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

学习误区

误区一:学英语口语就一定要纠音?

很多教师和学生非常在意英语语音的问题,美式音还是英式音、元音是否饱满、辅音是否标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音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但语音问题并不是学习英语最大的目的。或者应该这样说,在学习英语中最终问题是能用英语沟通,而不是发音纯正与否,或是美音、英音问题。

许多人之所以口语差, 是因为他们不敢说, 羞于开口, 怕自己的发音不对, 别人听了会嘲笑。有些老师或者家长甚至在孩子说英语的过程中,纠正他们的发音。其实语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受到生理条件、地区方言等的影响。从生理条件分析, 英语发音与大家的口型、舌头和牙齿密切相关。有些语音受个人自身条件等限制,所以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切忌以发音为主,初期交流有些语音问题别人听不懂时, 可以借助表情和手势等身体语言来达到交际目的。一旦走出语音误区,?大家会发现自己胆子大多了, 随时随地都敢大声说英语了,不知不觉自己就能自由自在的用英语表达思想了。

误区二:词汇越多表述越好

掌握标准纯正的语音是必须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中学生会有这样的问题,跟外国人无话可谈。这主要就是因为词汇掌握不够的问题。谈到词汇,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上的误区,那就是词汇量越大越好,词汇越难表述越清晰。

口语的词汇首先讲究的是适用性、准确性,如果谈到合适的话题也可以适当穿插,但并非必要。词汇一定用你熟悉的,一定是自己能驾驭的,即使简单点儿也无所谓。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还没有掌握大量词汇运用的能力,建议学生在选择词汇时候,以正确表达为前提。

误区三:英语口语听力学习脱节

大家从小学习中文的时候,就是先听然后模仿。因为大家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模仿,而且总是有人告诉大家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只需很短的时间,就攻克了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中文。但学英语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很多英语课程都把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进行了分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门科目上,在学口语的时候没有结合其他方面,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口语和其他的科目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误区四:别把老外当外教

很多家长都很认可西方的教育模式,所以选择外教。但是西方的成功的少儿教育理念并非是任何外国人都具有的。专业外教上课和一般的其他外国人就有很大的区别,专业外教的上课理念是充分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孩子全面的自主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以能力培养来促进学习的教育模式。而那些非专业的外教,教学其实就是按照所在机构中教的安排来上课,其实是只得其形不具其意。那还不如一个发音很好,受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中教。

目录

我们的视线
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睑谱网首席执行总裁的新嗜好
咱们粉丝力量大
回音壁
让音乐回归校园
着装警察
小舞会,大花销
女生玛丽莎!——求学篇
太阳神的牧牛
中学约会,孰是孰非?
我最值得骄傲的时刻
心灵颤音
《壁花先生的幸福生活》
我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距离
尾巴男孩
只是朋友
天下少年
星闻语录
音乐
家是心之所在
时尚
快时尚:平价演绎的时尚盛宴
创意视窗
驱蚊新方法
娱乐人物
明星设计师和他们的潮流品牌
体育
极限熨衣
游戏
跳房子游戏:追忆邪跳跃的童年
看影视学口语
《破产姐妹》
这样的猫和那样的狗
爱屋及乌
名著漫画
《远大前程》

学习技巧

一、背诵

背诵分为机械背诵和意义背诵两种。心理学认为,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并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理解是通过思维进行的,只有领会材料本身的意义,把它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纳入人的知识系统,才能将其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识记,保持时间长,也较容易提取。总之,在全面性、牢固性和速度等方面,意义识记均优于机械识记。教学实践也证明,机械背诵适用于刚刚接触英语并且理解力较差的小学生,对于已具有一定理解力的初中生来说,机械背诵就显得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初中生更适合意义背诵。笔者认为,中学生主要背单词、背句型、背一些精彩段落和文章就够了。

1. 背单词

虽然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浩如烟海,但哪种语言的基本词汇都只有一万个左右,单词背多了,就会发现其中自有规律可循,因而也就大可不必望而生畏。反之,从一开始就拼命找记单词的窍门的做法实际上得不偿失,而且单词的派生也不是完全合乎逻辑。如invaluable就不是“没价值的”,而是“价值无法估量的,极其宝贵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英语单词词缀记忆】

