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会计学原理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上海审计学发展如何lixin.sh.cn/10.html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商品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商务。
能力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关课程
专升本
专业代号:B020204
会计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知识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主要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考试科目
政治、外语、高数(二)
自考
专业代号:A020203
主考院校:暨南大学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0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0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
0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
04 | 0418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 5 | |
05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
06 | 00051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 3 | |
07 | 00150 | 金融理论与实务 | 6 | |
08 | 00158 | 资产评估 | 4 | |
09 | 00159 | 高级财务会计 | 6 | |
10 | 00160 | 审计学 | 4 | |
11 | 00161 | 财务报表分析,(一) | 5 | |
12 | 00058 | 市场营销学 | 5 | |
13 | 00162 | 会计制度设计 | 5 | |
14 | 00149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6 | |
S1 | 00052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 1 | |
S2 | 10199 | 会计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内容简介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会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会计学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
会计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反映与控制的方法技术。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践服务,成为人们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
参考教材
会计学 教材一
资料
作者:夏冬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1
字 数: 864000
页 数: 637
I S B N : 978-7-302-13704-7
包 装: 平装
定价:55.00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现行会计准则为依据,结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实例,解释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全书包括三个部分:财务报告、会计报表要素和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和方法。财务报告部分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功能、编制原理以及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记账原理也在本部分介绍。会计报表要素部分主要介绍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和方法,主线是资产负债表要素,利润表要素则是通过资产负债表要素介绍,或者在财务报告中介绍,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等。管理会计部分主要介绍成本会计、预算管理和长期投资分析三个内容,如成本的分类、计算及其运用的基本方法等。本书同时配有较为丰富的习题,其中的讨论题大多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MBA和其他非会计专业教学,也可用于自学。
教材二
资料
书 名:会计学
作 者:陈红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04-027718-0
开本: 16开
定价:26.90 元
内容简介
《会计学》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之一,是为满足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后学习会计知识的需要而编写的。本教材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财务会计,由第一、二、三、四篇组成,共16章,是本教材的主干部分。本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中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全面的介绍,主要阐述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第二部分:管理会计,由第五篇组成,共4章,着重讲述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计算、经营预测与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和全面预算管理等内容。
《会计学》可供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参考读物,还可用作会计证备考教材。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篇 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第三章 货币资金
第四章 存货
第五章 金融资产
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七章固定资产
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九章 无形资产
第十章 负债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三篇 利润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第十二章 收入
第十三章 费用
第十四章 利润
第四篇 财务报告的阅读与分析
第十五章 财务报告
第十六章 财务报表分析
第五篇 会计信息应用
第十七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十八章 经营预测与决策
第十九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二十章 全面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
教材三
资料
作 者:刘威 主编
出 版 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页 数: 413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60-82397-3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管理 >> 会计 >> 会计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阐述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会计基本理论部分,包括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假设和会计的原则等。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
部分,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和
分析等。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对于基本会计理论方面,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在会
计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会计学专业
本科“基础会计”课程的教材和从业会计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报告
第三章 复式簿记法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五章 会计账簿
第六章 资产的记录与报告
第七章 负债的记录与报告
第八章 收入的记录与报告
第九章 费用的记录与报告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的记录与报告
第十一章 产品成本计算
第十二章 会计循环和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三章 本量利分析
第十四章 财务报表分析
参考文献
书摘
第一章 概论
本章要点
1.会计的基本概念
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3. 我国会计的法规体系
