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虹口区境内经济发达。四川北路商业上海市中心扩大图街是全市三大市级商业街之一,箱包业是已被市政府认定为虹口的特色产业。同时也已经形成了以航运服务业、知识服务业、商贸文化旅游休闲业和房地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市场环境优越、政府服务优良、产业氛围浓厚。至2010年,航运服务业的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15%以上,形成航运要素市场;知识服务业的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12%以上,知识服务业集聚效应凸显,建成一批科技园区,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使知识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商贸旅游文化休闲服务业的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20%以上,现代商贸业发展迅速,四川北路都市商业中心综合消费水平提升明显;房地产业的区级税收占区级税收比重28%左右,旧区改造加快,商务办公楼宇和高品质住宅也已全面兴建。
社会事业繁荣。鲁迅公园、鲁迅纪念馆以及茅盾、丁玲等一批文化名人故居坐落虹口,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享誉海内外;区内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著名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复兴高级中学、华东师大一附中、北郊高级中学等重点中学及南湖职校久负盛名。医疗卫生资源丰富,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岳阳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海军411医院等著名医院。虹口足球场是全国第一个专业足球场,区里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教练员在国内外各种体育赛事上为国家、为上海争得了荣誉。
区境内的北外滩地区是上海市浦江两岸重点开发虹口区沿江概貌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点区域之一,这里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航运服务功能不断深化,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核心功能区的定位,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四川北路作为全国知名商业街之一,新一轮综合改造开发已进入收获阶段,打造商贸旅游文化休闲街项目建设与业态调整同步推进。凯鸿广场和嘉杰国际广场位于四川北路、东宝兴路口,与巴黎春天虹口店、东宝百货商厦共同形成四川北路中段的黄金十字旺角,成为该商业街的地标性商业圈。大柏树地区聚集钢材、家电、家具、建筑装潢、国际箱包、二手汽车、机电产品、环保设备等23个交易市场,逐步形成市级工贸中心,正加快推进知识创新与服务贸易圈建设。
虹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注重城区形态与文化特色、空间结构与功能定位的融合,以北外滩、四川北路、大柏树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功能区域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变城区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全面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全区绿化覆盖率达19.5%。加快推进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核心功能区作用。推进四川北路商业商务文化休闲街项目建设与业态调整,引进一批知名商业娱乐企业。进一步完善城区网格化管理,基本形成了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的运作机制,确保虹口区在全市市容卫生社会公众满意度评议和市容环境综合考核中继续保持较好水平。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加强监管监控,确保全年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虹口之最
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吴淞铁路铁马路菜场的位置,是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的始发车站(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是英商1876 年擅自建造的,上海至吴淞全线通车,全长15公里,有桥12座,与其它道路交叉处有栅栏50余处,但第二年就被政府付款收回。
中国第一个电话――1882年,理查饭店(现为浦江饭店)接通中国第一部电话。