A、前缀记忆

所谓前缀记忆,就是把前缀同其后面的词(不是词根)分开,达到记一个词就等于记住两个词的目的。

il- 表示“ 不,非 ”;

il = in in befo re I;

illicit 违法的;

licit 合法的;

mal- 表示“ 不,非 ”;

maladroit 笨拙的;

adroit 灵活的。

后缀记忆B、后缀记忆

所谓后缀记忆法,就是把后缀同其前面的词(不是词根)分开,达到记一个词就等于记住两个词的目的。

defend 维护;

defendant 被告;

assist 援助;

assistant 助手。

C、混成记忆

所谓混成记忆法, 就是把某些既能当前缀又能当后缀用的词缀同具体词联系在一起集中强化记忆,扩展词汇量。

(1)前加 en

enlarge 扩大;engulf 吞没;席卷;ennoble 使崇高。

(2)后加 en

harden 硬化;hardener 硬化剂;soften 软化。

D、释义记忆

所谓释义记忆法,就是把词缀同其相连词汇的关系予以解释, 从而强化记忆,扩展词汇量。

(1)前加释义

所谓前加释义,就是把前缀同其相连词汇的关系予以解释, 从而强化记忆,扩展词汇量。

pro- 表示“在...之前”;

fane 神殿;

profane 不信神的;不敬神的;世俗的;亵渎的;外行的;

profane 亵渎;玷污。

(2)后加释义

所谓后加释义,就是把后缀同其相连词汇的关系予以解释, 从而强化记忆,扩展词汇量。

herb 草本植物;

herbarium 植物标本馆。

(3)间接释义

所谓间接释义,就是首先从某一具体词汇中间找出一个词, 然后对该词添加前缀和后缀的关系予以解释,从而强化记忆,扩展词汇量。

confiscate 没收;归公;

con- 表示“共同”;

-ate 动词或形容词后缀;

fisc 国库。

2. 背句型

英语里有很多句型,如suggest that…,should…等,这些句型要背得滚瓜烂熟,能脱口而出。有些句型并不能从字面上望文生义地去理解,如no more than不是“前者不比后者多”,而是“前后者同样不”。若把英语里一个有名的句子“A whale is no more a fish than a horse is”背下来,再见到此类句子就不难理解了。

3. 背精彩段落和文章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学习也是同样道理,背诵甚至对听力也大有益处。但背诵一定要苦背加巧背,因为背诵是件苦差事,枯燥、重复。刚开始时千万不要畏惧苦背,因为万事开头难。背时要用心,不断总结自己的背诵方法,制定自己的背诵方案,探索自己的背诵规律。

二、阅读

英语词汇1. 必须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小,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还会增加阅读理解难度,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善于积累词汇。阅读本身就是学习词汇、扩大词汇量的最佳途径,多阅读,便能多接触生词,多积累,巩固词汇。另外,还可以利用构词法,借助前缀、后缀和词根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通过多做教材中的词汇练习来学习、掌握词汇。

2. 语法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

在阅读材料中包含许多语法现象,读者有了牢固的语法知识,可以促进阅读的顺利进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因此,语法知识的学习应予以重视。当然,不能把语法和阅读割裂开来,而应同时进行。

3. 阅读理解需要背景知识

阅读材料无论是叙述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主题,都可能涉及到历史事件、科学知识、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这些会影响读者对文章某一段落甚至文章整体的理解。要提高阅读能力,不可轻视背景知识的学习、积累。在众多读物中,有的读物附有注释,其中提供了不少背景知识,缺乏背景知识的学生可选读这类读物。另外,阅读中遇到背景知识的问题,也可借助工具书解决,其中包含的知识极其丰富。当然,背景知识主要还是靠平时积累。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多留心英语国家的知识,通过看电视、读书报、听广播、与人交谈等方式均可取得知识信息,久而久之,背景知识就丰富多了。

综上所述,阅读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努力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及阅读速度。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快速泛读

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泛读是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即可。要确定一个明确的读书定额,定额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切实可行,可多可少。

(2)计时阅读

课余时间要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每次进行5—10分钟即可,不宜太长。因为计时快速阅读,精力高度集中,时间一长,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阅读时先记下“起读时间”,阅读完毕记下“止读时间”,即可计算出本次阅读速度。随手记下,长期坚持,必定收到明显效果。

