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

山东职业学院

山东职业学院源于60年前建成的济南铁路机械学校。1958年至1963年曾升格为济南铁道学院。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11月学院由隶属铁道部管理改为由山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2010年9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之一。2010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更名为山东职业学院。

中文名:山东职业学院校训:知能共进、德道同优
外文名: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类别:高职院校
简称:山职所属地区:山东济南

学院概况

基本介绍

山东职业学院前身为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小铁院〕

山东职业学院源于1951年建成的济南铁路机械学校。1958年至1963年曾升格为济南铁道学院。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11月学院由隶属铁道部管理改为由山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2010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更名为山东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

在63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知能共进、德道同优”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笃学、创新”的学风,“敬业、身正”的教风,“务实、高效”的作风。积极建设学习型院校,实施人才可持续发展工程,打造出“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人才、一流设施”育人基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凝练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创”的独创精神。实施德育工程,开展春风化雨般的爱心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得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发展,终生受益。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的办学理念,全面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服务社会,回报家庭。

办学条件

硬件齐全,设施精良。学院位于济南市高新开发区,校园占地1242亩,校舍面积36.68万平方米。设有轨道交通机械工程、机电装备、电气工程、土木工程、信息工程、管理、生物工程8个教学系,基础部、思政部2个教学部。设有专业近70个,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3000人。学院教学实训设施先进,轨道建在了校园,火车开进了校区,10栋教学实训综合楼及所配属的机械、电子、管理等先进教学实训设备完全满足教学实训需求。

办学特色

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山东职业学院凸显“路地兼顾、以工为主、机电见长、工管互补”的专业特色,适应 “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发展要求,在全省高等院校中率先建成风电专业。党政主要领导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加强校企合作的指导与协调。校企深度融合,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与教材,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学院坚持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的办学理念,设立了特长生项目制和大学生创新发明协会等组织,有力的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和个性化发展。至2011年4月,我院学生获得国家专利累计达170项,山东职业学院步入“济南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行列。

学院探索建立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实行了三项制度和“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弹性教学制

以学生为本,开设课程“超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实行了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习的弹性教学制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三年制学生可二至五年、五年制学生可四至八年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提前或延后毕业;同时实行了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不同的教学层次,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

“个案”式就业指导

为更好的帮助毕业生走向理想的就业岗位,学院实施了“个案”式就业指导,即由各系就业工作专职教师,结合毕业生的学习和日常情况,针对每位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定,帮助其制定个人就业方案,同时提供大量就业信息供其选择,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按照毕业生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逐个加以指导,最大限度的实现毕业生较高质量的就业。

“学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1)专业理论与实训项目采用讲练结合,学与用有机结合,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相互提升,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2)实训过程与内容在仿真或者真实的环境中实施,使学生的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紧密结合;

(3)毕业设计课题“真题真做”,选择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或行业准入培训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实现学生毕业“双证书”;

(5)在“学用一体”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师探索出融合式教学法、行为导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模拟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有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主动探索、敢于创新、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师资力量

内涵丰富,师资一流。学院拥有一支敬业爱岗、潜心教学、充满爱心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许多教师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大部分实践课由企业一线工程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担当主讲。学院拥有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80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已达到72.4%,具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比例达43.2%,主要实践课由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和专业特长教师承担。

对外合作

学院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加拿大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德国兰德舒特高等技术学院、韩国湖南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或互访交流。

2009年3月10日,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湖南大学在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会议室签署了《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书》,韩国湖南大学副校长金晗裴、韩中交流中心主任李政林,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邦治、副院长马庆渭、张琳,出席签字仪式。

根据中、韩两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双方共同举办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等四个专业的专科层次学历教育项目。本项目从当年参加中国普通高考的应届考生中计划内录取,双方共同制订符合中韩高等教育标准要求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学生完成学业,经考核合格,可获得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毕业证书。

校企合作,共建共赢。学院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投资多元化、产品市场化、管理企业化、学习工作化”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其中的国家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省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尤为突出。学院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对48个工种开展高级工技能培训和鉴定,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顺利就业,零距离上岗提供了保障。

办学理念

“三全”机制,润物无声。学院建立了全院抓就业,全员抓就业,全年抓就业的“三全”就业工作机制,就业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就业成为山东职业学院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山东职业学院实施“以系为主,学院统筹”的就业工作模式,对毕业生实施“个案指导”和“8215回访”,坚持对80%的毕业生两年内回访,对10%的毕业生五年内回访。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高和就业质量高的双高目标。2010年到山东职业学院招聘的大中企业就有160多家,其中包括济南铁路局、南车四方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无锡地铁公司、中铁十局、十六局集团、青岛港务局、济南第二机床集团、北车风电有限公司、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力诺光伏集团公司、吉利汽车(济南)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教育集团、东方道迩数字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济南高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能电子有限公司、山东鲁桥建设有限公司、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等社会知名企业。学院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先后开办了“四方动车班”、“莱钢运输班”、“永煤司机班”、“济铁车辆班”、“苏州大智模具班”、“无锡地铁班”等订单班,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继2010年成功为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培养订单班后,2011年计划为宁波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青岛地下铁道公司定向培养专门人才190名。山东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校庆活动