中国第一个消防瞭望塔――1888年,虹口建造了上海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消防瞭望塔,这座消防瞭望塔是六角形瞭望台,瞭望半径可达5公里,从火钟楼所在地哈尔滨路2号,可以观至控江路、五角场等地区。现为虹口救火会。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的徐园――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1896年6月起,地处上海虹口区天潼路、浙江路(后来改为天潼路814弄)的私家花园——徐园开始放映“西洋影戏”。徐园由商董徐鸿逵创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园内筑有十二楼、又一村和孔雀亭,堂、榭、阁、斋俱全,结构精细。晚间张灯结彩,增设曲会、书会等雅集。逢元宵夜,各色烟火花炮于鸿印轩燃放,呈现火树银花的奇景。此外还有兰花、菊花、梅花等盛会。当时曾被誉为沪北十景之一。
中国第一个国人开办的新式学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沪上商业巨子叶澄衷捐资创办澄衷学堂,乃境内最早的国人开办的新式学堂。
中国第一盏电灯――1901年,中国第一盏电灯在虹口境内的理查饭店(现为浦江饭店)点亮。
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院,虹口成为中国电影放映事业的发祥地。1908年12月22日,西班牙商人安·雷玛斯在上海海宁路、乍浦路口租借一处溜冰场,用铁皮搭建一座可容纳250名观众的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首映《龙巢》。这是中国首家正式电影院,时称“铁房子”。当时,电影作为一门新的艺术,观众十分好奇;同时该院地处闹市中心,又非常重视对电影的宣传,当时的《申报》上几乎每天都有该电影院的广告。1913年,虹口活动影戏园由日本人接办,改名为东京活动影戏院;1915年,改名为虹口活动影戏院;1919年,改名为虹口大戏院;1965年1月1日,改名为虹口文化馆剧场;1985年改建为虹口文化娱乐厅。
中国第一个公共游泳池――始建于1922年的虹口游泳池是目前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对公众开放、露天正规化、循环水流的游泳池。
中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1923年,全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上海北区污水处理厂在欧阳路建成。
中国第一个书局――同文书局、同文书会先后创办,介绍西方文化、出版《万国公报》
中国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1912年11月23日,由乌始光、刘海粟等画家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坐落于乍浦路8号。
中国第一份大型画报――《良友》1926年创刊,出版最早、时间最长。八一三后迁香港
亚洲第一个专业足球场――虹口足球场
历史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淞江北境隶昆山县,南境隶华亭县。
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析昆山县东五乡置嘉定县,北境改隶嘉定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析华亭县东北五乡置上海县,南境改隶上海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县东境四乡的全部或部分置宝山县,北境改隶宝山县。
“虹口”的地名得名于“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区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泾浦,东纳沙泾港,南入黄浦江。1945年建区时,取境内港名命名为“虹口区”。
行政
虹口区下辖8个街道:
四川北路街道、提篮桥街道、欧阳路街道、广中路街道、凉城新村街道、嘉兴路街道、曲阳路街道、江湾镇街道。
板块
虹口地区历史建筑精品荟萃虹口区板块划分图、类型丰富,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在这片土地上,既有像上海大厦那样宏伟、精美,足以留世的建筑精品;有像邮电大楼、救火会那样的堪称历史文物的公共建筑;有名扬全国如1933老场坊那样的工厂厂房,又有像上海市监狱那样厚重似城堡般的监狱建筑;也有风格迥异的领事馆、教会学校和众多的公寓建筑、新式里弄;乃至精巧而独具风韵的别墅建筑群落……这些建筑都折射出虹口源远流长的文化沉淀与别具上海风情的宜居区域。区内人文气氛浓郁,在鲁迅公园、山阴路一带坐落着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等文化名人的故居以及朱屺瞻艺术馆、左联纪念馆和李白烈士纪念馆。在虹口,新的居住理念与旧时习惯交错融合,过往的斑驳印记映衬着现今的时尚变幻。昔日的虹镇老街、提篮桥的老式里弄也都在旧城改造中逐渐隐去,尽管相当缓慢又不时伴着阵痛,但虹口这个上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却实实在在走着自己的新世纪之路,不温不火的背后透露着不一般的从容闲适。
北外滩板块
①住宅条件
