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

就业情况

黄山学院2004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4.73%,2005年年终就业率达到96.37%,2006年最终就业率达到94.2%,2007年最终就业率达到96.1%,2008年最终就业率为97.1%,2009年最终就业率为93.35%。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该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机关领导还来该校进行了专题调研。

学校地址

学生宿舍南校区

地址:黄山市屯溪区西海路39号

邮政编码:245041

乘车路线:12路(学院南区)

北校区

地址:黄山市屯溪区戴震路44号

邮政编码:245021

乘车路线:5路(西海北路)、12路(西海北路)、15路(黄山学院北区)、18路(黄山学院北区)、19路(西海北路)、20路(西海北路)、20路旁霞线(西海北路)

特色专业

序号专业名称学科门类年限所属院校
1化学理学4化学化工,学院
2应用化学理学4
3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4
4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4
5制药工程工学4
6土木工程工学4建筑工程学院
7建筑学工学5
8工程造价管理学4
9学前教育教育学4教育科学学院
10小学教育教育学4
11应用心理学理学4
12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4经济与管理学院
13市场营销管理学4
14会计学管理学4
15财务管理管理学4
16公共事业管理管理学4
17烹饪与营养教育工学4旅游学院
18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4
19旅游管理管理学4
20酒店管理管理学4
21生物科学理学4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2生物技术理学4
23环境科学工学4
24环境工程工学4
25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4
26生物技工程工学4
27林学,(,城市林业,)农学4
28园林农学4
29经济统计学经济学4数学与统计学院
30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4
31思想政治教育法学4思政部
3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育学4体育学院
33休闲体育教育学4
34英语文学4外国语学院
35日语文学4
36汉语言文学文学4文学院
37汉语国际教育文学4
38新闻学文学4
39文化产业管理管理学4
40戏剧影视文学艺术学4
41物理学理学4信息工程学院
4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4
43电子信息工程工学4
4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4
45自动化工学4
4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4
47软件工程工学4
48音乐学艺术学4艺术学院
49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4
50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4
51动画艺术学4
52美术学艺术学4
53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4
54环境设计艺术学4
55产品设计艺术学4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并富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8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27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9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23人。拥有一批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有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和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此外,学校还聘有名校名师为兼职教授,并长期聘有多名外国文教专家。

历史沿革

黄山学院1978年3月,安徽劳动大学徽州师范专科班成立;

1979年9月,安徽师范大学徽州专科学校成立;

1980年5月,徽州师范专科学校成立;

1997年12月,中国科技大学徽州大专班并入,同时黄山高等专科学校成立;

2000年9月,黄山林业学校成并入;

2002年2月,黄山学院成立。

学校领导

姓名职务
徐成钢党委书记
汪建利党委副书记,院长
吴邦贵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樊嘉禄党委委员,副院长
胡家俊党委委员,副院长
叶军党委副书记
胡善风副院长

办学特色

黄山学院南校区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规范办学,民主管理,精心育人,办学成绩显著,曾被评为全国先进院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单位、省高校体育卫生先进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高校、省花园式学校。

学校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实行本、专科教育并存,师范、非师范教育兼容;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根本,突出结构优化,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军。

学校依托丰富的黄山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秉承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资源,以强化地方特色、打造优势品牌为努力目标,提出了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用三至五年时间,苦练内功,夯实基础,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第二步,加大力度建设一批重点和特色学科,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第三步,在实现前两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经过更长一些时间,将黄山学院办成综合性黄山大学。

黄山学院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扩大规模,突出优化结构,深化教育改革,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强化地方特色。目前,学校正在努力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点,实行教学和科研并重,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大学。努力为安徽省和黄山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荣誉

外语系教学楼在全省高校的重大检查评比活动中,学校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如学院的前身徽州师范专科学校于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师专,受到国家教委的表彰与奖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安徽日报》等都曾先后多次报道该校的办学经验。1992年和1997年两次被评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此外,学校还先后获得“省高校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单位”、“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体卫工作先进单位”、“省花园式学校”等光荣称号。1994年学校教务处被评为省高校优秀教务处。1999年在全省高校教学评议中,学校的教学工作被评为优秀。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校简介

黄山学院校徽黄山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一所综合性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黄山学院。

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现有校园面积1800多亩,校园生态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校舍建筑面积38余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7692多万元,图书馆藏书118万册。学校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综合实验室、分项实验室,并拥有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语言实验中心、电化教育中心等现代化设施,形成教学、科研、实验、阅览、运动、娱乐、生活等配套完整的建筑群体。

学校现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和一个教学部,56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17800人,招生面向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北、云南、重庆、广西等1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学校还与美国、法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200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

南校区图书馆学校自建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500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五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

道了该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机关领导还来该校进行了专题调研。

黄山学院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学校依托黄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资源,强化地方特色、打造优势品牌,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规范办学,民主管理,精心育人,办学成绩显著,曾被评为全国先进院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单位、省高校体育卫生先进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高校、省花园式学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相关新闻

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为新生导航

赴外交流学习欢送会2013年10月,黄山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烹饪与营养等四个专业迎来670 名2013级新生。为了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旅游学院摒弃过去单一迎新的传统做法,根据新生的特点和需求,精心策划实施 “走到新生身边、传递青春梦想”的新生导航系列活动。旅游学院分专业邀请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人士与新生交流。他们的交流,围绕有关专业在业界的成长轨迹,企业心目中优秀毕业生的标准等方面展开,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在业界中的感性认识。

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展开,系统阐述了本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等话题。这种交流还涉及到如何认识职业中的自己,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等,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专业达人的理性认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