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

知名校友

姚穆:中国工程院院士,纺织材料学家和纺织教育家。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

沈晋 :中国水文水资源领域著名专家(2011年10月20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5岁)

斯泽夫: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总经理。

吴一坚 :金花企业集团董事长,2013年胡润富豪榜陕西省首富。

祁玉民:华晨汽车集团(华晨宝马)董事长。

张文若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局长兼党委副书记,地理学家,“3S”技术应用领域的先行者。

李勤: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姜力军:脑电波信息控制领域专家,IEEE高级会员,IEEE新加坡教育协会主席、国立新加坡共和理工学院无线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俞向前: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琪:四联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童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

杨恒:Seattle Technology Inc.董事长、IDETCO亚洲地区执行总裁,无锡泛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杨耕:清华大学教授、西安春日电气公司总经理

王茜 :美国西北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

李润源:北京京仪世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涿鹿京仪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志刚: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小明:陕西理工学院副校长

苏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职务

李晓东: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张道宏: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高中印:榆林市常委副市长

魏民洲:西安市委书记

单舒平: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

方彦: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副市长

陈建民:中国家电研究院副院长

张金旺:太原市副市长

宋建忠:西安爱德华测量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许文海: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

许文才: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前院长,

易文飞:当当网副总裁

王增发 :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勃兴: 现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陕西诗词学会和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明月会长,曾任陕西省省长,省委书记

李春光: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董会董事,海外华人资产管理协会主席。

徐时清 :中国计量学院材料学院院长、浙江省“十二五”节能技术成果转化工程咨询专家组成员、国际照明委 员会空间光谱辐射测量技术委员会委员。

应展望:曾任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总经理助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现任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 历年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年份 最高分 平均分 最低分 录取批次
    2013 529 517 505 二批
    2012 473 455 437 二批
    2011 477 456 442 二批
    2010 490 463 446 二批
    2009 494 480 459 二批
    2008 500 469 457 二批
    2007 504 488 472 二批
    2006 527 498 469 提前批
    2005 - 424 - 二批

    本科专业

    工学29个

    建筑学 环境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印刷工程">印刷工程
    包装工程 制药工程">制药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
    网络工程">网络工程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通信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材料化学 材料物理">材料物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
    车辆工程">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

    法学1个

    法学

    理学4个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 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文学1个

    英语

    经济学3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经济学

    艺术学3个

    摄影 雕塑 动画

    管理学9个

    工业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制造大类5个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财经大类1个

    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大类1个

    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 高考派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校党委书记:周孝德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丁

    校党委副书记:刘凯

    校纪委书记:李建竹

    副校长:张淼丰、罗兴锜、李言、刘军、许云华

    总会计师:赵明扬

    历任校长

    郭良才(1958.9--1978),北京机械学院、陕西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魏士珍(1958.12--1961.2),北京机械学院院长

    王鲁南(1960.11第一届党委、1965.7第二届党委),陕西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田鸿宾(1960.7--1966.6),陕西工业大学校长

    王维琪(1961.8--1963.3),陕西工业大学代理党委书记

    范慕韩(1975.11--1978.6),陕西机械学院革委会主任

    高桂亭(1981.3--1982.10),陕西机械学院党委书记

    许经源(1981.3--1985.7),陕西机械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沈福三(1983.5--1991.6),陕西机械学院院长

    王冲达(1985.7--1992.1),陕西机械学院党委书记

    楼秉哲(1991.6--1995.7),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院(校)长

    白珍实(1992.1--2002.10),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陈治明(1995.8--2004.9),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周孝德(2004.9~ 至今 ),西安理工大党委书记

    刘丁 (2004.9~ 至今 ),西安理工大校长

    文化传统

    校标

    校标释义

    内涵及寓意:

    一、图形由西安理工大学校名的英译西安理工大学校标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个单词的字头“XUT”3个字母变形构成,蕴涵西安理工大学。

    二、标志的外形为一颗星环绕轨道运行,寓意西安理工大学将成为传承人类科技、文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一颗科教新星。

    三、标志的内形为春芽托珠,光耀夺目,形成阳光、雨露、生命的永恒主题。象征着莘莘学子在知识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该图形标志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富于动感和现代气息,具有外在的形式美感和内在的深刻寓意。

    校风校训

    校风

    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 具体内涵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勤奋:刻苦学习,奋发进取,具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求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治学、治教。

      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新知。

    优良校风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上质量、上水平,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

    校训

    祖国 荣誉 责任

    • 具体内涵

    祖国: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奋发向上,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一切。

    荣誉:强烈的荣辱观、是非观,有为国家增光,为集体扬名,为个人争先的荣誉感。

    责任: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高度责任感,以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对人、对事极端负责的态度,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祖国、荣誉、责任”是完善人格的三个基本支撑点,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有执着的爱国精神、强烈的荣辱观和高度的责任感为育人的基本准则,严格要求每个学生。

