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机构

南京大学院系

学院

下属系科

南京大学文学院

文学系语言学系文献学系戏剧影视艺术系大学语文部

南京大学哲学系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历史系世界历史系考古文物系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学系现代物理系光电科学系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声科学与工程系

南京大学数学系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天文学系空间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系水科学系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气象学系大气物理学系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电子学系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微制造与集成工艺中心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系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量子电子学与光学工程系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系广告与传播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产业经济学系金融与保险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人口研究所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营销与电子商务系人力资源管理学系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德语系法语系西班牙语系朝鲜语系国际商务系

南京大学法学院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化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政治学系行政管理学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学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南京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系信息系统工程系嵌入式技术系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控制与系统工程系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控制-一体化实验教学中心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基础学科教育学院

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
南京大学体育部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

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独立学院

参考资料[19-21]

注各院系办学实力可以浏览学校各院系网站或者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特刊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有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等南园有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故居中山楼还有设立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拉贝故居北园有赛珍珠故居何应钦故居斗鸡闸等图册[23-24]

南京大学附属医院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等

师资力量

南京大学校园建筑(21张)

截至2014年12月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创新人才29人创业人才14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0人讲座教授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6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6人次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5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3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0人 图册

南京大学在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姓 名学术专长姓 名学术专长姓 名学术专长
曲钦岳天体物理冯端凝聚态物理王业宁凝聚态物理
苏定强天文光学和天文仪器闵乃本凝聚态物理张淑仪声学
方成太阳物理孙义燧天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陆埮天体物理
龚昌德理论物理邢定钰凝聚态物理王广厚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江元生物理化学程镕时高分子化学游效曾无机化学
胡宏纹有机化学陈洪渊分析化学陈懿物理化学
郭令智构造地质学王德滋岩石学伍荣生大气动力学
薛禹群水文地质学王颖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符淙斌气候学
陈骏地球化学郑有炓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吴培亨无线电物理
吕建计算机软件都有为凝聚态物理祝世宁微结构功能材料
张全兴环境工程黎介寿外科胃肠外科刘志红肾脏内科
南京大学在校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姓 名学术专长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生物化学
南京大学在国际或他国当选的院士
姓 名学科名称姓 名学科名称
曲钦岳天文学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方成天文学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冯端物理学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夏元复物理学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闵乃本物理学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镜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皇家科学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社会学专业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化学实验课教学团队凝聚态物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英美文学与文化教学团队
软件工程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资本论与中国经济教学团队
地球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环境科学教学团队大理科基础平台课程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南京大学最早在中国开展博士学位教育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大理科通才教育班第一个大文科通才教育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气象系第一个心理学系第一个西洋文学系第一个建筑系第一个航空系第一个体育科第一个艺术科第一个电影播音专修科第一个农科第一个林科第一个现代地学系第一个现代数学系第一个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第一个履践型政治行政系第一个履践型法学院中国第一个商学院以及第一个工商管理金融理财会计国际贸易系等等其他许多学科如文史哲戏剧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城市规划等等都有深厚传统

截止2014年12月南京大学拥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与重点序列学科22个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

哲学

哲学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法学

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

理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工学

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医学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

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质学

生物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

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史

政治经济学

企业管理

英语语言文学

社会学

情报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环境科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气象学

自然地理

外科学普外

----------------------------------

重点培育学科

经济法学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经济

环境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

注1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不包含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的4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最新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南京大学共有32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27个一级学科进入前九16个学科进入前五9个学科进入前三4个学科第二3个学科第一在C9高校中排名第三[30-31]

截止到2013年4月底南京大学共有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已跻身世界百强之列

南京大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排名

大类

一级学科

名次

一级学科

名次

理学

物理学

1

生物学

5

天文学

1

地理学

6

地质学

1

生态学

8

化学

2

数学

9

大气科学

2

统计学

26

人文社科类

外国语言文学

2

政治学

5

社会学

3

哲学

5

理论经济学

4

考古学

6

中国语言文学

4

法学

11

世界史

4

新闻传播学

13

中国史

5

------------------------

管理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

管理科学与工程

19

工商管理

8

------------------------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6

城乡规划学

8

软件工程

7

建筑学

9

电子科学与技术

7

------------------------

医学

临床医学

18

------------------------
参考资料
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态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公共管理哲学
地理学基础医学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政治学
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古学天文学软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药学
法学临床医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戏剧与影视学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南京大学曾经首倡教学法率先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首开女禁实行男女同校引领中国风气之先发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教师节截至2013年1月该校共拥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6门国家十一五精品教材17部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57项

