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合流
交通大学旧译Chiao Tung University 现多译作Jiao Tong University 或Jiaotong University
首任校长叶恭绰
叶恭绰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擅长诗词书画国精于考古鉴赏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斗争 1920年任交通总长 为了提高和发展交通教育上任不久就采纳了在交通部任职的钟秉峰校友的建议将交通部部属的四所学校即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和北平邮电学校合并改组为一所学校 ----交通大学经董事会推举叶恭绰担任首任校长张铸凌鸿勋为上海学校正副主任罗忠忱茅以升为唐山学校正副主任后诸校虽间有分合惟交通大学之名则始为终通称
叶恭绰治学办校之闳观大愿昭然矣交通大学发展成为我国近现代重要学府之一叶氏应居首功
1920年12月12日北洋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才为由拟订统一教育办法将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和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下设沪唐平三校为整齐划一学科起见上海的铁路管理科奉命移并于北京学校北京之邮电班移并沪校沪校的土木科移并于唐山学校唐山学校铁路机械科移并上海改组添设机械科 1922年5月因北洋政府派系纠纷叶被迫离职交通大学存在不足一年即解体
1928年6月15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宣布全国南北统一交大沪唐平三校依次改称为第一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第三交通大学国民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9月重组国立交通大学归铁道部管辖
上海本部
南洋公学创立后如同当时的政府变迁一样几经易名甚至曾一度叫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直到上世纪十年代后期才有了个比较亮响的名字南洋大学
可是好景不长二十年代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即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北平邮政学校即现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归交通部管辖本部设在上海依次称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后两所后来又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平工学院
最早在南洋公学时期交大是具有很好的人文教育基础的学校设立了一个南洋公学特班班主任是时任教育总长的中华民国元勋蔡元培该班培养了不少人很有名气的人文艺术方面的人才撼动中国近代书画艺术文化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中国大多文艺名流都来交大进修如同今天的上海交大的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一样当初在上海失意落魄的蔡锷将军在红颜知己小凤仙的劝说下也来到南洋公学修读并得到了学位证书
而在南洋大学时期学校的人文气氛在中国大学界可谓是空前强盛因为时任校长的唐文治是前清翰林进士当时国内鼎鼎有名的国学大师并且唐文治校长在任期间为日后交大的飞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唐文治校长的发展工科和管理科的治校理念直接影响到后来交大的发展趋势唐校长还提出了一直被交大人秉为真理的第一等人才观成为历代交大人的最高追求目标
到了交通大学时期因为对于理工管理科的强化教育文科基本消失殆尽有名的校友邹韬奋在交大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攻读新闻学了交大当时教学用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原版教材被世人敬称为东方的MIT交大校友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时在与母校交通大学的教授通信时激动地说道这里的教材都是我原来在交通大学的上课讲义原来交通大学把MIT搬到了中国
交大除了理工科外三四十年代逐渐兴办了管理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办财会管理等专业的大学解放后被院系调整为加强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实力而调离合并当时交大在人文方面的大师级人物中国近代传记文学始祖的朱东润教授也被分配复旦大学
因为叫交通大学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候取自交通是为了四通八达的意思
一个大学的发展与学校的领导紧密相关一个好校长往往标志着学校交通大学历史渊源简略图
发展的里程牌北大有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清华有梅贻琦蒋南翔浙大有竺可桢路甬祥潘云鹤在交大历史众多校长中对交大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有盛宣怀唐文治叶恭绰黎照寰凌鸿勋彭康邓旭初交大一直以来的办学思路是建成东方的MIT当时的交大的老师大部分是留美博士水平非常高如机械系朱物华冶金系周志宏是哈佛大学博士数学系张钟俊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还有凌鸿勋钟兆琳王之卓等不胜枚举
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钱学森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时发现许多东西跟在交大学的一模一样要求免修得到批准茅以升从交大唐山工学院毕业去美国康奈尔大学时由于学习特别优秀名列第一校方决定从此对中国交通大学的留学生免试入学王安去哈佛时由于抗战没有带交大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哈佛大学知道是交大毕业的决定破格录取因为之前去哈佛的交大学生都非常优秀交大当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极具知名度的
由于二三十年代交大名校长治校有方交大在国内享有盛誉成为有志于工程的学子的最高学府在抗战前交大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交大则是专注工程管理类是工程方面的最高学府当时交大南有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擅长机电类北有交大唐山工学院执全国土木之牛耳交相辉映
返回上海后交大逐渐恢复元气在四年内战中交大基本没有受太大影响但交大学生也不再耽于书本开始积极参加政治运动用血的代价铸就了当时上海的红色堡垒当时交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不少当时学生后来也因此成为了政治活动家比如江泽民汪道涵丁关根等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局已定开始把交大的一些名教授带去台湾如凌鸿勋李熙谋等正是他们后来在台湾恢复了交通大学即今新竹交通大学已经是亚洲知名学府
交通大学在迎来解放曙光的同时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高校调整解放时的王之卓校长被调往武汉测绘学院解放后的负责人开始是李培南再后是彭康前者是二野军队南下干部后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共产党干部解放前后学校总体保持平稳过渡实力依然很强继续保持北清华南交大的均衡局面
到了一九五二年由于中央实行对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在教育上也采用苏联单科分类别大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一次校院大调整在当时的几所顶尖大学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由于位于首都得于重点加强从全国各大学抽调精英壮大实力成为院校调整的受益者
