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

学校地址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公交线路:

火车杭州站(城站火车站)乘K525路公交车到“一号路口”站再换乘381路公交车到“学府路东”站下;

火车杭州站(城站火车站)乘K525路公交车到“九号路四号大街口”站再换乘K370路公交车到“学府路东”站下;

火车杭州站(城站火车站)乘K320路公交车到“下沙商贸城站”再换乘K370路公交车到“学府路东”站下;

火车杭州站(城站火车站)乘K210(夜间线)到“学府路东”站下;

九堡客运中心站乘B支4到“学府路东”站下。

办学条件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夜景学校占地面积129.6万平方米,分为下沙校区和教工路校区,总建筑面积95.8万平方米。下沙新校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2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8亿元,教学用计算机11000余台。图书馆纸质图书237.87万册,数字资源72210GB,中文纸质报刊2110余种,外文纸质报刊240余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1000余种。经管类藏书种类列浙江省高校第一。

院系设置

学校下设财务与会计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商学院、章乃器学院、MBA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等23个学院和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统计科学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食品研究院、水产加工研究所等50余个研究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覆盖21个招生领域), 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15个省级重点专业、58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0个浙江省重点学科(2006年至2011年),3个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浙江省二级重点学科(2012年-), 4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5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我国南方设立的唯一海外日本学研究重点基地,全国首个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学校还设有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险业(LOMA、CPCU)教育考试中心,浙江省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国外考试(TOEFL、GRE、GMAT)中心和公共外语考试中心、全国日语能力测试考点。

财会学院

财会学院概况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财经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科是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会计学核心课程团队是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会计学科是学校百年历史演进中最老的学科之一。拥有中国会计学会下设立的研究机构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现拥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是全国首批、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会计学、会计专业学位(MPAcc)、审计专业学位(2011年全国首批32家单位之一)三个硕士点,会计学博士点和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是浙江省会计学科平台最完备、唯一具有本、硕、博三层次财会人才培养体系的学校。《中国会计评论》理事单位,是浙江省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第二家理事单位。这标志着会计学术科研活动拥有了一个高水平的国家级平台,也标志着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科在国内具有日益广泛的影响力。

特色专业介绍

一、会计学专业

(一)会计学

该校会计学专业拥有浙江省唯一的博士点,具有完整的博士后、博士、会计学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以及本科构成的学科体系。2007年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首批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涵盖会计、财务与审计三个专业)。2008 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会计学被评为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涵盖会计、财务与审计三个专业),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全国首批、浙江省唯一)和浙江省优势专业。2012年武书连专业排名中,该校会计专业被评为A类第21名,专业排名位列浙江省第一名;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委托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出具的《浙江工商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1)》,会计学专业在浙江工商大学43个本科专业中就业竞争力排名第一。

(二)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

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是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在现有会计学专业培养体系基础上,引入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的专业课程体系所设置的新方向。本方向既将ACCA14门全球统考课程纳入了本科教学计划,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也针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特征开设了相关专题。毕业生将具备优秀的专业英语水平,具备较强的会计和审计执业能力,进入国内外大型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各种协会组织和国内或国际政府机构及其它公共行业等从事会计和审计等实务工作。

2013年新春伊始,财会学院迎来了ACCA项目的开门红。从上海ACCA代表处获悉,财会学院国会1101和国会1102班学生参加的首门全球统考课程F6通过率高达95%(2012年6月该课程全球平均通过率为45%)。

其中,国会1101班的李云儿同学更是取得了该课程中国大陆第一名(全国有近70所高校有ACCA成建制班),全球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继2012年学生史丹薇同学获得P3全球第一后,财会学院学生再次斩获的单项荣誉。

二、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拥有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的完整学科平台。根据武书连版大学排行榜(2012高考版),该校财务管理专业排名为全国第19名,被评为A级专业,在我省高校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浙江大学,在省属高校中居领先地位。

三、审计学专业

学院于2006年开始设置审计学本科专业,该专业为校级重点专。审计学专业拥有从博士、硕士到本科的完整学科平台。2011年,该校申报的审计专业硕士学位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通过,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审计硕士专业(Maud)学位授予权的32所高校之一(浙江省唯一)。在2008年浙江省教育厅新专业专项检查中,审计专业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被评定为“优秀”等级(该小组有全省16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三个阶段

