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机构
党政管理部门
1、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2、党委宣传部
3、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4、招生办公室
5、教务处
6、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7、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工作办公室
8、党委组织部
9、党委统战部
10、纪委办公室
11、监察处
12、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
13、科技处
14、发展规划处、评建办公室
15、人事处
16、计划财务处
17、审计处
18、审计处
19、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
20、后勤管理处
21、校园建设管理处
22、人民武装部
23、保卫处
群团组织
1、公会
2、团委
直属单位
1、图书馆
2、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3、校园网管理中心
4、档案馆
5、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6、后勤服务公司(浙江科源后勤发展有限公司)
国际合作
合作概况
校园布局
浙江科技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点院校,该校的发展和建设始终同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85年,浙江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协议,共同建设该校。1990年,中德两国政府正式换文,开始两国政府级合作建设项目。与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奥登堡应用科学大学先后执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艺术设计、土木工程专业合作项目。在项目资助下,学院建成了一系列具有先进水平的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派遣 了三百余人次出国进修考察,包括前德国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在内的德国贵宾,以及众多的德国专家学者都先后来校访问和工作,累计达500余人次。
行政楼
该校和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中国香港等23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合作科研、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开设国际化专业、实施双学位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先后与德国的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不伦 瑞克/沃芬比特应用科学大学、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等7所院校签署了“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协议,即从2000级的学生开始,每年选出部分学生先在国内学习两到三年,符合专业和语言条件者选派到德国继续学习,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分别授予该校和对方合作院校的学位证书。此外,该校还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分别签署了中澳合作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协议书和选送优秀毕业生赴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协议书。
具体项目有中德政府级合作项目,浙江省与下萨克森州合作项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艺术设计专业合作项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土木工程专业合作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与下萨克森州科文部合作项目等8个合作项目。
浙江科技学院 此间,重大国际活动有德国总统来访,图林根州州长来访,中德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与发展趋势研讨会,留德回国人员交流会,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的活动。
2005年5月10日,德国总统武尔夫(2010年6月30日当选)曾率团访问该校,并为新成立的“中德学院”、“中德媒体与设计研究所”揭牌。武尔夫对该校中德合作的办学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对年轻人未来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武尔夫先生一行还参观了该校中德媒体与设计研究所和德国文化区,并与中德媒体与设计研究所的设计师及该院德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交流。
浙江科技学院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必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入得到加强和完善。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不断拓展办学资源,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与德国吕贝克应用科学大学、西海岸应用科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该项目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安吉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2013年2月,安吉校区(中德工程师学院)建设项目获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安吉校区规划土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8个亿,在校生规模5000人左右,2014年9月建成。
合作院校
序号 | 合作院校 | 签约时间 |
---|---|---|
1 |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Hannover | 1996,11,04 |
2 | 德累斯顿技术经济大学(德国) Hochschule fue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Dresden | 1996,11,06 |
3 | 纽伦堡乔治-西蒙-欧姆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Georg-Simon-Ohm Fachhochschule Nuernberg | 1996,11,08 |
4 | 明斯特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Muenster | 1999,07,20 |
5 | 下萨克森东北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Nordostniedersachsen | 1999,07,26 |
6 | ,基尔,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Kiel | 2000,02,19 |
7 | 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Osnabrueck | 2000,03,11 |
8 | 艾尔富特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Erfurt | 2000,09,23 |
9 |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青衣,分校) | 2000,10,30 |
10 | 布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Braunschweig/Wolfenbuettel | 2001,03,29 |
11 | 奥登堡/东弗里斯兰/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Oldenburg/Ostfriesland/Wilhelmshaven | 2001,03,31 |
12 | 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Kempten | 2001,11,14 |
13 | ,利兹大学,(英国), University,of,Leeds | 2003,04 |
14 | 南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 | 2003,03 |
15 | 基尔大学(德国) Christian-Albrechts University zu Kiel | 2004,08 |
16 | ,科堡,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hule,coburg | 2005,01 |
17 | ,佩斯利,大学(英国), University,of,Paisley | 2004,10 |
18 | 佛罗伦萨大学(意大利) the University of Florence | 2005,05 |
19 | 巴黎圣简尼凡高等艺术设计学院(法国) Institute Sainte Genevieve | 2003,12 |
20 | 赫特福德大学(英国)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 2006,12 |
21 | 布里奇波特大学(美国) University of Bridgeport | 2007,04 |
22 | 休斯顿大学维多利亚分校(美国) University of Houston –Victoria | 2007,05 |
23 | 南威斯特法伦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Fachhochschule Südwestfalen | 2007,09 |
24 | ,佐贺,大学(日本), Saga,University | 2007,12 |
25 | 海德堡应用科学大学(德国) SRH Hochschule Heidelberg | 2008,05 |
