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校区地址

详细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公交站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公交车站

学校北门口(金海路金丰路站)途经公交车:790路, 993路,991路,630路,蔡陆专线,施崂专线,浦东27路。

学校东门口(民耀路金海路站)途经公交车:浦东20路。

地铁站

在学校北门口(金海路金丰路站)步行至12号线金海路站(金穗路)。

在学校东门口(民耀路金海路站)乘坐浦东20路到达终点站唐镇,可换乘轨道交通二号线。

在学校北门口(金海路金丰路站)或者民耀路金海路站乘坐790路, 993路,991路,施崂专线到金桥路张扬路站可换乘轨道交通六号线。

招生发展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1.上海考生须达到美术专业统考本科合格线,且文化投档成绩达到上海市艺术类本科专业最低录取控制线,按文化投档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折算后的合成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合成分相同时,按文化投档成绩的高低排序;文化投档成绩相同时,按英语成绩高低排序。外省市考生须达到本省规定报考要求,按文化投档成绩+专业统考成绩的合成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合成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排序。

2.录取不分文、理科,统一排序。

3.凡是专业统考成绩达到上海市美术类专业统考前180名,且文化投档成绩达到上海市考试院划定的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学校不再进行成绩排序,直接录取。

合成分计算办法:

▲ 上海市考生

合成分 = [文化投档成绩(含加分)×50% +专业加试成绩×50%]×100
文化成绩满分专业成绩满分

▲ 外省市考生

合成分=文化投档成绩+专业统考成绩(如当地省级招办对合成分有统一折算办法,则按其折算成绩高低排序录取。)

历届英才

四十多年来,学校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和优秀发明家李斌、包起帆等为代表的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八万余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应,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高级技术人才的深造平台。同时, 学校以自己对高职教育的全新诠释和创新实践,在全国高职教育系统担负着开拓、引领使命,在国内高职教育决策咨询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授荣誉

学校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单位和“上海市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承建教育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建有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上海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中外合作职业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劳动部、教育部、上海市、浦东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资源研发基地;常设“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场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展望

学校坚持立足浦东,服务上海,面向全国,联系世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他方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通过成立教育发展理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联办二级学院、共建实验实训中心等途径,努力实现校企合作的“零距离”结合。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途径,引进、整合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深化,提高学校的教育国际化程度和办学水平。学校贯彻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在大力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努力形成“创特色学科,树品牌专业,建精品课程,铸一流技能”的教育教学新格局,保持培养高等工程与技术应用型、知识型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特色,努力推进学校在更高起点上地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

校训

“厚生、厚德、厚技”

释义:

“厚生”,是办学宗旨,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治校理念。

“厚生”,出于大禹的民本思想。《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谓正身之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勤俭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薄徭轻赋令民生计温厚,故所以养民也。时代在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随之变化。当今社会,教育为民生之基,接受教育的机会,决定着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就业为民生之源,接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国民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因而,学校的使命必然是面向社会,扩大民众受教育的机会,提升受教育的程度,推进社会的发展。

“厚德,厚技”,是办学特色,体现崇尚实践、融入社会的兴校方针。

“厚德,厚技”出于周易和先秦诸子。《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庄子·养生主》:“道也,进乎技矣”。君子注重德行,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品行,用宽厚的态度待人。所有技艺,包括高超的技艺的获得和培养,都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具体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要摆脱一切外界凡俗及功利的干扰,达到一种精诚之境。小技,亦可升华精神。

“厚生”与“厚德,厚技”的关系体现办学定位。

以“厚生”导引“厚德,厚技”,以“厚德,厚技”实现“厚生”,这是办学定位。不同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作为实践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只有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育,师生德技双馨,方能实现厚生之办学宗旨,使学校造福于社会、造福于民众。这也正是学校的传统和特色之所在。

校徽

设计说明:

1、校徽图案由外圆内方两层构架组成,外层内容为学校中英文规范名称,内核为校徽基本形。

2、基本形主要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英文名称缩写大写字母“S”、“S”、“U”、“P”变形组合而成。体现出“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治校理念,崇尚实践、融入社会的兴校方针。