浙江工商大学面向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可以追溯到1911年开设的《簿记学》课程,在该校该课已有100年历史。《会计学》课程是一门历史悠久、传承厚重、深受学生欢迎的品牌课程。本课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1-1949年,传播西方簿记理论的《簿记学》阶段

原课程负责人:张之桢(原校长,著名教育学家),钟大熊(原校长),刘炳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学家,53年院系调整中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主任)

第二阶段:1949-1993年,面向商业企业的《会计学》课程阶段

原课程负责人:钟大熊(原校务委员会副主委),张锡华(原校党委副书记),张建平(原副校长),许新源(原会计系主任,原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刘建长(原会计系主任,原中国会计学会理事)

第三阶段:1993年至2010年,与国际会计接轨的《会计学》课程阶段。

课程负责人:许永斌(财务与会计学院院长,博导,中国会计学会理事),罗金明(财务与会计学院副院长,省教学名师)

学生综合素质

财会学院在开展教学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培养会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经过长年的实践,该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学校、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1)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在校学生在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和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中多次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2000年以来先后有140组(560名)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活动竞赛奖励。2005级学生丁琴丽是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总决赛个人前30名选手中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被财政部直接认定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人,被浙江省人事厅和财政厅发文确认参加工作时即直接认定为中级会计师职称(我国目前为止唯一一位本科毕业就获得中级会计师职称的本科毕业生)。

(2)学生毕业论文水平好。2006年浙江高校毕业论文检查评估中,会计2006届学生毕业论文居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3)学生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和浙江省会计主管机关的充分肯定。浙江省财政厅领导在浙江总会计师年会上提出的“要财务,找商大”已得到普遍认同。2000年以来,该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1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100%。

(4)毕业生涌现出一批国内会计界知名专家、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包括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84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陆正飞(85届)、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陈信元(85届)、南京大学会计学博士生导师陈冬华(97届)、ACCA的全球理事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普华永道香港/中国管理委员会委员吴卫军(85届)、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总会计师魏跃华(管7802班)、浙江省地税局高级会计师副局长钱子辉(管831班)、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85届)等等。

会计学界著名学者还包括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著名会计学家谢志华(管831班)、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朱红军(97届价格系毕业,76年出生)等

目前正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CMA)、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商谈合作项目,已有ACCA项目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0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70余人,博士生导师55人,正高职称259人,副高职称684人,博士597余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省“千人计划”1人,钱江学者(省特聘教授)3人,西湖学者7人。

2008年5月18日浙江工商大学名誉院长聘任大会。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教授、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陆大道院士、财务与会计学院名誉院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教授、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蔡道基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吕锐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童兵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朱立言教授、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戴炜栋教授、日本语言文化学院名誉院长严绍璗教授、艺术设计学院名誉院长杭间教授等11名专家以及校领导出席。法学院名誉院长应松年。学校还聘请李昌钰、吴敬琏、李肇星、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吕克·蒙塔尼教授等为学校名誉教授。

2013年6月,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王永利校友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汪寿阳教授受聘该校金融学院名誉院长。

学科建设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

3个博士后流动站:统计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统计学、软件工程和设计学。

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会计学(浙江省唯一)、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统计学(按一级学科招生)、食品科学。

十一五省重点学科

浙江省高校首批“重中之重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科省重中之重学科):统计学、企业管理学、金融学、诉讼法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A类:企业管理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B类:金融学、数量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文艺学

十二五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

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精品课程建设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国家精品课程:食品感官科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实务

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组织行为学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华饮食文化

大学英语、管理会计、中国历史与文化、会计综合实验、概率论、大学物理、中级财务会计、保险学原理、数据库原理、企业管理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国际经济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旅游文化、操作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数据结构、企业领导学、统计学、微积分(上下)、西方经济学(上下)、财务管理、市场调研预测学、电算化会计、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英语写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市场营销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等数学、刑事诉讼法和数据库应用等。

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统计学、工商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技术、会计学。

15个省级重点专业

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食品质量与安 全、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英语、经济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法学。