4.会计人员和会计职业道德
5.会计机构和会计组织
6.其他相关的机构和组织
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的定义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并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古代的文献记载中,会计被认为是“算账记账”工作。在现代社会,会计被认为是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的“商业的语言”。
因此,可以把会计定义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这样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经济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
经济信息的概念很广泛,它包括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表现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是指能够用货币来计量和记录的信息。例如,企业销售产品后取得的货款是多少,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多少,等等。非财务信息是指那些不能用货币来计量和记录的信息,例如,企业的购货合同,企业的产品的质量等。而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经济信息,一般是指财务信息。
会计确认就是对无数个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并确定其代表的经济业务是否发生或完成。例如,对于企业的经济信息,会计首先应根据各项经济业务发生对企业影响,按会计要素确认为某项经济信息是否涉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并确定其是否应作记录和报告。
……
教材四
资料
作者:蒋国发、曾韶华、韩春燕、张梅
ISBN:978-7-302-19682-2
定价:36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09-4-10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为主线,对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做了较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阐述。全书分为会计基础篇、财务会计篇、管理会计篇和会计实训篇4篇,共计17章,内容包括:会计学总论,会计核算基础,现金与应收款项,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分析,管理会计基础,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责任会计,会计模拟实训。本书注重在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和会计信息利用能力。各章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并安排会计模拟实训的内容,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
本书专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编写,同时也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及在职经济管理人员培训及自学会计知识的参考用书。
其他信息
第1篇 会计基础篇
第1章 会计学总论 (3)
第2章 会计核算基础 (22)
第2篇 财务会计篇
第3章 现金与应收款项 (65)
第4章 存货 (93)
第5章 对外投资 (106)
5.1 对外投资概述 (106)
5.1.1 投资的界定 (106)
5.1.2 对外投资的种类 (106)
5.2交易性金融资产(108)
5.2.1 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108)
5.2.2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108)
5.2.3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得到的股息 (110)
5.2.4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110)
5.2.5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111)
5.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13)
5.3.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 (113)
5.3.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息和股利 (113)
5.3.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114)
5.3.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出售 (114)
5.3.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 (114)
5.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115)
5.4.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与计量 (115)
5.4.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116)
5.4.3 持有至到期投资收益的确定 (116)
5.4.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117)
5.4.5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收回 (117)
5.5 长期股权投资 (118)
5.5.1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18)
5.5.2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121)
5.5.3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125)
思考题 (125)
练习题 (126)
第6章 固定资产 (130)
6.1 固定资产概述 (130)
6.1.1 固定资产的定义 (130)
6.1.2 固定资产的确认 (130)
6.1.3 固定资产的分类 (132)
6.2 固定资产的取得 (133)
6.2.1 外购固定资产 (134)
6.2.2 建造固定资产 (136)
6.2.3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138)
6.2.4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139)
6.2.5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39)
6.2.6 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 (140)
6.2.7 盘盈的固定资产 (140)
6.2.8 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 (141)
6.2.9 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141)
6.3 固定资产的折旧 (141)
6.3.1 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141)
6.3.2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143)
6.4 固定资产的处置 (146)
6.4.1 固定资产处置概述 (146)
6.4.2 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146)
6.5 固定资产的清查 (148)
6.5.1固定资产盘盈(148)
6.5.2固定资产盘亏(149)
6.6 固定资产的减值 (149)
思考题 (150)
会计学 练习题 (151)
第7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155)
7.1 无形资产 (155)
7.1.1 无形资产概述 (155)
7.1.2 无形资产的内容 (156)
7.1.3 无形资产的分类 (158)
7.1.4 无形资产的核算 (158)
7.2 其他资产 (166)
7.2.1长期待摊费用(166)
7.2.2 其他长期资产(167)
思考题 (167)
练习题 (167)
第8章 负债 (172)
8.1 负债概述 (172)
8.1.1 负债的定义及特征 (172)
8.1.2 负债的分类 (173)
8.2应付职工薪酬(173)
8.2.1 职工薪酬的内容 (173)
8.2.2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175)
8.3 应付债券(178)
8.3.1 公司债券的发行 (178)
8.3.2利息调整的摊销 (179)
8.3.3 债券的偿还 (179)
8.4银行借款 (180)
8.4.1 短期借款 (180)
8.4.2 长期借款 (181)
8.5 应交税费 (183)
8.5.1 应交增值税 (183)
8.5.2 应交消费税 (184)
8.5.3 应交营业税 (184)
8.5.4 其他税费 (184)
8.6其他流动负债(185)
8.6.1 应付账款 (185)
8.6.2 预收账款 (185)
8.6.3 应付票据 (186)
8.6.4 应付股利 (187)
8.6.5 其他应付款 (187)
思考题 (187)
练习题 (188)
第9章 所有者权益 (192)
9.1 所有者权益概述 (192)
9.1.1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192)