    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 知行统一

    学校精神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校歌

    词作者系校党委副书记廉永杰,曲作者为校音乐教师屈斌和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陈大明。

    春华秋实:

    黄河滔滔,秦岭莽莽,赫赫始祖恩泽,五千年文明育养。

    理工大学子济济一堂,祖国荣誉责任矢志不忘。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蔚然成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永扬。

    看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我中华腾飞创造辉煌。

    校歌《春华秋实》的歌词言简意赅,阐述了学校的地理位置(黄河滔滔,秦岭莽莽)、人文背景(赫赫始祖恩泽,五千年文明育养)和学校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校训(祖国、荣誉、责任)、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以及莘莘学子的志向(为我中华腾飞创造辉煌)。曲调既不失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特色。全曲分为 A 、B 两段,A段旋律庄重自豪,意在烘托学校的育人环境;B段音域升高,生机勃勃,其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歌曲更具时代风格,体现了师生员工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作品气势宏伟、刚柔并重,是优美颂歌和明快进行曲的完美结合,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首肯。

    学术研究

    科研基地

    截至2013年,学校设有23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机构名称

    批准部门

    陕西省军民两用超快光电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陕西省水利机械及其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陕西省军民两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省国防科工局

    陕西省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陕西省水资源与环境重点省级实验室

    科技厅

    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教育厅

    陕西省网络计算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陕西省印刷包装工程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陕西省印刷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教育部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教育部

    陕西省电工材料与熔(浸)渗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陕西省晶体生长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厅

    晶体生长设备及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发改委

    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厅

    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

    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教育部

    国家连铸连轧贝氏体铸铁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科技部

    晶体生长设备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陕西省机械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技厅

    截至2013年,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学校累计承担科研项目2377项,其中主持国家、省自然、社科基金项目293项,部委、省级及国防重大项目159项,国际合作项目28项,获得科研经费3.4亿元;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11项;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各1篇,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5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国家级奖17项、省部级奖300项。2001年学校科技处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2006年3月被教育部科技司命名为“‘十五’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2006年6月学校被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命名为“‘十五’期间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

    2013年,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验收通过67项,其中特色研究计划项目3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5项,学科联合项目3项,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项。在校基金的资助下,此次结题项目共获得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项,厅局级项目21项;申请专利31项,授权18项;发表论文111篇(其中SCI:15篇,EI:44篇,SSCI:2篇,CSSCI:27篇,CSCD:23篇)。

    学术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自1999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联合培养中德双重学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学校馆藏纸质文献188万余册,电子文献约329万余册,纸质中外文现刊2300多种,全文电子期刊1万余种,业已形成集机械、电气与电子、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材料、水利水电、印刷包装以及管理学、法学、外语、艺术等社会科学诸专业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多种载体的文献保障体系,其中水利水电、印刷包装类文献独具特色。

    办学历史

    北平高专时期

    1.北京机器制造学校

    1946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建

    1950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北京重工业学校西安理工大学历史沿革

    1953年北京重工业学校更名为北京机器制造学校

    2.北京工业管理学校

    1937年北京市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创建(西安理工大学最早建校日)

    1950年北京市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北京市财经学校

    1955年北京市财经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管理学校

    3.北京工业干部学校

    1952年沈阳工业干部学校创建

    1954年沈阳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干部学校

    北京业余机械学院创建(合署)

    北京机械学院时期

    1958年,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北京工业干部学校合并升格为北京机械学院,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

    文革开始后不久,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十三所重点高校外迁。1969年,根据林彪“第一号通令”,北京机械学院等13所“京校外迁”高校被迫迁出北京。北京机械学院迁至陕西。

    陕西工业大学时期

    1937年,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水利系成立。(西安理工大学最早建校日)

    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水利系成为西北工学院水利系。

    1956年,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水利系,北京动力学院,山东大学土木系、青岛工学院水利系、西北农学院水利系、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合西理工大门

    并组建西安动力学院。

    1957年,西安动力学院、西北工学院采矿纺织系并入交通大学(西安)。

    1958年,西北工学院化工系部分改建西安化工学院。

    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纺织系,西安化工学院部分合并升格为陕西工业大学。

    1961年,陕西科技大学(1960年创建)并入陕西工业大学。

    1962年,西安机械专科学校(1958年创建)并入陕西工业大学。

    陕西机械学院时期

    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还有一部分以印刷专业为主在北京黄庄成立了北京印刷学院。

    1970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参与合并组建西北轻工业学院(今西安工程大学)。

    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化工系并入西北大学。

    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水利系)并入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1年,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又返回并入陕西机械学院。

    1981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北京机械学院(北京遗留部分)定名为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1990年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后于2003年参与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时期