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被拆成南大南工南医南农杭大浙农浙医等几个学校从此削弱交通大学则由具有相当规模的理工管理的多学科大学被拆成单一工科大学理学院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系本部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实力雄厚的土木建筑全部被调入同济大学带走了俞调梅等一大批教授独具特色的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即今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即今河海大学航空系分出成立了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和国立西北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支持了南工即今东南大学55年机电本部基本全部支持建立了电子科技大学剩余部分还支持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带走了一大批著名教授此外还有部分院系分出去支援了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等许多学校
当然交大也从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同济大学支援得到加强外其它都是被撤掉的上海二流大学的专业并入后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院长徐匡迪在上海交大211工程中预审中也指出复旦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而交大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交大唐校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一脉则以唐山交通大学之名蜚声中外
该校多次更名但人们耳熟能详的仍称为唐山交通大学1896年5月中国第一所铁路高等学府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肇建它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唐山交通大学前身1905年10月学校迁址唐山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这所学校的创办使唐山与中国近现代交通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唐山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莅临该校视察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唐山交大比照美国康乃尔大学模式办学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在康乃尔大学的优异考试成绩为所有唐山交大学子获取了免试入学攻读研究生的资格从此唐山交大在国际声名鹊起被誉为东方康乃尔191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北京举办全国74所高等学校作业成绩展览评比该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第一名12月该校荣获教育部优等奖状授予竢实扬华匾额一方自此竢实扬华自强不息成为唐山交大精神同时也成为唐山人文精神的宝贵历史财富1934年全国8个公费留美名额除清华大学考取1名外其余7名全部被唐山交大毕业生囊括1937-1945年抗战阶段先后在湖南湘潭及杨家滩贵州平越重庆等地复课1946年重归故里--唐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50年代该校提出并指导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先后参与设计建造了武汉南京长江大桥成渝兰新成昆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1972年该校迁至四川更名西南交通大学在唐山设留守处现光明南里唐山办事处
唐山交通大学是培养中国近现代发展史名人的摇篮其学子创造了上百项全国第一学校英才辈出先后培养出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4名中央研究院院士6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杨杏佛黄万里等学生的名字足以让其无比自豪该校学生庄俊主持设计建造了清华学堂
唐山交通大学是中国著名大学研究院的渊薮孕育了多所亲缘高校1926年唐山交通大学在辽宁锦县建立分校后独立成为东北大学1948年部分教授专家帮助组建了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学院1950年3月铁道部铁道技术研究所在该校成立后迁至北京现已成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952年下半年唐山交通大学部分教授专家支援组建中国科学院建筑系化学工程系调整到天津大学矿冶系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的前身采矿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和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电机系电讯组调整到原哈尔滨铁道学院土木系水利组调整到清华大学并部分支援了河海大学1956年组建了唐山业余工学院现唐山学院1958年组建了兰州分校现兰州交通大学同年又与煤炭部天津大学一起组建了唐山矿冶学院现河北联合大学
交大平校
交通大学北京学校一脉则以北京交通大学之名扬中外
清宣统元年1909年邮传部司员曾鲲化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极力主张创办铁路管理学校同年经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上奏清廷批准于北京府右街创办了铁路管理传习所此为北京交通大学创校之始为中国第一所管理学校
1910年为加强邮电事业增设邮电班学校更名为交通传习所此为中国电信工程之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学校改隶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交通传习所增设电气工程有线电无线电等科开创了中国培养通信人才的先河后来又成立了电信系这里走出了简水生院士黄宏嘉院士等一大批知名学者铁路与电信工程及英文法文各班为北京交通大学之初基民国凡行车管理以及会计材料人才以交大北平成就为最多
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是中国著名大学的渊源孕育了多所亲缘高校1952年北京铁道学院建筑系调整到天津大学材料管理系调整到新组建的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电信系调整到哈尔滨铁道学院1958年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运输系电机系部分师资迁入兰州组建了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当时中国铁道运输学科奠基人之一的林达美教授留美学者中国著名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著名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同时调入兰州铁道学院
交大现状
