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泰山区夜景学校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是广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广东本土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题名的真迹现珍存于北京。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成立

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附属农业讲习所

原 中山大学农学院 部分

1917年,更名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24年,并入国立广东大学,更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农科学院”

1926年,跟随“国立中山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农科学院”

1931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原 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 部分

1917年,岭南学校农学部1921年,更名为“岭南农科大学”

1927年,更名为“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

合并

1952年11月10日,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病虫害系(部分)合并组建为“华南农学院”

1958年,从华南农学院、湖南林学院分离出广东林学院独立办学。

1964年,广东林学院、湖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林学院”

1970年10月,原华南农学院与中南林学院合并为“广东农林学院”

1975年,湖南林学院从广东农林学院中分离,独立办学。

1977年9月,学校复名“华南农学院”

1984年9月,学校升级为“华南农业大学”

1994年 农业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华南农业大学。

1996、1997年分别通过“211工程”(首期)部门预审和立项论证;

2009年11月8日 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00周年。

2012年06月 省府与农业部共建华农大 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周边配套

幼儿园:华港幼儿园、博艺东晖幼儿园、中英文幼儿园

中小学:华师附小、华景小学、广州第一一三中学东方校区

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邮电学校

商场:百佳超市、屈臣氏、万佳百货中山大道店

医院:华师大医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邮局:天河邮局

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

其他:天娱广场、电脑城、广州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学校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院楼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占地8255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华南农业大学是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农、工、文、理、经、管、法,多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将坚持崇尚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扬校、学风塑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农林学科创新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居国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大胜

校长:陈晓阳

党委副书记:郑庆顺 钟仰进

副校长:王 浩,陈志强,温思美,陆华忠,吴 鸿,廖 明,咸春龙

杰出校友

界别

姓名

籍贯

简介

学术界丁颖教授
邓植仪教授,院长
李沛文教授,副院长
张巨伯教授,院长
陈焕镛教授,所长,中科院院士(1955年)
杜雷党委书记,院长
钟荣光博士,校长
唐有恒教授
蒋英教授
黄承先烈士
赵善欢博士,教授,院长,中科院院士(1980年)
卢永根教授,校长,中科院院士(1993年)
庞雄飞副博士,教授,副校长,中科院院士(1997年)
郑儒永女,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罗锡文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农,第一位)
林鸿宣文昌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保善博士生导师,教授,广西大学,副校长
吴清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政界罗富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阮功丹越南前副总理
温思美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苏泽群中共广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邓海光中共广东省茂名市委书记
严植禅中共湛江市委副书记,市政法委书记
李和平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
林树汉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党委副书记
陈玉驹美国纽约中华,公所,主席
周安靖美国,纽约州,州议会贡献奖获得者,美国总统义工奖获奖者
企业界万玉华霸王国际集团,总裁
欧吉阳惠州市,日升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志芬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温氏集团,总裁

十位院士

学校是广东院士的摇篮,曾产生广东省历史上第一名院士,自建国以来已经培养了十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为广东高校之最。他们分别是丁颖、庞雄飞、黄耀祥、陈焕镛、蒲蛰龙、卢永根、赵善欢、郑儒永、罗锡文和林鸿宣。除此之外,当然还有邓植仪、沈鹏飞、李沛文、张巨伯、杜雷、钟荣光、唐有恒、蒋英、黄承先等一大批优秀学者。

校容校貌

华南农业大学校徽? ? ?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起源于1909年设立的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图书室。1953年原中山大学图书馆、岭南大学农学院图书馆合并,并接纳了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藏书和设备,成立华南农学院图书馆。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年完成新馆扩建改建,现有馆舍面积3.6万平方米,由总馆、泰山区分馆、启林区分馆和学院资料室构成。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达到686.76万册,其中:纸本文献224.69万册,电子文献折合馆藏462.01万册。文献资源覆盖农、工、文、理、法、经、管、生物、艺术等多学科,已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载体、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生物科学文献为特色和优势的文献保障体系。

图书馆现有正式职工86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54人,初级职称7人,工人6人。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职称)占全体教职工人数的85%;硕士学历22人,本科学历47人,大专14人,大专以下3人。外聘人员26人。 图书馆设有办公室、流通部、期刊部、信息咨询部、系统部、采编部,拥有13个集藏、借、阅、检索、复印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书刊阅览室,可提供阅览座位1800多个,电子阅览机位260个。

校园文化

丁颖精神

丁颖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有“中国稻作学之父”之美誉,也是华农首任校长。“丁颖精神”就是以丁颖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用他们的为人风范、理想信念、治学态度等共同构成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是历代华南农业大学师生精心培育和全面形成的一种敬业爱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一种总体风貌。丁颖精神的内涵被概括为:“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这种精神,经过老一辈教师的言传身教,新一代学人发扬光大,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在特有氛围的感染下,华农人秉承这种品质代代相传。