    1994年,陕西机械学院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

    1998年,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

    2002年,西安仪表工业学校并入(合署)西安理工大学。

    2006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独立本科院校)获教育部批准成立。

    2012年,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10月,学校共14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独立学院高科学院,共设本科专业62个。

    院系详情

    二级学院

    系别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系、精密仪器工程系、工程图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

    印刷工程系、包装工程系、信息科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系、水资源与农业工程系、市政工程系、水利水电自动化工程系、动力工程系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会与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贸易系、公共管理系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

    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化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法律系、经济系、公共管理系、社会科学系、汉语言文学系、英语系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系、工程管理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系、工业设计系、环艺设计系、摄影系、动画设计系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人文与管理系

    国防生教育学院(海军)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建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覆盖全校大多数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点:思想政治教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工业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序号

    学科门类及代码

    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备 注

    1

    02经济学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

    02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3

    02经济学

    020204金融学


    4

    02经济学

    020206国际贸易学


    5

    03法学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

    03法学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7

    03法学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8

    03法学

    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9

    03法学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10

    03法学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1

    04教育学

    040106高等教育


    12

    05文学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3

    07理学

    070101基础数学


    14

    07理学

    070102计算数学


    15

    07理学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6

    07理学

    070104应用数学


    17

    07理学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


    18

    07理学

    070201理论物理


    19

    07理学

    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20

    07理学

    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21

    07理学

    070204等离子体物理


    22

    07理学

    070205凝聚态物理


    23

    07理学

    070206声学


    24

    07理学

    070207光学


    25

    07理学

    070208无线电物理


    26

    08工学

    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7

    08工学

    080102固体力学


    28

    08工学

    080103流体力学


    29

    08工学

    080104工程力学


    30

    08工学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1

    08工学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32

    08工学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33

    08工学

    080204车辆工程


    34

    08工学

    0802Z1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

    目录外自主设置

    35

    08工学

    99J1 工业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

    目录外自主设置

    36

    08工学

    080300光学工程


    37

    08工学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38

    08工学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39

    08工学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40

    08工学

    080502材料学


    41

    08工学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42

    08工学

    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


    43

    08工学

    080801电机与电器


    44

    08工学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45

    08工学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46

    08工学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47

    08工学

    080901物理电子学


    48

    08工学

    080902电路与系统


    49

    08工学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50

    08工学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51

    08工学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52

    08工学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53

    08工学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54

    08工学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55

    08工学

    081103系统工程


    56

    08工学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57

    08工学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58

    08工学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59

    08工学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60

    08工学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61

    08工学

    081401岩土工程


    62

    08工学

    081402结构工程


    63

    08工学

    081403市政工程


    64

    08工学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65

    08工学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66

    08工学

    0814Z1建设工程管理

    目录外自主设置

    67

    08工学

    081501水文学及水资源


    68

    08工学

    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69

    08工学

    081503水工结构工程


    70

    08工学

    081504水利水电工程


    71

    08工学

    0815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72

    08工学

    081701化学工程


    73

    08工学

    081702化学工艺


    74

    08工学

    081703生物化工


    75

    08工学

    081704应用化学


    76

    08工学

    081705工业催化


    77

    08工学

    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


    78

    08工学

    082802农业水土工程


    79

    08工学

    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80

    08工学

    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81

    08工学

    083001环境科学


    82

    08工学

    083002环境工程


    83

    08工学

    083201食品科学(包装工程)


    84

    08工学

    083500软件工程


    85

    09农学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86

    12管理学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87

    12管理学

    120201会计学


    88

    12管理学

    120202企业管理


    89

    12管理学

    120203旅游管理


    90

    12管理学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91

    13艺术学

    130500设计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

    水利工程

    环境工程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材料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仪器仪表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工程

    控制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工业工程

    软件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

    农业工程

    车辆工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
    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EMBA
    会计硕士
    审计硕士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学校有教职工2320人,专任教师1370人,其中教授192人,副教授315人。360人具有博士学位,955人具有硕士学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3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分别被授予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3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8人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16人分别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称号; 1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审批时间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黄强2007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罗兴锜2008
    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刘丁2009
    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周孝德2010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10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陕西省名牌专业,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58项;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5门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力学、自动控制理论 、刷工程导论、半导体集成电路高勇、印刷机原理与结构[13-17]

    省级精品课程:土力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工程测量学、机械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半导体集成电路、工程制图、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 数据库原理、印刷机原理与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学物理实验、基础英语、生产与运作管理、包装材料学、国际金融实务(双语)、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软件体系结构、材料力学[18-22]

    学校荣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高校

    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理科 理科 文科


    2013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北京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青海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海南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西藏


    专业名称 平均分 最高分 录取批次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508 508 第二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13 513 第二批
    工程力学 519 519 第二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29 529 第二批
  • 词条信息

    • 浏览次数: 2718 次

    • 更新时间: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