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
党群机构
党委办公室 · 组织部(统战部) · 宣传部 ·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工会 · 团委 · 机关党总支 · 安全工程学院党总支
教务党总支 · 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 ·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
计算机学院党总支 · 管理学院党总支 ·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
外国语学学党总支 ·?图书馆党总支 · 后勤党总支 · 基础部党总支
党校办公室 · 离退休党总支
行政机构
行政办公室 · 人事处 · 审计处 · 财务处
资产管理处 · 基建处 · 国际合作处(留学生处) · 学生工作处
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助学贷款中心) · 保卫处 · 教务处
科技管理处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培训处
学科建设办公室 · 研究生处 ·?图书馆 · 离退休办公室
其他单位
后勤服务管理中心 · 校报编辑部 · 兴安苑交流中心
学术研究
教育教学
教学概述
学院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内容涉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改革成效显著。现已有四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试点专业,有两个基础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和基础化学实验室)通过了河北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教研究所被中国高教学会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学院确定了“德育为首,教育先行,管理从严,以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过程中,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最重要的素质来抓。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整个校园形成了催人奋进的良好政治氛围。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162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0% 以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了15% ,特别是安全工程专业,考研录取率接近30% 。
研究生教育
学校具有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本科生教育
学院开设37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理、文、法、经济、管理、教育、 艺术等八大学科,设置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造价与房地产两个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等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3 个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等为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地质工程”等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留学生教育
留学生工作是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文化的交融,校园国际氛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大家庭意识和扩大学校知名度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院自1999年即开始招收留学生。学习类型:短期汉语培训、汉语强化预科班教育、汉语预科班教育和各类学士学位课程教育。
学校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等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加拿大凯普澜诺大学、越南地矿大学等高等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现有在校任教的外籍专家和教师15 人,在校留学生102 人,是河北省在校外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
成人教育学院面向社会招收成人函授专科及本科学员,专业设置如下专科专业:营销管理(学制:三年)、财务会计(学制:三年)、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学制:三年)、工程造价(学制:三年);专科升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制:三年)、工程管理(学制:三年)、土木工程(学制:三年)。
科学研究
华北科技学院教学楼
为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保持学院的发展后劲,学院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方针,在科教研究工作中注意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并制定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教研究。“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 项;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安监总局等省部级项目30 余项,获省部级各类科技奖20 余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害防治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开发表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2000 余篇,其中三大检索300 余篇。
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所于2003年6月成立,院属独立科学研究机构。该所在 设备和人员方面整合了华北科技学院安全方面的各种优势,致力于科研、培训、教学为一体。研究所现有专职人员8人,其中博士3人,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2人。兼职研究人员若干名,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安全技术及工程院属重点实验室归该研究所管理,现有实验设备价值超过500万元。实验面向学历教育、安全培训和科研。研究所主要从事矿山安全、安全监测监控产品开发、安全与健康、安全经济与安全文化及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为了适应安全评价的要求,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北京凯丽瑞安全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煤矿专项安全评价。
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是以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为主的科研基地。目前有7人组成, 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后学历1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3人。研究所致力于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研项目和产品研发工作。通过研制新产品,为安全生产行业服务。促进学科建设,构建教学、科研平台,提升教师、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理论教学水平。研究所发展定位:面向煤炭安全生产行业市场,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型核心技术,凝练科研成果,建设科研平台,争取行业和国家级的重大科研课题,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面向市场,依托于企业,服务企业,为实现煤矿电气装备现代化服务。
经济管理研究所是以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为主体的科研、咨询、教学与培训机构。现拥有专兼职科研教学人员 50 余人,其中 34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正副教授 21 人。肩负着为工商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发课题和培养经济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近五年,管理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的老师共出版 48 部专著与教材,发表各类论文 239 篇,完成各类科研课题 56 项。现有在研课题 10 项,获科技进步奖 33 人次。本着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经济管理研究所主要面向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科研与咨询服务:一是面向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开展应用型研究;二是服务于区域经济,拓展横向研究领域;三是面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事业,在安全经济、政府监管领域有所建树。
研究资源
省级重点实验室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序号 实验室名称 类型 所属系部
1 矿井灾害防治实验中心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安全工程学院
2 煤矿瓦斯水害基础研究实验室 国家总局重点实验室
3 煤矿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 国家总局重点实验室
4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河北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院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实验室名称 所属系部
1 安全技术与工程实验室 安全工程学院
2 采矿工程实验室 安全工程学院
3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4 物理实验室 基础部
5?计算机基础实验室 计算机学院
6?工程造价模拟实验室 建筑工程学院
学术学报
学报坚持以工为主、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办刊方向。学报与煤矿瓦斯防治和矿山水害治理等学术团队建立密切联系,跟踪科研成果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成果。08年度公开出版了4期学报,含130篇论文,其中安全科技(含能源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方面的论文79篇。
积极参与总局政策法规司主办、华北科技学院协办的安全生产法规建设实施与完善研讨会的论文审稿、修改和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共审阅论文200多篇,100多万字。
现任领导
何学秋 校党委书记。 全面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分管干部工作。 | 杨庚宇 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培训中心主任。 负责学校行政和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全面工作 。 |
