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06年至2014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7亿元,获得国家及
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学校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三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 截至2014年9月,学校被ESI收录论文5242篇,被引用36011次。2013年度主要科技成果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类别及等级 | 授奖部门 | 第一完成人 |
1 | 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 国务院 | 周光宏 |
2 | 梨高光效树形及花果管理技术研发与应用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 教育部 | 张绍铃 |
3 | 有机肥作用机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教育部 | 沈其荣 |
4 | 农田固碳减排研究及应用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教育部 | 潘根兴 |
5 | 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增汇研究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江苏省 人民政府 | 黄耀 |
6 | 梅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利用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江苏省 人民政府 | 房经贵 |
7 | 棉纤维发育的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研究团队 | 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 | 农业部 中国农学会 | 张天真 |
8 | 苏淮猪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 | 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 农业部 中国农学会 | 王林云 |
9 | 小四轮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常见故障诊断排除图解 | 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奖 | 农业部 中国农学会 | 鲁植雄 |
10 | 克氏螯虾营养需求研究及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发与应用 |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奖奖励工作办公室 | 刘文斌 |
11 | 长江下游农区多花黑麦草高产栽培及利用技术的基础研究 | 中国草业科技奖二等奖 | 中国草学会 | 沈益新 |
12 | 梨生殖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 | 华耐园艺科技奖 | 中国园艺学会等 | 张绍铃 |
13 |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 |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 教育部 | 曲福田 |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9月,学校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部综合性实验室、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63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
国家(部委)级科研机构
序号 | 机构名称 | 批准部门 | 负责人 |
1 |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 | 丁艳锋 |
2 | 南京农业大学猪链球菌病诊断国际参考实验室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 陆承平 |
3 | 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周光宏 |
4 |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 农业部 | 盖钧镒 |
喻德跃 | |||
5 | 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 工业与信息化部 | 曹卫星 |
6 |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 国家发改委 | 欧名豪 |
7 | 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沈其荣 |
8 | 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 国家发改委 | 吴益东 |
9 | 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周光宏 |
10 | 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 | 吴益东 |
11 | 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盖钧镒 |
12 | 农业部华东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王秀娥 |
13 |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粳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万建民 |
14 | 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侯喜林 |
15 | 农业部华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吴益东 |
16 | 农业部动物细菌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姜平 |
17 | 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崔中利 |
18 |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徐国华 |
19 | 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赵茹茜 |
20 |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丁艳锋 |
21 | 农业部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 | 周光宏 |
22 | 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 农业部 | 丁艳锋 |
23 |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 中国科协 | 王思明 |
24 | 中华农业遗传研究室 | 农业部 | 王思明 |
25 | 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 | 科技部 | 周光宏 |
26 | 资源节约型肥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沈其荣 |
27 | 杂交棉创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张天真 |
28 | 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侯喜林 |
29 | 农业部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 农业部 | 曹卫星 |
30 | 农业部转基因大豆检测与监测中心(南方) | 农业部 | 喻德跃 |
31 | 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创新中心 | 农业部 | 姜平 |
32 | 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检测中心(南方) | 农业部 | 戴建君 |
33 | 农业部肉与肉制品检测中心 | 农业部 | 周光宏 |
34 | 农业部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发基地 | 农业部 | 李顺鹏 |
35 | 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南京农业大学) | 农业部 | 王鸣华 |
36 | 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共建) | 中国科学院 | 曲福田 |
教育部 | |||
水利部 | |||
农业部 | |||
37 | 长江中下游转基因水稻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共建) | 农业部 | 万建民 |
38 | 教育部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平台 | 教育部 | 盖钧镒 |
张天真 |
省(市)级科研机构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管部门 | 负责人 |
1 | 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科技厅 | 曹卫星 |
2 | 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科技厅 | 沈其荣 |
3 | 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徐国华 | |
4 | 江苏省水产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 刘文斌 |
5 | 江苏省动物源食品生产与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教育厅 | 高峰 |
6 | 江苏省农药学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教育厅 | 杨春龙 |
7 | 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教育厅 | 丁为民 |
8 | 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教育厅 | 邹建文 |
9 | 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 | 江苏省发改委 | 丁为民 |
10 | 江苏省家畜胚胎工程实验室 | 江苏省发改委 | 王锋 |
11 |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科技厅 | 万建民 |
12 | 江苏省肉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科技厅 | 周光宏 |
13 | 江苏省农业环境污染微生物修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科技厅 | 李顺鹏 |
14 | 江苏省新型兽药与饲料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 江苏省科技厅 | 王恬 |
15 | 江苏省生态营养水产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 江苏省科技厅 | 王恬 |