北外滩是上海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并至今有所保留的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国际文化历史底蕴;这里曾有过被称为“小维也纳”的犹太人居住社区;这里的摩西会堂、百老汇剧院、霍山公园都曾是二战时期犹太人聚会、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北外滩,有现代化的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高度繁荣的经济、江景的豪宅吸引大量成功高端人士入驻。东汉阳路、旅顺路这里应该说是最不错的地方,优雅的梧桐树把东汉阳路从中间隔开,高档豪宅围坐在此。北外滩分别受到四川北路商业街、北京东路商业街以及南京东路商业街的辐射,购物便利,消费环境相当不错。尤其是四川北路商圈,它的南端就是属于该区域的,马路两边各种专卖店,大小商铺林立,是个逛街购物的好去处。还有就是马路两边的一些沿街小商铺,包罗万象,三餐小吃、日常用品都可以得到满足。虹口是一个文化底蕴长,教育医疗设施历史悠久的区域。该板块的不足就是提篮桥街道存在着大量棚户区和旧式里弄,动迁户相当多。
②商务交通
北外板块位于虹口南部滨江区域,是中苏州河边的邮政大楼心城区中市场基础扎实、且中央商务功能相当完备的住宅板块。作为外滩的延伸,这里同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而其区位优势更是得天独厚:坐北朝南,面水朝阳,西南处外白渡桥、吴淞路桥两桥与老外滩相连,南面隔江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望,延绵起伏的古典建筑群和对岸的摩天大楼尽收眼底,与外滩、陆家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构成黄金三角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蕴含了巨大的开发价值。北外滩的定位是“中央商务区”、国际航运中心,最终将建成以知识服务、国际航运服务、文化旅游休闲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贸易区。同时将建有“5个功能区”---商住综合区、商务办公区、航务商务区、提篮桥历史风貌及现代商业街区。这里还会矗立一批标志性建筑群,包括16万平方米集客运、办公、酒店、商业等功能为一体,被誉为上海“海上门户”的国际客运中心。
北外滩板块和杨浦内环板块同时拥有的大连路隧道、轨道交通4号线以及纵贯虹口杨浦的轨道交通12号线使得这里的交通非常发达。而板块内新建路隧道的完成更是打通了浦西虹口越江直通陆家嘴金融中心的捷径,车行相当迅捷,因为吸引了相当部分中高层收入的有车族居住。同时,区域内有虹口区交通主干道吴淞路,公交线路很多,123、55、576、503等都可直接到达人民广场。唯一感到不足的就是,北外滩里面,阡陌交错,细如蛛网,多数小马路与其称它们是马路,不如说是弄堂,还有就是这里有很多单向道。
③教育医疗
北外滩地区,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一应俱全,特别是最让父母操心的幼儿园和小学,都离新建小学不远,而且教育质量也都很不错,像虹口区艺术幼儿园、东余杭路幼儿园都是上海市示范幼儿园,小孩放到里面很放心。这里的医疗条件也是不错的。虹口区妇幼保健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太平洋口腔医院、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就医环境和医疗水平都让人放心,平时有个头痛脑热,看病挺方便。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位于该板块内。
鲁迅公园板块
①住宅条件
鲁迅公园板块是一个集聚深厚的文化沉淀,拥有成熟商业街区的上海传统宜居城区。板块内有知名的多伦多文化名人街、街道两边苍劲的溧阳路的优雅法国梧桐、完善发达的交通配套等等。这里还有历史文化与时尚气息完美结合的四川北路商业街。生活在这里的人皆会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鲁迅公园板块也是不少人所要向往居住的地方。历史的岁月,已经让这里的大部分的房子年过甲子,有些旧里的高墙却也变成新里的矮墙,强调了通风和采光效果。同时这里的高品质新建商品房与次新房也是相当繁多。临平北路有虹口标杆楼盘的瑞虹新城共分为三期。还有大连西路附近的老式公房等等。目前鲁迅板块中部也有大量高端次新房被众多人士所关注,其中坐落于人文积淀浓厚的溧阳路上的溧阳华府还能俯瞰百年洋房群落,一览梧桐碧海胜景。稀有的洋房观景视野,媲美黄浦江、外滩、陆家嘴等城市标志性景观,流淌“最上海”风情,成为老上海们的绝版珍藏记忆。但近年来,随着区域内钢筋水泥、仿大理石的次新房逐一崛起,新旧居住理念的分化,高楼与里弄公寓的差异,随着世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板块内的居住人群各不统一,生活差距也越来越大,有不伦不类的感觉。
可无论如何,这里有深厚的文化积累,有成熟的商业街区,有完善的交通配套,有丰富的休闲娱乐,甚至有故土难离的老上海人。这,就是鲁迅公园板块。住这里,绿地、商业街--四川北路、文化名人街--多伦路、第一人民医院、轨道交通、足球场、百年的法国梧桐都有了。而多伦路上的山根会所、咸亨酒家,以及新开的多伦美术馆,都成了想要怀旧或小资的人们最好的去处。你甚至无法料想,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风情与如今的大上海时尚、繁荣会联系的如此紧密,而这一切在这里却做到了,这就是鲁迅公园板块。
②商业交通
四川北路商业街,一直以价格实惠、专卖店众多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如今巴黎春天、天宝百货等入驻,使得其档次略有提高。这里还形成了以福德商务中心、东宝百货、嘉杰国际广场和凯润金城为主的成熟商圈。虹镇老街由于大盘瑞虹新城和轨道交通4号线临平路的存在,商业味道日益显现,周边配套也逐步完善。同时板块内沿街商铺也可淘到精美的衣服和首饰。现在又加入了凯德龙之梦,为板块添加了新的活力!