9.1.2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192)
9.1.3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193)
9.2 实收资本 (193)
9.2.1 实收资本核算的一般要求 (194)
9.2.2 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 (195)
9.3 资本公积 (197)
9.3.1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197)
9.3.2其他资本公积(198)
9.3.3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199)
9.4 留存收益 (200)
9.4.1 盈余公积 (200)
9.4.2 未分配利润 (202)
思考题 (202)
练习题 (203)
第10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206)
10.1 收入 (206)
10.1.1 收入概述 (206)
10.1.2 销售商品收入 (207)
10.1.3 提供劳务收入 (211)
10.1.4其他业务收入(212)
10.2 费用 (213)
10.2.1 费用概述 (213)
10.2.2 生产成本 (214)
10.2.3 期间费用 (220)
10.3 利润 (221)
10.3.1 利润概述 (221)
10.3.2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222)
10.3.3 所得税费用 (223)
10.3.4 本年利润的结转 (224)
10.3.5 利润分配 (225)
思考题 (227)
练习题 (227)
第11章 财务报告 (232)
11.1 财务报告概述 (232)
11.1.1 财务报告的意义 (232)
11.1.2 财务报告的分类 (233)
11.1.3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 (233)
11.2 资产负债表 (234)
11.2.1 资产负债表概述 (234)
11.2.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235)
11.2.3 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 (236)
11.3 利润表 (238)
11.3.1 利润表概述 (238)
11.3.2 利润表的编制 (239)
11.3.3 利润表编制举例 (240)
11.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241)
11.4.1 现金流量表概述 (241)
11.4.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242)
11.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48)
11.5.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 (248)
11.5.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251)
11.6财务报表附注(251)
11.6.1 财务报表附注的定义 (251)
11.6.2 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 (251)
思考题 (252)
练习题 (252)
第12章 财务报告分析 (257)
12.1 财务报告分析概述 (257)
12.1.1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257)
12.1.2 财务报告分析的依据和程序 (258)
12.2 比较分析法 (259)
12.2.1 水平分析法 (260)
12.2.2 垂直分析法 (261)
12.2.3 运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263)
12.3比率分析法 (263)
12.3.1 相关比率分析 (264)
12.3.2 构成比率分析 (282)
12.4 因素分析法 (282)
12.4.1 比率因素分解法 (282)
12.4.2 差异因素分解法 (284)
思考题 (286)
练习题 (287)
第3篇 管理会计篇
第13章 管理会计基础 (293)
13.1 管理会计概述 (293)
13.1.1 管理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293)
13.1.2 管理会计的职能与内容 (295)
13.1.3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与信息质量特征 (296)
13.2 成本性态及量本利分析(297)
13.2.1成本性态分析(297)
13.2.2 量本利分析 (303)
思考题 (307)
练习题 (307)
第14章 决策会计 (309)
14.1短期经营决策(309)
14.1.1 零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309)
14.1.2 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310)
14.1.3 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310)
14.1.4 亏损产品(或部门)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310)
14.1.5 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311)
14.2 长期投资决策 (312)
14.2.1 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估计 (312)
14.2.2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314)
思考题 (316)
练习题 (316)
第15章 规划控制会计 (319)
15.1 全面预算管理 (319)
15.1.1 全面预算的体系 (319)
15.1.2 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 (320)
15.1.3 编制预算的几种方法 (327)
15.2标准成本控制(328)
15.2.1 标准成本控制的体系 (328)
15.2.2 标准成本的制定 (329)
15.2.3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329)
15.2.4 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 (332)
思考题 (332)
练习题 (332)
第16章 责任会计 (335)
16.1 责任会计概述 (335)
16.1.1 责任会计的定义 (335)
16.1.2 责任会计的原则 (335)
16.1.3 实施责任会计的基础和条件 (336)
16.1.4 责任会计的内容 (336)
16.2 责任中心的划分及其考核 (337)
16.2.1 成本中心及其考核 (337)
16.2.2 利润中心及其考核 (338)
16.2.3 投资中心及其考核 (338)
16.3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340)
思考题 (341)
练习题 (342)
第4篇 会计实训篇
第17章 会计模拟实训 (347)
17.1 会计模拟实训概述 (347)
17.1.1 会计模拟实训的目的 (347)
17.1.2 会计模拟实训的要求 (347)
17.1.3 会计模拟实训的步骤 (348)
17.1.4 会计模拟实训的时间安排 (348)
17.1.5 会计模拟实训的书写规范 (349)
17.2 会计模拟实训示例 (350)
17.3 会计模拟实训资料 (366)
参考文献 (383)
教材五
资料
作 者: 孙琳,程立编著
出版时间: 2010-1-1
字 数: 475000
版 次: 2
页 数: 414
印刷时间: 2010-1-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64-20684-0
包 装: 平装
图书目录
前言
会计基础篇
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
第三节会计职能
第四节 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第五节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组织与规范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报表
第一节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第二节 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计量
第四节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
会计核算篇
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会计账户
第三节账户分类
第五章 复式记账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 会计恒等式
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
第三节 复式记账法举例
第四节 试算平衡
第六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筹集资金——所有者投人资本的核算
第二节 筹集资金——负债融资的核算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第六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会计实务篇
第七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八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 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第三节期末账项调整
第四节 错账的查找与更正
第五节 对账和结账
第六节 会计账簿的使用与管理
