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

概况

1.1 班级简介

时至今日经过十一届的发展强化班已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每年从全校理工农医文史哲各个专业逾 6000名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60人2010年起改为40人在保证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前提下参加历时两年的强化班学习

强化班设置了一系列精品课程聘请知名教授学者讲授在独特的实践教学理念下同时注重互动与创新并及时联系实际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围绕着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相应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复合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朝气的中青年教授授课经过两年12门精心设计的课程学习和相应的实践环节后答辩通过即可获得强化班结业证书

1.2 强化班的创建及理念

1999年在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院士的积极倡导下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大胆突破从国际一流的高标准出发吸收各国著名大学如哈佛剑桥等的先进经验在全国大学中率先创建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构建了面向本科优秀学生的"未来企业家培育工程"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等集中优势资源共同探索这一全新的高科技产业化企业家人才培养模式以未来企业家为培养目标注重锻炼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关注企业家精神和产业知识培养学生卓越的全球化视野同时创造了多学科交叉的环境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创意

1.3 强化班培养目标

强化班旨在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优秀创新素质及创新技能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

1.4 强化班的班级文化

沟通内省实践

教学管理

2.1 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教学计划总学分为29.5两年修完具体课程如下

必修课程

周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管理学基础

30

3

第五学期

经济学基础

30

3

第五学期

创业管理

20

2

第五学期

商务沟通

20

2

第六学期

企业法与知识产权管理

20

2

第六学期

创业投资与创业财务

20

2

第六学期

电子商务前沿

21

2.5

第七学期

技术创新管理

20

2

第七学期

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

20

2

第七学期

创业设计

+6

6

第八学期

企业实习

+3

3

暑假

除了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竺院还有专门为强化班设置的选修课学员还可以在竺院的调配下跨专业选修竺院其他院内选修课

2.2 管理

强化班学生的政治思想和生活管理工作仍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强化班课程的教学管理由竺可桢学院本科教学科负责

在毕业环节中学校鼓励学生将主修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强化班的创业设计相结合对优秀的毕业设计或创业设计经学生申请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并批准可免修一个环节

2.3 证书发放

强化班学生在校期间修完强化班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考核合格者学校将授予"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证书

班级管理

3.1 日常管理

强化班的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生活管理工作仍由学生所在院系负责强化班课程的教学管理由竺可桢学院负责强化班内部运作与具体班级事务的安排由选任的学生班干部组织同学自行管理学员亦被鼓励随时反馈教学效果提供教学建议

强化班现有企业家导师FamilyITP大讲坛教学促进小组顾问团等特色项目组以及英语训练营读书会实践平台等特色兴趣小组编有班刊创想原教务评论

3.2 强化班班歌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班歌梦与追求由同时为浙江大学著名的乐队沸冰乐队成员的02级强化班学员陈艺超王润宇为献礼强化班成立五周年而原创的歌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梦与追求激励着强化班各届学员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努力拼搏一砖一瓦搭起明天的高楼

吴健雄学院

吴健雄学院原名强化班是东南大学以精品教育理念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以世界杰出物理学家东南大学校友吴健雄的名字命名蕴含对学子的激励之意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为名誉院长

吴健雄学院强化班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9月成立的东南大学少年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1990年少年班改称为强化班生源由单一的少年生扩展为由应届保送生已录取新生中的优异生和特招少年生共同组成在积累多年优秀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底成立吴健雄学院在巩固原有强化班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树立精品教育理念寻找新的人才培养突破点使其成为东南大学英才成长的摇篮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管理改革的示范基地目前吴健雄学院开设了涉及我校9个院系的电类强化班和机械动力类强化班

吴健雄学院强化班的成长与发展得到了钱钟韩管致中韦钰顾冠群等历届校领导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梁昆淼曹恕夏恭恪吉联芳王步高罗庆来赵显曾彭沛黄正瑾等一大批知名教授都曾在此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吴健雄学院不仅有一流的师资力量而且具备一流的成才环境吴健雄学院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可选择导师提早进入实验室参加课题的研究吴健雄学院还和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积极合作多次组织学生听取了杨振宁丁肇中田长霖等世界著名人士的精彩讲座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吴健雄学院含原少年班与强化班培养的优秀学生中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5%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MITStanford等国外知名高校及BELL LAB等研究机构发展深造每届都有多名学生在国际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大奖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更是屡创佳绩同时作为东南大学的教改基地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措施为学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多次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

几年来先后有多届班级获得省级校级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的光荣称号

学院历史

1985年

南京工学院少年班正式成立第一届招生32人

1987年 少年班改由无线电工程系管理

1990年 少年班正式改称强化少年班简称强化班生源由单一的少年生改

为由应届保送生已录取的电类专业新生中的优异生和特招少年生

共同组成

强化班开始提前参加CET4和CET6考试大一下学期开始参加

强化班在本科阶段高年级时即开始参加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去

强化班在校第十一学生宿舍建立了强化之家活动室

1991年 强化班开始实行更为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91级 有4名学生修完学

分后提前一年攻读硕士学位

1993年 强化班在全校倡议实行免监考荣誉考试

1996年 强化班由无线电工程系管理改为东南大学教务处直接管理

1997年 强化班组织了首届真善美读书活动以后每年一届

1998年 强化班开始与国内的著名高校的少年班强化班混合班等开展定

期的广泛交流合作

1999年 强化班开始由学生于在校期间跨出国门到国外的公司学校工作实习

2000年 强化班党支部正式成立

强化班发起组织了寻觅伟人足迹塑立陶行知像的活动

2001年 强化班两名学生与在校期间跨出国门到德国和丹麦的公司工作实习

2004年 东南大学以强化班为班底成立了吴健雄学院

吴健雄学院首届数字系统综合设计暨方案评选会召开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468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