鲁迅板块拥有四条轨道交通线山阴路上的鲁迅故居—大陆新村路,3、4、8、10号线早经成为板块居民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板块内的3、4号线共有四个站点,分别为虹口足球场站、东宝兴路站、海伦路站以及临平路站。8号线的站点有虹口足球场站、曲阳路站、四平路站。10号线途径新江湾城、五角场、老西门、陕西南路、华山路、虹桥路以及古北等地区,成为经过上海繁华地区最多的轨道线路之一。板块内出行的主干道有四平路、临平路、周家嘴路以及四川北路等,从这里去外滩、人民广场的车辆比较多,早晚高峰时间周家嘴路、四平路非常拥堵,不适合自驾车车主开行。另外,板块内的社区附近基本都有公交站点,对于业主出行还是相对便利。
③教育医疗
虹口区是上海的教育大区,而鲁迅公园板块则是虹口教育的主打板块之一。板块内附近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众多知名高校师生的居住也提升了此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附近还有复兴高级中学、华师大一附中、上外附中、鲁迅中学等重点中学,另有不少知名小学,可供家长为选择合适的学校为子女读书作准备。上海市复兴中学,由原上海市市属重点中学复兴中学高中部移址建成的,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
曲阳板块
①住宅条件
虹口区是上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文精神的影响极为深远。久居此区坐落于多伦路的鸿德堂的人总是“故土难离”,很多人即使换房往往还是把目标锁定于此,“曲阳情结”因此闻名。曲阳对于上海,是一个感情深厚的老地方。第一个家乐福,临近复旦、同济、上外、财大等7所重点高校,20条公交线路,共同描绘着曲阳的历史风貌。板块与闸北、杨浦相邻,该板块与其他板块相比,周边配套完善成熟,并与凉城板块相互串联起来,开发周期很长。目前曲阳板块已日趋成熟,是人们理想的生活居住区。它作为虹口区最为成熟的生活社区之一,素来以生活配套成熟、文脉隽永而著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房子非常多,近年来有部分次新房被众多人士所关注。位于板块中的曲阳公园集健身、休闲和赏景与一体;而与其紧邻是曲阳社区活动中心,由虹口艺术馆改建而成,内设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和多媒体会议中心。
②商业交通
曲阳路是条成熟街道,商业配套主要集中在这条路上,其中近玉田路的曲阳生活购物中心内有家乐福超市,旁边有麦当劳和必胜客及各种娱乐场所,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休闲娱乐需要。曲阳路近中山北路有曲阳商务中心、易买得、好美家、永乐生活电器、吉盛伟邦等大型专业卖场,另外新入驻的苏宁电器旗舰店也让板块内提升了不少人气。曲阳商圈内还有浦发行、建行、农行等银行,味之都快餐、上岛咖啡等生活场所。板块内曲阳商圈的配套设施相对成熟,但是靠近凉城路广灵四路、广灵二路、广中路上,街道都是一些小商铺、便利店、餐饮店等,大型卖场较少。板块内的商业配套成熟度存在落差,不太均衡。
整个曲阳板块拥有两条高架道路和两条轨道交通,他们的存在使该区域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交通便捷度相对凉城地区较为优越。最北部是中环线邯郸路段与凉城板块相连,中部、西部相连的是内环高架道路。自驾车的业主,出行相对便利,而走附近大连路隧道,30多分钟内可达陆家嘴。轨道交通3号线在曲阳板块分布有2个站点,大柏树站和赤峰路站。8号线则有四平路和曲阳路两站。居民也可以乘坐123区间、 502、139、942等公车,直达外滩、人民广场,四川北路和五角场等城市副中心。
③教育医疗
区域内众多知名高校围绕,文化气息浓郁,周边居住人口中高比例的大学生和教师群体也提升了区域人口整体素质。因此,良好的人文环境是该区域的一大特色,这也是其它很多区域所不能比拟的一点。板块内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东部临近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也是近在咫尺。岳阳医院是虹口区内为数不多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是以中、西结合为主的特色医院;位于伊敏河路上的和平眼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眼科专科医院,可诊治眼部有关的疾病。
凉城板块
①住宅条件
凉城板块与三个区为邻,分别是闸北、宝山、杨浦。该板块与其他板块相比,该区域面积较大,老公房占绝对优势,比如凉城新村、丰多伦路入口处镇新村、逸仙小区等。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一应俱全,配套完善成熟。这里为虹口房屋价格相对较低,居住层次较差的区域,是首次置业、养老等购房的首选之地。但近几年,凉城板块的次新房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广粤路、凉城路附近。周边都是板块的交通的主干道,出行便利。另外,借助凉城板块其原有的完善配套,及本区域内次新房,购房者的区域关注度日益增高。凉城板块属虹口区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周边生活配套完善,属于传统居住区域。板块内还有凉城公园、丰镇公园等,它们为周围广大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绿化环境。在万安路以北至场中路这片区域内,原先分布的厂区较多,在场中路以北,这里有大量待拆迁的房屋。凉城板块也是早期拆迁户的安置地区之一,因而原拆迁安置人员居多。
