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介绍

学校校徽东北电力大学的英文缩写Nedu中的Ned三个字母为设计元素,进行变形处理,构成了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符号。字母N置于图形的中央,字母e变形为圆环的左上部分,字母d变形为圆环的右下部分。

标识中的负形与字母连接在一起看,可以联想到人的造型,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吻合。字母N的设计不仅时发电机符号,同时也与闪电相似,代表了电的具象。外圆的形象与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形象相似,表示和谐、均衡和生生不息。图形体现了永远向前的泰始,可表达学校稳健的校风和不断成长的积极含义。发电机是发电系统中产生巨大电能的标志,也是电能输向电网的开始,蕴含着东北电力大学服务于电力行业的特点 。

社团组织

  • 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为东北电力大学校园学生门户网站,于2005年3月22日发布,是东北电力大学团委主办,由54阳光网阳光团队负责建设与维护的校园网络媒体 。

  • 东北电力大学校学生会

东北电力大学校学生会是在学校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指导下的,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的学生组织。共设十一个部门,分别为:秘书处、学习部、实践部、宣传部、新闻部、网络部、权益部、外联部、文艺部、女工部、体育部 。

  • 东北电力大学社团联合会

东北电力大学社团联合会是学校学生社团的联合

校园活动剪影(12张)

组织。社联常设执行机构为主席团,下设:秘书处、管理部、组织部、活动认 定部、新闻部、宣传部、外联部、财务部 。

校级社团

运动类:冰点台球俱乐部、单车协会 、健美操协会、交谊舞协会、篮球协会、轮滑协会、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睿武跆拳道协会、网球协会、武术协会、游泳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

文艺类:辩论社、电脑爱好者家园、动漫社、国防知识协会、幻灭魔术协会、棋类协会、数学协会、英语协会

社会类:爱心社、环保协会、经贸学社、社工协会、舒馨心理协会、助学协会

  • 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通讯社是由党委宣传部直属、校报编辑部指导的学生记者组织,主要为《东北电力大学校报》提供文学及新闻稿 。

历史沿革

1949年6月沈阳电机高级职业学校建校,隶属东北电业管理总局
1949年8月学校迁址长春,更名为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隶属东北电业管理总局
1950年3月隶属于东北电力管理局
1952年5月更名为长春电业技术学校
1953年7月更名为长春电力工业学校
1954年6月更名为长春电力学校,隶属于燃料工业部
1955年由长春迁至吉林市,9月更名为吉林电力学校,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58年2月隶属于水利电力部
1958年8月升格为本科高等院校,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
1978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9月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
1988年隶属于能源部
1992年开始于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993年隶属于电力工业部
1997年隶属于国家电力公司
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
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热能工程”2个二级学科以“计划单列、联合培养”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12月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
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批通过,正式批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2-3]

本科专业

法学1个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

工学20个

生物工程 环境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 轻化工程">轻化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理学3个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文学2个

日语 英语

管理学5个

会计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艺术学3个

视觉传达设计 动画 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

经济学1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

其它3个

中外合作办学)">电气信息类(中外合作办学) 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 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制造大类1个

机电一体化技术

材料与能源大类4个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供用电技术 火电厂集控运行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 高考派
  • 校区建设

    学校地处吉林省吉林市,共两个校区,分为东、西校区,一为西校区(旧校区)(东北电力大学石头楼(梁思成首作)),另一个则是东校区(新校区),两个校区之间仅有一条马路之隔。

    • 基础设施

    截至2013年,学校建有东翼楼、西翼楼、礼堂;力学实验\印刷厂楼;管理系办公楼、机电、物理楼;动力实验楼、综合实验楼;教学主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东阶教学楼、东教学楼;图书馆、电教计算中心、学术中心、科技综合楼、工程培训中心;学生公寓(新校区)、研究生宿舍、干部公寓、欢喜教工公寓、二十二号住宅楼(青年公寓);学生一宿舍——学生十五宿舍;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成教餐厅、北山食堂、新校区学生食堂、引资食堂、回民食堂;一号住宅楼(住独身)、老干部活动中心、校医院、浴池、专家招待所 。

