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授
叶培大 院士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校长。1915年出身于上海市南汇县;1938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1945~194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就读,其间先后到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和加拿大北方电气公司实习;1955年从天津大学调入北京邮电学院,历任北邮无线系教授及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名誉校长至今,已执教整整60周年。
方滨兴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誉主任。籍贯江西省万年县,汉族,1960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8-198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77级本科生,获学士学位;1982-1984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81级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6-198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85级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84-199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9-2007年先后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和信息产业部互联网应急处理协调办公室任职,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12月起担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至今。是全国著名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
郑厚植 院士
Zheng Houzhi(1942.8.26-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苏常州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在半导体低维物理的系统研究中取得多项先驱性成果。揭示了量子霍耳效应的尺寸效应、霍耳电势分布特性,提出和研究了用分裂栅实现准一维电子气的办法和特性。在空穴多体作用诱导的磁阻现象,各类共振隧穿现象,量子霍耳区的磁阻现象,量子霍耳区的扩散系数,朗道态密度测量和低维激子光谱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炯磐 院士
周炯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我国著名信息与通信理论专家。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崧厦镇;193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8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攻读硕士,仅用一年时间就学完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并以全优的成绩荣获硕士学位;时值新中国成立,周炯磐毅然放弃了攻读博士的机会,回国任上海新安电机厂工程师,后调入天津大学任专职教授;1955年调入北京邮电学院和叶培大教授一起创办无线电工程系,任系副主任;60年代转入信息与通信理论领域,成为首批将信息论传播到我国的主要学者之一,至今一直奋斗在信息与通信领域并创造了诸多第一。
陈俊亮 院士
陈俊亮教授是著名的交换技术与通信网专家。1955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1961年5月获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978~1981年到美国加州大学UCB做访问学者,同期受聘于 UCBEECS系客座副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徐大雄 院士
1951年北京清华大学毕业,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40余年,曾任系主任、校长助理,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电磁场与微波)主任、博士生导师、校光通信研究所所长、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校容校貌
本部校区
北京邮电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十号,环境幽雅,交通方便。学校占地面积693亩,学校有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共约22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约30000名。
宏福校区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占地300亩,宏福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距校本部约21公里。
宏福校区教学环境优良,建有通信软件与网络应用实验室、系统软件与信息安全实验室、软件工程与体系结构实验室、新一代运营系统及软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有十六间能够同时容纳250人左右上课的多媒体教室、充足配套的学生自习教室、设备先进的语言教学设备、同时支持400人上机的计算机公众实验机房等。学校校园网络建设起点高、可扩展性强,为校园教学提高有力支持。
宏福新校区采用后勤方面社会化管理的新模式,由宏福集团投资兴建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配套齐全,运动场建设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两个专业一年级教学安排在校本部,其他专业一年级教学安排在宏福校区,电信工程及管理、电子商务及法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四个专业本科四年教学安排在宏福校区。
沙河校区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位于沙河高教园区东南部,占地约1348亩,新校区建设会分两期完成,一期用地858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宿舍楼、体育场等设施。二期用地490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整体建成后将能容纳1.8万名学生。沙河新校区规划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大学的形象和氛围,同时满足了分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每一期建设任务完成后,都能实现相应的教学、科研功能,不影响分期进入的师生们工作和学习。
