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19名,其中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49名,学科带头人11名,骨干教师34名。主要学科均为上海市或杨浦区的特强、特色学科。
学生社团
学生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课程化(高一与高二每周四的第9节课),每一个学生每学期都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一个社团。社团活动时间列入课表,每个社团都有一名指导老师(基本都是由每个社长负责,社长都是学生)。目前有近50个社团。机器人社团为上海市优秀社团。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社团曾代表中国获得世界第一名。
对外交流
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新加坡、港澳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结为友好学校,每年有师生互访。学校还与延安、井冈山等地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定期开展互访交流联谊等活动。每年有十余位学生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录取。
后勤服务
学校为封闭式,住宿生周日晚上到校晚自修,周五下午离校。学生基本住宿(具备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走读),学校有公寓式的宿舍大楼三幢,6人一间,内设盥洗室(有热水淋浴设备)、空调、独立阳台、直拨电话(只能打入寝室,不能从寝室内打出),每人配备组合式家具,包括写字台、衣柜等。学生食堂除每餐供应饭菜外,还有各色点心、饮料供应。晚自修后食堂供应夜宵。食堂夜宵享闻名全市,广受好评。
升学情况
学校高考成绩突出,每年约有50%的同学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深造,其中100名左右的学生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另有部分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学校2004年高考升学率达100%,其中94.17%为一本。学校每年有200多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等第奖。学校设立奖学奖教金,每年有逾200多名师生获奖。
清华大学2013年“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名单公布,我校获得推荐名额,获得推荐的学生不用参加笔试,面试通过就可以享受降60分录取的优惠。
学校2005、2006、2007、2008、2009年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100%,并有许多优秀高三毕业生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保送生资格。2009年学校高考总分平均分列上海市第二位,仅次于上海中学。近两年学校重视竞赛、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培养,有多名同学在2009年的上海市化学竞赛和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并入选上海市和国家奥赛队。
序号 | 姓名 | 奖项 | 等第 | 保送学校 |
1 | 蒋亚南 | 2008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 | 一等奖 | 清华大学 |
2 | 马哲翱 | 2008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 | 一等奖 | 清华大学 |
3 | 李亦靖 | 2008全国高中生物理联赛 | 一等奖 | 清华大学 |
4 | 张伟望 | 2008全国高中生物理联赛 | 一等奖 | 清华大学 |
5 | 陈睿源 | 2008全国高中生物理联赛 | 一等奖 | 上海交通大学 |
6 | 朱怡然 | 2008全国高中生化学联赛 | 一等奖 | 复旦大学 |
7 | 徐冠尧 | 2008全国高中生化学联赛 | 一等奖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王彬 | 2008全国高中生化学联赛 | 一等奖 | 复旦大学 |
9 | 周益良 | 2008全国高中生化学联赛 | 一等奖 | 复旦大学 |
10 | 李一帆 | 2008全国高中生化学联赛 | 一等奖 | 上海交通大学 |
11 | 金海云 | 2008全国高中生化学联赛 | 一等奖 | 复旦大学 |
12 | 关亦周 | 2008全国高中生化学联赛 | 一等奖 | 上海交通大学 |
13 | 罗珞 | 2008全国高中生信息联赛 | 一等奖 | 上海交通大学 |
14 | 张笑成 | 2008全国高中生信息联赛 | 一等奖 | 上海交通大学 |
现任校长
徐向东,男,1965年6月出生。
199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
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在交大研究生院管理处工作。
1997年11月任交大电子信息学院任团委书记、学生党总支书记。
1999年4月调入交大附中任副校长。
2001年10月任交大附中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
2002年8月任常务副校长。
2003年10月任校长。
2003年评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
教学设施
学校占地130余亩,环境优美,景色幽雅,20多年来一直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学校连续4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
校园古木参天,历史积淀深厚。学校校园在解放前为岭南中学校址。校园与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相毗邻。远近闻名的高境庙原址坐落于校园内(现已焚毁)。
学校有两幢教学大楼,第一教学楼有31间标准教室,配备闭路电视、投影仪、电脑、空调、可寻址广播系统,其中4个为多媒体数字教室,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还有设施先进的综合实验楼、人文楼、图书馆综合楼以及计算机房、语音室等。铺有天然草坪、40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被国家田径协会认定为标准比赛场地。拥有两个室内体育馆里,内有设施一流的篮球馆、羽毛球馆、射击运动馆、乒乓房、健身房和体操房。另有笼式足球场,网球场。
足球场
教学楼体育馆风雨长廊曾经的仰晖园宿舍楼(南院正在重建)招生范围
学校通过中考和推荐、自荐面向全市招生。在填报零志愿的学生中,按照市教委下达给各区县的招生计划数择优录取,每年200名。2004年起根据市教委要求,部分学生通过推荐、自荐方式录取,招收初中推荐生的比例为招生计划(400人)的25%(100人),自主推荐生的比例为招生计划(400人)的25%(100人)。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政策发布在交大附中招生网 上。