华农校歌

注:1、“修德 博学、求实 创新”是华南农业大学校训。

2、“知行合一”,源自王守仁(阳明).《传习录》卷上,意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自强不息”源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做人应当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华南农业大学  3、“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用在这里与校训前后呼应,显示丁颖精神的内涵。强调华农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技能。

紫荆校园开放日

素有“紫荆校园”美誉的华南农业大学,定于每年紫荆花盛开的时候举行紫荆校园开放日。华农每年举办的紫荆校园开放日包括了学生科技文化节、美食节、宠物嘉年华等众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众多活动中人气最够的当属宠物嘉年华活动,矮小的杜宾、眼睛鼓鼓的吉娃娃、毛茸茸的贵宾狗、膘肥体胖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和“金毛”……开幕式上,小狗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在美食文化节活动区里,华农学子们“现炒现卖”各种美食。每年学校美食节采用完全公开征集的方式向全社会征集摊位主,摊位多且各具特色,既有外国留学生组成的异国风情摊位,售卖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非洲等各国美食,也有其他高校的摊位主。校园内5000多株紫荆一齐绽放,紫红的、乳白的、淡粉的、红白相间的紫荆竞相绽放枝头,无论你是徜徉在花下,还是走在校道上远观,都让你流连忘返。据悉,就2013年的紫荆校园开放日共吸引了6万多名游人入内赏花叹美食。

地理位置

广州校区: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校区2:近郊从化市街口街广从北路72号

办学成果

行政楼? ? ? 学校排名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二,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七。

历年华南农业大学综合实力排名(2001-2009年)98、86、70、75、65、62、69、68、67.

获奖情况

2007年,该校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比赛。

2007年:26个代表队,获全国一等奖2队、全国二等奖3队;广东赛区一等奖5队、二等奖10队、三等奖9队。

2008年:获全国一等奖3队、全国二等奖4队;广东赛区二等奖5队、三等奖10队。仅以本科组第二年参赛经验,荣列广州高校榜首。

2009年:获全国一等奖2队,全国二等奖2队;广东赛区一等奖4队。名列广州高校之首。

2010年:获全国一等奖7队;广东赛区一等奖8队。以获全国奖24%的平均比例,远高于全国的获奖比例8%。首次迈进本科组比赛。

2008年:7个参赛队中,获一等奖2队,获二等奖3队,获三等奖2队!2010年:获一等奖1队,获二等奖4队。2010年12月4日,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仪式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这是该校首次承办全国数学建模竞赛颁奖仪式,也是仪式首次在非985高校举办。

该校历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参赛获奖统计表:

年度

全国一等奖

全国二等奖

广东省一等奖

广东省二等奖

广东省三等奖

200101110
200302211
200513440
200702350
200913750
201123683

2011年德国汉诺威iF国际设计大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盘湘龙指导的Shiroto设计团队陈昕、胡杨帮、何兆亨、林鋈、麦博、姚海飞参赛作品《Guardian Lamp》,在来自52个国家的8007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11年度德国“iF概念设计奖”。

我院盘湘龙老师带领设计团队凭借作品“Privacy Guardian”、“self rescue bracelet”从来自49个国家的353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两项“2011红点设计概念奖”(Red dot Concept Design Award)。这是盘老师指导学生继2011年3月获得德国iF奖项后,第二次获得国际设计奖项。此次获奖再次展示了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在工业设计方面的实力。华农大艺术学院学生卢楠获2008世界亚裔小姐大赛全球总决赛亚军,学生王宝峰获2009CCTV模特电视大赛全国总决赛男模亚军等。

