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校长:曹福亮

副校长:薛建辉,赵林,李萍萍,王培君,赵茂程,王浩

党委书记:封超年

副书记:曹福亮,叶国英,赵茂程

纪委书记:叶国英

副校级调研员:万福绪,张树泉,施季森

历任领导

书记

校长

朱启銮1952—1954郑万钧1956—1962
杨致平1955—1957王心田1962—1968
王心田1958—1968李,力1973—1979
李,力1973—1979马大浦1979—1984
王心田1979—1981王明庥1984—1993
朱济凡1981—1984赵奇僧1993—1997
夏承尧1984—1993余世袁1997—2010
程志文1993—2000曹福亮2010—
陈景欢2000—2010
封超年2010

学术研究

科研概况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12年底学校拥有“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等40个省、部级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59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林木遗传和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先后共获得30多项国家、部(省)级科技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等奖项10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以及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999年王明庥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奖。实验室还被授予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序号

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名称

属性

1国家林业局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
2国家林业局,生态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3国家林业局,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4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加工,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5江苏省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
6江苏省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实验室
7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8南京市林木新品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南京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10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11木材及其制品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12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13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14江苏省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工程中心
15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16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江苏省家具家饰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8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工程中心
19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20江苏省,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挂靠科研、技术监督检测机构

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森林工程开发服务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国家机械工业,食品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国家林业局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技术发展中心
国家林业局江苏森林生态定位站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系统控制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研究中心机械工业CAD咨询服务中心包装食品机械行业分中心
国家林业局木材工业引进项目培训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权,事务所
国家林业局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木犀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心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心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工,及纸浆造纸咨询培训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科研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开发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信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水运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人造板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干燥技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现代物流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化学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景观建筑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绿色建筑,与结构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沿海资源与环境研发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桂花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企业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人类工效学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社会生态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木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语言应用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木结构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室内设计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保护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古典家具,与红木工艺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南京光机电科技创业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传媒艺术设计,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公共自行车,服务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湿地生态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测绘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2个):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省级(13个):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态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木材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园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工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校级(6个):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工程培训中心,语言实验实训中心,汽车与交运实验中心,生物工程实验中心,生物学实验中心

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芬兰、瑞典、日本、越南等20多个国家的5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质。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向海外推出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学校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多伦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越南林业大学、芬兰坦佩蕾应用科技大学及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等签订合作交流协议,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办学模式。2012年,与加拿大UBC大学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获得教育部批准。2013年2月,学校新增3个“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学校已有5个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换项目,选派的专业涉及林学、生态学、生物技术、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轻化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等专业。

文化传统

校徽

南京林业大学在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之际启用新校徽,新校徽延续了原校徽的基本造型,进行了局部改良设计与造型的规范化。

南京林业大学校徽新校徽由“水杉叶”、“校老图书馆”和历史溯源“1902”年3个元素组成设计而成。

1、外形为圆形,两片鲜绿的水杉叶如张开的臂膀环抱校园。“水杉叶”由原校徽传承延续而来,这个特征已经沿用了20余年,是南林独有的特征符号,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已经建立深刻的印象和识别。

2、中心为方形,即学校的老图书馆抽象。该建筑是南林历史与文脉的延续,见证了学校一步步的成长和壮大,也维系了一代代南林人的情感。深绿色的老图书馆以平直刚健的线条凸显特征,喻示严谨治学、诚朴树人的南林风貌。

3、数字“1902”,即南林的主要渊源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立时间,代表了学校百年的办学根基与渊源。

校风

团结、朴实、勤奋、进取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资源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校训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在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到来之际,南京林业大学启用校训“诚朴雄伟,树木树人”。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中的“诚朴雄伟”源自中央大学校训。梁希、郑万钧诸位名师前辈,秉承此训,为林业科研、林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予以继承,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将之弘扬光大。“诚”,即真心,诚意。“朴”,即质朴,朴真,朴实,实事求是。“雄”,即雄壮、雄伟、称雄。“伟”,即伟大、崇高、卓越。“诚朴雄伟”是优质的教师、优秀的学生、杰出的人才必须具有的品德、精神、学识、目标、理念的训导。

“树木、树人”与学校发展历史吻合,同时对当下多科性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树木”,既是学校传统优势林科的职责与使命,同时也指出了事物发展尤其是科学研究的规律:耐得寂寞,坚守坚持,才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相比“树木”,“树人”的工作更是长久之计、不易之事,“树人”是学校与教师应履行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无论“树木”还是“树人”都要遵守一个规律,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只有广泛吸取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与学校从林科到9大门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道理一致。

“诚朴雄伟、树木树人”,作为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教育、指导、激励全校师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为实现建设生态型国家、人力资源大国的战略目标,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发展。

