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亦称北航大学、北航)是国家“2011计划”、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首批高校,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任命校长、校党委书记的副部级大学,是工信部直属高校,是一所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的高水平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学校。

北航现有院系29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学科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能源、材料、制造、交通、仪器、管理和法学等领域形成比较明显的优势。

2010年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

相关信息

就业情况

四全四化促成长

北航毕业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这得益于北航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得益于北航“全员促进就业、全力保障就业、全程抓好就业、全心服务就业”、“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 “四全”、“四化”的就业服务体系的全程陪伴,启智、明理、引路、拓新,给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六高就业促发展

“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升学率、高主流行业就业、高毕业生满意度、高企业认同”的“六高”是北航就业工作的一大特点。

多年来,北航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硕士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本科生升学率达到60%以上。主流行业、骨干单位就业人数占可就业人数的60%以上。北航毕业生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人数连续两年居全国高校之首。

北航精神促提升

北航建校60年来,十万余名“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毕业生步入社会,成为一代又一代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曾经说过“没有北航,就没有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长征、神州、嫦娥、大飞机,这些响亮的名字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一代代优秀的北航人的骄傲,载人航天总工程师王永志、神州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神州飞船总指挥袁家军、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都在北航留下求学的身影。

在航空航天领域之外,北航校友中也不乏业界精英和创业家。1990级本科生唐世明,北航土著博士,是中科院系统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在世界顶尖级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路甬祥院长亲自写信祝贺,说“事实证明,土生土长的博士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

青年当志存高远,青年当奋发有为,优秀的北航学子正在这里放飞梦想,卓越启航。

北航信息化

未来花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花园BT是一个Private Tracker(私密BT,或者叫PT),主要定位为北航校内的资源分享平台,使用自有源码的BT系统,2009年6月开始筹备,2009年7月进入实施阶段,2009年9月6日开始邀请内测试运行,9月20日公测,2010年1月转入正式运行。除了BT下载外还提供了缘来是你、品茶厅、跳蚤市场等校内沟通平台。

北航移动图书馆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2012年,北航移动图书馆进入正式启用阶段,北航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接入网络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享用移动图书馆给您带来的便捷体验。通过移动图书馆,您可以进行:

1、馆藏书目查询;

2、在线阅读超100万册电子图书;

3、在线阅读超7800万篇报纸文章;

4、在线检索阅读超3亿篇中、外文期刊文献;

5、使用文献传递到邮箱功能轻松获取我校未购买的文献资源……

北航图书馆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近2.6万平方米,阅览座位近3000个。图书馆正以全新的馆舍,现代化的设施、舒适的阅读氛围及周到的服务,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入馆读者由2003年的57.3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334.6万人次。经过多年的积累,截至2010年底,馆藏印刷型书刊资料累计已达249万册。引进数据库总量达65个,电子图书总量达163.3万种,外文电子期刊达1.2万种,中文学术电子期刊已基本全面覆盖。高质量学术资源已基本覆盖了我校各专业的学科分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图书馆不断提升基础服务质量,实行全天开架无障碍管理服务,每周开馆时间达108.5小时,使馆藏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图书馆针对自身特色,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最大化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图书馆推出新一代数字门户,为读者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整合优化电子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无缝获取,不断开发并推出移动服务,同时逐步进行网络设备的升级与增容,建立起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支撑平台框架;另一方面,努力发掘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深层次信息服务,走进院系,为读者提供课题查新、代查代检、情报分析等多项咨询服务。

图书馆在常年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于2005年一次性地成功申请并建立了我校的情报学硕士学科点。这一学科点的建立,一方面提升了图书馆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图书馆正式踏入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自2007年起,图书馆已顺利招收了4届硕士研究生,从科技情报采集分析与服务、信息素质教育与研究、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等3个研究方向开展学术研究。

北航BBS

向北航行。

i北航

北航社区类网站。

北航考研

航路研语。

北航考研论坛。

其他

北航校友论坛等。

北航校友

北航校友社区。

学院发展

教育基金

欢迎登陆北航教育基金会网站,支持北航发展建设。帮助我们:

更新教学和科研设施;

支持北航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建设;

支持北航人才引育及队伍建设,奖励优秀教师;

资助在校学生及学生社团活动,奖励优秀学生

资助学术交流、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著作出版;

资助北航校友、校友会活动;

资助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或其他按照捐赠者意愿设立的社会公益项目。

海纳人才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四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入驻北航。以“百万年薪、千万配套”的大力度人才投入,会聚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力争引进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获得者等海外著名学者,加大“千人计划”引进、长江学者聘任;以学科为引领,支撑“金牌学科”冲击世界一流,加强基础研究与新兴学科方向的超常规建设与发展。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已成立五大研究中心,即由材料疲劳和断裂领域国际顶级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罗伯特·里奇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自然材料仿真研究中心;由世界核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放射性核束之父”的谷畑勇夫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宇宙核物理交叉研究中心;由国际著名数据库专家、英国爱丁堡皇家学院、苏格兰皇家学院院士樊文飞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研究中心;由清洁能源领域世界著名科学家约翰·温德尔·福尔摩斯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清洁能源系统与材料研究中心;由国际骨生物力学及骨科植入物领域的国际著名科学家郑诚功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国际介入医疗器械转化研究中心。同时,承载未来5年人才培养与知识创造宏伟规划的《人才行动计划白皮书》正式发布。它提出在未来的5年内,北航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实现人才培养和创造知识双轮驱动,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卓越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力,扎实推进学科交叉和国际化。

北航在《人民日报》、新华社、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等媒体上发表文章,诚聘海内外杰出人才。

学院地址

北航学院路校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附近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

公交线路:

东南门:331(新街口豁口 - 香山);375(西直门 – 韩家川);386(姜庄湖 – 巴沟村);392(西二旗北站 – 西钓鱼台);398(育新小区 – 新街口豁口);438(永丰站 – 西直门);47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小辛庄);484(北医三院 – 城铁北苑站);490(宝盛里小区 – 阜成门内); 632(清河小营桥西 – 五路);691(北京轮胎厂 – 韩庄子北);693(晓月苑小区 – 育新小区);743(中央党校北门 – 西直河);810(建材城东里 – 四惠站);836(宝龙公寓小区 – 北亚花园);944(菜户营桥西 – 奶子房);

南门外:304(牡丹园 – 巴沟村);386(姜庄湖 – 巴沟村);604(知春路 – 怡海花园西门);641(郁金香花园南门 – 海淀桥东);653(北苑家园 – 五路桥东);671(四惠站 – 一亩园);689(花乡驾校 – 惠新东桥西);826(吕营花园 – 颐和园);851(南七家 – 张仪村南站);944(菜户营桥西 – 奶子房)。

北门外:26(西便门 – 二里庄);47(小马厂 – 海淀桥东);498(新街口豁口 – 中央党校北门);660(艺海百货商城 – 姜各庄);696(黄港村 – 香山);740外环(好美家建材城 – 好美家建材城);740内环(十八里店村 – 十八里店村);751(张仪村南站 – 南七家);944支(明春苑 – 雷家桥);983支(东窑村 – 王佐汽车站);运通113(吴庄 – 来广营北)。

地铁线路:

北航东南门外:地铁10号线(巴沟村 – 劲松)西土城站。

南门外:地铁10号线(巴沟村 – 劲松)知春路站;地铁13号线(西直门 – 东直门)知春路站。

火车站、机场乘车来校的路线如下:北京站——乘地铁到积水潭转乘331路汽车可达;北京西站——乘47路汽车可达;北京北站——乘公交车375路等可达;或乘城铁13号线可达(知春路站);北京南站——乘地铁4号线至西直门站,转乘城铁13号线可达;首都机场——乘机场大巴(中关村线)可达。

沙河校区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南三街9号

邮编:102206

附近院校:高教园区: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昌平市区: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公交线路:东门:昌66路北航站下。

地铁交通:地铁昌平线沙河站下。

备注:学校有校车在两校区免费接送.