始建于1951年的山东职业学院经过60年薪火相传,青蓝相继,终于迎来甲子华诞。2011年10月16日上午9时30分,山东职业学院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校园里彩旗飘扬,花团锦簇,嘉宾云集,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山东职业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董凤基,中国火车头老年体育协会主席、全国铁路总工会原副主席、校友徐长安,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铁道部教育司原司长许守祜,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常务副书记齐秀生,山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张兴民,山东省武警总队副总队长陆振邦,济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伟,济南市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苏树伟,铁道部济南铁路局党委副书记、校友王辉,铁道部济南铁路局党委原书记、校友刘振华,济南铁路局原副局长、校友翟世刚,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军等在主席台就坐。

出席庆典大会的还有山东师范大学、济南职业学院等70所兄弟院校领导,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14所原铁路兄弟院校领导,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公司、中铁十四局等6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领导,香港南益集团、深圳华强集团等40余家合作企业领导,34个校友分会校友代表,以及学院的老领导和退休教师代表、全体师生等,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共襄庆典。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六十载栉风沐雨,山东职业学院披荆斩棘,愈苦弥坚,一步步发展壮大;六十载沧桑巨变,山东职业学院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铸就辉煌。穿越六十载,山东职业学院将在风雨中继往开来,在薪尽火传中弦歌不辍,在开拓创新中荣耀璀璨!

所授荣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山东职业教育突出成就奖”、“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 等荣誉称号。在“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山东省就业工作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2007年5月荣获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联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及2008年荣获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专业设置

信息工程

信息工程系是微软、思科、IBM、HP等国际IT厂商定点合作院校,是“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连续五年获得济南市齐鲁软件园“校企人才对接工程优秀学院(系)”称号,连续四年荣获全国“H3C优秀网络学院”称号。

信息工程系拥有强大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四个专业。现拥有多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拥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校内专业实训室10个和3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信息工程系按照“铁地兼顾的培养模式,深入的校企合作,完善的订单培养,全程的就业指导”育人理念。

通过“金融行业BPO定向班”、“山东通服定向班”、“H3C订单班”、“软件服务外包订单班”、“漫博通动画精品班”等订单班,保障了毕业生稳定、高质量就业,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主要就业单位有:浪潮集团、联想集团、中国电信、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南昌铁路局、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齐鲁软件园评测中心、北京漫博通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是我院开设最早、受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为龙头,以铁道通信信号、城轨交通车辆、交通运营管理、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为支撑,共同打造了轨道交通专业群。

为适应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形势,学院投资1700多万元,引入深圳四号线地铁真车,重点建设了由驾驶和检测两大实训中心组成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

为突出学院办学特色、整合教学资源,在对原有铁路特色专业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重点建设系部之一,是山东省轨道交通教育集团轨道交通类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连续三年就业率在98%以上。其中,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是学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龙头骨干专业。

主要就业单位有中铁十四局、十六局、中铁电气化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等全国各铁路局,青岛、深圳等各地铁公司。

(注:原轨道交通系已于2012年12月正式更名为轨道交通学院。)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系是我院办学历史悠久、规模较大、最具实力的系部之一,主要为社会和铁路企业培养机械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拥有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建成了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山东省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基地,是山东省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副秘书长单位、山东省高校与中小企业联盟、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和3D建模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机械工程系具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博士2人,硕士16人,具有技师资格教师15人。专任教师团队中人员学历水平较高、职称结构合理、年龄分别均匀、学缘分布广泛、科研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并逐步致力于师资力量的科学配置和提升,从企业中聘请一定数量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来校兼职教师,并积极实施教师队伍的“双师型人才培养工程”,与企业合作,定期派出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系在校内建有数控编程与加工、特种加工、机械CAD、模具CAD等设备完善、技术领先的实训室十个,拥有高性能图形工作站250余套,装配UGS NX、Cimatron E、Solidege、CATIA、Pro/E、Solidworks、AUTO CAD、CAXA制造工程师、宇龙数控仿真等正版中高端软件500余套。并坚持走工学结合发展道路,注重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智资讯配件有限公司、济南轻骑铃木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十建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上海铁路局等单位建有技术设备先进、教学体系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现有教学条件与资源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

