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要求
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金额为五百万元人民币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评审说明
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高校获奖
2014年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统计表 | |||||||||
序号 | 获奖单位 | 自然科学奖 | 技术发明奖 | 科技进步奖 | 合计 | ||||
一等 | 二等 | 二等 | 一等 | 二等 | 一等 | 二等 | 合计 | ||
1 | 清华大学 | 1 | 2 | 1 | 2 | 1 | 5 | 6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1 | 2 | 3 | 6 | 6 | |||
3 | 东南大学 | 1 | 1 | 1 | 2 | 1 | 4 | 5 | |
3 | 浙江大学 | 1 | 2 | 2 | 5 | 5 |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1 | 1 | 4 | 4 | |||
6 | 北京大学 | 1 | 2 | 3 | 3 | ||||
6 | 吉林大学 | 1 | 2 | 3 | 3 |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1 | 2 | 3 | 3 | ||||
6 | 武汉理工大学 | 1 | 2 | 3 | 3 | ||||
10 | 武汉大学 | 1 | 1 | 1 | 1 | 2 | |||
1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 | 2 | 2 | |||||
10 | 复旦大学 | 2 | 2 | 2 | |||||
10 | 湖南大学 | 1 | 1 | 2 | 2 | ||||
10 | 华东理工大学 | 1 | 1 | 2 | 2 | ||||
10 | 江南大学 | 2 | 2 | 2 | |||||
10 | 南京大学 | 1 | 1 | 2 | 2 | ||||
10 | 山东大学 | 1 | 1 | 2 | 2 | ||||
10 | 太原理工大学 | 1 | 1 | 2 | 2 | ||||
10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 | 1 | 2 | 2 | ||||
10 | 中南大学 | 2 | 2 | 2 | |||||
10 | 中山大学 | 1 | 1 | 2 | 2 | ||||
22 | 成都理工大学 | 1 | 1 | 1 | |||||
2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 | 1 | 1 | |||||
22 | 北京建筑大学 | 1 | 1 | 1 | |||||
22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1 | 1 | 1 | |||||
22 | 北京交通大学 | 1 | 1 | 1 | |||||
22 | 北京科技大学 | 1 | 1 | 1 | |||||
22 | 北京理工大学 | 1 | 1 | 1 | |||||
22 | 北京体育大学 | 1 | 1 | 1 | |||||
22 | 北京邮电大学 | 1 | 1 | 1 | |||||
22 | 大连理工大学 | 1 | 1 | 1 | |||||
22 | 第二军医大学 | 1 | 1 | 1 | |||||
22 | 第三军医大学 | 1 | 1 | 1 | |||||
22 | 电子科技大学 | 1 | 1 | 1 | |||||
22 | 东北大学 | 1 | 1 | 1 | |||||
22 | 东北师范大学 | 1 | 1 | 1 | |||||
22 | 东华大学 | 1 | 1 | 1 | |||||
22 | 福建农林大学 | 1 | 1 | 1 | |||||
22 | 广东工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广东药学院 | 1 | 1 | 1 | |||||
22 | 贵州大学 | 1 | 1 | 1 | |||||
22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1 | 1 | 1 | |||||
22 | 河海大学 | 1 | 1 | 1 | |||||
22 | 河南农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 | 1 | 1 | |||||
22 | 华北电力大学 | 1 | 1 | 1 | |||||
22 | 华南理工大学 | 1 | 1 | 1 | |||||
22 | 华南农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江苏大学 | 1 | 1 | 1 | |||||
22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1 | 1 | 1 | |||||
22 | 昆明理工大学 | 1 | 1 | 1 | |||||
22 | 南京工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南京林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南京农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南京师范大学 | 1 | 1 | 1 | |||||
22 | 南京医科大学 | 1 | 1 | 1 | |||||
22 | 南开大学 | 1 | 1 | 1 | |||||
22 | 宁波大学 | 1 | 1 | 1 | |||||
22 | 山东建筑大学 | 1 | 1 | 1 | |||||
22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1 | 1 | 1 | |||||
22 | 深圳大学 | 1 | 1 | 1 | |||||
22 | 首都师范大学 | 1 | 1 | 1 | |||||
22 | 首都医科大学 | 1 | 1 | 1 | |||||
22 | 苏州大学 | 1 | 1 | 1 | |||||
22 | 天津工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同济大学 | 1 | 1 | 1 | |||||
22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 | 1 | 1 | |||||
2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 | 1 | 1 | |||||
22 | 西安交通大学 | 1 | 1 | 1 | |||||
22 | 西安理工大学 | 1 | 1 | 1 | |||||
22 | 香港大学 | 1 | 1 | 1 | |||||
22 | 香港科技大学 | 1 | 1 | 1 | |||||
22 | 新疆大学 | 1 | 1 | 1 | |||||
22 | 长安大学 | 1 | 1 | 1 | |||||
22 | 浙江工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浙江海洋学院 | 1 | 1 | 1 | |||||
22 | 郑州大学 | 1 | 1 | 1 | |||||
2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 1 | 1 | |||||
22 | 中国矿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中国农业大学 | 1 | 1 | 1 | |||||
22 | 重庆大学 | 1 | 1 | 1 | |||||
合计 | 1 | 26 | 38 | 4 | 53 | 5 | 117 | 122 | |
注:1此表中数据仅统计通用项目按获奖项目总数排序仅供参考2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仅统计了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科技进步奖仅统计了第一完成单位 附件2 | |||||||||
推荐事项
为深化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做好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以及关于受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规定要求推荐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推荐办法要求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采取推荐单位或专家推荐两种方式各推荐单位于2012年12月20日起可以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按要求组织推荐如专家推荐请推荐专家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直接联系获取推荐号和密码