    工程项目面积(平方米)建造情况工程项目面积(平方米)建造情况
    综合教学楼一期51000已完工投入使用学生活动中心6500已完工投入使用
    学生宿舍二期30000已完工投入使用体育运动场
    已完工投入使用
    第二图书馆15000在建新校区体育馆12000在建

  • 知名校友

    两院院士

    柴天佑、黄其励、金红光

    穆 钢

    东北电力大学原校长

    倪明江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

    洪源渤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王禹民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副部长级)

    于新阳

    国家电监会首席工程师

    王会生

    国家投资开发公司总裁

    陈峰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有安

    银河金控董事长、党委书记、银河证券董事长

    栾 军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王久玲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张启平

    国家电网公司总工程师

    卢 放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房 喜

    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朱永芃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

    米树华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任书辉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曹保钧

    东北电力设计院院长

    迟宝德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韩水

    东北电监局局长

    薛宁超

    中广核节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级项目经理

    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

    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据201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973、863、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7项,主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58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310项,其它科研项目1300余项,年科研经费近80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2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262篇,被SCI、EI、ISTP收录2337篇。2013年1月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经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东北电力大学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项目一览表(2007-2013)
    成果名称获奖情况获奖年度第一获奖人
    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定量评价理论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12穆钢
    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宋轩
    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定量评价理论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12穆钢
    大型变压器铁心及夹件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12李国庆
    电站锅炉调峰低负荷运行水循环可靠性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12周云龙
    流化床锅炉飞灰综合利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12吕太
    城市电力电缆安全运行及防火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12李国庆
    冷却水污垢特性获取方法、监测系统及其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12徐志明
    运用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构建电力系统在线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12穆钢
    高性能电力IPAS成套自动化装置研发及应用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01宋轩
    电站锅炉调峰低负荷运行水循环可靠性研究与应用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1周云龙
    中小型汽轮机低真空供热运行方式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08李勇
    中心城市电网预警及应急调度指挥技术支持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12李国庆
    低热值油页岩锅炉燃烧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06王擎
    气液两相流型智能识别方法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12周云龙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12蔡国伟
    基于知识发现的电力操作虚拟现实仿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12曲朝阳
    生物无机复合纳米絮凝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12关晓辉
    高耐久性高强活性粉末混凝土电杆的开发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12鞠彦忠
    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穆钢
    高效生物填充塔脱臭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张兰河
    汽轮机热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李勇
    输电线路冰致灾变机理及输电塔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刘春城
    高压断路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王振浩
    电力系统操作接地防误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辛业春
    基于可拆装直流弱电流传感器的直流系统隐蔽接地故障监测装置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12王鹏
    电力系统节能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综合自动控制技术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12李国庆
    气浮式水力旋流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12张万友
    油页岩炼油、半焦发电及灰渣综合利用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12王擎
    基于协同决策机理的电网智能化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12曲朝阳
    火电站设备结构及建设施工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12李少华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气液两相流型识别方法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12周云龙
    工业物料仓机电清堵装置研究及技术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12党克
    吉林省油页岩基础燃烧特性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12王擎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12鞠彦忠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力学行为及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08刘春城
    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及故障仿真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08宋人杰
    间歇式在线低磷快速自动分析仪的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08孙墨杰
    电力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08王金铭
    数字化电网安全预警研究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08曲朝阳
    城市电网新型EMS研究与系统开发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12李国庆
    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拓展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12蔡国伟
    GD0511Na痕量钠离子分析仪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2009.12徐元哲
    二次安全防护拓展系统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9.12蔡国伟
    基于柔性工作流的医药营销安全机制及经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12阚运奇
    剪力墙抗侧移刚度优化设计理论及适宜高度的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12秦力
    DJ重力式纤维滤池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12张万友
    铁络合物催化多相类Fenton氧化除污染技术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12张瑛洁
    基于特征分析的服务器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12郭晓利
    电网调度安全操作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12宋人杰
    基于具有热电响应光子学薄膜的电场检测技术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12贾若琨
    极端气象条件下输变电结构灾变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估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12祝贺
    循环冷却水微生物污垢诱导期监测方法、装置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曹生现
    高压脉冲放电耦合溶气气浮除污染工艺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杨世东
    钢筋混凝土早龄期约束收缩开裂及相变控温性能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侯景鹏
    多功能聚合物传感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施云芬
    聚合物在生产硬木化学浆方面的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林松竹
    供电公司高压用电检查系统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张喜荣
    人工智能技术在循环冷却水污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李静
    自然循环锅炉水冷壁安全监测研究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12周云龙