第九章 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 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第二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会计报告篇
第十一章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利润表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
第四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
第二节财务指标分析
第三节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教材六
资料
会计学 第2版
书号:09809AISBN:7-111-09809-9
作者:王淑慧 魏素艳 等主编印次:2-2
责编:商红云开本:B5
字数:定价:¥35.00
所属丛书:普通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系列教材
装订:平出版日期:2008-02-01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经济与管理人员阅读会计信息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四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以及成本管理和会计预测和决策方法。本书可作为经济管理各本科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的会计课程教材。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点,本书侧重于从培养管理者的角度编写,力求使学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学习,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理解会计信息的含义,具备较强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
教材七
资料
会计学第2版
书号:15924AISBN:978-7-111-15924-7
作者:陈金龙 主编印次:2-6
责编:曹俊玲开本:16(B5)
字数:定价:¥30.00
所属丛书:高等学校教材
装订:平出版日期:2010-05-31
内容简介
本教材针对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和特点,通过大量的图表试图让读者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及其产生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确认、计量及报告方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根据理解会计报表的需要,各章内容安排大体按会计目标、会计报表项目、会计账户设置、会计处理、报表填制等“逆序”进行,与会计实务的账务处理顺序不同。
本教材主要是为非会计学专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编写的。全书内容丰富,体系合理,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作为自学用书。为了便于学生自学,本教材很多章后面附有进一步学习指南。此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还编写了与之配套的学习指导和考试指南。
教材八
资料
书名:会计学 主编:胡华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号:978-7-115-28927-8 出版日期:2013-1-1
编辑推荐:本书适用于经济管理类非财会专业读者,强调会计信息对经济管理决策和控制的支持作用以及会计语言的应用,并不拘泥于详尽的账务处理,试图从培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使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从立体视角来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理解会计信息的含义,并具备一定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
同时,本书从会计两大分支入手,在对财务会计做详细阐明宗义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进行了言简意赅的介绍,以扩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为方便读者学习和教师授课,本书准备了课件、教案、习题答案和模拟试卷,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内容简介
会计语言日益具有“世界语言”的属性,本书旨在吸取会计学知识的精华,结合作者长期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工作需求,以如何运用会计信息为宗旨,传授利用会计信息的理论与方法,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
本书分为12章: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第三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十、十一章主要介绍基本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第十二章为管理会计部分,主要介绍会计信息在预测、决策、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为便于学习和理解,各章开篇都有章前导读和导入案例,章末配有思考题与练习题,有助于加深和巩固读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书配套提供相关课件、教案、模拟试卷、习题参考答案供读者学习使用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适合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MBA、MPAcc和EMBA的教学与学习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本章导读 1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
会计的基本职能 2
会计对象 3
会计的含义 5
第二节 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6
会计要素 6
会计等式 8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 9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9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11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3
第四节 会计工作规范 14
会计规范体系 14
会计法 15
会计准则 15
会计制度 17
本章小结 18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18
综合练习题 19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22
本章导读 22
第一节 会计循环 22
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23
会计科目 23
账户 26
第三节 复式记账原理与借贷记账法 27
复式记账原理 28
借贷记账法 28
试算平衡 31
会计分录 32
第四节 会计凭证和账簿 34
会计凭证 34
会计账簿 37
第五节 财产清查 44
财产清查概述 44
财产清查方法 45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46
本章小结 47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47
综合练习题 48
第三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51
本章导读 51
第一节 货币资金 51
库存现金 52
银行存款 54
其他货币资金 59
第二节 应收票据 61
应收票据概述 61
应收票据核算 61
第三节 应收账款 64
应收账款的确认 65
应收账款核算 66
坏账及坏账损失概述 66
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67
第四节 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70
预付账款 70
其他应收款 71
本章小结 73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73
复习练习题 74
第四章 存货 78
本章导读 78
第一节 存货概述 78
第二节 存货的计价 79
入库存货的计价 79
发出和结存存货的计价 81
第三节 存货的核算 84
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84
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88
第四节 存货的期末计价与披露 91
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 91
存货的披露 94
本章小结 95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95
综合练习题 95
第五章 对外投资 99
本章导读 99
第一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科目设置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和债券利息的账务处理 102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102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103
