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14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种奖励。

科研机构

截至2012年,学校已建设研究中心4个、研究院6个、研究所18个、研究会1个、科技协会1个。

科研机构

教育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

延安学研究所

陕北经济技术开发研究所

信号测量与控制实验室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南部开发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

韩国历史文化研究所

哲学研究所

美学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社会主义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所

企业文化与传播研究所

中国史学史研究所

应用化学研究所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法学研究所

陕北区域经济研究院

中共党史研究院

延安学研究院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院

公共管理学研究所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学术交流

2005年,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北大学签订了省部共建对口支援协议,与解放军第四医科大学、二炮工程学院、西安陆军学院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等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了交流与合作。[8-9]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延安大学兰惠园

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已有25年出版史。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一份自然科学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2年1982-1986年为年刊,1987-1991年为半年刊,1992年公开出版,同时改为季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延安大学主办,是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延安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延安大学学报编辑部与高教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半年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

图书藏资

截至2013年,延安大学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医学院分馆组成,总面积36800平方米。有印刷型文献120多万册,年订中外文报刊资料28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和博硕士论文累计16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2.1万多种,光盘资料2.3万多张,各类专题数据库38个。图书馆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馆藏图书资料全部实行开架借阅,师生可带书包、电脑等个人学习用品随便进入所有阅览室。校本部图书馆与医学院分馆通过校园网连接,实现了两校区借、阅、还、查的网络化和一体化服务。[12-13]

本科专业

理学6个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生物科学 应用化学 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工学8个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石油工程">石油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医学3个

护理学 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农学1个

园林

文学4个

新闻学 日语 英语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

法学3个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 法学

管理学8个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经济学3个

金融学 财政学 经济学

艺术学3个

美术学 舞蹈学 音乐学

教育学3个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

历史学类1个

历史学

文化教育大类1个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 高考派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校长

    崔智林

    党委书记

    王亚杰

    党委副书记

    田伏虎

    副校长

    许静洪

    张威虎胡俊生马柏林马勇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历届领导

    历届领导

    姓名

    职位

    任职时间

    吴玉章

    校长

    1941.9—1944.5

    周扬

    校长

    1944.5—1945.11

    江隆基

    副校长、党委书记

    1945.11—1946.9

    李敷仁

    校长

    1946.9—1949.7

    韩一平

    校长

    1958.7—1967

    李森桂副书记1958.9—1967

    刘静

    党委书记

    1975.8—1978.5

    张逊斌

    党委书记、校长

    1978.5.9—1982.4

    冯文德副书记

    1982.4—1985.6

    校长1983.12—1983.12

    杨永长

    校长

    1983.12.8—1988

    陈致中副书记1985.6—1988

    申沛昌

    党委书记

    1988.12.7—1992

    校长

    1992.3—1994

    遆靠山

    党委书记

    1992.8—1986

    申沛昌

    党委书记、校长

    1994—2002.4

    惠延德

    校长

    2002.4—2002.6

    廉振民

    校长、党委副书记

    2004—2011.2

    刘建德

    党委书记

    2002—2013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延安大学办学初期归延安地区领导(1958年7月至1964年7月),1964年改由陕西省领导,具体由高教局主管(1964年7月至1971年11月),1971年改由省农业局主管(1971年11月至1973年10月)、1973年改由省教育局、高教局管理(1973年10月至1990年)。“文化大革命”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园文化

    校训

    延安大学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

    释义:“立身为公”的两个核心概念是“身”延安大学校门夜景

    与“公”。“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伸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的本意是公共,这在上古和现代社会的话语系统中是相通的,如原始公社、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士大夫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均以“公”之本意来立意。[24-25]

    校徽

    标志形状

    1、由两个圆和一个半圆延大校徽

    构成。

    2、内圆内为宝塔山和延河桥。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郭沫若题写的“延安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YANANUNIVERSITY”字样。