16 | 江苏省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 江苏省科技厅 | 姜平 |
17 | 江苏省花卉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 江苏省科技厅 | 陈发棣 |
18 | 江苏生物源农药工程中心 | 江苏省发改委 | 郭坚华 |
19 | 江苏省果树品种改良与种苗繁育工程中心 | 江苏省发改委 | 房经贵 |
20 | 江苏省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工程中心 | 江苏省发改委 | 曲福田 |
21 | 江苏省循环经济工程中心(共建) | 江苏省发改委 | 曲福田 |
22 | 江苏省有机肥料工程中心(共建) | 江苏省发改委 | 沈其荣 |
23 | 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 | 江苏省教育厅 | 王思明 |
24 | 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心 | 江苏省教育厅 | 褚保金 |
25 | 江苏省杂草防治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科技厅 | 强胜 |
26 | 江苏省肉羊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科技厅 | 王锋 |
27 | 江苏省农村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基地 | 江苏省社科规划办 | 钟甫宁 |
28 | 南京市奶牛生殖工程开放实验室 | 南京市科委 | 王根林 |
29 | 南京市实验动物中心开放实验室 | 南京市科委 | 范红结 |
30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江苏省文化厅 | 王思 |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根据2014年8月图书馆网站显示,学校图书馆有藏书208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电子西文期刊12000种,电子中文期刊16200种。
学术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1年创刊,是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理论刊物,现为双月刊。该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该刊已被美国《化
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技术文摘》(CAB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英国《动物学记录》(ZR)、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JST)收录;该刊还呗《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3年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JCR)(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收录。《中国农业教育》
《中国农业教育》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教育刊物,创刊于1992年。 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畜牧与兽医》
《畜牧与兽医》是由中国已故著名学者罗清生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
于1935年创刊,建国后王栋教授等于1950年复刊,是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畜牧、兽医类综合性科技期刊。现由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该刊设有“试验研究”、“畜牧生产”、 “兽医科技”、“疾病防治”、“专题论述”、“文献综述”、“畜牧兽医简报”等6个固定栏目,以及“动物保护”、“专家论坛”等几个不定期栏目。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 左惟 | 校 长: | 周光宏 |
党委副书记: | 花亚纯 | 副校长: | 徐 翔、沈其荣、胡 锋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盛邦跃 | 陈利根、戴建君、丁艳锋 |
(资料来源自2014年8月学校官网 )
特色专业
农学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育种及种子产业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现代农业领域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和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就业情况:就业率97%,其中,深造(含出国)比例49%,就业比例49%,去向主要是到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物医学
- 培养从事与动物健康和卫生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促进畜牧业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服务。相关的领域包括:畜禽、伴侣动物疾病和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环境与动物保护,动物检疫,动物产品安全,动物产品进出口贸易,动物药物和生物制品生产等。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内科学、家畜手术学、家畜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等。就业情况:就业率100%,其中升学率约40%。去向主要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防疫、检疫和兽医临床诊疗等工作。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3月,学校设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
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农村发展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21个学院(部);设有61个本科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 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金善宝实验班(植物生产方向) |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园艺、园林、风景园林、中药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动物科学 |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 | 水产养殖学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表演 |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 |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 | 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 |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草业科学 |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 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 |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农业电气化、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物流管理 |
(资料来源自2014年8月南京农业大学本科招生网 )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有32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4种专业学位授予
权、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还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科学技术史、生物学、水产、农业工程、动物学、生态学、草学。
一级学科博硕士授予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草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理论经济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海洋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风景园林学、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草学、生态学。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现代园艺科学、农业信息学。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兽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
省级重点学科
十二五期间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畜牧学、公共管理、生态学、草学
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植物学、微生物学、科学技术史、食品科学、果树学、植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生物信息学、农村发展、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农业信息学。
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南京农业大学共有12个学科参评,6个学科排在前5位,10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农业资源与环境排在第1位。
学科名称 | 排名 | 学科名称 | 排名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 畜牧学 | 6 |
作物学 | 2 | 农林经济管理 | 6 |
植物保护 | 3 | 草学 | 9 |
兽医学 | 3 | 公共管理 | 10 |
水产 | 4 | 生物学 | 16 |
园艺学 | 5 | 生态学 | 23 |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9月,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4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2名、国家及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专家1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人,入选国家其它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00余人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 | |||