南京大学拥有国家基地班13个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基地班覆盖了南京大学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的7个均设有硕博士点配备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优势实施重点培养基地班出国率30%以上保研率60%以上

南京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院系专业名称院系专业名称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历史学系历史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哲学系哲学物理学院物理学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
商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学化工学院化学
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学医学院临床医学
外国语学院英国语言文学法语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
南京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
院系课程名称主持人课程名称主持人
匡亚明学院大学物理学卢德馨化学原理姚天扬
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王守仁西方思想经典朱刚
法语阅读张新木------------------------------------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赵曙明运营管理杨东涛
政治经济学洪银兴高级财务管理杨雄胜
微观经济学刘东国际贸易学张二震
管理学陈传明国际贸易实务网络精品课程黄繁华
国际金融学裴平------------------------------------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沈文霞仪器分析于俊生
大学化学实验吴琴媛综合化学实验章文伟
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周晓虹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
数学系大学数学苏维宜------------------------------------
大气科学学院现代天气学原理伍荣生动力气象学方娟
流体力学杨修群------------------------------------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科学概论徐士进地下水动力学吴吉春
普通地质学舒良树------------------------------------
生命科学学院普通生物学陈建秀生态学安树青
生物化学及实验陈钧辉生理学王建军
基础生物学技术陈建群------------------------------------
大学外语部大学英语王海啸------------------------------------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莫砺锋中国戏剧史马俊山
中国现当代文学丁帆大学语文网络精品课程高小方
古代汉语高小方------------------------------------
环境学院环境学左玉辉------------------------------------
物理学院热学秦允豪光学丁剑平
大学物理实验周进固体物理学胡安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普通天文学李向东------------------------------------
哲学系哲学概论徐小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胡大平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GIS设计李满春自然地理学杨达源
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传播杜骏飞------------------------------------
软件学院计算系统基础陈道蓄计算与软件工程骆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费翔林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精品课程袁春风
法学院刑法学网络精品课程孙国祥国际经济法网络精品课程肖冰
南京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院系中心名称院系中心名称
物理学院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新闻传播学院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化工学院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物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内容来源于学校官网
南京大学国家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理科基地班

文科基地班

经济学基地班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数学

大气科学

生物学

中国语言文学

经济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

天文系

地质学

历史学

------------------------------

化学

地理学

大理科班多学科综合点-----------------------------------------------

大理科试验班即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基础学科理科强化班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唯一的多学科综合点

合作交流

南京大学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

南京大学与世界很多学校合作办学截至2012年8月南京大学的合作交流学校涵盖了美洲美国46加拿大17智利1阿根廷1墨西哥3欧洲英国18法国22德国13荷兰3西班牙6俄罗斯3波兰1意大利5瑞士4瑞典5挪威比利时2芬兰1丹麦1冰岛1保加利亚1葡萄牙1智利1亚洲韩国30日本29新加坡2以色列3泰国2马来西亚1印尼2沙特1土耳其1叙利亚1大洋洲澳大利亚12新西兰2非洲摩洛哥1埃及3苏丹1等五个大洲

合作机构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中日文化研究中心

中德法学研究所

黛安/杰尔福特?格来泽犹太文化研究所

南大中荷国际MBA

南大-康奈尔EMBA

华英文教基金会

学校排名

南京大学在1952年院系调整前长期是中国高校中院系最

南京大学校门(11张)

多门类最齐全师资力量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院系调整中被分拆出大量系科元气大伤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实力上升明显一度排进大陆高校前3位在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全国高校合并浪潮后至今南京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稳定维持在大陆高校第3-7位世界160-300位南京大学在未合并任何高校整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取得这一成绩非常难得图册

最新权威排名结果

世界三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

1QS世界大学排名2012-2013年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68位中国大陆第5位 QS亚洲大学排名2014年南京大学位列亚洲第26位中国大陆第5位

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12-2013年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251-275位区间中国大陆第5位

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2年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201-300位区间中国大陆5-7位区间

最新民间排名结果

网大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排行榜2013年南京大学位列综合排行榜第5学术资源第6教师资源第2本科教育综合实力第2本科师资力量第1本科课程第1本科校友捐赠第1

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年南京大学位列综合排行榜第6一流大学排行第2教师水平第2教师绩效第1毕业生质量第5

