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

旅游发展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现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还有岭南天地(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大旗头古村、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文化景点。?还有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佛山祖庙、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二顺德清晖园和佛山梁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海西樵山,以及古迹市区孔庙、仁寿寺,南海康有为故居,顺德西山庙,顺德李小龙纪念馆 ,三水芦苞胥江祖庙、文塔,高明文昌塔、灵龟塔等。

佛山新八景

2004年1月25个候选景点中,评出的佛山新八景分别是: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南国桃源(南海南国桃园)

康有为故居名胜古迹

康有为故居:康有为故居在南海丹灶镇银河乡苏村,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西樵山人,人称康南海先生,实行维新变法,其故乡苏村中的“涎香书屋”“澹如楼”和“七桧园”是康有为幼年生活和读书处。抗日战争时全部拆毁,1983年把故居修复,辟为“康有为史迹陈列室”,1987年建“康有为纪念馆”,南海县博物馆在此举办“康有为史迹陈列展览”。现纪念馆门前旗杆夹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康有为中进士时建立的。故居为一厅二廊二房布局,硬山顶建筑,面积81平方米。故居具有历史纪念价值,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门头路:明代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农民黄萧养在冲鹤堡起义反明,屡战屡胜,占地甚广,挥军围攻省城(广州),且分兵进攻佛山,兵临城下。在洛水前建造了一座坚固的街闸,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梁广等人得赐忠义官,并敕封祖庙为灵应祠,把季华乡改为忠义乡。当时乡绅们把洛水前的地方称“胜门头”(即胜利之城门头),并刻石竖于街闸上头,以作记念。据说因“胜”、“城”同音,后直呼“城门头”。建国后拆除胜门头街闸遗址,并辟为马路。

石巷当楼:石巷当楼位于禅城区福贤路石巷39号,建于1924年,佛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巷当楼平面为方形碉楼式砖木结构的五层楼房,高24米。楼顶设枪炮眼供护院守望,内部层层为典当业储物架。佛山典当业,在明清时期已有,在清嘉庆、道光、咸丰时期最为鼎盛。据史料记载,当时有36家店铺散布在佛山各街道。民国时期,佛山的典当业比清代有所发展,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达到鼎盛,有大小当铺60家左右。

石路巷:位于佛山市城区福贤路纪纲街,是一条长达100米的内巷。两侧的建筑始建于明,有清代和民国时重修的痕迹。其古朴的花窗、方柱的趟栊、厚重的大门、长0.27米×宽0.12米×厚0.06米规格的大青砖、夯土厚实的墙体和红砂岩的石墙脚,均具有明代的风格。而4根圆柱支撑的大厅,却是清代所建造。巷口有二栋红砖绿瓦的建筑物,是民国时代建造的私家医院,名叫“小乐园”。石路巷民居的屋顶所建造的封火山墙,均采用锅耳式,其体量比清人建筑的大而厚,是当地民居建筑沿革的物证。

祖庙大街店铺:佛山在明、清时期,民居比较集中,且大部分以商号、作坊、住所三合一使用,下铺上居或前铺后居成为佛山典型传统店铺的形式和街景,花岗石的“铺张墩”,曲尺型的木柜台和装嵌在墙上的杂货架是营业的天地,门前例有“门官土地福德财神”,室内例有历代祖先神位和井泉龙神、灶君等神位。是当时本地商业发达和民俗风情的传统代表建筑。1998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塔坡庙和井: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民在塔坡岗(塔坡街)上出土三尊铜佛像,塔坡岗遂成佛家之山,立石碑上刻“佛山,故得名。

东华里:清代的佛山商贾云集,名门望族多会于此。东华里是佛山现存的最完整的古街道,也是达官、富商的集居地,距今有150多年历史。是100多年前佛山城里的“第一街”,它同时又是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区,是研究佛山建筑以及居住习俗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因此,东华里于1989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在市区福贤路,原名“杨伍街”,一时间,达官、富商、名流齐居于此,东华里堪称“岭南第一街”。东华里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道,佛山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庄宅式府第建筑群组,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风格,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筑史以及居住习俗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8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祖庙:在佛山历史上曾集神权族权政权于一体,正如庙门一对联云: “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可见其显赫一时的重要地位。其庙貌气魄宏大,殿阁巍峨,雄伟壮丽,楼亭叠翠,通透玲珑,独具岭南传统建筑的神韵。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主体建筑沿南北纵轴线排列,由南至北依次为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和庆真楼,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紧凑而错落有致,其建筑结构既有民族风格又别具岭南特色,目前该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观众量最高时达二百万人次,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三水旧海关大楼: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社区居委会桥东街28号一座。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是英国在中国设立的早期海关之一。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开放广东三水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此设领事馆和海关。同年,英国在三水旧县城河口设立三水海关税务司公署(俗称三水关),实行外籍税务司专断的半殖民地海关行政人事制度,关税收归英国所有。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建成该楼。1994年5月30日把该建筑列为“三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佛府124号)为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较早的海关之一。

佛山遗址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在西樵镇西樵山。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由于火山的作用,形成岩石最适于人类打制石器。根据历年来对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发掘资料表明,是一处分布面积广、石器丰富、延续年代长的采石场和石器加工场遗址。