    4、圆中间有“1937”字样。

    标志释义

    1、“延安大学”中英文字样以红色宝塔为中心绕成一圆,寓意延安大学在革命圣地延安办学。

    2、红色宝塔剪影和延安大学英文开头字母Y、U在同一个圆内组成的图案,寓意为延安人象绿叶一样深情地衬托着延安这一朵盛开的鲜花。

    3、“1937”为延安大学创建的年份。

    校歌

    延安大学在每年新生进校后都会组织合唱比赛,延安大学校歌是必选曲延大校歌

    目。1988年,延安大学迎来了50周年校庆,陕北公学校歌的曲作者吕骥又专门创作了延安大学校歌,歌曲的高潮部分唱道:“为挽救祖国危亡,为争取民族解放,延大的英雄儿女贡献了革命的青春和力量,前进呀前进,革命的熔炉,永放光芒;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人类美好理想,延大的英雄儿女正献出全部的热和光,前进呀前进,革命的传统,永放光芒;努力学习团结奋斗,把延安精神发扬,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前进呀前进,延安的精神,永放光芒。”

    这首校歌既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延大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又寄托着对延大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同时,赋予了延安精神新的时代特征。

    延安大学校歌试听及歌词

  • 知名校友

    李鹏

    曾任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

    布赫

    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路遥

    第三届矛盾文学奖得主

    *表格内容来源

    历史沿革

    1941年7月13日、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两次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决定将泽东青年干校(1940年5月成立)、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成立)、陕北公学院(1937年10月成立)三校合并,命名为延安大学,吴玉章为校长,赵毅敏为副校长。 大学下设社会科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俄文系、英文系、体育系、中学部。全校学员800余名。校址在女大旧址王家坪。[1-2]

    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鲁艺(1938年4月成立)、自然科学院(1939年10月成立)、民族学院(1941年9月成立)、新文学干部学校(1941年5月成立)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鲁艺”原址,校长仍为吴玉章。大学下设鲁艺、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研究班、中学部。其中鲁艺下设戏剧、音乐、美术、文学4个系;自然科学院下设化工、机械、农业3个系。

    1944年4月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门-延安大学南迁西安时

    1940年7月成立)合并,周扬为延安大学校长。校址设在行政学院原址南门外。大学下设行政学院、鲁艺、自然科学院、医学系、短期培训班。其中行政学院下设行政系、财经系、教育系、司法系;鲁艺下设文学系、戏剧音乐系、美术系;自然科学院下设农业系、机械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师生员工2124人,其中学员1302人。

    1946年至1947年,延安大学生先后设教育、司法、农业、文艺、会计、行政、新闻、外文八个班和高中部。

    1947年,因战争形势,延安大学开始了战时行军生活。3月14日撤离延安,至1947年8月22日东渡黄河进驻山西省临县吴家湾,8月25日,在吴家湾开始上课。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学校于7月继迁回延安,住在延安市东关清凉山下。

    1948年,西北局和边区政府决定扩大和加强延安大学,实行正规办学。10月21日,校长李敷仁宣布学校设大学部、分校和研究室。暂设4个系:政法系、经建系、文艺系、教育系。

    1949年5月23日,中共西北局发出指示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马明芳、李敷仁分别担任校长、副校长。1953年3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次年底更名为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

    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延安大学。

    1958年9月正式开学,当时只设有中文系、数学系、理化系3个系毛泽东胡锦涛题词

    ,中文、数学、理化3个两年制专修专业。

    1959年秋,经省委高教局批准,延大增设了医疗系,学制为5年制本科。1960年,原理化系分开,改为物理系和化学系。至此,延安大学共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医疗5个系5个专业。

    1964年7月,陕西省决定改变对延安大学的管理体制,将原来延安专署主管,改由陕西省主管,党组织关系仍在地委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学校教学工作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971年9月30日,省革委会批准延安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学校以农为主,兼设师范和医学。两校合并之后,学校仍定名“延安大学”。1972年3月6日,两校依照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指示分开,原北京农业大学师生迁回北京。

    1977年,学校增设了政治教育专业;

    1984年,又先后增设了英语教育、文秘、经济管理、分析化学、生物教育和历史教育等6个专业;

    1985年8月,原医学系扩展为独立的延安医学院。

    截至1988年9月,学校共设中文、政教、外语、管理、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9个系11个专业。

