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航空大学

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校部坐落在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大学的前身是1946年我军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即东北老航校)。2004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与东北老航校血脉相连的原空军第二航空学院、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和空军第七飞行学院合并组建空军航空大学。

简介

大学现在共由1个校部、2个基地、4个训练团共7个校区组成,占地1900万方米,分布在黑、吉、辽三省四个城市,似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校园宽阔整洁,绿树成荫,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占地面积36000亩。拥有跳伞训练场、水上救生中心和野外生存等综合训练基地。图书馆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61.2万册,建成了连接学校各单位的城域网,建立了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和1200座的电子阅览室。历经60多年的风雨洗礼,航大人创造了中国空军历史上“最先培训新中国第一批女航空员”、“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中技术保障本科人才”等10多个空军之最,共培养各类人才14万余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和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有近300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军职以上领导干部。大学被誉为“英雄的摇篮”、“飞行员的摇篮”、“航天员的摇篮”和“将军的摇篮”。

特色与思路

空军航空大学作为空军主要战斗力生成的唯一源头和飞行员成长起步的重要基地,空军航空大学按照军事斗争准备对人才培养的总需求,树立全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坚持人才兴校、质量建校、科技强校、依法治校,突出“空地合训、指技兼容”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规模化、集约化办学的系统优势和综合优势,适应国家高教发展的新形势,推进信息化建设,确立“以实战需求为牵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办学思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是培养空军飞行人员的摇篮。建院五十多年来,学院为空军航空兵部队输送了大批飞行军宫,他们中许多成长为空军各级指挥员,有的已成为我军的高级将领,还有的成为闻名中外的英雄、模范,为保卫祖国领空和发展我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空军航空大学一直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把培养造就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严格的纪律、顽强的作风、强健的体魄并掌握现代化飞机装备的飞行军宫,作为培养目标。[1]

空军航空大学具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良好的飞机装备以及保障设施。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具有飞行实践经验和较高航空理论造诣的讲师、教授和飞行教官。

空军航空大学学制为四年,主要进行基础教育训练和飞行专业学习。基础教育训练,时间为一年八个月。学员在校要打下良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基础。基础教育训练阶段共设30余门课程。文化课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英语、理论力学、电工学、电子对抗技术概论、微型计算机等大学本科基础课程;军事理论包括军事思想、共同条令、军队管理、军事基础知识概论、航空心理学、跳伞救生等课程;政治理论包括人民军队和人民空军、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法学、飞行人员思想品质修养等课程;体育训练包括航空体育理论、体操、田径、拳术、专门器械体操等课程。

飞行专业学习训练,时间为两年四个月。主要进行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技术训练。航空理论课程主要是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空中领航学、空中射击学、航空气象学、飞机构造、航空发动机、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等。飞行技术训练分别在初级教练机和高级教练机上进行,由具有理论功底扎实、飞行技术娴熟、教学经验丰富的飞行教官任教,学员主要进行飞机基本驾驶技术的系统训练。学员毕业时,达到熟练掌握飞行技术,具有在昼间简单气象、昼间复杂气象和夜间简单气象条件下独立飞行的能力。学员在空军飞行学院毕业后,获得大学本科学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准的,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任命为副连职飞行军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优秀者可任命为正连职飞行军宫。


学院试飞战斗机

突出成果

大学坚持“以研促教、教研互动、协调发展”的方针,不断完善科研管理机制,首批通过了空军科研资质认证和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多项,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二等奖10多项。目前,大学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重大国防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124项。

成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是2003年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确定的、2004年惟一按兵种任务性质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军事高等学府,是“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军事装备学、军事情报学、导航制导与控制3个硕士学科授权点。承担研究生教育、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地方大学生任职培训和部队现职干部轮训等军事任职教育和外国军事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师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300余名;专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近60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名,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院士培养对象1名,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1名,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12名,空军级专家、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63名。

涌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海空卫士”王伟,学雷锋标兵朱伯儒,复合型飞行舰长柏耀平,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有283名毕业学员成长为共和国将军,学院被誉为“飞行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和“将军的摇篮”。

该校是我军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始终把培养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坚持夯实基础、注重特色、培养能力、激励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完全学分制,在人才培养中引入奖励和淘汰机制,设立了研究生奖励制度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2004年和2005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该校代表队分别取得三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为适应部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还积极与军、地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实现了教育、信息、人才资源共享,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模式。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十世纪末期,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2000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发明专利5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自主开发研制的“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在全军训练模拟器材成果展览期间,江泽民主席亲自操作并给予高度评价。学院是军队对外开放学校,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军地著名专家、学者经常来校访问、讲学,美国、法国、巴西、印度、泰国等国空军多次派团来校考察。学院每年也积极派遣各类技术人员出国考察、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四、师资力量