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104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设置 10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10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105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 107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与重分类 108
第三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8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会计科目设置 10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 10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1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11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111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 112
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和核算方法 112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 112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 113
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117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118
本章小结 118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119
综合练习题 119
第六章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其他长期资产 124
本章导读 124
第一节 固定资产 124
固定资产概述 124
固定资产的取得 126
固定资产折旧 129
固定资产的处置 132
固定资产的清查 135
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 136
第二节 无形资产 136
无形资产的特征 137
无形资产的分类 137
无形资产的计量和核算 137
无形资产的期末计量 141
第三节 其他长期资产 141
长期待摊费用 141
投资性房地产 142
商誉 144
本章小结 144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145
综合练习题 145
第七章 负债 149
本章导读 149
第一节 负债概述 150
负债的性质 150
负债的分类 150
第二节 流动负债 151
流动负债特征与分类 151
短期借款 151
应付及预收账款 153
应付职工薪酬 155
应交税费 159
第三节 非流动负债 166
非流动负债的特征 166
非流动负债筹资的优劣分析 167
长期借款 167
应付债券 169
或有负债 171
本章小结 172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173
综合练习题 173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176
本章导读 176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176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177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177
第二节 实收资本 178
实收资本的特征 178
一般企业实收资本核算 178
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核算 179
实收资本的变动 180
第三节 资本公积 181
资本公积特征 181
资本公积的核算 182
第四节 留存收益 185
留存收益分类 185
留存收益核算 186
本章小结 188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188
综合练习题 188
第九章 收入、费用、利润 192
本章导读 192
第一节 收入概述 192
收入的特征 193
收入的分类 193
第二节 销售收入的核算 193
销售收入的确认 193
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194
销售收入的核算 195
代销商品的账务处理 197
第三节 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 200
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00
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200
第四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 202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02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账务处理 202
第五节 费用 203
费用的特征 203
费用与损失、成本、支出的区别 203
费用的分类 205
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07
费用的核算 208
第六节 利润 209
利润的构成 209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210
政府补助的核算 212
所得税的核算 212
利润的结转 216
利润分配的核算 218
本章小结 219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219
综合练习题 220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223
本章导读 223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224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224
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225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226
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226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227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内容和格式 227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229
资产负债表的阅读 233
第三节 利润表 235
利润表的作用、格式及内容 235
利润表的编制 236
利润表的阅读 238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239
现金流量及其分类 239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241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及内容 24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243
现金流量表的阅读 247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49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 作用、格式及内容 249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249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 251
第六节 会计报表附注 251
会计报表附注的作用 251
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252
本章小结 253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254
综合练习题 254
第十一章 会计报表分析 258
本章导读 258
第一节 会计报表分析概述 259
意义和目的 259
程序和方法 260
第二节 偿债能力分析 261
短期偿债能力 262
长期偿债能力 266
第三节 营运能力分析 267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268
长期资产营运能力 269
总资产营运能力 270
第四节 盈利能力分析 270
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271
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271
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27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273
第五节 成长能力分析 274
总资产增长率 274
净利润增长率 274
总现金净流量增长率 275
其他指标 275
第六节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275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特点 276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图 276
本章小结 278
