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
刘 陈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
杨震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凌迎兵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
朱永平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承宽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建宇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叶美兰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
朱洪波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国平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宗荣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蒋国平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颜晓红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志华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周南平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信息来源:学校官网资料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截止2013年末,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个;江苏省创新平台提升项目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1个,中央财政专项实验室(含中央地方共建)56个。

科技基础平台

级别机构名称
科技部科技部与江苏省共建——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教育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宽带无线通信和物联网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射频集成与微组装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4个):江苏省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与白光照明工程研究中心等

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个):江苏农业信息化研究基地、江苏现代信息服务业研究基地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5个):产业信息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


校级科研机构

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

电子商务与政务研究所

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

信息网络技术研究所

通信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光通信研究所

控制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

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数字媒体研究中心

微流控光学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所

科研成果

学校在现代信息交换与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与电磁兼容、信息理论与

校园照(15张)

通信信号处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网络安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量子信息处理、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优化技术以及人口学等研究领域有一定优势。2011年到2014年,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2473项,发表学术论文7915篇,其中3389篇被SCI、EI、ISTP收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

学校物联网科技园“综合信息智慧服务平台”作为全省唯一高校代表参加江苏省政府2011年7月主办的全省企业创新成果展。

国际电信联盟(ITU)第18届全权代表大会上通过重要决议:邀请大学和科研单位作为其学术会员参加国际电联的活动。南京邮电大学向国际电联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是世界第一个成为国际电信联盟学术成员的大学。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以一馆两舍模式运行:三牌楼校区图书馆馆舍于 1983年6月建成,使用面积 7531 平方米;仙林校区图书馆馆舍于2007年动工兴建,建筑面积33018平方米,阅览座位4645个。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196.8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775种2385份、中外文数据库62个。

  • 学术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称南邮学报)是由江南邮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2010年毕业典礼

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通信、电子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电子通信类期刊之一。

国内外收录南邮学报的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有:荷兰《Scopus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京邮电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99年创刊。2009年“网络媒体进展”栏目被评为江苏省期刊“明珠奖”特色栏目,2011年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特色栏目。“长三角发展研究”栏目是2009年的新设栏目,旨在基于学校所处地域,就长三角地区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开展学术探讨。该刊为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联络中心优秀学报。

本科专业

文学4个

广告学 翻译 日语 英语

理学4个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应用统计学">应用统计学 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工学23个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测绘工程">测绘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
信息安全 网络工程">网络工程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工程
信息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材料物理">材料物理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

经济学2个

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管理学6个

物流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艺术学2个

数字媒体艺术 动画

教育学1个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

财经大类1个

电子商务

其它1个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 高考派
  •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648 557 466 二批
    2012 551 494 437 二批
    2011 584 490 396 二批
    2010 572 511 464 二批
    2009 556 503 479 二批
    2008 596 504 468 二批
    2007 618 546 474 二批
    2006 656 542 428 二批
    2005 611 - - 二批

    知名校友

    校友姓名最高担任职务

    赵厚麟

    ITU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局长,ITU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

    殷一民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至2010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马军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局长

    常小兵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德强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至、中国通信工程学会理事长

    冷荣泉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何宗就

    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李澍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

    周惠林

    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

    何宁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林奕弘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直属党委副书记

    张范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于伯仲

    中华通信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韩志刚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院长

    张亚秋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副院长

    秦洪宽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党委副书记

    方榕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杰

    赵龙

    全国政协常委,江苏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殷一平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数据通信局局长

    张国珍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业务支撑中心主任

    孙玖铭

    原江苏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孙维平

    江苏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维荣

    江苏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建

    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闵有黎

    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忠和

    江苏电信实业公司副总经理

    张凯音

    周成柱

    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副总经理

    祁晓荔

    伍千军

    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副总经理

    李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兼董事会秘书

    钱积昌

    上海市邮政局副局长

    郑慧刚

    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冯雄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梁锋

