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四部二院下辖一部八系开设临床医学海军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护理学等13个专业
基础部 | 海医系 | 药学院 | 卫勤系 |
护理学院 | 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 | 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系 | 外训系 |
中医系 |
八年制 | 五年制 | 四年制 | 专科 |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 军队卫生事业管理 | 临床医学 |
中医临床医学 | 临床精神卫生学 | 护理 | |
海军临床医学 | 药学 | 医学实验技术 | |
麻醉学 | 生物技术 | 医学检验 | |
护理学 | 放射技术 |
师资力量
截止2013年学校有两院院士6名院士后备人选6名国家级创新团队8支973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千人计划1名何梁何利奖7名长江学者9名国家杰青25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求是杰出实用工程奖7名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15名
吴孟超 | 陈宜张 | 曹雪涛 | 王红阳 | 廖万清 | 夏照帆 |
护理学院教学团队 | 在国内率先构建全新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内护理学科获此殊荣最多的单位 |
卫勤教学团队 | 医院管理课程教学团队所在军队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目前是全军唯一的研究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也是总后优秀人才科研工作站总后530重点学科以及全军重点实验室 |
现代生物工程课程教学团队 | 第二军医大学现代生物工程课程教学团队以军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现代生物工程课程链为纽带整合学校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是该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骨干学科群 |
长海教学团队 | 所完成的新时期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课程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二三级学科2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3个总后53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5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等7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二三级学科8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三级学科106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
一级学科 | 二三级学科 | ||
名称 | 数量 | 名称 | 数量 |
基础医学* | 2个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26个 |
免疫学** | |||
病原生物学** |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
法医学 |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
药学* | 药物化学** | ||
药剂学 | |||
生药学 | |||
药物分析化学 |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
药理学** | |||
生理学** | |||
遗传学** | |||
内科学消化系病** |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外科学普外** | |||
外科学骨外** | |||
外科学泌尿外** | |||
外科学胸心外** | |||
外科学神外 | |||
外科学整形 | |||
外科学烧伤** | |||
外科学野战外 |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后方专业勤务 | 军事航海医学 | 军事预防与防护医学 |
病原生物学 | 药物化学 | 外科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内科学肾病 | 护理学 | 肿瘤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特种医学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医学军事后勤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特种医学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教学建设
护理学基础 | 医学统计学 | 药理学 | 护理教育学 |
合作交流
学校长海医院和新加坡中央医院签有合作协议将重点在管理干部培训护理骨干业务深造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学校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香港大学医学转化免疫学实验室建有合作关系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了第二军医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备忘录就两校在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医学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了共识2009年3月与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医学院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2010年6月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流与科研合作协议
学校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孙颖浩 | 校长 | 2012.07 | 陈锦华 | 政委 | 2010.08 |
刘振全 | 校长 | 2008.11-2012.06 | 张雁灵 | 校长 | 2006.08-2008.10 |
肖振忠 | 校长 | 2004.06-2006.08 | 曹国庆 | 政委 | 2004.06-2010.08 |
李家顺 | 校长 | 1998.01-2004.06 | 郭旭恒 | 政委 | 2000.08-2003.11 |
王庆舜 | 校长 | 1994.02-1998.01 | 傅翠和 | 政委 | 1992.08-2000.08 |