(3)略读

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阅读时,先把文章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然后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值得细读。在查找资料时,如果没有充分时间,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时,就可以运用略读技巧。

(4)寻读。

寻读又称查读。作为一种快速寻找信息的阅读技巧,寻读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寻读的准确性。具体地说,寻读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选择问题的答案。因此,可以把整段文字直接映入大脑,不必字字句句过目。视线在印刷材料上掠过时,一旦发现有关的内容,就要稍作停留,将它记住或摘下,既保证寻读的速度,又做到准确无误,所以寻读技巧也很有实用价值。

编辑推荐

《英语学习(中旬刊)(2012年3月)》编辑推荐:倡导人文趣味,开阔英语文化视野。

学习途径

1、收听英语气象预告。气象预告的语速虽快,但内容比较单纯,词汇也相对稳定,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得到印证,是听力入门的好材料。

收听广播2、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广播。该台广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新闻剪报集锦和各种系列的专题报道。由英语标准流利的国内播音员主持,有时向外侨或访客就某一话题进行访谈。节目内容广泛,但词汇比较简单,语速亦适中。

3、利用录音带锻炼听说能力。要选用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听力磁带,不可急于求成。先反复聆听磁带内容,开始时只要抓住梗概即可,多听几次后,对细节的了解会越来越多。听力较差的人可先阅读课文,然后集中精力聆听,领会每段每句的意思。

4、从网络上学习原版英语。现在网络已经很发达了,上面有很多英语学习资源,听、说、读、写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且可以不断重复,直到学会为止。

5、和朋友表演影片情节。先依据电影情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片段,每个人选定一个角色,然后在看熟影片之后试着把台词誊录成文字并背下来,最后进行排练表演。

6、朗诵英文诗。英语是否流利取决于对节奏的掌握。英语是按单词和句子的重音来分节奏的,而英文诗是练习英语节奏的最好材料之一。经常大声朗读,一定获益匪浅。

7、唱歌学英语。唱英文歌可以练习发音、语调和节奏,还可以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会很多单词和句型。所选的歌曲最好是语言优美、语法正规的。学唱之前先要将歌词朗诵几遍,再跟着磁带学唱。

8、背诵名人演说词。好的演说词不但语言铿锵有力,而且特别注重说服力,是练习英语表达的极好教材。不一定全篇背诵,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来背即可。妙语警句背得多了,对于口语和写作都会有不少帮助。

少儿英语

概述

少儿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英语学习不应要求孩子们掌握多少单词或句子,而应坚持将激发和培养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并将其作为儿童英语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应是英语教育机构的真正目的。

在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自然习得英语。同时,活动要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难度要适宜,当孩子取得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时,也要及时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学习的兴趣会更高。否则,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幼苗受到扼杀,将对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甚至终生影响其第二语言学习

年龄

少儿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年龄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对自己周围的事物都感到比较的陌生和新鲜。首先来介绍一下人脑的发展,人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6个月脑重量增加一倍,2岁末脑重量为出生时3倍。大脑约有1000亿神经细胞,出生时虽然基本上如数就位,但神经细胞像棵幼苗,从出生到2岁神经细胞“小树”发展迅速,变成枝繁叶茂的“大树”。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突触实现的,出生时突触较少,6个月时增加7倍多,2岁达到高峰。每个神经细胞平均有15000个突触,为成人的1倍半,保持这水平直到10~11岁。以后按“用进废退”的原则,逐渐修剪。在出生后所有这些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一半归功于遗传基因,另一半要归功于环境刺激。全世界的孩子只要生活在正常的环境中都能学会说话,无论学那国语言,其步骤是一样的。先说单字,后说双字词,然后说出整个句子。

这种语言发育的程序是人类脑的遗传基因决定的。婴幼儿学习语言比成人快得多,因为这时期脑处在突触生长顶峰期,提供了语言传递选择的最佳机会,神经系统有高度可塑性。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他们必需被暴露在某种语言的声音、意义和语法连贯组合刺激之下,脑内的语言网络才能完成正确和持久的接线。语言刺激经验应当在早期短暂的关键期内获得,愈早开始愈好。

