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

学校地址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塘长路

邮编:518055

地铁线路:深圳市地铁环中线(地铁5号线)大学城站。

公交线路:6,36,43,74,81,122,237(塘朗村口站)。

自驾线路一:留仙大道自西向东,丽水路左转,向北行至学苑大道右转,400米。

自驾线路二:南坪快速自东向西,行至塘朗山隧道出口处右转,行至留仙大道路口左转,向西行至丽水路右转,向北行至学苑大道右转,400米。

校园环境

永久校区

南方科技大学永久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西丽高尔夫用地以东、深圳二线公路以南、长岭皮水库以西、留仙大道以北,总占地面积2.1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为197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为63万平方米,2010年9月30日南科大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预计校园首期建设在2012年6月30日前竣工。

按照创校校长朱清时院士的设想和要求,校园建设理念为“厚重、实用、节能、环保”,同时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建筑要按办学定位与理念设计方案,与教学科研需求及管理模式相一致。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校,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努力把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成为深圳市的一大亮点,绿色建筑的典范。

启动校区

南方科技大学学生公寓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东侧,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工大等三所深圳研究生院相邻。2010年2月1日市政府协议收回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校址后,即整体移交给南方科技大学作启动校区。南方科技大学启动校区占地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行政楼、教学楼、后勤服务楼、师生公寓共4栋建筑物以及其他办学附属配套设施。校区规划建设符合大学办学要求。园内有景观绿化、道路、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设施配套,多媒体教学设备、监控和网络系统布局有序,各类办公设备以及后勤服务等设施较为齐全。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全校网络主干线均采用千兆光纤通信,全校实现无线上网;学校教学楼各教室和行政楼所有会议室均有投影仪、幕布、音响、电脑、DVD机、无线麦、电脑中控台等多媒体电教设备;学生公寓全部配有太阳能、空调设备。

历史沿革

南方科技大学2007年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07年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

●2007年5月,作为我国高校教改的“试验田”,南方科技大学启动筹建。

●2007年6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向广东省提交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申请。

●2007年8月,深圳市政府批准《筹建南方科技大学论证报告》(原办学方案),要求按照规划、选址、论证、上报项目启动同步推进的思路,加快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工作。

2008年

●2008年2月,深圳市政府同意南方科技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启动南方科技大学选址片区的拆迁安置工作。

●2008年3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的通知》,筹备办负责学校批准设立和招生办学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2008年3月至12月,深圳市有关部门同意南方科技大学校区建设工程计划立项,明确校区选址区域和用地面积,并通过了环境保护评估。

●2008年7月,深圳市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遴选委员会和校长招聘工作小组,采取委托猎头公司搜寻、校长遴选委员会评议评审、按照干部任命程序确定的方式聘任南方科技大学(筹)校长。

2009年

南方科技大学●2009年1月,深圳市政府通过了南方科技大学校园规划实施方案

●2009年3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召开会议,朱清时院士以全票当选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

●2009年4月,深圳市有关部门明确南方科技大学选址南山区西丽塘朗山片区,占地面积197.98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该项分三期建设,预计总投资24.8686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4.6291亿元。

●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同意聘任朱清时院士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2009年7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议通过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有关事宜的意见(送审稿)》,会议认为创办南方科技大学不仅能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创新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

●2009年8月,深圳市政府再次向广东省申请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报告。

●2009年9月,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向朱清时院士颁发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聘书,标志着南方科技大学(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9年10月,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强调要举全市之力加快筹建南方科技大学。

●2009年12月,深圳市代市长王荣主持召开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把筹建南方科技大学提升为落实《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任务,明确办学思路,全力以赴、扎扎实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2009年12月14日,南方科技大学(筹)与香港科技大学就两校的长远发展和合作签署了框架协议。

●2009年12月21日,朱清时校长参加澳门回归10周年暨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破土动工仪式。

2010年

●201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公室全面接收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作为南方科技大大学(筹)启动校区。

●2010年1月11日,朱清时校长参加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

●2010年2月5日,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前往南方科技大学启动园区慰问,强调市政府加快进度、加大投入,把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争取早日建成,为深圳发展服务。

●2010年2月25日,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设立南方科技大学(筹)的通知》(深编【2010】23号)。文件明确南方科技大学(筹)为深圳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经费形式为市财政核拨。南方科技大学尝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2010年度核拨给南方科技大学的员额为50人。

●2010年10月30日,以“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议题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担任论坛主席,来自全国教育界、知识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针对创新与人才培养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应朱清时校长之邀,李政道先生欣然为南方科大题写了校名“南方科技大学”,并为学校题词:“敬祝成功!”