    广东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喜泉

    广东省技术监督局局长

    戴美奉

    广东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邱忠中

    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资深经理

    邵智宗

    广东省邮政局副局长

    孙运才

    安徽邮政局局长

    张钧安

    安徽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张道德

    安徽移动公司党组书记

    施万中

    安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沈仲明

    中国联通安徽省分公司总经理

    谷道琴

    安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陶萍

    安徽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蒋立三

    刘平

    福建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耀明

    福建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段建祥

    福建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莉

    福建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李巍

    中国联通福建省分公司党组书记兼副总经理

    陈锦华

    中国联通福建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李旭

    山西省电信分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刘红建

    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邓琴甫

    四川省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明才

    中国网通河南省通信公司总经理

    罗会霖

    河南邮政局局长

    林荣尧

    香港粤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白志刚

    新疆自治区移动公司总经理

    王金森

    中国联通新疆区分公司总经理

    卡德尔

    中国网通新疆区通信公司总经理

    黄日高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柯瑞文

    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晓庆

    江西省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泉胜

    欧阳天高

    江西省邮政局副局长

    许明新

    中国联通江西省分公司副总经理

    赵振宇

    湖北省电信公司总经理

    邱荣

    湖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诚明

    中国联通湖北省分公司总经理

    杨风元

    青岛朗讯公司副总经理

    张德明

    信息产业部邮电五所所长

    葛凡

    青海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新国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信公司总经理

    陆冰

    宁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董天华

    宁夏区邮政局纪检组长,工会主席

    路俊海

    中国普天信息集团公司副总裁

    陆勇

    中国网通河北省通信公司总经理

    刘海鹰

    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书记

    顾晓敏

    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总经理

    李秀川

    山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渲

    山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楚俊国

    中国网通山东省通信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徐述国

    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总经理

    徐建洲

    山东省邮政局局长

    李文民

    山东省邮政局副局长

    陈科明

    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

    赵沛

    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总经理

    吴鼎钧

    浙江邮政局局长

    刘爱伏

    浙江省电信副总经理

    朱评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总经理

    胡行正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副总经理

    刘铁军

    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总经理

    黄立伟

    湖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汪世昌

    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总经理

    章干泉

    湖南邮政局局长

    田文科

    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数据与固定通信营业部总经理

    程火明

    中国联通集团公司计费,结算与信息系统部总经理

    王伟

    中国电信集团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叶利生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

    朱建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

    刘小宁

    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邓作平

    叶松华

    顾雄

    广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郭亮

    韦胜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邮政局局长

    樊兆吉

    广西壮族自治区邮政副局局长

    谢海平

    广西区通信管理局副局长

    刘运尧

    中国网通广西区通信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陈海

    中国网通山东省通信公司副总经理

    郑勇

    王田春

    海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王元成

    贵州省电信副总经理

    许葵

    国家邮政局邮政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熊振邦

    国家邮政局中邮物流公司副总经理

    阿不来提·艾吾拉

    新疆自治区邮政局局长

    董党生

    新疆区邮政局副局长

    薛钟吉

    东方通信集团董事会主席

    王欣

    深圳快播集团创始人兼CEO

    信息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信息

    违规招生

    2014年11月25日,江苏省教育厅通报,南京邮电大学未经批准举办涉外办学项目,违规招收高考落榜生共计158人,致使学员获得的境外学历学位证书回国后无法认证,严重损害了学生权益。通报决定,2015年底前停止受理该校中外合作办学新机构和项目的申报,并取消该校所有集体荣誉的候选、参评资格。

  • 校园文化

    校标

    校标说明
    1、校标图形由汉字“邮、电”和传统文化中的回纹及象征着信息、通信的线条等元素综合变化而来,同时整体造型既似一本打开的书,又似展翅飞翔的鸟。
    2、校标意在简洁、清晰地传递出学校的校名和特征,并以书本代表大学,以规律的多线条组合体现南京邮电大学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的办学特点;以回纹和展翅飞翔的鸟寓意着信息、通讯的畅通和学校的传承、创新、奋进及发展。此外,校标的外形采用盾牌的造型,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实力。
    3、图形内涵丰富、庄重大方、醒目鲜明,富有装饰美感,容易辨别和记忆。此外,回纹图案和多线条的组合也特别适合将来在各方面的拓展和应用。

    校训

    厚德弘毅 求是笃行

    校训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意指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以此为校训意在强调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同时期望全校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
    “弘毅”,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弘毅”,寓意师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磨励自己的毅力,意志坚强,心理素质过硬,能够经得起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意指科学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实实在在地办事。“求是”是治校和治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表现为奋斗精神、牺牲精神、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用求是的精神培养勇于求索的人,是大学的责任。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以此为校训,体现出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5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0个,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二级学院、教学部一览表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南京邮电大学贝尔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南京邮电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师资力量