中英文词汇对照 279
复习练习题 279
第十二章 会计决策与控制 283
本章导读 283
第一节 成本习性与本量利分析 283
成本习性的形态 284
混合成本分析 286
本?量?利分析 289
第二节 预测与决策分析 294
会计预测 294
会计决策 297
第三节 会计控制 300
会计控制的含义 300
会计控制的原则和必要性 300
会计控制的内容 301
全面预算管理 302
标准成本控制 303
第四节 业绩评价 306
业绩评价的内容 306
业绩评价指标 307
业绩评价的分类 307
业绩评价模式 308
综合评价报告 309
本章小结 310
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310
综合练习题 311
主要参考文献 315
配套资料采取说明 317
注册会计师方向?出版图书
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学和管理学理论知识,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和电算化化设备操作技能、信息处理和沟通技术、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能够从事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适应外向型发展需要,具有应用型、高层次、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
基本信息
书名:会计学
套系名称:省级特色专业配套教材
书号:978-7-113-10775-8
版次:1
开本:16开
页码:321页
作者:王国付 王文
出版时间:2010.1
定价:34 元
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和会计报表分析三部分内容,以最新的会计准则论述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各会计要素的主要内容及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为了便于读者学习,本书每章前有重点内容介绍,章后有小结、复习思考题、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内容新颖、系统,结构严谨、合理。
学科组成
会计学按照服务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服务于盈利组织的企业会计和服务于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 会计学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也有称为对外会计)和主要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务的管理会计(也有称为对内会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会计也有称为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或预算会计。
会计学按照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的设置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会计学和会计理论学等。
会计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会计和审计的关系
会计是与审计有密切联系的。对两者的关系,中国学术界观点不尽相同。一种意见认为,审计是会计领域中稽核的一面,特别是财务审计,不过是会计的延伸,因此审计学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另一种意见认为,在产生审计的初期,审计的内容局限于会计账目和报表的检查,审计方法、步骤和程序密切地与会计理论和方法交织在一起,但现代审计已明显地与会计相区分。从本质、职能、任务、方法、原则等方面来看,会计学与审计学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认为审计学是独立于会计学之外的一门学科。
会计和财务的关系
会计与财务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在计划经济时期,财务被理解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时在资金筹集、调拨、分配、运用等方面发生的货币关系,或为保证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组织和协调资金筹集、调拨、分配、运用等业务的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主要指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资金筹集、资金使用(投资)和利益分配的管理工作。关于会计与财务的关系,中国学术界存在着3种不同的意见:①会计包括财务,即大会计观点。②财务包括会计,即大财务观点。③会计与财务lixin.sh.cn/kjcw/是两种既存在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经济管理工作,因而会计学和财务学是两门独立的学科。?
会计学起源和发展
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近代会计的形成及发展密不可分的。在欧洲,早在12~13世纪,意大利的商品货币经济已比较发达,借贷复式簿记已出现于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已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记账,当时人们称这种记账法为“威尼斯簿记法”。
意大利学者帕西奥里在其1494年出版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的第1部第9篇第11节,以“计算与记录详论”为题,系统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威尼斯簿记法”,并结合数学原理从理论上加以概括,为会计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由于帕西奥里著作的问世,使科学的复式记账法得以广泛传播,并推动了会计的发展。因而,一般认为,1494年是近代会计的开始。从15世纪到产业革命,德国、英国和荷兰出版了不少会计著作,展开对会计的介绍和研究,但都没有脱离帕西奥里“簿记论”的窠臼,只是在记账技术上有所改进。当时的会计理论主要是由“拟人学说”统一借贷的含义,建立帐户体系。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兴起。它要求会计定期向股东提供会计报表,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此,会计就在簿记的基础上,向资产、负债与资本的计量,收益的确定,报表的编制、审查、分析和解释等新的内容发展。
20世纪初,在产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先后出版了狄克西的《高等会计学》、里斯尔的《会计学全书》等书。这几本会计著作的出版,说明会计理论研究已从局限于记账、算帐的簿记向包括记账、算帐、报帐、查帐的会计转变,初步建立了现代会计学。
20世纪以来,会计表分析和成本会计学等新的会计学分科相继出现。到了50年代,由于生产规模的日益社会化和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迅速现代化,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一方面,电子计算机引进会计领域,促进会计数据处理电算化的研究;另一方面,传统的企业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会计学主要是由会计学原理、专业会计学和会计发展史组成。专业会计学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按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会计知识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司分为工业会计学、农业会计学、商业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所包括的不同内容,如对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会计信息的研究,可分为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等。按照会计知识涉及不同范围的会计主体,又可分为微观会计学(企业会计学)、宏观会计学(社会会计学)、国际会计学等。
会计学专业属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本专业设有企业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等三个专业方向。专业以企业会计为主,兼顾计算机与财务管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多方位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与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会计学属性
会计学的属性涉及这门科学在经济学中的所属类别。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主要取决于对会计性质的理解。在中国,对会计的解释有“管理活动论”、“工具方法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3种主要不同观点。依照“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依照“工具方法论”,会计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和工具,会计学是一门为经济管理服务的方法学或方法论的科学。依照“经济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学既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又是一门方法论(如何提供和利用会计信息)的科学。?
