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杰出校友

吴健雄

世界著名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

黄纬禄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任新民

两弹一星元勋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

张永和

美国艺术与文学院颁发的学院建筑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荣获2012年度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2013年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全世界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

黄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交通运输工程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茂

美国康奈尔大学董事

吴海军

深圳新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

沈向洋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委

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

孟建民

中国建筑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总院院长

张桂平

苏宁环球集团苏宁集团董事长

陈兴汉

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徐寿波195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综合能源工程学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技术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
闵桂荣1956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院科技委主任
于俊崇1965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获国家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
黄其励1968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启洲动力工程系毕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陈进行1982年毕业于动力工程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张东柯1984年毕业于工程热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86年在同校获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西澳燃料与能源研究中心创始人和主任
刘盛纲

1955年毕业于无线电工程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 历史沿革

    清末时期

    东南大学起源于1902年建校的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全景手绘

    学堂下设理化科后称理化数学部农学博物科后称博物农学部历史舆地科手工图画科

    1906年5月两江总督周馥易三江为两江并根据奏定学堂章程条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12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正式停办

    民国时期

    1914年8月江苏省巡按使即省长韩国钧委任原江苏省教育司建于1909年" style="FLOAT: right" picsrc="8b82b9014a90f603e181dbb63812b31bb051ed0a" data-layout="right" width="752" height="475" url="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40177c351ad5ad6eaef963e8b1ca39a3/8b82b9014a90f603e181dbb63812b31bb051ed0a.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38" useredit="1" />司长江谦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筹建1916年秋鉴于中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国家贫困急需发展工业又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无暇东顾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因为急需工业人才南高遂设立工业专修科开始时工科教育面较广后逐渐偏重于机械制造与工艺

    国立东南大学校门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务会上提出在南京高等师范的基础上创办一所国立大学议案与会委员一致赞同1921年7月13日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国立东南大学校下设6个学科其中有工科初时工科下仅有机械工程系1923年3月时工科主任茅以升会同工科李世琼等七位教授联名向校评议会教授会提出增设土木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的议案提案通过了校评议会教授会两会的审议1924年秋工科从东南大学划出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组建成了国立中央大学校门

    国立河海工程大学

    1927年7月教育行政委员会明令将原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等江苏境内专科以上的9所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共设有9个学院其中工学院的一部分在南京复成桥南京工专旧址另一部分与其他大部分学院均在南京四牌楼国立东南大学原址此时工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科电机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建筑科矿冶工程科化学工程科染织科等7科

    1928年2月29日第四中山大学奉训令改称江苏大学改名江苏大学引起校名风潮4月24日大学委员会以大学院337号训令将江苏大学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建立初期工学院与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一样仍下设7科后停办矿冶工程科和染织科1933年9月工学院复办化工组后改为系1934年11月筹办机械特别研究班1938年8月又发展为航空工程系开创了中国的航空工程教育1937年增设水利工程系

    抗日战争期间避难四川的国立中央大学下设土木系机械系电机系建筑系化工系航空系水利系等7系1943年4月汪伪政府行政院通过在南京设立中央大学案恢复中央大学建校初设理工两院但很快便合并为理工学院下设土木系化工系数理系机械工程系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准备复员南京1946年11月国立中央大学在南京四牌楼复校开课工学院仍设7系

    建国初期

    194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中大校长周鸿经奉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礼堂

    命迁校但中大教职工普遍对国民党丧失去信心多数教授决定留在南京周鸿经弃职离校后中大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主持下先后组成应变委员会临时校务委员会维持校务保护校产准备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1949年4月1日南京爆发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游行遭到军警镇压中大两名学生遇难4月23日解放军开进南京军管会派赵卓到中大接管宣布由梁希主持校务8月8日中大接华东教育部通知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去国立两字潘菽任校长1950年安徽大学土木系和艺术系并入南京大学