一单位推荐
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推荐指标不限原则上每个推荐单位限推荐1人请注重推荐一线工作的杰出科学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推荐指标不限请注重推荐学术水平高国际影响大并对我国长期友好的候选人或外国组织
3.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各推荐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推荐本地区本部门优秀项目和人选推荐的项目应在本地区本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并责成项目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进行相应公示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核实处理后再次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推荐各推荐单位请严格按照下达指标数附件1进行推荐各奖种指标不得挪用超指标推荐的一律不予受理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和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的推荐指标另行下达
二专家推荐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每人每年可推荐1项名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人选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以上可共同推荐1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候选人外国组织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仅限1人独立完成的项目
3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青年人员牵头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可由3名以上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至少有1名院士共同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
专家应推荐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或专业领域的项目人选且每年只能推荐1次当推荐项目人选出现异议时有责任协助处理项目公示时将公布推荐专家姓名
三推荐项目和人选的基本条件
推荐项目人选必须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推荐要求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供的主要论文论著公开发表时间应当于2010年1月31日前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的整体技术应用时间应当于2010年1月31日前并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2推荐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如曾列入国家级计划应当在项目整体验收后推荐
3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在一个推荐项目中作为前三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的评选
推荐时间要求
一推荐材料截止时间
2013年1月31日前报送推荐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二网络推荐截止时间
为了保障网络推荐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分类确定各推荐单位网络推荐截止时间请积极配合具体要求如下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别行政区计划单列市的科学技术主管部门网络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29日上午八时
2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和专家推荐网络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30日上午八时
3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大型行业协会学会大型企业及其他推荐单位的科学技术主管部门网络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1月31日上午八时
历届得主
2000年吴文俊1919 数学家袁隆平1930 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19192005物理学家
颁发证书
2002年金怡濂1929 高性能计算机 专家2003年刘东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2004年空缺
2005年叶笃正19162013 气象学家吴孟超1922 肝脏外科学家
2006年李振声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7年闵恩泽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19192013 植物学家
2008年王忠诚19252012 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徐光宪1920 化学家教育家
吴良镛
2009年谷超豪19262012数学家孙家栋1929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2010年师昌绪19182014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王振义1924内科血液学专家
2011年谢家麟1920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吴良镛1922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
2012年郑哲敏1924.10.2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王小谟1938.11.11雷达工程专家
2013年张存浩1928.2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 (1918.8.3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
2014年于敏1926.6.16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的氢弹之父
奖项组成
采访现场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含5个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2.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我国公民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国家科学技术奖大会
3.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
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奖项不分等级
评奖标准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奖金5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