著名理论
原理介绍
会计学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会计学原理,又称“会计学基础”或“基础会计”,有时也被称之为“簿记学”或“初级会计”。
所谓“会计学原理”,顾名思义,它所阐述的是会计的一些原理性的知识,即要在具体实践中建立和应用会计这个信息系统所应当具备的一些共性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是人们通过长期实践,从感性到理性的不断总结,找出它们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而形成的。
理论内容
具体地说,“会计学原理”主要阐述的是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基本知识和会计基本方法的知识体系而大学会计学首先是公共课程,也就是任何专业都要学的课程,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 小 平理论、毛 泽 东思想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体育等。
其次是专业公共课,即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的课程,比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数学(或经济数学)、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
第三是专业课,这是会计学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从比较基础的会计学原理开始,到中等难度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审计案例分析、经济法等,再到比较深奥的税法、财务管理、高级成本会计、高级管理会计等课程。另外会学一些在内容上有交叉的其他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比如统计学。
第四是选修课,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一些课程,主要用来积累学分 ,烽火猎头公司相关专家认为会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希望在校大学生多做些具体的实际内容,不能光学习理论!
学科意义
“会计学原理”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在会计学科的大厦中,它当之无愧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两个方面去理解。
1.它是学好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
在会计学分类部分,我们已介绍了会计学按其研究内容的分类。在这种分类中,会计学原理所阐述的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级会计与高级会计学的基础。不掌握会计学原理的知识,很难学懂中级会计学和高级会计学,更不要说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了。
2.它可以用来指导会计学的研究和会计工作
“会计学原理”所研究的是人们运用会计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只要我们精通和掌握了一般规律的知识,就可以运用它来进行其他会计学的研究。
“会计学原理”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程序与方法,而这些方面都是从会计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带有共性的知识。因此,人们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就必须依据会计一般的规律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指南,否则,会使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市场发展
就业前景
会计学原理 一般是到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如果考上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到会计事务所高就了,或者大公司、外企。如果拿下国外的精算师、会计证,就业情况会更好。会计职业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需求缺口还很大。会计的层次很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较大的证书,比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样很快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当然,拥有名牌院校的学历证书,对就业而言,如虎添翼。
薪资待遇
三级别差异化,北京地区差异更明显。
从薪资待遇上来看,从职位高低划分,差异化十分显著。从全国范围来看,财务经理平均年薪为77300元,财务主管年薪为41293元,财务普通人员年薪为27005元。北京地区则分别为114000元、68900元、44240元。从各级财务人员年薪增幅上来看,全国财务经理年薪增幅为9.0%,普通财务人员年薪增幅为7.3%。北京地区差异更为明显,财务经理年薪增幅为16.0%,财务主管年薪增幅为13.6%,而财务普通职员年薪增幅只在5.0%。这说明财务高管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将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主力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会计研究中的问题大致分为两方面:
一是有关会计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问题,实际上是“会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属于会计基础理论,例如会计的本质、对象、目标、任务和作用及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会计准则、会计技术、会计机构设置等问题,是规范研究的范畴。
二是有关会计系统运行效率的问题,实际上是“会计是什么”的问题,是对已有的会计系统运行现状和运行效率的检验,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从美国的会计学发展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对会计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美国建立了基本的会计系统和理论框架,各种会计方法和会计技术趋于成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一种基于检验会计系统运行效率的会计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末悄然兴起,并成为近30多年来美国乃至全球会计研究的主流。
