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

编辑推荐

《外语教育(2009)》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幼儿外语教育四点要求

第一个要求营造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首先,幼儿园有合格的外语教师组织教学,有精心创设的双语环境。再者家里有精通外语的成人辅导、指点,日常用双语进行语言交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据有扎实、正确的英语(论坛)基础知识,具有标准、流利的口语能力,而且还要能为幼儿操练、运用外语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能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辅导幼儿的外语学习等等。  第二个要求有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方法。其一,幼儿外语教育者(教师、家长)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进程。其二,幼儿外语教育者要采用为幼儿喜闻乐见的看图说话、唱歌、游戏和表演等教学手段施教。要尽可能多地让幼儿听内容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音、语调正确流利的外语录音,多给孩子们创造听说外语的机会和有助于孩子们理解外语、用外语表达的语言情境。其三,幼儿学习外语主要是进行外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外语的兴趣,发展外语的听说能力。  第三个要求要有持之以恒,兼顾其它耐心。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外语学习最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宁可晚一点儿开始学,不要学上几天就半途而废。同时还要注意幼儿学外语,要兼顾体智德美诸育的和谐发展。幼儿学外语毕竟不是学前教育的目标所在,幼儿学外语要以不加重儿童的负担为前提,而不应以牺牲、削弱其它方面的教育为代价。  第四个要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我国的学前教育中,外语学习远不如识数认字、音乐、美术那么具有普遍性,拥有合格外语教师的幼儿园和能够辅导幼儿学习外语的家庭为数甚少。因此,幼儿学习外语不宜普遍提倡,仓促推广,要贯彻学习自愿,因人而异的原则。

图书目录

系统观照下的20世纪西方语言学理论

外国语言及语言理论

国内模因研究述评

修辞在网络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书评和文献综述作者的显性语域角色对比

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体育英语研究

“魔幻”电影受众的跨文化心理解读

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

外语课堂教师启动问答话语结构研究:理论框架、描写模式与有效教学

国外“focusonform”重形式教学研究述评

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十年评述

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与隐喻能力培养

模因论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

教师引导下大学生英语作文纠错研究

英语研究论文中作者自我身份建构分析——以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为例

不同学科英语学术论文宏观结构:共性与特性

金融学实证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专业在歧义容忍度与英语水平方差分析中的作用研究

整体听写与二语写作准确性与词汇运用相关性实证研究

大学生英语听力中元认知意识调查研究

语言变素对听音解义的影响及策略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动词take用法研究

在线网络答疑系统在外语自主学习中的设计和应用

翻译理论与实践

从意向性理论看翻译中语言的本质和文本的阐释

关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

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林纾翻译观探析

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再论歌德笔下的“中国女诗人”

回译研究的创新之作——《回译研究》介评

英汉法律平行文本句内连接词的明晰化个案研究

合作原则在小说对话翻译中的运用——《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之比较

明清四大名著中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策略探讨

在“忠实”与“创造”之间寻求和谐——《我是猫》的译文比较分析

剧诗翻译的基本原则——《越人歌》英译评析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文化差异对影视翻译的影响

外国文学研究

精致的谎言,犀利的批判——W.H.奥登诗歌《不知名的公民》身份确认

从形式到内容——《鹰(片段)》的文学性解读

引文与文本的对话——从互文性看《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引文与正文的关系

梦的光影——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印象派手法

……

外语教育机构

新东方

北京新东方英语学校提供几十余项培训项目,包括: TOEFL、IELTS、GRE、GMAT、LSAT、SAT、SSAT、BEC、A-LEVEL、BETS、PETS、托业、四六级、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研政治、考博英语、PETS、职称英语、成人英语三级、《新概念》英语、英语语法、听力口语系列、英语900句系列、语音速成、听力强化、高级口译、翻译认证、优能中学培训:

内容

中学英语、中学数学、中学理科、中学文科、中考、高考、泡泡少儿英语、剑桥少儿英语、三一口语、多语种(小语种):日语、韩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培训、一对一辅导等。