2012年9月16日,北邮人期盼十年的沙河校区破土动工,极大地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是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成为北邮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已经取得了三个单体项目立项批复、一个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批复;完成了沙河一期电力、燃气、给水、雨、污水、中水管线咨询,正在进行市政管网综合方案和立项申报;取得沙河新校区一期858亩征地用地批复;一期批复工程陆续开工建设。
在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后,沙河校区一期工程完工,准备入住2014级大一新生。
学校排名
2013 排名 | 大学 | 总分 | 学科 排名 | 重点 学科 | 论文 | 高招 | 知名度 | 留学生 |
1 | 北京大学 | 98.86 | 100.00 | 100.00 | 99.70 | 98.71 | 100.00 | 86.18 |
2 | 清华大学 | 96.18 | 93.34 | 99.87 | 93.35 | 100.00 | 89.99 | 87.34 |
3 | 复旦大学 | 86.35 | 68.35 | 87.73 | 90.95 | 95.26 | 77.13 | 90.14 |
4 | 中国人民大学 | 85.54 | 80.35 | 89.56 | 79.31 | 92.65 | 79.44 | 78.68 |
5 | 浙江大学 | 85.00 | 67.44 | 88.34 | 100.00 | 87.83 | 71.64 | 78.30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83.96 | 67.72 | 81.29 | 91.67 | 95.07 | 68.62 | 77.38 |
7 | 南京大学 | 82.36 | 68.93 | 81.81 | 90.07 | 90.13 | 67.53 | 75.57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0.09 | 65.93 | 83.13 | 81.83 | 92.61 | 62.51 | 60.12 |
9 | 北京师范大学 | 80.07 | 71.10 | 79.41 | 84.22 | 86.34 | 68.64 | 75.68 |
10 | 西安交通大学 | 77.22 | 65.05 | 81.20 | 78.28 | 85.27 | 65.46 | 69.16 |
11 | 南开大学 | 77.02 | 61.90 | 78.01 | 79.68 | 87.40 | 67.32 | 70.36 |
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6.76 | 64.43 | 87.34 | 74.31 | 83.63 | 63.10 | 66.11 |
13 | 华中科技大学 | 76.44 | 66.49 | 75.79 | 79.77 | 81.80 | 76.46 | 73.36 |
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6.31 | 62.81 | 84.27 | 70.81 | 87.23 | 63.86 | 67.47 |
15 | 武汉大学 | 75.49 | 67.74 | 74.59 | 77.00 | 81.82 | 69.46 | 72.10 |
16 | 天津大学 | 74.82 | 63.92 | 81.25 | 71.39 | 84.11 | 63.46 | 62.12 |
17 | 同济大学 | 74.73 | 64.63 | 71.01 | 69.53 | 88.33 | 64.69 | 79.31 |
18 | 中山大学 | 74.14 | 62.86 | 68.72 | 81.20 | 82.12 | 70.08 | 68.81 |
19 | 东南大学 | 74.07 | 67.53 | 73.09 | 73.90 | 81.46 | 63.48 | 71.08 |
20 | 中国农业大学 | 73.92 | 70.41 | 81.80 | 75.38 | 73.55 | 65.10 | 61.55 |
21 | 厦门大学 | 73.48 | 61.05 | 73.62 | 74.54 | 82.91 | 66.66 | 68.49 |
22 | 四川大学 | 72.93 | 62.51 | 75.48 | 81.46 | 74.77 | 66.50 | 65.71 |
23 | 华东师范大学 | 72.03 | 62.29 | 66.25 | 74.60 | 82.26 | 65.11 | 69.34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71.50 | 61.28 | 72.92 | 68.47 | 82.11 | 62.95 | 63.65 |
25 | 中南大学 | 71.42 | 62.23 | 76.37 | 74.21 | 74.35 | 64.41 | 66.64 |
26 | 大连理工大学 | 71.37 | 60.39 | 72.43 | 75.06 | 78.57 | 61.42 | 63.01 |
27 | 山东大学 | 71.23 | 60.75 | 66.55 | 76.61 | 78.41 | 67.72 | 70.72 |
28 | 上海财经大学 | 70.92 | 60.00 | 60.34 | 67.06 | 89.28 | 61.81 | 71.19 |
29 | 中央财经大学 | 70.67 | 61.07 | 60.99 | 67.88 | 87.25 | 65.13 | 65.02 |
3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70.56 | 60.00 | 60.07 | 66.61 | 87.05 | 61.53 | 80.71 |
31 | 北京科技大学 | 70.36 | 63.33 | 73.05 | 66.90 | 77.31 | 62.11 | 68.12 |
32 | 吉林大学 | 70.14 | 61.05 | 71.03 | 74.68 | 73.24 | 63.32 | 73.11 |
33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69.17 | 61.11 | 60.13 | 62.22 | 85.70 | 61.58 | 73.77 |
34 | 西北工业大学 | 69.15 | 60.97 | 69.71 | 67.05 | 77.86 | 61.84 | 62.96 |
35 | 华南理工大学 | 69.10 | 61.63 | 66.68 | 70.26 | 76.21 | 63.33 | 67.08 |
36 | 北京邮电大学 | 68.99 | 61.94 | 61.65 | 64.62 | 83.68 | 63.59 | 61.38 |
37 | 北京交通大学 | 68.90 | 61.52 | 66.46 | 66.80 | 78.56 | 62.21 | 65.23 |
38 | 重庆大学 | 68.89 | 60.00 | 71.72 | 69.24 | 74.45 | 63.41 | 63.87 |
39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68.69 | 61.11 | 60.05 | 62.68 | 84.06 | 61.21 | 72.88 |
40 | 中国政法大学 | 68.36 | 61.07 | 60.77 | 64.14 | 82.04 | 66.91 | 64.13 |
41 | 华东理工大学 | 68.23 | 60.97 | 63.88 | 70.88 | 75.88 | 61.91 | 64.59 |
4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8.13 | 60.00 | 66.96 | 66.59 | 76.59 | 61.24 | 67.55 |
43 | 电子科技大学 | 68.04 | 62.71 | 66.45 | 68.14 | 74.75 | 61.86 | 61.29 |
