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

校园环境

汕头大学校园占地面积1920.18亩,总建筑面积44.84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风格优雅,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校园以新图书馆、体育馆和大礼堂为典范,校园的整体设计通过巧妙的设计体现了朴实的外观与实用的功能的完美结合,汕大校园优质学习与生活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校园规划

汕大新主体校园由世界级建筑师Herzog and Meuron规划,运用校园绿化景观,加上一系列公共雕塑,将人文与自然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校园空间。校园总设计师瑞士建筑师Herzog and Meuron是目前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2001年获国际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建筑奖。

新图书馆

汕头大学 图书馆由李嘉诚基金会投资约二亿元兴建的新图书馆于09年落成使用,被称为“亚洲最美丽的大学图书馆”。新图书馆由香港设计中心选出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得奖者陈瑞宪设计,以中国传统线装书盒子为设计概念,结合现代主义手法,强调横向感,空间流畅,并且相互穿透。中庭设计突显图书馆精神中枢的地位,营造庄严和安静的气氛;二楼竹庭及自修室将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引入天然日光,并配以传统园林设计绿化景观。

新馆总面积达2万1千平方米, 阅览座位1500个,设有27个研讨室,综合展览、会议、学生活动中心等功能;全馆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便于查阅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连接网络,在国内率先把UHF RFID电子卷标技术引入图书流通及清点工作中。新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超过174.3万册/件,其中潮汕地方文献特藏被列入国家主推的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新图书馆主入口“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 Looking up · Looking down )的雕塑由英国著名艺术大师Zadok Ben–David创作。

体育馆

场地面积约2,433平方米,可容纳观众上千人。2004年进行了改建,配有音响、灯光、中央空调、LED显示器等设备,是一座现代化的体育馆,曾作为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赛场及汕大毕业典礼场地。2012年新体育中心奠基,正在筹建当中的新体育馆将不仅作为高度一体化的综合竞技场馆,也是汕头大学全人教育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汕大又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也是粤东地区规格最高的综合体育馆。

新体育馆项目总用地面积60868.6平方米,建筑面积52127.4平方米,包括有6000个座位的综合体育馆、附带标准比赛游泳池的游泳馆、体育与健身训练中心、会议厅、精品酒店和车库等。该体育馆被称为“高地公园”,项目建设资金估算为人民币3.5亿元,由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全额捐资。

汕头大学 大礼堂新体育馆不仅作为大学校园内的个体设施,同时也是校园内多种设施共同运营的特定场所,为校内师生、周边居民以及社会人士提供完善的运动及娱乐场所,实现校园体育设施既能服务大学,又能为社区提供体育活动及组织较高级别体育赛事场馆等使用功能。 据悉,该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思想来自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诗人,学者、欧洲人文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的文学作品——《登顶旺图山》:“爬山的旅程及经历比站在顶峰俯瞰更宝贵”。

大礼堂

大礼堂面积5600多平方米,拥有1798个座位。音响、灯光、冷气、座位等全部采用国外最先进设备,是学校举行大型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汕大学生组织的各种晚会、比赛也多在这里举办。

新行政中心

汕头大学新行政楼Block A于2012年6月28日由李嘉诚先生亲自揭幕。新行政中心占地面积55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319平方米,为汕大行政人员提供集办公、会所、展示于一体的崭新空间。新行政中心以“宽大清正,众必近归之”为箴言,它的投入使用,将继续推动汕头大学扁平化管理改革与实践,进一步减少学校行政条块划分,促使大学各个行政机构及机构内部各个岗位的优化协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是汕头大学倡导“优质管理成就学术自由”和“先进本科教育”理念的有效延伸。

学术交流中心

汕头大学 朱铭“人间”雕塑由著名设计师张叔平设计的国际级大学交流中心,房间数目逾五十间。楼内会议厅及客房均配备现代化的设备,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国际会议,接待过国际组织官员、各界嘉宾和国内外著名学者等。

朱铭“人间”雕塑

2002年6月建成,主体结构为圆筒形,上层摆放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先生的“人间”系列铜质雕塑,下部为半敞式水库管理室。雕塑台与水库大坝通过砼桥台连成一体,构筑成一道校园文化风景线。