教师

大学始终坚持把教员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94人,其中博士24人,硕士188人,在读博士生71人,在读硕士生125人;教授55人,副教授199人;特级飞行员近百人,国家和空军级专家、空军高层次人才36人,涌现出了以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李小奇,空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从福仲,功勋飞行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马世超,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倪政国等为代表的一批拔尖人才。呈现出名师带动名学科,名学科带动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设施

大学具有功能齐全的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和飞行训练三大教学保障体系。拥有综合性图书馆3座,实验室、专修室119个,其中军队作战指挥、飞行仿真、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综合实验室等被列为军队“2110工程”和空军重点建设实验室,空军首家军事仿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在这里落户。大学具备体能训练馆、游泳馆、手枪射击馆、跳伞训练场、水上救生中心、野外生存综合训练基地等军事特色鲜明的各类训练场所,军委总部下属的东北地区军事训练信息管理中心、东北地区计算机服务中心和长春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均设在大学。

历史沿革

2004年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空军第二航空学院、空军第七飞行学院合并组建空军航空大学。

1、飞行基础训练基地

1、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1950年东北军区航空学校(混合大队)创建

1950年东北军区航空学校(混合大队)改建空军航空学员预科总队

1954年空军航空学员预科总队更名空军第一预备学校

1986年空军第一预备学校更名空军第一飞行基础学校

1988年空军第一飞行基础学校升格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1993年长春飞行学院更名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2004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

2、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

1958年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创建

1969年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撤销

1973年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复校

1986年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更名空军第二飞行基础学校

1988年空军第二飞行基础学校更名为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

1993年空军第二飞行基础学校并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2、大学校部

(原空军第二航空学院)

1952年解放军第九航空学校创建

1967年解放军第九航空学校更名第二航空机务学校

1986年第二航空机务学校升格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

1992年空军第二航空技术专科学校升格为空军第二航空学院

2004年成为空军航空大学校部

3、飞行训练基地

(原空军第七飞行学院)

1950年东北军区航空学校(第二飞行大队)创建

1950年东北军区航空学校(第二飞行大队)升格解放军第七航空学校

1976年解放军第七航空学校更名空军第七航空学校

1986年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升格空军第七飞行学院

2004年空军航空大学飞行训练基地

专业设置

1、学生结构

一是承担航空飞行与指挥(2.5+1.5学制)和飞行器系统与工程(4+1学制)、航空机务工程、航空特种专业等本科生长干部学历教育;

二是承担国防生、地方大学生任职教育和部队现职干部轮训任务;

三是承担外国军事留学生培训任务。

2、大学现有军事学、工学两大学科群

设有航空飞行与指挥(2.5+1.5学制)和飞行器系统与工程(4+1学制)、飞机与发动机、航空军械、航空火控系统、航空电气与仪表、航空通信与导航、航空雷达、航空电子对抗、航空侦察设备、侦察图像处理、侦察图像判读和军事仿真工程、航空救生、航空军事训练等16大专业。形成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飞行训练三大教学格局。

3、其学科专业设置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综合性,航空机务专业覆盖了空军现役的多个机种;

二是唯一性,航空飞行与指挥(2.5+1.5学制)和飞行器系统与工程(4+1学制)、飞行指挥与控制、军事情报、仿真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航空侦察设备、航空救生7个专业均是全军或空军院校独有专业。

专业介绍

我校专业丰富,覆盖全面,重点突出。

飞行器动力工程、兵器工程专业,是培养航空机务保障人才的重要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军官基本素质,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航空机械和军械专业技术军官,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使用维修、航空军械维修和监制等工作。

具体专业

(1)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技术军官,毕业后主要从事火力控制系统的使用、维修、监造和研究工作,以及火力控制分队的作战指挥、组织训练与日常管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军官,毕业后主要从事航空电气装备、航空仪表装备与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使用、维修、监造和管理工作。

(3)导航工程专业

导航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军官基本素质的航空通信与导航专业技术军官,毕业后主要从事导航装备与通信装备使用、维修、监造和管理工作。

(4)雷达工程专业

雷达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军官基本素质的雷达工程专业技术军官,毕业后主要从事雷达装备使用、维修、监造和管理工作。

(5)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专业

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航空兵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航空兵电子对抗系统战术运用与组织管理、装备使用维修与监造、电子对抗战术技术研究工作。

军事情报专业,主要培养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判读与情报分析、管理以及军事应用初级指挥军官。毕业后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图像判读、目标整编与情报管理工作。

(6)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航空航天侦察图像信息处理专业技术军官,毕业后主要从事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处理与军事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7)军用光电工程专业

军用光电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成像侦察装备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技术军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用光电成像侦察装备的使用、维修、研究监造和管理工作。

