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一、小说作品
年代 | 作品名称 | 备注 |
---|---|---|
1939年 | 《给投考初中者》 | |
1955年 | 《书剑恩仇录》 | 著于1955年 |
1956年 | 《,碧血剑,》 | 香港商报连载形式发表,成为金庸,成名作 |
《,三剑楼随笔,》 | ||
1957年 | 《射雕英雄传》 | 本书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确立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 |
1959年 | 《,神雕侠侣,》 | 于1959年发表,并刊载了三年 |
《,雪山飞狐,》 | ||
1960年 | 《,飞狐外传,》 | 写于1960,61年间 |
1961年 | 《鸳鸯刀》 | |
《,白马啸西风,》 | ||
《倚天屠龙记》 | 被拍摄成电视剧,备受观众喜爱 | |
1963年 | 《,连城诀,》 | |
《,天龙八部,》 | 于1963年开始连载,写了四年 | |
1965年 | 《侠客行》 | |
1967年 | 《,笑傲江湖,》 | 被拍成电视剧,备受观众喜爱 |
1969年 | 《鹿鼎记》 | 于1969年开始连载,1972年刊完 |
1970年 | 《,越女剑,》 | |
1970年 | 《,三十三剑客图,》 | |
1975年 | 《,袁崇焕评传,》 | |
1993年 | 《,月云,》 | |
2006年 | 《,金庸散文集,》 | 此书汇集金庸60多年间的散文,并于2006年出版,并非指2006年创作 |
备注:上述表格粗体部分为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据金庸《鹿鼎记》成书后的“后记”所说:“我写的长篇武侠小说共十二部,短篇共三部。”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二、金庸全集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网上有电子版本。1970年起,金庸助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于2002年11月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第1-2册
《书剑恩仇录》——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锋芒之作。
三联书店出版的《金庸作品集》(12张)
创作年代:1955年
历史背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
公元1753年—1759年
首发连载杂志:新晚报
第3-4册
《碧血剑》(附录:袁崇焕评传)
创作年代:1956年
历史背景:崇祯六年—崇祯十七年或顺治元年
公元1633年—1644年
首发连载杂志:香港商报
第5-8册
《射雕英雄传》(附录:成吉思汗家族、关于“全真教”)——《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并称“射雕三部曲”,有前后联系但不是系列,思想各异(分别是儒侠、道侠、佛侠),是“侠之大者”的诠释作。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创作年代:1957年—1959年
历史背景: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
公元1199年—1221年
首发连载杂志:香港商报
第9-12册
《神雕侠侣》——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创作年代:1959年—1961年
历史背景:南宋理宗绍定五年或六年—开庆元年
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第13册
《雪山飞狐》——《雪山飞狐》《飞狐外传》是金庸现实主义最强的小说
广州出版社出版的《金庸作品集》新修版(11张)
创作年代:1959年
历史背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首发连载杂志:新晚报
《鸳鸯刀》——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创作年代:1961年
历史背景:清中前期
约公元1644年—1796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白马啸西风》——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创作年代:1961年
历史背景:清初顺治年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第14-15册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前传
创作年代:1960年—1961年
历史背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首发连载杂志:武侠与历史
第16-19册
《倚天屠龙记》——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创作年代:1961年
历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
公元1262年—1363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第20册
《连城诀》——强烈批判社会私欲、贪婪、无情的一面,同时也从屈指可数的几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现友谊、爱情、济人、宽容。
创作年代:1963年
历史背景:清朝,由书末“反清复明”推知
首发连载杂志:东南亚周刊
第21-25册
《天龙八部》——倪匡曾代写其中约五万字,后修订了大部分。该篇是金庸哲学、内涵、人性、情节等的巅峰之作,亦是对“人”、“谐”、“侠”的统一性巨著。
创作年代:1963年—1966年
历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绍圣元年
公元1090年—1094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第26-27册
《侠客行》——小说主人公无明确名字,以“石破天”代称。该篇对人生寓言性与舐犊之情描写最甚,亲情性最强。
创作年代:1965年
历史背景:明朝中叶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越女剑》(附录:三十三剑客图)——《越女剑》写于《鹿鼎记》连载中途短篇小说,因此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是《鹿鼎记》而非《越女剑》。出版时附在《侠客行》之后。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是金庸历史感最强的小说。
创作年代:1970年
历史背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时期
约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第28-31册
《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
创作年代:1967年
历史背景:明朝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第32-36册
《鹿鼎记》(附录:康熙朝的机密奏折)——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创立“反武侠”情节,武侠史首次以诙谐、反讽、批判观写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创作年代:1969年—1972年
历史背景: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69年—1687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附:其中《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连城诀》《侠客行》《笑傲江湖》在小说中没有指出明确年代(表示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这几部小说年代是从一些细节推断的。
三、其他作品
武侠大师金庸
《三剑楼随笔》: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合著。
《袁崇焕评传》: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学术性著作,收录在《碧血剑》中。
《三十三剑客图》:又名《卅三剑客图》。
《金庸散文集》
《月云》:略带有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
《社论》:约两万篇,包括如《宁要裤子,不要核弹》《火速!救命!——请立刻组织抢救对上梧桐山》《巨大的痛苦和不幸》《自来皇帝不喜太子》等,在大陆未结集出版。
四、人物哲理
《飞狐外传》
程灵素:爱一个人不能过于无节制。因为你可能遇到一只白眼狼。你爱他的时候他假装不知道,你为他死后他假装悲伤之后会去和别的女孩子搭讪。
袁紫衣:跟一个人谈恋爱最好不要用游戏心态。否则他会很认真。到时候你除了出家就别无他途。
胡斐:一次恋爱之后最好立刻把前面的人忘记,否则会带着沉重的感情枷锁。你看看萧峰到死都没法忘记阿朱,而我不是就和苗若兰好了吗?
《连城诀》:
狄云:当一个旧情人抛弃你时不要哭泣,因为立刻会有一个新的更好的MM来接替她——当然,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小说里。我知道你会认为我和《基督山伯爵》中的爱德蒙·唐泰斯过于类似。我要告诉你的是,在古今中外,这类情况概莫能外。
《天龙八部》:
段誉:爱情就象足球里的防守反击。你只要死缠烂打。接下来,对方内部会出现问题。然后你就可以乘虚而入。这就是我得到的方式。
虚竹:真正的爱情和对方的容貌无关。
萧峰:我们对于老丈人要保持足够的尊重。
慕容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
。
无崖子:永远不要招惹两个偏执狂女人。否则你一辈子不得安生。
木婉清:爱上一个男人之前最好查查他的家世背景。
侠路历程
金庸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的。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汉民族和周边民族互相争斗、交融的历史。民族间的矛盾来源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源于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在国家敌对中,政府的软弱格外刺激民间的信心,而作为民间力量的精英,侠便理所当然地承担了民众和志士仁人的理想。 金庸
侠的民族大义表现在为国御敌——这本是军人的本份,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布衣之侠”,更是责无旁贷。
民族大义的本质是一种忠诚,是对历史、对社会的忠诚,扩大开来,也是对家人对朋友的忠诚。一个侠士若不具备这份起码的忠诚,就丧失了自己所赖以寄身的 基础。
但这也不是侠的最高的境界。
在金庸笔下,豪气干云、孔武有力、斗狠使勇,充其量只能算个壮士,慷慨任事、忠悯待人、义薄云天,也只是个一般的侠士,所以杨过一人一雕往来东西南北 ,问尽天下不平事,急公好义排纷解难,人称“神雕大侠”,可杨过却拒不接受那个“大”字。
郭靖与杨过在襄阳联床夜话,郭靖说:“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助守襄阳,……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为国为民”,这才是侠之大者,这才是侠的最高境界。
天下为怀,苍生为念,这才是侠的最高理想,这也是金庸的侠意识,更是金庸对中国传统侠意识的突破与贡献
在《射雕英雄传》的结尾,成吉思汗与郭靖有一段对话。成吉思汗说:“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
郭靖答道:“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泪”。
郭靖又道:“自古英雄而为当世景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 人”。
在《天龙八部》的最后,段誉和虚竹擒到辽帝耶律洪基,萧峰求辽帝一诺:终生不许一兵一卒越过宋辽边境。
在得到保证后,萧峰随即折箭自杀以谢罪。
要知道,萧峰是辽人,又是南院大王皇帝结义兄弟,宋辽开战,萧峰所念念于心的,则是苍生百姓的安危幸福,并以一己之死,换来了宋辽两国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乐业。辽国百姓免去征战之苦,萧峰是为了民族的利益;天下苍生得以安
然无扰,萧峰也是为民造福。这正体现了一个大侠的最高境界。
金庸笔下的侠义英雄,从寻常的江湖豪客,到行侠仗义、济人困厄的一般侠士,到为国为民、天下为怀的大侠,层次是何等的分明!