会计研究的这一发展趋势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会计基础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90年代中期起,中国会计界开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出现的会计现象进行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推动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考研介绍
会计学原理 考研总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用到考研上,就是事先要选择好报考学校,准备充足的备考资料。
1999年高校扩招后,会计专业本科生数量大规模增长。不少理工科院校都增开了会计专业,曾有报道说2000年开设的专业中,每10个专业就有一个会计专业。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也能说明一些情况。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12月11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553所;这些本科院校里面,招收会计专业的学校将近有一半,其中设置硕士点的院校又有几十所。如何从这些众多的招生院校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学校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这里首先结合一些经验,谈谈学校的选择问题。
2002年会计学专业全国总共报考人数为11117人,录取2052人,2003年全国总共报考人数为13673人,录取2589人。其中大部分同学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考虑的是地点,然后再考虑学校的其他方面。所以这里按地区把国内的会计院校划分成三类:
第一类:北京区,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还有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学院等北方院校。
第三类:南方区,主要有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除了上述院校外,还有不少其他院校,在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很多同学可能认为选择学校当然要选最好的,但其实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所热门学校以供参考。
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推荐指数:★★★★★
竞争激烈指数:★★★★★
专业课难度指数:★★★★★
考试公平指数:★★★★★
学术地位指数:★★★★
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把去北大读书作为自己的梦想,对于本科没有机会的同学,通过考研进入北大可以实现这个梦想。北大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最高学府,所以光华管理学院就是管理学科的最高学府。虽然光华的会计学专业在国内学术声望并不靠前,但光华的管理足以弥补这一缺憾。曾经去北大听过几次课,望着那些留洋归来,满嘴洋文的年轻教授,只能后悔当年没考北大。因为会计的研究热点已转向实证会计研究,对数学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和其他许多高校不同,北大的会计学专业初试考数学三。专业课考微观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微观部分注重数学推导,朱善利老师的教材需要仔细研读。财务管理喜欢考查当前财务管理前沿理论,刘力老师的财务管理学是必备书目。北大分数线都比较高,基本都在370分左右,并且自从考研改革后(2003年由五门改为四门,下同)竞争尤为激烈;并且复试时注重个人素质考察,初试成绩好而复试被淘汰也不足为怪。想要考进北大必须要加强三门基础课复习,尤其是数学。数学基础好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这里,或许能帮大家实现N年前的梦想。
2.中央财经大学
推荐指数:★★★★★
竞争激烈指数:★★★★
专业课难度指数:★★★★
考试公平指数:★★★★★
学术地位指数:★★★★
中央财经大学曾经和上海财大等六所财经院校隶属于财政部,上世纪末划归教育部直属。央财因其得天独得厚的地理位置受到众多学子的青睐,但因办学规模一直较小而受到限制。2004年是央财有很大改变的一年,博士点由原来的4个扩展到15个,硕士点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29个,并且新增MBA专业。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历史悠久,因此在国内也有相当好的声誉。其专业课考试难度并不是很大,2004年改考《管理学》,并且以往每年均有考前辅导班。2011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报考人数创下了2500人的记录。
3.上海财经大学
推荐指数:★★★★★
竞争激烈指数:★★★★★
专业课难度指数:★★★★★
考试公平指数:★★★★★
学术地位指数:★★★★★
上海财经大学在国内会计学依靠以前的又是,当今国内会计学界的少壮派多出自这里。上海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又由于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接触西方思想也比较多,所以上财比较重视一些前沿理论研究。因此涉及新的会计准则的教材是必读书目,基础课要更严格要求自己。
4.中山大学
推荐指数:★★★★
竞争激烈指数:★★★★
专业课难度指数:★★★★★
考试公平指数:★★★★
学术地位指数:★★★★
中山大学在南方历来有很高的声誉。其优雅的学习环境,适宜的气候使其成为不少同学心仪的学校。其会计学专业学术实力也名列前茅。2004年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为会计学,和以上三所高校不同。由于中山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自主划线招生录取学校之一,所以每年分数线变化比较大。
能力素质训练
一般来讲,会计学研究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上有必要下足功夫:
1、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与管理会计、企业并购、资产管理与评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系统理论和专业知识。
2、熟练利用数据库检索学术、专业文献,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3、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学术和专业文献。
4、最好能够考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精算师等。
除此之外,在读研期间尽量多地从事社会实践,对未来就业也是非常关键的。
主要课程
会计总论、会计科目、帐户与复式记帐的应用、会计凭证、帐簿及报表、会计核算及会计工作组织等会计常用知识、资产负债及所有权者权益、营业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法、税收法规及税收证书管理手把手教做账、电脑上教做帐(学习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