3、整个图案寓意为: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支柱,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重发展,共同提升办学水平、创造学校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也形象化地展现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多学科相结合的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校争创省内一流、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9月官方网站显示,学校获得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200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国家级专利3项,省(部)级课题项目7项,省级以及以上核心论文(作品)300多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代码项目名负责人经费基金
E020603聚乙酰苯胺,纳米线,阵列/,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构筑及,超级电容,性能李靖25万工程
E050802铝合金旋铆变形驱使的,聚酰胺,-40Cr球头销摩擦行为基础研究田浩彬25万工程
E0608导电有机物-石墨烯纳米结热电输运及转换机制的研究王元元25万工程
E0608汽车尾气,热电发电,系统热量存储与传递过程优化研究谢华清110万工程
E060602低维纳米结构形貌演变对复合界面材料热量输运特性的影响于伟83万工程
B070204电子废弃物,中典型含,铅玻璃,的,机械化学,硫化机制研究苑文仪25万化学
E042203离子液体电沉积资源化硅业副产物氯硅烷及其回收物在硅薄膜太阳电池上循环再利用的基础研究张承龙79万工程
F012304连续,血糖监测,用微纳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失效机理研究朱志刚75万信息
F020808基于,定向天线,的混合多信道车辆网络容量研究陈林18万信息
A010704重根临界条件下的KAM理论及其应用高美娜22万数理
F020806跨组织工作流系统可靠,服务计算,关键技术研究谭文安60万信息
E070202原位聚合法,制备高介电(,碳纳米管,-,酞菁铜,)/,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王静荣25万工程
E060602氧化锌,基纳米复合高温,热电材料,热导及热电性能调控的研究吴子华25万工程
E0419钙基废渣与废弃溴代阻燃材料共热解下溴的演变机制与调控原理关杰33万工程
B0101以非,手性,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手性介孔材料及其在非对称催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研究靳海英23万化学
E060602自由悬架,石墨烯纳米带,热量输运性质研究谢华清60万工程
E0608高,导热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的设计及传热机理研究于伟25万工程
F020701基于身份的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短,代理签名,体制研究胡小明20万信息
F010305无先验知识条件下基于统计学习的自适应盲分离技术研究薛云峰18万信息
E080404机械化学法强化碱浸回收钢铁厂烟尘中金属锌及降解PCDD/Fs的基础研究张承龙20万工程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省级研究院,9个研究所。

类别名称
省级研究院曙光研究院
研究所光电信息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物联网研究所会展经济,研究所
先进,能源材料,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工业设计,研究所
先进制造工程研究所智能护理器械研究所物流与服务科学研究所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馆藏图书总量已逾115万多册,电子图书逾120万多册。还收藏中外文报刊2000余种,中外文全文数据库24种,可供全文查阅的中外文电子报刊8500余种。

学术期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先后被德国《数学文摘》(Zentralblatt MATH)收录、《中国数学文摘》收录  、《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收录刊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全文收录期刊、《科技信息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收录期刊、《台湾思博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首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文收录。

刊物名称主编刊期CNISSN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地址邮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谢华清季刊31-1496/T1001-454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海路2360号201209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
宋宝儒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俞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胡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吴沛东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瞿志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增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增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增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常委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级学科1个优势学科4个,校重点学科4个,校培育学科16个,拥有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环境工程)。

专业名称学科门类类别级别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学机械类国家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工学电气信息类国家特色专业
物流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国家特色专业
类别学科
一级学科环境工程
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自动化机械工程,电子产品与环境工程
校重点学科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与服务)通信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应用数学
校培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环境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金融学公共管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物流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学

院系设置

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昆士兰学院 等10个学院。?设有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环境与安全类、经济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艺术类、数学类等 9个专业类别,有本科专业 36个,高职专业 44 个。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用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
理学院眼视光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国际商务公共关系学电子商务
外国语学院日语英语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艺术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化学机电一体化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环保设备工程环境工程交通运输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4月30日,学校有专任教师621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有477人,占专任教师的76.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有266人,占42.8%;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1.8岁;具有专业(行业)实践背景和职业资格的“双师”教师占31.9%。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9月官方数据显示,学校建有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上海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中外合作职业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人保部、教育部、上海市、浦东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资源研发基地;常设“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场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校级精品课程3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