本科专业

医学1个

临床医学

哲学1个

哲学

法学2个

社会学类 法学

工学3个

建筑学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文学9个

新闻传播学类 朝鲜语 日语 西班牙语
法语 德语 俄语 英语
汉语言文学

理学3个

天文学 物理学类 数学类

艺术学1个

戏剧影视文学

历史学1个

历史学类

管理学1个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1个

经济学类

其它1个

理科试验班类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 高考派
  • 学校领导

    中央大学及其前身历任校长
    职务姓名任期职务姓名任期

    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缪荃孙

    1902中央大学校长李四光1932

    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陈三立

    1902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1932-1941

    两江师范学堂监督

    李瑞清

    1905-1911中央大学校长顾孟余1941-1943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江谦

    1914-1919中央大学永久名誉校长兼校长蒋介石1943-1944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

    郭秉文

    1919-1925中央大学校长顾毓琇1944-1945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及中央大学校长

    张乃燕

    1927-1930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1945-1947

    中央大学校长

    朱家骅

    1930-1931中央大学校长周鸿经1948-1949
    资料来源
    金陵大学历任校领导
    职务姓名任期

    汇文书院院长

    福开森

    1888-1896

    汇文书院院长

    师图尔

    1896-1907

    汇文书院院长金陵大学校长

    包文

    1907-1927

    金陵大学校长

    陈裕光

    1927-1951

    金陵大学校长校委会主任委员

    李方训

    1951-1952

    资料来源

    南京大学历任校领导
    职务姓名任期职务姓名任期
    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梁希1949-1951

    南京大学代校长

    郭令智

    1982-1984
    南京大学校长潘菽1951-1957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章德

    1982-1984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孙叔平1953-1955

    南京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

    曲钦岳

    1984-1997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陈毅人1955-1957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陆渝蓉

    1986-1989

    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郭影秋

    1957-1963

    南京大学代校长

    陈懿

    1996-1997

    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匡亚明

    1963-1966

    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

    蒋树声

    1997-2006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彭冲

    1966-1968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韩星臣

    1990-2003

    南京大学革委会主任

    方敏

    1968-1970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

    2003-2014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王勇

    1970-1975

    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

    陈骏

    2006-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周林

    1975-1978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2014-

    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匡亚明

    1978-1982-------------------------------------------
    资料来源[54-55]

    特色专业

    历史

    学科分为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历史和考古学,南京大学历史学学科在同学科门类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其独特的发掘理论,独特的整理方法,独特的逻辑思维,都使人们望而却步。现在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田野实习,而不再是单纯地培养博物馆专业人才

    数学

    以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治学严谨而著称,自建系以来,其学术影响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声誉。现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该系采用“基地班”等分流培养模式,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从用人单位的需求着手,探索出了一条名校与名企携手,“送出去、请进来”的改革之路,如与华为 3COM 公司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数学系——华为3COM网络学院,对学生进行华为 3COM 的认证培训;与人民银行、移动通信、平安保险等公司的合作,都非常成功。

    物理

    1. 实行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三元结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组织学生早期参加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低年级时做课程论文和设计实验,开放实验室,优秀的三年级学生就可进入科研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 2. 强化素质教育,学校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14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包括4个学分的艺术课程、8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文化素质课程、2 个学分的自选文化素质课程。

    生物科学

    该专业依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化学化工学院的教学师资及科研力量。主要面向食品保健行业、食品研发机构和相关生产企业、学校、宾馆等公共服务机构输送营养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高级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文化传统

    校徽

    南京大学校徽外形采用盾形的设计风格该风格为中央大学时期所流传下来

    南京大学校徽(10张)

    校徽的左下方及右下方为英文 NANJING UNIVERSITY校徽正中为南京市树雪松寓意南大坚忍不拔的精神雪松的下方为书图案及1902字样点明南京大学的建校时间为1902年校徽的上方中间部位为由南京的艺术字体所组成的圆形图案其两旁各有一只辟邪神兽貔貅象征着南京 图册南京大学视觉形象规范化标准

    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为一起既反映了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校歌

    南京大学历史上最早的校歌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创作于1916年前后为南京大学校歌该校歌由现代中国音乐界一代宗师李叔同先生制谱南高师首任校长江谦先生作词

    歌词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峨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校色

    南大标准色为紫色南大紫无正式校色中央大学时校色为紫金二色加之松青故依据传统当为紫金青三色紫色象征典雅庄穆高贵浪漫金色象征辉煌光明灵气智慧青色代表活力自由健康纯朴坚韧清雅紫金合于学校所在名山紫金山青合于学校之象征树松

