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

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3个

侦查学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 新闻学

国家重点1个

法学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张国林

校长、党委副书记

付子堂

党委副书记

温良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建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俊、孙长永、曹春华、袁永新、刘想树、岳彩申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刘革

历任领导

姓名任职时间职务
刘伯承1950-1953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
周保中1953.8-1954.10院长兼党委书记
胡 光1954.10-1959.4、1964.6-1978.5、1979.11-1983.11院长
1982.1-1983.11院长兼党委书记
刘佑东1956.2-1958.4党委书记
苏明德1958.4-1979.11党委书记

1978.5-1979.11

院长
赵苍璧1959.4-1964.6院长
张文澄1979.11-1982.1党委书记
吴耀森1983.11-1995.2党委书记
杨炳勋1983.11-1985.8院长
种明钊1991.5-1997.8校长
1995.10-1996.5兼党委书记
胡泽君1995.2-1995.10党委书记
田平安1996.5-1997党委书记
1997.8-2002.4校长

校园文化

校训

“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含义:“博学笃行”取自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又《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今天,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含义,“博学”指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包括人文、社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掌握法学知识,造就法学大家;“笃行”指重视实践,坚持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理解理论,深化理论,升华理论。“博学笃行”汲取了传统文化典籍的精粹,又具有时代气息,展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

“厚德重法”不仅是传统文化与时代召唤的结合,亦体现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突出了学校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易经·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使品德厚实,即胸怀宽厚,与人为善。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究其根源,道德是一种内省自觉的价值力量,法治的真正实现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社会道德水准决定着法治的面貌,法治建设一定要与道德建设相结合。法治思想是荀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法者,治之端也。”“至道之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法治理论亦是韩非思想的核心。 法治德治相辅相成,德法结合,厚德重法,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法制的发展。总之,“厚德重法”不仅体现出学校作为政法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亦适应了时代的召唤。

“博学笃行”与“厚德重法”的关系:在政法大学,“德”、“法”要在“博学”的沃土中成长,在“笃行”的平台中成熟,没有“博学”的坚实基础,“笃行”的坚强后盾,“德”、“法”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造就博雅之士;“博学”、“笃行”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德”、“法”,没有“德”、“法”这个目的地,“博学”、“笃行”将是失却航向的舵手,难成大器。

总体而言,校训融传统色彩与时代气息于一体,集文化底蕴与学校特色于八言。

校徽

校徽含义:徽记中间的形似独角兽的阴图,是由西南政法大学六个字的拼音中每个字的打头字母经过巧妙的变化组合而成(头面、双角组成X,鼻尖为n,正面独角为Z,右边眼睛为f,鼻尖n加一横为D,双角外层为X)。整个图形又似包公的脸谱,寓意着法律的公正与威严。中间的阴图与外圈的阳图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和互补效果。外圈的阳图是由郭沫若手书的西南政法大学、校名的英文翻译(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学校成立年份等共同构成。整个徽记传承了中国民间的传统,又紧密结合现代意识,巧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其含蓄抽象的图形,郭老手书的专一性以及罗马字体的外文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强烈、美观、大方、内涵丰富的校徽。

校歌

西政校歌曲谱

《西政之歌》

作词:周应德、高绍先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

巍巍学府,屹立西南。

自强不息,历创业之维艰;

精思睿智,穷学术之浩瀚;

博学笃行,育时代之英才。

日新月异,志在峰巅;

继往开来,吾辈当先;

扬西政精神,垂久而传远。

  •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42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7人;教授206人,副教授41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到师资队伍总数的58%;拥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国家特支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全国模范教师先进个人3人、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人、重庆市“巴渝特聘教授”5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田平安

    重庆市教学名师(3人):赵中颉、孙鹏、田平安

    “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3-4]

    序号姓名类别
    1杨国荣兼职
    2黄少安兼职

    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

    序号姓名类别设岗学科
    1
    岳彩申专职经济法

    重庆市“巴渝特聘教授”(5人)