    这一时期全校各学院的教学规模处于维持状态只有工学院2011年" style="FLOAT: right" picsrc="9f510fb30f2442a7ac5fba54d043ad4bd01302e9" data-layout="right" width="800" height="556" url="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452257de94cad1c8d4bbfb254f3f67c4/9f510fb30f2442a7ac5fba54d043ad4bd01302e9.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52" useredit="1" />仍有一定发展1949年工学院由钱钟韩任院长仍设7个系共47名正副教授全校1949年有学生2363人其中工学院634人1951年全校本科生共2545人其中工学院976人占全校的38%是当时学校最大的学院

    1952年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开始了在南京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机工程系以及农学院食品工业系共6个系为基础并入金陵大学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以及江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电机工南京工学院校门

    程系和食品工业系成立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名为南京工学院 1952年至1953年又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交通大学山东工学院等校部分专业先后并入

    1952年底南京工学院设建筑系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食品工业系共7个系及基础课教研组开设10个本科与10个专科专业有教员265人学生1948人正副教授87人时在南京是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7-9] 考虑到国家工业建设和工学院发展的需要经南京大学金陵大学联席会议决定将原南京大学的四牌楼本部作为南京工学院的校址院系调整后南京工学院就开始招收研究生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共招收研究生117人

    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后南京市内高校情况

    校名

    系科数

    专业数

    学生数

    教员数

    校名

    系科数

    专业数

    学生数

    教员数

    南京工学院

    723

    1948

    265

    华东水利学院

    48

    1022

    61

    南京大学

    1328

    1772

    254

    华东航空学院

    2

    453

    52

    南京农学院

    5

    722

    145

    南京林学院

    34

    236

    20

    南京师范学院

    6

    638

    106

    ---------------------------------------------

    1954年电信系更名无线电系电力系合并机械系的热能动力装置

    东大四牌楼校区景观(20张)

    专业更名为动力系1957年机械系扩分为机械一系机械工程系和机械二系农业机械工程系1958年前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体育等教研组合组为基础课部1961年更名为基础科学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力进行工业基础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全院师生艰苦奋斗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全国高校都在进行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改革南京工学院在深入学习苏联的同时坚持中国的实际进行创新建筑系和无线电系提出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深受兄弟院校好评在教学改革中南京工学院增建实验室调整系科结构增设了一批新专业机械工程系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机械电子精密机械和电子设备结构专业主编了中国第一本机械类教材机械原理

    东南大学大礼堂

    1956年至1960年间南京工学院陆续分出多个系科组建或参建了4所高等院校1955年中央高教部决定将无线电工程系西迁成都与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相关系科共同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经系主任陈章院长汪海粟和江苏省委的努力争取1956年周恩来总理决定无线电系调出19名骨干教师参与组建成电其余停迁1958年化学工程系划出成立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工业大学主体同年食品工业系迁往无锡成立无锡轻工学院今江南大学主体1960年以机械二系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次年迁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主体

    文革以后

    1978年南京工学院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

    首批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988年6月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开始由工科大学向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变 同年12月东大浦口校区奠基并于1990年9月投入使用

    1991年东大作为国家教委的改革试点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进行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1993年东大又在全国高校中最先进行招生及奖学金制度的改革[14-15] 1996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12月东南大学入选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了新的东南大学2001年2月东南大学被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6年占地3700亩的九龙湖校区投入使用浦口校区被用来作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校址

    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拥有2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东南大学校园

    在2012年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进入前20%有12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七位有10个学科位列全国前五位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艺术学理论等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一位建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等3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位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等2个学科位列全国第三位信息与通信工程位列第四位仪器科学与技术位列第五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位列第六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第七位排名第一的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七位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工程学上升到第83位

    •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

    1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

    东南大学九龙湖主校区风景(21张)

    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2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3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

    4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5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

    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1个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新材料及其应用主要依托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新能源发电与利用主要依托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4个