    校庆

    南京大学在院系调整之后以五二〇五月二十日为校庆日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689 671 667 一批
    2012 655 622 613 一批
    2011 656 625 619 一批
    2010 658 629 626 一批
    2009 667 617 585 一批
    2008 656 629 609 一批
    2007 667 634 601 一批
    2006 675 634 593 一批
    2005 647 - - 一批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南京大学科研成绩分析及部分代表成果(10张)

    项二等奖12项名列大陆高校第一

    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论文榜上发表论文数连续7年第一被引用次数连续8年第一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数全国第一

    截至2013年南京大学的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工程环境生态和临床医学均进入了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的前1%物理化学是南京大学在全球学术界内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其最活跃的几个学科为应用物理凝聚态物理学多学科材料学多学科化学以及无机化学和原子化学按论文总数排名计算南京大学化学排名最高名列全球第20位按总被引次数排名计算同样是化学排名最高在全球范围内排在第79位图册南京大学在全球前1%研究机构中论文总数排名184位总被引次数排名429

    截至2013年7月南京大学有37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4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南京大学有25部教材由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学术期刊

    2000年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依托南京大学情报学图书馆学2个博士点的优势中心研制开发了CSSCI数据库

    南京大学学报

    南京大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科研基地

    南京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设施设备例如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南京大学天文台南京大学太阳塔南京大学气象台等

    自然科学

    南京大学国家级教育部科研机构一览

    国家实验室

    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合建

    注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计算机类唯一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半导体节能器件及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中心

    蛋白质与多肽新药工程中心

    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环境保护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

    人文社科

    南京大学国家级人文社会科研机构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文科全国性学术社团

    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

    中国元史研究会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

    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社会科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

    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

    省部共建基地

    南京大学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江苏社会风险与管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儒佛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

    戏剧影视研究所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中德法学研究所等其他机构介参见南大官网

    校区地址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div>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邮编210023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div>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镇学府路8号邮编210089 /div>

  • 知名校友

    中国政府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事纪要中遴选出解放后23项最重大的科技成果其中有十项主要由南大校友完成1955年至2014年中科院共评选出1255名院士其中南京大学校友有226人此处不包含5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友解放后就读于南大的校友中已有近百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13人是恢复高考后的本科毕业生为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校之首中共中央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的任新民黄纬禄钱骥朱光亚程开甲赵九章是南大校友截至2014年2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闵恩泽吴良镛刘东生张存浩程开甲是南大校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闵乃本王德宝秦仁昌冯康侯先光等是南大毕业生截至2012年2月南大是唯一获得该奖的内地高校历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数居全国第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1994年设立至2014年南大有137位本科毕业生113位硕博毕业生获得该基金为全国高校之首

    政界
    姓名荣誉/职务姓名荣誉/职务
    沙祖康联合国副秘书长 张闻天前中共中央总书记
    谢启美朱光亚中国两弹之父
    毕季龙孙家正全国政协副主席
    蒋树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光训
    彭佩云李四光
    严济慈茅以升
    彭冲童第周
    郑天翔最高法院院长黄树贤监察部部长中纪委副书记
    杨洁篪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 卡尔·艾肯伯北约副主席司令
    郭金龙中央政治局委员郭影秋北京市委书记南大原校长
    彭冲夏征农上海市委书记
    陈德铭商务部部长陈焕友江苏省委书记
    毛如柏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孙颔江苏省政协主席
    张存浩基金委主席廖伯康重庆市委书记
    梁希九三学社创始人林垦部部长蒋定之海南省省长
    匡亚明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组长正部级周林贵州省委书记
    张奚若教育部部长陆懋曾山东省政协主席
    丁衡高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李云峰江苏省委常委
    朱庆中国文联社长杨卫泽
    王作安国家宗教局局长黄莉新
    王梦云解放军报社社长徐鸣
    杨东权中央档案馆馆长李小敏
    季晓南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胡福明
    何家成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正部级

    李全林江苏省人大副主任
    方樟顺地震局局长柏苏宁
    潘菽九三学社创始人公丕祥
    涂长望朱晓进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刘丛强基金委副主任闵乃本
    孙枢罗一民
    马福臣周健民
    黄浩涛中央党校副校长程崇庆
    蒋坚永国家宗教局副局长李云峰江苏省副省长
    邬书林广电总局副局长徐鸣
    卢良恕工程院副院长黄莉新
    张文驹地矿部副部长史和平
    戴念慈建设部副部长龙安定浙江省副省长
    陈俊宏人民日报副总编朱争平上海市委常委
    金善宝科协副主席李伟北京市委常委
    符淙斌华春莹外交部发言人
    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黄业斌广东省人大副主任
    吴敬琏全国政协经委会副主任夏耕山东省副省长
    马寅初财经委副主任黄善春

