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历史沿革

1956 年: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

1980年: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2004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7年:学校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

学校简介

创办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6 年的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属于军工事业单位,是我国较早成立的一所以信息科技( IT )学科为主导的高等院校。后经国务院批准,1980 年设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4 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 2000年开始实行省部共建、省管为主的管理体制,并被浙江省列为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7 年 12 月 25 日 ,学校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2011年,浙江省与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协议,明确在 “ 十二五 ” 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建有下沙、文一、东岳和下沙东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 余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 28000 余人,教职员工 2200 余人。

规模

建校以来,学校逐步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与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经贸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以及独立设置的信息工程学院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主要工作

费君清党委书记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党建和组织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离退休工作处。联系机关第一党委、电子信息学院、理学院。

薛安克校长,校党委副书记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协助书记负责党务工作。负责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分管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联系机关第二党委、经济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陈畴镛校党委副书记

负责宣传、统战、工会、教代会、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协助负责离退休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联系机械工程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金一斌校党委副书记

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团、招生、就业、人民武装、保密(机要)等工作,协助负责组织工作。分管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联系软件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浙江保密学院。

冯 浩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主持纪委工作。负责纪检、监察、审计、保卫、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受校长委托代管审计处、保卫处。联系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孙玲玲副校长,党委委员

负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设备管理、物资采购、校园信息化、图书情报等工作。分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采购中心。联系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

朱泽飞副校长,党委委员

负责人事管理、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保密(军工)、学报等工作,协助校长负责人才工作。分管人事处、科学技术研究部、研究生院。联系自动化学院、会计学院。

胡 华副校长

负责本科教学、继续教育、体育、高等教育研究、财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协助校长负责财务工作。分管教务处、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继续教育管理处(继续教育学院)。联系通信工程学院、人文与法学院、卓越学院。

郑 宁副校长,党委委员

负责后勤保障、基本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校友、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工作。分管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校园建设与管理处、新校区建设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联系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防科技学院。

吕金海党委委员受党委委托负责专项工作,协助联系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理学院
余建森党委委员受党委委托负责专项工作,协助联系信息工程学院,人文与法学院

历任领导

历任书记

姓名

任职时间

刘,光,Liu,Guang1956,6-1962,12,任书记
李,光,Li,Guang1963,6-1968,9,任书记
郑,廉,Zheng,Lian1973,12-1978,10,任书记
方,乔,Fang,Qiao1978,10-1980,5,任书记
王士英,Wang,Shiying1980,5-1985,2,任书记
周行权,Zhou,Xingquan1985,2-1988,4,任书记
王,骏,Wang,Jun1988,4-1995,8,任书记
曹金荣,Cao,Jinrong1995,8-1999,3,任书记
方,华,Fang,Hua1999,3-2011,9任书记
费君清,Fei,Junqing2011,9至今任书记

历任校长

姓名任职时间
周晓光,Zhou,Xiaoguang1958,1-1961,4,任校长
周锡铭,Zhou,Ximing1961,4-1966,2,任校长
郑,廉,Zheng,Lian1973,12-1978,10,任校长
蒋葆增,Jiang,Baozeng1980,5-1982,12,任校长
王祖耆,Wang,Zuqi1983,1-1988,4,任校长
周行权,Zhou,Xingquan1988,4-1993,7,任校长
严晓浪,Yan,Xiaolang1993,7-1999,3,任校长
叶,明,Ye,Ming1999,3-2003,6,任校长
薛安克,Xue,Anke2003,6,至今任校长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党政部门

党委办公室、机关党工委、保密办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党校
党委宣传部离退休工作处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纪检监察办公室
研究生工作部

行政部门

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
科技处,产业合作处军工处,保密办
人事处研究生学院(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合署)
计划财务处,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审计处(与党委,纪检监察办公室合署)
学生处(与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合署)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保卫处
基建与维修管理处公共事务处
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

直属单位

图书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网络信息中心教学评估,督导中心
校友总会办公室档案馆
场馆管理,中心校医院
采购管理,中心高教研究,中心

教学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会计学院经贸学院
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
人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软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
国防科技学院(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际交流学院,(筹)
问鼎学院(筹)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科研队伍,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 “ 六五 ” 至 “ 十五 ” 计划重点攻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973 ” 、 “ 863 ” 、国际科技合作、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年度科研经费逾亿元。一批优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006 年以来,学校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国家发明二等奖 2 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近 5 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42 项,其中省部级科技一等奖 11 项,发表学术论文 7000 余篇,出版专(译)著 110 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近百项;主持和承担国家级项目 206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百余项(包括重点基金项目 3 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 项),“ 863 ” 计划项目 16 项(包括重点课题 1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 项。