蔡卫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负责办公室、人事、学生、招生就业工作 , 分管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事处、团委、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助学贷款中心)。 | 张驎 副校长。 负责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报编辑、资产管理、卫生保健、外事工作,分管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处)、科技管理处、资产管理处、国际合作处(留学生处)。 |
高双喜 副校长。 负责财务、后勤服务、安全生产和老干部工作,分管财务处、后勤服务管理中心、离退休办公室。 | 刘国林 校纪委书记。 主持纪委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党委宣传部、监察处、审计处、保卫部(处)、工会。 |
汪永高 副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 负责安全培训、成人教育、兴安苑交流中心、华矿安全报和校报工作,分管安全培训处、成人教育学院、兴安苑交流中心、校报编辑部。 | 邹光华 副校长。 负责教学、体育、高教研究、图书资料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分管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所、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徐志斌副校长 | 顾秀根 校长助理。 负责基本建设工作,分管基建处。 |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华北科技学院风景照学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科研、管理 ?经验,拥有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045人,专兼职教师83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外聘),教授135人、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 223人,讲师及其他中级职称 43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 550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5%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4%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3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 人,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4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 人,校级拔尖人才后备人选 3 人,学术带头人 12 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7 人。学校还长期聘请了 14 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外籍教师和专家,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荣誉教授。
知名专家学者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 刘咸卫 杨庚宇 张驎 徐志斌 刘过兵 赵家振 滕国仁 谭开孚 田家裕 杨绍家 吴大为田佩俊 尹尚先 |
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 | 杨庚宇,张驎,徐志斌,尹尚先 |
煤炭工业,优秀创新人才 | 尹尚先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尹尚先,李永军,田立勤,陈学习,连会青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尹尚先 |
河北省第六批享受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津贴人员 | 凌标灿 |
河北省优秀教师 | ,李海源,王国安 |
华北科技学院教学名师 | 耿子林 周梅艳 张秀林 刘士杰 滕国仁 刘金铎 薛鹏骞 李海源 王国安 栾玉芹 李常玉 邹光华 赵少飞 |
学科设置
学院现设有安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 ?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十个二级学院和基础、体育二个 教学部。 学院开设 36 个本科专业及相关专科专业,涉及工、理、文、法、经济、管理、教育等七大学科门类。已经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 安全培训 、函授教育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其中,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 3 个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教研究所被中国高教学会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全日制在校学生15300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80% 以上,位于河北省高校和原煤炭院校前列;专科毕业生升本科学习的比例保持在河北省平均水平的 3 倍;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 17% ,特别是安全工程专业,考研通过率超过 30%。
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被批准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后,煤矿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和矿井灾害防治实验中心进入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序列。学院围绕改进煤炭生产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煤矿企业管理开展科学研究。年科研经费 3,000 余万元。近几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 20 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害防治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0 余项。 1988 年建在学院的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具有安全生产国家一级培训资质,常年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实务、矿井灾害防治和矿山救护等类型的安全培训。
教学设施
华北科技学院风景照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全校建筑面积共52145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8011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36398平方米,实验室及校内实训基地面积18054平方米。其中:教室53167平方米,图书馆25970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附属用房36377平方米,体育馆8152平方米,会堂1273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面积638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8538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16722平方米,语音室座位数628个。
学院固定资产总值43246.07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2 亿元。学校现有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水害预防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所属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等4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有院级重点建设实验室5个,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及实训中心27个,并在校外建有 33 个实习及产学研基地。
1985年建在学校的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具有煤矿和安全生产两个国家一级培训资质,常年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实务、矿井灾害防治和矿山救护等类型的安全培训,年培训规模5000人次。
学院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广泛,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单位。学院内设有多功能教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多媒体语音教学系统和外语教学发射台。覆盖全院,千兆为骨干、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宽带校园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多媒体远程教学、VOD 点播等各种综合网络应用,校园网 PDS 信息端口总数达6000个,全校入网计算机约4832台。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1988年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积6551平方米。1993年学校改制后,更名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1998年底吸收合并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200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定名为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新馆位于学校教学区致远楼东侧, 200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馆建筑面积25900平方米,阅览座位2200多个,采用“三同一大”(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大开间)建筑模式,外部环境幽雅、内部功能齐全,是一个充分体现人本理念、开放式、现代化的智能图书馆。
华北科技学院校园风景图书馆设有社会科学阅览书库、自然科学阅览书库、版本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采用藏、借、阅一体化开放模式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在整体功能上更加人性化,设有读者休息区,为读者提供图书、复印、饮食等方面服务;各阅览室均有室外阳台,供读者临时休息;多媒体培训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展览厅、研究室、会议室等设施扩展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了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活动中心。