    广东省委常委

    徐宏亮总装备部副参谋长林方略海南省副省长
    马灿荣驻德大使顾朝曦云南省副省长
    赵沁平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朱克江无锡市市长
    李秀领海南省委常委徐泽洲黑龙江省委常委
    吴恒人大教科卫副主任徐柏龄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副部级

    工商财经
    富豪榜校友杨休天地集团主席4亿 高纪凡天合光能董事长100万
    薛光林光汇石油董事长1000万赵令欢弘毅投资总裁1000万
    杜厦太平洋联盟主席2004中国富豪榜第8名3650万唐越艺龙公司董事长100万
    潘琦银河集团董事长2000万李文正力宝集团主席
    杨宗义福中集团董事长1100万罗钊明香江国际发展董事总经理
    张雨柏苏酒集团总裁蒋加平天地龙企业集团总裁
    陈光标中国首善徐连宽中大集团总裁
    高振东宝石得机械总裁刘正云南京石林集团总裁
    世界500强企业或旗下重要合资企业高管马勒斯·弗林特索尼爱立信全球总裁张涵光中钢党委书记
    易会满工商银行总行行长吴鹏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总经理
    朱寒松高盛投行部总裁姜云生兴业银行中国董事总经理
    袁兵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贾承造中石油副总裁
    竺稼贝恩投资总裁朱洪波建设银行总行副行长
    徐柏园中国银行董事长王希全工商银行总行副行长
    陈庆瑜蒋志根花旗银行投资副总裁
    陈菊明空客中国总裁栾江红麦当劳副总裁
    赵令欢联想常务副总裁1000万李世鹤3G之父大唐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副总裁
    王国良中国太平洋保险董事长沈宗瀛默克副总裁
    其他余纪忠中时集团董事长893万美元唐义方新加坡工业之父
    徐新今日资本总裁1000万谢永林平安证券总经理
    胡志宏江苏润天投资董事长1010万徐永新嘉德控股董事长
    杨丹道斯湖微系统技术董事长120万美元Peter Fuhrman首创投资董事长
    陶炜南京鸿意房地产董事长500万王晓松

    新城地产总裁

    陶建幸春兰集团主席500万富兰克林·莱文美国商务部副部长
    李淳朴浩华地产董事长313万宋勤华江苏索普集团董事长
    蒋国荣中金董事总经理石明达富士通微电子董事长
    姚文平德邦证券总裁李军力宝集团创始人
    蒋晓冬NEA董事总经理董启彬紫金财险董事长
    范力东吴证券总裁Thomas Gan美洲银行副总裁
    王明夫和君咨询董事长袁岳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
    高震东美国福昕软件副总裁150万美元李祥生麦格理投资顾问董事总经理
    方洪波美的集团董事长黄志伟江苏银行董事长
    王志莘创建上海证券交易所楚崧秋中国电视股份公司董事长
    邹祖焜新亚建设董事长35万美元吴祖芳华泰证券副总裁
    傅和亮天普生化董事长200万张后奇华夏基金副总裁
    潘龙泉泉峰集团董事长200万孙刚中经合集团投资合伙人
    谢森中中央银行总裁卢国纪民生实业董事长
    徐柏园谷嘉旺华闻投资控股总裁
    刘攻芸李小虎阿森纳投资总裁
    陈一丹腾讯创始人李国富新东方副总裁150万
    吴宵光吴泓时尚传媒总裁
    许晨晔相峰圆通速递CEO
    董立新南京风投董事长秦勇南京钢铁董事总经理
    林复南京银行董事长焦世经中国投资银行副行长
    张伟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王江MIT金融正教授
    刘文韬上海华虹NEC电子总裁王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主任
    陈观烈复旦经济学院首任院长胡代光北大经济学院首任院长
    杨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任陆正飞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李军深圳快播科技总裁杨瑞龙人大经济学院院长
    刘晓艳易方达基金总裁陈晓鲁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郑刚职业金融投资人190万 邵健嘉实基金经理
    王信文