    序号姓名类别设岗学科
    1
    盛学军专职经济法
    2施鹏鹏专职诉讼法
    3李雨峰专职民商法
    4孙长永专职刑法学
    5卢代富专职经济法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序号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
    1经济法教学团队李昌麒2008
    2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田平安2009
    3刑事诉讼法教学团队孙长永2010

    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序号团队名称负责人获评年份
    1

    经济法教学团队

    李昌麒

    2007

    2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

    田平安

    2007

    3

    刑事诉讼法教学团队

    徐静村

    2007

    4

    法理学教学团队

    付子堂

    2008

    5

    侦查学专业教学团队

    管光承

    2008

    6

    民法学教学团队

    李开国

    2008

    7

    刑法学教学团队

    刘建宏

    2008

    8

    商法学教学团队

    赵万一

    2009

    9

    政治学教学团队

    肖唐镖

    2009

    10

    行政法教学团队

    王学辉

    2009

    院系专业

    西南政法大学

    截至2014年6月,学校下设14个学院(系),开办23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

    • 院系设置

    院系名称
    法学院(民商法学系、经济法学系、行政法学系、国际法学系、法律硕士系)
    刑事侦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
    经济学院应用法学院-
    序号所属二级学院专业名称层次
    1法学院法学本科
    2刑事侦查学院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本科
    3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本科
    4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
    5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本科
    6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本科
    7外语学院英语本科
    8经济学院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本科
    9应用法学院法学(第二学士学位、律师方向、环境执法方向)本科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西南政法大学毓秀湖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商法学、民法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史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外国民商法、国际贸易法成案分析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商法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法学专业、侦查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新闻学专业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侦查学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证据技术实验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 教学成果

    2000年-2014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28项,其中有3项教学研究成果分别获第四、五、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有4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9部教材分获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9部教材获准进入“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序列。

    法学类教学成果
    序号获奖时间成果名称主研人获奖类型及等级

    1

    2009 年 2 月

    法律实务教学平台的建构与利用

    陈彬、唐力、王学辉、杨建学、胡晓春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

    2009 年 2 月

    双师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教学模式

    田平安、张玉敏、唐力、刘有东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

    2009 年 2 月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方法——项目参与模式下的社会调查

    陈苇、张华贵、朱凡、李俊、曹贤余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

    2009 年 2 月

    法理学教材建设新思路——以应用法理学为导向(教材)

    付子堂、赵明、张永和、周祖成、赵树坤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

    2009 年 2 月

    经济法回应型教学模式探索

    岳彩申、沈萍、黄茂钦、李永成、甘强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6

    2009 年 2 月

    “多维协同”教学管理模式下优质教

    学资源培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刘想树、胡雅彬、周文全、何滨妤、贾晅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7

    2009 年 2 月

    高级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培养模式

    张玉敏、张耕、李雨峰、刘有东、马海生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8

    2009 年 2 月

    JM 教育专门化实务性培养模式

    邓瑞平、李燕、王成、穆静、邓纲

    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9

    2009 年 9 月

    构筑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链接平台,培养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融通人才

    陈彬、付子堂、王学辉、杨建学、胡晓春、唐力

    第六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0

    2013 年 7 月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法学本科人才分流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想树、周文全、钟曼娟、胡雅彬、胡朝明

    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1

    2013 年 7 月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嵌入与法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岳彩申、黄茂钦、叶明、王怀勇、张波

    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2

    2013 年 7 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法律实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赵万一、张耕、汪世虎、王洪、孙鹏、韦忠语

    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3

    2013 年 7月

    传播校友事迹,创新育人途径

    郭增琦 胡晓春 张闻 蔡伟 李雁

    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14

    2013 年 7 月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宋宗宇、谭启平、秦鹏、张舫、王莉、刘丹、李延思

    第四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学科建设

    学校大门

    截至2014年7月,学校有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重庆市重点学科7个、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重点学科