在其他一些学科竞赛上,华农学子一直也有不俗的成绩,如英语类(其中第十五届“外研社·亚马逊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总决赛,赛事冠军由中山大学获得,香港大学获得亚军,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本校共同获得季军。),管理类(其中第四届本科生暑期社会调研挑战赛,北京大学获得一等奖,排名第一;2个二等奖由华南农业大学的两支队伍包揽,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名。我校经管学院的盈月队和芒星队在2012年度第三十三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总决赛分别获得本届赛事的冠军和亚军,其中冠军队伍,即我校四位经管学院学子郑嘉培、陈嘉峰、廖家俊、陈婧雯组成的盈月队代表中国出战,并勇夺GMC全球总决赛季军冠军2012年度第三十三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全球总决赛季军,创造了我校学子参加此项比赛的最好成绩。),计算机类(其中华南农业大学学子在第34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赛上共获得2金2银,并晋级全球总决赛。由华南农业大学单鑫同学组成的Sogoal团队(田绪红教授指导)荣获微软“创新杯”Imagine Cup 2013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位列全国第二名,游戏组第一名。据悉,Imagine Cup 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科技大赛。此次大赛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0多所国内重点高校的一千多支代表队参加。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由一人组成的团队能闯进中国区总决赛。)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亚运会体育运动装官方制服“墨舞挥彩”由华农大艺术学院副院长金憓副教授带领的艺术学院“亚运会官方制服设计团队”谭国亮、林蓝、彭梅、赵英姿、叶竞、蔡阳勇、唐铄等老师经过一年多的设计攻关而成。据金憓介绍,设计团队将服装艺术、亚运精神和岭南文化充分融合,以岭南画派彩墨画风格为灵感来源,采用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流畅细腻的线条造型演绎广州亚运会的核心图形。图案以不对称造型,表现灵动韵律,体现当代广东兼具浑厚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气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学术期刊排名。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3-2014)》,我校学报(社科版)在社会科学综合排名中列第37名。在上年度的该排名中,我校学报(社科版)排第87名,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近年来,期刊影响因子连年提高,论文转载率排名也不断攀升。上两个年度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全国排名也分别从41、63、83大幅上升到34、35、47,三项指标排名均进入前50,其中上年度的复合影响因子达到0.99。学报还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选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国家公派留学全额资助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30位教师获国家公派留学全额资助。国家留学基金委传来喜讯,华南农业大学30位教师被光荣录取为2012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全额资助出国留学人员。2012年申报人数首次突破了90名,获得全额资助人数也再创新高,从2011年的20人上升至2012年的30人,两项指标均为广东省内部属、省属高校之首。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公派留学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自2009年开始,全额资助录取人数已连续三年在12人以上。2012年录取人数占全省国家公派全额资助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32%,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省所有高校之首,录取人数远超省内其他知名大学。公派出国留学作为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挥也必将继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努力达到每年60位教师在国外学习的奋斗目标。

非典溯源2003年,我国出现非典型肺炎疫情,该病一度被怀疑为禽流感。广东省成立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华农大教授、著名兽医学专家辛朝安成为专家委员会13名成员之一,同时被农业部聘为动物冠状病毒调查专家委员会成员,参加非典病原溯源的研究工作,协助组织攻关组成员设计研究路线、确定实验方案。在辛朝安等专家的努力下,课题组从蝙蝠、猴、果子狸和蛇等数种野生动物体内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基因,测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使我国SAR病毒起源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辛朝安因此获得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及广州市政府授予的“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丁颖教授塑像  华农一科研团队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兽医学院廖明教授领导的禽病学研究团队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参与的《重要动物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仅有的13项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的一项。这也是该研究团队继“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时隔7年再次获此殊荣。7年时间,一个科研团队两次获得国家最高级别的科技奖项,不仅在广东省内绝无仅有,在全国范围内也实属少见。

国际交流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先后与五大洲的25个国家7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假期交流项目;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学校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华南农业大学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

到目前为止,已与我校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流的国(境)外高校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夏威夷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阿肯色州立大学、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女王大学、阿尔斯特大学、格林姆斯比学院、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堪培拉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

广东省高考录取情况:2010年,最低录取线为:文科595分,理科610分;第一志愿组录取率为:文科88%,理科76%。2011年,文科第一志愿组投档率达到93% ,理科达到81%

就业情况

2010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54%,研究生就业率为95.08% 。建国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等农业教育各类学生10多万人,其中一大批校友已成为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农业科技骨干。

社会评价

校歌? ? ?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前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华南农大是广东省乃至国家的重要农业院校,科研实力、办学能力名不虚传。”“学校近十年来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迅速提高。”

现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前省长黄华华:“现在广东省内四分之一的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都是华农培养的,华农为国家特别是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现任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总结讲话中,陈建华市长感谢华南农业大学为广州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为广州市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指出,学校是国家之重器,对学校建设尤其是大学建设应予充分重视。广州市将怀着对教育的尊崇、敬重之心,保护好岭南名校的人文传统。

学科排名

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华南农业大学共有9个学科参评,3个学科排在前5位,9个学科排在前10位,排名前10的学科数位列广东省第二位。其中,农林经济管理排在第4位。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1203农林经济管理4
0904植物保护5
0828农业工程5
0901作物学6
0906兽医学6
0909草学9
0905畜牧学10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10
0902园艺学10