44 | 湖南大学 | 68.01 | 60.00 | 66.86 | 70.45 | 74.18 | 62.61 | 63.24 |
45 | 中国海洋大学 | 67.97 | 62.56 | 70.88 | 65.56 | 72.84 | 61.73 | 64.62 |
4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67.30 | 61.94 | 65.78 | 63.71 | 75.52 | 60.46 | 66.65 |
47 | 东北大学 | 67.29 | 61.31 | 70.81 | 66.05 | 71.53 | 61.70 | 62.18 |
48 | 南京理工大学 | 67.20 | 61.28 | 68.92 | 64.96 | 73.59 | 60.68 | 61.16 |
49 | 北京语言大学 | 67.09 | 60.00 | 60.00 | 61.17 | 76.02 | 61.07 | 100.00 |
5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6.97 | 60.97 | 67.48 | 65.46 | 73.68 | 60.80 | 60.84 |
科研基地
基地规模
北京邮电大学加强基地建设,科研工作良性发展。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2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基地列表
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 |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 | 2 |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 |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 |
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北京市 | 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4 | |
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安全生产智能监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 | 国家级 | 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2 |
信息内容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 | |||
教育部 | 教育部,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 2 | |
空间机器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其他基地 | 教育部(培育) | 北京邮电大学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中心 | 1 |
北京市 | 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与通用平台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1 |
(在全国各高校拥有不同学科国家级实验室的总和中排名16位)。
北邮在信息技术方面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各类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十余个。以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基础,北邮科研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的雁阵态势:9位院士领头,17位兼职院士辅佐,一批千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跨世纪人才等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奋力上阵,他们在互联网、光通信、移动通信、移动终端、通信安全、通信增值业务管理等通信技术领域的全业务方面,具有极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软件工程等整个信息技术领域不断追求卓越。学校科研经费增长迅速,科学研究成果频出:截到2012年止,北京邮电大学获国家级科技三大奖1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59项。同时,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科技园也是教育部信息中心在高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该校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校企联盟
校企科研型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是我校与企业在“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结合企业与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合作共建的非实体性科研平台。联合实验室应拥有与学校学科建设规划一致的研究方向、配套的组织管理制度及稳定运行的经费保障。
联合实验室简介 | 负责人 |
北邮-中广瑞波联合实验室 | 刘杰 |
北邮-安立通信测试技术联合实验室 | 徐坤 |
北邮-通鼎,光纤技术,联合实验室 | 林金桐 |
北邮-,普天,联合实验室 | 王文博 |
北邮-Orange联合实验室 | 王文博 |
北邮-,高通,联合实验室 | 刘杰 |
北邮-AGC超高速氟POF技术联合实验室 | 刘元安 |
北邮-视软视觉计算与,图像通信,联合实验室 | 朱松纯 |
北邮-创新科,云存储,与,云灾备,技术联合实验室 | 姚文斌 |
北邮-捷迪讯联合实验室 | 纪越峰 |
北邮-中进汽贸车联网联合实验室 | 詹舒波 |
北邮-长空联合研发中心 | 庄育锋 |
北邮-大地腾农信息服务联合实验室 | 刘书昌 |
北邮-,蓝汛,NG-CDN联合实验室 | 宋美娜 |
北京邮电大学-,罗德,与,施瓦茨,联合实验室 | 王文博 |
北邮-CTH公司联合实验室 | 刘杰 |
北邮-华唐,服务外包,联络中心实验室 | 詹舒波 |
北邮-世纪互联联合实验室 | 纪越峰 |
北邮-,易鼎,天成联合实验室 | 赵方 |
北邮—中进汽贸联合成立“车联网网实验室” | 杨放春 |
创建平台
●搭建一个覆盖通信全网络的学科实验室创新平台体系
●建成若干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
学校领导
名誉校长:叶培大
书记: 王亚杰
校长: 方滨兴
副书记:赵纪宁 牟文杰
副校长:张英海 任晓敏 薛忠文 杨放春 温向明
社团文化
北京邮电大学学校成立了多个社团,它们是:爱乐合唱团、吉他社、八爪鱼话剧团、影视欣赏协会、摄影协会、5i设计联合会、信息安全协会、电子商务协会、世优软件协会、数码硬件协会、创新协会、星光互联科技孵化器、创业协会、华硕硕市生团队、电子竞技协会、计算机协会、证券知识协会、北邮辩论协会、英语俱乐部、科普科幻协会、青草文学社、Pro Fashion、Sojoy 漫画社、国防知识协会、红十字协会、心语社、魔方社、觉悟社、北邮人工作室、交通安全协会、校舞蹈队、益友读书社、北邮跆拳道协会、棋牌协会、北斗星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灵光腰旗橄榄球协会、北邮Win创新协会、心理协会、武术协会等。各社团每年组织会员参加相关活动,多次参加北京各高校联合举办的比赛和演出,并取得过骄人的战绩,其中爱乐合唱团等社团在北京高校同类社团中享有盛名,这些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方面,注重融健身性、人文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常年举办"篮俱杯"篮球赛,"校长杯"足球赛、春季运动会。乒乓球、武术、篮球、足球、田径等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乒乓球队、武术队多次在全国和北京市的比赛中获得冠军,乒乓球队还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大学生 运动会,为学校争得荣誉。