●2010年12月24日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该通知,同意筹建南科大,学校代码为14325。

2011年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届学生●2011年1月,教育部已经正式发文,批准南科大筹建。预计首期工程2012年竣工。

●2011年3月1日,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45名学生入学。

●2011年3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春季开学典礼”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举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学生及学生家长、有关领导以及特别邀请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典礼仪式。

●2011年3月21日上午10时,随着一串长长的铃声,南方科技大学开始了第一堂课。香港大学顶尖物理学家唐叔贤准时踏上讲台,为首批教改实验班的45位学生讲授“南科大第一课”:应用物理。自此,备受关注的南科大正式迈开了教改的步伐。

●2011年4月 深圳市委组织部的一纸选聘公告将南科大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根据这份公告,深圳面向国内公开推荐选拔2名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级别为正局级。至此,一直梦想“去行政化”的南科大似乎已经到了真正的梦醒时分。

2012年

南方科技大学正式成立●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学校代码为14325。

●2012年5月底,南科大公布2012年招生方案,采用高考成绩占60%,高中平时成绩占10%,南科大复试成绩占30%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

●2012年7月,南科大从全国8个省共录取新生188人,新生高考平均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69.475分,已经达到985高校的中上游水平。

●2012年9月2日,南方科技大学成立大会暨2012年开学典礼在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第一校区举行。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典礼致辞中表示,改革创新是南科大的立校之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南科大以更大的气魄、胆识和力度推进各项创新,完成南科大作为国家高教综合改革试验校的重大使命。

文化传统

南方科技大学校徽校徽: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象征南方科技大学的使命: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校徽背景为渐 变的天青色,映衬火炬的照亮效果;此处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窑瓷釉,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崇尚的色彩。

校名:“南方科技大学”六个字的书法由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书写。

校名缩写:SUSTC,字首SUST与sustainability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组合SUSTC亦直接对应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管理机制

基本制度

2011年6月8日,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部“基本法”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当天,深圳市政府通过最新一期《政府公报》披露了全文。《办法》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摘要)

教授治学 学术自治

第五条 南科大坚持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的大学精神,遵循理事会治理、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原则,培育和发挥大学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按照本办法和南科大章程对大学实施管理。

政府部门确定编制

第九条 南科大在市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编制标准范围内确定人员总额;确因工作需要,需超过编制标准配备人员总额的,应当报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

第十一条 南科大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招生方案,按照科学、公开、择优的原则探索依法自主招生。

理事会为决策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第十五条 理事会由政府代表,南科大校长及管理团队、教职工等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理事会设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理事长由深圳市市长或市长委任的人员担任。理事由市政府聘任。

第十六条 理事会为南科大的决策机构,按照本办法和章程的规定依法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本办法规定聘任或解聘校长;

(二)根据校长提议聘任或解聘副校长;

(三)审定学校章程或章程修改草案;

(四)审定学校的财务预算和决算报告;

(五)审议批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

(六)审议批准学校人员总额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制度;

(七)审议批准学术单位和行政单位的设立、变更或撤销;

(八)审议批准关系学校发展的其他重大事项。

前款第(三)项应当按规定报国家教育部批准,第(四)项应当报市政府按规定程序批准,第(二)、(五)、(六)、(七)项应当报市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校长每届任期五年

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十条 校长每届任期为五年,届满后经理事会同意可以连任;连任两届以上的,应当启动遴选程序并经理事会按相关规定确定。

校长不称职或不能履行职责的,经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提出免去其职务的建议,报市政府按规定程序决定。

第二十五条 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学校教学、科研等重大学术事项进行审议,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议学校的学术发展规划;

(二)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方案,教学、科研计划方案;

(三)审议教师、教辅人员的聘用、晋升及解聘事宜;