    截止2013年末,学校有教职工2237人,其中专任教师136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50.3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7.81%;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86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千人计划”6人,“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1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8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计划”35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例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维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黄维汪联辉岳东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黄维汪联辉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汪联辉
    国家“千人计划”
    李海波
    孙小卫
    唐耐尔·布莱德利
    彭波梁安辉黄维
    “青年千人计划”
    周亮邹玉龙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解令海
    中科院“百人计划”
    王永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张业荣汪联辉赵强
    吕文俊信息来源:[7-11]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个,江苏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有机光电子学”创新团队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有机光电子学”创新团队

    江苏省创新团队(3个):Peter Grünberg团队、汪联辉团队、李海波团队[14-15]

    江苏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1个):“网络文化安全与管理研究”创新团队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17-18]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光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末,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以及MBA(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近20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科名称及代码
    光学工程(0803)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 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科名称及代码学科名称及代码学科名称及代码学科名称及代码
    教育学(040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软件工程(0835)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物理学(0702)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工商管理(12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数学(0701)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光学工程(0803)
    •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信号与信息处理

    江苏省优势学科(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有机光电子学

    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信息与通信工程

    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校级重点学科(9个):英语语言文学、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技术学、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校级重点(培育)学科(8个):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设计学

    附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南京邮电大学共有7个学科参评。

    代码

    学科名称

    排名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17

    0803

    光学工程

    18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26

    0835

    软件工程

    42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9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54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60

    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5月,南京邮电大学建有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8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省级实践教育中心)14个。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自动化、工商管理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通信工程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8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等

    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1-32]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电信江苏公司联合申报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级别机构名称
    国家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网络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光电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经济管理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数学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综合训练中心
    融合通信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商务实用型人才实践教育中心
    射频与微纳电子综合训练中心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教育中心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1门,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个,省级精品(优秀)课程22门(含本科双语精品课程),省级优秀课程群2个;国家级精品(优秀)教材2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21部,“十二五”国家级教材规划2部。

    “十二五”国家级教材规划(2部):《激光原理及应用》、《新世界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读写教程1》

    南京邮电大学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一览

    序号

    获奖
    级别

    奖项

    成果名称

    获奖
    年度

    1

    国家级

    一等奖

    信息学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09

    2

    省级

    特等奖

    信息学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07

    3

    省级

    一等奖

    学做合一、研创结合,自动化创新人才“闭环”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1

    4

    省级

    一等奖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09

    5

    省级

    一等奖

    数学集中实践性教学及课外数学创新活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2007

    6

    省级

    一等奖

    《21世纪英语专业系列教程》(教材)

    2004

    7

    省级

    一等奖

    电气与信息类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2004

    8

    省级

    一等奖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推进理工科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2004

    9

    省级

    一等奖

    培养电子设计创新人才的教学与实践

    2000

    10

    省级

    一等奖

    高等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系列课程----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

    2000

    11

    省级

    一等奖

    大学物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00

    12

    省级

    一等奖

    “电路、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进展

    1996

    13

    省级

    二等奖

    后互联网时代信息通信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1

    14

    省级

    二等奖

    以生为本,创新管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1

    15

    省级

    二等奖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09

    16

    省级

    二等奖

    机器人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07

    17

    省级

    二等奖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材)

    2007

    18

    省级

    二等奖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07

    19

    省级

    二等奖

    “电路、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与实践

    2004

    20

    省级

    二等奖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材)暨课件网站

    2004

    21

    省级

    二等奖

    开发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课程,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2004

    22

    省级

    二等奖

    通信原理课程建设成果—多媒体课件 计算机仿真软件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

    2004

    23

    省级

    二等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

    2000

    24

    省级

    二等奖

    南京邮电学院主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0

    25

    省级

    二等奖

    本科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96

    26

    省级

    二等奖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六环节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1996

    27

    省级

    二等奖

    《通信系统原理》课程建设成果

    1993

    28

    省级

    三等奖

    《移动通信》课程建设

    1996

    29

    省级

    三等奖

    《数据结构》课程改革与建设

    1996

    30

    省级

    三等奖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1993

    31

    省级

    三等奖

    局校合作,探索生产实习规范

    1993

    省级以上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一览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级别

    奖项

    课程名称

    负责人

    2007年

    精品课程

    国家级

    精品课程

    计算机通信网络

    杨 庚

    2008年

    双语示范课程

    国家级

    精品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

    杨 震

    2010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编译原理

    王汝传

    2010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电子测量原理

    王 勇

    2010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企业资源规划

    黄卫东

    2010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软件工程(双语)

