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改革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不同点

一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山东省自2007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2014年山东省高考取消基本能力测试回归各省普遍采用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但因为2014年及以后入学的山东高中学生将不分文理山东省的高考模式即将再次更新

江苏省2008年高考开始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新理念新高考" style="float: right;" picsrc="4e0b3ea4182fc1dc9052ee1d" data-layout="right" width="1728" height="1103" url="http://g.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f568cb6478f0f736dcfe4b033a55b382/7af40ad162d9f2d30920d9f4a9ec8a136327ccfc.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40" useredit="1" />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浙江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山东安徽天津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安徽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海南江苏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海南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江苏省高考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包括: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每1门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必修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在划线前奖励1分即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而选修成绩不起加分的作用

2010年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中指出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录取适度挂钩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考的组成部分将水平考试成绩与高校招生录取适度挂钩一本院校录取的考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必须达到三个C级及其以上等级二本院校录取的考生至少两门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三A三B院校录取的考生至少有一门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至少有两门达到D级及其以上等级才具备录取资格

安徽省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成绩仍是录取依据此外也还要参照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江苏省2008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浙江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福建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天津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08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再其次是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高校在招生录取时要在高考成绩基础上逐步增加对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的考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要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选拔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潜质的人才方面进一步探索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选拔办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要进一步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可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各地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在统一考试录取中的平行志愿等录取方式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07年宁夏山东新理念新高考" style="float: right;" picsrc="9a1151c27c6b4d1ee5dd3b12" data-layout="right" width="500" height="375" url="http://b.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db07c4d8d7ca7bcb797bc02d8e096b3f/5882b2b7d0a20cf498a403c476094b36acaf99f1.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65" useredit="1" />2009年天津浙江辽宁福建与安徽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07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安徽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江苏天津浙江辽宁安徽与福建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安徽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总论

综述从已经出台的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来看虽然各省的方案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但它们都在努力朝着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这一高考改革方向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唯分录取的坚冰正在被打破高考改革一定会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原则下逐步实现从单一考试向综合评价的转变一定能构建起更加科学与公正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803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