鱿鱼岗遗址:鱿鱼岗遗址在西樵镇百西西岸村东南处鱿鱼岗上,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80年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与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南海县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该遗址对研究我县原始人类生活习俗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鉴于该遗址文化层丰富,发掘工作结束后,南海县博物馆建简易房子把整个考古发掘现场保护起来。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涌亭:北涌亭在南海里水镇新联村北涌坊。据传说,建八角亭纯是古代人民“风水”之说所引起,当时里水丰岗乡建了一间“冯法师庙”,庙门对着北涌坊,认为对里水乡的“丁、财、贵”都不利,于是建一亭以克之,由八坊集资建一八角亭以挡煞,每角代表一坊,这才可保无虞,为了获得丰年,乡民乃安奉“禾花娘”神于亭内,每逢农历二月社日,乡民都来祈祷拜祭,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神像已无存。亭始建年代不详,为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顶,亭内四根木园柱为主体,柱通至顶层,每面的梁架设三个斗拱架托,构成歇山顶,木柱外为四根六面体花岗石檐柱,檐柱矮,内木柱高,檐柱上每面设五个斗拱架,承托瓦檐,瓦檐外伸一米,四檐角往上翘起,亭上层歇山顶四角,下层檐缘四角,故又名八角亭。亭占地面积64平方米,亭中石檐柱上镌刻“大清咸丰岁次丙辰(1856)本坊重

建,里市新利店造石”,主梁上刻“大清光绪岁次癸末(1883)拾贰月吉旦重建”,该亭的建筑形式、结构别具一格,是我省现存亭式建筑中少有的。1978年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燕岩采石遗址:石燕岩采石遗址在西樵镇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面,因洞曾盛产石燕得名“石燕岩”,包括“天窗框”、“石屏风”,“石祠堂”等处,石燕岩质多为红色粗面岩,石料最适合建房子之用,西樵山下有村名“石岗圩”,是当年石匠在此采石到山下圩上作贸易场所而得名,西樵附近一带的建筑、舂臼、石柱、夹柱石,均是此种石料。明以前多为露天开采,明以后发展为洞穴开采以斜井掘进采石,天窗格是此种方法开采,洞内人工采石痕迹明显,洞中有开采石料留下的支撑柱,横如列屏, 把洞截分成内外两进,因长年累月开采及天长日久受侵蚀风化积水成湖,可泛舟内进,形成洞内“水上汽车”、“水底牌坊”、“石屏风”、“石祠堂”、“天窗框”等景观。

历史建筑

佛山老城区50个历史建筑及分布图

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1、祖庙(祖庙路21号)

2、孔庙(祖庙路祖庙大院内)

3、仁寿寺(祖庙路)

4、黄飞鸿纪念馆(祖庙内)

5、叶问堂(祖庙内)

6、佛山飞鸿天地(祖庙大街)

7、简氏别墅(臣总里19号)

8、东华里(福贤路)

9、蕺园(福贤路131号)

10、福贤路民初骑楼商业街(老城福贤路南段)

11、兆祥黄公祠(福宁路95号)

12、石路巷明代民居群(福贤路纪纲街)

13、崇德里清代宅第群(福贤路纪纲街)

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14、禄丰当楼(弼头大街53号)

15、石巷当楼(福贤路石巷)

16、居仁里土府(居仁里)

17、居仁里清至民初高档宅第群(福贤路居仁里139号)

18、石巷明至清庄宅建筑群(福贤路石巷54号~98号)

19、经堂古寺

20、石巷黄世昌追风膏药祖铺及两侧高档住宅群(福贤路石巷)

21、区家庄(福贤路居仁里)

22、鸿胜纪念馆(福宁路祥安街15号)

23、塔坡庙塔坡井(福宁路塔坡街1号)

24、简照南佛堂(祖庙大街文会里51号)

25、文会里嫁取屋及建筑群落(文会里豪华宅第群文会里)

26、李众胜堂祖铺(祖庙街18号)

27、龙塘诗社(文明里)

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28、黄祥华如意油铺(文明里6号)

29、先锋古庙(教善坊6号)

30、教善坊明代民居(教善坊25、27号)

31、教善坊民初西洋式宅第(教善坊58、60、62号)

32、霍式大宅第(隔塘大街)

33、“合记盲公饼”祖铺建筑群(教善坊)

34、长生树嫁娶屋建筑群(福贤路长生树83、85、87、89号)

35、明初旧铺(长生树29号)

36、黄氏宗祠(福贤路长生树)

37、长泰里(长生树)

38、基督教赍恩堂(莲花路27号)

39、梁园(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

40、青云大街当楼(筷子路青云大街)

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41、李可琼故居(莲花路莲花巷15号)

42、莲花巷土府(莲花路莲花巷4号)

43、大巷(莲花路)

44、培德里(松风路)

45、赞生堂(筷子路21号)

46、生生堂

47、汾宁路

48、任围(燎原路乐安里)

49、国公古庙(新安街46号)

50、叶家庄(市东上路)

其他景点

南风古灶景区南海影视城、佛山市中山公园、顺德西山庙 、顺德宝林寺 、佛山梁园 、庆云洞 、南风古灶 、刘传纪念馆、黄飞鸿武馆、仁寿寺 、南海观音寺、三水森林公园、梁启超故居 、大旗头村 、九江璜玑自然保护区、芦苞祖庙、三水九道谷 、碧江荫老园、千灯湖 、蔼雯教育农庄 、茶景园 、石湾美术陶瓷厂、顺德碧江金楼、顺德均安镇碧桂园高尔夫球场 、顺德生态乐园、东华里、卡特赛车俱乐部、赤松黄大仙圣境 、佛山康有为故居、李小龙祖居、三水森林赛车俱乐部 、锦霞禅院 、飞霞洞、碧玉洞、龙涛湾森林动感水城、顺德牌坊、顺峰公园 、顺峰牌坊 、黄飞鸿纪念馆、文塔公园、通济桥、河宕旧墟遗址 、顺德长鹿农庄 、云东海、西樵山等