    序号级别学科名称批准时间
    1

    国家级重点学科

    经济法学

    2002

    2

    诉讼法学

    2007

    3

    重庆市重点学科

    哲学

    2011

    4

    应用经济学

    2011

    5

    法学

    2011

    6

    政治学

    2011

    7

    新闻传播学

    2011

    8

    公共管理

    2011

    9

    工商管理(立项建设)

    2011

    • 学位授权点

    博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所属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名称设立时间
    1法学法学理论2003
    2法学法律史2003
    3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5
    4法学刑法学2000
    5法学民商法学1998
    6法学诉讼法学1993
    7法学经济法学1996
    8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05
    9法学国际法学2004
    11法学知识产权法学2006
    硕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
    1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中国哲学
    3外国哲学
    4伦理学
    5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
    6金融学
    7国际贸易学
    8法学法学理论
    9法律史
    10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11刑法学
    12民商法学
    13诉讼法学
    14经济法学
    1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6国际法学
    17应用法学
    18知识产权法学
    19侦查学
    20法律逻辑学
    21警察科学
    22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23政治学政治学理论
    24中外政治制度
    25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6国际政治
    27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30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1思想政治教育
    32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3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34新闻传播学新闻学
    35传播学
    36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37工商管理企业管理
    38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39审计硕士专业学位
    40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41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42教育经济与管理
    43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对外交流

    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

    截至2014年6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60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蒙大拿大学联合成立了美国西北部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坚持长期聘用外籍专家、接收外国留学生,并选派本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学校设有“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地方政府国际培训重庆中心”和“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为学校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服务。

    知名校友

    • 杰出校友(部分)

    姓名职务/荣誉姓名职务/荣誉
    李林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明国辉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茅院生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郝宏奎铁道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晓光遵义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李方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标兵
    央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姓名届数工作岗位

    梁慧星

    66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连宁

    78级

    全国人大

    姜兴长

    68级

    全国政协

    周强

    78级

    湖南省委

    康为民

    79级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南英

    98研

    最高人民法院法院

    崔伟

    85级

    安徽省人民检察院

    柯汉民

    78级

    最高人民检察院

    徐睿霞

    86级

    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

    韩德云

    78级

    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

    陈忠林

    83研

    重庆大学

    陈俊平

    函授82级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

    郑向东

    刑86级

    重庆市巫溪县委

    沈长富

    95研修

    重庆移动

    • 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2011年)

    姓名工作单位

    贺卫方

    北京大学

    孟勤国

    广西大学

    吴大华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夏勇

    国家保密局

    谭兵

    海南大学

    景汉朝

    最高人民法院

    邱兴隆

    湖南大学

    许章润

    清华大学

    应飞虎

    深圳大学

    顾培东

    四川大学

    左卫民

    四川大学

    肖永平

    武汉大学

    曹明德

    中国政法大学

    谭世贵

    浙江工商大学

    张新宝

    中国人民大学

    李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梁慧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卫国

    中国政法大学

    赵旭东

    中国政法大学

    范忠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卓泽渊

    中央党校

    江必新

    最高人民法院

    陈苇

    西南政法大学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

    孙长永

    西南政法大学

    田平安

    西南政法大学

    张怡

    西南政法大学

    陈桂明(已故)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姓名获评年份

    夏勇

    1995年,第一届

    顾培东

    1995年,第一届

    陈桂明

    1999年,第二届(2010年11月逝世)

    卓泽渊

    1999年,第二届

    江必新

    1999年,第二届

    张新宝

    2002年,第三届

    景汉朝

    2002年,第三届

    吴大华

    2002年,第三届

    赵旭东

    2002年,第三届

    谭世贵

    2004年,第四届

    邱兴隆

    2004年,第四届

    许章润

    2004年,第四届

    左卫民

    2004年,第四届

    孙长永

    2007年,第五届

    曹明德

    2007年,第五届

    付子堂

    2011年,第六届

    肖永平

    2011年,第六届

    应飞虎

    2011年,第六届

    • 大法官、大检察官名单

    大法官名单

    现任大法官名单(14名)