26 | 静冈理工科大学(日本) Shizuok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8,10 |
27 | 哥廷根大学(德国)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 2008,11 |
28 | 斯文本科技大学(澳大利亚)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2009,03 |
29 | ,巴拉,瑞特,大学(澳大利亚), University,of,Ballarat | 2009,03 |
国际活动
国际意识是高等国际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为了强化师生的国际意识,该校主办、承办了一系列的重大国际活动,主要有:
(1)德国总统来访
1996年11月23日,时任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先生及夫人来校参观访问,充分肯定了该校的办学模式和合作项目。
(2)图林根州州长来访
1996年4月4日,图林根州州长福格尔率团来访,参加该校与耶拿接缝技术与材料检测研究所共建的焊接实验室落成典礼。
(3)中德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与发展趋势研讨会
1997年11月,教育部主办、该校承办了“中德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与发展趋势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德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近120人,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4)“借鉴德国有益经验,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高级研修班
精艺园
1998年9月,成功举办了“借鉴德国有益经验,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高级研修班,介绍了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探讨在中国建立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5)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部长奥普曼先生率团来访
2000年3月,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部长奥普曼先生率团来访,与浙江省教育厅签署了“高等教育合作的联合声明”,进一步加强了该校与下萨克森州应用科学大学之间的合作关系。
(6)留德回国人员交流会
2000年10月,该校与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共同举办了为期4天的留德回国人员交流会。该活动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参加人员来自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省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近60人。德国专家就机械、化工、经济领域举办了三个专题讲座。
(7)德国高等教育展
2001年3月,该校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在杭州共同举办了“德国高等教育展”。德国12所高校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汉诺威中国中心等机构参加了教育展,吸引了浙江省近二万教育界人士和学子前来参观、咨询,德国媒体及省内7家电视台和近十家电台及各大报刊进行了数天的跟踪报道。
(8)浙江对德科技经贸合作研讨会
2002年5月,德国石荷州经济促进有限公司、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协会共同举办了“浙江对德科技经贸合作研讨会”,来自浙江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界60余名代表进行经验交流和项目洽谈。
(9)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部长施塔特曼先生率团来访
2004年6月,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部长施塔特曼先生率团来访,与浙江省教育厅签署了新一轮联合声明,进一步加强了该校与下萨克森州应用科学大学之间的合作关系。
(10)下萨克森州州长来访
2005年5月10日,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武尔夫先生(Christian Wulff)( 德国第10任联邦总统)、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博士(Dr. Wolfgang R?hr)及随团的德国高校、经济界人士三十余人来该校访问,并参加了中德学院、中德媒体与设计研究所揭牌仪式。国内外近二十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11)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2007年9月19日至9月22日, 浙江省教育厅主办、该校承办了首届“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会议。来自中德两国教育主管部门、应用型院校及企业的13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校定位、特色培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中、德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趋势等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了中德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15所中、德应用型院校共同签署了杭州宣言,表示进一步加强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在教学、科研、人员交流方面的合作。论坛得到了教育部、与会代表一致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报道。
(12)德国石荷州州长卡斯藤森先生率团来访
2010年10月12日,正在浙江访问的德国石荷州州长彼德·卡斯藤森及石荷州代表团一行莅临学校访问。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省外办副主任顾建新及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出席欢迎仪式暨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吕贝克应用科学大学合作签约仪式。
学校简介
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集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为一体的多学科全日制省属本科院校,是一所特色鲜明,以科技应用和创新为己任,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校。其前身为成立于1980年的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学校自杭州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本科教学,已有30多年的本科教学历史。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逐步形成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
浙江科技学院
学校主校区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规划土地面积1690亩。学校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11.4万册,电子图书237万种,纸质期刊1686种,电子期刊2.4万种。有13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中心)。设有50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56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不断拓展办学资源,强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与德国吕贝克应用科学大学、西海岸应用科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该项目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安吉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2013年2月,安吉校区(中德工程师学院)建设项目获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安吉校区规划土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8个亿,在校生规模5000人左右,2014年9月建成。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有20余年的对外合作交流历史,曾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 点院校。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点院校和“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与包括德国、英国、美国、法国、瑞士、比利时、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内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各种形式的项目达80余项;是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的资助院校和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生招收院校;开设了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群2个,成为全省开设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留学生总人数在全省高校位列第5位,学历留学生位列第4位;学校先后在罗马尼亚、德国合作建立海外孔子学院各1所,其中罗马尼亚克鲁日巴比什-波雅依大学孔子学院在全球358所孔子学院中脱颖而出,成为30所全球“先进孔子学院”之一。(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3月31日)