若从历史的眼光看,中国侠意识的成型是自司马迁始,从司马迁到金庸的二千年间,侠从威重乡里、与人解纷的“布衣之侠”,到少年豪气、复仇报国的“幽并游侠”,到梁山好汉的除暴安良,基本上定型在排纷解难、济人困厄的作为上,清
代的公案侠义小说、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遵循着这个侠的原型。
只有到了金庸,排纷解难、除暴安良,不再是侠的全部作为,而是一个侠士的本份,不如此便不足以成为侠,而做到了这些则还远远不够,侠还有更高的理想追求,侠要以天下苍生为己念,这才是侠之大者。
显然,金庸继承了传统的侠意识,并发展光大了它。“布衣之侠”到“侠之大者”,这便是金庸的侠路历程。
在金庸笔下,侠在行为上有了扩大,在人格上有了升华。
侠在金庸笔下才开始光茫四射。
“侠之大者”是金庸对传统侠意识的突破与升华,也是对中国武侠文化及整个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武功
内功
001易筋经达摩禅师的绝学
002神照经世外高人的绝学
003九阴神功黄裳的绝学
004九阳神功斗酒僧的绝学
005北冥神功逍遥子的绝学
006小无相功逍遥子的绝学
007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逍遥派绝学
008葵花宝典前朝宦官的绝学
009太玄经世外高人的绝学
010先天功王重阳的绝学
剑法
001.独孤九剑剑魔独孤求败的绝学,风清扬传令狐冲
002.六脉神剑大理段氏的秘传绝艺,段誉曾学会
003.太极剑张三丰所创绝学,圆转如意,生生不息,形神兼备
004.辟邪剑法葵花宝典残篇,自宫者可练
005.追魂夺命剑红花会二当家无尘道长的绝学
006.达摩剑法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西域少林方天劳所使
007.韦陀伏魔剑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西域少林潘天耕所使
008.段家剑法 大理段氏之武学,段正淳使之拒段延庆
009.玉女素心剑法 古墓派玉女心经之绝学,全真、玉女两剑法之合壁
010.玉女剑法古墓派武学,清丽飘逸
011.全真剑法 全真教武学,古朴拙重
012.玄铁剑法 独孤求败中年时自创的剑法,后为杨过在山洪中所悟,乃是一套以无招胜有招的剑法
013.神门十三剑 武当派武学,专攻手腕神门穴,殷梨亭对抗五凤刀时使
014.迅雷剑 何足道的绝学,迅捷无比
015.绕指柔剑 武当派绝学,阴柔奇幻,莫声谷与殷天正交手时曾使
016.落英剑法桃花岛武学,点点落英,变幻无方,由落英神剑掌化出
017.两仪剑法 武当派武学,武当二高手与令狐冲过招时所使
018.金蛇剑法 金蛇郎君夏雪宜之绝学,诡奇狠辣,难躲难防
019.两仪剑法仙都派武学,黄木道人所创,两人同使,剑分阴阳
020.华山剑法袁承志所学,正大光明,博大精深
021.松风剑法 青城派绝学,如松之劲,如风之迅
022.泰山十八盘泰山派绝学,由泰山石阶化出,威严厚重
023.玉萧剑法 桃花岛绝学,有飘逸出尘之姿
024.狂风快剑 华山剑宗封不平所创,一百零八式如狂风暴雨
025.伏魔剑 五台山清凉寺武学
026.正两仪剑法昆仑派绝学,与华山派反两仪刀法合壁威力更增
027.回风落雁剑法衡山派武学,一剑落九雁,威力无穷
028.柔云剑术 武当派武学,陆菲青之绝学,绵绵不息
029.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 衡山派绝学,千变万化,眩人耳目
030.玉女剑十九式 华山派武学,唯女子能使,变化多端
031.点苍剑法 武林四大剑派点苍派之绝学
032.芙蓉剑法 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3.紫盖剑法 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4.石廪剑法 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5.天柱剑法 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6.祝融剑法 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7.衡山五神剑 衡山派绝学,一剑包一路,威力无穷
038.岱宗如何 泰山派绝招,难学无比,威力无穷
039.五大夫剑 泰山派武学,由五大夫松化出
金庸生活照(18张)
040~056.嵩山剑法 快慢十七路剑法,妙招纷着,层出不穷
057.上清剑 仙都派武学
058.冲灵剑法 令狐冲和岳灵珊合创,不值一提
059.太岳三青峰岳不群所创,一剑强似一剑
060.周公剑 一字慧剑门之绝艺,卓不凡劈桌时所使
061.无量剑法 云南无量剑派之武学
062.苗家剑法 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面佛苗人凤之绝学,招式严谨
063.连城剑法 藏于连城诀之剑法,号称天下无敌
064.雪山剑法雪山派绝学,七十二招,变化多端
065.唐诗剑法 一招一诗句,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所使
066.八仙剑法 广西梧州八仙派之绝学,袁紫衣曾使
067.祁家剑 大内侍卫聂钺之武学
068.越女剑法阿青所创,江南七怪韩小莹之武学,轻灵精妙
069.同归剑法 全真教武学,为抵御欧阳锋所创
070.阴阳倒乱刃法公孙止之绝学,剑似刀,刀似剑,惑人耳目
071.三分剑术 天山双鹰之绝学,迅快无比
072.罗汉剑法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73.玉女十三剑 无双无对,宁氏一剑,为宁中则所创,凌厉无比
074.沐家剑 云南沐王府之武学,流传甚广
075.恒山剑法 恒山派绝学,防守严密,破绽甚少
076.上清剑法 上清观之武学
077.哀牢山三十六剑 朱子柳和郭靖交手时所使,剑法凌厉号称天下第一
078.雷震剑法 石梁派武学,青青与西洋剑士交手时所使
079.四言诗剑 杨过与公孙止交手时临时创制
080.天龙门的剑法
081.三才剑汤沛所使之武学
082.泼墨披麻剑法丹青生之武学,曾与令狐冲对敌
083.万花剑法 恒山派武学,定静师太对付日月神教所使
084.淑女剑法 华山派武学,宁中则曾使
085.慕容氏家传剑法 慕容复在少室山上为挡段誉之六脉神剑而使
086.柳絮剑法 慕容复在姑苏曼陀山庄对付段誉时使之
087.养吾剑 华山派剑法
088.希夷剑 华山派剑法
089.一字电剑 梅庄丁坚的剑法
090.七弦无形剑 梅庄黄钟公的剑法
091.吴钩霜雪明侠客行之剑法
092.十步杀一人 侠客行之剑法
093.脱剑膝前横 侠客行之剑法
094.救赵挥金锤 侠客行之剑法
095.灭剑灭绝师太所创
096.绝剑 灭绝师太所创
097.梅家剑法
098.雨打飞花剑法 昆仑弟子向殷素素炫耀之武功
099.夺命连环三仙剑岳不群在少林中使剑宗绝招
100.天地同寿殷梨亭为报杨逍夺妻之仇,自付无法战胜对手而所创的剑法,目的在于暗算杨逍而同归于尽。本剑法在万安寺中赵敏观看手下与殷梨亭徒弟过招中习得。
刀法
01.燃木刀法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实为手刀,玄苦即善此技
02.玄虚刀法 武当派武学,俞岱岩使之杀剧盗
03.胡家刀法 胡家之绝艺,招数严谨,少有破绽
04.快刀 胡家之武学,迅快非常
05.八十一路五虎刀 范家之武学
06.反两仪刀法 华山派之绝学,与正两仪剑法合壁,威力更增
07.血刀刀法 西藏血刀门之绝学,招式狠辣
08.金乌刀法史小翠创以克制雪山剑法
09.五虎断门刀 云州秦家寨之武学,失传五招
10.八卦刀 八卦门之绝学,严谨厚重
11.回风拂柳刀 江南史家之武学,慕容复使之对付段誉
12.羽衣刀 太乙派之武学,慕容复使之对付段誉
13.雁行刀法 鹰爪雁行门之武学
14.火焰刀 鸠摩智之绝艺,以真气使刀,摧枯拉朽,无坚不摧
15.阴阳倒乱刃法 公孙止之绝艺,左手金刀之刀法
16.独臂刀法 金蛇郎君之武学,袁承志曾传罗立如
17.奇门三才刀 吴长风之武学,曾使之砍伤云中鹤
18.柴刀十八路 广西黎山洞黎老汉之武学,慕容复使之对付段誉
19.金刚伏虎刀法 陈家洛曾使之对付张召重
20.阴风刀 以真气作刀,波斯三使曾使之对付张无忌
21.六合刀 韦陀门之武学
22.慈悲刀 宁波天童寺心观和尚之武学,不伤人命
23.鸳鸯刀骆冰之绝学,左长右短,配合紧密
24.后山三绝招 杨老令公之武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25.江南陆家刀法 嘉兴陆家庄之武学
26.夫妻刀法林氏夫妇传授给袁冠南和杨中慧
27.狂风刀法 田伯光的速度极快之刀法
28.玄玄刀法石双英的武功
29.地堂刀法鹿鼎记中林兴珠曾用来大破红毛鬼
30.罗汉刀法 陆冠英的武功
31.降魔刀法 少林派
32.铁门闩刀法雪山飞狐中郑三娘的武功
33.四门刀法阎基和商老太过招时的刀法
杖法
01.伏魔杖法
02.泼水杖法
03.无上大力杵法
04.普门杖法
05.大力金刚杖法 简长老
06.蛇杖杖法 欧阳锋
07.降魔禅杖
08.伏魔杖法 柯镇恶武学
09.封魔杖法
10.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11.无上大力金刚杵达尔巴