学校还组织各种学术讲座、科技竞赛,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每年举办的 "创新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北京邮电大学的"诺贝尔奖", 我们不仅培养工程师,而且造就创业者。
学校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英文缩写为BUPT,简称“北邮”,是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
校风:团结、勤奋、严谨、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精神:崇尚奉献,追求卓越
北京邮电大学位于高校林立的北京市海淀中关村高科技开发区,环境幽雅,交通方便。学校占地面积693亩,学校有各类全日制在 校生一万多人。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他们在信息科技和信息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建成信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多科性、研究 型、开放式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软件学院、国际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学校现有36个本科专业,41个 硕士专业,两类专业学位硕士点(MBA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14个博士专业和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 实验室,2个部级试验室。学校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邮电通信专业性图书馆,现有馆藏书刊116万册,电子资源66万册(件),在"通信与电子学"、"计算机 科学"等方面藏书齐全,并具有一流的现代化数据检索和信息查询服务水平。北京邮电大学是创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十所大学之一, 也是全国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2)主干网的核心节点之一,学校的计算机校园网是CERNET示范工程。学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教 育设施先进、齐全。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通信高技术研究的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通信及相关领域,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大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炯盘教授、两院院士陈俊亮教授、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徐大雄教授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 的学术梯队。在专任教师中,专职教授、副教授527名,他们当中有128名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其中有不少是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此外,学校还 聘任兼职教授446名。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形成了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教学上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跨院、跨学科选课,努力做 到因材施教;通过主辅修双专业制、双学位制、个性化专业培养等多种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
学校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每年都有一大 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刻苦努力,不断进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历年来连续在全国和北京地区举办的英语四、六级统考、 高等教学、大学物理、数学建模和电子设计等各类竞赛中名列前茅。学校还坚持实行竞争和淘汰机制,通过评选三好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设立各种 奖学金等措施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北京邮电大学学校注重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俄罗斯、丹 麦、波兰等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方面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与爱立信、高通、IBM、摩托罗拉、北方电信、诺基亚、索尼等十余家世界著名通信公 司开展了富有成就的合作,组织了一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经教育部批准的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 女王学院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已经开始正式招生。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体育部等13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并设有研究生院。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哲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共约21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约28000名。
知名人物
●政界
北京邮电大学1吴基传,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2邢元敏,重庆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3徐善衍,中国科协副主席。
4北京邮电大学谢高觉,原邮电部副部长,现任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理事长。
5林金泉,前邮电部副部长,原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
