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设置

机电工程系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开设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及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等七个专业。同时为适应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建立了“CAXA认证教育培训中心”,“国家数控工艺员培训考试点”,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基地等。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桃林校区机电工程系始终秉承“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瑞德(1+1+1)模式”、“MAZAK(2+1)模式”、“勤美达(1.5+0.5+1)模式”等。

同时,为了保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2亿日元援助项目,44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有一座建筑面积1560㎡的国家级数控专业实训基地。可满足车、铣、刨、磨等的生产、实习需要,并可承担相关专业培训、进修、职业资格鉴定等。

机电工程系已打造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过硬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专任教师43人,高级6人,专业带头人 4人,骨干教师8人。8名硕士研究生,23名主讲教师具备“双师”资格,分别担任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数控员。数控技术专业评为2010年省级特色专业,先进制造专业群评为2010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建成5门院级精品课。主持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获国家新型专利。2009年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2名,获省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2010年在甘肃省第四届数控大赛高职组中获数控车工第一、二、七名,数控铣工第一、二、六名,加工中心第二、三、五名的优异成绩,并首次代表甘肃省参加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获数控铣项目第8名、数控车项目第18名。

机电专业已有六届3059名学生毕业。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双双超过90%。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畅通学生就业渠道,我们与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瑞德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以及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等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汽车工程系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根据汽车相关行业企业对检修服务等紧缺人才的需求,开设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等三个专业。同时为适应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动车驾驶技术培训工作。

汽车工程系始终秉承“专业紧贴产业、教学紧盯企业、精品畅通就业”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为了保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日援项目,累计投入600余万元,有一座建筑面积700㎡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可开设汽车检测维修等5大类100余项实训任务。

汽车工程系已打造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过硬,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专任教师30人,高级8人,专业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5人。5名硕士研究生,16名主讲教师具备“双师”资格,分别担任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汽车维修高级工。3门省级精品课,3门院级精品课。“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获评2010年省级教学团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团队”获评2012年院级教学团队。

汽车专业已有八届1582名学生毕业。我们与中国吉利汽车公司、甘肃良志集团、金岛集团、甘肃紫金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以及订单培养协议,为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等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数字传媒系

数字传媒系成立于2003年,现开设有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产品造型设计、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表演艺术等8个专业,其中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在校学生1100多人。我系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勤奋敬业、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8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8名、讲师47名,80%的专业教师获Autodesk、Adobe、Corel、Wocom中国认证教师、高级游戏美术认证讲师、中国高级商业美术师、甘肃省高新技术省级考评员等双师资格。

建立了西北第一家“Adobe数字艺术中心”、 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联盟ACAA教学中心、是Corel数字创意设计联盟院校合作伙伴、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NACG在甘肃唯一授权合作院校。

校内建有涵盖平面设计、影视制作、室内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16间实训室和工作室,长期承担教育厅中职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动漫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2012年教育部中央财政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引进国内领先的Stage三维动画捕捉系统、Angel三维扫描仪、ULTRA三维打印机、集群渲染系统、中视典三维互动仿真平台VRP、无纸动画、定格动画等设备,使实训条件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此外在省内外多家企业、电视台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可以获得Adobe、Autodesk、Wocom、Corel认证、NACG三维制作专家及动画工程师、影视动画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行业权威资格认证。

我系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按照高职教育的要求,致力于培养零适应期的复合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省内专业比赛特等奖、一等奖,深受企业欢迎。

动漫设计与制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动画设计与制作知识,掌握3Dmax、Maya、AfterEffects等高端三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合成软件操作技能,从事三维动画设计?及影视后期合成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绘画基础、数字写生、艺用解剖、影视赏析、图形图像处理、二维动画、原画设计、场景设计、角色造型设计、CAD绘图、模型与渲染、角色动画、非线性编辑等。

专业特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就业方向:在广告、企划、动漫设计、游戏设计、房地产、建筑设计等公司从事相关工作。

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特效制作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影视动画制作高级技能,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能从事影视节目制作,动画创意,三维动画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视摄像、摄影、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三维动画设计、数字写生、模型与渲染、角色动画、图形图像处理、影视动画综合制作能力培训等。

