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

发展计划

理大的教职员宿舍“百粹苑”已被拆卸及重新发展,现址为酒店唯港荟,由香港理工大学所拥有,也会用作教学等用途。 由理大兴建、位于红磡站附近的红磡湾校园,以及邻近油麻地站的西九龙校园,现由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及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使用。 理大的第八期发展计划预计于2012年完成。 理大的第三期学生宿舍预计于2012年落成,并提供1,650个宿位。 有关地点位于何文田山谷道邨重建项目第三期,与理大主校园大约有20-30分钟步程。 专供设计学院使用的“创新楼”(Innovation Tower)正在兴建中,位于现时X座附近,楼高12层,由著名建筑师萨哈·哈帝(Zaha Hadid)所设计。此大楼预计于2012年落成。深圳虚拟大学科技园理大校园计划

理大校徽

理大标志以七十年代初香港理工学院的校徽设计为蓝本。校徽的圆角代表理工英文拼写的“P”及大学英文拼写的“U”,而校徽内的字母“T”代表卓越科技,亦予以保留;而周边开口的设计则代表大学将与世界作更紧密的联系。

IGDS专业

全名【香港理工大学综合深造工程商业管理课程】,是香港理工大学与英国华威大学联合培训的课程,由香港理工大学与英国华威大学教学精英负责,并获工商界大力支持,已在商业管理、资讯科技及工程技术领域有较深的发展。

山区义教

当地居民身穿漂亮民族服装欢迎同学到来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发生这几年来,香港学界一直致力支持灾后相关工作。香港理工大学成功组织35名学生,上星期前赴重灾区之一的绵竹市清坪乡,深入地震遗址,为山区孩子筹组课程内容及义教,既让孩子获取知识,自己也认识到当地人刻苦乐观的意志,是课堂上不能学到的难得体验。学生更有机会与先后经历“5·12”地震和2010年“8·13”泥石流两次灾害的受灾户倾谈,细听他们如何坚强面对逆境,心灵获得彻底的洗礼。

初为人师

理大生化身教师为山区孩子讲述精彩的故事

“以前看上去当教师挺简单,特别是幼儿园教师”。理大会计和金融专业三年生黄珏霖与同学分成3组在清坪乡幼儿园义教,在上课之前他们认真组织活动,准备好怎样自我介绍、安排什么游戏等,但一走进教室,面对小朋友的欢呼鼓掌,课堂一度混乱:“我感到额头直冒冷汗,怎么办呢?”他笑言当时只能强令自己冷静,才能恢复秩序,透过游戏开展课堂,“真正进了课室,才懂得当教师绝不是容易事”。

热心教学

理大服装和纺织专业三年生黄德成则带领另一班四川小孩,“大风吹”、“老鹰抓小鸡”等游戏相继在教室、活动室、操场上展开,让学生欢乐地学习。港生均认为,有关体验难于大学课堂学到,只有在实践中才有收获。清坪乡幼儿园园长孟富凤则说,孩子对香港大学生到来均非常喜欢,她又赞扬港生对教育有热诚,值得孩子学习。

探访灾民

除与孩子交流外,港生亦有机会与当地村民深入倾谈,从他们的故事中获得人生体会。理大会计金融系二年生岑蔼琳、社会政策及行政系三年生朱德彪均指,听了清坪乡盐井村人称蔡阿姨蔡定清的故事,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在“5·12”地震中,蔡居住的一幢3层小楼毁于一旦,但她侥幸存活,至2010年8月13日,清坪乡再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盐井村又被泥石流掩埋,46人遇难。

蔡定清当时在山上摘野菜,丈夫在外打工,儿子在校读书才幸免于难,而近70岁的婆婆却被埋在废墟下。泥石流后她冒着随时滚落的石头走了8天8夜,其间吃野菜、喝脏水,最后才回到家,“但人活着就好,只要有亲情、友情,活着就有希望”。蔡定清非常坚强、乐观地说。

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导师任刚则指,赴灾区探访的同学亲身感受到灾民的开朗与坚强,心灵触动都非常大,希望当中体会能让他们受用一生。

大学排名

  • 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3):排名在世界第301-400位之间,香港第4-5位。

  • QS世界大学排名 (2013/14):世界第161位,亚洲第26位,香港第5位。

  • QS亚洲大学排名(2013):亚洲第25位,香港第5位。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3-14):世界第251-275位,亚洲第34-38位,香港第5位。