日月湖

汕头大学水库,名叫日月湖,原名叫日月坑,又名碧玉潭。坐落于美丽的汕头大学的西北角,集水面积1.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90万平方米。

汕头大学 日月湖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竣工。在2002年汕头大学对其进行了加固工作,兴建了水库步行观光堤,步行街等基建设施并且在水库观光堤附近还有从台湾购入的朱铭所作的人间系列之绅士雕塑群,更增加了水库的艺术人文美感。水库以其开阔的水面,山水相依的自然面貌,使校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钟灵毓秀。

中国古代园林讲究“山因水活”,汕大校园有这些水域,确实体现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

学校领导

汕头大学是中国大陆公办高校中少有的由校董会直接掌管学校权利的大学。校董会属下设财务委员会、学术发展委员会、校务发展委员会、资源管理及运用委员会、校园规划及建设委员会和办公室。校董会每届任期三年,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一次工作会议,必要时经名誉主席、主席协商,可随时召开校董会特别会议。校董会全体会议休会期间,校董会日常事务由校董会办公室办理并向校董会主席负责。

第七届校董会由二十五名董事、一名义务财务顾问、一名义务法律顾问及三名特别顾问组成,香港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担任名誉主席,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担任主席。董事由与汕头大学实际工作有关的人员和国内外学术、教育界,医疗、科技等界别的知名人士担任。

汕头大学第八届校董会名单(更新至2013年1月)

汕头大学名誉主席 李嘉诚李嘉诚:名誉主席,李嘉诚基金会主席。

陈云贤: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江海燕:董事,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罗伟其:广东省教育厅厅长。

陈茂辉:中共汕头市委书记。

郑人豪:汕头市人民政府市长。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

杨福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

李培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林曙光: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

周肇平: 香港大学副校长。

霍泰辉: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

冯达旋: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副校长、物理学教授。

林海帆: 美国耶鲁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细胞学与遗传学(终身)教授、国际干细胞生物学学会董事

教学楼。

徐小虎: 汕头大学校长。

宋垚臻: 汕头大学党委书记

顾佩华: 汕头大学执行校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边军辉: 汕头大学医学院执行院长。

区小燕: 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

罗慧芳: 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

冯兆麟: 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

罗敏洁: 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

汕头大学名誉主席李嘉诚与学生在一起徐宗玲: 校本部教师代表,教授。

罗文鸿: 医学院教师代表,教授。

杨绍信:义务财务顾问,普华永道中国、香港、新加坡及台湾事务所的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李王佩玲:义务法律顾问,胡关李罗律师行高级合伙人。

特别顾问:

巴德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韦 钰: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原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国家总督学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陈佳洱: 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国际委员会合作主任、中科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顾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专家顾问委员会副组长、国际科联中国协调委员会(ICSU-CHINA)副主席等职。

闵维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程介明: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讲座教授。

学校地址

汕头大学: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学路243号(邮编:515063)。

交通工具:

来校交通工具下 站 地 点如何乘坐公车到校
汽 车汽车东站在附近的公车站乘坐,6,路公交车到达汕头大学
汽车总站在附近的公车站乘坐,17,路公交车到达汕头大学
潮汕路,客运站在附近的公车站乘坐,17,路公交车到达汕头大学
火 车火车站乘坐,6,路公交车到达汕头大学
飞 机飞机场机场乘坐的士至汕大约,60,元,可讲价

汕头大学站公交车路线:

