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名字由来
芜湖已经有2600多年历史,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战国时期,周元王四年(前472年),吴国为越国所灭,鸠兹属越。秦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鸠兹属鄣郡。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了。[5-6]古代
醉美滨江
春秋时,名鸠兹,属吴国。战国时,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国,名鸠兹。周郝王九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属楚国,名鸠兹。秦时,分全中国为三十六郡,芜湖属鄣郡关于鄣郡的建置问题,学术界颇有争论,一曰为秦末或楚汉之际置,一曰秦无鄣郡,仍名鸠兹。西汉时,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17县,芜湖为其中之一,芜湖县名始于此。 东汉沿袭之。三国时,吴黄武二年(223),芜湖县城由鸠兹迁至今市区东南鸡毛山一带,仍属丹阳郡。西晋时,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分丹阳郡置宣城邵(驻宛陵)。移丹阳郡治于建业(今南京)。芜湖仍属丹阳郡。
东晋时,为安置中原南渡的百姓,在沿江一带侨置郡州县。成帝咸和四年(329),
滨江掠影(22张)芜湖县属丹阳郡,侨立豫州于芜湖;哀帝兴宁元年(363),芜湖属宣城郡(郡址移驻芜湖);孝武帝宁康二年(374)芜湖仍属宣城郡,并侨立上党郡。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侨置襄垣、定陵、逡遒等县,均属上党郡;安帝义熙九年(413),宣城郡回驻宛陵,降上党郡为县,省阳攴(今繁昌)入芜湖县,后又省芜湖县入襄垣县。自此芜湖县置被撤销,襄垣、上党两县均属淮南侨郡。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的于湖(今当涂县南19公里处) 南北朝时,刘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并上党县入襄垣县,属淮南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并淮南郡入宣城郡(郡址移驻于湖),襄垣县属宣城郡。大明八年(464)复立淮南郡属南豫州,襄垣属之。明帝泰始三年(467)属扬州淮南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撤销丹阳、淮南二郡,置蒋州驻石头城(今南京),并襄垣等县入当涂县,县治迁驻姑熟(今当涂县城),原芜湖(城)降为当涂县属镇。唐时,将全中国分为十道后又改分为十五道,芜湖一直为当涂县的一个镇,只是属道州有变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属江南道宣州;玄宗开元廿一年(733)属江南西道宣州。肃宗乾元元年(758)属江南东道升州。上元二年(761)属江南西道宣州;德宗贞元三年(787)属江南东道宣州。
五代时,南唐李昪升元年间(937-943)复置芜湖县属江宁府,自此以后至民国,芜湖县置未断。
宋时,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平江南,芜湖属宣州。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升南平军为太平州,芜湖属江南路(后为江南东路)太平州。芜湖滨江大剧院元时,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升太平州为太平路,芜湖属江浙行中书省太平路;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改太平路为府,芜湖属太平府。
明时,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金陵,芜湖属中书省太平府;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芜湖直属六部太平府;永乐十八年(1420)改京师为南京,芜湖属南直隶太平府。清时,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定江南,改南京为江南省,芜湖属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顺治十八年(1661),芜湖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从此安徽省正式成立,芜湖属安徽省太平府。
太平天国年间(1857-1864)府、县属浙江省兼辖,后属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
近代
水韵滨江
民国时,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而存县、道,芜湖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设芜湖道(驻芜湖),辖皖南地区二十三县,芜湖为首县甲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芜湖县属安徽省第二专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军侵占芜湖,撤销第二专区,改属第五专区,同年10月25日又改属第九专区;民国三十年(1941)8月,属第六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9月,抗战胜利后属安徽省皖南行署,并为第六专区驻地。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解放芜湖。1949年4月27日成立芜湖军事管制委员会,直属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
1949年5月10日,成立芜湖市人民政府。从此芜湖市、县分置。5月13日设皖南行署驻芜湖市,辖芜当、池州、宣城三专区,芜湖市直属皖南行署。芜湖县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
现代
1950年撤销芜当专区,芜湖县直属皖南行署。
1952年2月4日,芜湖县改属皖南行署芜湖专区。
1952年8月27日,撤销皖南、皖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芜湖市直属安徽省。芜湖县仍属芜湖专区,芜湖专区及芜湖县均驻芜湖市。
1958年2月27日,和县裕溪口镇划入芜湖市。6月21日芜湖市改属芜湖专区领导,同年11月27日专区和市合并,以芜湖专区名义出现,直属安徽省。
1959年3月12日并芜湖县入芜湖市。
1960年1月14日专区和市分开设置,市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
1961年4月26日,芜湖市直属安徽省。同年12月5日复置芜湖县,属芜湖专区,专区与县仍驻芜湖市。