  •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2013):在两岸四地高校中排第13位,香港第4位。

地理位置

地址:香港九龙红磡

港铁

东铁线红磡站

巴士

5富山- 尖沙咀码头
5C慈云山(中) -尖沙咀码头
8

尖沙咀码头 -九龙铁路站

28乐华 - 尖沙咀东(么地道)
41A长安 -尖沙咀东
81C耀安 - 尖沙咀东(么地道)
87D锦英苑 - 红磡铁路站

98D

坑口(北)(将军澳医院) -尖沙咀东
104坚尼地城巴士总站 - 白田
110筲箕湾 - 尖沙咀东(么地道)(循环线)
112北角 -苏屋
215X蓝田(广田邨) - 九龙铁路站
219X丽港城 - 尖沙咀(循环线)
224X启业 - 尖沙咀东(循环线)
260X宝田- 红磡铁路站
A21机场(地面运输中心) -红磡铁路站

此外,还有多条途经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场的过海巴士路线也可到达理工大学。

入学资格

  1. 申请人必须达到在校成绩要求分数线或以上及英文成绩良好。

  2. 由于申请人数众多而学额有限,申请人必须在学术或非学术方面获得优异的成绩方有机会获得录取。

  3. 申请人如在其他学术领域有出色的表现(例如:在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获一等奖),理大亦会在甄选时作适当加分。

个别专业或要求申请人提交作品集(设计专业)、附加文件(社会政策及行政专业)或参加面试,作为甄选的参考。申请人可于申请期间浏览该校招生网页查看有关安排。需要参加面试的申请人会收到有关学系的通知。

学校交通

入学方式

  1. 通过高考:高考成绩非常优秀者,在每年香港理工大学的全国巡回说明会报名,高考过后达到分数线后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入学面试即可入学。

  2. 参加国内预科班,语言达到标准后赴香港读香港理工大学副学士,副学士毕业两年毕业后入读香港理工大学大二或大三课程(根据副学士期间成绩决定入读年级)。

留学费用

应届内地高考生获取录后,须在理大修读为期四年的本科专业。本科专业一年学费为港币60,000元。住宿费、生活费及其它杂费每年约为港币40,000元。总体来说,一年的全部费用约需港币100,000元,四年合共港币400,000元。

入学要求

  1. 在应届高考中取得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分数线或以上。

  2. 在应届高考中,英文科取得良好成绩。

注:申请人可能需要参加面试。

学校历史

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于1937年成立,其时校址为湾仔活道。

于1947年,改为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简称工

香港理工大学(6张)

专,1970年代亦称香港工业学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读课程。

1957年,学院迁到红磡现址。

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学院成立,接管原“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校园及师资,开办技术与实用科目文凭与高级文凭课程。

1983年,获批准开办首批共5个学士学位课程。

1986年,首届哲学硕士生入学。

1989年,获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批准开办首届哲学博士课程。

1993年,理工获自我评审资格。

1994年11月25日,《香港理工大学条例》经立法局通过及刊宪后实行,“香港理工学院”正式升格为“香港理工大学”。

1999年7月,成立专业进修学院(The Schoo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xecutive Development, SPEED),为成年人提供专业进修课程。

2000年8月,厘定校训、抱负、使命及价值观。理大企业发展院成立,为工商界提供自负盈亏式的专业服务。与香港电讯(现为电讯盈科)携手创办香港首家网上大学——“香港网上学府”。2001年,推行该校第二个(2001-2007年)策略性发展计划。理大正式宣布成立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Hong Kong Community College, HKCC),提供多个范畴的副学士学位及高级文凭课程 。

2002年,首次取录来自欧洲及亚洲的非本地学生修读学位课程。9月,位于红磡红荔道学生宿舍启用,为全日制学生提供舍堂教育。10月2日11,273名理大学生、校友、员工及其亲友齐集香港大球场,一起砌出世界上最大的彩虹图案,以庆祝香港理工大学建校六十五周年。是项纪录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

2003年由理大院士伍士铨牙科医生和理大科研人员合力开发的一组太空仪器“岩芯取样器”,是年随欧洲太空总署的“猎犬二号”登陆船升空,远征火星。

2004年1月展开第7期及第8期校园发展计划。

2005年9月第7期发展计划大部份完工,Y座亦投入启用,并命名为“李兆基楼”。

2006年起每年招收约200多名内地学生。

2007年9月,10,000多名理大师生、校友、童军在小西湾运动场砌出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国旗和香港区旗,打破健力氏世界纪录,以庆祝香港主权移交十周年暨香港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