    哲学数学生物学 统计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

    • 博硕士学位授予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9个

    哲学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9个

    哲学 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 学科评估

    学科代码及名称得分
    全国排名
    学校代码及名称得分
    全国排名
    0831 生物医学工程931
    0823 交通运输工程911
    1301 艺术学理论861
    0813 建筑学892
    0834 风景园林学802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892
    0814 土木工程863
    0833 城乡规划学833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854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805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816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807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7911
    0101 哲学7613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8013 --------
    -----
    ------

    院系部门

    •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设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数学系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物理系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大学体育系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东南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东南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东南大学集成电路IC学院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9个院系

    • 附属单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南京榴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江苏华宁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东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东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江苏东南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江苏东大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师资力量

    • 师资概况

    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拥有专任教师2573人其中大学生活动中心" style="FLOAT: right" picsrc="4e4a20a4462309f76e11a6c7720e0cf3d6cad6ed" data-layout="right" width="2551" height="985" data-imgref="23" url="http://g.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4e12c6fc8618367aa98978d81e728b68/4e4a20a4462309f76e11a6c7720e0cf3d6cad6ed.jpg" compressw="250" compressh="96" useredit="1" />正副教授1800余人博士生指导教师74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713人两院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4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3人国际科技计划专项专家1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2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人52位教授当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5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7位教授当选高等学校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共11人

    齐康

    韦钰

    吕志涛

    钟训正

    孙忠良

    孙伟

    张耀明

    黄卫

    程泰宁

    李幼平

    缪昌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陆祖宏1995

    洪伟1996

    尤肖虎1997

    王志功1998

    王炜1999

    戴先中1999

    吴柯2000

    崔一平2001

    王建国2001

    崔铁军2002

    顾忠泽2002

    熊仁根2002

    谢维2003

    黄庆安2003

    徐宝文2004

    田玉平2004

    赵春杰2005

    颜震2005

    李爱群2007

    顾宁2007

    徐春祥2007

    邹国棠2007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建筑设计及理论张十庆王建国

    电路与系统王志功黄风义黄秋庭讲座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尤肖虎王江舟高西奇丁峙讲座教授王晓东讲座教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洪伟崔铁军吴柯讲座教授

    遗传学谢维

    结构工程吴智深讲座教授

    物理电子学崔一平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黄庆安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田玉平余星火讲座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陆祖宏罗立民顾忠泽顾宁

    配位化学熊仁根

    道路与铁道工程黄卫孙璐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陆键王炜

    精密仪器及机械赵正旭

    电机与电器邹国棠讲座教授

    哲学伦理学樊和平姚新中讲座教授

    热能工程肖睿

    [24-27] 限于篇幅此处仅介绍以上师资队伍查看更多请点击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实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十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实施高校是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是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校之一

    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共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0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建设项目5门课程获国家级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8个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8项成果荣获近两届国家教学成果奖21种42本教材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基地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东南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教学大楼

    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影像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信号与信息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程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团队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团队交通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实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道路与桥梁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40门数字信号处理微机系统与接口电工电子实践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大学英语信号与系统机械设计大学语文交通规划大学物理工科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实验工科筑结构设计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机械制造实习电机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综合电子系统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合同管理电子电路基础唐宋诗词鉴赏建筑设计双语物理导论土木工程施工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8个电子电工实验中心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道路交通工程教学实验中心信息与电子专业实验中心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2个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区吴健雄学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强化创新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实验区机械动力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土建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交通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电子信息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医工结合长学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创新培养实验区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实验区

    • 合作交流

    2007年至2013年东南大学连续开展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共派出研究生805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314人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的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截至2014年1月已正式招生218人与法国雷恩一大的合作开辟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合作的新渠道东南大学接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到该校学习截至2014年1月在校的硕士和博士留学生约300人

    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已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里海大学瑞士联邦苏黎世高工日本东北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乌尔姆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等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学校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600余人其中学历生1200余人学校在美国和白俄罗斯设有3个孔子学院

