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主干课程

普通生物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保藏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检验检疫学、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食品毒理学、现代食品安全科学、食品免疫学、食品感官评价、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企业管理等,食品环境学,食品品质控制学,食品添加剂学,食品质量管理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等。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在高等院校、相关科研机构,或在食品的流通、加工、进出口、卫生监督、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事食品检验、食品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开设院校

重庆医科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石河子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农学院,烟台大学吉林大学农学部,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广东药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常熟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湖南邵阳学院,上海商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淮海工学院,淮阴工学院,潍坊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同时开设全英和中文教学的食品专业),贵州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渤海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西华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

前列院校:江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这两个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直名列全国前茅。

深造情况

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特色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随着现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的拓展,不仅需要食品理化分析和食品卫生学检验人才,还需要食品安全,食品保健功能的检测人才。按现有的专业目录,“食品毒理”(即食品安全检测的理论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由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承担。至今国内尚未设置专业培养食品功能检测的专门人才。特别是食品安全检测人才,目前国内缺口很大。因而各校设置“现代食品分析技术”的专业,培养一种能掌握和从事多方面检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是本市乃至国内专业设置的一个亮点。特别是进入WTO后,技术壁垒将是保护各国利益的有效措施。

本专业具有工科特色,面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解决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技能。本专业具有鲜明的“食品加工”特色,即具有良好的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分析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及国内食品标准与法规,具有创新性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经过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食品生产开发中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测的实际问题,培养出一批具有从事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食品检测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院校排名

2013-2014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排名

排 序

学校名称

水 平

开此专业学校数

1江南大学5★136
2华南理工大学5★136
3南昌大学5★136
4中国农业大学5★136
5南京农业大学5★136
6闽南师范大学5★136
7华东理工大学4★136
8内蒙古农业大学4★136
9暨南大学4★136
10中国药科大学4★136
11华中农业大学4★136
12成都中医药大学4★136
13新疆农业大学4★136
14广东海洋大学4★136
15苏州大学4★136
16重庆医科大学4★136
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136
18吉林农业大学4★136
19浙江工商大学4★136
20海南大学4★136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