2008年 理大康复治疗、健康科学专家以及义工在北京奥运尽展他们的专业才能,为参与各项赛事的国家队运动员及世界各地的选手提供体能康复工作。中国在京奥名列金牌榜榜首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奥委会于

2008年10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大会,会上并颁发特别贡献奖予理大,以表扬理大的贡献。

2009年元旦,唐伟章就任理大校长。

2009年9月,设立人文学院(Faculty of Humanities),以取代过去的语文及传译学院(Faculty of Communication)。同年建立中国文化学系,设于人文学院。

2009年10月,名列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全球200所最佳大学排名。2010年1月,工商管理学院通过AACSB认证。

研究中心

理大成立了多所研究中心,鼓励学者专注于个别范畴的研究。下列为其中部分的研究中心:

卓越学术领域委员会辖下的研究所

  • 公共政策研究所

  • 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

研究委员会辖下的研究中心

  •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研究中心

  • 设计技术研究中心

  • 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

  • 医疗传意国际研究中心

  • 知识管理及创新研究中心

  • 物流研究中心

  • 材料研究中心

  • 光电子研究中心

  • 电力电子研究中心

  • 结构工程先进技术研究中心

  • 建筑环境技术研究中心

  • 燃烧及污染控制研究中心

  • 建设创新研究中心

  • 建筑及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

  • 环境科技及管理研究中心

  • 消防工程研究中心

  • 流固偶合研究中心

  • 地理资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 综合产品发展研究中心

  • 肌骨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 英文专业传意研究中心

  • 城市减灾研究中心

  • 航运研究中心

  • 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中心

其他中心

  • 先进光学制造中心

  • 亚太区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 亚洲品牌管理中心

  • 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 董浩云国际海事研究中心

  •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

  • 万邦曹文锦海事图书馆暨研究及发展中心

  • 卢家骢天然抗癌药物研发中心

  • 宏利儿童学习潜能发展中心

  • Paylab

  • 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 理大深圳研究院

  • 线路板科技开发中心

学生概况

学生人数

香港理工大学 校园外貌

以教资会资助的学生总人数计算,理大是全港学生人数最多的资助高等院校

在2008至2009学年,该校获教资会资助的课程共有注册学生14,975名,其中包括13,360 名全日制学生及1,515 名兼读制学生。其中高等学位学生占 1,199人,学士学位学生占9,579人,非学位学生占4,097人。此外,尚有13,218名学员修读理大的自负盈亏与外界资助课程。

学生服务

该校学生事务处专责处理学生的一般事宜,锐意为学生缔造优良的学习气氛,让他们能专心求学,另一方面又提供一系列完善的服务及设施,以助学生达致个人成长,发挥学业和学业以外的潜能。该处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以至个人问题辅导,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财政援助,并致力开办体育基础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为扩阔同学的视野,学生事务处每年开办多项林林总总的辅助学习课程;所涉范围包括文化艺术、史地哲理及人际关系等。

此外,全日制学生可享用大学医疗保健部提供的门诊医疗及身体检查服务,以及牙齿津贴保健服务。

就业情况

香港理工大学最新一期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二零零七年度的学位毕业生已成功就业,仅百分之一点四于毕业后六个月仍在觅职。由理大学生事务处进行的就业调查成功访问了2,514名学位毕业生,当中有百分之九十七点八已于十二月找到工作或以全日制形式继续升学;而百分之八十六点三已就业的毕业生在八月底已成功觅得第一份工作。受聘的理大学位毕业生平均月薪亦上升百分之八点九,由二零零六年的11,826元升至二零零七年的12,881元。

毕业生培育

鉴于雇主对入职后即能掌握实际工作的毕业生需求日殷,理大特于九七年暑假推行“首选毕业生培育计划”,让同学利用暑假接受在职培训,累积专业工作经验及了解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他们日后可成为雇主乐于聘用的首选毕业生。此计划推出以来,即获公共及私人机构支持。由1997年推行该计划以来,香港理工大学 校园地图

理大在1,100多家海内外合作伙伴及协办机构支持下,先后安排了超过9,300名理大生接受暑期在职培训。由于反应热烈,由九八年开始扩展至内地、澳洲、欧洲及美国的机构。

参与是项计划的伙伴公司,均与理大签定协议,每年为理大学生提供两至三个月的在职培训。

学生会

理大学生会为代表所有全日制学士学位及非学位课程学生的正式组织。

学生会成立的主要目标为:

  1. 促进会员团结并发扬自由及民主的风气;

  2. 以团结和独立的精神代表全体会员;