学校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与浙江省 15 个地市、县(区)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在地方建立技术转移中心 5 个,与企业共同成立联合研发中心近 40 个,与省内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五年,学校共承担省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700 多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10 亿元。学校拥有的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和浙江省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浙江省的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学校在激光分析仪器与检测技术、微电子及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自动化及仪表、海洋电子与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生物医学信息学、计算机应用、节能减排等领域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省全面实施“两创 ” 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一贯加强国防科研和国防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发挥国防军工特色,努力为国防建设提供支持。学校先后通过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质认证”、“ GJB 9001A -2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7 年成为了浙江省和原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共建高校,承担了为国防建设培养人才和国防科研任务。学校承担了军“ 973 ”、军“ 863 ”、型号研制、武器装备预先研究、武器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等项目 30 多项,研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军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和改造改良,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科研条件处于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学校设有 35 个研究所,拥有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与会计电算化、特种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材料与器件、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等 8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设有通信信息传输与融合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电工电子、计算机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 3 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产业等 2 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学校的科技科研综合指标一直稳居全国同类地方高校和浙江省属高校前列,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学校的科研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学成果

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 8 项,是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连续四年都获得该项荣誉的高校。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促进了在校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科研团队以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厚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为骨干,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一五 ”计划重点攻关、“ 973 ”、“ 863 ”、军事电子预研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尤其是 2006-2009 的四年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国家发明二等奖 2 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学校与全国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科研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和浙江省属高校的前列。现拥有 8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技学院),设有全国首家省级保密学院:浙江保密学院。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确立以“夯实理论基础、注重知识复合、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科竞赛

学校学风优良,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 ACM 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国家级二等奖以上 140 余项。2009-2010 年,学校代表队连续两次成功闯入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国际一流名校强队同场竞技, 2010 年,学校学生获得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 2010 年,学校代表队成功摘得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5 项,并捧回了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冠军奖杯。同时,学校成功承办了“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亚洲区竞赛”、“智能汽车全国总决赛”等赛事,学科竞赛已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蔚然成风,学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与学生拥有专利数在全省高校中位列首位。

荣誉称号

学校已成为浙江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地支持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近几年,先后荣获“浙江省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称号。

高素质的人才,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贤纳士,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在 IT 类企业就业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一半左右,每年均有一大批毕业生进入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2009 年以来,学校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典、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芬兰等国的多所知名大学及国际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外籍专家、教授来校任教,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深入开展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赴德国、爱尔兰、意大利、瑞典学习,学校国际化办学特点日益明显。

教学力量

师资力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以传道授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建立起了一支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学院设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210人,43% 以上教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 47.8% ,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拥有共享院士 5 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6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人、“十一五”国家863 领域专家组成员1人、总装备部科技委专业组专家1人、国家级三大奖获得者 20 余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人(其中副主任委员1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6 人、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9人、浙江省特聘教授6人、浙江省“ 151 ”人才87人次,博士生导师25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2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8项,是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连续四年都获得该项荣誉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迅速积聚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在校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对教师开展有计划的培训、培养,提升人才素质,历来被列为学校教师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校现有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省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省“151”重点资助及一、二层次30余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人,浙江省“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

从总体上看,学校已基本形成一支思想素质较高、结构趋于合理、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经贸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机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以及独立设置的信息工程学院。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53 个 , 分别隶属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和教育学等 7 个学科门类。学校具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背景和悠久的经管学科办学历史。现有电子信息工程等 7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等 6 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工商管理等 9 个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2 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

1996 年与原杭州大学联合申报电路与系统博士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开始联合招生,2003 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拥有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 3个博士站工作点1 个与浙江大学共同建设的博士点。有 4个省重中之重学科、 7 个省重点学科、 7 个部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不仅在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而且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使学校的电子信息特色更加明显。2012年新增2个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在浙江省均为第一批招生)。