    科研机构

    截止到2013年,学校有13个研究所,108个专业实验室,其中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有“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并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所1个。

    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文科基地共16个 。

    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文科基地名单
    平台名称审批部门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
    能源高校洁净开发利用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教育厅、财政厅
    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
    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节能与测控技术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发改委
    吉林省输电工程安全技术实验室
    吉林省电力变流与电气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风力发电联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流体机械安全节能技术吉林省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科技厅
    吉林省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电站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文科基地
    吉林省电力电子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工信厅

    学术资源

    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藏书以专业用书为主,非专业用书为辅,主要收

    校园风景(20张)

    藏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工程、管理、艺术等学科方面的文献,逐步形成了具有该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截止到2012年底,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为140万册,收藏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

    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主要包括11个数据库,即: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读秀知识库、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中华数字书苑、Science Direct数据库、IEL数据库、外文百链云图书馆。

    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东北电力大学二级院系

    序号

    院系名称

    序号

    院系名称

    1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4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5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6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10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11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12东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13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14东北电力大学媒体技术与传播系
    15东北电力大学国际交流学院16

    东北电力大学输变电技术学院

    (表格参考资料:[4-19]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3年,东北电力大学有教职工1406人,其中教师8

    校园风景(15张)

    23人,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16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3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6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3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7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选15人;首批新世纪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5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6人;博士生导师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

    学校涌现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

    学科建设

    截止到2013年,学校拥有“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一级学科4个,重点培育一级学科2个,拥有“十一五”省级重点二级学科8个;拥有校级重点二级学科5个,校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5个。 开设有38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另有专科专业5个。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4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名单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重点学科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
    0808电气工程重点学科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学科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培育学科0814土木工程重点培育学科
    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名单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
    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校级重点学科070104应用数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校级重点学科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校级重点学科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校级重点学科083002环境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名单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
    080701工程热物理省级重点学科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省级重点学科
    080702热能工程省级重点学科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省级重点学科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省级重点学科081402结构工程省级重点学科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学科081704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 教学成果

    据2014年2月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石头楼主楼

    、自动化等[22-23]

    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工程流体力学、运筹学[24-25]

    省级精品课程:锅炉原理、工程流体力学、汽轮机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力发电厂、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过程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运筹学、高等数学等、物理化学、材料力学、钢结构、混凝土及砌体结构[26-30]

    国家级教学团队: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等

    省级教学团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教学团队、汽轮机及热力系统课程群教学团队、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吉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学科ATC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 学校荣誉

    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 交流合作

    1998年获批准培养外国留学生。

    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实施“商务管理”和“商务信息系统”学士学位教育。

    2012年,学校与英国史翠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555 534 513 二批
    2012 482 461 440 二批
    2011 587 482 443 二批
    2010 493 475 454 二批
    2009 542 493 470 二批
    2008 514 476 455 二批
    2007 528 513 498 二批
    2006 526 497 468 二批
    2005 - 419 - 二批

    现任领导

    东北电力大学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李岩峰

    校长

    李国庆

    党委副书记

    周云龙

    副校长

    蔡国伟、王建国、王喜库

    纪委书记

    吕海龙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会计学 519 536 第二批
    土木工程 530 544 第二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35 538 第二批
    能源与动力工程 543 546 第二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52 555 第二批
  •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4650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