11个省十二五优势专业

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其中会计学专业作为省内唯一的会计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历史沿革

浙江工商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门浙江工商大学的前身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建于1911年3月15日(清宣统三年一月),由绅士郑在常筹资创办,7月,清政府学部批准立案。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16次易名,13次迁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校 名

起 止 时 间

校 址

杭州中等商业学堂1911,3,15-1912,8杭州市,马市街,黄醋园巷
浙江公立中等商业学校1912,8-1913冬
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1913冬-1923,81914年春迁入贡院前平安,桥堍,原浙江两师范学堂部分校舍(现为,杭州高级中学,校址)
浙江省立商业学校1923,8-1926春
浙江省立商科职业学校1926春-1928,81927,7迁入,直大方伯,(现,浙医二院,)
浙江省立高级商科中学1928,8-1929,5蒲场巷(今大学路)钱塘,道伊,公署旧址
浙江省立高级中学(商科)1929,5-1933,6贡院前(现杭州高级中学校址)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商科)1933,6-1938,61937,7迁往金华琐园1937,12迁往丽水,碧湖镇
浙江省临时联合中学(商科)1938,6-1939,8
浙江省临时联合高级中学(商科)1939,8-1942,91942,5迁往,青田县,南田镇
浙江省立高级商业职业中学1942,9,5-1953,1

1942.9迁回丽水县碧湖镇

1946.1迁回杭州,暂借银洞桥绸业会馆

1946.10迁回贡院前平安桥

1951夏迁至西湖金沙港杭州市立中学原址

浙江省杭州商业学校1953,1-1963,71963夏迁至教工路,文二路,校址为分部
商业部杭州商业学校1963,7-1970,81965夏校本部迁至文二路,教工路校址为分部
杭州师范学校1970,8-1973,8校本部在教工路本部
浙江商业学校1973,8-1980,5校本部在文二路,分部在教工路
杭州商学院1980,5-2004,51985夏迁至教工路,文二路校址为分部2003年9月下沙校区启用
浙江工商大学2004,5-今下沙校区,教工路校区

2011年5月8日,庆祝浙江工商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学校下沙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剧院隆重举行。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国华,省政协副主席徐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浙江省军区参谋长、少将高幼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著名经济学家、该校名誉教授吴敬琏等出席大会。

发来贺信、贺电的国内兄弟院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

发来贺信的美国高校有: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Corenell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纽约女子文科学院)(Barnard The Liberal Arts College For Women In New York City)、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内布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爱荷华州立科技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北卡罗莱纳大学分校---费耶特维尔州立大学(Fayetteville State University)、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爱荷华州立科学与技术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University)、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爱荷华州州务卿(Office of The Iowa Secretary State)、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克萨斯州立大学。

另外,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加拿大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魁北克大学(University Du Qubec A Chicoutimi),德国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Wildau),比利时西弗兰德省教育厅副厅长、比利时西弗兰德省Howest大学,菲律宾远东大学(Far Eastern University)等国家的友好高校和友好人士也纷纷发来贺信、贺电。

学校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浙江工商大学坐落浙江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有章乃器、骆耕漠等著名校友。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原国内贸易部综合排名第一)等中央部委,1999年开始实行省部共建、以省管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拥有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在校学生344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300余人。2006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浙江工商大学在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综合评价中名列省属高校第3位,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平均得分名列浙江省属高校第1位。

学科排名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浙江工商大学在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综合评价中名列省属高校第3位;武书连大学排名榜中名列全国高校第125位,武书连2013年中国大学教师个人学术水平第72名,武书连2013年中国大学教师绩效第91名;武汉大学邱均平榜中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50位。稳居全国财经类院校7强。

浙江工商大学在2013年网大版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109位(浙江高校第二位)。2013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名列第195位。

浙江工商大学在各大排行榜中(武书连、网大、校友会、武汉大学邱均平、山东省教育厅),稳居全国财经类大学前7位。

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2013年1月底公布)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如下:

学科名称 名次

统计学 8

食品科学与工程 16

工商管理 29

应用经济学 30

设计学 32

公共管理 36

法学 40

理论经济学 48

环境科学与工程 48

外国语言文学 51

信息与通信工程 55

化学工程与技术 55

马克思主义理论 69

管理科学与工程 70

软件工程 7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6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浙江工商大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平均得分列浙江省属高校第一位。