    学术科研

    建设成果

    2012年东南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73项资助经费1.65亿元经费数较上一年增长了33%获牵头973项目1项使学校连续七年每年均获得牵头973项目资助获863课题牵头项目5项支撑计划项目5项获国防重大重点项目6项科研经费到款13.61亿元其中国防科研经费到款首次超过1亿元发明专利申请1348件发明专利授权638件申请PCT专利13件SCI论文收录1457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7位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6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特别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全国普通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2013年东南大学获973项目青年科学家专题1项获国家涌泉池" style="FLOAT: right" picsrc="5243fbf2b211931397a9f46565380cd790238d78" data-layout="right" width="2655" height="1757" data-imgref="34" url="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e39038855fbb2fb302b5f107f482043/5243fbf2b211931397a9f46565380cd790238d78.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45" useredit="1"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84项经费达1.75亿元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项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6项获资助数再创新高科研经费到款共15.61亿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尤肖虎教授团队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申请发明专利1611件获发明专利授权668件PCT国际专利32件SCI论文收录147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6位EI收录论文1618篇排名第12位

    2009年至2013年东南大学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5项2013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篇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1篇2011年江苏省内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东南大学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验收鉴定专利情况科技成果获奖等七项指标中六项指标名列第一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平台成功培育了以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途牛旅游网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2010年10月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1月东南大学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另外还建有高等教育研究所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AMS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 重点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1个南京通信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国家专业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声XXX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惯性仪表XXX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电子机械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其他部委实验室1个国土资源部土地实地调查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2个江苏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交通规划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分子影象与功能影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远程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
    • 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光传感通信综合网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射频电路集成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伺服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江苏省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数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光通信器件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伺服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信息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现代混凝土耐久性评估与提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7月官网显示东南大学图书馆累计馆藏纸质文献383.88万册中外文现刊58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04种含电子图书170.81万册电子期刊4.1万种馆藏文献以理工科生物医学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学科等形成了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生物医学等学科的馆藏特色

    教育部在东南大学图书馆设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教育位于九龙湖校区" style="FLOAT: right" picsrc="a8ec8a13632762d08325296aa0ec08fa503dc6c8" data-layout="right" width="656" height="428" data-imgref="41" url="http://e.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e730bfcebc4b7453094b014fffd1e78/a8ec8a13632762d08325296aa0ec08fa503dc6c8.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43" useredit="1" />部外国教材中心科技查新工作站面向校内外用户提供科技成果鉴定评奖及科技项目的查新服务外国教材中心以土木建筑和力学等学科的外国教材收藏为主

    作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和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东南大学图书馆还担负馆际合作共建的重任JALIS在东南大学图书馆设有江苏省高校工学文献中心和江苏省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工学文献中心承担工程技术文献资源的建设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承担为江苏高校采集外文图书资源的任务

    • 学术刊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和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是东南大学主办的以机械动力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电力电气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仪器科学土木交通和生物医学等专业学科为主的学术期刊

    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英国科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数据库收录先后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等200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和2011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和2011年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2012年入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年获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报刊奖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英国科学文摘等7家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2010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办于1999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前身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60年创刊1964年停刊1983年复刊复刊前学报作为第1卷复刊后从第2卷起连续出刊为半年刊1987年起为季刊1989年获准公开发行随着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原刊于2001年9月更名为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改为双月刊

    学报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以及综述等并以分子遗传影像医学心脏介入急诊医学为办刊特色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年来该刊一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2000年在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获执行优秀奖

    校区建设

    • 四牌楼校区

    四牌楼校区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中心玄武区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校区东枕钟山北临玄武湖松桧荟翠风景秀丽占地641亩建有各类建筑61.85万平方米该校区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级教育继续教育除医学学科外和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 丁家桥校区

    丁家桥校区位于鼓楼区丁家桥占地176亩已建各类建筑26万平方米该校区为医学学科教育科研基地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所在地

    • 九龙湖校区

    主词条: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

    2006年夏季起东南大学主教学区迁至九龙湖校区九龙湖校区位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总面积3752.35亩九龙湖校区建筑规划以东南大学的历史文脉为依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与专业教学族群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九龙湖校区已建成教学区科研实验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保卫区等总建筑面积约59.9万平方米

