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经济学院

发展历史

宣化地质学校时期

(1953——1971年)

1953年 建立宣化地质学校

1954年 由华北地质局领导改为由部直接领导;同年举行第一届新生开学典礼

1955年 学校法定名称由“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改为“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 学校建立了矿产地质和勘探专业科,以及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制图、工程力学、测量、矿物、岩石、普通地质、勘探技术等13个学科委员会。

1956年 水文地质专业改名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经地质部批准,将原矿产专业科、水文物探专业科撤消。分设3个专业科,即:地质科、物探科、财会科。

1957年 学校组成体育、数学、语文、政治、化学、物理、制图、工程力学、勘探技术、普通地质、构造矿床、工程地质、专门水文地质、建筑工程学与地貌学、普通水文与水力学、地质机构会计核算、统计学原理、国民经济与政治经济学18个学科委员会;增设统计专业。

1960年 增设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探矿机械两个专业;成立函授科

1961年 撤销探矿机械专业

1962年 撤销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简称石油专业),留下矿产地质勘探(简称矿产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计统财会(简称计财专业)3个专业;停开函授教育

1965年 归属河北省地质局领导

1970年 学校校名改为“河北省宣化地质学校”

1971年 改办河北地质学院,学院以省管为主,党的关系隶属院所在地市党委

河北地质学院时期

(1971——1996年4月)1972年 学院建立地质经济管理系,设计划统计和财务会计两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1973年 原政治教研组改为马列主义教研室

1974年 成立探矿工程系;建立了同位素实验室(以钾氩法为主)、差热分析实验室、X光衍射实验室、孢粉实验室、电模拟实验室。同位素实验室以后发展为碳同位素及碳14实验室、包裹体测温实验室、光谱实验室,逐步组成综合性测试实验室(或测试中心)

1976年 学院增设地震专业

1977年 学院成立岩矿分析系,1980年撤销

1978年 改为实行地质总局、河北省双重领导,以地质总局为主。

1979年 建立了4个研究室。即:燕山杂岩地质研究室、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研究室、水文物探研究室、地质经济研究室。

1981年 将地质经济管理系的地质经济管理专业划分为地质财务会计、地质计划统计两个专业。

1982年 学院成立德育教研室;探工系撤消。

1984年 将水文专业改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水文系改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水文系)。

1985年 地矿部决定:河北地质学院迁至石家庄市。

1986年 院党委讨论将“勤奋、求实、团结、创新”八个字正式确定为本院校风;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经济与管理等3个门类、6个专业15个研究方向。

1987年 地质经济研究室升格为地质经济研究所

1988年 “成矿学与预测找矿方法研究所”正式成立;举办高等函授教育

1989年 89级新生在新校举行开学典礼

石家庄经济学院时期

(1996年5月至今)

1996年 河北地质学院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撤消资源科学技术系、环境与工程系;成立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原教务处体育教研室升格为体育课教学部

1998年 在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中学院为合格学校

2000年 从2000级新生开始,全面试行学分制管理办法

2001年 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代管理研究所;学院地层古生物及前寒武纪地质学家杜汝霖教授荣获第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03年对原有教学单位进行了适当调整,成立了18个学院,2个中心、1个部、4个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企业管理、矿产普查与勘探3个学科成为学院首批硕士点。

2003年至今

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实验室,形成了10个实验中心,22个专业实验室;建成了临城岐山湖等校外实习基地37个。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4845万元、图书32万册、网络资源23万余种。全校教职工特别是教学、科研部门的办公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通过自筹和争取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完成了地球科学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南院综合楼等大型建设工程16项,新增校舍面积近11万平方米。

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了零的突破。

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4个(涵盖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本科教育质量工程硕果累累。

科研到校经费和项目均已20%的速度逐年递增。省级重点实验室由1个增至2个。

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2项;获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立项384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30项,到校科研经费1.18亿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4项,实现了零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8项,国家软科学基金获批3项。

发表学术论文4200多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238篇,均比上一个五年有了较大增长。《当代经济管理》、《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均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期刊。

2013年5月23日,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石家庄经济学院签字仪式在春秋讲堂举行。

现任领导

郝东恒,党委书记,负责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组织、发展规划 、校友会工作。

李 军,党委副书记、院长,负责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财务、外事和学科建设工作。

刘耀辉,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共青团、老干部、关工委、新校区建设工作。

张举钢,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和学术传播中心工作。

张伟良,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 、继续教育、现代教育中心、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工作、北校区工作。。

南振兴,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审计、依法治校工作,兼法学院院长。

侯书文,党委常委,分管宣传、统战、保卫、两办、工会、教代会、宣化留守处工作。

毛 磊,副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图书馆、独立学院工作。

张小平,副院长,主管后勤工作等。(参照学校官网)

交流合作

石家庄经济学院一直积极而广泛地开展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布朗学院、日本鹿儿岛经济大学、英国基尔大学、德国威斯玛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曾派出百余名师生赴美、英、日、加、法、德、意、俄、西、荷、比、菲、新、奥、挪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和学习。学校还招收留学生,聘请外籍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和长期任教。