路 线起止时间票 价站点名称
6路6,00~23,002元精神卫生中心、汕头大学、七日红公园、龙泉岩、鮀浦、鮀中路口、桥头、教师公寓、乐业园、安居工程、北郊公园、电视塔、金湖西路、第四人民医院、金砂乡、金砂公园、国际大酒店、金山宾馆、天虹商场、金海湾大酒店、全球通大厦、天山路中、珠池路西、广兴村北、珠池路中、珠池路东、火车站,共27站。
17路6,30~18,302元广场轮渡、工人文化宫、总工会、金凤坛、公园头、花园里、大华路中、汽车总站、潮汕路客运站、电视塔、大学路头、北郊公园、安居工程、乐业园、工业大夏、乐业园小学、桥头、鮀中路口、鮀浦、龙泉岩、七日红公园、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国防基地、交警考场、三和实业公司、莲塘、鸡笼山、莲塘新辽,共29站。
21路6,00~23,002元精神卫生中心、汕头大学、七日红公园、龙泉岩、鮀浦、鮀中路口、桥头、教师公寓、乐业园、安居工程、北郊公园、大学路头、电视塔、金湖西路、第四人民医院、金砂乡北、金新路北、汕头日报社、技工学校、金砂公园、金新南路、金新路口、飞夏南、中区大夏、华侨公园、海滨花园、丹阳庄、中泰花园、新富华海鲜城、金涛庄、翠茵景苑、万客隆,共32站。
27路6,00~19,302元精神卫生中心、汕头大学、七日红公园、龙泉岩、鮀浦、鮀中路口、桥头、教师公寓、乐业园、安居工程、北郊公园、电视塔、金湖西路、第四人民医院、金砂乡北、金湖路中、芙蓉园、玫瑰园、长江路西、华山北路、黄河路口、高新电脑中心西、科技西路、东方体育乐园、桂花小学(东厦花园)、汕头医附二院、广厦新城共27站。
39路6,30~19,002元汕头大学、七日红公园、龙泉岩、鮀浦、鮀中路口、桥头、教师公寓、乐业园、安居工程、北郊公园、大学路头、电视塔、潮汕客运站、汽车总站、金砂西路、汕头中旅、华侨大厦、体育学校、东厦南路口、梅园、菊园、会展中心、丹霞庄、国新花园、新城市广场、丰泽庄南、艺苑文化广场、龙禧花园、阳光海岸。

学校简介

汕头大学成立于1981年,1983年正式开始招生,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大学,第一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汕头大学是潮汕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国家级经济特区海滨城市汕头的西北区。

汕头大学2001年起,在李嘉诚基金会支持下,汕头大学全面启动国际化改革工程,聘请外籍人才担任执行校长、副校长、院长等职务,诸多改革经验已得到国家的肯定,被李岚清同志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2012年,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决定共建汕头大学,将汕头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汕头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江泽民两次亲临汕大视察,并亲笔题词“任重而道远”给予嘉勉;胡锦涛、李鹏、乔石、李瑞环、李岚清、胡春华等中国领导人也曾亲临学校指导办学。

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大(包括长江商学院)已承诺捐款额共60亿港元,其中截至2013年的捐款约45亿港元,并预算在未来8年再捐资20亿港元,不仅如此,李嘉诚先生还为汕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充分显示出李嘉诚“造福桑梓”的高尚情怀和对国家教育重要性根深蒂固的坚定信念。

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进行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计划全新兴建的医学院将开展全球最前瞻的生命科技教学课程。

学校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指导,激励和劝勉在校的学子们踏实学习,茁壮成才。

2001年起,学校全面启动以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工程,聘请外籍人才担任执行校长、副校长、院长等职务,推动一系列改革项目,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2012年,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决定共建汕头大学,支持汕头大学继续深化改革,成为一所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武书连2012中国大学教师水平100强中,汕头大学名列61位,大学教师绩效100强中,名列70位。在非国家211院校中属于较高层水平,优秀的师资保证了学生的质量,汕大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广东省前五,就业率多次位居第一,毕业生供不应求

交流合作

学术研究

汕头大学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肿瘤病理学研究室、广东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CAD/CAM中心、风洞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FMS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等。

2012年,汕头大学科研立项经费达8135万元,比2011年增长15.7%。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71项,批准经费达3,951.84万元。 学校2010年被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论文236篇,收录数创历年之最;被SCI收录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由2006年的1.65提高至2011年的2.59,为历年最高值;2005-2009年,共有323篇SCI收录论文被引用913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76名。在“2012中国高校Nature & 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汕大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全国最高。

