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

校区地址

阜成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33号。邮编:100048

良乡校区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邮编:102488

嘉华学院校区: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路甲1号。邮编:?101118

文化传统

校名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校名定为北京工商大学。学校英文名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缩写BTBU 。

校徽

北京工商大学校徽2010年4月13日,新校徽发布。新校徽以蓝为主色,与海天同色,寓意学校远景广阔。主体部分由双环与“GS”构成。其中,上环为北京工商大学英文表达,下环是北京工商大学中文注册商标。作为核心部分的GS既是工商二字拼音的首字母,也可变体为一个“品”字形,同时还是英文字母三个 “G”的组合。“品”字造型寓意北京工商大学“品位、品牌、品行”三位一体的办学追求、“产品、商品、人品”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以及三校合一的源头。3个“G”分别代表Genuine真诚地做人(品行)、Grand伟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品位)及Glorious以学校为荣耀、创造辉煌未来(品牌)。三道水波寓意三校合一,源远流长。

校训

求真、立德、勤奋、创新

校庆

1999年6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工商大学。同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北京工商大学,由北京市负责领导和管理,这标志着原三院从单一学科院校开始向多学科大学的历史性转型。1999年6月12日正式挂牌北京工商大学。

学校定于2010年6月12日举行北京工商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六秩风雨厚重积淀,十年苦心鼎故革新;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砥砺耕耘才俊满园。2010年6月12日是北京工商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日,60周年校庆标识“腾飞的工商”是北京工商大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机遇,是凝聚人心、再铸辉煌的新起点。

为该校发来贺电、题词的领导和部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为该校发来贺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同志为该校题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该校发来贺电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为该校发来贺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为该校发来贺电

著名学者

孙宝国院士孙宝国院士:2009年12月2日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院士为北京工商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著名香料专家。孙宝国院士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最年轻的院士,是中国食品行业、日化行业的唯一院士,是北京市属市管院校培养的唯一院士。

陈克复院士陈克复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教育部轻工与食品领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庞国芳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食品科学检测技术学科专家。中国检验检疫系统第一位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国际AOAC(美国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研究导师、资深专家

赖其芳:中国著名玻璃、陶瓷学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陶瓷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杜春晏:创建中国第一个胶体化学研究室和制革鞣料试验示范工厂,培养中国第一批制革和胶体化学人才

黄肇兴: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钟香驹:著名化学家,主持中国第一台羊皮纸加工纸机的设计、安装、投产工作

夏德钤:著名自动化专家

贺名仑:著名营销学专家、中国大陆市场营销学的开拓者之一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

童宛生:著名经济学家,在北京工商大学创建了中国首个也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期货人才教育基地

胡家耀:著名自动化专家

徐学鹿:中国大陆商法开拓者之一,首创国内第一个商法教研室,商法本科专业,设国内首家商法研究所

张以宽:中国当代著名审计学家、会计学家、中国最早从事审计理论研究的学者

雷渊超: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导航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舰载惯性导航系统的最早研究者

王福成:著名经济学家、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刘恩禄:著名会计学专家、中国会计学会荣誉理事

曹 冈:著名会计学专家

谢志华:著名财务专家、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有红:著名会计学者,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理事

王 斌:著名财务学者

何明珂:著名物流专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教育部普通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王国顺:著名管理专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兰 苓:著名营销学专家、 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副会长

林永和:著名就业指导与心理素质教育专家,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香料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咸味香精分会理事长

陈克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

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双聘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

孙家跃: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常委、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新材料评审组长

汪 苹:著名环境工程专家,全国政协委员

韩力群:著名自动化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

刘载文:中国轻工业协会自动化委员会委员,北京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

王绪瑾:著名保险学专家、教育部高校经济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胡俞越:著名期货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洪 涛:著名商业专家、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批发市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李朝鲜: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市场调查研究会常务理事

杨德勇: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曹显兵:著名数学考研辅导专家

李仁玉:著名民商法专家、北京市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刘人岛:画家、艺术评论家、雕塑家、艺术经济学家、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学术研究