2011年6月20日,校长李军、两办主任侯书文、外事办主任廖亦斌及外事办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了第八届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综合性教育盛会,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展会,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教育盛会。李军校长代表学院与美国院校联盟首席运营官Kevin A. Fabiano Esq在闭幕式上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确定了今后同美国院校联盟在合作办学、教师互访、学生交流、合作科研等领域的合作意向,极大地拓校对外交流的渠道,开创了对外合作的新局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整点新闻》节目对该校与美国院校联盟的签约做了特别报道。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1996年,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为学校题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知名校友

马国玺 马秉奎 王光远 王殿琦 毛景文   石昆山 朱井泉 李建新 李胜荣 杜建国   吴玉才 吴爱民 宋永祺 侯增谦 杨世忠   杨金忠 杨咏中 杨建军 胡 军 唐 波   武 胜 武 强 郑海飞 赵全乐 段怡春   徐 备 徐德明 聂凤军 雷振明 樊春福

学校概况

学校初期

1953年,地质学家李四光、革命家何长工选址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了新中国最早的设置有经济类专业的地质院校——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1971年升格为河北地质学院。1985年,学校迁址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996年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2000年学校的管理体制由国土资源部管理转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13年5月23日,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省部共建石家庄经济学院“协议,学校成为省部共建大学。区域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是学校名誉校长。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940人。

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同时开设地学类和经济类专业,专业覆盖面最全,地质经济相融合,具有鲜明特色。在59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秉承“勤奋 求实 团结 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有容乃大”的办学理念,突出“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涵盖工、管、经、文、理、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国土资源系统和社会发展服务,着力培养肯吃苦、善动手、会管理、能创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总面积1276.82亩,建筑面积4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9327万元,图书馆藏书137.6万册,数字资源量381635GB。建有地球科学博物馆和钱圆金融博物馆,地球科学博物馆是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2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省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专家27人次,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15人,53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聘请了12位院士为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现有20个教学单位,8个科研机构;5个一级学科和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地质工程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47个本科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8个河北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20门省级精品课;6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8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建有82个实习实训基地和面向企业需求的BPO和ITO实训实验室,实现了相关专业学生直接就业。学校是全国服务外包示范院校、工信部“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

学校方针

学校注重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分段教学、分流培养”,形成了“五个结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还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设立学生科研基金,开办计算机优秀人才试点班,实行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分级教学,聘请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讲授专业课程,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

学校成就

2006年以来,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级各类素质比赛中,学生获省级以上奖183项,其中国家级奖69项;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和河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攀岩、定向越野、足球、武术、田径等是学校传统优势体育项目,获国际、国家、省级冠亚军65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7%。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承担科研项目1092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5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6项;发表学术论文4598篇,其中核心期刊2019篇;出版专著76部。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当代经济管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

学校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毕业生8万余人,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土资源系统和地勘行业的杰出人才。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张宏,国土 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南极科考队队长李院生,全国工程勘察大师许再良等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地质勘探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高校联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第八届、第十三届、第十六届凯洛林国际地质学术会议,第四届亚洲消费者与家庭经济国际研讨会,第一届国际创新与创业会议;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学生赴国外科技合作、学术交流和实践学习。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毛泽东、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校师生。学校50年校庆时,温家宝同志把他亲自采集的一

套珍贵岩矿标本赠予学校,勉励师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为祖国的地矿事业做出新的贡献。李岚清同志为学校题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教育改革,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才,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作贡献”。

朱训、孙文盛、周济、徐德明等30多位部委领导以及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省长张庆伟等40多位省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

回首过去,伴随着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几代人以校为荣,艰苦奋斗,薪火相继,励志践行;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将继续发扬传统,和衷共济,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向着“建设河北省一流、国土资源系统有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校设施

地球科学博物馆

石家庄经济学院的一大特色便是位于主校区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2008年5月,学校地球科学博物馆被命名为“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09—2010年,学校的地球科学博物馆分别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河北省科学素质教育基地” 和“石家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2010年12月28日学校地球科学博物馆成为河北省首批省级科普基地。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属院校博物馆,是河北省为数不多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7月开工建设,2006年12月竣工。馆址位于槐安东路136号石家庄经济学院校本部内,建筑本体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由于恐龙体积庞大,四层和五层连通,五层为环形回廊。