学科建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有本科专业55个,分别隶属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具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背景和悠久的经管学科办学历史。学校现有电子信息工程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国家管理专业点,软件工程等6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工商管理等 9 个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会计学等11个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2 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学校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涵盖15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软件工程等 6 个浙江省重点专业,学校拥有 1 个联合培养博士点、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 9 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MV)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授予权及同等学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 1 个国防特色主干学科、 4 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 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 7 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2009 年学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3 个首批立项建设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3年1月,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评审验收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固确立 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长期致力于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不断加大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基础建设和各项教学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学校在国家和省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拥有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等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软件工程等6个浙江省重点专业,金融学等5个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拥有电工电子、计算机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3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海洋工程与技术工业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国防重点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工程方向)

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工程
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经济学院经济统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业工程(中德“3+1”培养)、工业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外国语学院英语
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新媒体传播

印刷工程(印刷数字化方向)

包装工程(物联网包装设计方向)

包装工程(包装产品设计方向)

人文与法学院法学社会学编辑出版学
会计学院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

知名人物

商界人物

易会满: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何如:深圳发展银行行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赵友永:现任广州无线电集团公司董事长。

张招兴:浙江人,与赵友永可谓真正的“亲密战友”,同年同班在杭电学习、同时被分配到广无财务处工作,同时任财务处领导。赵是董事长,张是同一集团的总经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濒临倒闭的部属国有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盈利数亿元的广东省骨干企业。母校的一位长者这样评价他们:成功的原因一是浙江人的精明,二是杭电人的实干,三是相互间的团结支持,赵、张都是杭电的兼职教授,赵董事长还亲自率团考察、访问杭电,双方就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事宜进行了友好协商。

王东升:北京七星华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戴云法:钱江集团董事长。

童本立:浙江金华人,经济学教授。1973年进杭电2731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考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后在浙江省财政厅任处长;1991年至今在浙江财经学院工作;1993年任该院院长;2004年起任院党委书记。

刘体斌:现任长虹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朱以明:现任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志:现任安佳置业集团董事长。

徐益明:现任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池耀宗:中航第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刘洪新:现任海信集团副总裁兼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春华:现任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滔:搜狐公司副总裁。

戴茂余:原波导股份公司副总裁。

雷升逵:现任昆明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政界人物

贾治邦:国家林业局局长。

周子学: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财务司司长。

董云庭:原杭电副校长、原电子工业部发展规划局局长。

贾建政:任首届董事会董事长。现任联创光电党委书记。

科教文卫

严晓浪:现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微电子CAD所所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徐绪卿:现任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

郑钧:陕西西安人,中国著名摇滚乐歌手。

录取招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一条?为规范招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学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四条?学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接受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第五条?学校全称和代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0336。

第六条?办学层次和类型:本科及研究生,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第七条?颁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第八条?办学地点:下沙(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路)、下沙东(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6号路)、文一(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路115号)和东岳(杭州市西湖区大龙驹坞)四个校区。

第九条?就学地点:高考录取本科新生除软件工程学院的在下沙东校区外,其余学院的在下沙校区就学。

第十条?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研究、制订学校招生政策,并对重大事宜做出决策。

第十一条?学校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学校纪检监察办公室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监督电话:0571—86915055。

第十三条?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预留50名计划,用于录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超出计划数、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港澳台侨招生计划由学校根据生源情况确定。

第十四条?学校公共外语为英语(英语专业、中德联合培养的工业工程专业除外)。

第十五条?学校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第十六条?对考生的身体健康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凡考生体检符合“学校可以不予录取”条款的,学校按“不予录取”执行。

第十七条?学校无男女生录取比例限制。

第十八条?学校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

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浙江省第一批首轮投档比例为100%,第二批一般控制在102%以内,其他省份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10%以内,按各省份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投档、录取。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一般控制在当批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

第十九条?学校在浙江省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按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获得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入围资格的考生均需参加2013年高考一类科目组的考试。志愿填报纳入浙江省普通高校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统一填报,考生须在五个院校志愿栏的第一志愿栏填写学校志愿,否则无效。未被学校录取的,进入后续志愿的投档程序。

第二十条?学校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对考生的加分政策,按加分后的成绩提档、录取。

第二十一条?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优先顺序,执行以下规定:

(一)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优先于无专业志愿的考生安排专业录取。均有专业志愿时,等效投档成绩高的考生优先。

(二)专业投档规则:

1、浙江省:实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和“专业级差法”,相邻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按等效投档成绩的高低录取。当等效投档成绩相同时,综合素质好、相关科目高考成绩高等因素决定优先顺序。