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书 名: 外语教育

作 者:秦晓晴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ISBN: 9787560959887

开本: 16开

定价: 25.00 元

内容简介

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外语教育(2009)》》第9卷如期与读者见面了。在过去不同寻常的9年间,《外语教育》始终秉承繁荣外语界学术研究、展示外语教育成果、推介新人的宗旨,以促进我国外语学科的发展为己任。在过去9年间,在学术专家、论文作者和编审人员共同努力下,《外语教育》的质量正日渐上升,走向成熟。

本期《外语教育》沿用了第8期的内容框架,共设置了六个栏目:专家特稿栏、外国语言及语言理论栏、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栏、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栏、翻译理论与实践栏和外国文学研究栏。

专家特稿专栏刊发了杨文秀教授的论文《系统观照下的20世纪西方语言学理论》。该文从系统论出发,对现代语言学理论尤其是20世纪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了梳理,指出20世纪的各派语言学理论虽然派别分明,但都建立在语言系统观的基础之上,都重视对语言系统中关系的分析,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语言系统的范围,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语言系统的特性。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各派语言学理论的不足,即对语言系统的演化和语言系统的开放性等问题进行思考。该文从宏观的视角出发,相信读者从中能获得有益的启发。

在外国语言及语言理论专栏中,学者们述评了国内模因研究的成果,讨论了修辞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对比分析了书评和文献综述作者的显性语域角色,探讨了“魔幻”电影受众的跨文化心理。

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专栏中,稿件涉及外语课堂、重形式教学、口语教学、精读课教学、写作教学和听力教学等多方面的话题。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专栏刊发了有关英语动词take的用法和在线网络答疑系统的文章。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专栏中刊发的论作探析了意向性理论、关联理论和林纾翻译观,评论了歌德笔下的“中国女诗人”,评介了《回译研究》。该栏不仅有对翻译理论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作品翻译策略的研究。

在外国文学研究专栏中刊发了对奥登诗歌《不知名的公民》身份确认、《鹰(片段)》的文学性解读、互文性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引文与正文的关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印象派手法等方面的论文。

文摘

插图:



4.2.2 广告语
广告语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语言,是另一种不容忽视的流行语。因此模因与广告研究的文章不容忽视。广告语和模因有着密切的关联。广告的目的就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传播,让广告受众理解接受,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陈琳霞(2006)在《广告语言中的模因》一文中提到,广告语的广泛流传就是模因的作用所致。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广告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在广告中,成语、谚语、俗语、名言、诗词等模因在广告语中得到了成功的复制和传播。类似的文章还有:《基因工程——如何打造强势的广告模因》(庄美英,2008),《熟语模因——广告文化的守望者》(李执桃,2007)等。有关模因与广告的文章共有lO篇,这一类文章具体介绍了模因在广告语中的应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性对打造强势的广告语提供了更好的帮助。模因理论的应用使得广告语具有自我传播的效应,广告效果大大增强。
4.2.3 新闻语
流行语作为一种典型的强势语言模因,自然而然与新闻语关系匪浅。因此有关模因与瓿闻语的研究在流行语研究中是值得一提的。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强调的就是一个“新”字,新闻的作用就是提供最及时迅捷的信息,有人甚至称它为“快速消费的信息产品”。新闻的这一特点着重体现在新闻标题语上,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的新闻标题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语言模因的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也为新闻标题语的传播提供方便。杨婕(2007)在《模因与新闻流行语》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新闻标题大量使用流行语的原因与作用机制,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使得模因自身得到更好的复制并传播,这些应用在新闻标题上增强了报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类似文章如:《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的模因研究》(杨婕,2008),《模因与网络新闻语言》(林纲,2008)。
流行语主要包括网络语言、广告语和新闻语这三类,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是他们都是作为流行语复制传播到各处,它们有着共同的复制传播的特性。模因与流行语的结合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更好地分析研究语言的视角,更进一步证明了模因对于语言文化进化强有力的诠释力。
4.2.4 文化进化
模因进人语言领域的初衷之一就是用来解释文化进化和演变的,这一方面的研究当然也成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模因是文化的单位,同时模因也是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它为文化的进化提供了机制,人类可以通过模因对文化进化的规律做出解释。模因是一种复制因子,文化复制通过信息在社会范围的传播而产生。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166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