    1988年5月,延安大学新增了管理及应用专业;9月,增设历史教育专业;

    1989年增设工业分析专业;

    1992年,设立化工工艺专业;

    199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省教委以陕教人(1993)6号文件批复,工学院先设工业分析、化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4个专业。

    1993年,省教委批准延安大学增设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商贸经济三个专业,招收行政管理、公共关系两个大专班,生物教育和历史教育的两个专业由专科升为本科。

    1992年,经省教委批准,学校成立了陕北历史文化、陕北经济技术开发和延安学三个研究所。

    1991年6月,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西安陆军学院正式建立双拥共建关系。

    1992年,延安大学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1993年9月13日,延安大学与西北大学联合招收的在职化学工程硕士点正式开学。

    1998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延安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是中共党史、基础数学。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合并后的延安医学院为延安大学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为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申沛昌同志任党委书记、校长。学校下设医学院、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3个学院、中文系、政教系、历史系、管理系、数学系、化学系、物理系、生物系、外语系、体育系、艺术系、临床系等12个系24个专业,在校普通生为4661人。延安大学成为陕西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2005年6月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延安大学。

    2014年延安大学学院调整,将财经学院和管理学院合并为经管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改为石油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改为计算机学院,已成为一所拥有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4所附属医院,56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500 496 492 二批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 院系

    延安大学院系设置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延安大学医学院

    延安大学文学院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延安大学计算机学院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延安大学石油学院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延安大学建筑学院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延安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延安大学马列学院

    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专业

    截至2014年,学校设立了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哲、农、艺12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省级重点学科
    中共党史 化学工艺
    校级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近现代史基础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化学工艺生态学
    企业管理内科学遗传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立项建设学科
    文艺学 音乐学行政管理学分析化学外科学
    中国古代史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软件与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无线电物理

    *表格内容来自

    师资力量

    截至2009年学校有教职工1411人,教师799人,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234人,博士、硕士50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及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4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15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教学建设

    截至2012年,延安大学共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其中国家精品课程为2010年政法学院高尚斌教授的《中国共产党党史》。

    校园环境

    图书馆

    校本部图书馆位于杨家岭校区中心位置,新馆于2009年8月31日建成,2009年10月10日新馆建筑面积34021平方米,占地面积3380平方米,框架10层结构,建筑高度43.5米。内设中央空调、4部电梯、15个自动开水供应点。设有门禁系统、图书防盗检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广播音响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电子资源存储系统、文献信息管理系统。资源存储容量30TB,有线网与无线网覆

    延安大学图书馆(11张)

    盖全馆。

    新馆采用“分借总还”服务模式,推行大开放、大服务格局。馆内建有综合阅览空间,按学科设置18个开架图书资料阅览室,辅设2个本科生自修室和1个研究生研修室。重点建设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设有3个电子阅览室,共有联网电脑600台,为师生提供各类资源立体覆盖的网络化、数字化学科集成学习环境。同时,新馆设置2个读者培训室、4个课题研究室、5个小型学习交流厅和1个大型学术报告厅。[12-13]

    医学院图书馆位于马家湾校区,建于1984年,1986年8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427平方米,砖混结构,主楼三层,辅楼六层,建筑高度18.6米。1998年8月,医学院图书馆归并到校本部图书馆,实现了校内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业务与服务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医学院图书馆内设基本书库、借书处、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和学生自修室,主要为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医学院图书馆的定位为医学分馆,馆藏资料全部采用开架借阅模式,师生可通过校园网访问校本部图书馆的所有资源。

    (图册图片资料来源:

    体育场

    学校共有三个体育场:全塑胶标准体育场、球类运动场、室内体育馆。

    校园景观

    学校建有兰惠园、同心园、晨曦园

    延安大学(12张)

    、文汇山公园,首任校长吴玉章先生、文学大师路遥先生的塑像矗立校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图册图片资料来源: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电子信息工程 492 495 第二批
    生物技术 494 494 第二批
    土木工程 495 495 第二批
    环境科学 498 499 第二批
    财政学 500 500 第二批
  •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1571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