1965年7月19日又划芜湖市归属芜湖专区。
1971年3月芜湖县迁驻湾镇。同年3月29日芜湖专区改名为芜湖地区,芜湖市、芜湖县同属芜湖地区。
1973年2月25日芜湖市直属安徽省。
1980年1月29日,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行署移驻宣城,芜湖县属芜湖市。
1983年7月1日,当涂县的大桥公社划入芜湖市。同时将原属宣城地区的繁昌、南陵、青阳三县及九华山管理处划归芜湖市管辖。
2011年8月22日,原巢湖市无为县、和县沈巷镇划归芜湖市管辖。
中国·芜湖行政区划
2011年末,芜湖市辖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个市辖区,芜湖、繁昌、南陵、无为4个县,共有31个街道、40个镇、4个乡,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市政府驻鸠江区。
镜湖区辖北京路、赭麓、镜湖、吉和、赭山、弋矶山、汀棠、天门山、北门、东门、荆山、方村12个街道。区政府驻北京路街道北京东路。
弋江区辖弋江桥、中山南路、利民路、马塘、鲁港、火龙、白马7个街道以及南瑞社区中心。区政府驻利民路街道利民路418号。
鸠江区辖四褐山、裕溪口、官陡、湾里、清水、大闸、张镇、大桥、万春9个街道和沈巷镇。区政府驻官陡街道。(注:9个街道名录根据安徽省民政厅网站资料。鸠江区实际辖四褐山、裕溪口、官陡、湾里、清水5个街道和沈巷镇。另外,龙山、万春街道2个由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三山区辖三山、保定、龙湖3个街道和峨桥镇。区政府驻三山街道。
芜湖县辖湾沚、六郎、陶辛、红杨、花桥5个镇。县政府驻湾沚镇。
繁昌县辖繁阳、荻港、孙村、平铺、新港、峨山6个镇。县政府驻繁阳镇。
南陵县辖籍山、许镇、弋江、三里、何湾、工山、烟墩、家发8个镇。县政府驻籍山镇陵阳路。
无为县辖无城、襄安、二坝、汤沟、陡沟、石涧、严桥、开城、蜀山、牛埠、刘渡、姚沟、泥汊、白茆、福渡、泉塘、赫店、红庙、高沟19个镇和鹤毛、十里墩、昆山、洪巷4个乡。县政府驻无城镇。
文化
芜湖老海关
芜湖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繁昌“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闻媒体
安徽师范大学(南校区)芜湖市管辖区内跨长江发展,拥有强厚新闻媒体群,增加了对公众信息的开放与监督。因为行政划分不久,其中主要分为两大流派,而江南媒体群为多,江北由于刚刚发展,媒体力量较为薄弱。代表媒体:新浪网芜湖站 芜湖热线、芜湖新闻网、芜湖日报、大江晚报、芜湖论坛、芜湖人事人才网、芜湖县论坛、繁昌在线、二坝新闻网、二坝论坛、二坝人才网、无为网、无为在线、无为人才网等。
宗教信仰
芜湖市是一个
五大宗教齐全的地区,是安徽省宗教重点地区,也是中国的重点地区之一。佛教和道教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的道教城隍庙为中国历史最早(现拟建设的“芜湖古城”将以城隍庙为中心进行建造),伊斯兰教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在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得以传播的,也是中国较早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芜湖现有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信教群众约10万人,占总人口的5%,市级爱国宗教团体4个(芜湖市佛教协会、芜湖市天主教爱国会、芜湖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芜湖市基督教协会),县级爱国宗教团体6个,教职人员总计有100多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79处,其中基督教227处,佛教46处,道教3处,天主教2处,伊斯兰教1处 。
民俗风俗
芜湖凤凰美食节(14张)广济寺庙会
时间: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诞辰日,月小为廿九)
地点:广济寺
主要内容:民间传统习俗,四方信徒、香客云集进香朝拜,民间艺人献艺,寺庙举行隆重仪式,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 历时七天。
凤凰美食节
时间:每年10月~11月间地点:凤凰美食街
黄浒赛龙舟
时间:每年端午节
地点:繁昌孙村镇黄浒社区
主题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一直至今,赛龙舟、吃粽子等等,以此来纪念屈原。
官陡庙会
时间:每年正月十五。
地点:官陡门街道主要内容:明清以来一直传承至今,舞长龙、耍狮子、跑旱船、敲腰鼓、折子戏。
方言
芜湖市区话是江淮官话,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混杂吴语。芜湖自古西吴地,因为太平天国战争和清末大规模江北移民,芜湖市区语言已经百分之百江北化。芜湖郊县方言则为吴语,属于吴语宣州片,广泛分布在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等多个乡镇。
特产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迎客松铁画前与外宾合影(2张)铁画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人以锤代笔,锻织成画,风格独特。自它诞生,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铁画创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间芜湖人汤天池,他“少为铁工,与画室为邻,日窥其泼黑势”,从中受到启迪而创出铁画。铁画一经问世,不仅“远客多购之”,而且“名噪公卿间”,士大夫阶层人士把它作为“斋壁雅玩”之物欣赏,文人墨客更是推崇备至,赋诗著文加以赞扬。
艺人们不断创新,又开创了立体铁画、瓷版铁画、纯金和镀金画。芜湖铁画创始人汤鹏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铁画第一人,是芜湖文化艺术创造的多项中国之最之一。
“三刀三画”
芜湖传统特产“三刀三画”,除了以上所说的“芜湖铁画”外,还有“堆漆画”、“通草画”。其中“堆漆画”,“通草画”是十分珍贵的手工艺品,已经十分难得一见。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中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 刀)之一。
傻子瓜子
“傻子瓜子”是70年代末,由年氏家族博采众长,共同创造的产品。一代伟人邓小平曾先后两次就“傻子瓜子”问题作了专述 ,胡耀邦、万里、姚依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发展“傻子瓜子”也做过重要的指示,为“傻子瓜子”和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傻子瓜子”的传奇经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煮干丝