    • 无锡分校

    主词条: 东南大学无锡分校

    无锡分校于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和电子工业部批准创办以培养电子信息领域内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2007年9月进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位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区内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校长

    易红

    党委书记

    郭广银

    副校长

    浦跃朴郑家茂沈炯王保平

    常务副校长

    胡敏强

    党委副书记

    刘京南

    党委常务副书记

    左惟

    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刘波

    总会计师

    丁辉

    历任领导

    解放后历任校院长名录1952~2006年不包括现任校长

    汪海粟

    南京工学院院长

    1952年11月1958年9月

    杨德和

    南京工学院代院长

    1958年10月1960年1月

    刘雪初

    南京工学院院长党委第一书记

    1960年1月1968年3月

    何冰皓

    南京工学院革委会主任

    1973年2月1974年11月

    林克

    南京工学院革委会主任

    1974年11月1977年5月

    盛华

    南京工学院院长

    1978年5月1979年8月

    吴觉

    南京工学院院长

    1979年9月1980年10月

    钱钟韩

    南京工学院院长

    1980年11月1983年11月

    南京工学院名誉院长

    1983年11月2002年2月

    管致中

    南京工学院院长

    1983年12月1986年12月

    韦钰

    南京工学院院长

    1986年12月1988年5月

    东南大学校长

    1988年6月1993年11月

    顾冠群

    东南大学校长

    1997年10月2006年5月

    注以上历任领导的信息来源于东南大学官网 其中仅列出1952年后的领导任职情况未列出1952年前的学校领导信息此处以学校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

    本科专业

    医学3个

    护理学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工学14个

    生物工程 建筑学 生物医学工程 环境工程
    测绘工程">测绘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材料科学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程力学

    法学1个

    法学

    文学2个

    日语 英语

    管理学1个

    劳动与社会保障

    教育学1个

    科学教育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 高考派
  •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670 639 608 一批
    2012 639 595 560 一批
    2011 652 581 534 一批
    2010 637 598 561 一批
    2009 622 593 568 一批
    2008 616 560 517 一批
    2007 655 598 541 一批
    2006 671 609 547 一批
    2005 - 544 - 一批

    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13个

    城乡规划 机械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信息工程
    土木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数学与应用数学 软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交通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医学影像学

    国家重点4个

    建筑学 通信工程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特色专业

    建筑学

    是东南大学的传统强势学科,建立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建筑系,实力雄厚,全国建筑院系通用的教材有近1/3由东大编写,全国建筑方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东南大学就占了1/3,特别是中国古建筑历史方面,东南大学的地位更是其他院校无可比拟的,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教学上实行教授负责制和导师负责制,使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有机会与博导、院士等进行学习,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信息工程

    是东南大学的一大骄傲,2006年1月,东南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块符合3G移动通信技术规范的芯片,这宣告着我国跻身于世界移动通信强国的行列,现在国家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开发项目的总体负责人就是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尤肖虎教授。在未来五年,东南大学将建成移动通信国家实验室。这里将成为我国移动通信方面与世界其他通信强国抗衡的最为重要的阵地。

    土木工程

    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并开始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等领域拓展,蜚声中外。学院教学与科研并重,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型结构试验室、预应力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结构力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及CAD中心室和力学实验中心。拥有国内历史悠久、专业藏书丰富的土木工程图书馆和资料室。

    生物医学工程

    是东南大学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去发展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一次成功的创新,他们的数学和数学系的知识深度和难度不相上下,电子方面的课程也可与电子系的一较高低,除此之外还要在医学院学习一年的医学知识,真可谓是样样精通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已经处于国内同学科的领先地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专业以宽口径培养电类人才为主要特色,实行学生在低年级时先不分专业,高年级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对各个学科的了解选择校内电类的任何专业,因材施教。

    文化传统

    • 校标

    1东南大学校标于1997年5月由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张道一教授设计完成

    2校标整体图案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外环线条用外粗内细文武线装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外环上半部分为东南大学英文名称SOUTHEAST UNIVERSITY下半部分为集王羲之书法体校训止于至善