  3. 促进和保障会员在福利、文化、学术及道德规范方面的权益;

  4. 加强会员的责任感及社会意识。

为了促进同学彼此的关系和培养学生对理大的归属感,学生会每年均举办多项体育、文娱康乐、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例如运动会、学生节、开放日及迎新等。学生生活

另一方面,学生会亦积极参与订定校务政策的工作;该校多个委员会均有学生代表出任为委员,让学生的意见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研究生会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依照社团注册条例注册,是代表全日及兼读制研究生的学生组织。该会的主要目的为:

  1. 促进校内研究生的知识交流及社交活动 ;

  2. 建立渠道与学校管理阶层沟通 ;

  3. 发展与其他大专院校研究生在学术、知识及社交的联系 ;

  4. 推广研究生的福利。

学生组织

内地学生在理大拥有自己的学生组织,称为“中国内地学生协会”(简称“内协”),英文名为“Chinese Mainland Students' Association”(简称“CMSA”)。

内协以属会(文化分部)的形式连接至理大学生会,在维系与本地学生良好关系的同时,亦受到学生会评议会(Union Council)在行政及财务方面严格的监管,以确保会员利益。香港理工大学

宗旨

  1. 服务内地学生,引导内地学生更好的适应在港的学习与生活。

  2. 增进中国内地学生、香港本地学生及海外学生的学术及文化交流。

组织构架

协会设有:会长一人,内务副会长一人,外务副会长一人,香港理工大学宿舍楼

财务秘书一人,常务秘书一人,文化秘书一人,康乐秘书一人,体育秘书两人,学术秘书一人,出版秘书两 ,宣传秘书一人,资讯秘书一人,福利秘书一人,服务秘书一人。

历史

  • 第六届内阁取名为“新愿”,会长蒋莉。

  • 第七届内阁取名为“期望(expectation)”,会长张路。

  • 第八届内阁取名为“乐励”,会长孙兆楠。

  • 第九届内阁会长徐亦宁。

  • 第十届内阁会长周圆。

  • 第十一届内阁会长蔡青芷。

新生来港

迎接新生来港前,内协积极与学生事务处(Student Affairs Office)合作,透过以下渠道,为新生排疑解难:

  1. 线上伙伴计划(Online Buddy Programme)

  2. 内协论坛——下一站红磡(CMSA Forum)

香港理工大学2013年内地新生QQ群:香港理工大学2013(244637129)

新生来港后,内协协助学生事务处举办为期一周的“迎新营”(Orientation Camp),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新生互相认识,熟悉学校的设施和香港的生活。

正式开学后,内协举办文化、艺术、康乐、体育等各类活动,为内地学生与本地学生、海外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校园设施

大楼

理大内有约20座不同的建筑物,当中有一些建筑物间是互相连接的。建筑物以英文字母命名,由A至Z座,另加上VA和VS(没有K、O和I座)。除A、L、M(但设有MN座),

香港理工大学(3张)

、R、X、Y、Z、VA、VS座外,其馀各大楼是以旁边的两个楝(Core)命名,例如HJ楝,即是指H楝和J楝中间的何鸿燊楼。演讲厅、课室、实验室等设施都分布在这些大楼中。

运动设施

  • 一个游泳池(游泳池);

  • 两个室内运动场(广安金禧体育中心和邵逸夫体育馆),内有可作羽毛球场、排球场或篮球场等用途的主场和健身室等设施;

  • 一个室外运动场,内有篮球场、足球场、缓跑径等设施;

  • 两个室外网球场,于邵逸夫体育馆天台。

另有学生休息室、露天广场等设施,供学生阅读报刊、看电视、举行节目等。

膳食设施

  • 2个学生膳堂(分别由泛亚饮食和美心集团营运);

  • 3间茶座(分别由泛亚饮食、美心集团和Olivers Super Sandwiches营运);

  • 2个员工膳堂。

图书馆

香港理工大学包玉刚图书馆是由香港理工大学设立的图书馆,主要用户为其学生、校友及教职员。

图书馆现时为6层高(G/F至5/F),共提供3623多个座位,并有电脑、打印机、24小时开放的讨论中心和视听资料区等设施。面积达16,662平方米。理大包玉刚图书馆内有包括视听资料在内的210万实物馆藏,另有20多万电子馆藏。

分层设施

楼层

南翼

北翼

G/F

24小时阅读中心、小组研讨室、静修室

流动书库(分类号T - Z)、影印组、小组研习室

1/F

流动书库(分类号Q - S)