    莉莉丝游戏公司CEO

    注括号内为向南大捐赠人民币金额
    人文社科
    领域姓名
    教育郭秉文陆志韦陶行知陈鹤琴艾伟
    中文吕叔湘闻一多徐志摩吴宓梁实秋叶兆言卢前李龙云
    黄侃陈中凡汪辟疆朱东润毕飞宇陈白尘程千帆苏青
    胡小石陈梦家张嘉佳崔曼莉今波徐俊
    历史高华朱希祖顾颉刚商承祚罗尔纲向达章开沅张其昀
    梁启超柳诒徵唐德刚沈刚伯白寿彝陈汉章
    哲学胡福明宗白华汤用彤方东美唐君毅殷海光熊十力南怀瑾
    经济马寅初杨杏佛陶大镛吴敬琏狄超白褚葆一陈启天凌文渊
    李国鼎邢慕寰杨必立夏书章林少宫金碚陆正飞王国刚
    法学王铁崖钱端升周鲠生韩德培戴修瓒韩忠谟谢冠生范馨香
    向哲浚
    外语赛珍珠程抱一聂华苓梅光迪范存忠商承祖徐仲年杨武能
    张道真楼光来陈嘉何如余光中俞大絪张威廉叶君健
    张伯然张士一
    艺术蒋彝徐悲鸿喻继高马思聪傅抱石吴作人蒋兆和潘玉良
    李叔同吕凤子张大千李瑞清
    新闻余纪忠谭跃钟天祥贺超兵向熹陆军
    社会学黄菡

    杨开道

    孙本文
    高教
    姓名荣誉/职务姓名荣誉/职务
    戴运轨台湾大学前校长李卓敏香港中文大学创校校长
    罗宗洛王赓武香港大学校长
    陆志鸿秦大钧台湾成功大学创校校长
    庄长恭彭佩云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虞兆中陈启智国防科大校长
    马廷英陈裕光北师大校长
    沈刚伯张绍忠浙江大学代校长
    吴有训交通大学校长张亚非解放军理工大学校长
    杨杏佛中央研究院筹建人张荣山东大学校长
    谢韬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李新民台湾中央大学前校长
    杨希震国立政大校长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查谦华科创校校长张江树华东理工创校校长
    谢立惠电子科大校长郭广银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牟复礼普林斯顿东亚系创始人严济慈中科大校长
    施建军对外经贸大学校长王焰新中国地质大学校长
    高文兵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金俊烨韩国高丽大学校长
    屈伯川大连理工创校校长陈群华东师大校长
    科技
    姓名荣誉/职务姓名荣誉/职务
    阿龙·切哈诺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陈德亮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
    陆孝同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总负责人兼总设计师熊庆来数学家熊氏无穷数创立者
    吴健雄美国最高科学奖得主沈永忠NASA前主任
    冯元桢钱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总设计师
    闵士权东方红二号研制负责人汤飞凡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
    刘振兴中国第一个空间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张钰哲中华小行星发现者
    陆孝彭中国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设计师李济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
    徐鑫福中国第一架客机总设计师严俊国家天文台台长
    张存浩研制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氟化氢激光器张兴北大软件微电子学院院长
    夏培肃研制中国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徐家福计算机软件先驱
    冯端世界上首次实现聚片多筹的倍频增强效应吉瀚涛普林斯顿正教授
    黄纬禄东风-21之父田刚
    赵忠尧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张翔伯克利正教授
    赵仁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宫鹏
    徐舜寿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总设计师顾明
    陈宜元中国第一颗应用卫星总设计师戴金星中国天然气之父
    王应睐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李善邦现代地震事业奠基人
    汪猷夏志宏解决百年潘勒韦猜想
    王德宝翟成祥UIUC计算机正教授
    刘振兴中国第一个空间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金建铭
    王贻芳高能物理所所长杨保军中国城规院总规划师
    唐志敏龙芯首席科学家姚兵建设部总工程师
    葛正权验证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鲍哲南斯坦福正教授
    张开济建筑学家设计武汉长江大桥天安门观礼台吴殿青耶鲁正教授
    陆裕朴完成世界首例十指全断再植手术张涤生整形外科之父
    院士
    范围姓名