学校排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并于2012年排名“中国大学声誉排行榜”的第9位。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2012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世界百强大学”排名位列世界第102位,综合排名全球402位。北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390人,其中本科生12616人,硕士研究生6808人,博士研究生3432人。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534人,是国内接收外国工科研究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特别说明:北航是工信部指定的能接受国家级机密项目的学校,承担着大量高、新、尖端国防科研任务,很多获奖科研成果不公开。这些不对外公布的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在民间“排行榜”中的评估。北航一直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校园文化

学校传统

办学理念

尚德务实、求真拓新

“尚德务实、求真拓新”是北航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北航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是学校今后办学和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建设北航的共同思想基础。

所谓“尚德”,是指崇尚道德为先,弘扬品行为首,将道德和品行作为立人之本、育人之基。所谓“务实”,是指的讲究实际,不求浮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良好的道德品行既是成人成才的基础,又是传道授业的要求。追求品德高尚、人格完善,始终是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务实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作风。作为工程技术特色突出的大学,我校一直保持注重实践,重视具体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风尚,北航人也一直保持着兢兢业业、实实在在、默默奉献的优秀传统。“尚德务实”,反映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准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谓“求真”,是指追求科学真理,领悟人生真谛,探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高等学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教学与科研活动本身就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孵育真情,培养真才的过程。所谓“拓新”,是指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没有开拓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进步,也不可能发展。一个人如此,一所高校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我校建校以来一贯崇尚科学、注重学术、追求真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这一传统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

校训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努力成为讲道德、守法纪、有文化、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知行合一”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要笃行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校风

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学校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是北航几代人努力培育的结果。

“艰苦朴素”表现为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朴实无华,扎扎实实,行胜于言;“勤奋好学”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发展”表现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突出素质,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勇于创新”表现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止于至善。

校歌

仰望星空》(温家宝词、刘晖曲)

2010年5月,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歌正式确定为《仰望星空》。校歌选择温家宝总理的诗歌作品《仰望星空》为歌词,邀请沈阳音乐学院的艺术家进行音乐创作。校歌的确定标志着北航的精神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北航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等为核心的文化传统及创新特质。

北航歌词: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校徽

整个标志的外部为内外两层的同心圆形,和谐而自然,象征宇宙的无限深远、时空浑一而又参差多态的多层次结构。其核心图案,昂扬向上的双箭头航天器的抽象图形,和展开的书卷、椭圆的卫星轨道以及星座闪烁的太空,共同组成了北航认同的一种精神文化,突出了北航的高新技术特色。标志中的1952字样,不仅是北航的建校年代,更从特殊的历史角度突出了北航人肩负的历史使命,那是国家的重托和一个千年民族的殷切希望。

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体系:中国书法的文化意蕴,显示了北航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英文校名则展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北航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决心。

标志的基础色调为科技蓝,具有开放、严谨、稳重、进取的内涵,呈现出北航文化中独有的志在蓝天、勇于探索的特质,也是北航人倾注特殊感情的一种色彩。

学生社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各类学生社团一百余个。

如,北航团委记者团、校报记者团、语言学会、飞梦ACG同好会、墨香书画社、北航摄影协会、北航军协、北航音乐协会、红十字协会、彩虹明天、笨小孩自愿者活动、北航凌峰社、北航未来话剧社、小飞机协会、北斗巡星会、游泳协会、羽毛球协会、网球、乒乓等运动类协会、武术协会、街舞社、轮滑社、红楼梦学会、马克思主义学会、经济学会、微软、百度等公司赞助的公司社团等等。

北航冯如杯

“冯如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从1990年开始举办,每年举办一次。“冯如杯”意为纪念飞行英雄冯如。冯如杯参赛对象为本科生,2005年起增加论文形式的参赛作品。每年5月下旬举办一次,并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及创新奖。如果一个院系能够连续三届获得总分第一名,那么可以永久保存冯如杯。

北航网球协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球协会(下称网球协会)始建于1998年,并于2003年发展成为具有会员650余人的学生团体,并协助组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网球队。网球协会于同年创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球公开赛(BUAA OPEN)。

