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该书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复习和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应该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该书的编写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方面的能力要求,设定的考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拟定的阅读评价方面的能力点,该书内容结合全国各地中考的新精神,所选题型是全国各地中考代表性的题型。
基本信息
书 名: 《现代文阅读》作 者: 黄珞珈 主编
出 版 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
字 数: 192000
版 次: 1
页 数: 122
印刷时间: 2009-2-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5154255
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考点分解训练和考点综合训练。考点分解训练部分瞄准《语文课程标准》拟定的五个考点——要点概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结合典型例题逐一进行分析讲解,并配之以相应的单项练习。考点综合训练部分则以考试中常见的几种文体——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抒情类的文本为载体,将以上五个考点融入其中进行实战训练。两部分从局部到整体,由分到总,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要求,对复习备考形成梯级训练状态很有帮助。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考点分解训练
考点一 要点概括
考点二 词句理解
考点三 文意把握
考点四 内容探究
考点五 作品感受
第二部分 考点综合训练
考点六 记叙类文本的阅读
考点七 议论类文本的阅读
考点八 说明类文本的阅读
考点九 抒情类文本的阅读
现代文阅读作用
1.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
5.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
6.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 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7.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8.在阅读鉴赏中,了解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9.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10.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参考附录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11.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12.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