12.少林韦陀杵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棒法
打狗棒法 丐帮镇帮绝学之一
轻功
01凌波微步逍遥派绝学,后被段誉所得
02 月影舞步 逍遥派绝学
03 神行百变 独臂神尼绝学,后传于韦小宝
04梯云纵武当派轻功绝学
05 一苇渡江 少林派绝学
06 水上漂 裘千仞轻功绝学
07 上天梯 郭靖轻功绝学
08 金雁功 全真派轻功
09 古墓派轻功 武林中轻功一绝
指法
01 大力金刚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2六脉神剑大理段氏的绝学
03 参合指姑苏慕容氏的家传绝学
04 拈花指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5 多罗叶指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6 无相劫指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7 摩柯指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8 幻阴指 成昆所用
09 弹指神通 黄药师绝学
10 一阳指 大理段氏的绝学
11 天竺佛指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12 寒冰指 左冷禅所用
掌法
01降龙十八掌历代丐帮帮主
02黯然销魂掌杨过所创
03天山六阳掌逍遥派武功
04玄冥神掌百损道人所创,传于玄冥二老
05落英神剑掌黄药师成名绝技
06 铁掌 铁掌帮帮主
07 金刚般若掌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8 一拍两散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9 大力金刚掌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9 寒冰绵掌 韦一笑绝学
10 四象掌 峨眉派绝学
11 伏虎掌法 《碧血剑》中华山派武学
12 混元掌 《碧血剑》中华山派武学
13 绵掌 武当派武学
14 化骨绵掌 《鹿鼎记》中武功
15 排云双掌《天龙八部》萧峰得意武功
16 摧心掌《九阴真经》
17 霹雳掌 文泰来绝学
18 天罗地网势《古墓派》入门武功
19 五毒神掌 李莫愁自创武功
20 碧波掌法 桃花岛入门武学
21 劈空掌 桃花岛的高深武学
拳法
01 太极拳 张三丰所创
02 空明拳 周伯通所创
02 大金刚拳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3 少林罗汉拳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4 七伤拳崆峒派祖师木灵子所创
05 太祖长拳 宋太祖所传,乔峰在聚贤庄战玄难时所用
06 逍遥游 洪七公少年时所练武功
07 百花错拳 天池怪侠袁士霄所创
08 袖里乾坤 少林七十二绝技
09 野狐拳法 梁子翁所创
10 赤尻连拳 韦陀门的拳法之一
11 美女拳法古墓派祖师林朝英所创
12 南山拳 江南七怪南山樵子南希仁所创拳法
13 奇门五转 东邪黄药师数十年功力所聚
暗器及毒物
01 玉峰针 古墓派暗器
02 冰魄银针 古墓派暗器
03 牛毛针 川西桑土公所用
04 霹雳雷火弹 峨眉派暗器
05 七星钉 天鹰教殷素素所用
06 金花 金花婆婆的独门暗器
07 铜钱镖 千手人屠彭连虎的独门暗器
08 铁菱 江南七怪之首柯镇恶使用的厉害暗器
09 银梭 欧阳克使用,曾经在桃花岛上用来打郭靖
10 子午见骨茶 其实就是一碗茶水,黄蓉用来吓唬霍都的
11 怪蛇毒 欧阳锋所用剧毒,天下无双
12 金蚕蛊毒 华山派鲜于通使用的苗家剧毒
13 生死符 灵鹫宫的阴毒暗器,由寒冰所化,厉害无比
14 情花剧毒 绝情谷情花之毒,中毒后一动情念,立刻痛苦无比
15 逍遥三笑散 丁春秋所用剧毒,中者三笑即死
16 雪山彩蛛 西藏雪山上的剧毒蜘蛛,金轮法王所用
阵法
01 天罡北斗阵 全真教赖以生存的至高阵法
02 渔网阵 绝情谷中的独门阵法
03 真武七截阵 张三丰所创阵法
04 奇门八卦阵 桃花岛的精妙阵法,传自诸葛亮《八阵图》
05 圆阵 江南七怪所创阵法,要旨在于包围一个强敌后进行殴打,从而不必保护背后
06 蛇阵 西毒欧阳锋用来包围敌手的绝招
07 打狗阵 丐帮中用以对付强敌的阵法
爪法
01 九阴白骨爪《九阴真经》上记载的阴毒武功
02 龙爪功 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3 鹰爪功 白眉鹰王殷天正的绝学
04 摧坚神抓 《九阴真经》上记载的武功
不易分类的武功
01 天山折梅手 灵鹫宫之绝学,天下各路武功皆可化为其中
02 双手互博 周伯通所创武功,可一分为二进击
03 蛤蟆功 西毒欧阳锋的绝学
04 东风绝技 落英掌法和旋风扫叶腿法齐出,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抵挡
05 龙象波若功 密宗武功的至高心法,金轮法王已经练到第十层
06 侠客行 刻在侠客岛石壁上的武功
07 白蟒鞭 《九阴真经》里记载的阴毒武功
08 金铃索法\拂尘 古墓派使用软兵器的妙招
09 化功大法 用剧毒化除对手内力,损伤对手筋脉
10 斗转星移 姑苏慕容家的绝学,擅长借力打力
11 摄心术\移魂大法 摄人心魂的招数
12 满天花雨掷金针 洪七公传授于黄蓉的一门暗器投法
13 妙手空空 江南七怪中朱聪的看家本领,偷窃盗物百发百中
影视作品
金庸金庸小说作品除了以小说流传,更有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电影、广播剧、舞台剧、漫画、动画、电脑游戏等、及其相关的主题曲,深入全球华人社会的民心。第一部搬上银幕的作品是《射雕英雄传》,香港峨嵋电影公司于1958年将其拍成共2集的粤语电影。
部分改编版本和原著不同,甚至完全不同而只是借用形式,如香港电影《东邪西毒》,但仍可见金庸小说影响启发其他创作。 金庸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几乎每隔十年就会掀起一股热潮,最早期是从香港开始,接着延烧到台湾,如今也在中国大陆造成一股金庸热,金庸的小说也被翻译成日文,可说金庸热潮延烧整个华语圈,而当前的热潮更风靡到东北亚。
《天龙八部》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77 | 电影 | 邵氏,公司 | 导演,鲍学礼 | 李修贤,饰段誉 |
1982 | 香港无线 | 导演,萧笙 | 徐少强,饰,乔峰,陈玉莲,饰,王语嫣,汤镇业,饰段誉,黄日华,饰虚竹 | |
1982 | 电视 | 导演萧笙 | 梁家仁,饰乔峰,黄日华饰虚竹,汤镇业饰段誉 | |
1991 | 台湾,中视 | 惠天赐,饰乔峰,关礼杰,饰段誉,崔浩然,饰慕容复 | ||
1994 | 电影 | 编剧张炭 | 《,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林青霞,饰,李沧海,巩俐,饰童姥 | |
1997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新天龙八部》,黄日华饰乔峰,陈浩民,饰段誉,樊少皇,饰虚竹 |
2003 | 大陆 | 制片人,张纪中 | 胡军饰乔峰,林志颖,饰段誉,高虎,饰虚竹,刘亦菲,饰王语嫣 | |
2012 | 大陆 | 导演,赖水清 | 钟汉良,饰乔峰,金起范,饰段誉,韩栋,饰虚竹,张檬,饰王语嫣 |
《射雕英雄传》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58 | 电影 | 香港无线 | 导演,胡鹏 | 曹达华,容小意,主演 |
1976 | 电视 | 香港佳视 | 白彪,饰,郭靖,米雪,饰,黄蓉,梁小龙,饰,杨康 | |
1977 | 电影 | 邵氏公司 | 编剧倪匡 | 傅声,饰郭靖,恬妞饰黄蓉,李艺民,饰杨康 |
1983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王天林 | 黄日华饰郭靖,翁美玲,饰黄蓉,苗侨伟,饰杨康 |
1988 | 台湾中视 | 黄文豪,饰郭靖,陈玉莲饰黄蓉,潘宏彬,饰杨康 | ||
1992 | 香港无线 | 导演,潘嘉德 | 《,中神通王重阳,》,郑伊健,饰王重阳,梁佩玲,饰,林朝英 | |
1993 | 电视 | 导演潘嘉德 | 《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真经》,姜大卫,饰黄药师,梁佩玲饰,冯蘅 | |
电影 | 学者电影公司 | 导演,刘镇伟 |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张国荣,饰黄药师,梁朝伟,饰欧阳锋 | |
1994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张智霖,饰郭靖,朱茵,饰黄蓉,罗嘉良,饰杨康 | |
1994 | 《射雕英雄传之南帝北丐》,郑伊健饰段智兴,魏骏杰,饰,洪七公 | |||