科研部门

多学科研究中心

中心实验室

海洋生物研究所

数字信号,与图象处理技术实验室数学研究所工程结构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

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

汕头大学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学校积极扩展学术交流和合作。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詹姆斯·莫里斯、巴里·马歇尔、莫言,以及陈省身、丘成桐、潘毓刚等一批世界级大师和知名学者被聘为学校名誉、客座或兼职教授,并莅校开设课程式讲座,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学校已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的近20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制订并实施了本科生、研究生交流计划。

汕头大学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成为中国大陆为数极少的全部由学校出资支持学生到境外交流学习的大学之一。已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多个国家的近20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制订并实施了本科生、研究生交流计划。

海外交流项目

“海上学府”环球学习计划(Semester at Sea)

美国惠特曼学院交换生计划 (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Whitman College and Shantou University)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交换生计划(Student Exchange between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d Shantou University)

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流计划(Exchange Program between Waseda University and Shantou University)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全球领袖与创新学习”合作项目(Shantou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Calgary Global Leadership and Innovation Program)

境外进修资助计划

汕头大学德国德绍实用科技大学交换生计划(Student Exchange between Anhalt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Shantou University) 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含艺术教育中心),选派学生赴香港、澳门各大媒体实习(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选派学生赴香港实习( 法学院)、选派学生赴境外大学(含英国牛津大学、日本爱媛大学、加拿大明尼托巴大学、多伦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短期学习或直接推荐,资助毕业生到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医学院与加拿大大学健康网络、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成立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

汕头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汕头大学的优秀本科学生可在四年时间里,同时获得汕头大学的学士学位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专业硕士学位。汕头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将进行“环球中国研究”3+1 学士/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首批招生于2013年启动,汕大在读三年级且可于三年或三年半完成本科课程要求的全日制优秀本科学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一个学年(包括平日与周末)共计8门课程的学习,可获“环球中国研究”硕士。

合作办学

汕头大学与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将在汕头新建“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TGIT)。该学院已获李嘉诚基金会捐资1.3亿美元(约10亿港元),这也是以色列理工学院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捐款。广东省和汕头市政府将拨款9亿元人民币及一块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土地,支持TGIT建设与初期营运开支。

汕头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新校园将在汕头大学校园旁兴建,TGIT将于2014年度学年开办土木与环境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本科学士课程。TGIT将以英语教学,而教职员将从全球大学的科研人员中招聘。在校舍建设期间,TGIT首批学生将在以色列理工学院该校完成首两年的课程,并在第三年回到中国校址继续学习。

TGIT将于2014年联合汕大推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生命科技研究,到2020年,新学院还会加入其他包括机械、物料、化学和飞机工程等学科。

教育改革

汕头大学 校徽学校大力推行以整合思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适应的专业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本科教育模式,形成了国际通用学分制、英语提升计划、CDIO工程教育模式、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等等特色教学模式。

国际通用的学分制

2002年,学校参照发达国家高校通用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建立学分制。学生学业管理从按专业和年级管理,转变为按课程计划管理,真正实现了学生跨专业选课、跨年度选课。

英语提升计划

2002年5月,学校成立英语语言中心(ELC),启动“英语提升计划”,对针对CET考试的公共英语课程,进行全面改革。“英语提升计划”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使用英语思考和交流的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协调发展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

EIP-CDIO模式

2005年,学校在学习、消化和吸收CDIO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并参考加拿大工程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符合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注重职业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 和职业素质(Professionalism),并与CDIO 有机结合,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保证。2006年学校成为国内首个CDIO成员,并于2010年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引领国内工程教育改革。

整合改革

汕头大学2002年,学校医学院在国内率先推行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改革,并率先获得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改变了国内传统理论与临床培养脱节的“老三段”的医学教育的弊端,将临床培养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并以系统整合代替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实行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并建立首家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整合思维

学校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本科新生中开设整合思维基础课程,让学生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有不一样的学习经历,获得整合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2012年学校全面推行整合思维模式,将思维训练植入全校所有公共课、专业课程及各项学生活动当中。

本科国际认证

学校继续推动本科专业的国际认证工作,以此探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2011年,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本科专业通过EPAS国际认证,为亚洲第一家大学本科专业通过该认证。