2003年学校50年校庆时,温家宝总理把他亲自采集的一套珍贵岩矿标本赠予学校,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前身为宣化地质学校地质陈列馆,于1954年开馆,馆长是解放前曾任河南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留美学者张仁鉴先生。当时展出面积400平方米,馆藏标本约一万块;1956年陈列馆由黄景民负责,展出面积扩大至800平方米,1963年由毛鹏飞负责。“文革”期间被迫停馆,标本损失严重,1970年,从地质部地质仓库调入标本约15000块。1971年宣化地质学校升格为河北地质学院后,地质陈列馆恢复向师生开放,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年平均接待中小学生约5000人次。1987年聘崔梦龄副教授为地质馆主任。1988年,地质馆更名为河北地质学院地质博物馆,聘谢漫泽副教授为馆长。1990年博物馆随学校迁至石家庄校区。1996年学校更名,博物馆随之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但因房舍紧张,只设有临时展馆,面积300平方米,2001年任命杨剑平为副馆长(未设馆长)主持工作。2006年,石家庄经济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了更好地展示学校特色,保护珍贵的恐龙化石、珠宝玉石和岩石矿物标本,学校决定建设一座专门的地球科学博物馆,从开工建设到布展完成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堪称博物馆建设史上的奇迹。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倾注了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大量心血。温家宝总理赠送给学校一套他在甘肃工作时期采集的矿物标本,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省政协主席刘健生等省领导就博物馆的建设及开放问题作过重要批示。在新馆建设布展过程中,凝聚了国内众多领域顶尖的学者专家的心血。曾获地质界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杜汝霖教授,在前寒武纪地层和古生物方面的研究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做出了贡献。他不但捐赠了自己采集和收藏的大量珍贵标本,还不顾77岁高龄亲自主持了宇宙与地球厅的建设和布展工作。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河北省省管专家庞其清教授对中国陆相中、新生代地层和微体古生物介形虫有深入的研究,首次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北方六省区(市)介形虫的特征、分布和演替规律,填补了该区此类化石研究的空白,1993年获河北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了恐龙与古生物厅的建设和布展工作。该厅恐龙展品多为他亲自带领学生挖掘所得。河北省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源学院院长牛树银教授在中国矿产普查领域颇负盛名,他主持了岩石矿物厅岩石展区和宝石与矿产厅矿产资源展区的建设及布展工作。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理事、河北省地质学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院长王礼胜教授,主持了岩石矿物厅矿物展区和宝石与矿产厅珠宝玉石展区的建设及布展工作,他广泛联系、收集并亲自鉴定珠宝玉石和矿物标本,为宝石和矿物展区收集了大量珍贵稀有的藏品。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科学博物馆根据建筑楼层分布,设立4个常设展厅。一层为宇宙与地球厅,重点展示宇宙与地球的起源和组成;二层为岩石矿物厅,展示三大岩类及矿物标本;三层为宝石与矿产厅,主要展示天然珠宝玉石、人工宝石和各类矿产资源;四层和五层为恐龙与古生物厅,展示有九条恐龙的骨架和有关恐龙的起源、分类、特征、演化及灭绝,展示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各阶段的珍稀化石。

恐龙与古生物厅中的第四层展示了石家庄经济学院师生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修复研究的晚白垩世(9600—6500万年)一个新的恐龙动物群,是自主创新的一项集体科研成果,开创了中国同类高校恐龙研究的先河,展出有不寻常华北龙、杨氏天镇龙、程氏天镇龙、胡氏天镇龙、四川龙、单脊龙、满洲龙、鹦鹉嘴龙、霸王龙等九条恐龙化石骨架,堪称九龙厅。另外,厅内还展有恐龙蛋、恐龙脚印和其他恐龙化石及一些爬行动物的化石标本约4000余件,图片63幅。

钱圆金融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已于2011年开馆)

钱圆金融博物馆坐落在在风景秀丽的石家庄经济学院校园中,是河北省高等院校中第一所以钱币、度量衡、计算器和钱庄票号等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积极致力于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为学习金融、会计、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的学生提供标本观摩和教学实习条件,宣传普及钱圆金融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宣传和弘扬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历史文化和底蕴面建立的。2013年11月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授予“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的工作归纳为“三大目标”,“七项任务”。三大目标是:学校实现更名“大学”,新校区建设初具规模,省部共建取得成效。七项任务是: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 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学科建设:要做大做强地质类学科,大力建设经济类学科,稳步发展其他学科,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科学研究:有标志性、高水平成果。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学籍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传统特色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层次、结构有较大改善。开放办学: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积极推进开放办学。

学院设置

1、二级学院(本科):

经贸学院

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四个本科专业。

法政学院

设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三个本科专业。

会计学院

设有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三个本科专业。

商学院

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五个本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设有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程造价四个本科专业。

艺术设计学院

设有广告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外国语学院

设有法语专业、英语专业两个本科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

设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本科专业。

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

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工程方向)、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

资源学院

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找矿方向)、地质学(该专业2013年批准并属于资源学院)三个本科专业。

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设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该专业2013年进行调整)、测绘工程四个本科专业。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设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三个本科专业。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

设有矿物加工工程、宝石与材料工艺学两个本科专业。

数理学院

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本科专业。

2、高职专科(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北校区

设有基础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装潢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旅游管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14个专科专业。

3、独立学院(本科):

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管理、环境工程、英语、广告学、法学等20个本科专业。

学校地址

主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槐安东路136号

北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景源街26号

华信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69号。(原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汇丰路18号,学院于2012年9月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