②商业交通
板块内拥有凉城路、车站北路这样的小型商业街,商业设施以超市、沿街商铺为主:华联超市、联华超市等一些中型超市;沿街还有商铺,包括衣、食、住、用的各类经营模式,分布相对密集。另外,曲阳板块内广粤路上的麦德龙大卖场,让北部、西部居民享受到极大的便利。水电路上新入驻的世纪联华,也使得东部、南部的业主在生活、购物上有明显的改善。
轨道交通3号线在凉城板块有站点,由于3号线接近区域的东部,因此对区域中心凉城路及其他路段的居民来说,公交线路仍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该板块有多条公交线路,虽然不乘坐轨道,但出行依然便利。其中21路可直达静安寺,66路直达南京路等市中心区域,不少站点还是始发站。凉城板块内的中环线汶水东路段已经通车使用,从凉城开车到市中心,时间上也已经缩短。
③教育医疗
板块内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广粤路)、虹口区民办丽英小学(广灵二路)等民办高质量小学,也有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广粤路)、广灵路小学(广灵一路)、凉城第三、第四小学等知名公办小学;钟山初级、高级中学;江湾初级、高级中学以及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江湾医院和海江医院为该地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环境
自然环境
虹口区区内河道蜿蜒,黄浦江的支流俞泾浦、沙泾港、虹口港环流经过区境,全长17公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境内原为东海之滨的滩地,多河道港汊,历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条,迄今留存的有黄浦江、吴淞江和以虹口港、沙泾港、俞泾浦为主的虹口港水系河流15条。黄浦江的一支经虹口港、俞泾港、沙泾港再流入虹口港,汇入黄浦江,全长21公里,环虹口自成一体,是独有的旅游资源。
虹口区位于上海市区的东北部,全区总面积 23.47平方公里,南隔黄浦江、苏州河与浦东新区、黄浦区相望,东与杨浦区相邻,西与闸北区相连,北与宝山区相接。虹口区
交通
地铁3号线
区内站点:江湾镇站、大柏树站、赤峰路站、虹口足球场站(换乘8号线、规划中16号线)、东宝兴路站
地铁4号线
区内站点:杨树浦路站、大连路站(换乘12号线)、临平路站、海伦路站(换乘10号线)
地铁8号线
区内站点:四平路站(换乘10号线)、曲阳路站、虹口足球场站(换乘3号线、16号线)
地铁10号线
区内站点:四平路站(换乘8号线)、邮电新村站、海伦路站(换乘4号线)、四川北路站、天潼路站(换乘12号线)
地铁12号线
区内站点:大连路站(换乘4号线)、提篮桥站、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站、天潼路站(换乘10号线)
人口
2002年,全区常住人口总数893420人,全年出生3625人,出生性别比111,出生率4.09‰,计划生育率96.14%; 人口死亡6271人,死亡率7.08‰,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99‰; 全区常住人口育龄妇女225117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5.20%,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51673人,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节育率87.20%(以第三季度抽样调查为依据)。
户籍人口总数797206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2776人,出生性别比107,出生率3.48‰,计划生育率99.67%; 人口死亡6198人,死亡率7.76‰,人口机械增长3925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4.29‰。全区户籍人口育龄妇女205922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5.83%,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37262人。
户籍出生人口中一孩率96.43%,二孩率3.57%;总和生育率0.66,一般生育率13.6‰,平均初育年龄28.76周岁,生育峰值年龄26周岁,初婚女性晚婚率为83.96%,独生子女领证率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