专业特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就业方向:在电视台、影视及各类动画公司、广告公司从事影视片头制作、影视栏目包装、影视广告设计制作工作。

影视多媒体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视制作知识和高级技能,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能从事影视节目制作,片头包装,特效合成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三维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电视节目策划、数字音频编辑,综合影视节目制作能力(新闻节目、专题节目、综艺节目)实训等。

就业方向: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等公司及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栏目策划、编导、影视制作等工作。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网络媒体制作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网络媒体设计基础知识和网络媒体制作发布技术,能从事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绘画基础、网络基础、图形图像处理、媒体传播、网页设计制作、交互式媒体设计、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视频音频编辑、Html语言、Jaya语言等。

就业方向:网络媒体公司、广告设计公司、出版社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及宣传工作。

产品造型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创业创新能力、艺术设计表现能力、审美素养、计算机设计和管理能力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结构素描、专业绘画技法、模型基础、人体工程学、器皿、造型基础、工业产品造型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画技法表达、综合能力(材料、结构、工艺)培训等。

就业方向: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产品造型设计,设计管理,展示设计,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工作。

室内设计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室内装修、室内陈设、家具设计及技术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绘画基础、数字写生、图象处理、CAD绘图、室内设计基础、家具与陈设、装饰构造、室内设计原埋、建筑结构基本知识、室内设计展示、装饰施工及组织、建筑环境展示等。

就业方向:

在装饰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公司从事室内装饰行业的设计、技术与管理工作。

广告设计与制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的创业创新能力、艺术设计表现能力、审美素养、数字设计表现能力的广告专业设计高级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图形图像处理、展示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网络广告、招贴设计、商业插画、摄影、广告实训等。

就业方向:在广告设计制作公司、出版社、数码影像业、印刷行业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平面设计工作。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知识,掌握建筑装饰基本知识、效果图表现技法、3Dmax等高端三维制作软件操作技能,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绘画基础、室内设计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CAD绘图、三维效果图制作,施工管理和造价管理等。

就业方向:在专业设计公司、装饰装潢公司、房地产公司、策划公司等从事设计工作。

表演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艺术表演、舞台节目策划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能从事艺术表演、各类综艺节目导演策划、钢琴调律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声乐、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西方音乐史、钢琴(普修)、钢琴调律、视频音频编辑、舞台灯光音响、综艺主持、节目策划、舞台表演基础与化妆等。

就业方向:在各级各类艺术团体、文化宣传部门、教育系统、文化传媒公司、电视台、影音文化出版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艺术设计系

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方向

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色彩修养、熟练掌握PHOTOSHOP、3DMAX、CAD等设计软件,专业机器(工具)的操作技能。

就业方向:从事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实践及基础教学工作。

装饰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装饰艺术类行业的设计师、监理师、制图员、施工员、材料员等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

商业绘画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商业绘画技能及美术基础理论、商业绘画市场营销常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与江、浙地区商品油画绘制、营销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联合办学模式,为艺术市场发达省份输送学生进入市场实践。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系开设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应用型专业。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物流3D模拟实训室,以及会计手工模拟、ERP沙盘、中西餐、茶道、客房等标准化实验实训场所和专业机房。副教授教师比例达到39.3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3%,参与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证券投资基础与实训》,多门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中《企业财务会计》、《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学特别注重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类大学生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新开设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国家振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推荐到国家博物馆、展览馆工作。我系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上海喜来登大酒店、山东蓝海酒店集团、上海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等省内外三十余家企业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并签订定单培养协议。

应用外语系

应用外语系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经验丰富、富有朝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28.9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多名教师担任甘肃省英语建设委员会委员,多名教师参加赴美英访问进修,2011年专业教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二篇。建有四个国内一流水平的数字化专业语言实验室。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师生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大赛中屡获大奖。在专业教学中着力推行学历教育与多种证书考试并重的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取得英语A、B级证 、英语四、六级证 、ATA计算机高新技术证、 导游证 、普通话证 、文秘证等证书,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与索尼数字产品(无锡)有限公司、无锡夏普有限责任公司、美迪英语教育集团、兰州龙翔英语学校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多渠道为学生开辟实习就业领域,毕业生受到企业好评。

应用英语

少儿英语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少儿英语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少儿英语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幼儿园、少儿英语学校和英语培训机构工作。