浙江工商大学的统计学浙江第一,超过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等是浙江省属高校第一,其他学科得分都列浙江学校中前4位。

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拥有全国前10名学科并且进入学科前10%的财经类院校

上海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第6,参评学校数88所;工商管理 第8,参评学校数115;统计学 第4,参评学校数87所;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第2,参评学校数88所;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第6,参评学校数88所;

浙江工商大学 统计学 第8,参评学校数87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第8,参评学校数86所。

2013年浙江工商大学在武汉大学邱均平评价中学科排名情况:统计学第3,工商管理第16,应用经济学第28。

2012年浙江工商大学在武书连榜中强势学科A以上学科和专业,仅供参考

专业名称 等级 排名/全国该专业院校总数

社会科学A 51/701

文学 A 48/639

管理学 A+ 31/674

经济学A 35/523

食品质量与安全 A++ 3/102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国际经济与贸易 A 45/449

英语A 41/570

工商管理 A+ 19/395

市场营销 A++ 10/477

会计学 A 21/377

财务管理 A 19/315

人力资源管理 A+ 8/273

物流管理 A 22/253

行政管理 A 22/253

金融学B+ 未排名/256 大概全国30位左右。

浙江工商大学在各大学排名榜中,经济学和管理学一直名列全国前30位。

知名校友

著名校友章乃器先生亲属一行访问章乃器学院章乃器(1897-1977),汉族,浙江青田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资信业第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部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届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7年卒于北京。1980年被恢复名誉。著有《章乃器论文选》、《中国货币论》等。

骆耕漠,著名经济学家。1908年出生,浙江於潜(今临安)人。1922年冬毕业于于潜县立高等小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财经委员会委员,华东财委秘书长、副主任,1954年起任国家计委成本物价局局长、副主任,全国人大办公厅副主任,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顾问,国家计委副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

蒋承勇书记一行走访校友企业贝因美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王永利,贝因美集团创始人谢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陆正飞,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陈信元、副院长朱红军,外交部行政司长李超,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司长许昆林,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谢志华,阿里巴巴集团人力资源首席执行官、支付宝CEO彭蕾,浙江财经学院校长、首批国家百千万第一层次人选王俊豪,浙江财经学院副校长苏为华,浙江财经学院副校长黄建新,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ACCA全球理事、普华永道北京主管合伙人、普华永道香港/中国管理委员会委员吴卫军,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委副书记、巡视员、副局长杨烨,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姚少平,中国饭店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新华,中国联通杭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徐德钦,浙江海洋学院党委书记周达军,欧洲健达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健,温州市副市长徐育斐,加拿大使馆华裔参赞、农业经济专家陈燕平,浙江天星实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冲,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建刚,江西省星子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超,上饶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郑卫平,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动物营养学专家汪以真,浙江省经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辉,加拿大德瑞环球企业有限公司总裁蒋家英,帕诺迪电器(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尤振宇,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巡视员钱子辉,解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季文,北大方正集团助理总裁何其聪,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晓远,博客网创始人胡之光,华坤道威董事长兼广告公司总经理孟宪坤,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朱美璇,浙江商业集团总经理张德潭,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丁祖年,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洪建新,省粮食集团总经理屠建民,兴合集团副总裁金津松,中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吴玲凤,名城房产集团董事长张民一,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魏跃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主持人于嘉,浙江工商大学北美校友会理事会主席燕晓哲等。

相关信息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协同创新中心概况

本协同创新中心是以浙江工商大学为牵头单位,以浙江工商大学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和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等为科研和学科基础平台,以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浙江省商务厅、义乌市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门和阿里巴巴、浙江物产集团、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等企业及企业联合会为协同创新主要合作单位,形成政产学研用分工合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