上海交大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是由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Universitas 21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经过118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截至2012年12月学校共有28个学院/直属系24个直属单位12家附属医院全日制本科生16116人研究生2504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47人有专任教师2873名其中教授85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长期项目62名外专项目4名短期项目4名青年千人39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共10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5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5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1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教学及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5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9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25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门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覆盖全部13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学科数53个2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实验室筹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8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文化部文化产业研究基地5个上海市理论创新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工作室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西安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和 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常青藤盟校九校联盟C9111计划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重要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2011计划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校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
截至2014年9月19日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8个本科生书院和12所附属教学医院有教职工5569人专任教师2753人教授副教授1700余人拥有两院院士25名其中14名为双聘院士有全日制在校生29863人其中研究生14199 人有本科专业82个拥有27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55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25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8个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西南交大
西南交通大学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111计划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法4+4项目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主要成员也是西南地区首家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高校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前身为1896年光绪22年创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1921年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此后几经分合学校曾先后定名唐山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1年内迁四川省次年改名西南交通大学素有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 早在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曾莅校视察发表了"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的著名演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李岚清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胡锦涛江泽民同志亲自接见学校领导和专家教授给全校师生以极大鼓舞和鞭策学校现拥有轨道交通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排名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学校坚持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有关铁路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已在弓网关系流固耦合关系轮轨关系车线桥等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学校还聘请了4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兼职教授同国际铁路联盟康奈尔大学早稻田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世界上54个国家地区的14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1+2+1中法4+4中欧精英大学联盟 (TAMDEM) 中方项目成员之一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覆盖所有的年级和各个层次的学生2011年与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合作共建了学校第一所也是四川高校在欧洲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毕业的西南交通大学校友几乎囊括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所有新增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席位
1964年为支援大三线建设国务院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1971年底学校正式迁到峨眉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主体迁往成都2004年在成都郫县建成新校区
精神竢实扬华自强不息
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使命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综合实力最优影响力最强的大学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正大力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弘文励教筑巢引凤广纳英才砥砺科学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和国际性的学术重地彰显高等学府的科技创造力学术竞争力和思想影响力为实现大师云集英才辈出贡献卓著事业常青的交大梦而矢志奋斗
北京交大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首都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北京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高校北京交通大学独家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北京交通大学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4000余项主持项目获国家973立项5项中国交通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诞生在北京交通大学