煮干丝是芜湖著名的传统早茶菜点,也是有80多年历史的淮扬风味老店“耿福兴菜馆”的看家名馔。煮干丝,在清乾隆时称“九丝汤”。清《调鼎集》说,当时煮干丝用料十分考究,常用原料有火腿丝、笋丝、银鱼丝、木耳丝、口蘑丝、千张丝、腐干丝、蛏干丝、燕窝丝等,为名贵肴馔,四季均宜入席,而以夏季最相宜。
虾籽面
芜湖美食再次走进央视。记者从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首映式现场获悉,江城著名小吃虾籽面被主创团队选中,将出现在第三集,时长约5分钟,
名人
类型 | 人名列表 |
---|---|
古代名仕 | 焦蹈、王之道、张孝祥、杨杰、贾易、王蔺、陶居仁、欧阳玄、朱昂、邢宽、薛远、吴廷斡、沈士柱、肖云从、朱万春、吴光义、刘汝佳、韦谦恒、宋佑、汪有典、徐文达、袁昶 |
现代政治家 | 李辛白、张秋人、恽代英、薛卓汉、阿英、蒋光慈、吕惠生、卢春山、张恺帆、俞昌准、张昌忠、洪沛霖、金光祖、赖竹岩、徐惟诚 |
军事家 | 徐庭瑶、戴安澜、王稼祥、鲍光民、蒋天然、王道宏、刘正昌 |
教育家 | 李光炯、刘希平、苏曼殊、刘师培、刘麟生、陈原道、谢立惠、许侠农、卞仲耘、濮之珍、章开沅、侯家驹、张海鹏 |
科学家 | 黄纬禄、唐贤明、项立刚 |
艺术家 | 黄钺、王泽、缪阗、安心儒、洪锡璜、鲍实、沈德金、田间、钱毅、吕其明、萧瀚、应天齐、诗阳、骆飞 |
演艺家 | 王莹、卞小贞、吴琼、吴亚玲、袁玫、赵薇、甘婷婷、蒋梦婕、朱锐、成龙 |
媒体人士 | 谭明卿、郝耕仁、齐宗濂、刘先银、罗振宇、何卿 |
体育家 | 王叔澜、吴莎、周吕鑫 |
企业家 | 章维藩、汤善福、吴兴周、程振基、年广久、吕向阳、尹同耀、王传福、何帮喜、尤月林 |
工艺家 | 渐江、汤鹏、王墅、沈国华、储炎庆、储金霞、杨光辉、何许人、奚小彭、戴复东 |
医学家 | 顾世澄、杨光淮、钟寿芝、杨仲书 |
语言家 | 卞立强、张旺熹 |
模特 | 裴蓓、王慧、卞洁文 |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芜湖/div>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北与合肥市、马鞍山市毗邻,南与宣城市、池州市接壤,东与马鞍山市、宣城市相连,西与铜陵市、安庆市交界。
地形地貌
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魅力芜湖
皆备,河湖水网密布。芜湖市东部和北部为冲积平原,间有洼地,有少数丘陵,地势低平,西南高东北低。西部和南部多山地。境内有长江、青弋江、裕溪河、花渡河、扁担河、荆山河、黄浒河、倒逆河、漳河、青山河等河流。南塘湖、石板湖、西冲湖、池湖、竹丝湖、龙窝湖等湖泊。
气候条件
芜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芜湖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最热为7~8月,平均气温超过28℃,极端最高气温接近40℃;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仅3℃,曾出现过-10℃的极端最低气温。芜湖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但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经济
经济概述
2013年,芜湖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9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0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388.22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582.70亿元,增长9.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4676元,比上年增长11.7%,按年末汇率折算为8963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8535元,比上年增长11.5%,按年末汇率折算为9596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3∶65.9∶27.8调整为6.1:66.1:27.8。
财政收支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8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3.99亿元,增长19.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36.07亿元,增长62.5%;营业税48.87亿元,下降4.7%;企业所得税15.76亿元,增长6.5%;城市建设维护税12.00亿元,增长16.0%;契税18.65亿元,增长37.5%。全年完成财政支出319.63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5.44亿元,增长15.3%;教育支出50.74亿元,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09亿元,增长16.7%;医疗卫生支出21.64亿元,增长9.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4.92亿元,增长54.1%。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242.61亿元。2013年项目建成投产率65.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0.9%。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7.47亿元,增长119.0%;第二产业投资1006.87亿元,增长16.8%,其中工业投资995.88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投资986.31亿元,增长20.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46.12亿元,增长21.7%。
市场价格
2013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9%。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0%。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用材树种:可以作为建筑、桥梁、枕木、矿柱、家具和日用竹木器等良好用材,如麻栎、枫香、榔榆、喜树、乌桕、刺槐、黄檀、臭椿、檫木、黄莲木、樟树以及马尾松、金钱松、杉木、黑松、火距松、湿地松和毛竹等等。
药用植物:常见的药用植物有蕨类植物的贯众、海金沙、瓶尔小草、阴地蕨;草本植物的商陆、虎杖、酸模、石龙苪、回回蒜、明党参、百蕊草、大青、括娄、黄毛耳草、苍耳、杠板归、益母草;木本植物的竹叶椒、木通、杜仲、女贞、六月雪、凹叶厚朴等等,都是药用植物。