(四)组织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五)审议其他学术事项。

财务情况

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

《办法》规定,南科大对市政府提供的财产、学费收入等合法收入、各类资助和捐赠等依法管理和使用。

南科大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办学经费体制。市政府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办学,形成多元办学筹资渠道。

此外,对南科大的经费审批做出了相应规定。《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市政府将经理事会审定的对南科大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由市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

获准建立

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4月24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备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已正式获准建立,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

发布通知

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通知,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同时,应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校长表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现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他表示,南方科技大学已成为合法的高教机构,可以进行希望进行的改革。他也强调,8000人是学校最终的长远目标,其中还应该包括研究生的数量。按照预先的设计,“学校在前五年的招生最多为2000人”,因为“我们希望南科大能办成精品,当师资队伍、设备和研究基地没有配套之前,我们不会大规模招生”。

相关内容

南方科大选校长大事记

2007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启动《南方科技大学人才招聘方案》的起草工作。

2008年2月,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校长招聘为核心,先确定校长,再会同校长商定其他人才招聘”的人才引进工作方针,着手成立人才招聘工作机构并完善招聘工作环节。

2008年5月,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事局、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相关人员组成的南方科技大学人才招聘工作小组,同时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

2008年11月,南方科技大学人才招聘工作小组选择国际人才咨询公司——罗盛咨询展开校长候选人的搜寻和测评。

2009年3月26日至27日,深圳市召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评议评审,以票决方式遴选推荐出朱清时院士位列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

2009年6月29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主持召开的市委常委会,同意聘任朱清时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2009年9月10日,省委常委、代市长王荣为朱清时院士颁发聘书,聘期五年。历时长达一年的全球校长遴选活动尘埃落定,朱清时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由国际猎头公司全球选聘的大学校长。

首届理事会

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011年7月16日在深圳麒麟山庄召开。会议持续了一整天时间,全程闭门进行。现场工作人员戒备森严,不允许任何媒体记者进入。

关于南科大理事会成员到底有哪些人颇受外界关注,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深圳市市长许勤担任南科大理事会理事长。

从设置在南科大理事会会场门前的一块大的签名板上,记者发现了多名政、商、学界人士签字。其中政界人士包括:深圳市市长许勤、深圳市委副书记王穗明、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深圳市政府秘书长李平以及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敏、深圳市法制办主任王璞、深圳市财政委主任乔家华、深圳市发改委主任徐安良、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

学界代表包括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李未、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谢绳武。

企业界人士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华侨城集团董事长任克雷、研祥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志列。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南方科技大学全体学生与教职工合影南方科技大学初步建成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签约引进各类教师近90名,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95%以上从海外引进,60%以上教师具有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学习或工作经历。在教师队伍中包括中科院院士4人(含双聘院士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4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人、深圳市“领军人才”2人和“孔雀计划”17人。

中科院院士

朱清时唐叔贤支志明,(双聘)

“千人计划”入选者:

吴传跃刘重阳孙小卫朱宝亭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于洪宇陆为陈伟强李景治程鑫
陈意钒何振宇黄文忠陈放怡梁永晔
王锐谭斌蒋伟贡毅陈朗

办学规模

南方科技大学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创办。进入筹备阶段的南方科技大学目标定位较高,计划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办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科技大学;坚持以“小规模、高水平”为建设发展原则,其办学规模初步设定为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左右,其中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1。建成后,南方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南方科技大学的基本方略是:实施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三重螺旋模式,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初定南方科技大学借鉴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技巧是,不要求学生的考分,但是一定要有特长,而且特长一定要精,且具备高素质。

院系设置

南方科技大学学科设置以理工科为主,兼具部分特色人文社会学科与管理学科。首批设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微纳材料与器件、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等5个系,开设物理学、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金融数学等6个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

物理学系是南方科技大学筹办期初创的五个学科院系之一,于2011年10月正式开始设立,并从海、内外高等院校公开招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教学辅助人员。已经建成一只拥有10名教授(含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以及2名教学辅助人员的师资队伍,其中包含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研究方向以实际应用和理论并重,内容涵盖:表面科学、半导体物理、激光应用、超导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体和拓扑超导体、计算物理、超冷原子系统以及光催化在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在硬件设施方面,我们也已建成的配套设施完善的普通物理学教学实验室、近代物理教学实验室,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设备投资上亿元的高水平专业实验室。

