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

学校领导

名誉院长

陶西平,男,1935年3月生,湖南省益阳市人,中共党员。

曾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顾问、中国教育学会顾问、中资教育研究所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湖南信息学院名誉院长。

董事长

陈登斌,男,1964年10月出生,湖南常德人,湖南省每日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信息学院董事长。

分别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南人民政府“创业标兵”,湖南省政协“优秀政协委员”,省人事厅、教育厅“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教育厅“全省民办教育优秀举办者”,长沙市委市政府“长沙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常德市委市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十大功臣”,“省部级劳动模范”等。优秀事迹载入国家人事部《共和国脊梁》一书,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国内外100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党委书记

柴世钦,男,1965年11月生,湖南华容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现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兼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青海黎明化工厂、青海省重工业厅、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委政法委、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教育厅(兼任湖南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等单位工作。

院长

刘太刚,男,汉族,1950年生,湖南祁阳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湖南信息学院专家 委员会主任,学院院长。

1968年参加工作,曾在东北工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MBA进修学习,历任原湖南冶金工业学校副科长、科长、副校长、校长,原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07年4月至今任湖南工业大学正校级督导员。兼任中国冶金职教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职教学会职业指导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理事,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委员会专家成员,湖南省职成教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评估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教育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规划、课题评审咨询鉴定专家,湖南省金属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

公开出版专著2部,主编高职高专教育教材6本,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全国教科“九五”、“十五”规划课题4项,省部级教研、科研课题6项。作为主持人,获得省级高教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研、科研成果三等奖3项。

2002年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湖南省优秀职教工作者”称号。

校徽

1、 湖南信息学院中文和英文校名。

2、 古典的学院建筑代表民族文化渊源流长。

3、 展开双臂的“人”字形象征着学子们拥抱大学生活,奋发向上。

4、博士帽和毕业文凭象征学有所成。

5、 椭圆形象征湘信院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6、 蓝色代表学院蒸蒸日上、朝气蓬勃、方兴未艾。寓意:湘信院学生热烈的拥抱生活,全身心地融入大学文化,奋力拼博,

校旗

1、白色:象征高洁丰富的学院文化。

2、蔚蓝色长条:象征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时代的标志。

3、四条蔚蓝色长条:象征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人才。

4、深蓝色长条:象征信息人才的摇篮——湖南信息学院,

强不息,敢为人先,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才,人才荟萃,茁壮成长,勃勃生机。

5、中心校徽:象征学院标志。

校训

自强不息,

办学理念

格物致用,

知行一体,

院系结构

学院现有院系:电子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筹),在校学生8000余名,教职员工587名。

学院坚持“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一体、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实施“双证融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了“学院+公司”内置式校企一体化运行机制,建成了现代置业(仿真)集团,组建了6大总公司、25个分公司、71个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了“双岗双责”,课堂既公司,教师既工程师,学生既员工,上课既上班,形成了身份互换、场景互通、校企互赢的育人新格局。

学院是全省同类院校首批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院。全省同类院校首批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全省同类院校首批士官村官选拔院校。全省同类院校唯一的数字化校园试点学院。全省同类院校唯一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省同类院校唯一的文明高等学院。学院办学水平处全省领先地位。

院系简介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遵循“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推行“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牢固树立服务育人意识,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管理学院现有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等三个教研室,开设财务管理等专业,基于业务流程的财务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应用获2012省级教学成果奖,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财务管理获2013年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按照校企一体化运行机制,依托现代置业(仿真)集团,与德国博世、华天集团、山河智能等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进行了深度校企合作。成立了代理记账公司,为1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建集团等10家企业联合开办20多个订单式培养班。学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 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是培养电子设计、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高端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基地,现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工程等11个专业。

电子信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以台湾信息技术专家、长沙市人民政府“313”国际高端人才梁季仓博士领衔的国际化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湖南省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动漫专业团队获省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一体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项目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系部按照校企一体化运行机制,依托现代置业集团,成立了锐先科技总公司。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计算机应用实验实训》基地,湖南省支持建设的《电子信息类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拥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实验实训室47个,建设具有国际前沿技术的高端实验室3个。与长沙三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迈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与广汽菲亚特集团、蓝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进行了“订单式”培养,每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定点输送一批优秀士官。