动物资源
芜湖市位于长江南岸,动物区系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界动物相互渗透的广泛过渡地带内。典型的东洋界种在芜湖市广泛分布,如兽类的华面兔、猪獾、鼬獾、杜鼠,黄胸鼠等;鸟类的白头鸭、画眉、白腰文鸟、鸟鸫、珠颈斑鸠等;爬行类的鳖、石龙子、大头平胸龟等;两栖类的泽蛙和斑腿树蛙等。而古北界的北方刺猬、麝鼩、大仓鼠、黑线姬鼠、貉、灰喜鹊、云雀、红尾伯劳、蝮蛇、大蟾蜍等也有分布。另外,还保存了一些古老而珍稀的种类,如扬子鳄、白鳍豚和白鲟等。
芜湖市水域范围内已知鱼类约有57种,隶于9目20科。还盛产中华绒鳌蟹、虾、鳖、龟等。冬季,长江及其支流、湖泊与池塘中,有数量可观的各种海鸥、雁鸭类、鹬类越冬;夏季稻田广布着秧鸡、水雉、骨顶鸡、苇和各种鹭类。兽类,以小型啮齿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中、小型食肉兽,大型草食性兽类,如小麂、獐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市区周围已很少见到。
社会
文化事业
2014年末,芜湖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2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6个,馆藏图书179.2万册,其中市区藏书71.4万册;档案馆12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9.84万卷。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7%和99.3%,有线电视用户39.6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6.63万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6项。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5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35场次;文艺团体演出250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20场次;创作剧目获省级及以上表彰奖励24个。《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全年总印数3152.4万份;其中《芜湖日报》920.4万份,《大江晚报》2232万份 。
科技事业
芜湖博物馆和城市规划馆
2014年末,芜湖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其中国家级3个,新增省级1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6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6个,其中新增省级1个;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6个,其中国家级2个,新增国家特种电线电缆产品质检中心;院士工作站4个,新增2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43家,其中当年新认定61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54个,其中当年新认定180个。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其中新增和升级共13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家,鑫龙电器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面积26.9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个,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89项,其中国家项目62个;全年共登记各类科技成果15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81项;获各类科技奖45项,其中省级以上13项。2014年末,芜湖专利申请量16861件,其中发明专利3961件;专利授权量10408件,其中发明专利675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新认定海螺型材、南翔羽绒、盛力科技和金贸流体4件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149个。中国名牌产品6个,省级名牌产品119个。芜湖市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被批准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无为县高沟镇被批准为“全国特种电缆产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无为高沟经济开发区被评为省创新型园区。
教育事业
2014年末,芜湖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专任教师0.64万人,在校学生14.73万人,招生4.72万人,毕业生3.99万人;普通中学211所,专任教师1.31万人,在校学生17.3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5所,在校学生5.92万人;小学523所,专任教师1.15万人,在校学生19.27万人;幼儿园409所,在园儿童8.2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本科 |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 | 皖南医学院 |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 |
专科 |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 |
著名中学 | ||
芜湖一中 | 安师大附中 | 芜湖十二中 |
繁昌一中 | 芜湖二中 | 安师大附外 |
芜湖三中 | 无为中学 | 南陵中学 |
芜湖县一中 | 芜湖市第三十三中学 | 无为一中 |
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 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 |
体育事业
芜湖体育两博会