    首席大法官(1人)

    周强(78级)

    一级大法官(1人)

    刘季幸(79级)

    二级大法官(12人)

    江必新(78级)、南英(98级)、景汉朝(78级)、张建南(83级)、杜万华(78级)、李少平(78级)、张述元(01级)、张忠厚(81级)、康为民(79级)、王海萍(女,78级)、白泉民(78级)、胡云腾(83级)

    原任大法官名单(8名)

    姜兴长(64级)、熊选国(81级)、刘家琛(57级)、张轩(女,81级)、张林春(63级)、敬瑞祥(61级)、黄松有(78级)、苏泽林(83级)
    大检察官名单

    现任大检察官名单(5名)

    一级大检察官(1人)

    胡泽君(女,78级)

    二级大检察官(4人)

    柯汉民(78级)、游劝荣(79级)、贾志鸿(98级)、李钺锋(89级)

    原任大检察官名单(9名)

    胡克惠(女,64级)、张穹(78级)、张学军(62级)、李春林(64级)、秦信联(62级)、陈文清(80级)、崔伟(85级)、陈俊平(82级)、朱孝清(78级)

    (以上为部分校友,详情请参考资料

    本科专业

    工学1个

    刑事科学技术

    文学3个

    传播学 新闻学 英语

    哲学1个

    哲学

    法学7个

    经济犯罪侦查 侦查学 治安学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与行政学 知识产权 法学

    经济学3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经济统计学

    管理学6个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审计学 会计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 高考派
  •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拥有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校级研究所5个、校级科研基地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1个。

    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1个):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
    序号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校级科研基地校级研究所
    1

    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

    重庆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经济法研究中心

    法学研究所

    2

    中国农村经济法创制研究中心

    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

    欧盟法律研究所

    3

    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房地产法研究中心

    司法鉴定中心

    4

    诉讼法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外国家庭法及妇女理论研究中心

    应用伦理研究中心

    国际法研究所

    5

    人权教育与研究中心

    美国法律与政治研究中心

    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中心

    法律诊所

    6

    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

    俄罗斯法研究中心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7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研究中心内部审计创新研究中心矿产资源法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西南政法大学科学研究网)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千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6项,以李昌麒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是重庆市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省部级项目62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横向课题353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5项。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奖7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2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2项,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项,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8年主题征文奖一等奖1项。学校教师多次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150余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及修订工作。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序号等级成果名称完成人形式

    1

    一等奖

    经济法理念研究

    李昌麒、黄茂钦、李永成、陈鹏飞、薛克鹏

    专著

    2

    一等奖

    生态法新探

    曹明德

    专著

    3

    一等奖

    民法与人性

    刘云生

    专著

    4

    一等奖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

    付子堂

    教材

    5

    一等奖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

    卢代富

    专著

    6

    一等奖

    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

    赵明

    专著

    7

    一等奖

    羌族习惯法

    俞荣根、龙大轩

    专著

    8

    三等奖

    对流行的“重新理解马克思”理论解释框架的评析

    王贵明

    专著

    9

    三等奖

    关于意识指称的严格哲学确证

    崔平

    -

    10

    三等奖

    抗日战争时期影响毛泽东美国观演变的因素梳理

    龚鉴瑛、邓斌

    -

    11

    三等奖

    侦查程序与人权保障

    孙长永、李昌盛、李昌林、高峰、张吉喜

    -

    12

    三等奖

    国家干预法治化研究

    种明钊、卢代富、应飞虎、郑鹏程、叶明

    -

    13

    三等奖

    权利是如何实现的:纠纷解决过程中的行动策略、传媒与司法

    李雨峰

    -

    14

    三等奖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洪海林、向桔

    -

    15

    三等奖

    信息时代的监狱管理模式创新

    王利荣、曹大友、冯卫国、但彦铮、张武举

    -

    16

    三等奖

    民事诉讼法学

    常怡、蔡彦敏、陈刚、范愉、廖中洪

    -

    17

    三等奖

    农村民主选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对4省市68个村选举的跟踪观察和研究

    肖唐镖、王欣

    -

    18

    三等奖

    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

    刘建民

    -

    19

    三等奖

    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

    李昌麒(卢代富、岳彩申、曹明德、沈萍)