校庆

2012年10月20日,南京林业大学迎来办学110周年暨独立建校60周年华诞,省内外20多家各类媒体报道了学校校庆盛况。《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绿色时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等10多家平面媒体以及新华网、人民网、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江苏网、中国网、中国林业新闻网、龙虎网、南报网等网络媒体,报道了学校办学历史、110年来的取得的成就以及庆典大会盛况。其中《中国绿色时报》为头版报眼位置、《新华日报》、《南京日报》均为头版,中国林业新闻网在网络头条、新华网、中国江苏网、龙虎网、南报网也为首页报道。

此外,《江苏卫视》、《江苏教育台》、《南京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以及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等广播媒体也报道了学校庆典仪式和办学成就。

学校排名

年份排行榜名称名次发布机构
20132013中国,大学科技发明奖排行榜100强48中国校友会网
20132013中国大学科学技术奖励排行榜100强33中国校友会网
20132013中国大学科技进步奖排行榜100强28中国校友会网

在教育部第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2002-2004)中,南京林业大学共有4个学科参评,2个学科排在前5位,3个学科排前10位,其中,林业工程、林学2个学科分别排在第1位、第2位

代码

学科

排名

代码

学科

排名

0829林业工程11203农林经济管理8
0907林学20710生物学23
在教育部第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2002-2004)中,南京林业大学共有4个学科参评,2个学科排在前5位,3个学科排前10位,其中,林业工程、林学2个学科分别排在第1位、第2位。

在教育部第二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2007-2009)中,南京林业大学共有14个学科参评,2个学科排在前5位,5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林业工程、林学2个学科均排在第2位。

代码学科排名代码学科排名
829林业工程2811控制科学与工程51
907林学2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9
1203农林经济管理15813建筑学10
504艺术学35822轻工科学与技术10
710生物学29823交通运输工程22
802机械工程68828农业工程13
903农业资源利用6830环境科学与工程51

在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2009-2011)中,南京林业大学共有9个学科参评,2个学科排在前5位,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林业工程、林学2个学科分别排在第2位、第3位。

代码学科排名代码学科排名
829林业工程2833城乡规划学20
907林学3710生物学21
834风景园林学6101哲学43
1203农林经济管理13830环境科学与工程50
713生态学17

学校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888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研究生院设置制度改革后试办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为新近24所研究生院之一。2013年,学校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4500余人。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9万多名建设人才。

南京林业大学注重依托雄厚的地域经济优势和优越的人文、自然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学校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中国林业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全国首批三所部属重点林业大学之一,是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著名园林式高校。

所授荣誉

南京林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每年在研课题600多项,共承担各类科研开发项目2000余项,其中承担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48”项目和部、省重点项目累计7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300余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批准专利600余项,有290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40项;部、省级奖励239项;中国专利创造发明金奖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20余篇,被SCI收录30篇。

学校主办有《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林业科技开发》和《室内设计与装修》和《林业节能》等学术刊物,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中国核心期刊,其中《林业科技开发》和《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第4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对于更好地普及林业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转化科技成果等具有积极作用。《林业科技开发》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5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有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2月,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2011年学校荣获“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授予学校“2011年度来华留学生眼中的十大高校”称号;在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获奖100强排行中位列第42位;第四届(2010-2011年度)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2012年10月,学校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称号。2013年2月,南京市绿化委员会授予学校“2012年度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3月,学校被评为“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5月,学校被评为“2011-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

历史沿革

金陵大学森林系

1888年,汇文书院

1915年,金陵大学林科

1930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南京大学森林系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

1927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农学院森林组

1928年,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科

1930年,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1949年,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南京林业大学

1952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

1955年,华中农学院森林系(于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南昌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建)并入南京林学院

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校容校貌

南京林业大学占地面积共计10295亩(约687万平方米),其中,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约84万平方米),句容下蜀校区占地4370亩(约291万平方米),2010年投入使用的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占地1327亩(约87万平方米),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占地3300亩(约220万平方米),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占地41亩(约3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8亿元,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60万册,订购中外文现刊1800余种,中外电子图书300万余册,电子期刊5万余种,光盘2万余片。图书馆馆藏文献以林业为特色,是全国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之一。校园网络以千兆带宽为主干,覆盖全校。

图书馆建设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60万册,订购中外文现刊1,800余种,中外电子图书300余万册,电子期刊5万余种,光盘2万余片。订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创新资源服务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林业信息网、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知识库、Apabi电子图书、OCLC电子图书、Web of Science(包括SCI_E、CPCI-S、CPCI-SSH)、EI、SciFinder、EBSCOhost、PQDD、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Wiley-Blackwell、ProQuest农业与生物全文数据库、Ovid平台三大农业文献数据库等近50个中外文数据库。

图书馆馆藏文献以林业为特色,是全国林业文献信息收藏最完整的图书馆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出版物指定收藏馆之一。与世界上40多个国际学术机构定期交换资料,经常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赠书。