北航百度俱乐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百度俱乐部(Baiduclub BUAA)是以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广为主体的全校性的学生社团组织,成立于2009年6月。俱乐部旨在为更多在校信息技术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搭建广大同学同百度公司之间深入交流的桥梁。希望通过俱乐部的努力,实现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同高科技产业相挂钩,与新技术保持同步;同时加强各百度俱乐部的跨校合作,推进百度技术爱好者在更宽广的平台上成长。

TD线

北航北航特有的体能锻炼走廊。

教育基金

欢迎登陆北航教育基金会网站,支持北航发展建设。帮助我们:

更新教学和科研设施;

支持北航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建设;

支持北航人才引育及队伍建设,奖励优秀教师;

资助在校学生及学生社团活动,奖励优秀学生;

资助学术交流、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著作出版;

资助北航校友、校友会活动;

资助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或其他按照捐赠者意愿设立的社会公益项目。

教学力量

院系设置

院系号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4—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6—计算机学院

7—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8—经济管理学院

9—数学与系统工程学院

10—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11—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2—外国语学院

13—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14—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15—宇航学院

北航16—飞行学院

17—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19—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20—法学院

21—软件学院

22—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23—高等工程学院

24—中法工程师学院

25—国际学院

26—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27—化学与环境学院

28—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29—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其他: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培训中心,教育培训学院(创业管理培训学院)。

分部、院号、学院及下设专业

航空基础部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空推进系、流体机械系、工程热物理系、热动力工程研究所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飞机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人机与环境工程系、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系、动力学与控制系

航天基础部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工程系统工程系、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工程系、产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软件可信性工程研究中心、元器件质量工程研究中心

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航天飞行器技术系、航天制导导航与控制系、宇航推进系、图像处理中心

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测控与信息技术系、惯性技术与导航仪器系、光电工程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光电技术研究所、小卫星与深空控测技术研究所

信息基础部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

北航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移动云计算、RIA交互设计、软件工程与管理/软件与通信工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嵌入式软件、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与信息安全 、SAP ERP咨询顾问 、国防军工信息化管理、IT项目管理与产业信息化、互联网营销与管理

电子基础部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讯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光电与信息工程系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智能系统与控制系、检测与自动化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自动控制系、自动控制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先进仿真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机械基础部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化学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材料加工与控制系、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工业设计系、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

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飞行器适航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机场与道路工程系

理学基础部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数学系、应用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系统科学与控制系、中科院-北航华罗庚实验班

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健康与康复技术系、空间生命科学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中心、医疗器械研究所

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物理系、应用物理系、核科学与技术系、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中心、微纳测控研究中心

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工程学院

2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

文管基础部

北航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国际贸易系、保险与风险管理系、金融系、会计系、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复杂数据分析研究中心、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

1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经济学系、管理学系、心理学系、北航大学生心理咨询发展中心,汉语言文学

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文学系、翻译系、语言科学与工程系、修辞与交际系、应用英语系、德语系、俄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部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

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2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2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科研机构

实验室

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863”高技术CIMS设计自动化工程实验室、航空可靠性综合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物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CAD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网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计算机新技术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先进仿真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电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北京市高技术实验室等。

北航研究所

航空探测研究所、 ATE技术研究所 、可靠性工程研究所 、外国语言研究所、设备工程研究所 、管理系统工程研究所 、机器人研究所 、设计制造自动化研究所 、制造工程研究所 、软件工程研究所 、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飞行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复合材料力学) 、飞行设计研究所 、飞行控制与仿真研究所 、热动力研究所 、电子综合系统研究所、流体力学研究所 、 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测控技术研究所 、光电技术研究所 、空间法研究所

研究中心

微传感器技术中心、 直升机研究中心 、微电子研究中心 、GPS工程研究中心、隐身与反隐身研究中心 、 风切变技术研究中心 、石化工程高新技术开发中心 、 飞行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 、测探技术研究中心 、空中交通管制研究中心 、螺旋桨研究与发展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 软件科学研究中心 、无人驾驶飞行器研究中心 、 机器人研究中心 、复合材料研究中心 、微小型航行器研究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研发中心