人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在6~7岁以前,至青春期结束。如果在关键期没有机会接触语言,孩子的语言能力完全被破坏且不可逆转。如印度有一个在狼窝内长大的孩子叫卡马拉,7~8岁救回来时只会狼嗥和爬行。经科学教养花了数年才学会几个单词,到17岁死亡时仍不会语言。至今,世界上大约发现30个野生儿童的经历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说创造科学的语言环境对婴幼儿语言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少儿英语的教育,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对于那些语言感知和反应能力较强的少儿,可以尽早地让他们接触外语,并不断地为其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目的

少儿英语大家都知道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那么也就是说语言并非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工具。语言这个 “ 东西 ” ,实践性远远大于知识性,即是说,在其环境中的运用比学其道理更重要、更有效。

在对不同年龄的少儿进行英语测评的时候惊异的发现,大多数的孩子有过学习英语的经历,但是连最简单的对话都无法进行,那么孩子的英语到底学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课本上。如果让孩子拿出所学过的书本进行朗读,孩子的程度都会相对不错,但是为什么丢掉书本就一言不发了呢?因为孩子的学习只是进行了最简单的条件反射,而并非理解与应用的能力。少儿学英语不应像一些成人一样,不应为考级而学,而是要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兴趣,创造学习环境。“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当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稳定的兴趣,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要将少儿学英语的目的与成人区别开来,应当重点培养孩子听说的“实战能力”,不要只为考级而学。少儿学英语与成人学英语在方式上也不一样。语言的学习是要生活化的,不仅仅在于学多少单词,背多少句型,关键还是要看语言运用的能力,少儿英语的学习尤其是这样,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尤其重要,这是少儿英语学习的重点。同时,少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如果一味地考级、为升学而学习,不仅会加大孩子的学习负担,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对英语产生厌恶的心

理。少儿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少儿英语的学习中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并多进行口语练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加深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对西方文化背景及语言表达习惯的了解。所以说,少儿英语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其的兴趣及习惯。

教师

作为一名少儿英语教师,不单单要教会孩子用英语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少儿的特性及天赋,并予以培养发展。首先,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基础,正确的英语发音,优秀的英语素质,宽广的知识视野,都是必不可缺的。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输入最正确和广泛的英语知识,生活常识,科普知识,和童话故事。其次,上好一堂课,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演员。把每一次课都当作是一场演出,话剧,歌谣,剪纸,涂色,丰富的肢体语言及实物教学,让自己成为童话中的一个卡通角色。再者,要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能敏锐的发觉孩子在学习中的难点及教学重点,不断推旧出新,自我突破。最后,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追求重温自己的金色童年,勇敢的成为一个出色的“孩子王”。

学习习惯

英语学习一、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早自习的时候,他们总是大声朗读单词和课文,有时还见他们摇头晃脑地在那儿背诵,似乎陶醉其中,旁若无人。大声朗读还可以锻炼发声器官,活跃思维,培养自己的开朗、大胆、自信的性格。

二、上课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只要老师提问,他们总是积极地举手发言。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配合老师思维,不开小差。多发言必然更多地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增强自己的自信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倘若总是沉默,渐渐地便灰心丧气,毫无生机可言。有的同学不知如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上课积极发言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勤记忆的好习惯

英语学习离不开记忆,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总是不怕动脑筋,乐于记忆。一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一些常考的英语语法规则……非记下不可的知识,成绩差的同学常常疏于记忆,这次错,下次还错。

四、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有笔记本、错题本、摘录本。他们总是习惯于把重要的知识分门类别地记录到各个本子上,他们深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那些学得不好的同学常常连课本都像新发的一样,顶多偶尔有些“鬼画符”。

五、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不爱学习的同学总是觉得“字典太贵”,“奶茶好喝”。查字典可以帮助记忆单词、辨析词义、扩大词汇量、掌握语用知识……等等,实在是很重要。

六、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如何变被动语态如何变过去式、过去分词如何写出精彩的文章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仔细观察能帮助你了解差异,对知识融会贯通。不善于观察的同学常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对知识不能牢记于心。学习英语除了要大声朗读,也非常需要细心观察。