2、江苏省:实行“等级级差法”,相邻等级间级差为1分。

3、内蒙古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

4、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实行“专业级差法”录取规则,相邻专业志愿级差为1分。

第二十二条?学校对所填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分数高低排序的原则,将其调剂到未满专业,直到录取满额为止;对所填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三条?报考普通本科英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生的外语单科高考成绩应在110分(含,满分150分)以上,报考艺术类本科专业考生的外语单科高考成绩应在60分(含)以上;如生源不足,则按外语单科成绩5分一档依次降分录取

报考工业工程(中德联合培养)、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考生的外语单科高考成绩应在100分(含)以上。

第二十四条?艺术(美术)类专业的专业成绩,学校均采用招生省(市)艺术(美术)统(联)考成绩,不另行组织校考。

对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均上线的考生按综合总分排序,统一划定分数线。综合总分 =文化成绩总分(按高考总分750分制测算)×50% + 专业成绩(按总分100分制测算)×7.5×5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二十五条?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部分专业实行按类招生。按类录取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学习后,可在本类所含专业中按有关规定自主选择专业。

第二十六条?根据生源情况确需进行招生计划调整时,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执行。

第二十七条?学校对优秀学生报考的激励措施:

(一)非浙江省生源、第一志愿(含平行志愿)报考,高考成绩符合学校卓越学院学生选拔条件者,录取后可自愿申请进入卓越学院学习。

(二)浙江省生源、一类(第一批)一志愿填报学校的进档考生:

1、理科超过重点线40分(含)的,确保录取在卓越学院理工班或经管班;超过重点线30分(含)的,确保录取在所填第一专业(除卓越学院);超过重点线20分(含)的,确保录取在所填六个专业的其中一个专业志愿中。

2、文科超过重点线25分(含)的,确保录取在所填第一专业;超过重点线20分(含)的,确保录取在所填前三个专业的其中一个专业志愿中。

(三)新生奖学金(须第一志愿或平行A志愿报考学校)

1、高考总分列生源所地排名前500名的,奖励10000元/人;录取后,按生源所在地排名,列学校前百分之三且超过重点线60分的,奖励5000元/人。列前百分之五且超过重点线40分的,奖励3000元/人。

2、高中阶段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人。获全国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人;获得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的应届生,奖励3000元/人。

3、浙江省文理科第一批的考生,专业一志愿录取且在专业内排名列前百分之三的(以高考总分排序),奖励3000元/人。

满足多项条件者,按所获最高奖项发放。具体实施细则参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新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第二十八条?学校录取结果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关要求及规定的形式进行公布。考生可登陆学校本科生招生网站查询。

第二十九条?被学校录取的新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十条?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部门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办法(除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由专业学费(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40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学年1400元)和学分学费(每生每学分75元)组成。包装工程(包装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按艺术类专业收费。住宿费每人每学年1000—1200元。

第三十一条?高考录取的新生按学年制学费标准预交学费(艺术类专业按每生每学年70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学年末按实际修读学分进行结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0000元

校容校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等,拥有杭州市第二大规模的体育馆,每年承办 CBA 篮球联赛、世界体育电子竞技大赛等国内外体育赛事。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拥有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与会计电算化、特种加工、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材料与器件、嵌入式系统结构与应用等 8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信信息传输与融合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有电工电子、计算机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 3 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产业等 2 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建有设施一流、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基础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台完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校园文化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锐意进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先进的理念创建一流的校园文化,打造了文化活动月、学术文化月、科技创新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等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了“缤纷下沙·校园文化活动月”、“红色家园”网站、 “大学之道”人文讲坛、“问鼎”科技系列讲座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广受师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文化、学术氛围浓郁,众多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社会人士都曾走进过这个校园,与师生切磋交流,激辩争鸣。

学校拥有杭州市第二大规模的体育馆,世界体育电子竞技大赛等国内外体育赛事。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建有设施一流、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一流,基础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台完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相关新闻

理论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会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实践路径”理论研讨会在学校召开

10月25日,2013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会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实践路径”理论研讨会,在下沙校区科技馆扇形会议室召开,包括学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金一斌在内的40余名学会常务理事成员出席。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万斌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陈畴镛代表学校致欢迎辞。

会议围绕“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实践路径”的主题,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不断深化新形势下对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如何坚持群众工作这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如何在当代中国创新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实践路径、如何增强新媒体环境中党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如何在坚持群众路线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化水平等相关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