2012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共获得奖牌8枚,其中金牌3枚。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60人,审批二级运动员149名。芜湖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00次,参加活动人员达30万人次。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1.85亿元。芜湖曾经承办过2009年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开幕式暨安徽九方主场比赛,赛季末荣获中国足协最佳赛区奖、2011年东芝中国足协杯赛上海申花对延边、2013年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安徽华亿主场、中国葡萄牙国际乒乓球对抗赛、全国男子武术散打精英赛、2014年四国男篮争霸赛、2014年全国U-14足球联赛比赛以及2013、2014连续两届中国体育丶文化旅游博览会等11项国内外重大赛事。医疗卫生
2012年末,芜湖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04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34个,疾病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8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459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3655张。卫生技术人员169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6754人,注册护士7186 人。
社会保障
2012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1万人。就业技能培训1.6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91%。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42万人,比上年增加2.9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71万人,增加4.0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11万人,增加2.7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4.72万人,增加2.5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3.51万人,增加3.06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2.52万人。市辖四县全部纳入国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1.54万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26.60万人,参合率达116.2%。有6.5万城镇居民、9.29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芜湖最低工资标准达到800元/月,失业保险金标准达到520元/月,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1470元/月。芜湖拥有各类福利机构112个,床位15986张,收养各类人员8867人。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17亿元,筹集市级公益金2973.24万元。直接接收慈善捐款1800万元。
城市荣誉
2000年: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2001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2年: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
200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 临江桥&侨鸿滨江世纪广场
2004年: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2005年:全国科技强警示范
2006年: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城市
2007年:中部最佳投资城市
2008年:中国优秀节庆城市
2009年: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
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全国首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2010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1年:国家园林城市 、2011年中国十大地级活力城市 、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2012年:全国双拥模范城
2012年: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2012中国最佳休闲城市 、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2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2012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城市
2013年:全国首批智慧试点城市 、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 、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2013年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中国大陆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
友好城市
国内 | |||||||
序号 | 省份 | 城市 | 结交时间 | 序号 | 省份 | 城市 | 结交时间 |
1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1985.11.18 | 2 | 内蒙古自治区 | 哲里木盟 | 1985.11.24 |
3 | 北京市 | 丰台区 | 1986.09.22 | 4 | 江苏省 | 无锡市 | 1986.12.25 |
5 | 湖南省 | 衡阳市 | 1987.06.13 | 6 | 甘肃省 | 金昌市 | 1992.07.01 |
7 |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1995.01.23 | 8 | 福建省 | 厦门市 | 1995.03.08 |
9 | 上海市 | 卢湾区 | 1995.10.19 | 10 | 云南省 | 曲靖市 | 1995.10.31 |
11 | 四川省 | 绵阳市 | 1996.03.15 | 12 | 甘肃省 | 白银市 | 2012.06.28 |