商学院

商学院秉承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现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本院的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电子商务专业2009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精品专业,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立项课题5项,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1项。本专业教师出版教材10部,公开发表论文130篇。 物流管理专业引进了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立项课题21项,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5项。本专业教师出版专著、教材11部,公开发表论文36篇。并获得湖南省大学生技能抽测优等的成绩。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面向市场的人才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打造了一批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实训基地。

校企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系部建立“职业集团”,以公司化的形式打造了物流仓储实训中心和物流综合实训平台,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学用”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打造了“经管实训中心”,形成“课程-实习-实训-公司孵化-正式运营”的电子商务创业经营模式,使电商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已具备独立运用公司的能力。广泛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并与广汽顺捷、星沙物流等多家企业合作实施冠名班“订单式”培养。

人文艺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于2009年11月由原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与艺术系合并而成,秉承学院“格物致用、立德固本、知行一体、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推行“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人文艺术学院现有商务旅游、表演艺术、艺术创意三个教研室,开设了商务英语等专业。我院各专业均配备了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所有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在95%以上。校内采用工学结合的内置模式,分别设立中西餐饮、茶艺、模拟导游、旅行社、外贸业务、写作创意、艺术设计、中文速录、钢琴、舞蹈、录音棚、化妆、虚拟演播室、实验剧场等十四个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各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分别与湖南省生态旅行社、湖南省中国国际旅行社等单位开展了校企合作;明城国际大酒店、长沙世纪金源大饭店在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订单培养班,为学生锻炼和施展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也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文艺术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毕业生以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好的竞争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我系2013年有三个省级课题成功立项,师生在各级技能竞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艺术设计教师团队在湖南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我系赵子健、曹丹霞、姜颖同学荣获二等奖,黄婉蓉、张诚、严平平、余霞、袁聪同学荣获三等奖;11级音乐表演专业肖泽宇同学与萌果梵尚传媒邀请签约,多名学生在电视台担任记者、主持、策划工作。本系学生在 “专升本”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专业竞赛、学生活动等方面,成绩均名列学院前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先后派出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其中09级商务英语于蓝同学在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中获湖南赛区第一名,全国决赛第二名。

依托现代置业集团,组建了人本商贸旅游政务总公司,与湖南生态旅游公司、华天大酒店等企业合作建立25个订单式培养班。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

获得荣誉

2006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单位授予湖南省“十佳民校”

2008年被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评定为“优秀”等级院校。

2008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09年评估为省级示范、省文明高校;

2010年获得全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评估为全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

2013年《依托道德银行 创新教育载体》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获得全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平安高校;

2013年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

2013年获得长沙市两型建设示范学校。

校简介

湖南信息学院(前身为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座落在长沙(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毛塘工业园。学院设置电子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30个,在校学生近一万人。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著名教育家陶西平任学院名誉院长。办学以来,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省级示范、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高校、省平安高校等多项荣誉。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占地面积达千余亩的“五湖五山五广场八园”环境优美,藏书达400万册的图书馆、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馆、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公寓式的学生宿舍为师生快乐地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学院被长沙市人民政府授予“两型建设示范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以长沙市“313”国际高端人才为代表的“海外专家教学团队”,以企业高级工程师为代表的“双师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多项办学成果。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对接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强化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成立了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获得新型实用技术发明专利85项,高标准建设数字化校园,成为全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

学院育人质量过硬。实施“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启动“千家就业工程”,近3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6.6%,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5年被评为省市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一批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海外知名大学留学深造。

学院以“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建设为引领,立品行、求品质、讲品位、创品牌,

乘车线路

自行乘车报到的路线

长沙汽车西站乘312路到长沙火车站,转乘127路至大众传媒,转乘城乡一体化公交3路线即到。 湖南信息学院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南站乘703路到星沙汽车站,转乘城乡一体化公交3路线即到。

招生期间学院在火车站、汽车西站、南站、东站、机场、码头均设有新生接待站,备有接送专车,请注意湖南信息学院接待牌。

自行驾车报到的路线

1、市内驾车到星沙,公安局旁上107国道往北方向5公里即到(见公路指示牌)。

2、常德、益阳、怀化、张家界、自治州等地新生走长常高速9公里绕城高速(长沙市北三环)到终点站(毛

塘收费站)下,沿107国道北驶300米即到。

3、岳阳、湘潭、株洲、郴州、永州、衡阳、娄底、邵阳等地新生走京珠高速到杨梓冲收费站下,

北驶300米即到。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4072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