应用日语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日语口头书面写作与表达能力,能胜任涉日外事、经贸、文化、旅游行业工作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涉外旅游行业或中日合资企事业单位工作。

旅游英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突出的涉外实践能力,能胜任涉外旅游类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涉外相关旅游机构和行业从事导游、接待、外联等工作。

商务英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具备较强的企业运作能力和涉外商务文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外经、外贸、旅游、外事等口译、笔译工作以及管理、文秘等工作。

电信息工程系

互联网应用设计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互联网应用设计、广域网与局域网设计、网络数据库部署与应用、现代网络与通讯系统设计等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从事企业级解决方案的设计、网络建设、数据库应用、平面设计和网络游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超媒体应用设计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互联网的动画应用技术、大型场景影片与角色三维动画设计等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就业方向:从事交互式动画设计、建筑动画、角色动画设计、游戏设计开发、应用工程仿真及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企业核心网络架构设计与安全架构设计、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管理等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从事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安全管理、楼宇智能管理与维护、物联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软件技术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游戏软件开发等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从事软件开发、手机应用开发、数据库应用开发、软件文档编写等工作。计算机信息管理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程序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维护,掌握数据仓库的规划和设计、档案信息数字化技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从事企业信息平台管理与服务、档案信息数字化、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工作。计算机系统维护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计算机与电子设备维护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通讯设备、智能家电的测试、维护与维修技能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就业方向:从事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通讯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维护与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智能电子技术方向培养目标:掌握单片机、EDA、PLC、嵌入式控制技术,、智能电子设备检测、安装、调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从事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研制,数控设备或仪表、家电控制系统等产品的生产检测、维修、调试等工作。新能源利用方向培养目标:掌握以风能、太阳能转化利用为主相关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从事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生产,以及相关设备安装、调试、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工作。物联网应用方向培养目标: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传感信息处理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就业方向:从事物联网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工作。应用电子技术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微电子组装(SMT)技术等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从事微电子组装工艺、设备维护、电子测量、电子仪器设备维护及生产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系

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方向培养目标: 具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就业方向: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出口技术指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技术指导及服务岗位。农业环境治理与监测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分析、检测、评价、规划、设计、治理等实践技能和理论应用能力的人才。就业方向: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环保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三废处理企业、再生能源企业。生物制药技术培养目标:具备天然药物的栽培、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药物的加工、合成及各种药物剂型的加工与生产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业方向:可在天然药物栽培基地、制药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微生物技术及应用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微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可在酒精、啤酒、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大中型生物工程企业工作。园林技术园艺技术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城镇绿化、园林施工、设计和管理的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与管理、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繁殖等工作。园林设计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园林工程组织管理、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生产销售能力,掌握手工及计算机制图技能、工程设施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从事城区绿化、养护基层技术管理,园林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初等教育系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能从事各级各类基层幼儿园保教工作。

就业方向:可在幼儿园、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行政机构工作。

现代服务系

继续教育学院

基础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体育教学部

学院地址

总 校 区: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刘沙公路37号 730070

雁儿湾校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191号 730020

桃 林校区: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桃林路112号 730070

火车站校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西村98号 730000

标志涵义

标志释义:

1. 标志以圆形为主体形状,象征学院事业圆满,全院师生团结、奋进,体现了学院强大的凝聚力、核心力、向心力;标志主色为蓝色,象征教育、职教、科技、创新;

2. 标志中心图案上部齿轮象征职教理工,体现技术,又寓意旭日,形容学院事业蒸蒸 日上、欣欣向荣,也拟以学生是学院的希望,是国家、民族的栋梁;

3. 标志中心图案下部一半为手形,意指“GOOD”或最好,象征学院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精神;左右整体图形构成双手,显示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要求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操作性强;

4. 标志中心图案下部左右整体图形又似翻开的书页,体现学院教育属性,象征职教文史、反映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左右手结合又似手影造型中腾空而起的“鲲鹏”,寓意大鹏展翅,昭示学院飞速发展,培养的学生展翅高飞、一飞冲天;“鲲鹏”头部又似钢笔造型,寓意教师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整体造型又是兰州“兰”字的变形表现,它是学院地理位置的体现;