    外籍

    吴健雄

    冯元桢

    许靖华

    阿龙·切哈诺沃

    哲学社会科学部

    狄超白

    汤用彤

    向达

    马寅初

    吕叔湘

    陆志韦

    数理学部

    陈彪

    程开甲

    戴元本

    方成

    冯端

    冯康

    赵忠尧

    胡世华

    经福谦

    林同骥

    陆学善

    闵乃本

    钱临照

    周同庆

    张淑仪

    曲钦岳

    施汝为

    苏定强

    孙义燧

    汤定元

    童秉纲

    朱光亚

    王业宁

    魏荣爵

    吴有训

    严济慈

    龚昌德

    张宗燧

    章综

    邢定钰

    王广厚

    陆埮

    张钰哲

    吴岳良

    杨澄中

    田刚

    杨立铭

    叶企孙

    余瑞璜

    化学部

    高济宇

    陈懿

    陈洪渊

    庄长恭

    恽子强

    袁翰青

    赵宗燠

    王葆仁

    吴学周

    吴征铠

    游效曾

    汪猷

    时钧

    闵恩泽

    陆熙炎

    陆婉珍

    赵承嘏

    楼南泉

    柳大纲

    刘有成

    江元生

    梁晓天

    李方训

    嵇汝运

    张存浩

    黄耀曾

    黄葆同

    胡宏纹

    郭燮贤

    高怡生

    陈鉴远

    陈荣悌

    程镕时

    戴安邦

    高鸿

    生物学部

    鲍文奎

    李林

    张经

    陈晓亚

    庄巧生

    朱壬葆

    郑万钧

    郑国錩

    薛社普

    尹文英

    张致一

    张肇骞

    张景钺

    徐冠仁

    俞大绂

    张广学

    阳含熙

    吴中伦

    王应睐

    王世真

    杨惟义

    伍献文

    魏曦

    王家楫

    王德宝

    秉志

    孙曼霁

    钱崇澍

    盛彤笙

    秦仁昌

    童第周

    汤飞凡

    裘维蕃

    沈韫芬

    罗宗洛

    梁希

    李继侗

    李季伦

    金善宝

    胡经甫

    侯学煜

    冯泽芳

    邓叔群

    戴松恩

    戴芳澜

    陈焕镛

    陈桢

    蔡旭

    蔡翘

    地学部

    安芷生

    郭华东

    刘丛强

    周忠和

    郑永飞

    周志炎

    贾承造

    金玉玕

    竺可桢

    朱夏

    符淙斌

    章申

    徐克勤

    业治铮

    俞建章

    薛禹群

    张本仁

    袁见齐

    伍荣生

    吴传钧

    吴汝康

    翁文波

    王水

    叶笃正

    王颖

    王德滋

    涂长望

    陶诗言

    田在艺

    孙枢

    黄汲清

    任美锷

    刘东生

    李四光

    刘振兴

    李吉均

    巢纪平

    李德生

    朱显谟

    郭令智

    戴金星

    高由禧

    方俊

    技术学部

    毕德显

    都有为

    郑有炓

    吴培亨

    徐芝纶

    祝世宁

    周仁

    张钟俊

    杨廷宝

    颜鸣皋

    朱森元

    严恺

    吴良镛

    汪胡桢

    任新民

    夏培肃

    周惠久

    汪闻韶

    童宪章

    孙钟秀

    钱钟韩

    钱宁

    刘敦桢

    陆元九

    茅以升

    赵仁恺

    李济生

    童秉纲

    黄文熙

    胡聿贤

    陈学俊

    戴念慈

    黄纬禄

    工程院

    陈俊愉

    曾德超

    钟训正

    吴中伟

    吴良镛

    于全

    张全兴

    许绍燮

    方家熊

    郑绵平

    刘志红

    时铭显

    童晓光

    夏德全

    赵仁恺

    张涤生

    王士雯

    文伏波

    严恺

    周镜

    王正国

    任继周

    乔登江

    陆孝彭

    闵恩泽

    齐康

    陆元九

    朱尊权

    伦世仪

    汪菊渊

    刘大钧

    李玶

    刘守仁

    黎磊石

    朱光亚

    黎介寿

    姜泗长

    蒋亦元

    黄熙龄

    黄宗道

    何凤生

    卢良恕

    胡海涛

    陈毓川

    戴复东

    美国科学院

    美国工程院

    许靖华

    田炳耕

    冯元桢

    吴健雄

    沈申甫

    张德慈

    王国金

    李耀滋

    周忠和

    李卓皓

    易家训张翔阿龙·切哈诺沃鲍亦兴

    历史沿革

    南京大学以三江师范学堂筹建的1902年作为学校建校时间 南京大学主源为中央大学次源为1952年主体并入的金陵大学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至1952年撤销建制主体与南京大学合并历经64载春秋

    • 三江师范学堂

    1902年5月张之洞与其好友时任两

    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代表性历史图片(12张)

    江总督的刘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同年开始筹建三江师范学堂教员一部分聘请中国学者另一部分则从日本聘来开了南京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之先河

    • 两江师范学堂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

    两江师范学堂(10张)

