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释义
榜样
bǎng yàng
1、样子,模样。 宋·张镃 《俯镜亭》诗:“唤作大圆镜,波文从此生。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
2、情形,状况。《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陈定男人家心性,见大娘子有病在牀,分外与小老婆肉麻的榜样也是有的。”《英烈传》第四六回:“[史义]即刻回到了泰州,备说三军的榜样。”
3、楷模。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 明·李贽 《续焚书·李善长》:“其不私亲,以为天下榜样,亦大昭揭明白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袁可立)盖先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 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的榜样。”
4、典型;先例。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看官,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妇人家有天生成妬忌的,即此便是榜样。”《再生缘》第三一回:“刘门榜样今犹在,臣岂敢,复踏前人一辙为。”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杀只鸡给猢狲看看,拿你先做榜样。”
榜样,也是一种理想人格,或者说是主观自我。以某个人为榜样,就是领会运用某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榜样人物同主观自我高度融合,在具体问题面前,运用榜样人物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形成观念设想,从而指导支配自身的言行。以某个人为榜样,其实就是学习领会这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使自己成为榜样人物的替身。
典故
相传这种树最早成长在孔子墓旁。树身挺拔,枝繁叶茂,巍然矗立,似为众树的楷模。模树,树叶随季候变动,春季青色翡绿油油,夏天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颜色光泽淳正,“不染尘俗”,亦为诸树之楷模,相传此树最早成长在周公的墓旁。
这两种树作别被称为“楷”和“模”,加之楷树成长在留名千古的孔圣人墓旁;模树成长在先智先哲的周公墓旁,以树喻人,故称那一些品质道德高尚、可以说榜样的楷模人物为榜样。
示例
许多人常把那一些有高风峻节,能起表率效用的人,赞誉为“榜样”,以昭示许多人师徒相传他,学习他,因此建立社会形态浩气。
如雷锋等人,被社会公认为好人好事学习的事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