学校秉承“崇德、尚用、求真、创新”的校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以内涵建设为主导,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为己任,朝着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大学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校园文化
学生会
习得园浙江科技学院学生会是中共浙江科技学院党委领导和共青团浙江科技学院委员会指导下的学校全体学生参与的学生组织。学生会顺应学校的发展,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生会,2001年8月正式改名为浙江科技学院学生会。其工作方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
浙江科技学院学生会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同学开展学习、科技、文体等多种活动,促进同学全面发展、引导同学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校团委
闻理园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浙江科技学院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浙科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为青年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等三大职能。校团委以人文科学为依托,以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为宗旨,培养青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青年学生精神文化需要,建设和发展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己任。
校社联
大学生创业中心
浙江科技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是在校党委关心支持下,受共青团浙江科技学院委员会指导的全校学生社团自愿结合 的学生组织,是共青团“一体两翼”(一体:共青团,两翼: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所有合法学生社团及其利益的总代表。
在长期工作中,浙江科技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本着“服务社团,满意社员,打造精品,优化品牌”的宗旨,服务与 管理并举,以服务社团为主,引导、协调、监督社团为辅,促使社团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和社团成员的成长成材, 使学校社团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校图书馆
校图书馆于1980年随着浙江科技学院的成立而建馆,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24000平方米。坐落于小和山新馆恢弘大气,宽敞明亮,设有阅览座位3000个。
设有馆长办公室、数字系统部、资源建设部、外借服务部、阅览服务部、参考咨询部等6个业务和行政部门。馆内一楼服务大厅设有总借还书处、咨询台、检索台、新书区,并开设了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自然科学图书借阅室、工业技术图书借阅室、建筑、艺术设计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专业期刊阅览室、人文社科期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室和学生自修室。有正式职工49名,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0%。
校内情况
现任领导
(数据采集自2014年01月)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王建华 | 院长,副书记 | 叶高翔 |
副书记 | 陈根芳 | 副院长 | 吕进 |
副书记 | 周加敏 | 副院长 | 赵东福 |
纪委书记 | 鲁凤 | 副院长 | 冯军 |
党委委员 | 吕进,赵东福,冯军,郑友取,毛建卫,李明 | 副院长 | 郑友取 |
正院级巡视员 | 胡浙平 |
师资力量
浙江科技学院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职工1100余名,专任教师800余名,其中正高职称100余名,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近80%,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占30%以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66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9人,省优秀教师5人,省高校优秀教师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科研概况
浙江科技学院学校深入开展“质量工程”,按照“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和“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教学改革要求,积极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十二五”优势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24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项。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近5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2500余项,其中国家级440余项,国际级4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区、市)招收第一、二批次的本科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位居省属本科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面向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为导向,着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努力提升学科实力和科研水平。2013年1月,学校顺利通过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整体验收。有8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1个为培育立项建设项目),2个省级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近5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连续两年获得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到校科研经费1.9亿元;发表论文3800余篇, 其中三大索引和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论文800余篇;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70余个。(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3月31日)
知名校友
1、江燮平
1993届服装设计专业校友,素非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形象总监。1994年创立杭州罗诗莱丝服饰有限公司--罗马情怀。
何艳
2、何艳
内地知名女演员,艺名何彦霓。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代表作品有:《傻王闯天下》、《牛郎织女》、《倩女幽魂》、《仙剑奇侠传三》(饰 圣姑)、《宫锁心玉》(饰 太子妃)、《美人天下》(饰 云儿)等。
3、祁刚
中国十大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流行趋势研究员。1998年从服装设计系毕业后,辗转于逸飞服饰、中服集团等。大学时代,就屡获设计大奖,在时尚圈,成名颇早。
4、郑孟琳
1995年就读于浙江科技学院服装艺术系服装设计专业,2005年被评选为“杭州十佳设计师”,2008年获时尚先生设计师。
5、小小白
国内知名Coser,,2006年加入杭州304社团,2007年组建学校动漫社“IN”,2010年与中国小说天后明晓溪以及美少女漫画家米沙合作《泡沫之夏》COS,并且发布第一本个人同人志《洛幕》以及首本个人作品集《白》。代表COS角色有《秦时明月》白凤凰,《轩辕剑六》凤天凌,《泡沫之夏》洛熙,《封神榜》伯邑考,《仙剑奇侠传》李逍遥等。
校史沿革
日期 | 名称 | 备注 |
---|---|---|
1980.10.9 | 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工业专科学校 | *1980.9.16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浙政(1980)100号文件中,已有上述名称; *为适应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需要,学校名称采用“杭州工业专科学校”。 |
1984.7.5 | 浙江大学附属杭州高等专科学校 | |
1987.10.4 | 杭州高等专科学校 | *校名中不再有“浙江大学附属”字样。管理体制确定为国家教委和浙江省政府共同领导,委托浙江管理。 |
1992.4.25 | 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 | |
2001.8 | 浙江科技学院 |
院系设置
和山广场
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部、体育部和工程实践中心。
下属院系:
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轻工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体育场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
浙江科技学院体育部
浙江科技学院工程实践中心
学校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