流动书库(分类号L - P)、影印房

2/F

入口大厅、图书馆服务柜台、指定参考书、询问处、新知中心、展览厅、图书馆咖啡阁

(非图书馆范围)

3/F

优化研究资讯中心、参考书库、IT廊、参考咨询、服务及技术支援

视听资料部

4/F

流动书库(分类号H - K)、影印房、研读小间

流动书库(分类号A - G)、研读小间

5/F

近期期刊(分类号A-Z)、期刊合订本(分类号QE-Z)、旧报纸、采购部、影印房、研读小间

期刊合订本(分类号A-QD)、研读小间

赛马会创新楼

香港理工大学在2013年9月25日举行了新建成的赛马会创新楼封顶仪式,这个创新楼由享誉国际的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设计,创新楼包含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和赛马俱乐部社会创新设计院。赛马会创新楼位于校园的东北角,已于2013年完全竣工,露面净面积15,000平米,共能容纳1800名师生。创新楼里包括一个演讲厅,10间教室,工作室和车间,还有博物馆、展示区和休息室。事务所重新审视了“塔”类建筑的传统建筑造型,在其中加入现代元素,形成一个连贯流畅的结构,成为校园里一个独特的标志。设计师还提升了周围地面高度,形成全新的景观,创新塔与主校园之间有道路连接。大厅里有电梯,直接通向楼上各层。

沿革

1972年8月1日,香港理工学院图书馆成立。在1973至76年间,图书馆设有两间分馆,一间位于现今大学本部,另一间则位于港岛鲗鱼涌。1976年,图书馆两个分馆合并并迁至现址。1977年2月7日,图书馆改称为包玉刚图书馆,并由英国皇室雅丽珊郡主(Princess Alexandra, The Honourable Lady Ogilvy)主持开幕仪式。

设施

宿舍内有游泳池、健身室、电脑室、自修室、阅读室、台球室、洗衣房、膳堂等设施,亦有各式各样的康乐设施供宿生借用。

校园文化

校训

开物成务,励学利民。

发展目标

成为一所提供“首选课程”,培育“首选毕业生”的首选大学”。

使命

香港理工大学

透过以下途径,发展以专业为基础的卓越学术水平

提供以应用为本的课程,让毕业生能学以致用;

进行切合工商界及社会需要的应用研究;

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术以及个人的才能;

与工商界及专业团体发展密切的伙伴关系;

为在职人士提供进修课程,以利终身学习。

价值观

奉行以下的价值观,作为成功的基础。

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珍惜廉正的品格、自由和创造力;鼓励教职员不断进取,并勇于接受可承受的合理风险。藉着发展教职员的个人才能,以及将之互相配合,促进整体工作,发挥团队精神。

香港理工大学为学生及教职员提供理想的环境,让他们可安心寻求及推动个人和大学的发展。

表现

香港理工大学要求教职员有出色的表现,对其中表表者加以奖励表扬。

香港理工大学鼓励创新、务实和创业的精神,以及在学术及管理方面精益求精。

生产力

香港理工大学珍惜社会提供的资源,以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通过精简的管理架构、高效率的程序、有效的制衡及完善的素质保证机制,取得高质素的成果。

伙伴关系

在共同努力实现该校抱负之时,教职员彼此紧密合作。

香港理工大学整体也是社会的伙伴,分享共同的目标和重视相互的利益。

研究生专业

课程设置

  • 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ancy 会计学 (有一年或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1.5年,学费114,0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Mathematic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uarial and Investment Science/Decision Science ) 科技应用数学(精算及投资科学/决策科学,学制两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Design 汽车工程设计 (学制一年,学费110,055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生物医学工程 (学制一年,学费110,055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ing 屋宇设备工程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Culture 中国文化 (学制1年,需要电话面试,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中国语文 (学制1.5年,需要面试或笔试,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中国语言学 (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学制1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truction Law and Dispute Resolution 建筑法与争议解决学 (有两年或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1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建筑及房地产学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公司管治学 (需要面试,学制2年,学费114,0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Design 设计学 (需要面试,学制一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E-Commerce 电子商务 (学制1.5年,学费88500港币);