佛山市景点

南海影视城佛山市中山公园顺德西山庙顺德宝林寺佛山梁园
庆云洞陈村花卉世界刘传纪念馆黄飞鸿武馆仁寿寺
南海观音寺三水森林公园梁启超故居大旗头村九江璜玑自然保护区
芦苞祖庙三水九道谷碧江荫老园千灯湖蔼雯教育农庄
茶景园石湾美术陶瓷厂顺德碧江金楼顺德生态乐园东华里
卡特赛车俱乐部赤松黄大仙圣境佛山康有为故居,李小龙祖居三水森林赛车俱乐部
锦霞禅院飞霞洞碧玉洞龙涛湾森林动感水城顺德牌坊
顺峰公园顺峰牌坊黄飞鸿纪念馆文塔公园通济桥
河宕旧墟遗址顺德长鹿农庄云东海西樵山三水荷花世界
高明皂幕山简氏别墅清晖园南风古灶西樵山
南国桃园佛山新八景城门头路石巷当楼石路巷
祖庙大街店铺塔坡庙和井东华里,三水旧海关大楼鱿鱼岗遗址
石燕岩采石遗址
佛山市历史建筑
祖庙孔庙仁寿寺黄飞鸿纪念馆
叶问堂佛山飞鸿天地简氏别墅东华里
蕺园福贤路民初骑楼商业街兆祥黄公祠石路巷明代民居群
崇德里清代宅第群禄丰当楼石巷当楼居仁里土府
简照南佛堂石巷明至清庄宅建筑群经堂古寺石巷黄世昌追风膏药祖铺及两侧高档住宅群
区家庄鸿胜纪念馆塔坡庙塔坡井居仁里清至民初高档宅第群
文会里嫁取屋及建筑群落李众胜堂祖铺龙塘诗社黄祥华如意油铺
先锋古庙教善坊明代民居教善坊民初西洋式宅第霍式大宅第
“合记盲公饼”祖铺建筑群长生树嫁娶屋建筑群明初旧铺黄氏宗祠
长泰里基督教赍恩堂梁园青云大街当楼
李可琼故居莲花巷土府大巷培德里
赞生堂生生堂汾宁路任围
国公古庙叶家庄

基本简介

基本介绍

佛山佛山(官方音译:Foshan,传统外文:Fatshan)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简称禅、佛。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经113°06',北纬23°02',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东倚广州,距离香港约231公里,距澳门约140公里。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3.2°C,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地区。佛山市的常住人口为603万人(2011年数据),其中户籍人口370.89万人。佛山还是著名侨乡,旅外侨胞达240万人。

佛山古称忠义乡、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佛山狮头、佛山扎狮和佛山灯色工艺名扬海外,中国南狮在广东,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是“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地理位置

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新火车站、广州南沙港)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够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随着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佛澳形成“1小时交通圈”,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

地名由来

“佛山”来源

佛山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忠义乡”来源

明代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1449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论功赏赐,封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永享春秋崇祀。

城市地标

佛山恒安瑞士大酒店(高度208米)、祖庙、百花广场、岭南新天地、东方广场、创意产业园、岭南明珠体育馆等。

交通设施

概要介绍

佛山佛山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共同构建“广佛都市圈”。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广州南沙港)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够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

佛山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中部,为“广佛都市圈”。佛山是“广佛同城”、“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佛山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

佛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城市群,是由4个县域和一个市区域组成的一个组合体。他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可以凝聚起整个佛山地区,但却可以协调起市区与县域的协调发展。

汽车客运

汽车客运站全称

级别

所属区域

汽车客运站全称

级别

所属区域

佛山,鸿运,客运站市级禅城区,祖庙街道佛山,大沥,客运站镇级南海区,大沥镇
佛山城巴总站区级禅城区祖庙街道佛山,西樵,客运站镇级南海区,西樵镇
佛山南海,客运站区级南海区,桂城街道——————
佛山,顺德客运站区级顺德区,大良街道——————
佛山高明客运站区级高明区,荷城街道——————
佛山三水客运站区级三水区,西南街道——————
佛山白坭客运站镇级三水区,白坭镇——————
佛山,乐平,金四季客运站镇级三水区,乐平镇——————
佛山芦苞客运站镇级三水区,芦苞镇——————
佛山,大塘,客运站镇级三水区,大塘镇——————
佛山迳口客运站镇级三水区,南山镇——————

国家铁路

广茂线(由广三线、三茂线合并而成,广三线始建于1902年),设有佛山站、三水站(春运期间停止办理客运服务)。

高铁情况

线路名称

设有站点

线路长度

线路标准

时速

动工日期

南广高铁佛山,西站,三水南站577,1km双线I级250km/h2008年11月9日
贵广高铁佛山西站,三水南站857,0km双线I级300km/h2008年10月13日

佛山地铁

佛山佛山地铁票价:0至4公里为2元,每增加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每增加6公里增加1元,24公里后,每增加8公里增加1元。

佛山市首条地铁线是广佛地铁。于2010年启用魁奇路站至西朗站段,计划2014年底启用西朗站至沥滘站,南延线(澜石站至小涌站)则计划于2015年底开通。

兴建地铁2、3号线的规划已获国务院审批通过,两项目总投资498.1亿元。两条线路沿途的车站位置已基本确定,其中,佛山地铁2号线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

1号线(广佛线): 魁奇路--沥滘

1号线(广佛线)途经站点:魁奇路、季华园、同济路、祖庙、普君北路、朝安、桂城 南桂路、礌岗、千灯湖、金融高新区、龙溪、菊树 西朗、鹤洞、沙涌、沙园、燕岗、石溪、南洲、沥滘

1号线(广佛线)运营时间:6:00-23:45

1号线(广佛线)备注 :鹤洞沥滘 在建

(以下表格中为其它线路)