13 | 青海省 | 海东市 | 2012.07.25 | 14 | 安徽省 | 亳州市 | 2009.12.28 |
国际 | |||||||
序号 | 国家 | 城市 | 结交时间 | 序号 | 国家 | 城市 | 结交时间 |
1 | 日本 | 高知市 | 1985.04.19 | 2 | 意大利 | 帕维亚省 | 1988.01.25 |
3 | 西班牙 | 阿多兹市 | 1999.09.08 | 4 | 美国 | 西克尔汶市 | 2010.03.01 |
5 | 奥地利 | 格拉茨市 | 2010.09.19 |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芜湖市常住人口226312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11542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47702人,增长6.98%,年平均增长0.68%。芜湖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230763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37464人,增长6.33%,年平均增长0.62%。
芜湖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165745人,占51.51%;女性人口1097378人,占48.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53下降为106.23。
芜湖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284468人,占12.57% ;15~64岁人口1735043人,占76.67%; 65岁及以上人口243612人,占10.7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8.5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5.40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3.16个百分点。
芜湖常住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475022人,占65.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88101人,占34.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570150人,年均增长5.01%,比重上升22.40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减少422448人,年均下降4.20% 。
民族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除汉族外的少数民族人口131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7%。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同),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64人,增长7.67%,比全市总人口增长水平高5.50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74%,比总人口高0.52个百分比;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0.02个百分点。
2010年芜湖市分县区少数民族人口
县区 | 人口(人) | 比重(%) |
总计 | 13100 | 100.00 |
镜湖区 | 3823 | 29.18 |
弋江区 | 1795 | 13.70 |
鸠江区 | 1051 | 8.02 |
三山区 | 386 | 2.95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634 | 4.84 |
长江大桥开发区 | 78 | 0.60 |
无为县 | 2323 | 17.73 |
芜湖县 | 1245 | 9.50 |
繁昌县 | 821 | 6.27 |
南陵县 | 944 | 7.21 |
2010年,全市共有47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为6152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46.96%;其他人口在5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5个,依次为:苗族(2099人,占16.02%)、壮族(1055人,8.05%)、彝族(744人,占5.68%)、土家族(575人,占4.39%)、满族(521人,占3.98%)。其他41个少数民族共有1954人,占14.92%,分别是:布依族(438人)、蒙古族(264人)、侗族(226人)、瑶族(126人)、藏族(92人)、黎族(83人)、傣族(80人)、哈尼族(77人)、朝鲜族(75人)、畲族(57人)、维吾尔族(52人)、佤族(50人)、仡佬族(48人)、傈僳族(46人)、土族(29人)、白族(28人)、高山族(23人)、水族(17人)、纳西族(17人)、拉祜族(14人)、哈萨克族(13人)、景颇族(11人)、羌族(10人)、京族(10人)、布朗族(9人)、锡伯族(7人)、仫佬族(6人)、怒族(6人)、毛南族(5人)、赫哲族(4人)、普米族(3人)、俄罗斯族(3人)、德昂族(3人)、东乡族(2人)、阿昌族(2人)、鄂温克族(2人)、撒拉族(1人)、塔塔尔族(1人)、独龙族(1人)、鄂伦春族(1人)和基诺族(1人)。
交通
公路
芜湖马饮立交桥
芜湖的公路交通网日臻完善:205国道(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广东深圳)、318国道(上海-西藏樟木)、329国道(浙江舟山-河南鲁山)、347国道(江苏南京-青海德令哈)、236国道(安徽芜湖-广东汕尾)高速公路:芜合高速(G5011)、宁芜高速(G4211)、沪渝高速(G50)、溧芜高速(S28)
在建高速:铜南宣高速(S32)、芜黄高速(S11)、北沿江高速(S22)
铁路
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由皖赣线至宣城市连接)5条普速铁路和宁安城际铁路(在建)、商合杭客运专线(在建),京福高铁(在建),皖赣扩能(在建)4条高铁干线交汇联接,向外可通达中国各地的火车站。芜湖火车站位于市中心,10路、19路、20路、28路、31路、32路、38路、88路、108路(夜)、112路(夜)、113路(夜)路均可到达。
宁安城际铁路:芜湖站 弋江站 繁昌西站
商合杭客运专线:芜湖北站 沈巷站 芜湖站 新芜南站
京福高铁:无为站 南陵站
在建的芜湖新火车站