科学研究

截至2012年09月30日,学校积极推动面向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科技工作,在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自学校合并以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36项。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63项,国家“863”项目9项,国家“973”子课题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98项。学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1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2011年科研经费达到1.3亿元。近五年,学校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300部,发表论文5068篇。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塑料》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国际交流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成绩斐然。宽阔的国际合作平台覆盖了中外合作科研、教师境外进修培训、本科生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博士生培养和学生短期实习等教育教学层次和形式。

北京工商大学

学校与世界各地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合作伙伴50多个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每年来校讲学、学术活动和访问的外宾超过500人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教授和埃德蒙·菲尔普斯教授来该校做学术报告并被聘为名誉教授。该校有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大洲,面向在校学生的国际项目每年都派出近300名学校学生赴国外高校执行交换学生和攻读学位项目。2006年以来通过学校国际合作项目进入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都柏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生已经突破近百名。

学术期刊

北工商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83年创刊,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学主办,中文核心期刊。刊号:ISSN1671-1513,CN11-4644/N,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北方地区优秀期刊”。

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和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收录,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多家数据库、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

北工商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前身为《北京商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初为季刊,1992年改为双月刊。由于北京商学院和北京轻工业学院合并为北京工商大学,2001年更名为《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6116国内统一刊号:CN 11-4509//C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以贸易经济为主的经济类学术期刊,服务对象是经济类高等院校师生,相关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和广大的实际工作者。以“真实反映贸易经济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理论研究动态;及时刊登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理论的前瞻性观点;科学总结商业理论研究与商业实际工作成败得失;全面透视经济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办刊宗旨。

自1992年以来连续入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自2006年以来连续入选CSSCI来源期刊;自2004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归为贸易经济类;1999年、2006年、2010年分别入选首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自2008年以来连续入选“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名刊”2004年12月起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

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3年10月获全国2002-2003年度全国商业高校优秀学报评比一等奖; 2004年、2008年“贸易经济理论”栏目连续两次被评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10年,“商贸流通”栏目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名栏”。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中央级)科学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中国塑料》以推动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为己任,准确报道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塑料工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可靠性;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为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围绕塑料工业发展这一主题,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在行业中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中国塑料》的栏目设置包括:综述、材料与性能、加工与应用、助剂、标准与测试、塑料与环境、展会报道等。

领导关怀

1957年5月7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该校57届毕业生和全体教职员工。

1963年,郭沫若先生为北京商学院亲笔题写校名。

1963年5月6日,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贺龙、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该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县社主任培训班全体学员。

1965年9月4日,时任商业部部长姚依林来校作“为革命办学校,办一个革命化的学校”的报告。

1965年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接见该校师生员工。

1965年12月28日,姚依林批示印发北京商学院实施半工半读的教学总结,作为当年全国商业厅局长会议参考文件。

1966年7月26日,江青、戚本禹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会见反工作组的学生的代表。

1966年7月29日,江青、陈伯达出席撤消北京轻工业学院工作队大会。

1987年9月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同志到北京轻工业学院视察工作。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视察该校并参观学校科研成果。

1990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为北京商学院题词。

1994年12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

1995年3月和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先后为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题词。

1997年9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北京轻工业学院题词。

1999年6月12日,时任北京市市长刘淇同志出席北京工商大学成立大会。

2002年7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来校视察。

2002年12月1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与该校师生交流。

2006年4月18日,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视察该校良乡校区。

北京工商大学

2007年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同志视察该校。

2008年6月19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携夫人来到该校,看望并慰问自己的老师夏德钤教授、胡家耀教授及昔日同事虞廼符老师。

2010年5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同志为该校题词:办工商特色大学,育一流经济人才。

201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为该校60周年校庆发来贺信。

2010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来该校调研。

2010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携夫人再次来到该校,看望并慰问自己的老师夏德钤教授。

领导介绍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孙尧东
校长谭向勇
党委副书记卢思锋,张德玉,(兼纪委书记)
副校长孙宝国,谢志华,李朝鲜,张耘,呼文亮,方德英

历任领导

原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干部学校时期校长:

孟用潜1949.12 — 1950.07

原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干部学校时期校长:

程子华1950.7—1954.7

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时期校长:

程子华1954.7—1958.4

姜君辰1957.04 —1958.04

原中央商业干部学校时期校长

张雨帆1953.7-1954.11

王磊1955.1-1955.6

姚依林1955.7-1958.12

郑伯克1959.2-1960.2

阎顾行1960.10-1964

王文波1964-1966.5

原北京商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

阎顾行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牛荫冠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王文波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孙 正1980年12月至1983年12月

陈以恕1984年1月至1986年1月

张仲秋1989年5月至1992年10月

苏志平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

历任院长

阎顾行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牛荫冠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王文波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陈 醒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

孙 正1983年4月至1983年12月

贺名仑1983年12月至1991年6月

原北京轻工业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

朱 康1958年7月至1972年

陶 冶1982年6月至1984年10月

张善梅1988年4月至1990年3月

王义端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

陈仁敏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

林少岩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

历任院长

朱 康1958年7月至1972年

李恩元1983年12月至1984年9月

夏德钤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

王义端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

陈仁敏1991年9月至1999年6月

原机械工业干部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

刘宝恩 1982.10 —— 1984.12(临时)

黄祖华 1984.12 —— 1985.05(临时)1985.05 —— 1990.10

谭家岫 1991.07 —— 1996.04

谷宝贵 1996.01 —— 1998.05

朱明凯 1998.05 —— 1999.05

历任院长

刘宝恩 1983.11 —— 1984.12

赵晓茂 1984.12 —— 1990.10

谷宝贵 1991.06 —— 1998.05

朱明凯 1998.05 —— 1999.05

北京工商大学时期

历任书记

林少岩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王守法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

历任校长

苏志平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沈 愉2001年9月至2008年3月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北京工商大学截止2012年09月30日学校有教职工1374人,其中专任教师84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27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34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分别为399人和30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3.3%。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市级人选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3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6人,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4人,北京市教学创新人才6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5个,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8人,北京市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0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0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4人。

人才培养

北京工商大学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优势学科为主干,走多学科协调发展之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积极探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04年7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启动“新世纪十大教改工程”,明确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2006年9月,学校召开了以加强实践教学为中心内容的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在该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人才培养特色。2008年12月,学校召开了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质量工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内容的第三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教改的总体思路和五大任务。2011年11月,学校召开了以“强力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会议,宣传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截至2012年09月30日,学校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31部,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教学名师9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

院系设置

北京工商大学

⒈理学院

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技术系、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北京市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⒉食品学院

下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应用化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

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下设计算机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应用数学系,教学实验中心

⒋经济学院

下设经济系、贸易系、金融(保险)系、财政系、统计系

⒌商学院

下设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系、物流管理系、会计学系、财务管理系、MBA教育中心

⒍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设法学系、社会工作系、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⒎艺术与传媒学院

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艺术设计系、数字内容系、艺术传媒实践中心

⒏外国语学院

下设英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国际汉语教学部

⒐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北京工商大学工科实践中心、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内设全国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全国塑料加工工业培训基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工商大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技术中心、《中国塑料》杂志编辑部、中试基地)

⒑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下设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

⒒继续教育学院

下设学院暨招生办公室、教育管理办公室、学籍管理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教育培训中心

⒓嘉华学院(独立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下设金融与贸易系、财务与管理系、语言与传播系、基础教学部

⒔研究生部

下设学科建设和学位管理办公室、招生管理办公室、培养办公室、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学科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

物流管理 金融学 会计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财务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

产业经济学应用化学 食品科学 会计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应用经济学(一级)民商法学环境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材料加工工程企业管理

品牌建设专业

会计学 金融学 应用化学 自动化 广告学法学

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

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16个,以及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控制工程硕士、化学工程硕士、机械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物流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材料工程硕士)授予权;现有博士授权点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下设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两个研究方向二级博士点,同时具有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资格。

机构部门

研究机构

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首批重点实验室)

下设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分离纯化技术实验室、仪器分析室、功能食品实验室、化妆品实验室、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下设内设全国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塑料加工工业信息中心,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全国塑料加工工业培训基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工商大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技术中心、《中国塑料》杂志编辑部、中试基地