2003 | 电视 | 大陆 | 制片人张纪中 | 李亚鹏,饰郭靖,周迅,饰黄蓉,周杰,饰杨康,蒋勤勤,饰,穆念慈 |
2008 | 制片人,蔡艺侬 | 胡歌,饰郭靖,林依晨,饰黄蓉,袁弘,饰杨康,刘诗诗,饰穆念慈 |
《神雕侠侣》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演员 |
1960 | 电影 | 香港 | 粤语长片,4集,谢贤,饰,杨过,南红,饰小,龙女 | |
1976 | 电视 | 香港佳视 | 罗乐林,饰杨过,李通明,饰,小龙女 | |
1982 | 电影 | 邵氏公司 | 傅声饰杨过,黄淑仪,饰小龙女 | |
邵氏公司 | 《杨过与小龙女》,张国荣饰杨过,翁静晶,饰小龙女 | |||
1983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萧笙 | 刘德华,饰杨过,陈玉莲饰小龙女 |
1984 | 台湾中视 | 孟飞,饰杨过,潘迎紫,饰小龙女 | ||
1995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古天乐饰杨过,李若彤,饰小龙女 | |
新加坡电视机构 | 蔡兴麟,饰杨过,范文芳,饰小龙女 | |||
1998 | 李铭顺,饰杨过,范文芳饰小龙女 | |||
1998 | 台湾,台视 | 任贤齐,饰杨过,吴倩莲,饰小龙女 | ||
2003 | 动画 | 香港无线 | 共78集,分,古墓,奇缘,襄阳风云,十六年之约,三部 | |
2006 | 电视 | 大陆 | 制片人张纪中 | 48集,黄晓明饰杨过,刘亦菲饰小龙女 |
2010 | 导演,范秀明 | 田子琳,饰小龙女,其他演员未知,计划中 | ||
2014 | 电视 | 大陆 | 导演,于正 | 陈晓,饰演杨过,angelababy饰演小龙女 |
越南版《神雕侠侣》,暂缺
《倚天屠龙记》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78 | 电影 | 邵氏公司 | 导演,楚原 | 尔冬升,饰,张无忌,余安安,饰,周芷若,井莉,饰,赵敏 |
1979 | 电视 | 香港无线 | 郑少秋,饰张无忌,赵雅芝,饰周芷若,汪明荃,饰赵敏 | |
1984 | 台湾台视 | 刘德凯,饰张无忌,喻可欣,饰周芷若,刘玉璞,饰赵敏 | ||
1986 | 电视 | 香港无线 | 梁朝伟饰张无忌,邓萃雯,饰周芷若,黎美娴,饰赵敏 | |
1993 | 电影 | 永盛电影公司 | 《,魔教教主,》,李连杰,饰张无忌,黎姿,饰周芷若,张敏,饰赵敏 | |
1993 | 电视 | 台湾台视 | 马景涛,饰张无忌,周海媚,饰周芷若,叶童,饰赵敏 | |
2001 | 香港无线 | 导演,庄伟建 | 吴启华,饰张无忌,佘诗曼,饰周芷若,黎姿饰赵敏 | |
2003 | 中国大陆 | 苏有朋饰张无忌,高圆圆,饰周芷若,贾静雯,饰赵敏 | ||
2008 | 制片人张纪中 | 邓超,饰张无忌,刘竞,饰周芷若,安以轩,饰赵敏 |
《鹿鼎记》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77 | 电视 | 香港佳视 | 文雪儿,饰,韦小宝,程思俊,饰康熙 | |
1983 | 电影 | 邵氏公司 | 汪禹,饰韦小宝,刘家辉,饰康熙 | |
1984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梁朝伟饰韦小宝,刘德华饰康熙,周秀兰,饰双儿,商天娥,饰,阿珂 |
台湾中视 | 李小飞,饰韦小宝,周绍栋,饰康熙,贝心瑜,饰双儿 | |||
1992 | 电影 | 寰亚综艺电影公司 | 周星驰饰韦小宝,温兆伦,饰康熙,林青霞饰,神龙教主 | |
1998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陈小春饰韦小宝,马浚伟,饰康熙,陈少霞,饰双儿,梁小冰,饰阿珂 |
2000 | 台湾华视 | 《小宝与康熙》,张卫健饰韦小宝,谭耀文,饰康熙,朱茵饰阿珂 | ||
2008 | 大陆 | 制片人张纪中 | 黄晓明饰韦小宝,钟汉良饰康熙,何琢言,饰双儿,应采儿,饰阿珂 |
《笑傲江湖》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78 | 电影 | 邵氏公司 | 汪禹饰令狐冲,施思,饰任盈盈 | |
1984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周润发饰令狐冲,陈秀珠,饰任盈盈,戚美珍,饰,岳灵珊 | |
1985 | 台湾台视 | 梁家仁饰令狐冲,刘雪华,饰任盈盈,应采灵,饰岳灵珊 | ||
1990 | 电影 | 金公主,娱乐 | 许冠杰,饰令狐冲,张敏饰任盈盈,叶童饰岳灵珊 | |
1992 |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李连杰饰令狐冲,林青霞饰,东方不败 | |||
1993 |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林青霞饰东方不败,王祖贤,饰,雪千寻 | |||
1996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吕颂贤,饰令狐冲,梁佩玲饰任盈盈,陈采岚,饰岳灵珊 |
2000 | 台湾中视 | 任贤齐饰令狐冲,袁咏仪,饰任盈盈,陈德容,饰岳灵珊 | ||
新加坡电视机构 | 马景涛饰令狐冲,范文芳饰任盈盈,李锦梅,饰岳灵珊 | |||
2001 | 大陆 | 制片人张纪中 | 李亚鹏饰令狐冲,许晴饰任盈盈,苗乙乙,饰岳灵珊 | |
2010 | 电影 | 合拍 | 导演,袁和平 | 金城武,饰令狐冲,周迅饰任盈盈 |
2013 | 电视 | 大陆 | 导演,胡意涓 | 霍建华,饰令孤冲,袁姗姗,饰任盈盈,陈乔恩,饰东方不败 |
《书剑恩仇录》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60 | 电影 | 李晨风,导演 | 张瑛 | 容小意主演 |
1976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郑少秋饰陈家洛+,福康安,+乾隆,汪明荃饰霍,青桐,余安安饰,香香,公主 |
1981 | 电影 | 邵氏公司 | 狄龙,饰陈家洛,白彪饰乾隆 | |
1986 | 电视 | 台湾台视 | 《,书剑江山,》,游天龙,饰陈家洛+乾隆,森森饰,霍青桐,杨丽音,饰,香香公主 | |
1987 | 香港无线 | 彭文坚,饰陈家洛,罗慧娟,饰霍青桐,梁佩玲饰香香公主,任达华,饰乾隆 | ||
1987 | 电影 | 许鞍华,导演 | 上下集分别上映,张多福,饰陈家洛,刘佳,饰霍青桐,阿依努尔,饰香香公主 | |
1992 | 电视 | 台湾华视 | 导演,鞠觉亮 | 何家劲,饰陈家洛,沈孟生,饰乾隆,刘雪华饰霍青桐,傅娟,饰香香公主 |
1994 | 大陆央视 | 黄海冰,饰陈家洛,王卫国饰乾隆,王菁华,饰霍青桐,杨雅娜,饰香香公主 | ||
2002 | 台湾中视新加坡报业传 | 赵文卓,饰陈家洛,关咏荷,饰霍青桐,颜颖思,饰香香公主 | ||
2008 | 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乔振宇,饰陈家洛,周丽淇,饰霍青桐,刘颖,饰香香公主 |
《雪山飞狐》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77 | 电视 | 香港佳视 | 卫子云,饰,胡一刀,+胡斐,白彪饰,苗人凤,米雪饰袁紫衣,李通明饰苗若兰 | |
1986 | 香港无线 | 吕良伟,饰胡一刀+胡斐,谢贤饰苗人凤,周秀兰饰袁紫衣,曾华倩,饰苗若兰 | ||
1991 | 台湾 | 孟飞饰胡一刀+胡斐,龚慈恩,饰程灵素,伍宇娟,饰袁紫衣+,袁银姑,+圆性 | ||
1998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黄日华饰胡一刀,陈锦鸿,饰胡斐,佘诗曼饰苗若兰,张兆辉,饰,田归农 | |
2006 | 慈文影视 | 王晶,导演 | 聂远,饰胡斐安以轩饰苗若兰,黄秋生,饰胡一刀朱茵饰袁紫衣钟欣桐饰程灵素 |
《飞狐外传》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77 | 电视 | 香港佳视 | 与雪山飞狐合成一剧,剧名仍作雪山飞狐,卫子云饰胡斐,文雪儿饰程灵素 | |
1984 | 电影 | 邵氏公司 | 王晶 | 《新飞狐外传》梁家仁饰胡一刀万梓良饰苗人凤黄日华饰胡斐 戴佩龄饰程灵素,顾冠忠饰田归农 |
1993 | 嘉禾电影公司 | 导演,潘文杰 | 黎明饰胡斐,李嘉欣,饰程灵素,张敏饰袁紫衣 |
《碧血剑》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58 | 电影 | 香港峨眉 | 《,碧血剑,》(上下部),曹达华饰,袁承志,上官筠慧,饰,温青青,陈翠屏,饰阿九 | |
1977 | 电视 | 香港佳视 | 陈强,饰袁承志,文雪儿饰温青青,李通明饰阿九,石天,饰,金蛇,郎君 | |
1981 | 电影 | 香港邵氏 | 《碧血剑》,郭,追饰袁承志,文雪儿饰温青青,龙天翔,饰,夏雪宜 | |
1985 | 电视 | 香港无线 | 黄日华饰袁承志,庄静,而饰温青青,毛舜筠,饰阿九,苗侨伟饰,金蛇郎君 | |