芜湖火车站已经在进行改造,扩建后的芜湖新火车站将拥有商合杭高铁、宁安城际、普速3个站场、8个站台、20条铁路线,同时还将预留轨道交通条件,分东西站两个广场,候车室架于铁路线上方。采用上进下出似飞机场的下客运输模式。2015年10月东广场与宁安城际铁路同时完工,2016年底西广场完工。届时从安徽芜湖到南京、上海、武汉、北京的时间将缩减成为半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
水路
芜湖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芜湖长江大桥
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现有码头55座,库场面积60多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装卸设备200余台(套)。裕溪口港是安徽省最大的内河煤港。2011年9月,芜湖至马鞍山之间的裕溪口、太平府两段支汊航道晋升“国家级”。朱家桥外贸码头年吞吐量6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0万TEU,汽车滚装能力5万辆。是一座集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汽车滚装等中转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码头。
芜湖长江大桥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长江上已建公铁两用大桥中规模、科技含量均领先的桥梁。其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华东第二通道功能,加强了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联系,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生活圈的形成。
航空
安徽芜湖湾里机场属军用机场。民航上,芜湖主要依靠的是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205国道和高速公路相通。芜湖新民航机场暂时命名为芜湖宣城机场,2015年开工。
公共交通
芜湖公共自行车
公交车:芜湖基本1元票制,空调公交2元票制。办理各类公交IC卡可实行优惠乘车,现役军人、伤残军人、离休干部以及老、弱、病、残、孕人员可按有关规定实行免费乘车。出租车:白天2.5公里内起租基价7元,起租里程(2.5公里)后车公里运价1.8元,夜间(晚22时至次日5时)行车,起租基价是2.5公里8元,2.5公里后,每公里单价2元。如果租用出租车10公里(含)以上,加收10公里以上部分50%空驶费,白天2.55元/公里;夜间由2.85元/公里。免费等候时间为4分钟,4分钟以后每分钟等候费0.34元,夜间每分钟0.38元。
公共自行车:2012年09月22日“世界无车日”,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开始试运行。按照计划,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全部建成后,将在芜湖设553个租赁站点,共投放12000辆公共自行车 。
高架、立交桥:神山口立交桥、新市口高架桥、峨山路东延马饮立交桥、城北新十里牌互通立交桥相继建成通车。弋江路快速化赤铸山路立交、黄山东路立交、南塘湖路立交桥、钱桥立交、火车站站前立交正在建设。
过江通道
芜湖长江大桥(已通车)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在建,2017年通车)
芜湖长江三桥商杭铁路公铁大桥(在建,2018年通车)
芜湖长江四桥泰山路长江大桥(2016年开建)
皖江第一隧:大工山路长江隧道(2015年开建)
轨道交通
芜湖轨道交通1、2号线里程约60公里。其中,1号线为南北向骨干线路,连接江南城区的城北产业新城、中心区、城南科教产业新城,一路串联城市城北公交枢纽站、华强公交枢纽站、芜湖站、弋江新城枢纽站、芜湖客运南站、弋江火车站等主要客流集散点,全长31.8公里。2号线是过江线路,将强化江南城区中心区、城东产业新城与江北新城之间的联系,线路全长28.4公里。截止2014年05月,芜湖市正推进1、2号线相关建设规划工作 ,力争15年开工建设。旅游
芜湖十景
赭塔晴岚、镜湖细柳、赤铸青锋、玩鞭春色、双江塔影、天门烟浪、西山灵石、马仁云壁、陶辛水韵、褐山揽胜。
半城山
级别 | 名称 | 相关简介 |
---|---|---|
AAAA级 | 赭山公园(赭塔晴岚) | 赭塔始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土石殷红,相传为干将铸剑所熏。 |
AAAA级 | 丫山风景区(西山灵石) | 奇峰异石和溶洞、清泉、瀑布融为一体,景色十分秀丽。富贵牡丹竟相开放,争芳斗艳;奇峰异石妙趣横生,数不胜数。 |
AAAA级 | 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马仁云壁) | 石壁形状多样,雄伟峻峭。始建于唐代的马仁寺,如今仍香雾缭绕,香客不断。山的南麓有乌霞寺,两寺隔峰相对,更添千年佛地光彩。 |
AAAA级 |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 | 顶有一口天井,终年不枯不溢,而得名。是动植物的天然乐园和资源宝库。 |
AAA级 | 天门山(天门烟浪) | 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诗曰“天门中断楚江开,孤帆一片日边来。 |
AA级 | 小格里自然风景区 | 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奇峰怪石,溶洞瀑布。地球上同一纬度植被种类最齐全原始次生林。 |
AA级 | 和平生态公园 | 每年有数万只鹭鸟和数以千计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繁衍。 |
AA级 | 乌霞风景区 | 该景区位于马仁山上,山腰有一座乌霞古寺。寺院后的石壁上,有一处闻名遐迩的乌霞洞。 |
赤铸山(赤铸青锋) | 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至今山上仍存淬剑池、砥剑石、铁门槛等遗迹。 | |
褐山(褐山揽胜) | 褐山脚下,江水滔滔,江心岛曹姑洲与褐山一衣带水,白墙红瓦,一派田园风光。登临山巅,远眺长江,数十里码头历历在目。 | |
芜湖神山公园 | 位于芜湖市三环路,芜湖烈士陵园即建于此。神山与大小火炉山,马鞍山,赤铸山互连。其中雕塑园规划面积约150亩,汇集了出自全世界各大名家之手的多件艺术雕塑。 | |
珩琅山 | 珩琅古塔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珩琅山两峰对峙,青弋江环绕而过。 | |
荆山 | 欧阳玄笔下的荆山“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荆山寒壁”以它精湛的雕刻艺术而闻名于世,是昔日芜湖八景之一。 | |
弋矶山 | 南宋时在此设馆驿,立市肆,是班马萧萧、渡江送别之地。明代,山上建有一座孙夫人(刘备之妻)行祠。 | |
芜湖五华山隐静禅林风景区 | “江东第二禅林”。境内还有“地藏王足印”“观音岩”“金鱼泉”等十多处自然景观。 |
半城水
级别 | 名称 | 相关简介 |
---|---|---|
AAAA级 | 芜湖市镜湖公园(镜湖细柳) | 位于市中心最繁华地带,毗邻鸠兹广场、步行街。镜湖细柳历来为邑中风景最佳处。亭台楼阁相望,曲桥长廊互通。 |