北京工商大学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风味化学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

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首批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创业投资研究中心

北京批发研究基地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财税研究中心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

实践部门

文科实践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下设外贸公司业务实习区 、第二模拟法庭、律师事务所实习区 、商业银行业务实习区 、工商管理、税收业务实习区 、会计做帐实习区 、证券、期货及外汇业务实习大厅 、第一模拟法庭 、海关、保险业务实习区、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区、ERP沙盘实习区、物流业务实习区、制造业公司业务实习区、旅行社业务实习区、国外商贸信息视听训练室

数字艺术制作中心(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下设数字艺术教研室、实验技术部、教务办公室,现有动画创作实验、视频实验、音频实验、数字媒体实验等4个系列12个实训场所,包括原画创作室、动画制作室、定格拍摄室、录音室、音频制作室、数字媒体工作室、苹果高端视频编辑室、网络非线编辑室、光学动作捕捉室及演播大厅

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科实践中心

下设机械基础实习基地、电子实习基地、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网络与仿真实验室、物流生产实习车间、微软创新联盟实验室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下设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共25个、研究室14个。具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接口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商业自动化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物流控制实验室、现场总线系统实验室、集散控制系统、虚拟仪器实验室、DSP实验室、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光电检测系统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数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室等,以及创新技术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

学校概况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属的多科性重点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前身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建于1950年初,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建于1953年,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北京商学院是该国建国后建立较早的专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该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3所“京校外迁”高校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迄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合并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学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确立了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全体委员投票确定: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果为“优秀”。

学校设10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研究基地、3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领域6个)、本科专业47个;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2003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核批准,学校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2004年起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校于2012年底验收通过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下设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两个研究方向二级博士点,分别由工程院院士孙保国院士和庞国芳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2013年3月开始招收食品科学博士。学校现有博士生16名,硕士生1988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1884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709名。

北京工商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合1230.59亩),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5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底馆藏中外文文献251万余册,其中纸本文献164万余册,电子图书87万余种,另有中外文报刊1717种,2880份。“十五”时期以来,全校思想统一,抢抓机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完成了阜成路校区改造和良乡校区一期等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良乡校区新建面积达25.7万平方米,2004年10月,近8000余名学生顺利入驻,良乡校区的建成,为莘莘学子的健康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研究探索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强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科学发展与加快转型。

2007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研究确定,学校通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检查验收,评定结果为“优秀”。2011年1月,经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研究确定,学校在第六次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评选中,获得先进校提名奖称号。2011年5月,学校获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2008-2010年度学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9年5月8日至9日,学校成功召开第一次党代会,这是在学校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发愤图强,求真务实,加快发展,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李岚清、贾庆林、?刘淇、陈至立等先后到校视察指导工作,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经常来校调研指导工作。

北京工商大学2012年,北京工商大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践行“北京精神”为主题,以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奋发有为,积极为国家、区域和行业提供优质的科技与人才资源,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学校创新驱动发展,共铸共享北京工商大学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知名校友

学界

姓名

公职 成就

北工商渊源

纪宝成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毕业生
潘硕健原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
苏志平首都经贸大学,原党委书记毕业生
谭国民原西北,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毕业生
肖正扬大连工业大学,原校长毕业生
杨,谦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毕业生
纪良纲河北经贸大学,校长毕业生
张平,之蔡文浩郑州轻工业学院,原副院长,兰州商学院,副院长毕业生毕业生
彭进清湖南商学院,副校长毕业生
周仁仪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毕业生
朱艳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院长毕业生
钟育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毕业生
李明树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毕业生
俞亚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院长毕业生
肖泽忠英国Cardiff,University,会计学,教授毕业生
苏晨汀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生
胡洪营清华大学教授,优秀教师毕业生
蒋三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毕业生
戚聿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毕业生
张仁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毕业生
李,飞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毕业生
汤谷良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财务专家毕业生
龚光明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生导师毕业生
温孝卿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委毕业生
刘婉立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党总支书记毕业生
曹,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生
易仁萍南京审计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原会计系副主任
倪志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原副校长
黄先开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著名,考研数学,辅导专家原教务处处长
黄国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商学院教授
刘凯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原法学院教师
靳俊喜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院长毕业生