线路名称

途经站点

运营时间

备注

佛山2号线高明西安缡州南站接广州7号线组成广佛2号线-规划中
佛山3号线容桂,狮山--规划中
佛山4号线大富猡胜--规划中
佛山5号线葛岸滘口沥西縡靧--规划中
佛山6号线九江圡港路接广州10号线组成广佛4号线-规划中
佛山7号线古鉴紫坭接广州17号线组成广佛5号线-规划中
佛山8号线佛山西站三水--规划中

轻轨建设

广佛肇城际线

佛山广州南站至肇庆,全长109.7公里,佛山段44.8公里;

广珠城际线

2011年1月7日全线开通,从广州沥窖至珠海拱北、江门,全长143.0公里,佛山段29.0公里。 对比地铁交通,广佛肇和广珠城际线布点更稀,速度更快。

广佛江珠轻轨

广佛江珠城际轻轨项目起于广州车陂站,途经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珠海五个城市,覆盖广州主 城区、佛山、鹤山、江门滨江新区及新会,是珠三角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广珠交通走廊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佛珠城际轻轨

佛莞深城际轻轨

广佛环线

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段)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三环八射”中核心一环广佛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连接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东部线网和西部线网。

公交运输

佛山三水国鸿LNG公交投入使用全市公交线路均为无人售票,均上车投币,设有广佛通(原佛山交通卡)、羊城通、岭南通刷卡服务; 全市由佛山城巴(普通城巴、直达快巴)连接至五区,各区公交基本由各区公交公司运营;南海、三水已开通镇巴线路。禅城公交使用广佛通刷卡1.4元,换乘0.7元(普通换快线一小时内没有半折),顺德公交使用广佛通刷卡1.6元,高明公交、三水公交使用广佛通刷卡9.5折优惠。开通广佛巴士、佛肇巴士等多条线路,另有旅游巴士5条线,广州巴士可到达黄岐。公交系统比较特别是南海区,分为三层,第一层绿巴,每条绿巴线路以各镇街客运站为起点设计线路到桂城,实行大站快车的运营模式。第二层黄巴,第三层为红巴,为各镇而设的镇内巴士,车身为红色,俗称“红巴”,编号为各镇简称加编号,如桂01,沥02,丹01等。

(1)市内各区巴士

为3位数字,字头区分归属区域,详细如下:

字头运行主要区域线路主要归属区域类型使用燃料运营公司
K禅城区,南海区禅城区公交快线LNG禅巴,粤运,新福利
1禅城区,南海区禅城区普通公交柴油,LNG
2南海区,禅城区南海区普通公交柴油
3顺德区,禅城区顺德区普通公交LNG
5高明区高明区普通公交柴油
6三水区,南海区三水区普通公交柴油,LNG运发公交,国鸿公交
8三水区,肇庆市三水区佛肇城巴柴油运发客运,粤运客运
9顺德区顺德区普通公交柴油

注:佛山大公交规划为四个板块:一是禅桂片区;二是顺德容桂、大良片区;三是三水西南片区;四是高明荷城片区,这四个片区内部公交自成体系,区与区之间以佛山城巴沟通,由此形成佛山大公交模式。佛山新“N”字头巴士开通,开进公交盲区。

接驳地铁公交线

地铁沿线站口的公交接驳线采用K字头,5条K字头快线接驳周边镇街与地铁站和重要枢纽站。

(2)城巴

佛山佛山城巴

佛山市各区间互通的快速巴士,便于各区市民到佛山市其他区的出行,车身为“佛山城巴”。

采用起始站区名至终点站区名方式命名,如:南海——高明、顺德——高明

旅游城巴

俗称蓝鲸城巴,车身为“旅游城巴”,命名名方式为单个数字,如“1”。

(3)城际巴士

目前开通的有广佛城巴、佛肇城巴、三水佛肇城际公交、三水四会城际公交。

广佛城巴

广佛城巴是指广佛两市介于常规公交和普通公路客运之间的一种公共运输方式,线路两端以公路客运站、公交站或具备条件的客流集散地为依托,沿途设置多个停靠站点,站距原则比普通公交站距远,提供比普通公路客运站点更多、可达性更高、比普通公交速度更快的公交化运输服务,其实质为公交化公路客运班车,车身为“广佛城巴”,采用广佛XX号线、4位数字编排命名,如“广佛1线”、“2227”等。

广佛快巴

广佛快巴是指跨广佛两市以点到点模式运行的一种道路运输方式,线路两端以公路客运站为依托,中途视情况适当安排进客运站或经当地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的站点配客,其实质为公路客运直达班车,车身为“广佛城巴”,采用广佛XX快线命名。

佛山(4)公共自行车

在城区内,随处可见的是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走在城市的中心区,每隔不远便可见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正是这个自行车的租赁系统,让佛山的都市型绿道达到了非常高的利用率。此外,禅城、南海、顺德绿道网建设与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同时启动,目前这三个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与绿道自行车租赁相结合,现已覆盖城区、甚至近郊的绿道,禅城区与南海区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已经对接,可使用IC卡实现通借通还。

(5)出租车

禅城、南海、顺德起标价8元/2公里,超出每公里2.5元;高明、三水起标价5元/2公里,超出每公里2元(三水的士拟提高运费至起标价8元/2公里,超出每公里2.6元)。

汽车牌照

粤E(禅城、高明、三水)、粤X(顺德)、粤Y(南海),佛山三个牌照与广州、肇庆广州、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深圳等珠三角地区9市行政区域2013年1月1日起年票互通。

机场建设

佛山沙堤机场,佛山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道面等级号PCN46/R/A/W/T,115、116、桂31、219、122线公交均可至机场,佛山机场巴士改为城巴客运站搭乘,行程约10-15分钟。

服务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船运情况

佛山境内设有顺德港(客运)、高明港(货运)、三水港(货运)。

截止至2008年,顺德港拥有四艘设备先进,豪华舒适的大型快速客轮,分别为“顺德号”、“顺景号”、“顺风号”和“顺水号”。每日有12个常规航班往返顺德与香港,航程仅需一小时五十分钟左右,旅途方便快捷。