    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在高校首创艺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辛亥革命前后政局动荡学堂曾一度停办1914年8月续办 图册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校前因军兴中辍现在大局已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两江师范学堂乃得以改设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0张)

    1915年设立中国第一个体育科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开端1917年设立商科1918年10月中国科学社设在南高师主要成员多在南高东大任教他们多是将各自领域西方现代科学系统引入中国的先驱因而南京高师被称为中国现代科学大本营中国自然科学的发祥地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商科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在中国现代科学的早期半数以上的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家是南京大学的教职或毕业生 图册

    • 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的基础上又组建了国立东南大学南高师与东大共处同一校园资源共享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并入东大遂称之为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提出建立南京大学的建议联名致书教育部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提议并没有获得当时教育部门的批准12月7日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同意以南高师各专修科为基础筹办大学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招生开办郭秉文蒋维乔等先后执掌校政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学生入学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竺可桢为南京大学60周年校庆题词东南学府为国之光男女同校惟此首创外御强敌内抑豺狼天下有道黉舍乃昌

    1920年9月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开设必修及选修课修毕一定学分方可毕业这些改革逐步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了全国最早期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被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当时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国际教育会东方部主任孟禄评价其为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现代高等学府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学将来之发达可颉颃世界最佳大学

    1921年10月柳诒徵刘伯明梅光迪等人成立学衡社1922年1月创办学衡月刊展开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其间成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国内外着名学者多来校讲学誉为东方教育的中心

    1923年8月因经费紧张东大停办工科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

    •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经过通盘考虑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的9所公学合并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 国立江苏大学

    学校更名第四中山大学后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山大学不止一处不易辨认1928年国民政府颁行大学区条例要求各省大学依据各地名名之规定改第四中山大学为江苏大学于是1928年2月改名为江苏大学此令一出即刻招到广大师生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更名既不足以冠全国中心之学府又不足以树首都声教之规模全校师生群情激愤组成改定校名请愿团要求政府依照英国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的做法将校名改为国立南京大学但国民政府执意要改江苏大学最后还是定名为江苏大学

    • 国立中央大学

    1928年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仍为校长

    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图片及相关纪念(10张)

    1927年9月中华自然科学社在校始创1939年潘菽梁希金善宝等知名教授在该校发起创立自然科学座谈会1944年改建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自然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座谈会随后更名为九三学社1958年以源于该校的中国主要科学团体为基础在北京组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图册

    1932年柳翼谋缪凤林张其昀等人传承发扬中国学统以弘扬中华文化和昌明世界最新学术为任结为国风社开办国风学刊9月设于上海的商学院医学院独立1935年在南京重建医学院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学校顺利西迁入川校址设在重庆沙磁区沙坪坝松林坡史称重庆中央大学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吴有训出任校长1946年11月1日在京当时南京的简称开学全校设文法理农工医师范七个学院为全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根据1947年的统计全校教职员1266人学生4066人其规模之宏大学科之齐全师资力量之雄厚均居全国各大学之首因而有民国最高学府之称

    1940年前后该校学生先后创刊太公报和大学新闻

    • 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国立南京大学

    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派员接管国立中央大学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2日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为主席 图册

    • 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10日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 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校长周鸿经去职梁希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

    1951年7月南京大学改校务委员会制为校长制潘菽任校长这一阶段学校根据维持原有学校逐步进行改善的工作方针通过一系列积极稳妥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针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京大学(1950- )(10张)

    1952年7月进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院系成立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院校以及组建有关院校相关系科保留文理学院主要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校址从四牌楼2号迁至鼓楼原金陵大学校址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图册

    1956年12月潘菽率心理系师生迁到北京组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次年郭影秋接任校长1963年匡亚明任校长1966年文革爆发教学工作受到破坏本科生停止招生6年研究生停止招生12年当时南京大学以被称为曾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高等学府国民党的文化中心等理由而受到特别的冲击

    1976年南大在校师生率先发起旨在反对和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南京三·二九事件为四五运动的先声南京反文革势力运动影响全国

    1978年5月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拉开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推动了邓小平领导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

    1978年5月匡亚明复任校长1984年8月曲钦岳任校长

    1993年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成为金陵学院校园

    1994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

    2009年10月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启用仙林校区按规划和鼓楼校区协作分工成为南京大学主校区

    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

    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7个

    历史学 哲学 经济学 法语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大气科学 临床医学

    国家重点18个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行政管理 新闻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英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环境工程 天文学
    软件工程 建筑学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建筑学 667 667 第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68 673 第一批
    软件工程 672 683 第一批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