区的如海口音两种,可以分别称为如东话和如海话。

南通城周边地区:港闸区、崇川区西北部及通州区中西部的方言——南通话,南通话是毗陵片吴语向江淮官话通泰片/泰如话的过渡方言。

南通的东南部地区:崇川区的东南部、通州区西南部、海门市南部、启东市南部、如东县东南部和通州区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方言——沙地话(崇明话、海门话、也叫启海话),属于吴语。

南通的东部地区:通州区东部、海门市的北部、启东市的北部的方言——通东话吕四分支和东社分支——通东话(亦可叫古常州语,或称江北话),属于吴语。

通州城周边地区:通州区的中部方言——金沙话,属于吴语。

如东话是如海话向通东话的过渡口音、南通话是是古吴语区向江淮官话的过渡区、金沙话是通东话向南通话的过渡区。

如东话和如海话互通、金沙话和南通话可交流、南通话和(除金沙话外的)其它方言很难交流、金沙话和(除南通话外的)其它方言很难交流,通东话及沙地话和其它方言很难交流,如东话和如海话(除互通外)和其它方言很难交流。

节庆活动

灯节:旧历正月十三日“上灯”,十八日“落灯”,这六天谓之灯节。灯节期间,南通城里城外,有好多庙宇装灯。十五、十六两夜,有好多店家在店门口放烟火,看的人也不少。自正月初一起,十字街一带,有许多卖灯的。,卖的是马灯、狮子灯、兔儿灯、虾蟆灯、走马灯、球灯等等,都是以蔑为骨,以彩色纸糊的,至迟卖到十五、十六日结束。民间所挂的神子,有人家正月十八落,也有二月初一日落。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有家家带女儿之俗,谚云:“二月二,家家人家带女儿,不带女儿是穷鬼儿,女儿不来要烂腿儿,女婿不许她家来是肉龟儿。”殷富之家带女儿要办起丰盛的家宴,即使是家境窘迫的娘家,也得象征性地小酌一番,没有亲生女儿的还得请“干女”。此俗沿袭至今。

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

元宵锣鼓:旧时民俗公约,日常敲锣视为报警,故儿童平时不得敲锣戏弄,但到春节期间则可尽兴玩耍,天黑亦无防,尤其正月灯节期间,更不受时间限制了。每到元宵节,城内东大街小关帝庙(在南通电影院附近,今已建为证券大楼),自发举行锣鼓比赛。昔日元宵节那一浪高一浪的锣鼓声,震撼着通城的夜空,全城充满对新—年希望的激昂的气氛,是小伢儿和大人们最快活的节日。

“放烧火”:南通民间“放烧火”的风俗,起源于远古人们对火和火神的崇拜。远一点的可以翻翻《诗经》:“去其螟塍,及其蟊贼,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重畀炎火。”说的就是乡野阡陌农夫手执火把驱虫赶兽,护卫田禾的情形。近一点的可以看看我们的老前辈、清道光初南通诗人李琪的《崇川竹枝词》:“山村好是晚风初,烧火连天锦不如,但祝麻虫能照尽,归来沽酒脍池鱼。”诗后原注:“元夕放烧火,谓之照麻虫。”这首民歌体的小诗告诉我们,当年南通民间 “放烧火”的场面十分宏大壮观,连城里的红男绿女、骚人墨客都要赶去争看热闹。“放烧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俗谚有云:“三十夜子送百虫,一送永无踪”,农人们回忆的日子有正月半、正月十八、二月二、二月十三、二月十九等等。形式大致相似。2003年,央视和南通市政府联合组织拍摄《正大综艺》栏目《节日缤纷》把它搬上荧屏,让更多的人了解南通,了解这一奇俗。

市花市树

市花:菊花是南通市的市花,每年秋天,文峰公园、人民公园都要举行菊花展览。

市树:广玉兰是南通市的市树,广玉兰属木兰科,又名荷花玉兰,洋玉兰。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卵状圆锥形。小枝和芽均有锈色柔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表面有光泽,背面有锈色柔毛,边缘微反卷。花白色,花的直径达20-30厘米,花通常6瓣,有时多为9瓣,花大如荷花,故又名荷花玉兰,芳香。花期5-7月。种子外皮红色,9-10月果熟。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厚光亮,花大芳香,为城镇绿化的重要观赏树种。

市花——菊花

市树——广玉兰

著名人物

类别人物
史海先贤[130-131] 张謇、沙元炳、蒋煜、李渔、范当世、白毓昆、柳敬亭、胡瑗、陈实功、苇一、韩紫石、顾贶予、刘瑞龙、顾公毅、吕岱、李方膺、徐益修、冒辟疆、曹顶
政治名人 刘延东、曹建明、陈炳德、顾秀莲、朱理治、张佑才、严尔益、邱祖余、吉佩定、黄卫、陈锦彪、郭允冲、李金华、蔡淑华、舒昌廉、管惟滨、周可仁、黄玉章、马鸿、陈焕友、季允石、林克、顾达、顾浩、吴仁忠、毛凤鸣、顾金生、秦镜
文艺明星 赵丹、王梦石、尤无曲、李昌钰、范曾、季汉生、高冠华、王康、徐立孙、沈启鹏、王个簃、丁吉甫
世界冠军 邱爱华、马晋、仲满、包盈盈、陈若琳、季磊、陈玘、赵婷婷、徐红艳、李菊、储石生、林莉、周玲美、茅菊兰、葛菲
奥赛冠军 李真、钱秉玺、朱力、王庆根、毛蔚、蔡凯华、周璐、陈宇翱、陈建鑫、施陈博、卢立、樊向军、张峰、倪犇博
院士风采 蔡美峰、周成虎、王曦、马瑾、黄耀曾、袁翰青、蔡金涛、杨乐、徐冠仁、沈其韩、闵乃本、邱竹贤、施雅风、王之卓、严志达、管惟炎、印象初、巢纪平、保铮、黄先祥、袁运开、陈达、胡济民、魏建功、韩德馨、吴慰祖、丁传贤、姚穆、杨裕生、王威琪、林祥棣、王震西、李大潜、张弥曼
著名作家张嘉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