历史渊源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1909年9月清政府创办的邮传部铁路管理传习所 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1921年合并组建交通大学曾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北京学校北京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历史辉煌一脉相承
学校培养出了中国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著名机械工程学家应尚才中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交通运输学科的奠基人和开创者金士宣中国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千家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等都曾在北京交大任教
一个多世纪以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交通行业和首都区域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以及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机遇为服务国家交通物流信息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确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初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和三步走战略
新竹交大
创建于民前十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九六年初名南洋公学今称交通大学始于民国十年一九二一缘民国九年一九二○十二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誉虎以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及北平邮电学校等四校散居各地组织无统系学科不联络管理困难无法因应人才培育实际需要于民国十年统一学制总其名曰交通大学而分称各校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沪校唐山学校唐校北京学校平校由北平铁路管理学校与北平邮电学校合并而成以宏造就其后诸校虽屡有分合惟交通大学之名则终为通称也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神州易帜国府迁台国立交通大学校务无形中断迨民国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始经旅美校友之倡议而奉准于新竹复校成立国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是为竹校追本溯源竹校盖亦前述交大血脉之嫡裔也国之不可无史也犹家之不可忘祖唯校亦然述国立交通大学校史
脉源三支
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今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诞生于1896年上海西安交通大学" style="float: right;" picsrc="f703738da977391253099575fb198618367ae2f3" data-layout="right" width="800" height="515" url="http://a.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4d7cf8e052da81cb4ae684cf6266d0a4/f703738da977391253099575fb198618367ae2f3.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41" useredit="1" />
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隶属招商电报两局与同为一人创办的北洋西学堂后改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同为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从此南洋北洋交相辉映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新篇章客观公正地讲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府意义的大学是北洋大学堂但北洋大学堂由于战乱等原因发展并不如南洋公学特别是抗日迁到西安联合北平其它院校成立北洋工学院后备受抗日战争战火摧残南洋公学虽几经易名由于地处租界早期免受战火侵袭成立后发展很快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之前一直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南洋公学学生也灿若星辰较为出名的有江泽民蔡锷钱学森傅雷邹韬奋黄炎培后为共和国第一任政务院副总理李叔同王安等其中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独树一帜的人物文词歌赋样样精通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
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也是我国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为中国土木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策源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学校被迫停办1905 年山海关铁路总局在
西南交通大学"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float: right; clear: both;" picsrc="359b033b5bb5c9ea3a7213f7d639b6003af3b324" data-layout="right" width="639" height="565" url="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4d65d7f7542c11dfdad1b82153266255/359b033b5bb5c9ea3a7213f7d639b6003af3b324.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94" useredit="1" />
唐山恢复山海关铁路学堂因地处唐山并同时开设了矿冶工程的课程学校随后更名为唐山路矿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7月学校奉命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由孙中山先生的挚友中华民国参议院第一任院长赵仕北任校长1912年9月22日孙先生亲到学校视察并发表讲话他说国民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平等自由之中国一路学习世界科学技术改变祖国贫穷落后之面貌在座诸君不投身于锋镝之间学习采矿筑路建桥也是为了革命当时在座的就有后来成为著名桥梁专家的茅以升他回忆说正是孙先生的演讲让他坚信实业铁路也是救中国从而坚定了他毕生从事桥梁实业的决心茅以升的同班同学杨杏佛则在孙先生的讲话的鼓舞下走上了社会革命的道路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革命先驱除茅以升杨杏佛外著名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中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钱崇澍新加坡华人领袖李光前中国地质工程先驱何杰中国矿冶工程先驱胡博渊等都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时期的校友在合并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后学校还培养出了第一位华裔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姚桐斌陈能宽加州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骅中国科学家的楷模黄万里以及张维严恺刘恢先周惠久沈志云等57位海内外院士在学校历史上多次更名曾用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国立唐山工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但习惯上称之为唐山交通大学