浙江工商大学商科特色鲜明,在原国内贸易部部属院校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且具有文、工、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该校2004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在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16家重点基地评估中获综合得分第一名,为中心申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前期合作组建基础扎实,合作单位具有权威性、代表性。浙江工商大学与中国商贸流通业宏观政策研究的最高权威部门――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签订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议,已协同开展我国商贸流通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互派人员挂职;与中国最权威的商贸流通研究思想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这些前期合作单位集聚了“政、产、学、研、用”的优势资源,为跨部门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体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原国内贸易部12所直属本科院校中,浙江工商大学最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最早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商贸研究中心(2004年);最早拥有工商管理(2009年)、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也最早同时获得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2010年)。目前,该校总体实力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列第5位,在原国内贸易部直属院校中居第1位。其中,社会科学在全国所有高校中排名51位,全国高校教师水平排名和教师绩效分别居72和91位,这些指标均进入“百强”。

协同创新中心集聚了优势互补的创新高端要素,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实力。该校在商贸流通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综合优势的一所高等院校;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宏观政策研究的最高权威部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商贸流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国家级思想智库;浙江省商务厅是省级商贸流通产业的综合主管部门;阿里巴巴、浙江物产是业内的领军型企业;义乌市是中国小商品城集团所在地和国家战略试点城市。“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优势互补的创新高端要素,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创新平台,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实力。

近10多来,浙江工商大学发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经管学科优势、计算机科学等工科优势和统计学等理科优势,并不断促进这些学科的相互结合,融合于基于“大商科”视野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之中,已经形成鲜明的商贸流通学科建设的特色优势。在我国高校中,就商贸流通学科建设的总体实力和特色优势而言,像浙江工商大学这样的高校即使不能说绝无仅有,也是极少的。

协同创新体的主要构成和任务分工:

1、牵头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2、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3、政府行业指导:浙江省商务厅

4、行业协会和业内企业: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阿里巴巴、浙江物产集团、义乌商城集团

5、各级地方政府:义乌市人民政府等

6、一批外围共建单位:浙江省电子商务协会、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化工网(网盛科技)、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九龙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慈溪市人民政府、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联盟高校等。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在关联

方向一: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本方向代表性学者

首席科学家:荆林波,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我国商贸流通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

宋则,我国商贸流通领域权威专家,主要学术专长是市场经济与商品流通问题研究。

方向二:物流和供应链整合

本方向代表性学者

首席科学家:盛昭瀚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肖亮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向三:协同电子商务发展

本方向代表性学者

首席科学家:陈德人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服务专家委员会主任。

琚春华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助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魏贵义教授,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互联网应用创新基地“新一代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网络创新平台”负责人。

方向四:商务数据挖掘分析

本方向代表性学者

首席科学家:刘世平,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在业内被公认代表着全球商业智能领域的顶级水平。

李金昌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

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科立足自身历史传承和特色优势,以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2004)为基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了食品营养科学联合中心(2012),联合浙江大学和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USA),整合省内大型知名食品企业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研究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下设食品制造安全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食品营养安全科学等三个协同创新平台。

中心汇聚了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优势资源和顶级人才,拥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USA)、浙江大学、娃哈哈、贝因美等学术机构与企业,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近年来取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科技成果奖。

文化传统

浙江工商大学校训“诚、毅、勤、朴”四字,是百年商大传承至今的校训,是先贤学长们留给我们十分宝贵的大学精神文化。她精炼凝重,意味深长。如果加以解读,她的深刻寓意是:“诚”——诚信、真诚,意在培养诚实守信、襟怀坦荡之品格;“毅”——坚毅、刚毅,意在磨砺开拓进取、坚定执着之意志;“勤”——勤奋、勤勉,意在养成刻苦学习、不懈探索之习惯;“朴”——朴实、纯朴,意在追求朴实自然、从容淡定之境界。这言简意赅四字校训,道出了读书为学、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乃至毕业后治学、经商、从政的要旨,很值得我们大家深刻领会、牢记于心并努力地去身体力行。

学术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是浙江省3 个高校出版社之一。学校出版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是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强校,特色名校,加快转型,跻身百强”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科研成果

浙江工商大学建筑

2009年至2013年,学校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27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2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82项,年均研经费在1.8亿以上。2009年至2013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23项。发表被SCI、SSCI、A&HCI收录论文850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

2010、2011、2013年浙江工商大学连续三年获得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数列全国高校前5位左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一直稳居全国财经类大学第1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经济管理学科)项目数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前30位左右,2010年位列全国高校前20位?;国家自然科学管理科学部基金数目一直位居全国财经类大学前5位。