有轨电车

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有轨电车)试验段建设启动。作为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新型交通的最大意义在于把佛山西站、广州南站两个枢纽连接起来,对内连接南海东中西三大片区、对外意味着南海、佛山与武广、广深港、南广、贵广等贯通中国南北和东西的高速铁路全面贯通。

BRT计划

2013年佛山西站(即佛山新火车站)的建成通车,建成后,还会开通中长途城际客运线路约10条,市、区始发公交线路25条,BRT(快速公交系统)线路1条。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对接点对接领导对接时间签署地
伊丹市,(日本)Itami佛山市佛山市市长卢瑞,华伊丹市市长矢野与一1985/5/8伊丹市
路易港市(,毛里求斯,)Port,Louis佛山市佛山市府高级顾问,刘明,路易港市市长,奥斯曼,刚多1989/1/27路易港市
斯托克顿市,(美国)Stockton佛山市佛山市市长,钟光超,斯托克顿市市长伊丹,戴拉1994/3/4斯托克顿市
雷诺市(美国)Reno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市市长,邓耀华,雷诺市市长彼得,斯弗拉泽1994/7/18南海市(现为,南海区,)
加美町,(现为,多可町,)(日本)Many,Cho佛山市三水区三水市市长叶海泉,加美町町长森野义史1996/12/10三水市(现为,三水区,)
波塞雄市(法国)Possession佛山市佛山市副市长,黄振辉,波塞雄市副市长,罗伯尔1997/4/11波塞雄市
汤斯维尔市,(澳大利亚)Townsville佛山市佛山市市长,梁绍棠,汤斯维尔市市长托尼,莫尼2006/7/28汤斯维尔市
梅德韦市,(英国)Medway佛山市禅城区禅城区,副区长,杨中慧,梅德韦市议会高级议员珍妮,切蒂2010/3/2禅城区
圣乔治市(,格林纳达,)St,George's,city佛山市佛山市副市长,冼瑞伦,圣乔治市议员彼得·戴维2010/4/23圣乔治市

经济发展

概况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聚”,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佛山狮头、佛山扎狮和佛山灯色工艺名扬海外,中国南狮在广东,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的铸造业始

佛山

于西汉,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以至“佛山之冶遍天下”。

2006年最后一次全国县级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佛山参评的四个区全部进入百强县前40名,其中作为广东“四小虎”的顺德、南海位列第2和第5位,与三水一起包揽广东省8个百强县中的前三名。

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6709.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在2012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排行榜第十。?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地方税收387.9亿元,同比增长6.6%,增收24.1亿元。此外,组织各项非税收入223.4亿元,同比增长11.3%,增收22.6亿元。其中组织社保费179.8亿元,同比增长10.0%,增收16.4亿元。

2013年,佛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7010.17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广州、深圳之后,为广东省第三位,同时位列中国大陆地区城市GDP排行榜第十八位。

第一产业

佛山运用现代工业生产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生态、都市、外汇农业转变。2013年,佛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6个,绿色食品8个,获农业类省名牌产品29个。顺德区是“中国鳗鱼之乡”,高明区“合水粉葛”和三水区“乐平雪梨瓜”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架构基本形成,国通物流是全国农业保税

项目、全国供港澳农产品中转处理中心。

201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68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59.69千公顷,下降3.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41千公顷,下降1.1%。全年粮食产量9.82万吨,比上年增长0.9%;蔬菜产量141.40万吨,下降4.4%;水果产量5.00万吨,下降0.1%。全年肉类总产量24.76万吨,比上年下降8.9%。其中猪肉产量12.56万吨,下降10.6%;禽肉产量12.16万吨,下降7.1%。全年水产品产量59.17万吨,增长1.2%。全年三鸟饲养量9263.59万只,下降12.1%;生猪饲养量272.22万头,下降8.4%。

第二产业

佛山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由十大行业作支撑成为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陶瓷及其它建材、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塑料制品、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十大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

佛山

佛山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名城,“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优势行业。

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重要力量,是佛山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主要特征和优势所在。佛山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禅城区实施“醒狮计划”、南海区实施“雄鹰计划”、顺德区实施“龙腾计划”,从政策、资金、资源和服务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佛山共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产业基地3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3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9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省级专业镇34个。佛山正加快建设“3+9”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打造“白色家电之都”、“平板液晶显示产业基地”、“陶瓷之都”。

2013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2.82亿元,增长1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2%,民营企业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0%,股份制企业增长14.7%,集体企业增长21.3%,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9.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1.7%,重工业增长13.6%。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12.5%,中型企业增长9.3%,小型企业增长15.0%。

第三产业

佛山是珠三角经济区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拥有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物流交易配送中心。易运物流市场、三山国际物流园于2008年建成运营,华南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项目一期、中国-新加坡(佛山)现代物流工业园项目正加紧建设。2003年至今,佛山成功举办了七届“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共签约项目625个,签约金额1732亿元。

佛山

佛山是中国六个品牌之都之一,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46件、中国名牌产品65个,参与研制国家及行业标准673个。知名企业有:佛塑集团、佛山照明、欧司朗照明、佛山陶瓷、普立华照相机、海天调味品、华新包装、鹰牌陶瓷、东鹏陶瓷、科龙电器、美的电器、格兰仕电器、志高空调、万家乐热水器、健力宝饮料、好帮手汽车电子、溢达纺织、华润涂料、佛山日丰、碧桂园地产、李宁运动服饰、联邦.高登等。依托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已有美的电器、万和集团、东鹏陶瓷、锡山家具等一批知名企业在佛山设立总部大楼,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成运营。2010年,海尔华南总部、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神州数码数字城市(华南区)总部基地等项目落户佛山。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37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在旅游人数中,接待过夜旅游者1118.8万人次,增长7.0%,其中外国人22.1万人次,增长4.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12.5万人次,增长0.4%。全年旅游总收入431.09亿元,增长17.9%。