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
今北京交通大学" style="float: right;" picsrc="c2fdfc039245d688e15811b4a7c27d1ed21b2443" data-layout="right" width="356" height="356" url="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01cfc8ff8eb1cb133a693b11ed5456da/c2fdfc039245d688e15811b4a7c27d1ed21b2443.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220" useredit="1" />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为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上书清廷在北京中心位置府右街创办了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铁路管理及铁路工程最高学府是中国电信工程交通工程和管理学教育的策源地也是中国第一所管理工程高等学府1910年为加强邮电事业学校增设邮电班并更名为交通传习所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等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学校先后更名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北京交通大学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1949年学校定名中国交通大学北平管理学院1950年中国交通大学改名北方交通大学由茅以升任校长金士宣任副校长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简水生等一大批科学家学校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铁路管理及技术专家包括国林以及一批铁路局局长张伟杨绍清等学校在历史上曾多次更名曾用名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北平管理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北方交通大学等但习惯上称之为北京交通大学
杰出校友
从1921年至今或者说从1896 年南洋公学的成立开始交通大学一直是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科教育的最前沿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迄今交通大学一共培养暂不计教师中的校友两弹一星元勋 4 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2 位 美国工程院院士 15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69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84 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共 18 位其中毕业生不含肄业及院系调整中至其他学校毕业的校友详细名单如下[18-19] 括号中为毕业年份1956 年之前交通大学沪校友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两校共享
两弹一星元勋
上海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1934)杨嘉墀(1941)
西南交通大学姚桐斌(1945)陈能宽(1946)
美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西安交通大学田炳耕(1946)
上海交通大学叶军(1989)
美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周文德(1940)谢承德(1949)王安(1940)赵佩之(1939)吴耀祖(1946)郑显基(1947)李天和(1946)葛守仁(1947)Rong-yu Wan
西安交通大学姚熹(1957)高华健1982锁志刚(1985)
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1916)林同炎(1931)林同骅(1933)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张德庆(1923)朱物华(1923)蔡金涛(1931)褚应璜(1931)李文采(1931)丁舜年(1932)王之卓(1932)钱钟韩(1933)张光斗(1934)张煦(1934)钱学森(1934)张钟俊(1934)罗沛霖(1935)谈镐生(1939)吴文俊(1940)曹建猷(1940)杨嘉墀(1941)徐光宪(1944)高小霞(1944)胡聿贤(1946)庄逢甘(1946)夏培肃(1947硕)许学彦(1948)徐晓白(1948)孙钧(1949)汪耕(1949)顾诵芬(1951)唐九华(1951)徐如人(1952)匡定波(1952)王景唐(1952)陈俊亮(1955)蔡睿贤(1956)曹春晓(1956)
西安交通大学姚熹(1957)王锡凡(1957)陈国良(1961)陶文铨(1962)熊有伦(1962)程时杰(1967)陈桂林(1967)谭铁牛1984徐宗本(1987博)郝跃1990博
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1916)汪菊潜(1928)林同炎(1931)周惠久(1931)刘恢先(1933)严恺(1933)张维(1933)林同骅(1933)林秉南(1942)肖纪美(1943)徐采栋(1943)陈能宽(1946)庄育智(1946)沈志云(1952)葛昌纯(1952)薛禹群(1952)邹世昌(1952)李树深(1986硕)翟婉明(1985本硕博)
北京交通大学郑振铎(1920)简水生(1953)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张光斗(1934钱学森(1934)罗沛霖(1935)侯德原(1935)吴祖垲(1937)周炯槃(1937)孙俊人(1938)杜庆华(1940)许国志(1943)陈德仁(1945)童志鹏(1946)陈太一(1946硕)周镜(1947)胡光镇(1948)曹楚生(1948)冯叔瑜(1948)黄旭华(1949)徐乾清(1949)赵国藩(1949)陈先霖(1949)陈敬熊(1950硕)钱皋韵(1950)陈志恺(1950)陈明致(1950)顾诵芬(1951)屠基达(1951)刘建航(1951)朱伯芳(1951)许庆瑞(1951)唐任远(1952)朱英浩(1952)李乐民(1952)翁史烈(1952)沙庆林(1952)汪应洛(1952)屈梁生(1952)阮雪榆(1953)沈闻孙(1953)赵梓森(1953)谢友柏(1955)陈俊亮(1955)周永茂(1955)徐秉汉(1955)姚福生(1955)蒋新松(1956)
西安交通大学林宗虎(1957)李鹤林(1961)叶尚福(1961)雷清泉(1962)苏君红(1963)邱爱慈(1964)郑南宁(1975)蒋庄德(1977本硕)卢秉恒(1986博)
上海交通大学潘健生(1959)刘友梅(1961)曾恒一(1961)王礼恒(1962)龙乐豪(1963)赵连城(1964)闻雪友(1964)林忠钦(1981)
西南交通大学张维(1933)严恺(1933)佘畯南(1941)邱竹贤(1943)谭靖夷(1946)陈清如(1952)沈志云(1952)施仲衡(1953)钱清泉(1960)王梦恕(1961本硕)何华武秦顺全(1984)丁荣军(1984)
北京交通大学杜彦良(1989硕)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上海西安交通大学凌鸿勋(1915)王兆振(1936)叶玄林致平(1931)朱兰成(1934)周文德(1940)凌宏璋(1941)吴贤铭(1941)窦祖烈(1947)田炳耕(1946)
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1916)林同炎(1931)林同骅(1933)刘大中(1934)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交通大学校友总会