七、联想总结的好习惯

联想和总结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反过来又能促进知识的积累。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总是勤于思考,善于通过联想和总结来发现规律。例如,当他们学到lie的时候就会想到它的各种形式和意义;当他们学到salary的时候,就会想到所学的一系列与“钱”有关的单词:money, coin, wages, bill, fee, pay, income, insurance, loan, allowance, fund, wealth, cash…。

八、及时复习和巩固的好习惯

晚上睡在床上,学习好的同学会把白天所学的知识回忆一遍,对于有疑问的知识,第二天早晨一爬起来就再复习一遍。对于老师讲过的重要知识,善学者总会及时整理笔记,加以复习和巩固,而不是抛之脑后,不闻不问。

九、英语应思维的好习惯

作为中国人,学习英语我们缺乏良好的氛围。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会积极创造机会。日常生活中,他们会常常在脑海中思考:这个东西用英语怎么样来描述才贴切,这样能够加深记忆并学以致用。

学习原则

英语学习六原则 英语学习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简单原则

英语学习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开始。

运用英语:简单——好、更简单-—更好、最简单-—最好。

只有从简单的开始,才容易入门,才容易产生"兴趣",才容易把事情进行下去。英语阅读应遵守"简单原则",听、说、写都应从最简单的开始,因为简单原则有巨大的优点:

1、造就成就感,培养自信。

2、增加兴趣。

3、语言朗朗上口。

4、易于学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对简单的语言往往不屑一顾,只求理解而不去尝试着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中国学生在学英语中最喜欢追求一个字——"难"。尽管学了很多难的东西,却不会用。而事实上,简单的东西如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

比如从口语来说,人们并不是看一个人会说多么难的单词,关键在于看他能否熟练运用最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来表达情感、思想。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过有限数量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型来完成的。

Plain English(简洁英语)在英语国家已成为趋势:即在说或写英文时都力求简单。而中国学生尽管学了很多难词,复杂的结构,但就连用简单词和结构来表达思想都做不到;有时用了很大的词,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难让别人明白。其实当你透彻理解英语中的"小词","简单表达方式"时,才能熟练地用简单英语交际。

当然这并不是说"难的单词"和"复杂句型"一点儿也不能用,或者说没有用,只是说应该少用或尽量不用。但目前"简单英语"即是"最好英语"的潮流是千真万确的。其实你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你就会惊喜的发现,他们讲的英语是那么的简单,你甚至会反问自己学了多年的复杂英语用处何在?

学会容易的东西,并把容易的东西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量的原则

中国人学习英文,精读、精听、精说有余,但泛读、泛听远远不够,大量的乱说就更加不够了。没有量的变化,怎么能有质的飞跃?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在注重"精"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泛"。比如学习英语阅读,如果没有读到足够的数量,就无法熟练地阅读英语。若要学习听力,那就大量地听各种磁带,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看英文电影。如要学习英语口语,那就尽量多说英文。学习英语不能太急于求成,因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质"的飞跃。

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许多人学习英语时,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一本书就代表一个水平。比如,当读完一本初级阅读书时,就会说"我的阅读水平达到初级了",学完一本高级阅读书,便狂欢"我达到高级阅读水平了"。刚刚读了一本初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初级口语水平。读了一本高级口语书,就认为已有高级口语水平。其实,英语学习有一个"点-线-面"的关系。一本书只是一个点,无数本书连成一条线,更多的线形成一个面。所谓"水平"就是面的问题。就拿阅读来说,首先要读大量初级书。当你读完30本初级读物书后,在你读第31本初级读物时已没有几个生词,能轻松地读懂,并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时,那你就可以读中级水平的读物了。仅仅读过一本初级水平的读物,基础根本没打好,就急于读一个更高水平的读物,那必然就会"欲速则不达",自然不可能学好。也就是说,无论处于何等英语水平,在相应水平上的量的积累是必须的。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的学习亦应遵循这一原则。

语言的学习是培养一种感觉,而感觉要数量的积累来培养。俗话说水到渠成。同样的道理,达到了一定的量,"语感"就产生了。这时应再把感觉上升到理念,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英语就能运用自如。请注意量的积累在基础阶段最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于它完美的建筑结构。有宽广深厚的基础,才能造就塔尖的辉煌。学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样的。 基础必须打牢,也只有在基础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学好英文。