学生参加的各级技能大赛,先后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2项,其中,2009年我院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项目获得一等奖,填补了山东省国赛项目一等奖空白。

多年来,我系面向社会各类企、事业、院校培养了大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技能人才38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遍布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四川等地区的铁路、冶金、制造业等行业,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机电装备

机电装备系拥有教育部批准、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群内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四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2011年经山东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面向机器人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装调维等技术方向)。

机电装备系于多类型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了“全国各铁路局”、“青岛地铁”等轨道交通类订单班,“骏大工程机械”、“吉利汽车”、“中石化十建”等机电装备类订单班,“北车风电”、“力诺太阳能”等新能源订单班。

系部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副教授15人,完成国家级、省级教科研课题、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40余项,建成国家级标准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投资1600万元建成了自动生产线、数控装调维、机器人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工程机械应用中心、新能源应用技术等二十余个校内实践教学培训基地,拥有工程机械和汽车驾驶培训中心。

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技术赛项、全国大学生CAD竞赛、山东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等竞赛中,先后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

电气工程

电气化铁道技术、 电气自动化专业,楼宇自动化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电机与电器专业,供配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

全系现有专任教职工近50名,教授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二十余人,与浪潮集团、中电装备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以企业能工巧匠、技术专家为主的动态兼职教师库,兼职教师60余人,是山东EMT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本系在全国和山东省举办的电子设计大赛、机电产品创新大赛等各项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27项,获得各种专利几十项。

因为较好的师资和特别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专业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很受招聘单位青睐,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有中铁十四局等全国各铁路局、各地地铁公司、南车集团、北车集团、海尔、海信、潍柴动力、三菱、日立等电梯公司。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系成立于2000年3月,是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的系部之一。拥有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九个高职专业。在校生2300余人,主要招收文科、理科类高中毕业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系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有较强的教学管理水平,系部的发展凝聚了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

土木工程系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1人,讲师及工程师中级职称27人,硕士和在读硕士共30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治学严谨的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坚持参加业务实践活动,有16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家注册结构师、造价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及室内设计师等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2%以上。

土木工程系多年来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开展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块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按照国家、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实施国家、省级、学院三级精品专业、课程建设,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专业教师的努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的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供热工程》课程被评为土建专业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法规》等6 门课程等被批准为院级精品课程。

为完善土木工程系各专业的校内实训环境,学校和土木工程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革新。现拥有CAD实训室、力学实验室、建筑材料实训室、土工实验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构造实训室、装饰构造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铁路轨道综合演练场,中央空调实训室、制冷实训室、供热实训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美术工作室、建筑环艺工作室等共20多个实验实训室。这些实训室按照岗位职业环境建设,对多种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取代过去单一课程、单一功能的训练模式,使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先进的工作现场的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注重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建有中铁十局、中铁十四局、中铁济南监理公司、济南铁路局、中建八局、山东鲁桥集团、济南二建集团、山东天齐置业集团、山东三庆置业有限公司、济南万泰装饰公司、山东飞洋水暖设备有限公司等多个大型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技能养成创造丰富的实习实训条件。

土木工程系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常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按照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的专业优势,努力探索创新,办出专业特色,开拓就业方向。特别是通过开设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信心,稳定学生就业心理,并通过举办供需见面会,开发就业市场等措施,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加学生的就业岗位。毕业的9届近4000余名学生,每年总体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高,社会评价好。

管理系

山东职业学院管理系,源承于学院近六十年办学历程中的经济管理一脉,以同龄于学院历史的铁道财会和铁道运输两个传统专业为基础,结合经济社会人才需求模型特点,先于省内同类院校相继开发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和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为省内外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

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教育历程中,管理系教职员工秉承严谨治学、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全系在校生2300多人,职工55人,教授、副教授11名,外籍专家2人,双师型教师占90%。

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系的办系宗旨是“立足工厂,面向市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工程系;提高素质,注重技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建系以来,一直把培养教师的严谨教风和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立系之本。已有两届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于医药、食品、环保、生物能源、卫生监督等领域,得到了社会好评。

生物工程系专业设置:生物工程系下设制药与生物工程和营养与食品工程两个专业群,包括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四个专业,其中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先导,其他三个专业强力支撑,形成各专业互促发展、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发展态势。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立足发酵产业,延伸至生物制药、保健品生产、食品工业、生物化工、食品检测等行业,重点培养生产操作、质量检验、过程管理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生物工程系师资力量:全系专任教师15名,兼职教师8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9名,双师型教师3名。全系教师平均年龄37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95%。年轻教师思想活跃,基础扎实,知识新颖,能力出众,勇于创新;中年教师经验丰富,具有资深的行业背景,担任多家大型企业的生产技术顾问并承担企业技术服务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兼职教师来自于企业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