全人教育模式

学校推行全人教育模式,从通识教育、服务学习、住宿学院和体育精神四个维度进行探索。2008年,学校成立了大陆高校第一家本科四年全程住宿学院—至诚书院,打破学生专业界限,促进专业学科交流学习。 学校试行将公益课程、人文素养、体育精神等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行服务学习模式,实施公益课程必修学分计划,倡导把公益课程教学与“服务学习”模式结合起来,创建具有特色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2009年以来,在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高级户外拓展项目,举行了南澳岛野外生存拓展训练营、香格里拉高级训练营、希夏邦马峰科考体验登山、雅鲁藏布江和可可西里公益科考等等活动。以高级户外拓展项目、汕大篮球队和学生体育活动为主要载体,将体育精神培养融入其中。

历史沿革

汕头大学1979年初,有关方面酝酿筹办汕头大学。

1980年5月成立了以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同志为主任的汕头大学筹备委员会。国际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与庄世平先生商定,毅然捐巨资促成在潮汕地区兴办大学的义举。

1981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叶剑英元帅亲题校名。同年11月,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首任校长。

1983年9月首度招生,同时,原汕头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建制并入,成立医学院。

1984年元旦举行奠基典礼,拉开校园建设的序幕。

1987年2月,汕头大学董事会成立,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1990年2月,总计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基建工程基本完成,汕头大学落成典礼隆重举行。

1990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该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

199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研究生自主招生

1996年12月,该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8年,被国务院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3年7月,通过了“九五”“211工程”建设总体验收。

2004年10月,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

2006年4月,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部分项目验收。

汕头大学2007年4月,名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行列。

2007年,法学院张月姣教授荣任世界贸易组织(WTO)大法官,学校在2007年《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列全国第53名、综合性大学第14名。

2008年,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2008年,获硕士推免权。

2008年,在中国高校Nature & 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列全国第8名。

2009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4000万元,比增36.9%。

2009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201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两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2010年,在中国高校nature & 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列全国第9名,为广东省唯一入榜高校。

2011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77%,居全省一本高校之首。

2011年,获批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2011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2012年6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共建汕头大学。

2012年9月,获批设立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1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

198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同年,教育部批准汕头医专改办为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1984年1月1日,举行奠基典礼。

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同志在京会见李嘉诚先生时指出“汕头大学要办得更加开放一些,逐步办成国家重点大学”。

1987年2月10日,成立校董会。

1990年2月8日,举行落成典礼。

1991年,被列为第一批本科招生录取院校。

1993年,首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6年12月,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8年,首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1年,设置“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年,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学分制和英语提升计划改革启动。

2003年7月,通过“九五”“ 211工程”整体建设验收。

2004年10月,顺利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

2005年5月,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通过ISO9000/14000质量/环境一体化认证。

2006年6月,顺利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整体验收。

2007年4月,名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行列。

汕头大学2007年,法学院张月姣教授荣任世界贸易组织大法官 。

2011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联合培养本硕连读生,成为中国内地首家与境外著名大学开展临床医学教育合作的学校。

2011年5月28日至29日,以“医学教育全球化”为主题的第五届“东西方联盟”(EWA)年会在汕头大学召开。

2012年6月29日,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李嘉诚基金会三方签署协议共建汕头大学。

办学规模

学科建设

汕头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4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2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临床医学),开设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3年新增社会工作、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师资力量

汕头大学有教职工和医护人员5113多人,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者至少273人,以医学院最多为128人(44人为博导)。

全日制在校生9448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7万多人。汕大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至诚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

学校已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医学院有五所附属医院,有3533多张病床,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荣膺“全国百佳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实践机会。

院系设置

汕头大学理学院

汕头大学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目前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四个学系和海洋生物研究所、生物医药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两个科研机构,有基础数学和海洋生物两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

在校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319人,本科生808人。教职员工 126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全职教授43人(含两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其中一名长江学者);47名教师有留学或出国进修的经历,占教师比例57%;63名教师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比例77%,其中有22名教师的博士学位是在英美等国家或地区获得。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拥有数十个大型实验室,实验室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1.数学系