重复原则

英语有句谚语"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重复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学习任何一种技能的过程。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 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均来自重复。在刚开始学习英语口语时,重复原则就更为重要。记得在天天英语中有个跟读的功能,它就是让你能够不断的跟读、重复,并且将你的声音进行录制,可以在不断重复跟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差距。

等你背诵一些英语后,就要找同伴来练,反复重复已学内容,这个时候你可以在这个天天英语的口语练习平台里找一个同样是联系口语的人一起来练习不断的重复你已经掌握的内容。 "重复原则"与"量的原则"缺一不可,要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

模仿原则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其运用"规则"可依。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象,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

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模仿已有的东西,不经历到位的模仿的"创新"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语的灵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 在使用“跟读回音壁”(此功能在天天英语的英语听吧版块)过程中,你可以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通过对比你的模仿录音找到你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模仿得越像越好,这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常识。

突击原则

若想学好英语,需要采取一个个"速战速决"策略,找到"快速进入角色"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把学习坚持到底。你还记得你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或开车的吗?你是否是通过短时间的"大量突击"练习才掌握这些技能的呢?学习技能的要素是一样的,那就是去无数次的突击训练。当然,学英语或许不像学会骑自行车、游泳那么简单,但驾驭和使用英语语言的确是掌握和培养一种技能。学习一种技能,突击原则是最重要的。

最初开始学习英语,先突击英语阅读三个月。从简易读物开始,坚持天天最大量地来读。通过突击英语阅读,不但学到了词汇,还熟悉了各种语法现象,更了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紧接着,又去强化听力,经过三个月的听力突击之后,再回过头强化英语阅读。强化完阅读后,再强化听力。强化完听力后,再强化英语口语。按照这个原则,进行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的突击强化。按照这种方法来学英语,进步是飞快的。听经典句型、跟读、重复录音、直接找好友练习口语。

这样反复突击五到六次,你的语音定将成为最棒的。句型、阅读、语法、听力、口语也都要有这样一种反复突击强化的过程。

一个人的精力不可能总是充沛的,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就会变得单调,因此就要采取间隔突击强化的方法。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一个个强化突击阶段所组成的。

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你对英语没有兴趣,那就不会有持续的干劲和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那么,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欲望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写英语。你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语的机会去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中你的英语就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你就把英语学会了。在你实在是没有兴趣的时候,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培养和发展自己对英语的兴趣。你可以借助一些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来提高你对英语的兴趣。

系列读物

《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封面英文名:《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CN11-1254/H

【介绍】《英语学习》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两大外语教学权威机构联合打造,是中国第一本英语教辅杂志,也是国家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优秀外语期刊、免检期刊,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外语教辅期刊”。《英语学习》杂志集学习辅导杂志与社会文化杂志特点于一身,堪称“学习英语的终生益友,了解世界的精彩橱窗”,在广大英语学习者心中享有盛誉。

学习方法指津》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4月1日)

平装:282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英语

开本:32ISBN:

【介绍】《英语学习方法指津》除了介绍英语学习的“诀窍”外,还力图向读者立秋英语学习方法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综合利用影响学习效果的各种要素,对它们作出正确的组合,比如精与泛的组合、知与行的组合、思辨与操练的组合、记忆与使用的组合、吸收与表达的组合、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的组合、听说读写的组合、时间安排的组合、不同学习材料的组合,等等。《英语学习方法指津》主要从如何将“知”落实到“行”的角度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作者均是经验丰富的大学英语教师。全书分概论、词汇、语法、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学习资源、备考共6篇11个侧面。每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学什么?怎样学?不空谈理论,重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方便学习者借鉴和实践。

《新锐空间》封面《新锐空间》

对象:适合中级以上的都市上班族阅读

【介绍】《新锐空间》是一本时尚全彩的英语有声杂志。该杂志面向上班族和白领人士。作为《英语学习》的系列杂志,它在荟萃了丰富新鲜资讯的同时,又不失丰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视角。

文章题材丰富,视野开阔,并富于时代性,涵盖了社会、文化、科技、职场、文学、旅游和娱乐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并有多个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栏目,是一本为中国读者打造的、原汁原味的英语有声杂志。

