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要求
金属材料工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
2.掌握金属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型和加工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济管理知识;
4.掌握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有金属材料的设计、选用及正确选择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初步能力;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7.具有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设备的初步能力。
教学特色
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按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金属材料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等学科领域。金属材料学科利用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测试手段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成分设计、制造、检测和应用。近年来金属材料学科以其深厚的基础理论和完善的现代实验体系及方法,适应大学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与国民经济和新材料高技术发展的要求,与信息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与环境材料等新型学科相互交叉发展,已经开拓了许多极具发展前景的新领域。
研究方向
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是大幅度提高实际应用量大面广的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以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及赋予其某种功能或美观效果为主。
超硬材料:以金刚石材料及其铁基触媒剂为主。
先进纤维材料:以碳纤维材料的原丝及制品为主。
功能材料:以能量转换(如电-热、声-电等)材料为主。
生物医用材料:以人体缺损硬组织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为主。
上述方向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发展跨学科的趋势,非常有利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材料热力学、金属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金属材料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金属学实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热处理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工业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鞍山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学院 沈阳大学 吉林工学院 湖南工学院
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大学 南京化工大学 江苏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山东大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
青岛化工学院 九江学院湖南科技大学
广西大学 烟台南山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适合从事工作
1、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工厂及粉末冶金厂等企业,从事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产品研制开发、产品质量的检验与控制,以及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2、在交通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车辆、船舶等制造厂或修理厂,以及轴承、阀门、弹簧等零部件、标准件制造厂,从事金属零件的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焊接、热处理等热加工工序的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零件内在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及车间、工段的现场技术服务工作;
3、在建筑、矿山、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从事该行业生产用金属材料(如罗纹钢筋、盘条、钢板等)的选用和材料质量的检验;从事相应机械设备的维修件、备用件材质的选用、改进及其质量检验;从事各相应机械设备修理的热加工工序(焊接、热处理)的工艺编制及现场技术服务;
4、在有关材料研究院、所,如冶金研究院,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铸造研究所、焊接研究所等,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研究工作;在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材料系从事金属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有关院校的机械系从事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