AAA级 | 汀棠公园(玩鞭春色) | 全国第一家农民公园。玩鞭亭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5年),亭内绘有晋明帝遗鞭脱身的壁画四幅,栩栩如生。 |
AAA级 | 芜湖陶辛水韵景区(陶辛水韵) | 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陶渊明后裔率众筑陶辛圩,以“井字型”开挖成十纵十横的沟渠98公里。千里碧波,万亩荷塘。 |
AAA级 | 芜湖滨江公园 | 长达2公里的滨江风景区拥有五大景观项目。集防洪、交通、景观、文化、商贸、休闲、旅游等诸多功能为一体。 |
九莲塘公园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榭亭台设计精巧,林木花草相得益彰。 | |
芜湖东湖公园 | 依形造势,依势造景。总面积200公顷,可泛舟、垂钓、游泳。 | |
芜湖保兴垾生态公园 | 全长13.61公里,流域面积16.75平方公里。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
奎湖水上风景区 | 芜湖市最大的湖泊。曾是南陵首任县令周瑜练习水师的重要场所,名将黄盖之墓位于湖侧。 | |
凤鸣湖风景区 | 因“鸠鸟引凤”这一美丽传说而得名“凤鸣湖”,四千亩湖水浩淼无边,宛如世外桃源。 | |
漳河 | 南陵的“母亲河”。发源于南陵县南部山区,穿城而过,流经繁昌、芜湖县,汇入长江。 | |
龙窝湖 | 龙窝湖以盛产细鳞斜颌鲴和河蟹而久负盛名,有“黄条故乡”之美誉。 | |
芜湖阳光半岛 | 3000亩原生态群岛水域,2公里天然绿色亲水走廊,28个主题风情岛屿。 |
建筑名胜
广济寺(AAAA级):唐乾宁年间(894~898)兴建,位于赭山西南麓,金碧辉煌,气势雄伟。
王稼祥纪念园(AAAA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芜湖烈士陵园(AAA级):毗邻神山森林公园。共划分为纪念碑陵墓凭吊区、烈士事迹纪念馆、中心广场、接待管理办公等四个主要功能区。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AA级):1987年设立安徽第一名人藏馆,为张孝祥读书处。位于镜湖路烟雨墩上。
中江塔(双江塔影):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巍然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古时夜间置灯,导航来往船只,故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芜湖天主教堂:华东第二大(中国第五)天主教堂,始建于1887年。对面为吉和广场、滨江公园。
人字洞:目前考古发现的亚洲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距今已有200~250万年。
芜湖城隍庙:“天下第一城隍庙”。有史记载最早的城隍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
芜湖夫子庙: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殿内正中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清康熙御制的“孔子赞”、 “四配赞”均嵌立在大成殿内。
西河古镇:坐落在青弋江畔,相传有600多年悠久历史。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约1200米。
黄金塔:安徽省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僧登公开建。因四围涂有一层金粉而得名。
米公祠: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知无为军时所建。重要景点:墨池、投砚亭。
繁昌窑遗址:宋代窑址,以烧民间生活实用瓷为主,专烧青白瓷,造型工整,制作精细,稳实厚重。
娱乐休闲
鸠兹广场(AAAA级):是承载芜湖市悠久文化历史内涵,是反映芜湖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最富艺术魅力与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厅",是芜湖市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
芜湖中山路步行街:中国十大商业步行街之一,二十世纪建成时排名中国第三。具有旅游、休闲、购物、餐饮等多种功能。1912年,孙中山曾在此作演讲。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AAAA级):中国最大(亚洲第二)的第四代主题公园,堪称“国际一流”。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共计300多个。
芜湖方特梦幻王国:以高科技为核心表现特色主题,将动漫卡通、电影特技等国际时尚娱乐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妙结合,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200余个。
芜湖凤凰美食街(AAA级):这里有芜湖小吃(虾子面、酥烧饼、鱼丝饼、小笼汤包、牛肉锅贴),有芜湖的老字号(耿福兴、四季春、马义兴、同庆楼),还有全国知名的其他菜系(巴将军、毛家菜馆、洞庭人家、绿柳居、巴道鱼、杭邦菜等)。
陆和村茶艺博物馆(AAA级):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以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为背景的大型茶艺博物馆。
芜湖缪庄度假休闲生态园(AAA级):樟木成荫,碧波荡漾,亭台楼榭,曲径通幽。是天然的氧吧,休闲的乐园。
芜湖老梁山庄(AA级):包括了生态观光,农家休闲,古农具展示,会议接待,农家餐馆,草木屋住宿等为一体。站在江北看芜湖天际线
吉和广场:毗邻滨江公园、天主教堂。这里有安徽省最大的音乐喷泉,水柱高达80多米,喷泉中还有模拟火光,可谓“水火交融”。
大浦乡村世界(AAAA级):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中国首个灾难旅游“海啸体验馆”。
芜湖方特水上乐园:芜湖方特水上乐园位于芜湖市东部,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拥有17个顶级水上项目,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上主题公园。
新丰林场:“三九”公路穿境而过,林场依山傍水,绿海茫茫,是享有“天然氧吧”的动植物园。
芜湖中央公园:位于城东新区,西边有山(神山),东边有河(扁担河),被誉为“山水间的绿飘带”。
江南第一茶市: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江南最大的茶业交易市场。这里不种茶却有着“茶乡”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