2009年9月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大学部联手创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揭开了“联手高校,创新育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篇章。
另有民族教育新疆班(内高班),一般每年为46名左右。
历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双重领导的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是上海市“四大名校”之一。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4年的上海市第一工农速成中学,上海市第二工农速成中学,华东纺织工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上海第一医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工农速成中学等五所中学。上述五所工农速成中学,在1955年合并,成立了上海市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改为上海交通大学预科,1962年改为上海工学院预科(附中),1963年改为交通中学,1964年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交中校徽。
展开式:
独立式:
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双重领导的首批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是上海市“四大名校”之一。一万八千多名学子从这里走出校门,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正如上海市前任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为我校的题词所言:“此地真高境,桃李满天下”。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院士也亲笔题词“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钱伟长
此地真高境,桃李满天下 --徐匡迪建校六十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着“求实、求高、求新”的办学传统和“依托交大、内实外名”的办学策略,逐步形成了“思源致远、创生卓越”的办学理念,学校沿袭了交大的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积六十年的办学经验,取国内外名校之特长,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发挥每一位师生的潜能,力争办成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一流大学附中。六十年来,三迁校址,七易校名,学校的优良传统却代代相传。今天,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无论是学生来源,还是培养质量,都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交中一步步走过的历史,正如交中的校风:大气,却不张扬;厚重,却不逼人;谦和,却不乏创新。
创新实验班
2009年9月2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暨“科技实验班”开班仪式。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出席。参加仪式的还有交大副校长印杰、教务处长江志斌、副处长莫亮金、校办副主任汪后继、教务处综合办副主任吴晓玲。我校徐向东校长、杜淑贤书记等领导出席。仪式由附中杜淑贤书记主持。 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10多家媒体来校采访报道。
交大校长张杰在创新班揭牌仪式上讲话
创新班从初中阶段在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及信息学方面表现突出,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追求理想与真理不屈不挠精神的学生中选拔出一批优秀学生作为培养对象。通过高中三年的培养,使其创新品质能得以显著提升,并能形成一种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创新班学生根据其在初中阶段科技类(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及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竞赛的成绩,并结合入学以后的学业成绩,从本年度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中进行挑选。学生需要经过笔试和交大教授团的面试。
创新班与上海交通大学在招生、培养、“交大直推”选送方面保持密切的合作。“交大创新实验班”班额为40人,实行双向流动。上海交通大学已同意与我校就共同培养创新人才进入交大深造的方案给予政策倾斜。
(1)培养模块:通识教育模块、科学素养培育模块、人生规划模块。
(2)课程设置:基础课、拓展课、研究型课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
(3)我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课程(视具体情况作调整):
机器人 | 嵌入式系统 | 计算机软件 | 应用数学 | 结构力学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为创新实验班开设讲座一览表
序号 | 日期 | 讲座者 | 内容 |
1 | 9.22 | 张杰院士 | 《能源漫谈》 |
2 | 9.29 | 刘西拉教授 |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 |
3 | 10.13 | 邓子新院士 | 《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
4 | 10.20 | 向隆万教授 | 《东京审判的意义和启示》 |
5 | 10.27 | 徐海光教授 | 《教你用第三只眼窥视宇宙深处》 |
6 | 11.3 | 季向东教授 | 《粒子世界——最大最小》 |
7 | 11.24 | 施文康教授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 12.1 | 张惟杰教授 | 《端粒与端粒酶》 |
9 | 12.8 | 马紫峰教授 | 《新能源汽车》 |
10 | 12.15 | 林冈教授 | 《新时期海峡两岸政治关系》 |
11 | 12.21 | 严燕来教授 | 《全球变暖——来自大地母亲盖娅的警示》 |
12 | 12.29 | 王文华教授 | 《环境友好——你准备好了吗》 |
13 | 1.5 | 俞正梁教授 | 《中国的外交与对外关系》 |
理科班
2009届理科班学生去向仰晖园冬景
仰晖园冬景总人数 | 38 |
清华大学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21 |
复旦大学 | 6 |
同济大学 | 4 |
其它重点院校 | 3 |
地址及交通
学校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殷高路42号(近逸仙路)
周边地铁:地铁3号线、地铁10号线支线;
周边公交:760、502、99、51区间、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