陆增祺 | 校长 | 1992.08-1994.02 | 宋哲存 | 政委 | 1990.06-1992.08 |
卢乃禾 | 校长 | 1988.08-1992.08 | 吕寿延 | 政委 | 1983.12-1990.02 |
王冠良 | 校长 | 1983.12-1988.08 | 向进 | 校长 | 1978.01-1983.12 |
肖振忠 | 副校长 | 1998.01-2004.06 | 李曙光 | 副校长 | 2000.02-2005.11 |
黄伟灿 | 副校长 | 2002.02- | 刘振全 | 副校长 | 2002.10 |
曹雪涛 | 副校长 | 2002.05- | 吴灿 | 副校长 | 1998.01-2002.02 |
马振邦 | 副校长 | 1994.08-1995.08 | 傅继梁 | 副校长 | 1994.06-1998.01 |
郭旭恒 | 副校长 | 1993.05-2000.08 | 叶文正 | 副校长 | 1992.08-1994.08 |
姜志中 | 副校长 | 1992.02-1992.08 | 张文康 | 副校长 | 1983.12-1990.06 |
吴孟超 | 副校长 | 1986.09-1994.06 | 霍新庆 | 副校长 | 1981.06-1988.08 |
韩光 | 副校长 | 1980.10-1982.08 | 屠开元 | 副校长 | 1979.04-1987.09 |
李宝实 | 副校长 | 1979.04-1987.01 | 陈耀汉 | 副校长 | 1979.01-1983.12 |
刘凯夫 | 副校长 | 1979.01-1980.10 | 张良德 | 副校长 | 1975.09-1983.12 |
詹彪 | 副校长 | 1971.07-1979.06 | 赵安泰 | 副校长 | 1960.09-1971.07 |
应元岳 | 副校长 | 1957.03-1987.09 | 曹国平 | 副校长 | 1952.06-1953.12 |
李振湘 | (兼) 副校长 | 1949.09-1953.02 | 马树新 | 副政委 | 2001.10- |
许永淮 | 副政委 | 1999.06-2002.01 | 曹础 | 副政委 | 1981.01-1983.12 |
许高群 | 副政委 | 1979.04-1983.12 | 方震 | 副政委 | 1978.05-1980.12 |
沈云康 | 副政委 | 1978.01-1979.04 | 李尚武 | 副政委 | 1975.09-1978.06 |
肖进前 | 副政委 | 1964.05-1978.01 | 孙超 | 副政委 | 1953.03-1964.07 |
郝香斋 | 副政委 | 1950.08-1952.06 | 丁力 | 顾问 | 1983.12-1985.04 |
刘琨如 | 顾问 | 1979.05-1982.08 | 黄鸣驹 | 顾问 | 1979.04-1980.08 |
余树棠 | 顾问 | 1977.10-1978.05 |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3个拥有全军重点实验室10个其中免疫与基因治疗实验室生物信号转导实验室和药物化学实验室被评为全军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分子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卫生部中国医学真菌保藏管理中心隐球菌专业实验室 |
肝癌分子网络调控与靶向干预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医学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药物中药代谢产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
WHO/TDR临床数据管理中心 | 世界卫生组织基因合成与表达合作中心 |
医学免疫学实验室 | 药物化学实验室 | 生物信号转导实验室 |
分子神级生物学实验室 | 肝胆肿瘤研究实验室 | 临床免疫实验室 |
消化病研究实验室 | 心脏外科实验室 | 药物分析实验室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截止2013年三年期间学校承担国家863973等重点项目140多项各类课题3200余项经费总额13.9亿元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600余项
奖项 | 年份 | 获奖人 |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005 | 吴孟超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肝脏疾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 1985 | 吴孟超等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调控及其来源的新基因的功能研究 | 2003 | 曹雪涛等 |
恶性肿瘤磷酸化调控的信号传导研究 | 2006 | 王红阳等 |
恶性肿瘤细胞抗原提呈喝生物调变机理研究 | 2007 | 郭亚军等 |
血压波动性和器官损伤的研究 | 2009 | 苏定冯 |
国家发明二等奖 疟疾和矽肺治疗新药羟基哌喹及磷酸盐 | 1985 | 许德宇等 |
SM-1在诱导三眼蚕生产超细纤度蚕丝的应用 | 1988 | 刘丽琳等 |
肿瘤放疗增敏药甘氨双唑钠并获批化学药品 | 2005 | 郑秀龙等 |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并获批生物制品一类新药 | 2007 | 郭亚军等 |
年份 | 获奖人 | 导师 | 题目 |
---|---|---|---|
2001 | 章卫平 | 曹雪涛 | BCL-6同源新型锌指蛋白DPZF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
2002 | 陈哲宇 | 路长林 | GFR-1与GDNF结合位点分析及其下游信号转导的研究 |
2002 | 赵 健 | 郭亚军 | 肿瘤抑制基因TIP30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及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意义 |
2002 | 黄 欣 | 曹雪涛 | 凋亡相关蛋白DEDDL在免疫细胞凋亡及活化过程中调控机制的研究 |
2003 | 缪朝玉 | 戚中田 | 血管外膜舒张因子的生物学意义 |
2004 | 李 楠 | 时玉航 | 人树突状细胞来源的新分子Siglec-10和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新分子PHDP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2005 | 张明徽 | 王荣福 | 脾基质细胞对造血前体细胞的定向诱导作用及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2006 | 陈涛涌 | 张卫东 | 来源于人树突状细胞的新型癌基因样小G蛋白RabJ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2006 | 张 琪 | 安华章 | 双调控减毒增殖腺病毒CNHK500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
2007 | 郭振红 | 谢渭芬 | 凋亡信号和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调控作用 |
2009 | 韩岩梅 | 姜远英 | 新型免疫抑制性细胞群amsc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