  • 科研立项

  • 2013年,纵向科研项目43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9项、省科技计划项目5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7项、省社会科学基金54项;横向项目373项。全校科研经费合计约1.88亿元,其中科研项目到款经费1.1533亿元。

    2012年,纵向科研项目39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2项、省科技计划项目4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0项、省社会科学基金32项;横向430项。全校科研经费约1.86亿元,其中科研项目到款经费1.2545亿元。

    2011年,纵向项目4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9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0项、省社会科学基金61项。横向项目976项。

    2010年,纵向项目5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6项、其它国家级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48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8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0项、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51项;横向项目942项。

  • 科研获奖

  • 2013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其中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6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1项,省科学技术奖2项。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7项(含参加1项),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1项,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1项。

    2012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26项。获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参与2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省科学技术奖5项(参与1项)。

    2011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4项,其中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0项。获省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排名第2参与完成1项)、二等奖4项。

    2010年,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共19项,其中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有14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5项,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6项,并首次获得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1项。

  • 专利授权

  • 2013年,获授权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2012年,获授权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2011年,获授权专利71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8项。

    2010年,获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

  • 论文著作

  • 2013年,出版各类著作144部,其中专著71部、编著29部、译著22部、教材22部;原发学术论文1339篇;被SCI、EI、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372篇,其中,被SCI、SSCI、A&HCI收录211篇,EI收录155篇,ISTP、ISSHP收录6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摘13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57篇。

    2012年,出版各类著作125部,其中专著55部、编著33部、译著19部、教材18部;原发学术论文1251篇;被SCI、EI、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324篇,其中,被SCI、SSCI、A&HCI收录170篇,EI收录147篇,ISTP、ISSHP收录7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摘12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48篇。

    2011年,出版各类著作206部,其中专著51部、编著61部、译著33部、教材61部;原发学术论文1797篇;被SCI、EI、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570篇,其中,被SCI、SSCI、A&HCI收录203篇,EI收录317篇,ISTP、ISSHP收录5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摘10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59篇。

    2010年,出版各类著作279部,其中专著86部、编著93部、译著44部、教材56部;发表学术论文2397篇;被SCI、EI、ISTP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795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转摘1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73篇,全国性年鉴转载1篇。

    科研平台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行业创新平台,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

    主要省部级科研平台一览表

    科研平台级别

    科研平台名称

    备注

    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家级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杭州)国家级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
    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新一代,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网络创新平台教育部,全国首批25家之一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西湖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商务部,全国首批34家之一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浙江省
    东亚研究院浙江省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
    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
    浙江省,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
    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
    浙江省,食品微生物,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
    浙江省新型,网络标准,及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
    浙江省省级行业创新平台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第二单位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团队浙江省
    水产品加工产业研究团队浙江省
    电子商务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
    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村镇生活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团队(,沈东升,)浙江省
    电子商务与物流优化研究团队(,琚春华,)浙江省
    生鲜食品,贮藏加工与安全控制研究团队浙江省
    统计方法,与,科学决策,研究团队浙江省
    金融创新,与区域,金融发展研究,团队(,钱水土,)浙江省
    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应用研究团队(,古祖雪,)浙江省
    道德建设与价值培育研究创新团队浙江省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259.66万册,数字资源60000GB,中文纸质报刊2110余种,外文纸质报刊240余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1000余种。

  • 学术期刊

  • 《商业经济与管理》是浙江工商大学主办的专业学术理论刊物,月刊,?先后获得了国内学术期刊几大权威评价体系的共同认可和一系列奖项。2010年获“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2006年荣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荣誉称号 ,自1992年以来连续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先后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ASS)》、《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是浙江工商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7年,学报2001年5月之前为《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当时刊物着重研究法学基础理论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问题,为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阵地。从2005年第1期起,学报对原有栏目作适当调整,现有主要栏目为:法学研究;语言文化艺术;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浙江文化;政治哲学历史;社会学研究;新闻与传媒;高等教育研究等。先后入选《全国期刊目录索引》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CAJCED),《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学报》被国内四大文摘转载、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11又成功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行列。