  • Master of Educational and Child Psychology 教育及儿童心理学(心理学背景,学制2年,学费100,0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机工程 (学制一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电子与信息工程 (学制一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Business Management 工程商业管理 (需要相关工作经验,学制一年,学费100,0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Arts 英语语言艺术 (专业不限,相关专业优先,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专八,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制一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英语语言 (专业不限,相关专业优先,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专八,学制一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英语教学 (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专八,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制一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for the Professions 专业英语 (英语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专八,至少2年相关工作经验,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制一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环境管理及工程学 (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Facility Management 设施管理 (有两年或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Fashion and Textile Design 服装及纺织品设计 (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制一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Fashion and Textiles 服装及纺织学 (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制一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Fire and Safety Engineering 消防及安全工程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Geometric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测绘及地理资讯学-地理资讯(理工科背景,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Geometrics (Surveying) 测绘及地理资讯学-测量(理工科背景,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咨商与辅导 (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Health Care (Infection Control) 医疗护理学-感染控制(相关背景及工作经验,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Health Informatics 健康信息科技 (学制一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Industrial Logistics Systems 工业物流系统 (理工、商科、管理类背景,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制1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Systems 资讯系统 (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资讯科技 (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grated Engineering 综合工程学 (学制1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 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 (相关专业,英语托福79,写作20,学制2年,学费115,5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Japanese Studies for the Professions 专业日语文学(日语2级,至少一年相关经验,需要参加英语测试,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1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学 (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制一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Medical Imaging and Radiation Science 医学影像及放射科学 (相关专业,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一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医疗化验科学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一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Multimedia and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多媒体科艺 (学制一年,学费120,06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 (学制一年,有两年工作经验者优先,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社会政策及社会发展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学制一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Social Work (Family-centered Practice and Family Therapy) 家庭本位服务及家庭治疗 (需要相关工作经验,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Software Technology 软件科技 (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可持续城市发展学 (学制一年,学费81,00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对外汉语教学 (有两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者优先,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 科技管理 (学制一年,可能需要面试或笔试,学费100,050港币);

  • Master of Arts in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翻译与传译 (托福96分或雅思7分,或C专八,学制1.5年,学费100,050港币)。

课程特色

理大拥有先进教学及科研设备,教师从世界各地招聘,师资优良, 课程水平为国际认可。理大以英语授课,校内有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交换生,形成一个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有利学生开拓视野,对日后升学及工作将有莫大帮助。

香港理工大学 创新大楼

最受欢迎大学

最受欢迎大学据过往五年大学联招办法(Joint University Programmes Admissions System, JUPAS)入学统计数字显示,以理大课程作为首志愿或第一组别(首三志愿)计算,报读理大的学生人数均为全港院校之冠。香港理工大学是09年世界排名200强的名校(英国《泰晤士报》)

最具规模大学

在香港八所受政府资助的高等院校中,理大的学生人数最多,现约有一万五千名学生修读全日制及兼读制资助课程,另有一万三千多名学生修读自负盈亏课程。

课程最具实用性

根据过往多次独立调查显示,在香港各大学中,理大毕业生最受雇主欢迎,并被雇主评为实用价值最高。受访者认为应用为本的专业最能配合工商界及社会的需要。

校园活动剪影(20张)

独有专业课程

理大提供四十个学士学位课程,其中包括全香港独有的专业,如:设计学、工程物理学、服装及纺织学、职业治疗学、眼科视光学、物理治疗学、放射学、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化验科学、测绘及地理资讯学。

双学位专业

理大旨在透过设立双学位专业拓阔学生的学术领域及专业知识,以便学生日后在工作上更能发挥所长。在理大提供的四十个本科专业中,有十五个有双学位选择,学生毕业时同时拥有两个不同专业的学士学位。

香港理工大学

院系课程

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

  •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

  • 应用数学系

  • 应用物理学

  • 纺织及制衣学系

建设及环境学院

  • 建筑及房地产学系

  • 屋宇设备工程学系

  • 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

  • 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研究院

  • 会计及金融学院

  • 物流学系

  • 管理及市场学系

语文及传意学院

  • 中文及双语学系

  • 英文系

  • 英语教学中心

  • 通识教育中心

工程学院

  • 电子计算学系

  • 电机工程学系

  • 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系

  •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

  • 机械工程学系

医疗及社会科学学院

  • 应用社会科学系

  • 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

  • 康复治疗科学系

  • 护理学院

  • 眼科视光学院

设计学院

  • 广告设计

  • 通信设计

  • 环境及室内设计

  • 产品设计

  • 工业及产品

  • 视觉传达

  • 设计教育

  • 设计实践

  • 设计策略

  • 交互设计

  • 城市环境设计

  • 科学多媒体及娱乐科硕士(混合模式)