现任领导

华南农业大学现任领导

姓名

职责
李大胜党委书记
陈晓阳校长
陈少雄党委副书记
钟仰进党委副书记
王 浩副校长
陈志强副校长
温思美副校长
陆华忠副校长
咸春龙副校长

办学规模

概要介绍

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8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分中心(广州)、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广东省质量监督木材及木制品检验站均设在学校。

华南农业大学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截止到2013年5月,有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001人,在校研究生5394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784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536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03人,非全日制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3人,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648人),来自33个国家的留学生73人。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3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3个,广东省名牌专业9个。学校形成了以丁颖试验班为突破点,以红满堂计划、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取得成效,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5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华南农业大学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有2个,一个是农业科学,另一个是植物学和动物学。

学校教学服务条件优越。图书馆藏书741.14万余册;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有16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456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四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

在校本科生分布情况:工学类33.60% 经济与管理类23.94% 理学类12.81% 农学类14.19% 艺术类9.05% 文史哲类4.99% 法学类3.14% 总人数:38001人(2012年)

学校分区

广州校本部土地面积295.57公顷,是广东高校中单体校区最大的大学。此外还在增城教学科研基地土地面积257.53公顷。

校本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块完整的地块,但是被高速公路分成三个区,分别是主校区、泰山区、启林区。

华山区

主校区也叫华山区,其面积最大,学校主要的行政办公地点和图书馆总馆都在该区,这里拥有学校最多的资源,教学环境和条件也是最好的。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及华山学生活动中心均位于此区。

华南农业大学  泰山区

泰山区原来叫五山区或者东区,五山学生公寓位于此区。

2009年改名为泰山区。第四教学楼、东区公共基础课教学实验大楼位于此区。

启林区

原来叫做跃进区,分南北两个分区。2009年改名为启林区,取自《左传》中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但是学生们还是习惯称跃进区。启林区是华农最新建设的一个区,住着1.8万大学生。第五教学楼及真维斯学生活动中心位于此。

交通状况

华南农业大学正门口即为“广州地铁三号线五山站”。

校门口的“华农大正门”公交站通过的公交线路有B10、41、197等等热门线路。出入天河各大繁华商城等交通十分便利。

其中五山学生公寓后门即为“汇景北路总站”公交站,学校正门往右200米即为“华工总站”公交站。往返大学城也有大学城专线2,全程3元。

院系设置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05Y)、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80504W)为2011年新增本科专业,11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和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13年??新增加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表演。

学院名称

系、专业、科室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育种系,作物科学技术系,生态学,系,草业科学系等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科系,昆虫学,系,农药学系,土壤学,系,植物营养系,植物病理,系等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基础兽医学系,预防兽医学,系,临床兽医系,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系,蔬菜学系,花卉与景观系,茶业科学系,采后科学与技术系等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植物学教研室,植物生理教研室,生物物理,教研室(研究室)等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动物生产与管理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等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包装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等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学系,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木材科学与工程系,森林资源与旅游管理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自动化系,车辆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系,工业设计系等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建筑学系,工程管理系,道路与桥梁系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统计学,应化,材料,光,信息科学,电子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
华南农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与资源经济,会计系,金融系,经贸系,工商管理系,物流与市场营销系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法律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教学部,日语系,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服装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动画系、美术学系、音乐系

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华南农业大学主考的自学考试工作和其他培训工作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珠江学院,是华南农业大学的,独立学院

科研机构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8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基地,2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有校内等总共160多个科研机构。

工程中心

国家级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部级生物防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植物,航天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园艺,产品保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畜禽产品加工,技术广东研究开发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广东工程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部级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兽用疫苗创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水田农业,装备技术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华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鸡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热带农业,环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华南耕地保育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植物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营养与养分资源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农业生态,与农村环境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能源,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与,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华南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昆虫生态毒理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果蔬保鲜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食品质量安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植物分子育种,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预防与控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土地利用与整治实验室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蛋白质功能与调控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人文社科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广东省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植物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农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电工与自动化工程实验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经济管理类专业技能实验中心现代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教育中心兽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公共管理专业,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科学观测实验站部级华南水稻病虫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华南动物营养与饲料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华南地区作物栽培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

重点学科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该学科由我国著名的稻作学家丁颖院士创立,在稻种遗传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水稻育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是华农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其昆虫毒理学与植物质杀虫剂研究、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种群动态控制研究、瓢虫等天敌昆虫的分类及利用研究、昆虫抗菌肽研究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

农业经济管理:位列广东经济管理学科点前茅,拥有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果树学:拥有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热带亚特带水果研究室和果蔬采后生理研

究室等专业研究机构。

预防兽医学:其前身是“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养禽和禽病学科,现已拥有抗击“非典”