校友总会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所交大已经联合成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Jiaoto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其宗旨是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团结和合作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共同为振兴中华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其任务是沟通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发挥海内外校友的智力优势和广泛影响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而交大海外校友因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的传统虽身居海外却仍然魂系母校积极关心母校从学术上财力上社交等方面鼎力支持母校发展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交大海外校友超过5000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并且都成立了当地校友会定期举行校友活动
在美国交大校友最多校友活动也最活跃在纽约华盛顿南加州北加州休斯顿中西部纽芬兰等地均建立了校友分会每5年举行交大校友大团聚活动2000年第7次全球交大校友年会已经圆满结束据当时世界日报报导来自台湾的老校友蒋光照在会议结束前宣布"全球交大校友联谊会"成立首任会长为汪道涵首任副会长8位包括五校前任校长谢绳武谈振辉周本宽张俊彦王文生及美洲校友会总会会长李天和台湾交大校友会会长郭南宏香港交大校友会会长陈明敏首任秘书长为蒋光照
香港校友会也十分活跃
总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交通大学校友总会英文译名为Jiao Tong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本章程所指的交通大学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第二条 本会的性质本会是从事交通大学校友联谊工作的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团结和合作发扬交大的优良传统共同为振兴中华为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民政部的管理监督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五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本会是沟通校友与母校校友之间的联系发挥海内外校友的优势和广泛影响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作贡献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第三章 会员
第六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属交通大学校友
一交通大学各个时期的毕业生肄业生进修生及各国留学生
二 交通大学聘请的兼职教授访问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及其他兼职人员等
三 曾在交通大学任教任职者
第七条 凡交通大学校友经与母校校友联络处或各地校友会取得联系履行相关手续承认本会章程即为本会会员
第八条 会员的权利
一在产生校友会各种机构成员时有推举权和被推举权
二参加校友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三对母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优先取得本会的有关刊物和资料
第九条 会员的义务
一遵守校友会章程
二关心校友会的工作参加校友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四积极向交大校友会刊物投送稿件
第十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母校校友联络处或本地校友会
第十一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二条 总会设理事会由会长总干事和理事若干人组成理事会人数原则上每届在二百人左右理事会由在总会备案的各地交大校友会代表和母校代表组成
第十三条总会理事分别由会长总干事会各地校友会母校协商推举产生理事名额本着区域分配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分配每届理事任期两年可以连任
第十四条 每届理事会开会一至二次轮流在各母校所在地召开临时会议由会长决定召开
第十五条 理事会的职责
一 对外代表总会
二 审定会长工作报告
三 修改和审定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章程
四 确定理事会理事的调整和增补方案
五 讨论和决定总会工作的方针计划及重大问题
第十六条 总会设名誉会长名誉理事若干名年满70周岁的理事换届时自然转为名誉理事
第十七条 交通大学的校长为当然会长并按理事会换届年限轮流担任执行会长主持理事会工作
第十八条 总会设总干事若干名组成总干事会
总干事由各母校现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或相当于这一职级的干部担任总干事为当然理事
总干事会每届任期两年
第十九条 总干事会职责
一 总干事会对会长负责
二 讨论理事会工作计划
三 提交章程修改意见
四 提出理事会理事的调整和增补建议方案
五 提交理事会重大动议方案
六 商议理事会会议事宜
七 负责总会的日常工作和事务
第二十条 为加强与国外校友联系特设通讯理事通讯理事由国外各地交通大学校友会推举
第二十一条 本会的会长和总干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 会长总干事最高任职年龄不得超过70岁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和刑事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本会会长总干事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教育部审查并经民政部批准同意后方可担任
第二十三条 各母校设立校友联络处联络处可由校长办公室外事处和有关部门的同志组成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协调和联络海内外的校友把国内校友会工作与海外校友联络工作紧密结合
一处理校友各地校友会与总会联系事宜及日常工作负责接待国内和海外返校校友讲学参观访问事宜编辑交大校友和总会的有关刊物
二交大校友由各母校派人组成编委会其校长担任会长的学校任主编负责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第二十四条 在校友集中的地区可成立各地校友会名称统一称交通大学**校友会如交通大学北京校友会按照实际情况在各地校友会下可采取灵活方便多样的组织形式更有效地开展校友工作总会与各地区校友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但不存在组织上的隶属关系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五条 总会经费由各母校资助校友捐赠和以其它方式筹集
第二十六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二十七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八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于捐赠资助的将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本会换届或变更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民政部和教育部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条 本会的资产属理事会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与终止
第三十一条 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二条 本会在遇到不可抗拒的困难等原因必须终止活动时由总干事会提议理事会表决同意终止并由会长签署有关文件后即可终止本会活动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已经教育部审查同意和民政部核准修改部分经二○○二年六月九日第八届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教育部备案和民政部审核后实行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