政治领导

市级领导班子如下:

市委会

市委会书记李贻伟
市委会副书记周天明
市委常委张子兴,冯德良,吴卫华,邓伟根,梁维东,魏辉,李子甫,区邦敏
市人大
主任李贻伟
副主任杨建华,徐海祥,黄建丰,刘耀淳,霍伙,卢立湃
市政府
市长刘悦伦
副市长李子甫,许国,麦洁华,王玲,刘炜,宋德平,彭会
秘书长林征
副秘书长赖紫宁,林灼杰,葛承书,张开机,邓灿荣,骆毓林
市政协
主席杨晓光
副主席黄炳,杨军辉,袁毅桦,谭家驹,杨锡基,陈道明,廖东明,马亮照
市纪委
纪委书记张子兴
纪委副书记曹小华,裴广明,朱娅丽
备注,截止2013年,引自佛山市政府网-领导之窗

教育事业

截至2013年末,佛山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 所,全年招生1.12万人,在校学生4.73万人;普通高中57所,招生3.84万人,在校学生11.37万人;初中134所,招生6.69万人,在校学生20.19万人;小学408所,招生8.44万人,在校学生46.37万人;幼儿园809所,招生7.45万人,在园幼儿23.65万人。学龄儿童入园率 99.62%,小学毕业升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学率99.03%,普通高中毕业升学率99.38%。

小学

佛山佛山的小学有佛山市第七小学、佛山第一小学、元甲学校、佛山市第九小学、佛山市第十二小学、佛山市第二十四小学、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学、同济小学、鸿业小学、城南小学、佛山市第三十三小学、冠华小学、人民路小学、佛山市第五小学、佛山市铁军小学等。

中学

佛山的中学有石门中学、石门实验学校、佛山市第一中学、南海实验中学、南海第一中学、佛山市华英学校、佛山市第二中学、佛山市第三中学、荣山中学、佛山市第四中学、汾江中学、佛山市第十中学、佛山市第十一中学、佛山市第十二中学、佛山市财经学校、九江中学、桂城中学、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南海中学、高明一中、高明纪念中学等。

大学

佛山的大学有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佛山属于百越地。

佛山秦、汉时期,现禅城、顺德、南海、三水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

晋代,禅城称“季华乡”。

590年(隋开皇十年),从番禺县分置南海县,因旧置南海郡得名。

628年(唐贞观二年),季华乡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

五代十国时佛山、顺德属咸宁县,宋初重新并入南海县。

1452年(明景泰三年),敕封佛山为“忠义乡”,属南海县。同年,置顺德县,意为“顺天威德”。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置高明县,因原有高明巡检司而得名。

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置三水县,意为“三水合流”。

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初期)设立南海县府于佛山镇。

1924年(民国十三年)设立佛山市政厅,三年后因贪污腐败而撤销。

1934年(民国廿三年)改名佛山特别区,属下六个乡公所。

1938年(民国廿七年)佛山沦陷后伪日时期。

1945年(民国卅四年)抗日胜利,撤销佛山特别区,改六乡为三镇。

1946年(民国卅五年)设南海县府,撤三镇为佛山镇,直至1949年10月佛山解放。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0月19日,高明县全境解放,高明县人民政府由合水移至明城。10月29日,佛山军管会成立,并接管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高明县也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军事管制。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

佛山1950年2月15日,成立三水县人民政府。3月1日,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3月20日成立顺德县人民政府。7月1日,佛山改市为镇,归南海县管辖。

1951年6月26日,佛山镇改镇为市。

1954年6月,中共粤中区党委、粤中行署由江门市迁入佛山市大福路10号。粤中行署辖24县(中山、顺德、南海、三水、番禺、东莞、宝安、增城、博罗、龙门、珠海、新会、高明、鹤山、封开、 怀集、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郁南、德庆),1市(石岐)和2省辖市(江门、佛山)。

1956年2月,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专区,辖13县(中山、珠海、番禺、顺德、南海、三水、新会、鹤山、高明、台山、开平、恩平、花县),1市(石岐)和 2 省辖市(佛山、江门)。

1958年佛山、江门改县级市,由佛山专区领导。

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专区曾改称广州专区。

1966年,佛山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佛山专区双重领导。

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佛山地区辖南海、顺德、三水、高鹤、台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会、开平、斗门12县和佛山、江门两市。

1983年6月1日,撤销佛山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佛山市辖中山、南海、顺德、高明、三水5县。

1984年6月,佛山市辖汾江区(1986年易名为城区)、石湾区、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县,代管中山市。

1992-1994年,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后撤县设市(县级),由佛山代管。

2002年12月,佛山市辖禅城(含城区、石湾、南庄)、顺德、南海、三水、高明五区。

行政区划

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原佛山辖区的城区、石湾区以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

行政区划

区划面积(平方公里)人口邮编行政代码政府驻地
禅城区1541,101,077528000440604石湾镇街道,岭南大道
南海区1,0742,588,844528200440605桂城街道,南海大道
顺德区8062,461,701528300440606大良街道,德民路
三水区874622,645528100440607西南街道人民三路139号
高明区960420,044528500440608荷城街道,文汇路

佛山注: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7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人口截止2008年底。

佛山中心城区

《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称《规划》)经国务院批准近日正式实施。而与上一轮出台的土地总体规划相比,该《规划》提出了中心城区概念,并首次把南海罗村、顺德乐从与禅城区、南海桂城一起纳入到中心城区范围里。