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 酒店业管理学

  • 旅游业管理学

课程设置

社会政策及行政学,社会工作,专业中英语文学,设计学,工程物理学,化学科技学,互联网及多媒体科技学,机械工程学,电子计算学 电机工程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屋宇设备工程学,建筑工程及管理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测绘及地理资讯学(土地测量),测绘及地理资讯学(地理资讯科技),服装及纺织学,医疗化验科学 放射医学,眼科视光学,职业治疗学,物理治疗学,护理学,工商管理及工程学(双学位),企业工程及电子商业学,综合产品开发学,物流工程及管理学,工商管理类,管理学,全球供应链管理学,会计学,会计及金融学,金融服务学,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学,市场学,物业管理学,旅游业管理学,酒店业管理学,应用生物兼生物科技学

专业设置

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学系,纺织及制衣学系,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研究院,会计及金融学院,物流学系,管理及市场学系,设计及语文学院,中文及双语学系,英文系,设计学院,中国语文教学中心,英语教学中心,通识教育中心,建设及地政学院,建筑及房地产学系,屋宇设备工程学系,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工程学院,电子计算学系,电机工程学系,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系,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 ,机械工程学系,医疗及社会科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系,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康复治疗科学系,护理学院,眼科视光学院,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

学生培养

暑期培训

理大实习培训规模庞大,每年安排学生在本地、内地及海外共七百多家机构及企业接受暑期实习培训。

交换生计划

理大与十九个国家共一百五十多所海内外知名大学进行交换生计划,每年选派五百多名学生前往海外或内地学府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年。

领袖培训

理大每年组织大型综合训练营,例如“历奇训练”和“青云路领袖培训计划 2.0 ”,让学生通过互动的讲座及密集的培训,发掘个人潜能、培养团体精神及领导才干。

校企协作教育

理大积极提倡校企协作教育,培育学生的全人发展,提高专业技能。本科专业学生可在就读期间,参与实习工作及透过实际工作环境,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红磡湾)位于红磡红荔道1号,楼高22层,共设有9个舍堂,提供3000多个宿位。

舍堂分布

分为东西两翼,东翼为胡应湘爵士楼,西翼为赛马会楼。除顶层作为员工宿舍,地下至二楼作公共设施外,其馀各层每两层为一个舍堂。由19-20楼,只供研究式硕士生、博士生入住的博彦堂(Boyan Hall)起,往下分别为开元堂(Kaiyuan Hall)、物华堂(Wuhua Hall)、成德堂(Chengde Hall)、务贤堂(Wuxian Hall)、励志堂(Lizhi Hall)、学敏堂(Xuemin Hall)、利生堂(Lisheng Hall)、民殷堂(Minyin Hall),每个舍堂名称的第一个字,均对应着理大的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

在启用初时,成德堂为男生舍堂,学敏堂为女生舍堂,其馀为男女生舍堂,每个楼层均为同一性别宿生居住。其后成德堂改为男女生舍堂,故此女生楼层较男生舍堂多一层。每层楼有88间房,起初设计为2人一间房,两房共用一厕,但随着理大增收中国内地学生,使宿位供应紧张,故部份2人房被改建成3人房,特别是男生楼层较多房间被改建成3人房,令每个舍堂能增收约30人。但由于男生宿位供不应求情况依旧严重,故由2009/10年度起,男女生舍堂的女生楼层会有8间房拨给男生住宿,这项措施会于第二座学生宿舍落成后取消。对于哲学硕士(Mphil)和哲学博士(PhD)学生,则已实行一年住宿制度,期满后需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学生宿舍(何文田)位于何文田佛光街15号,楼高26层,共设6个舍堂。舍堂以颜色命名,为男女宿舍,供研究生及本科生住宿。

校外宿舍

由大学管理的校外宿舍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为修读自资授课式深造或中山大学本科课程的非本地生提供250多个宿位。

  • 深水埗汝洲街201-207号少清大厦

  • 旺角山东街76号

  • 尖沙咀山林道1号俊福楼

宿生备注

宿生房间内有电话、雪柜、书台、床、衣柜、冷气机等设施,亦提供宽频上网服务,部份公共地方设有无线上网服务。每层楼都设有一个小厨房及电视机,每个舍堂都有一个公用空间供举行活动之用。宿舍内实行智能保安,除洗手间、更衣室和宿生房间外,几乎所有公共地方都有闭路电视,而每个出入口都设有闸机,并有保安员驻守,访客需要妥善登记方可进入宿舍。

校友

教育界

  • 罗忠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工程讲座教授

  • 刘伟成-英国华威大学制造工程讲座教授

  • 韩国强-英国利物浦大学制造系统工程讲座教授

  • 倪亦靖-新加坡国立大学生产工程讲座教授

  • 李克山-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机械工程讲座教授

  • 黄河清-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世纪杰出工业工程师及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院士