生物工程系实训条件:生物工程系校内共建有12个实验室和8个实训室,实行试训(验)室教师负责制和实训室24小时对学生开放制,为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生物工程系与济南疾病控制中心、齐鲁制药、鲁南制药、青岛啤酒、胜利股份、伊利和旺旺集团等单位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为充实教师授课内容和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必要条件

生物工程系就业情况:凭借优秀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生物工程系已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生物工程系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就业率连年位居同类院校首位,获得省级优秀就业单位称号。毕业生已经遍及山东省大多数饮品、食品、医药、生物设备、生物化工等与生物产业相关的现代化企业,并很快成长为企业生产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得到社会充分认可。生物工程系与多家现代化企业建立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以订单培养的形式,为企业输送可用、好用、实用的工学兼备型人才。旺旺集团和我系已签定“旺旺班”合作协议,旺旺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台资企业,“旺旺班”学生在学完本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需学习旺旺集团加设课程,成绩优良者,将享有“旺旺奖学金”;学习与顶岗实习穿插进行,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生物工程系就业单位:青岛啤酒集团;齐鲁制药公司;新时代药业;鲁南制药集团;青禾制药;旺旺集团;银鹭食品公司;达利集团;天天投资公司;伊利乳品公司;佳宝乳业;胜利股份公司;中德设备;娃哈哈食品(济南)分公司。

教学成果

学院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2005年至2008年,学生获得的实用新型国家专利达100余项,2007年度被授予“济南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两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二项、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一等奖两项;山东省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六项、山东省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四项,山东省数控技能大赛一等奖五项;拥有48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基地,毕业生实现了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书”。学院确立了“以系为主、学院统筹”的就业工作机制,对毕业生实施“个案指导”和“8215回访”,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坚持对80%毕业生两年内回访、10%毕业生五年内回访。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实现了高质量、高就业率的就业目标。

就业状况

学院专门成立了“就业指导委员会”,建有“就业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推荐等服务,同时运用现代化设备开展网上求职、咨询,拓宽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山东省外事办、海尔、海信、山东国泰建筑工程设计咨询院、北京京东方、台湾日月光半导体(上海)集团、新教育报社等三百多家国有、合资、独资、股份制企业和文教单位。毕业生就业上岗率20%以上,03-06年专升本平均升学率达16%以上。学院每年十月份开展“毕业生走访月”活动,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在走访过程中,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实现了双方满意率76%。在2004年省人事厅组织的就业工作评估中,我院被评为优秀。2006年学院加强了同省内部分本科院校合作,积极探索2+2学分互认的本科办学模式。

收费标准

普通高职文科6800元/人.年;理科及对口高职学费7800元/人.年;住宿费按实际居住条件收费,分为800、900、1200元/年三个标准。

学院地址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3000号

邮编:250104

乘车路线

自长途汽车站:

①乘坐112至山大路南口换乘K301路(分段收费)埠东村下车

②乘坐K68至千佛山换乘K301(分段收费)埠东村下车

③乘坐K107(票价2元)至洪家楼换乘311路(票价3元)到埠东村下车

自火车站:

①公交K51路(票价2元)到千佛山换乘K301路(分段收费)到埠东村下车

②乘11路(票价1元)到洪楼换乘311路(票价3元)到埠东村下车

③乘坐43路至省体育中心换乘K301路埠东村下车

舒适乘车路线(不挤):乘公交(BRT4路 BRT5路 46路 47路 K50路 K53路 63路 64路 80路 87路 99路 K93路 K95路 101路 123路 137路都可以"K"车2元,其他1元)在甸柳庄(高架桥下路口东北角)或 工业南路西口(二环东路上的站牌东侧) 下车 到济南汽车东站大厅买票到“鸡山村”票价七元,乘坐“济南--明水”大巴车(站内乘车全部有座)每15分钟发车一次,在"大正路口"下车(可直接告诉司机山职,铁职,英才)下车就是山东职业学院

新校区

山东职业学院新校区坐落在科技氛围浓郁的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园规划占地面积600亩,距离老校区27.8公里。

校园内一派欧式建筑风格,教学楼、宿舍楼、体育场、学生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现有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为顺利迁入新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理工类实训楼也正在筹备建设中....展望未来,它寄托着全院师生的梦想和希望,学院美好的前程正在向我们招手。

该校区原属于山东经济学院{三批本科,中澳合作校区},我校成功买进.有力促进我校发展

山东职业学院西校区
地址:中国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泺大街201号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5921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