学会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制导导航与控制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可靠性专业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分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北京工程图学学会、北京电镀学会、北京振动工程学会、北京价值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图像分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生命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人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行政机构

党政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档案馆、北航教育基金会)、发展规划处、学生处、保卫处、保密处、机关行政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人事处、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招生就业处、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本建设处、离退休工作处、沙河校区管理委员会、无人机研究所、网络信息与计算中心、图书馆、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校医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后勤集团、北航出版社、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

师资规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在职教职工3799人,其中专任教师2215人,教授、副教授109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72.0%,45岁以下青年教师1501人,占教师总数67.8%。凝聚了以17位两院院士,10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国聘专家,18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

两院院士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北航现有两院院士十七名,他们是北航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北航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出了重大贡献。高镇同、李未、刘大响、李椿萱、钟群鹏、陈懋章、王浚、冯培德、姚骏恩、李伯虎、杜善义、张彦仲、戚发轫、江雷、怀进鹏、李天、徐惠彬。

突出贡献专家

北航拥有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和中青年专家以及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的名师。他们以自己的才华智慧和无私奉献,谱写着极富特色的航空航天心曲,和其他北航人为北航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陈宗基、周盛、张其善、武哲、李未、李椿萱、高歌、傅惠民。

长江学者

北航现有三十五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他们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推动着北航教育和科研不断发展。

特聘教授

蔡开元、傅惠民、徐惠彬、孙晓峰、孙茂、王田苗、张广军、任章、杨嘉陵、高以天、张涛、武哲、王东明、贾英民、王华明、张军、陶智、焦宗夏、苗俊刚、房建成、孟杰、黄海军、蔡国飙、曹晋滨、江雷、向锦武、王晋军。

讲座教授

杨威迦、汤涛、周敏、杨世和、葛树志、秦洪、靳伟、张铁龙。

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3 年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并对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进行表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获得此奖项是高等学校具备教育竞争力和较高社会声誉的重要体现。李尚志、王琪、张晓林。

办学成果

北航改革试验,领军人才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面向基础科学和重大工程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大学章程建设”及“试点学院”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北航牵头16所高校成立“卓越工程师高校联盟”,获准首批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北航以培养“领军领导型人才”为目标,打造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华罗庚数学班、知行文科实验班四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开办了大飞机班和发动机班等研究生教育项目,“英才培养、质量为本、学科交叉、科教互动”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成果展示,就业培养

北航现拥有国家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学团队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和精品课程17门。学校把“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优势科技资源集中用于教学,促进教学科研的融合互动,在创造知识中培养拔尖人才,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和“北航3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署名学生达42名。建校60年来,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机关、国防系统、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12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服务社会,建设国家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和3个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年来,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49项。特别是2005年来,连续7年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绝无仅有的成果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

产学研结合,社会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构建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咨询研究机构;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北京落地,与北京市共建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与昌平打造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园,与北汽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通航集团;以深圳、广州研究院等为核心的南方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成功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气息,大师阵地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打造了包括北航艺术馆、北航校史馆、北航科技创新馆、航空航天博物馆、北航晨兴音乐厅在内的“四馆一厅”文化阵地,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注重大学精神和治学文化内核审美化、景观化,提升两校区校园艺境品位,形成了“文化景观”品牌。搭建高端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人文滋养”品牌,“北航大讲堂”两年多来举办60多期,北航艺术馆和北航艺文空间已连续举办数百期高品位展览,人文品质、学术品格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展,览包括达利、毕加索、吴冠中等国内外艺术大师以及当代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探寻师生身边的感动,形成了“典型引路”品牌,两年一度的“感动北航”活动已举办三届,荣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北航对外交流,国际办学

北航大学面向国际,开放交融。通过实施“国际品牌计划”,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获批国际交流合作外事自主审批权。大力推进“学生国际经历计划”,积极开展与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北航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T.I.M.E)”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北航的中法工程师学院已成为全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

北航先后与世界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授予150余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顾问教授,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近千人,主办了40余次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

综合特色,世界一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更宽广的视野谋篇布局、更扎实的行动继往开来,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和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突破,朝着“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努力奋斗。