2005年程序设计基础负责人:陆 虹
2004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负责人,何亚飞
2003年数据结构负责人,蒋川群

●上海市精品课程(本科)

时间课程名称负责人
2014年路由技术斯桃枝
2013年影视编辑与合成夏天
2012年自动控制原理胡志华
2011年西方经济学魏文静
2010年互换性,及,测量技术,实践刘,唯
2008年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杨冠群
2007年液压与气压传动卢醒庸

●上海市精品课程(专科)

时间课程名称负责人
2013年接触镜验配技术李延红
2013年国际金融高秀屏
2012年网络安全杨寅春
2012年国际货运代理邬星根
2010年操作系统张世明
2008年机械制造基础刘,唯,郁龙贵
2005年程序设计基础陆 虹
2004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何亚飞
2004年JSP程序设计蒋文蓉
2003年数据结构蒋川群

●校级精品课程

2013年校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

负责人

课程层次

教学单位

1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杨淑珍本科机电工程学院
2软件文档写作施庆平本科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3离散数学方红本科理程学院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陈胜文本科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王永章,肖春燕本科思政部
6电子商务杨敬辉本科经济管理学院
7新闻英语郑佩芸本科外国语学院
8金工实习髙琪本科实验实训中心
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

负责人

课程层次

教学单位

1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白跃伟本科机电工程学院
2机械制造技术刘平,王文霞本科机电工程学院
3电力电子技术冯丽平本科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4路由技术斯桃枝本科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5影视编辑与合成夏天本科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6物流法规孟琪本科经济管理学院
7战略管理肖智润本科经济管理学院
8公共关系学杨俊本科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
9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张军本科外国语学院
10建筑工程概预算傅红霞高职经济管理学院
11角膜接触镜李延红高职理学院
2011年校级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负责人
1计算机组成原理刘中原
2操作系统张世明
3数字信号处理戴,虹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徐,玲
5管理信息系统杨敬辉
6机械制造基础郁龙贵
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负责人
1理论力学黄慧春
2汽车维修技能周,平
3电气CAD陈冠玲
4数据库闫,昱
5程序设计基础陆,虹
6高等数学吴,珞
7大学英语乔立清
8数控加工,技能李蓓华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制造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计算机实验中心创新实验室

所授荣誉

根据2014年9月官网数据显示,该校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单位和“上海市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2005年以来连续被评定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历史沿革

1960年4月29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

1963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同意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实行统一领导,归口市委教卫部领导。

196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半工半读工业大学“。

1977年该校在经历文革后恢复招生,1978年10月10日,该校第一批本科学生入学。

1978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明确该校由“文革“期间划归总工会系统恢复到教育系统,成为上海市的重点地方学校。

1978年11月上海市教育卫生办公室批准该校与市手工业局合办本科层次的上海业余工业 大学全日制轻工分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可授予学士学位。

1984年,上海业余工业 大学全日制轻工分校撤消。

1984年7月19日,市政府决定,该校由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改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章。

1988年2月26日,国家教委听取该校的工作汇报,确定该校为国家教委的一个点(即改革试验点,示范作用点和教委联系点)。

1999年4月15日,二工大普陀校区成立,该校受教委委托管理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1999年6月30日,该校最大的分校--浦东校区成立。市政府将该校列为三所重点发展的高职院校之一。

2000年7月,国家教育部批准该校由成人高校系列转制为普通高校系列。

2001 年11月与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7年5月,学校被上海市命名为首批“技师学院”。

2003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

2009年4月,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列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知名校友

王慧芬 上海和协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乐美龙 医科达放射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德福 上海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会长

刘岐明 华泰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刘国青 上海莱必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国胜?上海宝钢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

孙小蔚 上海顶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朱懿心?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吴小寅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副巡视员

李 峰 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技术总监

李 斌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

杜重俊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杨桂兴 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副董事长、总经理