杂志附赠一张光盘,目录及内文中带有耳机标志的文章均可在光盘中听到,并能在网上下载部分音频。其有声部分形式多样,有人物专访、街头采访、职场趣事、日常对话、情景剧等等。栏目设置别具匠心、各具特色,探讨的话题富有启发性,并常附有延伸的访谈。该杂志采取注释与翻译相结合的形式。中国本土化的特约稿件及采访也是该杂志的特色之一,其本土化的特色着重于把笔墨放在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诠释上,生动体现了西方世界与东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比如每期综合性栏目中的The View from Here以及多个特写专栏,都充分地呈现了其“融西方视角与中国本土特色于一炉”的特色。

学习方法

多听,听有代表性的专业朗读,最好是考试的听力练习;

多写,各种题型都要写,但英语作文更要练,最好每天用英语写一篇日记;

多背,单词是基础,一定要坚持背单词,扩大词汇量;

多练,平时尝试用英语与同学对话,这样提高特别快;

多读,每篇课文都读到滚瓜烂熟程度。

基本功练习

英语学习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 ? ? 一、“心到”。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脑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思维要活跃、思路要开阔,心随老师走,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二、“手到”。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过目不忘,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老师讲的知识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笔记很有必要。英语知识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以及句型结构,都记在笔记本上,甚至是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这对以后的复习巩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三、“耳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专心听老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要认真听老师说英语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失去爆破、断句等发音要领,以便培养自己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听见听懂老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头脑里形成反馈以帮助记忆;理解领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以便迅速作答,对比同学对问题的回答,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眼到”。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双眼紧随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口形、表情、板书、绘图、教具展示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相结合,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五、“口到”。学习语言,不张嘴不动口是学不好的,同学们最大的毛病是读书不出声,害羞不敢张嘴。尤其是早读课,同学们只是用眼看或默读,这样就只有视觉信息,而没有听觉信息在大脑里的反馈,当然记忆也不会太深刻,口部肌肉也得不到锻炼,也就很难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所以,要充分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间,大声朗读;课堂上要勇跃回答老师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讨论和辩论,课下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提出,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耻下问。对学过的课文要多读、勤读、苦读,可以跟录音机读,竭力模仿其语音语调以纠正发音,要读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一些精典文章最好能背得滚爪烂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比如,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同学进行对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短剧、进行诗歌朗诵等。除了对课本中的范文要细读精读之外,还要多看些适合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既可增长知识,又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阅读水平。

词汇记忆

学英语,词汇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没有了词汇,也就谈不上句子,更谈不上文章,所以记单词就显得极其重要。记忆单词关键有二:

一、持之以恒

每天坚持记忆一定量的词汇,过几天再回头复习一次,这样周期循环,反复记忆,经常使用,就会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并牢固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来,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良好的记忆方法

记单词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一边看一边读每个词的读音,默读也成。看完后回忆一遍,回忆不起来的再看。这样背的目的在于留下个大概印象,下次看见能知道这个词,所以背到大部分都能回忆得起来就成了,把剩下的词单独抄出来。当然记忆单词也有些好的方法:

1、 音标发音记忆法

正确地拼读?朗读英语,对记忆单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记忆某个生词时,首先要集中精力,注意生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的构造,并大声朗读这个生词,要按音节把音读准,同时进行抄写以加深记忆?这样也为“听力”训练打下良好基。例如, congratulation这个单词虽然很长,但它符合读音规则?只要会读,就能拼写出来?

谐趣记忆法2、谐趣记忆法

这是种把枯燥乏味的英语字母变成鲜活有趣的东西,寓学习于娱乐之中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可以把几个单词用汉英混用的方法编成顺口溜串起来?如果用一个顺口溜把生词连起来记,就会感到效果也就好多了,如:手拿book,坐bench(chair), 面前放着desk眼look,手write, 耳朵listen to the teacher, 有疑问就hand up, 没问题莫要talk, 全班保持quiet, 下课我们have a rest。

3、英汉对照记忆法

此法主要用在记忆课文后的词汇表里的单词或自己编写的词汇表里的单词?在词汇表里,左边是英语,右边是相应的汉语?记单词时,用一只手掌(或别的物品)轮流遮盖住左边和右边,一边看一边喃喃地念,同时用手指在空中或桌面上或用笔在本子上练习拼写?