    交流合作

    浙江工商大学交流合作图片学校先后与美、英、加、澳、日、韩等国家的50多所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现有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商务、商务汉语等多个培训、合作项目。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

    学校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领导高度重视,师生齐心协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先后与美、英、德、加、澳、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8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3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实施了教师互派、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科研合作等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各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法国巴黎九大、日本早稻田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相关机构开展各类合作项目和研究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9年学校召开了“推进教育国际化大会”,明确了建设“国际化的工商大学”的奋斗目标;启动了旨在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的“蓝天计划”,每年派送50名以上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到外国知名大学研修,派送20名以上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到世界著名大学培训;拨出专项基金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生会议和各类教学科研活动。同时积极与外国优秀高校开展学生交换项目,近两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到外国友好学校参加各类长短期交流和修学项目。2009年25名学生赴德国学习期间有幸受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接见。 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展与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主办和承办了数十次大型涉外活动和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

    浙江工商大学交流合作图片“2008浙江日本文化周”,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横井裕等贵宾出席了开幕式,参加活动的外宾达80余人,中方人员500多人。第二届中国统计学年会2008年在该校举行,来自美国、瑞典等国家和我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前瑞典统计学学会主席卡尔教授(Karl G. J?reskog)等国外著名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学校聘请美、英、德、加、澳、日、韩等国外籍教师200余人,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500余批次、2300余名外宾来校访问交流。

    2011年11月,浙商大与美国全美公立大学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四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商定在师生交流、学术资料与信息交换、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为祝贺浙江工商大学百年华诞,特别设立了“UCR—商大百年奖学金”。

    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科技协作和学术交流。1998年以来,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80余所国外高校与教育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主要合作高校一览表

    国别机构名称协议内容签约时间
    法国巴黎第九大学教育合作2011
    英国

    浙江工商大学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北安普顿大学、米尔顿凯恩斯中心大学(中英格兰东南地区高校)

    教育合作2011
    日本早稻田大学,综合研究所研究合作2011
    美国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合学生短期访学2011
    英国中国浙江工商大学与英国,知山大学教育合作2011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教育合作,与该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专业,3+12011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学生交换2010
    法国巴黎九大教育合作2010
    英国奥斯特,大学教育合作2010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大学教育合作2010
    日本二松学社大学教育合作2009
    美国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教育合作2009
    韩国南首尔大学学生交换2009
    日本四天王寺,大学学术交流,学生交流2009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教育合作,合作项目2009
    法国昂热,大学教育合作2009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9
    英国考文垂,大学教育合作2008
    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商务学院合作项目2008
    德国维尔道应用科技大学教育合作2008
    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教育合作2008
    智利University,Catolica,del,Norte教育合作2008
    美国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合作项目2008
    智利Universidad,de,Vina,del,Mar学生交换2008
    美国美利坚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8
    美国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8
    新西兰新西兰商学院教育合作2008
    日本文京学院大学教育合作2008
    菲律宾菲律宾大学教育合作2008
    美国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美国Fitchburg,State,University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英国欧洲,伦敦商学院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韩国龙仁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韩国釜山,东亚大学,法学院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泰国暹罗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加拿大皇家山学院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菲律宾瑞吉娜·卡麦丽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格鲁吉亚高加索,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印度尼西亚泗水大学(,苏腊巴亚,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智利Universidad,Cató,lica,del,Norte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7
    智利维纳,德尔玛,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6
    泰国克里斯丁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6
    菲律宾伊莎贝拉,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6
    菲律宾女子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6
    英国格雷斯特,郡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6
    菲律宾雷特州立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6
    英国威尔士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6
    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互派教师,学生交换2006
    菲律宾远东大学互派教师,学生交换2006
    韩国南首尔大学学生交换2006
    日本静冈理工科大学学生交换2006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术交流,学生交换2005
    美国菲亚特,维尔大学互派教师,学生交换2005
    日本二松学舍大学学术交流,学生交换2005
    日本爱媛大学学生交换2005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项目2004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学生交换,学术合作2003
    德国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合作研究2003
    英国利兹大学学生交换2003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教育交流2003
    日本新,日本教育,株式会社教育合作2003
    美国华盛顿国际发展协会合作项目2003
    英国格罗斯特郡大学合作项目2003
    加拿大卡普兰诺学院合作项目2002
    美国密苏里大学教育,学术交流2002
    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互派教师,学生交换2002
    法国雷恩商学院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2
    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2
    日本香川,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2
    澳大利亚奥斯顿学院合作项目2002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学术交流,学生交换2001
    法国兰斯商学院教育合作,学生交换2000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合作研究2000
    澳大利亚西澳中央科技学院合作项目2000
    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1999
    美国拉尔文大学教育,学术交流1999
    美国科恩大学教育合作,学生交换1999
    美国匹茨堡州立大学教育,学术合作1999
    美国沃西本州立大学教育合作1998