沈建芳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陆 勤 宝钢集团安全生产监督部高工

陈建军 百联集团超商部党委书记

单子旭 上海博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

周 颐 二工大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周德孚 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郑经纬 亚晨科技集团总裁郑楚荣

金玉林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俞国生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包起帆?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国港口协会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浩 静安区委组织部组织科组织员张文飞 托伦斯精密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校简介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 年,前身为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1984 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0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制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3 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掀开了学校发展新的一幕。 学校办学五十年来,紧密服务于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在服务上海中不断发展壮大。2002 年学校主体搬迁至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金桥教育园区二工大的发展,见证了上海大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学校地处浦东新区金桥教育园区,占地面积近800亩,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蒙妮坦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昆士兰学院)、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和体育部、实验实训中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高职学院(技师学院)等教学部门。设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5个学科门类,13个专业类别,现有本科专业28个,高职专业30个,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一万二千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学校设有节能研究所、光机电研究所、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一批研究机构,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2005年以来连续被评定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学校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单位和上海市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承建教育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建有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上海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中外合作职业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人保部、教育部、上海市、浦东新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资源研发基地;常设“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场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慈善教育培训中心。

五十多年来,学校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和优秀发明家李斌、包起帆等为代表的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九万余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应,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高级技术人才的深造平台”。同时,学校以自己对高职教育的全新诠释和创新实践,在全国高职教育系统担负着开拓、引领使命在国内高职教育决策咨询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发展历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江泽民同志曾亲临我校参加首届教师节活动,并于 2000 年为我校建校四十周年亲笔题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学校坚持发扬“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和学校精神,坚定不移地举办一流的、多层次的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坚定不移地进行多种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按市场需求、就业导向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贴近学业、贴近产业、贴近就业,

学校坚持立足浦东,服务上海,面向全国,联系世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他方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通过成立教育发展理事会和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联办二级学院、共建实验实训中心等途径,努力实现校企合作的“零距离”结合。引进、整合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注重以能力本位,与产业对接,向纵深发展。

新的征程中,学校将紧密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主线,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徳技双馨,保持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更加注重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更加注重结构优化与队伍建设,更加注重错位竞争与特色发展,努力造就具有更高知识水平、更强技术能力和更大社会责任的新时期智慧劳动者,推进学校在更高起点上的不断发展。

周边环境

地铁12号线

12月29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天潼路站—金海路站)正式载客试运营。12号线采用与1、2号线一样的A型车,6节编组,每节一般可载乘客310人。开通试运营后,全线的运营时间为6:00~22:55。金海路站往天潼路站首班车为6:00,末班车为22:00;天潼路站往金海路站首班车为6:00,末班车为22:20。

12号线开通试运营后,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列车线路开行大小交路,天潼路站~巨峰路站,列车运营间隔为5分钟;巨峰路~金海路站,列车运营间隔时间为10分钟;而工作日平峰时段,天潼路站~金海路站,列车运营间隔为10分钟;双休日高峰时段(8:00~19:00)天潼路站~金海路站,列车运营间隔为8分钟。

地铁12号线开通后,大大方便了二工大师生的出行,新浪微博@二工大学长帮 等一批已经毕业的学长们纷纷表示羡慕不已。

宝龙城市广场

2013年12月15日,由宝龙地产投资兴建的上海曹路宝龙城市广场盛大开业,引发了当地消费者的轰动与追捧。宝龙集团总裁许华芳、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Eric等嘉宾出席开业庆典。 曹路宝龙城市广场地处上海浦东新区曹路镇中心地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对面),位于上海自贸区辐射范围内,总面积约18万平米,商业总面积逾5万㎡,是该地区首家集时尚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曹路宝龙城市广场以前卫的购物中心设计理念,流畅便捷的动线设计,时尚精致的购物环境与“吃、喝、玩、乐、购”等商业主题相结合。家乐福、保利国际影院、宝乐迪KTV、星艺电玩、丰收日等主力商家纷纷抢先入驻,必胜客、KFC、屈臣氏、85度C、康师傅、VEROMODA、拉夏贝尔、YY sports、太平鸟女装、秋水伊人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加盟,填补了曹路地区时尚消费的空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