    专著

    20

    三等奖

    自白制度研究——以西方学说为线索的理论展开

    牟军

    专著

    21

    三等奖

    区域法治建构论——西部开发法治研究

    文正邦(付子堂、宋玉波、黄顺康、张谦)

    专著

    22

    三等奖

    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

    刘俊

    专著

    23

    三等奖

    道与中国法律传统

    龙大轩

    专著

    24

    三等奖

    法经济学论纲——基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解析

    李树

    专著

    25

    三等奖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光辉(冉志、陈应琴、文学平、秦文志)

    专著

    26

    三等奖

    康德伦理学的方法论缺陷

    崔平

    论文

    27

    三等奖

    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

    赵万一

    论文

    28

    三等奖

    宪法学札记

    唐忠民

    专著

    29

    三等奖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

    陈忠林

    译著

    30

    三等奖

    从农民心态看农村政治稳定状况—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肖唐镖

    论文

    31

    三等奖

    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

    孙长永

    论文

    32

    三等奖

    《蛮夷律》考略

    曾代伟(王平原)

    论文

    33

    三等奖

    当代重庆简史

    俞荣根(张凤琦、李进军、胡攀、方大浩)

    专著

    34

    三等奖

    中国实施反贫困战略的法学分析

    李昌麒

    论文

    35

    三等奖

    论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谭启平

    论文

    36

    三等奖

    关于隔离措施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龙宗智

    论文

    37

    三等奖

    生态法的理论基础

    曹明德

    论文

    38

    三等奖

    21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研究

    徐静村(熊志海、潘金贵、牟军、黄文)

    专著

    39

    三等奖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种明钊(许明月、卢代富、石慧荣、刘俊)

    专著

    40

    三等奖

    民法的伦理分析

    赵万一

    专著

    41

    三等奖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

    李树

    论文

    42

    三等奖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赵中颉

    系列论文

    43

    三等奖

    中国古代哲学纵与横

    曾凡跃

    专著

    44

    三等奖

    法律意识形态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黎国智、付子堂

    专著

    45

    三等奖

    结婚与婚姻无效纠纷的处置

    陈苇等4人

    专著

    46

    三等奖

    民主政制比较研究

    宋玉波

    专著

    47

    三等奖

    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的转变

    曹明德

    论文

    48

    二等奖

    土地所有权国家独占研究

    刘俊

    -

    49

    二等奖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引发的法学及媒体责任思考

    谭启平

    -

    50

    二等奖

    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若干问题研究

    乔永忠

    -

    51

    二等奖

    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

    陈苇(宋豫、朱凡、李俊、张华贵)

    专著

    52

    二等奖

    枪口下的法律:中国版权史研究

    李雨峰

    专著

    53

    二等奖

    什么人在当村干部?——对村干部社会政治资本的初步分析

    肖唐镖

    论文

    54

    二等奖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思想理论环境的合法性

    王贵明

    论文

    55

    二等奖

    国家能力基本理论研究

    黄清吉

    论文

    56

    二等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

    钟枢

    专著

    57

    二等奖

    消费者保护法

    李昌麒

    编著

    58

    二等奖

    法律的私人执行

    徐昕

    论文

    59

    二等奖

    内幕交易及其法律控制研究

    胡光志

    专著

    60

    二等奖

    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正邦(郑传坤、王学辉、杨明成、范履冰)

    专著

    61

    二等奖

    权利的由来——人类迁徙自由的研究报告

    张永和

    专著

    62

    二等奖

    中国刑法史精要

    高绍先

    专著

    63

    二等奖

    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

    李邦友

    专著

    64

    二等奖

    自由、人权、法治——人性的解读

    陈忠林

    论文

    (资料来源:西南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网)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