1993 | 电影 | 永盛电影公司 | 《,新碧血剑,》,元彪,饰袁承志,张敏饰阿九,李修贤饰金蛇郎君 | |
2000 | 电视 | 香港无线 | 导演李添胜 | 林家栋,饰袁承志,欧子欣,饰温青青,佘诗曼饰阿九,江华饰金蛇郎君 |
2007 | 大陆 | 总导演张纪中 | 窦智孔,饰袁承志,黄圣依,饰温青青,孙菲菲,饰阿九,焦恩俊,饰金蛇郎君 |
《侠客行》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85 | 电视 | 台湾华视 | 莫少聪,饰,石中玉,+石破天 | |
1989 | 香港无线 | 梁朝伟饰石中玉+石破天,邓萃雯饰丁当 | ||
2001 | 内蒙古电视台 | 王新民,导演 | 40集,吴健,饰石中玉+石破天,周莉,饰丁当 |
《连城诀》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创 | 主演 |
1980 | 电影 | 香港邵氏 | 吴元俊,饰狄云,白,彪饰,丁典,廖丽玲,饰,戚芳 | |
1989 | 电视 | 香港无线 | 郭晋安,饰狄云,黎美娴饰戚芳 | |
2004 | 内蒙古电视台 | 王新民导演 | 30集吴越饰狄云,何美钿,饰戚芳,舒畅饰,水笙 |
《越女剑》
年份 | 类型 | 制片方 | 主演 |
1986 | 电视 | 丽的电视 | 李赛凤,饰阿青,岳华,饰范蠡 |
北大读博
金庸2013年6月3日,有自称北大学生的网友在人人网上传了一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的照片,而证书的主人正是查良镛(金庸原名)。有媒体随后从北大得到证实,金庸先生确实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
在这张网友上传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份北大博士毕业证书写着:“查良镛,1924年生,于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修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证书上有北大校长王恩哥的签名,落款时间是2013年7月,并盖有北京大学的公章。
北大中文系原系主任陈平原教授证实说,金庸先生这几年确实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中央文史馆馆长、北大国学研究院院长、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他(金庸)应该不用到学校上课。”陈平原说,“至于他是否今年通过了论文答辩、今年毕业,我就不了解了。”
荣誉记录
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勋衔(1981年)、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勋衔(1992年)、法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衔(2004年);
金庸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荣誉院士;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名誉博士;
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校名誉教授;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原为院长及博导,后辞去)、终身教授;
1998年,获香港市政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香港(及海外)文学艺术协会颁授“当代文豪金龙奖”,同获此奖的还有巴金和冰心。
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赠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编号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
2003年3月,位于澳门新马路的文化会馆开设金庸图书馆,金庸亲临开幕并任荣誉顾问,馆藏内有中、英、日、泰、印尼文版金庸小说。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随即以81岁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9年,获颁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2011年,国立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
2013年夏季,将会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
2010年11月15日,《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出炉,金庸以350万元的年版税收入排名第十二。
笔下人物
金庸笔下的武侠,尤其是主角们,一直以来被金庸迷所钟爱。这其中,超凡脱俗的真正高手,却往往不是主要人物,他们大多在小说里充当着某种线索,以便承上启下;或者干脆做个魔头,作为最后的堡垒。但这些高手们不应该就此湮没,他们的在金庸小说里的价值是不朽的。以下就是我眼中的“十大高手”:金庸
剑魔孤独求败
华山风清扬
东方不败
逍遥派祖师爷
黄裳
越女阿青
前朝太监
武当掌门张三丰
达摩祖师《天龙八部》少林扫地神僧
石破天
金学研究
入选教材
《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课本:语文读本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06年11月第一次出版,首次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篇武侠小说,分别排在第五课和第六课,并合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课文节选了《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讲的是萧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斗丁春秋、慕容复、游坦之三大高手一节,充分展示了他的绝世武功和英雄气概。
金庸《雪山飞狐》北京语文教材:
2007年7月的北京课改,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就节选了金庸的《雪山飞狐》。
由于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笔撰写感想、书评,于是就有了“金学”一词。不过金庸本身对这名称有点抗拒,认为有高攀钻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而最先研究金庸小说,倪匡第一人。当台湾“远景”取得金庸小说版权后,出版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编的「金学研究丛书」,由旗下著名作家分别评论金庸小说,分别有五集《诸子百家看金庸》(三毛、董千里、罗龙治、林燕妮、翁灵文、杜南发等)、杨兴安的《漫谈金庸笔下世界》及《续谈金庸笔下世界》、温瑞安的《谈笑傲江湖》、《析雪山飞狐与鸳鸯刀》及《天龙八部欣赏举隅》、《情之探索与神雕侠侣》(陈沛然)、《读金庸偶得》(舒国治)、《金庸的武侠世界》(苏墱基)、《话说金庸》(潘国森)及《通宵达旦读金庸》(薛兴国)等,其中倪匡写的《我看金庸小说》大受欢迎,一看再看直到五看才告一段落。期间「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谈金庸的丛书,当时任职《明报》督印人的吴霭仪亦写了《金庸小说的男子》、《金庸小说看人生》、《金庸小说的女子》及《金庸小说的情》,杨兴安的《金庸笔下世界》。当金庸小说在内地正式授权出版后,「金庸小说研究」更为热闹,除小说内容、人物、历史背景以至武功招式及饮食菜谱等,不一而足。其中比较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别更是研究的重点。现时只有陈墨和潘国森依然经常评论金庸小说。
金学研究书目/篇目
学术类: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
陈平原《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
冯其庸《读金庸》
朱宁嘉《金庸武侠小说对文化传承的创意》
普及类:
孔庆东 《笑书神侠》、《醉眼看金庸》、《金庸侠语》、《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