刘大钧 | 盖钧镒 |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万建民 | 马正强 | 王源超 | 朱晶 |
教育部创新团队
植物营养生物学(赵方杰)、大豆生物技术育种研究(李艳)、主要农作物的基因资源与分子育种(张天真)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6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
农业经济学、动物繁殖学、汽车拖拉机学、土地利用规划学、美学
与大学生艺术修养、土壤学、兽医微生物学、不动产估价、食品微生物学、土壤肥料学通论、饲料学、园艺作物育种学、兽医寄生虫学、作物育种学、生态学、农产品运销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生物统计与田间实验、农业机械与设施、农业植物病理学、管理学原理、农业昆虫学、植物营养学、土地经济学、植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科学类实验教学中心 、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
生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农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周应恒)、植物营养学教学团队(沈其荣)、生态学教学团队(胡锋)、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郑小波)等。[24-26]
社会评价
在武书连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南京农业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第39位;在中国校友会网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南京农业大学排名第47名;在2013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77位,大陆地区第47位。
对外交流
截至2014年9月,学校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研究机
构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开展了中美本科“1+2+1”、中澳本科“2+2双学位”、中法和中英“硕士双学位”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康奈尔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猪链球菌病诊断国际参考实验室”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2013年学校倡议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农业奖”评选及颁奖活动。本科专业
理学6个
-
生态学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应用化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农学12个
-
草业科学 水产养殖学 园林 动物药学 动物医学 动物科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种子科学与工程 植物保护 园艺 农学 工学16个
-
生物工程 风景园林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交通运输 网络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医学1个
-
中药学 法学2个
-
社会学 法学 文学2个
-
日语 英语 管理学15个
-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物流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农林经济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2个
-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艺术学1个
-
表演 财经大类1个
-
电子商务
-
校区建设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南京农业大学校园风景(5张),资产总值29亿元。有卫岗本部、浦口校区和珠江校区三个校区。学校有图书资料收藏量超过206万册(部),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图册图片资料来源: )
重点专业
-
国家品牌6个
-
农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动物科学 动物医学 农林经济管理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2个
-
植物保护 生物科学 普通培养1个
-
生物技术
办学历史
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首设4年制农科,开中国四年制大学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1930年,农科扩展成为金陵大学农学院。新中国成立以后,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改名为公立金陵大学农学院。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设农科,1928年称中央大学农学院,1949年称南京大学农学院。
1952年,南京大学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金善宝院士。
原南京大学(中央大学)分出的南京农业大学
196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
1972年1月,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
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农学院在原址南京卫岗办学,恢复为南京农学院,并列入农业部所属全国重点大学。
1984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农学院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1998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正式进入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2000年2月,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是全国56所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
-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616 579 542 一批 2012 603 514 478 一批 2011 549 511 484 一批 2010 583 530 495 一批 2009 581 526 501 一批 2008 564 526 495 一批 2007 628 552 476 一批 2006 631 552 473 一批
-
-
文化传统
校徽
南京农业大学校徽主体造型采用同心圆环图形,似充满动感的车轮,
寓意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象征学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两圆环之间上半部分为学校中文手书体名称 (费新我题写),下半部分为英文校名“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标识内心设计以大写的英文校名简称(NAU)变形组合成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楼”的造型图案,其下方为学校办学起始年份“1902”,其外部采用两株交叉联结的成熟麦穗向上环抱,象征学校的发展系建立在原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两个重要前身及众多先辈们奋斗成果的基础之上,构图简洁,尊重历史,彰显了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寓意着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累累硕果。
校徽采用三色设计,其中,标识内心“主楼”造型图案的色彩处理采用深绿色,象征南京农业大学蓬勃的发展生机和活力,也与学校“绿色校园”的办学特色相吻合;两株麦穗以金黄色为主基调,并自上往下渐变加深,象征学校在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上取得累累硕果,也与学校农科优势的历史地位相吻合;同心圆形轮廓以蓝色为主基调、蓝白相间,中英文对照明目清晰,标识内心“1902”也采用与圆环相同的蓝色,内外呼应,象征学校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就像蔚蓝的天空一样广阔灿烂,也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相吻合。校训
“诚 朴 勤 仁”
校训“诚朴勤仁”系分别取自该校前身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之“诚朴”
二字和金陵大学校训“诚真勤仁”之“勤仁”二字组合而成,它高度凝炼和充分体现了该校在逾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中大、金大两校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的具有南农特色和个性的精神品格。“诚朴勤仁”四字最早正式使用于该校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材料中。“诚朴勤仁”中的“诚”是指诚恳、诚信,“朴”是指朴实、朴素,“勤”是指勤奋、勤勉,“仁”是指仁爱、仁义。“诚朴勤仁”作为校训,就是要启发和勉励师生员工做到诚信做人,朴实做事,勤学近知,力行近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校歌
钟山挺秀是你的风骨,长江浩然是你的雄魂
荟萃五千年华夏文明,推出一代代神农传人
啊!南京农业大学
啊!南京农业大学
人民的衣食铭刻心中,祖国的强盛身当重任
你把智慧撒向希望的田野
用科学催动催动,现代化巨轮
钟山挺秀是你的风骨,长江浩然是你的雄魂
荟萃五千年华夏文明,推出一代代神农传人
啊!南京农业大学
啊!南京农业大学
光辉的誓言团结勤奋,闪亮的校训求实创新
在跨世纪里程中迎接挑战
为中华腾飞腾飞,拼搏奋进
为中华腾飞腾飞,拼搏奋进奋进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
-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食品质量与安全 553 553 第一批 植物保护 553 562 第一批 土地资源管理 555 555 第一批 行政管理 557 571 第一批 自动化 560 569 第一批 动物科学 570 589 第一批 物流工程 572 576 第一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575 580 第一批 农学 575 593 第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81 588 第一批 交通运输 581 581 第一批 动物医学 582 589 第一批 工业工程 586 601 第一批 园艺 588 594 第一批 会计学 592 612 第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95 614 第一批 环境科学 596 597 第一批 种子科学与工程 604 616 第一批 生物技术 605 614 第一批 生物工程 607 612 第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