    截至2014年8月,学校馆藏纸本文献194万余册。馆藏文献涵盖古代、现代和当代各类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人文类图书和期刊,港台及美、英、法、德、日和前苏联等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法学专著等;有普通古籍线装书17505册,善本书53种、605册。珍藏的部分善本法律古籍文献,特别是清代法律古籍文献,如:《钦定大清律例》、《大清律条例编》、《律例图说正编》、《钦定大清律例》、《大清律续纂条例》(手抄本)等;2010年,图书馆成功入选首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订购有CNKI、万方、爱迪科森、北大法宝、北大法意、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等近60个综合类数据库和国内外法律专业数据库,数字资源总容量达848945.5GB;自建有“中国东盟法律文献数据库”、“西南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库”等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

    • 学术期刊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是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包括法学在内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99年,是西南政法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法学为主的综合性社科学术刊物,其宗旨在于及时传播法学领域和其它社科领域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反映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理论前沿、争鸣与回应、司法实务、教育与教学、学术动态等,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全文收录期刊。

    《现代法学》原名为《西南政法学院学报》,创办于1979年,是当时全国最早创(复)办的法学理论期刊之一,1982年,为适应本刊全国公开发行的需要,更名为《法学季刊》,1988年,更为现名《现代法学》(双月刊) 。《现代法学》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西南政法大学主办。主要栏目有:理论思考、观点回应、专题研究、评论;2002年8月,获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授予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3年1月,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是建国以来期刊界的最高政府奖项,2003年4月,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的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1年12月,获重庆市第二届期刊质量考评中荣获质优期刊奖,获得重庆市“十佳期刊”的称号。2005年,《现代法学》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06年,《现代法学》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7年3月16日,在“重庆市第四届期刊综合质量考评”的结果中,《现代法学》名列全市社科期刊之首,被评为“一级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历史沿革

    西南政法大学历史沿革

    学校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从嘉陵江畔的化龙桥迁至歌乐山下的烈士墓旁。

    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学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学校聚法学之名流,纳实务之精英,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先后经历了由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庆市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被迫停办。

    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复办。

    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也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

    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位于两江新区的渝北校区。

    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4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学校办公中心由沙坪坝校区迁至渝北校区。

    200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高校; 10月,学校进入“部市共建”大学行列。

    特色专业

    法学

    本专业主要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以及法律服务机构培养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化、国际化、复合型素质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和法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法学专业为国家一级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侦查学

    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全国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侦查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市级教学团队。本专业是1979年经公安部报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个侦查学本科专业,拥有国内第一个侦查学教授、第一本侦查学本科教材、第一个侦查学硕士。本专业依托法学学科优势,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刑事侦查、刑事检案、物证技术、国家安全保卫、安全防范等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较好掌握刑事案件办案程序,熟练运用各种侦查策略、侦查方法及刑事技术,培养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侦查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级政法机关、军队保卫部门、海关、金融部门、学校等从事侦查破案、证据调查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经济犯罪侦查

    本专业紧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学生对各个行业领域的经济运行规律及最新动态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知识和经济法律意识。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刑事法学、经济法学、案件侦查、犯罪防范、财税金融、物证技术、司法会计等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涉及经济犯罪的法律法规,熟悉经济犯罪侦查和防范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练运用经济侦查策略方法和物证分析技术,培养既有丰富的经济学知识,又有从事经济犯罪侦查防控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海关、金融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军队保卫部门等单位从事经济犯罪侦查、防控及审计监察等相关工作。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624 584 544 一批
    2012 558 509 460 一批
    2011 578 524 484 一批
    2010 609 553 497 一批
    2009 571 534 502 一批
    2008 604 531 502 一批
    2007 608 566 524 一批
    2006 612 562 512 一批
    2005 544 - - 一批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刑事科学技术 558 565 第一批
    新闻学 562 564 第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579 586 第一批
    法学 590 624 第一批
    公共事业管理 594 599 第一批
    知识产权 596 614 第一批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