5. 下部“1904”是学院成立时间,它是学院“三校整合”前,原有三个学校成立最早的时间,尊重了历史文化;

6. 外围中文校名选用“毛体”字,大气文化;英文校名为Arial字体,庄重沉稳;

7. 标志整体大气,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和视觉传播效力,延展性较强。

中英文校名:

创建背景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兰州市政府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现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62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设57个专业,11个院系,3个教学部, 1个中心。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781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304人,硕士以上研究生209人。

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教育学院、兰州师范学校三所院校合并。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创办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兰州教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以高等师范教育为主的一所综合性多学科高等院校;创办于1904年的兰州师范学校历史悠久、享誉陇原。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零适应期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兼及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3个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为省级特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团队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汽车发动机结构与原理”、“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NET平台WEB程序设计与开发”6门省级精品课程;“基础会计”等40门院级精品课程。获得“建立校科合作平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及PLC 控制实验室建设成果”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教师有70多人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五一”劳动奖章、园丁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12人入选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151”人才工程。近两年,有178名学生在国家、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有数控、汽车、动漫、影视、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制药、计算机网络等60多个校内实训中心。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惠普网络实验室、微软技术实验室,在百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学院数控实训中心2012年被确定为兰州市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中心。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英、美、日、德、俄、瑞典等国,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08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现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院校,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单位;甘肃省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建有兰州市第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前培训机构等培训鉴定机构。

2011年,根据省政府甘政函(2011)60号文件,成立技师学院。主要承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

学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期赋予新任务,新起点承载新使命。发展中的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立足兰州,服务区域经济,建成办学理念先进,文化特色鲜明,教育模式独特的“省内一流、全国领先、走向世界”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教学设施

学院建有教学综合楼(此项工程荣获2002年度国家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实训中心和学生公寓。学院二期工程将投巨资建成实验实训大楼、专家楼、图书馆、办公大楼等。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学院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千兆校园网,被省科技厅、教育厅鉴定为“在全国具有先进水平的校园网”。校园网被评为“全国教育网站示范单位”,尤其是接收到日本国政府无偿援助的汽车维修和检测、数控加工、采录编等设备后,使学院教学设备和实验实训基地达到全国领先、西北一流的水准。依托该项目开设的汽车、数控、传媒等专业是国家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培训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工程”的急需专业,学院建立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兰州、银川等西北地区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走“订单培养”之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的“银领”人才。

按照“重点建设专业先行、满足教学基本需求、融入企业生产要素、落实职业岗位要求”的原则,学院按照专业建设方案和教学实践、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要求,引入企业真实工作情景、文化氛围和运行管理模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共享性强、辐射面广、贴近生产、贴近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实训中心。

学院现有汽车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中心等各级各类实验实训室74个。2010年以来,学院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教学仪器设备,以政府集中采购方式新购置设备13277台(件、册),新建了动漫实验室、计算机房、酒店管理实训室、中餐(西餐、茶道)实训室、测试与仿真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会计模拟手工实训室。其中2012年建多媒体教室37个,增添和维修体育设施50万,增添了体质测试设备,新增图书32183册,改善其他教学设备累计投资400万元。

学院机构

党群机构

党委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党校)、

宣传统战部(文化交流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工会、

团委

行政机构

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招生就业处、

计划财务处、

科技处、

后勤基建处、

国资及产业管理处、

保卫处(综合治理办公室)、

审计处、

督导室

教辅单位

工业中心、

图书馆、

学报编辑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网络信息中心

办学思想

学院秉持“质量立院、服务地方、求异创新、存同提升、融合转型、错位竞争”的办学理念,“内强基础、外塑品牌、融合转型、寻求突破、追赶超越”的教学工作思路和“德育为先、引导为主、搭建平台、重在教育”的学生工作思路.

学院确立了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显优势,以改革促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零适应期的实用性人才。实施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之路。

学院优化教学过程,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次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模式。重视科研队伍的培养,实施科研强校方略,科研课题与多篇论文获得省市奖励。2004年经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学院首届毕业生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对外交流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之路。先后与英、美、日、德、俄、泰等国及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院与日本国日中新世纪会合作,建设了“中日新世纪西部青少年交流中心”。

研究机构

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定期出版的专业刊物《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