数学系是最早创立系之一,1984年开始招生;1993年成立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王梓坤院士担任所长);1995年广东省数字图象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数学系建成(石钟慈院士任主任)。数学学科一直是汕头大学“211工程”一期和二期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基础数学博士点,应用数学和基础数学两个硕士点;2007年,基础数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汕头大学2.物理系

物理系是汕头大学最早创立的系之一,本科招生专业是“应用物理”,下设“光电子技术与通信”和“信息功能材料”两个方向,在校本科生约240人。物理系培养的本科生就业率名列前茅,2011的初次就业率高达97.92%,此外,物理系的学生在社会上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物理系办学思路是:加强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物理系将以“强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为特色,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道德的人才。

3.化学系

化学系以培养本科生(理科应用化学专业)和硕士研究生(理、工)为主。教职员工24名,其中教授11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丹教授和“新世纪优秀人才”黄晓春教授,副教授4名,讲师2名,高级实验师4名,实验师2名。有工业催化(工科)、应用化学(工科)和化学(理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研究领域涉及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理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科研成果丰硕,科研经费高达2000多万元,以汕头大学化学系作为第一通讯单位在如Coordin. Chem.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高档次期刊(IF > 4.0)上发表的论文共计60余篇。

4.生物系

生物系是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主的教学系,有教职工20人,其中教授5名(博导3名),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杨增明教授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章跃陵教授,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学系目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生物技术本科专业1个(包括“应用生物化学与食品安全”、 “海洋生物技术与药物开发”2个培养方向)、生物学一级硕士点1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博士点2个。

学系教师主持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近30项,到位经费逾2000万元,所获研究成果在J Biol Chem、Endocrinology、J Proteome Res、RNA、Int J Hydrogen Energ、Fish Shellfish Immunol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

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 附属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是国际著名的企业家和公益慈善家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办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东省第一批招生院校。

学院办学水平提高,生源质量明显上升,连续九年录取新生均超过国家重点分数线且为第一志愿。2005年就业率达到99.67%,连续五年居全省高校首位。学院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和五年制临床医学、四年制护理学本科专业。

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省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十一五"医学重点专科1个(心血管内科);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2个(精神科,骨外科);博士点一级学科1个(临床医学),博士点二级学科4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硕士点一级学科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硕士点二级学科3个(药理学、药物化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批准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汕头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是汕头大学的九大学院之一,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新国学研究中心、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培训中心)共六个系级教学和科研单位。有高级职称教师27人,中级职称教师11人,其中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1人,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五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文学院从1983年起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学校 “211工程”建设重点项目之一, 有潮汕方言与文化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史、中华审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化阐释四个子项目。

汕头大学工学院

汕头大学汕头大学于1985年设立建工系、计算机系与信息工程系,1991年设立了机电系,1993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机械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电子工程系和土木系组成的工学院。

汕头大学工学院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鼎力支持下,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培养国际标准的工程师为教育宗旨,以开放的胸怀,引进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按照国际工程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学院全面采用国际最先进的CDIO (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模式,并结合我国当前对工程师在职业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专业素质(Professionalism)方面的特别要求,在国内率先提出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雄厚的工程科学基础、多学科背景和国际视野、优秀管理和沟通能力的国际化工程师。

汕头大学法学院

汕头大学法学院1983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1993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至今已毕业本科学生达3000多名。2000年获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授予权。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全院有专职教师50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学院聘请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为顾问,并大力引进国际经验的师资团队,60%以上教师开设全英、双语课程。

汕头大学商学院

汕头大学商学院形成以工商管理专业为龙头、涵盖相关专业的完整学科体系,完成了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4个本科专业和企业管理、会计学、产业经济学等3个硕士点的建设。2004年-2006年,学院连续3年实现100%第一志愿录取,平均录取分连续3年高于广东省重点录取分数线近40分;2006年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与录取比达到1.84:1,录取平均分达到670;700分以上高分层人数逐年增长,比例达10%。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于2003年在李嘉诚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对原来的艺术学院进行改革并命名为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来自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的知名教授和著名设计专家组成的教学队伍,此外,还不断邀请和引入国际上从事不同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士、海外著名设计师、艺术家进行工作坊讲学和教授各项专业艺术与设计课程,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实际案例。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跨文化教学,同时辅以崭新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及自主性,注重鼓励学生将学习融入生活中。