(8)仿真工程专业

仿真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军用模拟训练技术人才,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武器装备仿真与作战训练仿真系统分析、开发、管理和装备仿真器材研制、使用、维修工作。

(9)飞行基础专业

飞行基础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军事、政治、文化、体育素质基础的合格飞行学员。结业后转入飞行学院继续学习。

(10)航空投生专业

航空投生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航空救生理论和技能,初步具备指挥、管理部队能力的初级指挥干部。毕业学员适于从事航空救生工作和空降兵勤务工作。

(11)飞机与发动机维修专业

飞机与发动机维修专业,主要培养空军航空兵部队飞机与发动机维修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空军航空兵部队从事歼强(轰炸或运输)飞机与发动机维修和管理工作。

(12)航空军械维修工程专业

航空军械维修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空军航空兵部队从事航空军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航空兵部队从事歼击机、强击机或轰炸机航空军械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

(13)航空电器仪表维修工程专业

航空电器仪表维修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空军航空兵部队航空电器、仪表和飞行控制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空军航空兵部队从事歼强(轰炸或运输)飞机航空电器、仪表和飞行控制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

(14)航空通信与导航维修工程专业

航空通信与导航维修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空军航空兵部队航空通信与导航系统维修的工程技术与管理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航空兵部队从事轰炸、运输或歼强飞机航空通信与导航维修的工程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

(15)航空照相设备维修工程专业

航空照相设备维修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空军航空兵部队航空照相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航空兵部队从事航空照相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

(16)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处理工程专业

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处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陆军、海军、空军图像情报部门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处理、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

(17)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判读工程专业

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判读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陆军、海军、空军图像情报部门航空航天侦察图像识别、情报整理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全军图像情报部门从事航天侦察图像识别、情报整理和管理工作。

(18)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处理应用工程专业

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处理应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陆军、海军、空军图像情报部门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处理、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全军从事航天侦察图像处理、设备维修和管理工作。

(19)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判读应用工程专业

航空航天侦察图像判读应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陆军、海军、空军图像情报部门航空航天侦察图像识别、情报整理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毕业学员适于在全军图像情报部门从事航天侦察图像识别、情报整理和管理工作。

规范的学习生活

学习方面

大学在飞行学员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设施保障等方面,都实现了由满足基本需要向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目标跨越。大学拥有实验室、阅览室、仿真模拟室、专修室、图书馆、军营网吧、体能训练馆、游泳馆、跳伞训练场、水上救生中心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配餐合理、营养丰富的飞行学员伙食供给;有装饰别致、宽敞明亮、格调清新的餐饮环境;有保障飞行学员出行和外场训练的专用车辆和其它配套的辅助设施。

生活方面

严明的纪律,正规的管理,紧张有序的教育训练,营造起具有浓厚“飞行味”的育人氛围。

特殊的待遇

具体内容

飞行学员除享受军校学员待遇外,还享受有关特殊待遇,包括航空飞行专业岗位津贴、空勤伙食、特种装具等待遇。空军航空大学毕业后,高中生和大学二年级飞行学员获大学本科学历、授学士学位,并任命为副连职军官;应届本科毕业生飞行学员,再授予军事学学士学位,并任命为正连职军官。

高中生飞行学员停飞后,根据本人素质且具备培养为地面军官条件的,转入地面军事院校学习。大学二年级飞行学员停飞后,根据本人意愿可退伍回原普通高校继续学习;应届本科毕业生飞行学员停飞后,符合地面军官条件的,可直接任命为地面军官,也可根据本人意愿作退伍安排。

展望理想

这就是放飞“雄鹰”的地方!——热血青年为之魂牵梦绕,优秀学子为之拼搏奋斗,蓝天英才为之抒写豪情!高远的天空、永恒的追求,从这里,他们丰羽振翅,飞向蓝天……

待遇分配

毕业分配及待遇该校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毕业后在全军统一分配,取得硕士学位者,定正连职、授予上尉军衔。计划内定向研究生毕业后回原定向大军区级单位。该校自筹经费与计划内研究生的毕业证、学位证及其它学籍材料均相同。

链接:

(一)国内培养飞行员的院校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及相关飞行学院

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飞行专业只招收空军航空大学大二结业飞行学员)

3、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飞行学院(飞行专业只招收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基础教育结业飞行学员)

4、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二)飞行学员的培养

一、由空军招飞局招收的飞行学员先进入空军航空大学进行飞行基础教育训练以及航空专业理论学习,之后转入空军相关院校继续教练机飞行训练毕业后成为空军航空兵部队新飞行员,或者转入陆军航空兵学院继续飞行学习毕业后成为陆军航空兵部队、空军直升机部队、武警部队新飞行员。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6172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