政界

姓名

公职 成就

北工商渊源

潘蓓蕾陕西省原副省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毕业生
韩葆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业生
叶荣宝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业生
朱光耀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毕业生
赵英民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毕业生
童,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司长毕业生
闵学冲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办公厅主任毕业生
唐立军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毕业生
卢,彦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毕业生
闫小彦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毕业生
陈和平重庆市副市长毕业生
丁时勇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重庆审计》杂志总编毕业生
黄,珊西双版纳州副州长毕业生
张庶平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毕业生
徐,永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毕业生
沈绍基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毕业生
张淑华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皮业贸易协会副主席毕业生
崔本中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理事会副会长毕业生
尚强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毕业生
郑舞虹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毕业生
刘秀敏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会长毕业生
王,琦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毕业生
浦永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毕业生
曹朴芳中国造纸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毕业生
李丽萍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原副校长
蔡慧永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毕业生
孙元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督查室,主任毕业生
晏婉萍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毕业生
药建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副司长兼党组秘书毕业生
李亚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毕业生
徐君峰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毕业生

商界

姓名 公职成就 北工商渊源

蒋祖祺中国银行原副董事长、副行长 毕业生

刘晓光北京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 毕业生

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席团主席 毕业生

张兰俏江南餐饮集团董事会主席、中国商业联合会餐饮分会会长 毕业生

陈绍鹏联想集团亚太和俄罗斯区总裁 毕业生

石金凯 中国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业生

汪林朋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毕业生

王昕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毕业生

施炳丰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毕业生

曾世贵 中国北方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业生

李海阳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 毕业生

黄晓明美的集团副总裁 毕业生

杨大跃 华为技术公司全球技术服务副总裁 毕业生

刘立丰 益普索集团亚太区CEO 毕业生

黄 辉 中粮期货总经理,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 毕业生

周虎振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董事长,第十六届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科技学院董事长 毕业生

周 枫 北京婷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毕业生

郝爱军 实达集团董事、财务总监 毕业生

罗小民 三菱重工(上海)副总经理 毕业生

蒋天圣 广西糖业公司原总经理、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 毕业生

陆倚云 捷华实业公司董事长、吉林大学董事会董事 毕业生

沈长治 北京玻璃仪器厂原厂长、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 毕业生

黄子龙 香港周生生国际集团策划总经理兼北方区总经理 毕业生

陈炎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总裁 毕业生

文艺

姓名 公职成就 北工商渊源

李文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一级演员,著名演员 毕业生

赵子忠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党组副书记 毕业生

李建兴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毕业生

周志懿 《中国铝业报》副总编辑 毕业生

魏稳虎 中国商报新闻出版总社党委书记 毕业生

孙 怡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儿童节目主持人(小雨姐姐) 毕业生

刘 红 新疆电视台首届十佳主持人、播音员 毕业生

王 璐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副主任兼EZFM轻松调频(北FM91.5)频率总监毕业生

杭 天 知名音乐人 毕业生

富 妍 牛奶@咖啡组合主唱, 毕业生

杨 颖 经典歌曲《心愿》的四个女生(王泽杨颖 乔媛 唐景莲)演唱者之一 毕业生

杨 熙?新浪乐居主编 毕业生

崔自默 著名文化学者,画家 毕业生

庞义成 著名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总经理,北京智电未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 毕业生

陈光俊 著名摄影家 毕业生

杨晓芳饰演小貂禅的演员(吕布与貂蝉)

相关新闻

北京工商大学与速途网等企业校企合作项目落幕

颁奖仪式2013年1月11日,北京工商大学与速途网、神州信息、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华天饮食庆丰包子铺等企业为期6个月的校企合作“市场营销综合实践项目” ,完美落下帷幕。颁奖仪式在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举行,北京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魏中龙、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院长王国顺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对此次校企合作进行了总结。

相关新闻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3154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