学院提供各项优质、专业及多元化的艺术与设计课程,涉及美术学、设计学、哲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市场学等学科。学生还可通过学分制自由选修其他通识课程,扩展个人的知识领域,提高文化素质。学院每年将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国际国内研讨会、国际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览,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了解国际艺术新思潮及当代科技的最新发展,从而能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艺术与设计专才。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一所“国际化”、“重实践”特色鲜明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也是汕头大学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

学院秉承“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汇聚国内外著名传媒专家、学者、教授加盟,创立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设有新闻学硕士点,是国内重要的应用性新闻人才培养基地。

汕头大学继续教育(开放)学院

招生专业

层次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费标准(元/年)学习周期学习形式
专科艺术设计A0504365500两年走读
动漫设计与制作A0504545500两年走读
商务英语A0502264200两年走读
行政管理A0303014000两年走读
学前教育A0401014000两年走读
商务秘书,(,商务管理,)A0501294000两年走读
农村财会与审计A0906044000两年走读
日语C0502084200两年走读
本科商务英语B0502184200两年走读
艺术设计B0504375500两年走读
人力资源管理B0202184000两年走读
财务会计与审计B0201574000两年走读
市场营销B0202084000两年走读
国际旅游管理B0202354000两年走读
会计电算化B0202364000两年走读
行政管理学B0303024000两年走读
法律C0301064000两年走读
商务秘书(商务管理)C0501254000两年走读

汕头大学体育部

汕头大学汕头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开设课程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游泳、健美操、普拉提、形体芭蕾、健美、核心力量训练、排舞等14个项目,开设班数近百个,为全校本科生提供体育课教学服务。

汕头大学体育场馆齐全,设备先进。有现代化的体育馆1个、游泳池2个、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足球场2个、排球场3个、网球场4个、篮球场10个,为全校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锻炼条件。

汕头大学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对外体育交流,学校男、女篮球队和女子手球队多次应邀访问香港。港、澳、台等地区的体育社团也多次组团来学校比赛和交流,促进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2002年汕头大学女子手球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高水平男子篮球队参加了CUBA创办以来的每一届赛事,多次打入全国四强,是东南赛区传统强队之一。

汕头大学有高水平运动队1个——汕头大学万变金刚男子篮球队,其他运动队有:男女羽毛球队、男子乒乓球队、男子足球队、男女田径队等。各个运动队多次参加广东省及全国大学生比赛,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汕头大学英语语言中心

汕头大学社科部

汕头大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简称社科部), 是学校直属二级单位,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5个教研室及办公室、资料室。

部门有教职员工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行政人员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硕士学位的8人,学士学位2人;另外还指导4名博士在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社科部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授予权。

汕头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心

汕头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汕头大学汕头大学艺术教育始于1993年,开始时成立艺术教研室,随着学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2001年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2008年并入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始终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开设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艺术类选修课程,担负学生艺术团艺术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探索与研究,指导全校群众性艺术活动等工作。

艺术教育中心开设三十多门艺术类课程,有赏析、实践、表演以及艺术创作等课程。2008年选修艺术教育中心课程的学生超过1700人,选修人数逐年上升。

住宿学院:汕头大学至诚书院

相关新闻

汕头大学在中国内地高校首设公益课程必修课

2012年6月29日,“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共建汕头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汕头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先生,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广东省副省长、汕头大学校董会主席陈云贤,李嘉诚基金会董事周凯旋,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江海燕,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市长郑人豪,汕头大学校长徐小虎、校党委书记宋壵臻、执行校长顾佩华以及其他校董、领导和嘉宾出席签字仪式。江海燕主持仪式。郝平副部长、陈云贤副省长、李嘉诚先生先后致辞。郝平、陈云贤、周凯旋分别代表三方在协议上签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