研究生培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9月,是国务院首批在22所高校批准创办的研究生院之一,现有教职工24人,下设研究生培养处、研究生管理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位与评估办公室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长江学者”张广军副校长兼任研究生院院长,“长江学者”黄海军教授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我校从1952年建校即开始招收与培养研究生,至1965年共培养研究生371人。学校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96年全国第一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2012年全国首批招收工程博士的试点单位之一,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信息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到2012年6月底,共授予学历博士学位4729人、非学历博士学位100人、学历硕士学位25556人、非学历硕士学位11027人。截止2012年9月底,在校学历博士研究生3904人、学历硕士研究生8599人、各类专业学位(非学历)研究生9436人。

依托强大的学科和师资实力、培养类型和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机制。2009年底高质量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截止2012年6月,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8篇。

学科建设

优势学科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29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1个。有57个本科专业,1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四个学科领域进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统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车辆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
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排名

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有18个学科参评,6个学科排在前5位,1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与仪器科学与技术均排在第1位。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1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1
0801力学2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4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
0835软件工程4
0831生物医学工程6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6
0823交通运输工程7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8
0807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9
0802机械工程10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10
0803光学工程15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15
0502外国语言文学27
0301法学29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姓名职务任期
周天行党委书记1954,11-1956,08
武光党委第二书记1956,08-1960,07
臧伯平党委第二书记1958,04-1960,11
王恒党委第一书记1960,07-1962,12
党委书记1962,12-1966,06
李世安党委书记1971,06-1974,01
王振乾党委书记1974,02-1977,11
陈达明党委书记1977,11-1982,11
周天行党委第二书记1979,08-1980,07
朱开轩党委书记1982,11-1985,06
胡孝宣党委书记1985,06-1988,04
陈忠党委书记1988,05-1989,03
朱万金党委书记1989,03-1996,06
楼士礼党委书记1996,06-2002,01
杜玉波党委书记2002,01-2010,12
胡凌云党委书记2011,1至今

历任校长(院长)

姓名职务任期
武光院长1954,06-1963,07
王大昌代院长1963,09-1965,11
院长1965,11-1966,06
院长1979,08-1980,10
沈元院长1980,10-1982,11
名誉院长/校长1982,11-2004,05
曹传钧院长1982,11-1988,04
校长1988,05-1988,07
沈士团校长1988,07-2002,01
李未校长2002,01-2009,5
怀进鹏校长2009,5至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职责

怀进鹏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发展规划,国家实验室工作,兼任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建)主任,联系校学术委员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凌云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党的建设,战略规划工作,联系,经济管理,学院,飞行学院
徐惠彬常务副校长负责日常行政工作,负责人才队伍建设,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分管党政办公室(行政工作),机关行政办公室,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财务处,联系校工会,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宇航学院
唐晓青副校长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港澳台事务和留学生工作(履行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和全国妇联副主席的职责),分管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联系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国际学院
张维维副书记负责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干部,宣传文化,统战,离退休和信访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党务工作),组织部,党校(干部培训中心),宣传部(新闻中心),统战部,离退休党委(工作处),信访办公室,联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
纪素菊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主持纪委,校工会全面工作,负责监察,审计和教代会工作,协助党委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校工会,联系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魏志敏副校长负责合作办学,保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教育基金会,校友会,医疗卫生和中小学教育工作,分管保密处,继续教育学院,档案馆,教育基金会秘书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联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北航北海学院
郑志明副校长负责本科教学工作,负责本科招生,毕业生就业,图书资料,语言文字工作,分管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图书馆,联系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工程训练中心,北大工程研究院
张广军副校长负责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统筹与编制,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负责学位工作,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分管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联系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张军副校长负责科研管理,实验室建设,型号研制与生产,研制条件保障,环保技安工作,负责校办产业,产学研合作,南方基地,北航大学科技园二期建设工作,分管科学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深圳虚拟大学园北航深圳研究院,出版社,航空期刊杂志社,协调与管理学会,学报,期刊,工作,联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无人机研究所,学会,学报,科协
王建中副校长负责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工作,后勤保障,资产管理,人民防空,网络信息,分管发展规划处(校园规划工作),基本建设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资产管理处,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网络信息中心,联系计算机学院
程基伟副书记负责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沙河校区办学工作,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保卫,安全稳定,共青团,人民武装和体育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研究生工作部(处),沙河校区管理委员会,保卫部(处),校团委,联系思想政治理论学院,体育部