4、实物识词记忆法

如果有兴趣,可以将自己的小地盘布置成“英语世界”?具体做法是:利用彩色(或贴小纸条的办法)在室内的物品上写上相应的英语单词?短语以及句子?例如,在门上写上“Open the door(开门)”或“Close the door!(关门)”?在窗户上可写上window,床边可写上go to bed, get up,电灯开关旁可写上Turn on (off) the light,在挂钟表的地方写上 clock或“What time is it?”,“It is... clock.”等字样?当然在家里其它地方,也可按这种方法去做?过一段时间,等到把这些词和短语记住后,再换一些内容?

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的基础上,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在头脑中构建一个词汇网络?联想的内容可分为同义词?反义词?同类词?同根词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注视单词的用法和词组的搭配,牢记老师讲过的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不仅有助于解题,而且在写作时也会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记住了单词,了解了词性、词义,掌握其固定搭配与习惯用法,背会了时态、从句的各种用法,工作只是完成了一半,还得将它们应用到实践中去。就像学游泳,光学理论,不下水应用,不等于掌握了这门技术。不必要搞题海战术,但一定量的典型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先重视基础练习,如课后习题,单元同步练习,这些是针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性练习,不能好高骛远,光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基础知识掌握后,有的放失地做一些语法方面的专项练习和考试题型的专题练习。特别提倡同学们准备一本“错题集”,把平时做错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题或语言点记录下来,以备将来查漏补缺,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1、多听原声磁带,同时手不离笔,适时标注停顿,事后研究每一处停顿的理由---基本上是按照意群停顿的.有节奏地读,甚至读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能读出的味道也不是不能实现的.不妨经常大声朗读,同时录下自己的朗读,之后,先自己听,再请别人听,共同探讨你朗读的亮点与瑕疵,再与原声相比较,必然有很大的进步,在任何可以讲英语的场合一定要大胆开口.

2、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已经过关了,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4、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5.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母语,人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6、要有猜测能力。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7、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8、可以使用在线英语培训的新模式,采用外教一对一的教学,并且通过先进的学员自助管理系统,学员可以通过一台上网电脑或者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对留学英语,职场口语等应用类英语口语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

相关新闻

韩教授研究英语学习与脑科学关系 欲革新教育方式

南基春教授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2月1日报道,英语讲得很流利的人的大脑和因为努力学习而英语讲得好人的大脑相比是不同的。韩国人讲英语时的大脑和外国人讲英语时的大脑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大脑兴奋的区域不同导致的。

高丽大学南基春教授(51岁,心理系)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脑会发生变化。”大脑中有不同的区域负责听、说、读、写。如果某个领域接受了强化训练,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大脑区域就会变得活跃。

南教授在5个月之前就开始了这项有趣的研究。研究的主题是“听力大脑项目”。此次研究以接受“帕尼克?斯为主的教育”(英文拼写和声音的规则性学习)的韩国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大脑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是一项为期3年的长期研究项目,获得了教育部3亿韩元的支持。

这次是以1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第一年的研究对象是熟悉英语规则的大学生和不熟悉英语规则的大学生,看他们是如何处理英语规则的问题。第二年的研究对象是不熟悉英语规则的大学生,让这些学生接受3个月的英语规则培训,之后研究他们大脑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一年是对前两年的结果进行综合研究。

研究的前提是“韩国人只有读英语的大脑,没有听英语的大脑”。南基春教授解释说,“接受以阅读为主的英语教育的韩国人在说英语时处理阅读信息的脑梭状回(fusiform gyrus,位于视觉联合皮层中底面,是处理脸部记忆等视觉信息的领域)虽然变活跃了,但是处理听力信息和口语信息的领域并不怎么活跃。与之相反,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在讲英语时,负责处理听力信息、口语信息、阅读信息的领域都变得相当活跃。”

作者简介

侯毅凌,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兼《英语学习》杂志主编。曾在中央电视台电视教学片《许国璋电视英语》中担任主讲教师,并编写过多种英语教材,为北京市英语等级证书考试指定教材《人人说英语》初级版主编。曾拍摄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1——Lesson64的配套录像教学片。教学曾赴英国剑桥大学ClareHall学院和美国杜克大学研修。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202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