倪匡 《我看金庸小说》《再看金庸小说》《三看金庸小说》《四看金庸小说》《五看金庸小说》(下半部为陈沛然所著)
《文学金庸》《人论金庸》
吴霭仪 《金庸小说的男子》、《金庸小说看人生》、《金庸小说的女子》、《金庸小说的情》
杨兴安 《金庸笔下世界》、《金庸小说十谈》
项庄 《金庸小说评弹》
合著 《诸子百家看金庸》(五辑)
闫大卫 《班门弄斧-给金庸小说挑点毛病》
林燕妮/倪匡/蔡澜 《金庸笔下的男女》《金庸笔下的人生》
陈墨 《金庸小说情爱论》《金庸小说之谜》《金庸小说赏析》等系列
施爱东 《点评金庸》
王海鸿/张晓燕 《破译金庸寓言》
曹正文 《金庸小说人物谱》
第一本金庸传记
冷夏(香港) 《金庸传》,95年内地出版时改名为《文坛侠圣-金庸传》
网络金学研究
正如方舟子先生所说“有华人处就有金庸,有网络处也有金庸”。在1980年代兴起、至今仍绵延不绝的“金庸热”和90年代金庸小说被学院派经典化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民间普通金庸迷在新兴的网络中建立了以金庸为主题的相关网站。作为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和公共领域,网络为广大金庸迷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
网上有关金庸的评论被称为“网络金学研究”。据新语丝网站站长方舟子先生考证,早在1993年中文网络新闻组alt.chinese.text(ACT)在美国诞生之日,对金庸作品的评论就开始了,而且一直是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并逐步发展成为“网络金学研究”。如果从1993年算起,“网络金学研究”至今已经有了15年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15年,但这在仅有15年历史的中文网络文学中无疑是历史悠久的。
目前声名最著、实力最强的金庸网站当推台湾“金庸茶馆”和大陆“金庸江湖”,这两大网站代表着目前网络金学研究之最高水准:
金庸小说台湾版权拥有者远流出版社旗下网站,1996年8月开通,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金庸网站。包括论坛、聊天室、线上购书等多方面内容。该站会员多为台湾网络金迷,站点通行繁体字。
金庸先生唯一授权的无线官方网站,建立于2004年4月。论坛设“大话金庸”区,下辖华山论剑、江湖乱弹、屏踪侠影、版上钉钉、话说金庸五个版面,分别研究金庸小说、金庸影视、金庸版本、金庸本人。在金庸小说研究方面,有两大特色。一是小说研究,二是版本研究。在小说研究方面,“华山论剑”版作为互联网金庸版面中的唯一原创版。发展至今,已积聚一批优秀原创作品。在版本研究方面,“版上钉钉”版作为互联网唯一一个研究金庸小说版本的专题版面,搜集了目前网络上最齐全的金庸旧版小说和新修版小说资料,并拥有大量罕见的旧版小说插图、书影资料。
所获荣衔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其中包括:
英国政府O.B.E 勋衔(1981年,褒扬其对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贡献)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
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
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苏州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等校名誉教授;
金庸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1986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1988年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名誉教授;
1992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Doctor of Letters;1996年剑桥大学荣誉院士等。
1998年,获香港市政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香港(及海外)文学艺术协会颁授“当代文豪金龙奖”,同获此奖的还有巴金和冰心。
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赠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编号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
2003年3月,位于澳门新马路的文化会馆开设金庸图书馆,金庸亲临开幕并任荣誉顾问,馆藏中、英、日、泰、印尼版金庸小说。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随即以81岁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
2006年,于12月完成剑桥大学硕士论文《初唐皇位继承制度》(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early Tang China)。
2008年,9月应刘中树教授邀请,受聘成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
2009年3月获得“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09年9月,金庸被聘请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2010年4月24日,金庸获2010大本钟奖个人奖之终生成就奖。
2010年4月27日,金庸获“2009香港艺术发展奖”的“终身成就奖”。
2010年9月,86岁高龄的金庸先生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以「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的博士论文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1年7月13日,获得澳门大学颁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在文化领域创造的杰出成绩和对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
乐曲
01广陵散 《笑傲江湖》嵇康
02笑傲江湖曲 《笑傲江湖》令狐冲与任盈盈所奏
03碧海潮生曲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所吹
04西域铁筝琴音法 《射雕英雄传》 欧阳锋所弹
05清心普善咒 《笑傲江湖》任盈盈为令狐冲疗伤之曲
06潇湘夜雨 《笑傲江湖》莫大所拉二胡
家事介绍
家室
金庸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杜治芬,因婚外情背叛了他。第二任妻子叫朱玫,却是金庸生了婚外情,背叛了她。
金庸与林乐怡
金庸金庸和第二任妻子朱玫是1956年5月1日结婚的,当时金庸在《大公报》工作,用笔名林欢写着影评。夫妇二人在坚尼地道二号租房居住,生下了他们的大儿子查传侠。
朱玫可谓是金庸的患难之妻,《明报》初创,与丈夫一块儿苦战。但当《明报》兴旺,丈夫却移情他爱,和她结束了婚姻关系。朱玫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一生,于1998年11月8日病死于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享年63岁。替她拿死亡证的,竟然是该医院的员工,而不是她的丈夫,也不是她的儿女,令人唏嘘。朱玫为金庸生下两男两女。“我对不起朱玫……”金庸对记者说。
能与亿万富豪金庸白头偕老的女子叫林乐怡(洋名阿May),即金庸的第三任也是现任妻子。她认识金庸时才16岁,比金庸小29岁,在北角丽池一间酒店里相识。林姑娘那时是酒店的侍应。那天,金庸刚与第二任妻子吵过一架,正失意至极,就到那家酒店的门边坐下。 金庸引起了林姑娘的注意。林姑娘想请失意的男人吃碗面,而那失意的男人也因此注意上了林姑娘,一见钟情。这就对不起朱玫了,再离婚,再结婚,并送小娇妻到澳洲留学,至今恩爱。
大侠金庸是个风流才子,据说,当年大侠金庸苦恋夏梦,金庸生平唯一一次创作剧本并亲执导筒的目的就是为了一近芳泽,但最终未能携手。
金庸共有四个儿女,两儿两女,其中大儿子查传侠于1976年10月因与女友吵架,一时想不开,便自缢身亡。查传侠去世时才19岁,这是金庸心中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痛。二儿子叫查传倜,三女儿叫查传诗,四女儿叫查传讷。
族亲
现代查氏家族知名人物:
1.金庸远房堂兄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20世纪40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
2.金庸堂兄弟查良鉴曾任中华民国法务部部长、中华民国最高法院院长;
3.其弟查良钊,国立河南大学校长、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台湾当局“司法部长”;
4.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咨询组成员,北京市第九、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查瑞传。查良钊之子。
5.台湾摇滚乐团樱桃帮主唱查查〈本名查家雯〉是金庸侄孙女。
此外还有:
1.徐志摩——著名诗人。金庸的表哥,有人认为《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形象是来自于金庸心中徐志摩的形象。
2.蒋英——钱学森夫人。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金庸的表姐。
3.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金庸的表姐夫。
4.曹时中--我国著名的古建筑“纠偏大师”。金庸的妹夫。
5.张文良——老先生本名叫查良燮,是金庸的亲叔伯兄弟,北京德云社演员。
6.金庸表哥蒋复璁曾任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撰于《连城诀》后记)。
家族小史
金庸祖先查瑜为徽州婺源(现属江西省)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因避战乱迁居浙江海宁袁花赫山房。自第三世,分南、北、小等三支,明清以来是“文宦之家”。明代查约、查秉彝、查继佐,清代查慎行、查嗣僳、查升、查揆等著名文人学者,及近现代著名人士查人伟、查猛济、查济民、查良钊、查良鉴、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穆旦)等均为其族人。
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时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金庸祖父查沧珊在江苏丹阳任知县时,因为“丹阳教案”镇压不力被革职,邓之诚的《中华二千年史》曾引用了光绪《东华录》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载,对此金庸引以为荣。他在小说《连城诀》的后记说:“我祖父查沧珊公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无理压迫,不肯为了自己的官位利禄而杀害百姓,他伟大的人格令我们故乡、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荣。”
金庸
喜欢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金庸并不姓金,而是姓查,本名查良镛。“金庸”是他的笔名,由“镛”字一分为二而得。1924年2月,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海宁查家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世家望族。在查家祠堂内的几十个牌匾上,记录着族中功名人士,其中官至翰林的并不鲜见,而查家最有名的先祖当算是查慎行、查嗣庭兄弟了。查慎行是清代的著名诗人。查慎行的二弟嗣僳、三弟嗣庭都是翰林,另外堂兄嗣韩是榜眼,侄儿查升是侍讲,也都是翰林。查慎行的大儿子克建、堂弟嗣绚都是进士。当时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金庸出生时,查家有3600亩田地,租户有上百户,因此金庸的父亲查枢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地主。据说查枢卿不是那种土地主,他受过西洋教育,属于那种过渡时代的中西混杂的人物。金庸生母名叫徐禄,19岁与金庸的父亲查枢卿结为夫妇。查枢卿与徐禄感情甚笃,先后生下五子和二女,金庸是老二。1937年,日寇侵入江南,他的家乡袁花惨遭轰炸,查枢卿夫妇带着全家逃难,徐禄得急症病亡。当时,13岁的金庸尚在嘉兴读书。金庸的继母名叫顾秀英。11岁时,顾秀英押给查家当丫环,起先伺候金庸的祖母。徐禄病亡满3年后,查枢卿续弦再娶,小他17岁的顾秀英便做了他的新妻子,先后生下四子二女。
关于下面的内容,在大多数介绍金庸的书籍和文章中都绝少提到,这是因为,在20世纪50
年代初,金庸的父亲、大地主查枢卿被地方人民政府判处死刑———枪决了。
查良镛的父亲查枢卿在50年代初被人民政府判死刑处决,这对查良镛来说当然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悲剧。他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后来,海宁县委、县政府与嘉兴市委统战部、市侨办联合组织调查组,对查枢卿案件进行了复查,遂由海宁县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宣告查枢卿无罪,给予平反昭雪。查良镛得知后,专门驰信海宁县委领导:“大时代中变乱激烈,情况复杂,多承各位善意,审查30余年旧案,判决家父无罪,存殁俱感,谨此奉书,着重致谢。”
相关游戏
网页小游戏:《金庸群侠传2》,《金庸群侠传3》金庸群侠传3贺岁般(半瓶神仙醋制作)
网络游戏:《金庸群侠传1》,《金庸群侠传2》, 《天龙八部》 《倚天屠龙记ol》
单机游戏:金庸群侠传,新神雕侠侣,新神雕侠侣2情缘之约
RPG游戏:刀光剑影,梦幻金庸群侠传,金庸群侠传,新金庸群侠传1,新金庸群侠传2,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2五岳剑派,笑傲江湖,笑傲江湖2外传东方再起,天龙八部之六脉神剑,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神雕,神雕2,真.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之日月神教,金庸群侠传O L
人物简介
金庸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镛,男,汉族1924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他是华人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徐志摩是其表兄。金庸其家为书香门第,世居嘉兴市海宁县(现为县级市海宁市)袁花镇,金庸的祖辈是康熙年间的著名诗人查慎行与查升。
1939年,金庸与同学共同编写了《献给投考初中者》的指导书,畅销内地,这本书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
1942年秋,金庸进入《东南日报》(迁址福建南平)工作。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去投诉被勒令退学,之后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到杭州做《东南日报》做记者。
1948年,金庸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并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起工作,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
1955年,金庸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以“金庸”为笔名拟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9年,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中国的《泰晤士报》。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周刊》则是华人世界最喜爱的刊物,其对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1972年,他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1981年,英国政府褒扬其对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贡献受其O.B.E勋衔。之后,金庸数次回到内地,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