化学系

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学作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化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同时,正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广博系统的化学知识,同时掌握丰富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当前化学发展前沿和趋势的全面性的科技人才。

微纳材料与器件系

微纳材料和器件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材料科学以及微纳电子器件理论知识,掌握前沿的材料制备技术和绿色微纳电子及光电子器件设计原理及制造技术基础,同时具备运用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从事创新研发和跨学科交叉合作的优秀科技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微纳材料、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以及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微纳材料与电子器件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可到各型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系

金融数学及金融工程是随着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以数学为基础和工具,定量地研究金融领域各类问题的分析、设计和管理方法。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深厚宽广的金融专业知识,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金融实践当中去的复合型优秀人才。毕业后可以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市场分析、基金投资、资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本专业与博时基金合作办学。

生物学

生物学系是南方科技大学筹办期初创的五个学科院系之一,它与华大基因联合办学,于2011年10月正式开始设立,并从海、内外高等院校公开 招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教学辅助人员。研究方向包括了生物信息学和生物技术方向。

学科建设

理学工学管理学为支柱,南方科技大学拟以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作为三大支柱学科,注重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兼顾其他应用型学科和人文社会类学科。其中,工学科约占学科总量的30%,理学学科占20%,交叉学科占30%,管理学科占15%,人文社会类学科占5%。 深圳计划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理学、工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内设置一批重点学科,凝聚一批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数个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核心学科,其中部分学科方向建成国际一流水平;学科结构布局合理,形成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相符合的学科框架。

学校概况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是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深圳市高起点、高定位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承载着中国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任。南方科技大学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创新已引起世界关注,被收录进2012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丛书,作为全球15个教育创新范例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教授出任创校校长。

南方科技大学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实行理事会治理结构,学术主导,学术自治。学科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系、专业和研究中心(所),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初步建成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科研人员中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95%以上从海外引进,60%以上教师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学习或工作经历,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以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撑。

南方科技大学着力建立有利于教育公平、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和先进的全面教育体系。

南方科技大学致力建设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法人治理结构。学校设理事会、校长、校务委员会和校学术委员会,建立了教授会和顾问委员会。

南方科技大学新校区占地面积194.3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内九山一水,风景如画,建筑彰显“厚重、节能、实用、环保”理念。

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发扬“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突出创新、高端、前沿、国际四大办学特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早日实现办学目标。

组织结构

校务委员会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南方科技大学设置校务委员会,对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学术与行政单位负责人和教职工代表组成,设主席一名,由校长担任。

学术委员会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南方科技大学设置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学校教学、科研等重大学术事项进行审议。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教授会协商产生,其中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代表所占比例应当不少于二分之一。

顾问委员会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章程》规定,南方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作为学校咨询机构,负责对学校发展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顾问委员会成员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和工商界人士等组成,由校长聘任。顾问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经验,为学校迅速办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智力支持。

南方科技大学首届顾问委员会委员包括5 位国际学术权威,他们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校长杨祖佑教授(Professor Henry T. Yang);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原研发副校长何志明教授(Professor Chih-Ming Ho);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原系主任戴聿昌教授(Professor Yu-Chong Tai);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能源部能量前沿研究中心固态太阳热能转化中心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陈刚教授(Professor Gang Chen);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纳米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张翔教授(Professor Xiang Zhang)。

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管理部门

由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教学工作部,学生工作部,科研与规划部,后勤保障部,基建办公室 网络信息中心 ,图书馆组成。

学校特色

改革试验田

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心要创办一所高水平新机制的科技大学,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开辟另一条办高水平大学之路,有利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专家组还建议深圳市政府加大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力度,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和高等教育体制。

据《方案》现已根据专家组意见完成修改并呈报广东省政府。按照工作程序,广东省政府于9月底向教育部申报。

教改探索

教育部发言人续梅2011年2月25日表示,教育部对南方科技大学在教改方面的探索持支持态度,希望南科大筹建工作能够得到广东省更多支持,积极推进。这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在尚未得到招生权的情况下决定自主招生后,教育部首次就南方科技大学的问题作出的回应。