  • 黄秉槐-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太平绅士

  • 吴世豪-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兼任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兼任教授

  • 蔡亚从-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院长

  • 黄杰波-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

  • 李荣彬-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及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刘晓锋-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学系专案助理

军政界

  • 梁振英-第四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许勤-深圳市市长

  • 陈婉娴-香港立法会议员(区议会(第二)功能界别)

  • 陈鉴林-香港立法会议员(九龙东)

  • 林大辉-香港立法会议员(工业界(二))

  • 谭伟豪-前第四届香港立法会议员(资讯科技界)

  • 黎仕海-前机电工程署署长

  • 区载佳-屋宇署署长

专业人士

  • 劳建青-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主席

  • 罗盛慕娴-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全国首席知识主任及合伙人

  • 邬满海-香港测量师协会前会长、香港房屋协会副主席

  • 黄敬安-黄敬安执业会计师/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计委员会主席

  • 何周礼-何周礼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及周礼轩创办人兼董事

  • 邓观瑶-著名工业顾问

  • 卓振贤-前警务处助理处长

工商界

  • 伍永康-安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前香港建造商会会长

  • 袁文俊-太平洋环球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香港广告商会主席

  • 梁少康-TD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香港新科实业有限公司主席

  • 梁广伟-晶门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 廖胜昌-广州恒昌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兼主席、满堂红(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主席

  • 何安诚-金门建筑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 黄铁城-镇泰有限公司董事长、首位国际玩具业协会华人总裁

  • 赖锡璋-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资讯官、太平绅士

  • 张国维-专业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蒋丽莉-环康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

  • 李颂熹-鼎昊资本(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 潘乐陶-安乐工程集团创办人兼主席

  • 何恒光-前港铁物业总监

  • 黄进达-康泰旅行社总经理

  • 王建宙-中国移动董事长

  • 常小兵-中国联通主席

  • 陈瑞麟-麒麟珠宝Qeelin珠宝品牌创办人兼创作总监

  • 邓观瑶-依利安达国际集团前主席

  • 张树成-广景科技主席

  • 刘小康-著名设计师、靳与刘设计顾问合伙人、前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

  • 谭燕玉-国际著名女性时装设计师

  • 赖平-德国保时捷Cayman车系设计总监

  • 麦家碧-香港动画麦唛原作者

  • 李凌-中凌国际中凌品牌创始人

  • 李永铨-国际著名品牌设计师、李永铨设计廔有限公司创作总监

  • 卢健生-职业经理人、前HTC港澳地区总经理

演艺界

  • ToNick-香港乐队

  • 梁家辉-香港艺人

  • 袁咏仪-香港艺人

  • 梁咏琪-香港歌手

  • 王家卫-香港电影导演(未毕业)

  • 林敏骢-香港艺人

  • 胡鸿钧-香港歌手

  • 何雁诗-香港歌手

  • 陈健安-香港乐团C AllStar成员

  • 黄贯中-香港乐队Beyond成员

  • 谭健文-香港乐队Mr.成员

  • 骆振伟-now 101台节目主持

  • 司徒瑞祈-香港艺人

  • 庄思华-香港艺人

  • 张纹嘉-跳舞组合Hotcha成员

  • 叶翠翠-2005年度香港小姐冠军

  • 庄思明-2010年度香港小姐季军

  • 赵慧珊-前香港有线电视主播, 跳舞组合Super Girls成员及模特

  • 黄天颐-香港电台唱片骑师

  • 阮小仪-香港商业电台唱片骑师

  • 甄子康(少爷占)-香港商业电台唱片骑师

  • 苏耀宗(细So)-香港商业电台唱片骑师

运动界

  • 黄洋-香港足球代表队队员

  • 方柏伦-香港足球代表队队员(于2012年获得取录,于2013年起正式修读)

新闻界

  • 何海凌-now新闻台首席记者

  • 林小珍-无线新闻财经记者及主播

  • 罗钰文-无线新闻主播

  • 曾美华-有线电视新闻主播

  • 王耀扬-now新闻台首席记者

其他类别

  • 李乐诗-极地博物馆基金有限公司创会人、极地科学探险家

  • 余秀珠-香港单亲协会创办人兼总干事

  • 叶锦添-电影美术指导,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

  • 许诚毅-美国荷李活梦工厂电影导演、国际著名动画师

  • 沈煜伦-画本作家,移民公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