    学子风采

    学校注重学风建设,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章乃器学院5位同学三年修完本科全部课程,提前一年毕业,分别考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在SCI期刊上多次发表学术论文,仅2010/2011学年内就有15名本科生的学术论文被SCI期刊录用。2007年、2009年、2011年连续三届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盛会的 “挑战杯”大赛中,该校本科生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2009年团体总分全国并列第二,捧回了“优胜杯”。在2013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该校本科生获得6个金奖和9个银奖,竞赛每年都吸引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学生精英组队角逐,该校学子继2010、2012年两次获得提名特等奖(Finalist)后再次载誉而归。该校本科生获2012 年ACCA全球测试F6单科考试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名、全球第四名,F6课程是该校设立ACCA班以来参加的首门全球统考课程,学生总体通过率达到95%,比该课程全球平均通过率(45%)高50个百分点。

    商大学子在文体领域也有不俗表现:在201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参赛的3个节目全部荣获全国一等奖,一等奖数列全国参赛高校第二;大学生合唱团在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中喜获银奖,世界合唱比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合唱比赛。继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上获得1金1银1铜后,该校运动员首次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 运动会,获得了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银牌、男子400米自由泳和4*100米混合接力铜牌,该校学生还被大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蒋承勇党委书记:蒋承勇

    校长、党委副书记:张仁寿

    党委副书记:孙启明

    党委副书记:王兴杰

    副校长:李金昌

    副校长:戴文战

    副校长:陈寿灿

    副校长:任志国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顾 玮

    历任领导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29-1930年兼任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校长。

    张之桢先生(1885~1967),字云樵,浙江绍兴人。于1942-1946年,出任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校长。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是当时浙江培养财经人才的最高学府。

    胡祖光,1948年6月生,男,浙江杭州市人,管理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现任省社科联主席、浙商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浙江树人大学董事会董事。现任浙江省政协科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84年12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获硕士学位,1988幤1月至1989年1月赴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管理学院学习 。国内HU理论、东方管理学的创始人。

    胡建淼,男,汉族,1957年11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市,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1995年起,任杭州大学副校长;1996年起,兼杭州大学法学院院长;1998年,同时任杭州大学党委常委;1998年9月-2007年10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7年10月任浙江工商大学校长。 2010年12月28日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

    媒体报道

    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专题活动——世界浙商文化论坛举行

    2013年10月27日,由浙江工商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专题活动——世界浙商文化论坛在杭举行。论坛的主题是浙商的全球化生存和浙商文化创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出席论坛并致辞。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省社科联主席蒋承勇,校长张仁寿,副校长陈寿灿,省工商联副主席潘建漳,省社科联副主席何一峰,以及来自海内外知名浙商代表2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揭晓了四个浙商文化候选标志物,分别是雁荡山、良渚玉、龙井茶和钱江潮。与会者还一起欣赏了专题片《走进天下浙商的精神家园》,当看到一幕幕浙商艰辛创业的历史再现时,现场许多嘉宾强烈共鸣、潸然泪下。

    浙江工商大学主办的世界浙商文化论坛是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本届世界浙商大会于10月26日上午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以“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为主题,海内外浙商代表汇聚一堂,共话桑梓之情,共谋发展大计。世界浙商大会是我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浙商精英聚会。本届大会举行了世界淅商大会论坛、十万浙商进百区、浙商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世界青年浙商圆桌会议等活动,为海内外浙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搭建起增进友谊、共商发展的高层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