校领导接待日

接待时间为接待日的下午14:30-17:30,地点:办公楼信访办公室217房间,联系电话:82339888。

注:为方便安排,请广大师生在校领导接待日前提前一天与党政办信访办公室联系。

历史沿革

北京航空学院时期(1952年~1988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51年1月,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联,在与苏联谈判援助中国建立航空工业时,就将发展中国的航空高等教育及聘请苏联专家事项作为重要内容。同年3月全国高等学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对国内大学原有的航空工程系、科作了初步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厦门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原中央工业专科学校航空科和华北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工业学院(即北京理工大学)航空系。1952年5月,根据周恩来总理要办专门的航空大学的指示及中央军委作出的《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议案》中筹建航空学院的决定,中央教育部又制定出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对航空院系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同年6月中央重工业部、中央教育部决定,并经国家财经委员会批准及中央军委同意,正式筹建北京航空学院。

1952年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即北京理工大学)航空系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

1984年,北航被列为全国“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所高等院校之一,并成为被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全国22所大学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时期(1988年以后)

1988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学院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89年,学校成为国家“八五”期间全国14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01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学校成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院校之一。

2012年,这所新兴的大学迎来了她60岁的生日。入选首批“2011计划”。

校容校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共有两个校区,分别为学院路校区(海淀区)和沙河校区(昌平区),在两校区间有免费的校车运行。北航占地面积在北京市大学中排名第三位,次于清华、北大,占地面积共三千余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2007年,北航决定回购北京大运村。2010年,北航沙河校区开始运行。

北航在校内均配备有有银行、医院、邮局、超市、心理咨询中心、招待所等配套设施。在两校区均建有标准的体育馆、体育场、艺术馆(艺文空间)和图书馆。其中北航学院路体育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用体育馆之一。

北航校园内并建有科技创新馆、航空航天博物馆、晨兴音乐厅、游泳馆、攀岩设施、校史馆;在学院路校区建有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的蓝色橡胶跑道和全亚洲最大的单体智能化教学楼(北航新主楼)。 北航(学院路)校内宿舍一般为四人间,大运村宿舍有三人间和四人间,独立卫生间。北航(沙河)为四人间。宿舍24小时热水,冬天集体供暖,北航有10个左右食堂。北航校内有保安巡逻,配备三道红外对射安防系统、门禁系统和监控探头,校园环境安全校园环境优美,有绿园、荷花池、南湖、樱花园等园林设施,广场、健身器械等活动设施,以及喷泉、雕塑、文化石等景观。有地铁、公交、校车等出行设施,外出便利。

特色专业

航天工程

学院是北航最有名的学院,下设飞机系、人机与环境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4个系所,他们在相应的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支撑起了北航的学术高峰。在这个学院学到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在飞机上得到运用,如飞机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人在飞机上是什么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程里学到。

材料学

学院学生主要是和飞机、航天材料打交道,设有材料科学系、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环境工程系五个系,拥有大量省部委材料学重点实验室,如民航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他们研究出来的材料仅局限于应用在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哦,这些材料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等行业转为民用呢,所以这个专业的就业范围是非常广阔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院原名动力系,我们都知道飞机的心脏就是发动机,而这个学院也可称得上是北航的心脏,因为这个学院拥有一批获得国内同行业公认的高级学术带头人作为本院的师资主体,这些专家才是北航的真正动力中心。

宇航

学院堪称航天人才的摇篮,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两个专业还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特色专业,这些课程设置的特点都是以“平台课方向课”的模式构建,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是一个特别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的地方,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国家的一级重点学科。学院代表队曾经在2001年微软公司举办的亚洲大学生软件开发.Net大赛中获得冠军;全球GSM和Java智能卡应用开发大赛获得金奖等,他们用一个个的殊荣证明了自己。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3118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