佛山新城

佛山新城(原东平新城),佛山CBD,处于佛山市中南部,以东平河为界,跨禅城、顺德两区。由同济路、南海大道—北滘环镇西路、佛山一环南线、325国道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88.6平方公里。佛山新城是佛山未来城市新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智能化国内领先、浓郁岭南风貌、辐射带动力强的佛山市中心城区、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现代岭南文化新城。

人口情况

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19431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3378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56423人,增长34.78%。年平均增长率为3.03%。其中,男性人口为3875041人,占53.86%;女性人口为3319270人,占46.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6.74。0-14岁人口为852619人,占11.85%;15-64岁人口为5968913人,占82.97%;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2779人,占5.18%。

佛山

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2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39万人,增长0.47%。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市总户数115.96万户,总人口381.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6万人。

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0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旅外侨胞达240万人。

著名人物

军政界:

佛山戊戌变法主要领导人康有为、中共第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四、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国监察部部长谭平山、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香港特区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明朝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内阁首辅梁储、内阁首辅方献夫、清末大臣张荫桓、身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历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军机大臣,清朝二百余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戴鸿慈、罗登贤、邓培、墨尔本市市长苏震西、陈文景、塞舌尔共和国前总统、在野党主席陈文景、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原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谭天度、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香港民主党主席刘慧卿、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刘千石、何钟泰、石礼谦、陈伟业、刘江华、谭香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原香港财政司司长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亚太区前主席梁锦松、严缨、陆敬科、梁士诒、陈汝棠、罗志、郑润琦、陈剑虹、郑金、陈金釭等。

商界:

香港永隆银行已故创办人伍宜孙、香港恒生银行已故创办人梁球锯、香港东亚银行已故创办人简东浦、著名民族企业家薛广森、香港金融大王胡汉辉、上海冠生园创始人、大白兔糖之父冼冠生、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兆基、李兆楠、李家杰、李家诚、胡兆炽、香港珠宝大王、兼任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郑裕彤、郑家纯、郑志刚、广东碧桂园房地产创始人杨国强、杨惠妍、广州周生生珠宝集团创办人周芳谱、周永成、北京同仁堂(香港)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心、香港纸品业大王、华生纸品厂创办人林伯长、泰国钢铁大王何德年、广东美的集团创办人何享健、李兆麟、梁升、梁显利、王锡华、谢瑞麟、罗富昌、李伟强等。

文化界:

佛山广东历史上曾出九位文状元,其中就有五位出自佛山,分别是南汉的简文会、南宋的张镇孙、明代的伦文叙、黄士俊和清代的梁耀枢。此外还有邹伯奇、詹天佑、文学家吴趼人、朱完、吴旦、何文绮、李征霨 、冯栻宗、朱美瑶、黄鲁逸、傅天仇、卢龙云、粤剧名伶马师曾、任剑辉、梁醒波、李香琴、白雪仙、白驹荣、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潘玉书、冯公侠、刘传,画家黄少强、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卢龙云、岭南诗人区大相、数学家何衍璇等以及两院院士庞雄飞、陆启铿、刘允怡、梁智仁、何国钟、关士聪、关肇直、李衍达、罗绍基、岑可法、梁晋才、刘颂豪、叶叔华、苏国辉、马福邦、曾溢滔、胡经甫。

武术界:

张炎、梁赞、叶问、黄飞鸿、李小龙、黄麒英、苏黑虎、潭济筠、铁桥三等

娱乐界:

香港小姐黎美娴、李小龙、罗家宝、朱茵、何韵诗、廖碧儿、欧锦棠、汤盈盈、梁静茹、陈辉权、朱慧敏等

文化艺术

文化概况

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近代明清的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是粤剧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还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兴盛之地,崇文尚武彰显佛山精神。素有粤剧之乡???、南国陶都?、武术之城?、体育之城、品牌之都?的美誉。

语言

  • 禅城区境内通用粤方言。

  • 南海区境内除和顺镇(已并入里水镇)、松岗镇(已并入狮山镇)个别村的极少数人操客家方言外,主要使用粤方言???。

  • 三水区境内绝大部分地区讲广州方言,大塘镇六和片多数村落讲客家方言,南山镇也是客家人聚居点????,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这些客家大部分是清代从嘉应州等地迁来六和镇????。

  • 高明区境内主要使用粤方言,少数使用客家方言?。

  • 顺德区境内通用粤方言。

  • 文化底蕴

    佛山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岭南文化气息浓郁。同时,佛山也是中国粤剧的发源地,著名的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海内外。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佛山民间艺术,各具特色,通过剪、刻、扑、塑、扎、铸、绘、粘等工艺技法,制作出剪纸、扎作、彩灯、秋色(又称“秋景”、“秋宵”、“出秋色”、“出秋景”等)、陶艺、灰塑(包括纸扑、雕塑、雕刻、粘砌、铸塑等)、木版年画、书画等数十种艺术品。 佛山剪纸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统艺术,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佛山剪纸原以剪为主,后改用刀刻,在中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其作品入选多届全国美术展览和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还经常选送国外展出。佛山秋色可分为秋色工艺品和表演艺术两大类。又因佛山民间习惯把一出戏称为一套戏,故石湾居民把化装表演戏剧称为“地套”。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据《广东文物》描述:“前门刻有神荼郁垒,高与檐齐”,证明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属于地方民俗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饮食文化

    佛山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乡”,这里土地肥沃,水网交错,物华天竞,“海陆空”物产颇丰。无论天上飞、地上走、土里钻、水中游的动物,还是那青葱滴翠的各种果蔬,在厨艺大师们的精心烹调之下,都能变成美味佳肴