    3标识中间主体部分延续了中央大学时期校徽的倒三角图形倒三角形内部为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四牌楼校区大礼堂细线为大礼堂轮廓线中间黑实线为大礼堂正立面爱奥尼亚柱式和山花构图内部等腰三角形的下面一角冲破内圆含遵守规则又敢于创新之深意内圈的三角形和外圈的圆形分别代表东南大学的历史与现实旧我与新我两者的配合既体现出形式上相反相成的互渗与融合也凸现出历史与现实旧我与新我之间的张力预示了东南大学无限美好的辉煌的未来

    4内圆中还有被三角形分割成的三个弓形区域上方标明校名东南大学也为集王羲之书法体下方左侧1902 表明学校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902年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下方右侧南京表明学校的办学地点

    5校标的颜色选取黄色和绿色外环和大礼堂为黄色三角形内大礼堂背景为绿色黄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同时也表明该校校址曾是六朝皇宫内苑和国子监所在地绿色喻意青年学子风华正茂代表六朝松历经千年仍然生机勃勃旺盛生命力同时表明该校位于长江之滨玄武湖畔

    校标及其标准色

    教师佩戴" style="FLOAT: left" picsrc="d8f9d72a6059252d6120b4f7349b033b5bb5b90a" data-layout="left" width="402" height="137" url="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db0c81560a7b020808c938e452d8f25f/d8f9d72a6059252d6120b4f7349b033b5bb5b90a.jpg" compressw="250" compressh="85" useredit="1" />

    研究生佩戴" style="FLOAT: left" picsrc="4610b912c8fcc3ceec1367c09245d688d53f2075" data-layout="left" width="403" height="140" url="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cf1002e6bc315c6047956ceabdb3cbe6/4610b912c8fcc3ceec1367c09245d688d53f2075.jpg" compressw="250" compressh="86" useredit="1" />

    本科生佩戴" style="FLOAT: left" picsrc="6d81800a19d8bc3ea038af39828ba61ea8d34514" data-layout="left" width="408" height="145" url="http://b.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10e4a5c2213fb80e08d166d206d02ffb/6d81800a19d8bc3ea038af39828ba61ea8d34514.jpg" compressw="250" compressh="88" useredit="1" />

    止于至善" style="FLOAT: left" picsrc="5ab5c9ea15ce36d368372ac33af33a87e950b116" data-layout="left" width="1063" height="274" url="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50/sign=ea228d1ca9ec8a13101a50e5c7029157/5ab5c9ea15ce36d368372ac33af33a87e950b116.jpg" compressw="250" compressh="64" useredit="1" />

    • 校训

    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校训典出礼记·大学此篇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当时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小学即礼乐射御书数属于艺的层面称六艺而大学是修身之学使人成为道德上的完人之学属于道的层面道和艺一为形而上为体为性一为形而下为用为相朱熹称大学为大人之学(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也是恰当的大人指道德完善之人

    对于止于至善四字孔颖达释为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礼记正义)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语录一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 校庆日

    东南大学校庆日1921年6月6日国立东南大学在上海召开董事会讨论董事会章程通过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和编制预算并一致推荐郭秉文为校长之后即将6月6日定为校庆日

    1988年5月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1988年6月6日举行更名庆典

    • 东南大学校歌

    东南大学校歌为东南大学校歌由王步高作词印青作曲校歌

    是一首以临江仙词调写成的歌词

    东南大学校歌歌词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

    六朝松下听箫韶

    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

    海涵地负展宏韬

    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骚[51-52]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科学教育 616 616 第一批
    软件工程 620 621 第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26 632 第一批
    生物医学工程 636 636 第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40 644 第一批
    电子科学与技术 646 652 第一批
    信息工程 650 658 第一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 651 651 第一批
    自动化 654 654 第一批
    建筑学 658 670 第一批
    生物工程 659 659 第一批
    城乡规划 666 666 第一批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