    宗 平

    2010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通信经济学

    高 斌

    2010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赵礼峰

    2010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叶美兰

    2008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高等数学

    刘颖范

    2008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电工电子实验

    成谢锋

    2008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

    沈元隆

    2008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图像处理

    刘 峰

    2008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孙力娟

    2008年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

    曹雪虹

    2006年

    精品课程

    省级

    一类

    通信系统原理

    钱学荣

    2006年

    精品课程

    省级

    二类

    电路分析基础

    沈元隆

    2006年

    精品课程

    省级

    二类

    高等数学

    刘颖范

    2006年

    精品课程

    省级

    二类

    数据结构

    陈慧南

    2006年

    精品课程

    省级

    二类

    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孙力娟

    2006年

    精品课程

    省级

    二类

    信息论与编码

    徐澄圻

    2004年

    优秀课程群

    省级

    数字信号处理类

    郑宝玉

    2004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二类

    通信系统原理

    钱学荣

    2004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二类

    信号与系统

    沈元隆

    2002年

    优秀课程群

    省级

    通信技术

    酆广增

    2002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一类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沈金龙

    2002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一类

    数字信号处理

    杨 震

    2002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二类

    大学英语

    王松年

    2000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一类

    数据结构

    陈慧南

    2000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一类

    微机系统及接口技术

    仇玉章

    2000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一类

    高等数学

    薛志纯

    2000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二类

    数字电路

    张顺兴

    2000年

    优秀课程

    省级

    二类

    通信网

    唐宝民

    2011年至2014年5月,学校在校本科生累计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

    南京邮电大学(2张)

    设计竞赛全国最高奖“索尼杯”,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2010年、2011年、2013年三届冠军,恩智浦(NXP)全球科技创新设计大赛亚太区冠军、全球季军,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一等奖,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960项。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10万余名,很多成为中国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

    对外交流

    学校自1990年起就成为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基地之一,二十多年来,共培训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批学员。截至2013年末,学校已与12所外国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先后有近千名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参加国际会议、讲学和访问,共聘请3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共有28项学生交流项目,海外教育学院与纽约理工学院合作的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通达学院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共4个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3年实现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招生。

    历史沿革

    南京邮电大学

    其前身最早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东甘霖村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 1945年7月训练班扩建为“战邮”学校,嗣后,一度称为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及山东邮政专科学校。校址先后辗转在鲁南、临沂、五莲等地。在1942年至1947年间,训练班主任及嗣后学校校长均由当时战邮总局局长赵志刚兼任。(赵志刚在建国后曾长期担任邮电部副部长主管邮电教育工作)。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在1942年至1949年建国之前的八年间, 学校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邮电通信中坚人才。

    1950年12月,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学校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间,经邮电部决定一度 改隶由华东邮电管理局领导辖管并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至1958年7月。在1948年至 1958年的十年间,担任学校主要领导人的先后有盛同、耿国兴、曹丹辉(华东邮电管理局局长兼任校长)、刘砚田、李雪枫、沈毅力、于江、刘维毅等。

    1958年8月,国家批准,邮电部以(58)干校字第60号通知,“兹决定自本年八月份起 /div> 将南京电信学校改为高等学校并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本科设置 无线电通信与广播、电报电话通信和邮电组织与计划三个专业;专科所设专业与原专科班同,最终容量定为4000人。将南京邮政学 校并归南京邮电学院。”同年9月,无线电通信及电报电话通信两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194名及电信专科生48名入学。1972年5月至1973年2月曾一度 更名为南京电信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学院主要领导人有:秦华礼、秦剑秋、郭祥云、王洪滨、谢玲、郑薇薇。

    南京邮电大学是邮电部(1999年3月后为信息产业部)部属重点院校;自2000年2月全国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后,南邮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

    2005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

    2011年进入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简称“卓越计划”;并于同年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第18届全权代表大会上,成为全球第一个获批准的国际电联学术成员。

    2013年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参与“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2013年7月23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工商管理 521 530 第二批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532 535 第二批
    软件工程 537 538 第二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41 546 第二批
    数字媒体技术 543 551 第二批
    信息安全 546 565 第二批
    测控技术与仪器 547 548 第二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56 567 第二批
    教育技术学 568 597 第二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589 619 第二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97 648 第二批
    通信工程 629 644 第二批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