1996年引进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ILAS,全部实行计算机自动化管理。2002年,对该系统进行了升级更换,采用了功能更强、技术更先进的“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书刊实行全开架借阅,藏-阅-借一体化服务。设有各种阅览室10余个,阅览座位1500余个,每周开放时间93小时。图书馆开展书刊借阅、信息检索、电子文献阅览、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用户教育及培训、课题咨询与查新、技术服务等多种服务。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教授和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高校之一。截至2012年底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聘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特聘教授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52人;具有正高职称195人,副高职称421人。

院士风采

姓名

院士

备注

梁希中国科学院1883-1958,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
郑万钧中国科学院1904-1983,曾在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前身)任教
王明庥中国工程院1984-1993年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张齐生中国工程院1961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宋湛谦中国工程院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
许智宏中国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
冯宗炜中国工程院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
齐康中国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
周志炎中国科学院古植物学和地层,古生物学家

院系设置

南京林业大学设有22个学院(部),具体见下表。

序号

学院

序号

学院

1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12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2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13南京林业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3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14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4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5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5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6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6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7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7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8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公有民办)
8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9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0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10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21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11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2南京林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学科建设

南京林业大学学科建设概况: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拥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林业工程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7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二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首位。

学科建设列表: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林业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学
省部重点学科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林学
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3个)生态学,风景园林,学,轻工技术与工程
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森林培育,林业经济管理,植物学,森林工程,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森林培育,林业经济管理,家具设计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

林业工程,生物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态学,风景园林学,机械工程

“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及专业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土木类(含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专业),轻工类(含轻化工程、印刷工程专业),交通运输类(含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专业),林业工程类(含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生物工程专业),林学类(含林学、园林、生物科学、生态学专业),农业经济类(含农林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计学类(含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英语专业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截至2013年5月学校已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博士点共39个。

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序号

专业代码

类别码

类别

学科名称

1071011博一生物学
2071311博一生态学
3080211博一机械工程
4082211博一轻工技术与工程
5082911博一林业工程
6083411博一风景园林学
7090711博一林学
812030212博二农林经济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截至2013年5月学校已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8个,硕士点共104个。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序号专业代码类别码类别学科名称序号专业代码类别码类别学科名称
110121硕一哲学11120321硕一农林经济管理
280421硕一仪器科学与技术12130521硕一设计学
380521硕一材料科学与工程132010622硕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481421硕一土木工程143050522硕二思想政治教育
581721硕一化学工程与技术155010322硕二汉语言,文字学
682321硕一交通运输工程168110122硕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783021硕一环境科学与工程178110222硕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
883321硕一城乡规划学188120322硕二计算机应用技术
990321硕一农业资源与环境198280122硕二农业机械化工程
10120121硕一管理科学与工程2012020222硕二企业管理

精品课程

南京林业大学国家精品课程(3门):《园林规划设计》、《森林培育学》、《人造板工艺学》

省级精品课程(15门):《花卉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人造板工艺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规划设计》、《制浆原理与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土力学》、《园林初步设计》、《大学英语》、《土木工程材料》、《园林建筑设计》、《土壤肥料学》(双语)

相关新闻

林京浩教授为南林师生做“自然喜乐”学术讲座

10月25日下午,教五楼阶一教室座无虚席,由我校科技处和艺术设计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座“自然喜乐”吸引了全校300多名师生前来学习、交流。此次讲座由韩国岭南大学林京浩教授主讲,岭南大学设计美术学院在读博士华阳担任翻译。

林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自己创作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展示和分析了四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在其早期创作的海报、插画、摄影等作品中,通过干死的青蛙等动物,被烧焦的树木等植物表达对人类破坏环境的警告。第二阶段,林教授换了一个角度,着力于表达人和自然环境的融合,用花鸟虫鱼等美好画面,同时配以一首首动人的小诗,营造了一幅幅和谐宜人的景象,启发人们不同的言行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彼此之间关系的改善可以增强信任感和了解的深度,鼓励大家面对面交流,真诚相待。在第三阶段,林教授反省自己的线条过于生硬,希望自己的创作更贴近自然。第四阶段,林教授又开始了深层次的思考,认为设计师的作品要和画家的作品有区别。

他此时的画作中,树叶是鱼的形态,在梦境中蛇和鱼开始了不可思议的旅行,其作品想象力非常大胆、脱俗,但仍然秉承着他一贯的保护环境的理念。接着,林教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韩国岭南大学,包括其所在地,发展历史,内部设施等。

在现场互动环节,众多师生就课程教学方式,采风时间的长短,城市色彩的使用,公共艺术设计的前景,设计作品如何更好地发扬本土文化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林教授一一耐心作答,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尽管林教授做讲座时用的是韩语,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师生。他积极乐观的态度,诙谐生动的表情,幽默丰富的肢体语言,深深打动了大家。他的讲座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艺术无国界的真谛。

本次讲座由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祝遵凌主持。祝院长表示,艺术院将为我校师生突破研究领域、专业限制,进一步深入开展国际交流搭建更好的平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