学术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CA 化学文摘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Pж(AJ)收录期刊
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药学实践
历史沿革
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
1949年由华东医学院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国防医学院部分人员与资源华东军区后勤卫生部医务干部轮训队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
1947年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卫生部医学院
1949年华东医务干部学校创立1949年9月12日正式开学
1949年华东医务干部学校升格为华东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医大学
1950年10月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951年7月9日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954年制定军医和药学专业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并完善了办学体系
1955年创立卫勤系
1956年上海同济医院并入
1960年增设了海医系
1961年开始承担外军医学留学生培训任务
1969年10月学校奉命搬迁到西安现第四军医大学校址教学工作完全停止达4年
1975年8月学校又奉命迁回上海
1997年跻身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1999年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海军411医院并入
文化传统
校训
求实创新 严谨献身
校徽
校徽中间是传统意义上指代医学的赫尔墨斯蛇杖蛇杖上方的五角星指明了学校的军校性质下方的大锚则突出了学校在海医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校歌
遥望吴淞口的船影倾听黄浦江的涛声
繁花绿叶拥抱着校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校歌
医学战线桃李满军营
求实创新严谨献身
多彩的理想照亮一生
这里青春开花的地方
奉献中有我们锦绣前程
这里青春开花的地方
奉献中有我们锦绣前程
军旗在彩霞里飘动
陈毅元帅书写光辉校名
前辈用心血培育了我们
我们高高托起医学彩虹
救死扶伤服务军民
戎装披雪继续长征
我们和军校展翅同飞
跟着祖国太阳一起上升
我们和军校展翅同飞
跟着祖国太阳一起上升
附属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的病房大楼医技楼门急诊楼科技楼教学办公楼影像诊断中心楼感染科楼康宾楼制剂楼等医疗建筑群 医院现有49个科室工作人员27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250余人年门急诊量130万余人次收治病人3.5万余人次展开床位1500余张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5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每年完成临床医学海军临床医学药学卫生事业管理护理等专业和外国留学生共30余个班次3000多名学员的教学任务
先后形成了肝胆外科胸心外科烧伤外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等特色学科目前有普外骨科烧伤胸心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医学消化医学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全军专科研究所中心6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领先专业重点学科2个示范学科1个是全国全军临床药理基地
医院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达3.7亿元人民币1999年荣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
第二附属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设有22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是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单位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0名硕士生导师7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名30余名专家在国家军队学术组织任职
医院医疗仪器先进设备齐全拥有CT磁共振(MRI)数字减影仪(DSA)核素扫描仪(ECT)各种纤维内窥镜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等有国际一流的全净化手术室层流病房和重症监护中心医疗仪器设备总资产达3.5亿余元医院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9个教研室17个实验室25个7个全军专业技术中心和研究所展开床位1000张普外骨科胸心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医学器官移植消化医学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第三附属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国内外首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肝胆外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是该校第三临床附属医院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9月正式建院同年被评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医院设有特需诊疗科肝外一科肝外二科腹腔镜病区胆道外科等15个临床科室和实验诊断科等10个医技科室展开病床660张设有中美合作肿瘤免疫和基因治疗中心中日合作内窥镜治疗中心中德合作生物信号传导研究中心以及肝脏移植中心
医院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成果17项
长征医院南京分院
二军大长征医院南京分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专科齐全设备和先进技术水平精湛的综合性医院1998 年被军区总部授于三级甲等医院江苏科研先进单位是解放军医学院江苏中医学院和等院校的实习基地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400 余名拥有床位500余张同时是江苏省医保定点单位同时并于 2003 年全院进入军字一号网络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