和禽流感英雄辛朝安、珠江学者廖明等一批强大的科研队伍。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农业机械化工程

省一级重点学科

7个获批攀峰重点学科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获批优势重点学科的一级学科:生物学、生态学、畜牧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省二级重点学科

4个获批特色重点学科的二级学科:金融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木材科学与技术等(不含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华南农业大学  林业局重点学科

植物学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

农业工程 、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 、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草学、农林经济管理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

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应用经济学、科学技术史、数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草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

博士后科研站

作物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农业工程、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动物医学、茶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林学

广东省名牌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应用化学、动物科学、生物技术、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人才的需求,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继续开办了自考全日制班和业余制班。

人才培养

红满堂会议厅? ? ? ? 国际班

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得到广东省教育厅的批复,增设成立了“国际化本科课程改革实验班”。

国际班采用“2+2”模式,即学生在华南农业大学学习两年后,到国外合作大学学习后续两年的本科课程。经过双方学校共同认定合格者,可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外访学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信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类等4个专业开设,每个专业招收30人。其中,2012级文理科新生均可报考工商管理类专业国际班,但其余3个专业的国际班只面对理科生招收

“丁颖”创新班

“丁颖”创新班在培养上和政策上给予特殊待遇,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上特制培养方案、高水平教师授课、安排专用教师和实验室、创新实践教学。政策上单列奖学金并给予倾斜、选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科研训练、按60%比例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生进入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借阅等多方面享有与研究生同等待遇、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时,学校为其颁发优异本科毕业生荣誉证书。“丁颖”创新班的学生将由长江学者、珠江学者等教授担任班主任或导师工作,实行一对一的培养。

“温氏班”

2012年,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温氏公司”)联合开办“温氏班”,采用“学校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定向培养。学校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教学及按温氏公司要求协调安排学生到公司实习、就业等;温氏公司负责企业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习安排、资助学生学费及“温氏班”的活动经费、优先录用“温氏班”学生等。“温氏班”培养模式使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对口培养人才,有效地提高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

“温氏班”的专业对象为动物科学学院所有专业,从大一学子中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从大二组建“温氏班”,预计30人一班,小班教学,专才培养。

“红满堂计划”

每年名额200人,实行导师制。学校每学年为学生提供1000元培养经费,学生自主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并选派部分优秀本科生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短期进修或开展训练。同时,还享有修读研究生课程、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优惠待遇。 优秀本科生“红满堂计划”的实施为了有针对性地选拔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生(含特长生),实施重点培养,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以点带面,促进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双学位、辅修

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学生修读双学位,只要一年级学习成绩平均绩点达到2.0(约70分),即可申请修读校内其他学科的第二学位,毕业时可以拿到两个学士学位。据了解,在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招生的9500名考生中,有1900余名学生选择了攻读双学位。

师资力量

田家炳综合训练馆? ? ? ?丁颖教授塑像华南农业大学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立足培养、加强引进"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初步建成一支素质良好、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保证。

截止到 2012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2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765人。教授、副教授900多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教授、研究员)348人,副高职称人员(副教授、副研究员)564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总数的51.7%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60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05 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90.1%和39.9%;45岁以下(含45 岁)的有1306人 , 其中35岁以下(含35岁)的有 649 人 , 分别占教师总数的74.0%和36.7%。

现有教师中,中科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博士生导师218人,硕士生导师786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简称"珠江学者")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在职) ;入选国家和省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48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人选 3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 人;教育部"跨 / 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0人;教育部" 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6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7 人;农业部"神农计划"3人;广东省 "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国家级6人、省级 77 人、校级352人;第二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3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校史馆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3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师德标兵 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广东省劳动模范4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5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53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2人、省级11人、校级36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4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两江学者

华南农业大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教育人才,珠江学者和长江学者获得者逐年增多,两江学者也正在被当选,仅兽医学院就先后有两位学者获得两江学者(朱兴全与刘雅虹)。

相关动态

华南农业大学学子获得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的总冠军

2014年1月21日,在北京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第十八届中国赛区总决赛顺利结束。在4个月里的激烈角逐,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魁奈队和白灵队分获全国总冠军和第四名,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学子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总冠军。魁奈队代表中国参加4月中旬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GMC全球总决赛,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角逐全球总冠军。另外,华南农业大学还获得团体总分第二,最佳组织奖,杰出贡献奖,GMC中国赛区一等奖院校等四项大奖。

据悉,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是起源于欧洲的全球最大规模企业管理的国际级赛事,被誉为企业管理模拟的奥林匹克大赛。2013年共有来自全国150所高校的近2000支队伍参加了GMC中国赛区的比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