南科大筹办三年未获招生权

2011年2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工作。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教育部发言人续梅表示,对创办南方科技大学并进行高等教育的一些改革、探索,教育部是积极支持的态度。不过续梅在回答时没有特别针对南方科技大学没有获得招生许可证的问题。

筹办三年多后,仍未获得“招生许可证”,南方科技大学2010年年底作出决定:拟自主招生并推出其首期实验班,如果学生最终不能获颁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与学位,南方科大自发文凭与学位。

全英文教学

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2011年采用全英文教学, 物理学家授首堂课。前日,南方科技大学春季开学典礼已在深圳南方科大举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学生及学生家长、有关领导以及特别邀请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典礼仪式。

由于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年龄较小,学校在授课中设置了过渡阶段,2011年3月21日的两节物理课就以复习高中所学内容为主,其间带入一些新知识点,同时给学生们留出时间适应英文教学。

南科大本学期共上16周课,一周课程安排松弛有度,专业知识和实验练习相结合,体现出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每节课50分钟,周一和周二上下午要上满8节课,主要是英语、数学和物理,以老师讲授为主;周三则轻松一些,只有下午4节课,分别是国学经典和体育,为学生留出自由安排的时间;周四和周五同样要上8节课,但以练习和实验课程为主,例如微积分练习题,南科大采用全英文教学,特别开设导师辅导课,让老师更专注于每个学生个体,同时为学生大三进入研究院“预热”。

学校还根据课程特点对上课时间进行调整,特别设置英美大学里常有的小组讨论课,一节课45分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表达和互动能力。而体育课一节增至90分钟,保证学生劳逸结合。

学校领导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朱清时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临时)党委书记

朱清时,男,汉族,1946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1998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2009年9月,被深圳市政府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2011年7月,任南方科技大学(临时)党委书记。

李平 南方科技大学(临时)党委副书记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平李平,男,汉族,1953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1968年参加工作,1985年来深圳工作。2007年至2011年12月,历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深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办公厅党组书记;2011年8月开始,任南方科技大学(临时)党委副书记。

覃正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覃正覃正,男,汉族,1958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湖南石门,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悉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至2005年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期间曾任校学生处副处长;2005年至2011年8月,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期间任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院长;2011年7月,经深圳市面向全国公开推荐选拔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

董朝君 南方科技大学代理秘书长

南方科技大学代理秘书长董朝君董朝君,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行政管理学博士,高等编辑。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0月调入深圳,先后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多个部门工作。2002年8月至2008年4月,深圳市政府办公厅秘书;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历任市高新办外联处处长、深圳市科工贸信委行政处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2010年5月参加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工作,2011年3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副主任;2012年10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代理秘书长。

吴传跃 南方科技大学教务长

吴传跃,男,汉族,1959年生,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996年至2000年担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助理教授;2000年及2004年依次被聘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副教授、教授;2007年被授予美国匹兹堡大学冠名讲席教授;2012年5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领军教授,2013年6月被聘为南方科技大学教务长。

相关新闻

南方科技大学学子第二次参加iGEM大赛再创佳绩:实验队获亚洲区比赛银奖 软件队晋级世界总决赛

继2012年首次参赛即取得一金一银佳绩之后,2013年10月6日,我校iGEM团队再接再厉,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简称iGEM)亚洲区比赛中,由我校2012级本科生组成的南科大实验队,获得合成生物学实验项目银奖。而本届比赛规定软件项目在地区赛时不评奖只评出线权,我校另一支参赛队伍——南科大软件队夺得了参加11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的iGEM世界总决赛的资格。

南科大2名毕业生领该校自授文凭进世界牛校新闻图片

南科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对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何明浩和物理系王嘉乐两位学生学业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评定,与会委员一致同意授予两人学士学位。校方称两人以优异成绩提前完成各门课程,取得了毕业所需的足够学分。

何明浩已被两所世界排名前30位的高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录取,并于2014年9月份选择前往其中一所学校继续深造。王嘉乐已经接受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邀请,计划于2014年10月前往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2988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