1992年,将他的毕生心血《明报》集团卖给商人于品海。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其中包括: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侨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校名誉教授。其他称号更是数不胜数。
2009年特聘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香江四大才子”之首
“香江四大才子”分别为金庸、倪匡、黄沾(已逝世)、蔡澜。
金庸说蔡澜: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摘自《看得开,放得下,才是人生》金庸推荐序)
蔡澜说金庸:他是我最敬佩的人,因为那时候看他的小说,看得入迷了。我最近又在翻看,很好看,写得很精彩。
个人履历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省
海宁市袁花镇,祖籍婺源(古徽州)。
1937年(另一说1936年),金庸从袁花龙山学堂(现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同年考入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离开家乡海宁。
1938年,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金庸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
1939年,15岁的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献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39年秋,进入联合中学高中部。
1940年上半年,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得校长张印通帮助改成退学)。
1940年7月,转入浙江衢州中学。1942年5月底因日军侵占衢州城提前高中毕业。
1942年秋,进入《东南日报》(迁址福建南平)工作。
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
1945年,以辗转突破日军三道防线的艰难经历,欲求学长沙国立湖南大学,但因手续问题被拒。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friend.(你的朋友)。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1959年,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其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月刊》则是华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对大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O.B.E 勋衔。
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到内地,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
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
1988年,任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名誉教授;
1989年,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明报》社长职务。
1992年,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Doctor of Letters。
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
1994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名誉教授,北大中文系前主任、著名中国现代文学史专家严家炎教授在授予仪式上发表讲话,称赞金庸武侠小说创作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1996年,任剑桥大学荣誉院士。
1998年,获香港市政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香港(及海外)文学艺术协会颁授“当代文豪金龙奖”,同获此奖的还有巴金和冰心。
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赠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编号10930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
金庸2003年3月,位于澳门新马路的文化会馆开设金庸图书馆,金庸亲临开幕并任荣誉顾问,馆藏中、英、日、泰、印尼版金庸小说。
2004年11月,受聘华侨大学名誉教授。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随即以81岁高龄赴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
2006年12月,完成剑桥大学硕士论文《初唐皇位继承制度》(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early Tang China)。
2008年9月,应刘中树教授邀请,受聘成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
2009年3月,获得“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作品影视图片
9月,金庸被聘请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2010年4月24日,金庸获2010大本钟奖个人奖之终生成就奖。
2010年4月27日,金庸获“2009香港艺术发展奖”的“终身成就奖”。
2010年9月,86岁高龄的金庸先生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以「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的博士论文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金庸以35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2名,引发广泛关注。
2011年7月13日,获得澳门大学颁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在文化领域创造的杰出成绩和对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
2011年12月19日,被授予台湾清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
作家富豪
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金庸以35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2名,引起广泛关注。
笔名由来
金庸
金庸与梁羽生订下武侠小说之约时,曾想过笔名的问题。后来决定把自己名字的“镛”字一分为二,成为“金庸”。这就成为了他的笔名。
姚馥兰和林欢
金庸先生也用过其他的笔名,例如用姚馥兰(英文“Your Friend《你的朋友》”音译)写影话,如用林欢这笔名写影话也写电影剧本,在读者中间也曾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查理
金庸先生还有一个笔名,叫做查理,可能大家并不熟悉,这是他读高中时老师给取的名字。还是1940年,他读高中一年级时,因为写了一篇嘲讽训导主任的寓言故事《阿丽斯漫游记》。结果因“亵渎师长,败坏学风”而被革出校门。然而,这篇文章不仅显露了金庸的文学才华,也充分展示了他敢于反抗强权,追求真理与正义的精神和勇气。
到衢州中学后,金庸开始向东南地区的一家大报《东南日报》投稿。老师替他取了一个笔名——“查理”。“查理”撰写的《一事能狂便少年》、《千人中之一人》等文章,陆续在《东南日报》副刊《笔垒》上发表,得到好评。
人物新闻
金庸3月10日90岁大寿 年轻时帅气旧照曝光
2014年3月10日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九十大寿,网上曝光了一组金庸的旧照,其中有他和第一二任妻子的合影,也有他与子女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