    佛山有许多小吃,如佛山扎蹄、佛山公芝麻饼、大良野鸡卷、大良磞砂、大良姜汁撞奶、炸牛奶、双皮奶、小凤饼,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三水狗仔鸭、水晶饺、甘笋蒸饼、西樵大饼、佛山九层糕、石湾鱼脯、佛山柱侯酱、蚕蛹、 白糖棉花糕、应记云吞面、金源酒家甘笋蒸饼 、汾宁白糖棉花糕、大可以状元及第粥、盲公饼、高明濑粉等许多小吃。

    佛山人根据不同的地方的特产与口味,创制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菜点。佛山的柱侯食品,顺德的“凤城(大良)炒卖”,声名远播。佛山的许多小吃,如佛山盲公饼、扎蹄,大良野鸡卷、炸牛奶、蹦沙、南海鱼生、大福饼、九江煎堆等皆名闻遐迩。

    简介

    西樵大饼

    佛山明朝弘治年间,方献夫任史部尚书时,一天四更起床,洗完毕,准备用早点,岂料仆人迟迟没拿上来。他到厨房一看,厨子迟了起床来不及做点心。方献夫见案板上有已发酵好的面团,便急中生智,叫厨子在面团中加上鸡蛋和糖揉匀,做成一个大饼子,放在炉子上烤。一会儿饼子烤好,方献夫用包袱布包好,命轿夫起轿,匆匆上朝去了。

    方献夫来到朝房,见还有时间,便拿饼子就着清茶吃了起来,饼子松软甘香,十分可口。同僚们闻到饼香四溢,都咽口水了,有官员还探过头来问吃什么饼子。方献夫故乡情浓,不假思索便说:“这是西樵大饼。”散朝后,方献夫命厨子如法炮制,做了几十个大饼子,第二天上朝时带到朝房,分给同僚享用。同僚们边吃边啧啧称赞饼子可口,西樵大饼便在朝中美名扬了。方献夫也经常命厨子烤制,供自己吃或招待客人。

    后来方献夫称病还乡,在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10年,制饼方法教给山民。好方法加上西樵山好泉水,制出来的西樵大饼更可口了,又因为饼子形如满月寓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礼品送人。

    到了清未民初,西樵大饼做得最好的是离西樵山不远的民乐圩一饼家,它制出来的西樵大饼除了甘香、松软、清甜外,还有刀切不掉渣,暑天在桌上放上10天半月不变质的特点,广州、佛山的商人纷仿制,但色、香、味均无法与地道的西樵大饼媲美。

    大良硼砂

    大良蹦砂最早出现在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创始人李禧制作的蹦砂以其甘香酥化,风味独特而为人推崇,继而驰名省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是游客到广东必争购买的休闲小食。

    佛山盲公饼

    合记盲公饼是佛山市土特产名产品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因而得名 。它创制于浦嘉庆年代后期(1796一l820年),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

    民俗活动

    佛山年宵花市:“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群众相沿已久的民间习俗。花市于春节前三日举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买到鲜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图。

    行通济: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佛山人认为“行通济,冇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济无忧愁)。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非常热闹。

    赛龙舟:每年的端午节期间,佛山各地有民间举办的龙舟赛,各乡各村派出阵容鼎盛的龙舟队参与竞渡。漂亮醒目的龙舟在水乡的河网上力争上游,两岸站满观众,锣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秋色 :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独有的大型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过去秋色多在秋收时节的晚上举行,表现形式上分为灯色、车色、马色、 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明永乐年间发展起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游行 的形式来展出,并表演舞龙、舞狮、十番、锣鼓柜等助兴,让群众观赏评议。

    社会发展

    科技

    佛山作为中科院与广东省全面战略合作重点示范市,积极开展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已建成6个专业中心和3个创新平台,开展合作项目313项。启动“中国南方智谷”建设,已有广东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等10个科研项目签约入驻。

    2013年末,佛山共有各级工程中心856家,其中省级工程中心159家,市级工程中心285家。高新技术企业614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30家。比上年末新增省级工程中心54家。全年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5项,市级科学技术奖励106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5件。全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119个,其中新增63个。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4674件,授权量1012件。

    传媒

    佛山第一份报纸《汾江日报》关于佛山历史上首创的第一家报纸,1929年国民党南海县政府所编《南海县政季报》第一期曾作如此记载:“人口十余万,百乡环绕,工商荟萃之佛山市镇,既无一日报,以为地方之喉舌……有志之士忧之。民元(1912年),乃有邑人梁宪廷氏办汾江日报。”从1918年到1949年的31年期间,佛山前后共出现过12份报纸,既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

    2013年,佛山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

    场馆

    2013年末,佛山共有文化馆7间,博物馆16间,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6所,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61万册。剧场和影剧院47个。

    卫生

    2013年末,佛山共有卫生机构1366个,其中医院89个,妇幼保健院5个,卫生院17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27073张,每千人口实有病床数3.7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994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35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助理)1.97人。

    体育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2013年末,佛山共有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807.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运动面积2.5平方米。全年我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5次,获奖牌13枚;参加国内比赛61次,获奖牌42枚。

    相关资料

    排名情况

    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1-2012》指出,佛山全球排名为210。在中国内地城市中,深圳、广州、东莞、佛山跻身前十,佛山在广东城市排名第三。而在宜商排名上,佛山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广州,排名第五。2012年佛山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6709.0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2781.36元,继续位列广东省第三位,全国排13。虽有下降但近几年来GDP一直在全国第十名左右徘徊。2012全国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佛山排名第8。

    城市荣誉

    佛山“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联合国“人类住区优秀范例“,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中国武术之城。

    “石湾瓦,甲天下”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岭南成药之乡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武术之城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狮艺之乡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惟一“中国龙狮名镇”。

    南方铸造中心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岭南水乡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旅游资源丰富。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还有岭南天地(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大旗头古村、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文化景点。

    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