图书馆1999年起就引进了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并不断升级,现用版本为GDLIS XP,文献阅览、借还、查询、信息检索等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新馆门禁监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集成电话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等设施齐备,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的智能化特征。
截止2009年12月份,图书馆馆藏文献84.04万余册(件),年均采集中外文图书8万册以上,征订中外文报刊1600余种。目前,图书馆购置中外文数据库、多媒体资源系统等各类数据库20多个,电子图书67.39万种,全文期刊近2万种,博硕士论文近百万篇,各类中外文全文数据库17 个,基本形成了传统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互补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还自主开发了“安全科技数字图书馆”、“网络学科资源导航”、“毕业生信息服务”、“科教研定题服务”等特色数字资源和服务项目。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将以丰富的信息资源、高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师生营造美好的知识殿堂。
高标准田径运动场,铺设有人造草坪和塑胶跑道,看台可容纳 6000 多人,篮、排、网球场、体育馆、游泳池等体育活动设施齐备 ,运动场地面积44940平方米。
绿树掩映中的9栋公寓可容纳1万多名学生,每间宿舍都配备程控电话和宽带网络接口,为学生生活、休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整个校园教学、生活设施配套,服务网络完备,构成了完善的教学和生活体系。
学院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先后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造林绿化 400 佳单位”等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
华北科技学院活动照学院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项目,现有三个国家级的“中心”: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并长期合作的 “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信息中心中国分中心 “中国煤炭职业安全卫生信息中心”;与澳大利亚合作的“中澳管理培训中心”。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东南社区学院、美国安全健康学院、加拿大凯璞澜诺学院、韩国庆北科学大学、越南河内地矿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教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有数十名学者和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同时有数十名外国专家来学院讲学、访问。学院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和“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常年聘请有10多名外国文教专家及教师。
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第二届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于2013年9月21日-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McGill University 、安标国家中心共同主办。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研究院及大型企业协办。学术会议期间会举办矿山安全新技术成果展示。
本次会议论文出版发行已与荷兰 Elsevier B.V. 签订协议,会议论文会通过 Elsevier B.V. 的 Engineering Procedia ( EI 可检索)在线出版发行,并选择其中优秀论文以国际期刊正刊或者特刊( EI 检索期刊)的形式发表。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按时投稿。
历史沿革
1989年10月24日,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正式形成了3000人规模的办学能力。按照“边建校,边办学”的方针,从1987年到1992年,学院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279期,培训学员17039人次,培养成人专科毕业生1500多名。
华北科技学院校徽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开发项目,投入资金120万美元,经过双方5年的合作,建立了国内一流的人机工程实验室,大大提高了中心的师资水平和培训能力。1988年以后,在李振德为党委书记、王家棣为院长的党政班子领导下,分院形成了一支钻研业务、扎实工作、爱岗敬业的教职工队伍,初步形成了“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分院精神。拓荒时节的建设者们,历史会永远铭记你们的奉献和光荣!1992年末,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进入了历史发展的转折期。成人学历教育生源严重不足,短期培训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偌大的燕郊分院,各类在校学员不足一千人,教育资源的闲置,令人忧虑。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果断决策:申请改制为普通专科学校,盘活教育资源,走普通高等教育与煤矿安全培训相结合的新路子。经过多方努力,1993年1月30日,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同意建立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2月19日,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干部局负责同志到学校宣布领导班子,陈广文任党委书记,王家棣任校长。9月21日,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和新学期开学典礼。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壮大。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1999年底,学校又处在了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如何抢抓中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机遇,学校领导班子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办好专科,争办本科,上下延伸,跨越发展”的新思路。利用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这一国家级培训中心的有利条件,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学校的不懈努力,在两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学校都成功地留在国家局,为提升办学层次,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3月,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充实学校领导班子 ,原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杨庚宇博士出任校长,刘咸卫同志任党委书记。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充实办学内涵,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呈现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新气象。2001年5月,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和煤炭行业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及时制定了办学的具体措施:“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学习、讨论,继续推进教学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人才工程、信息化工程、教学条件达标工程、培训工程、校风创优工程”,把学校引领到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广大教职工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经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考察、论证和评议,2002年3月1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华北科技学院揭牌庆典在运动场隆重举行,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地方政府及兄弟单位的各级领导和来宾,热烈祝贺学校“专升本”成功。
学校简介
华北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始建于1984年,华北科技学院隶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中央部属高校,其前身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和随后批准成立的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 2002年初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和安全工程领域研究生。2002年3月经原煤炭工业部党组研究决定成立的中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校正式迁入华北科技学院,依托华北科技学院办学。
学院地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北京,位于北京东部。距天安门35公里,距首都机场25公里,北京市811、812、818(原930)路公共汽车约1小时内直达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信便捷。
相关新闻
慰问老教授代表2013年9月9日,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在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绍川以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李万疆的陪同下,来校开展专题调研。他们登门看望了老教师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校党委书记何学秋代表党政班子做工作汇报。
杨栋梁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就学校改革发展提出五点意见。一是要按照总局的要求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二是要深化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加强产学研结合;要注重安全办学特色,不断推出安全生产研究成果,发挥好服务安全生产的作用。三是要提升学校的安全科研创新能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出科研成果。四是要从严治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健全制度机制。五是要不断完善学校规划,利用总局直属高校这一优势,围绕全国安全生产这一中心,形成合力办出特色,努力成为为全国安全生产培养更多专门人才的摇篮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