6刘立清,原邮电部副部长,原信息产业部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7刘利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8王寿祥,中央纪委驻国土资源部纪检组组长、国土资源部部党组成员。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9 阿卡耶夫,苏联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做过北邮的访问学者,1990年至2005年任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统。
10刘安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
11盛铭环,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2 周宝信,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秘书长。
13张明德,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14杨泽民,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
15魏茂洪,人民邮电报社社长、党委书记。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
16张胜利,无线电管理局局长。
17陈芳烈,原任人民邮电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数据通信》杂志社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三、四届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工交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1996年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和“高士其科普基金奖”。
●企业界
1唐骏,原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原上海盛大网络集团总裁,原新华都总裁兼CEO,现任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
2张立贵,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
3王晓初,现任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4 杨杰,中国电信总经理。
5冷荣泉,原中国电信总经理兼COO。
6孟朴,高通中国区总裁。
7黄节,北电网络亚洲区副总裁。
8张醒生,原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首席市场执行官兼执行副总裁,原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兼总裁。
9王彤,三星电子中国通信研究院院长。
10杨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
11马建,诺基亚研究中心(中国)首席科学家。
12李艳,原索爱中国区副总裁,现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
13贺志强,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联想研究院院长。
14张春江,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原中国网通董事长、总经理,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2010年9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15真才基,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总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获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16赵慧玲,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
17唐如安,原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18施继兴,原东方通信集团总裁,“中国移动产业第一人”。
19霍东龄,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IT富豪五十强。
20李建宏,宏景集团董事长,吉尔吉斯共和国通信部部长通信顾问,中国IT富豪五十强。
北京邮电大学
21江廷林,现任烽火通信公司董事长。
22黄章勇,现任深圳飞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3王诚,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24 何士友,中兴通讯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总经理。
25李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
26张永平,中国铁通集团公司总经理。
27 王洪锋,北京纽曼腾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28 唐未德,北京纽曼理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29 张元荣,安盛人寿董事长。曾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副总裁。
30 林宇,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网秦)创始人、CEO。
31 黄文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
32 沙跃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
33 张继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34 杨小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35 任伟光,HTC总裁。
36 蒋新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37 佟吉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
38 潘臻,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39 李亚东,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40 李丕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41 冯新生,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75年毕业于微波通信专业。
42 姜正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82年毕业于无线电技术专业。
●学术界
1钟义信,著名电信专家,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首届首席专家,全信息理论提出者。首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获得者。
2林金桐,北京邮电大学前任校长,巴基斯坦——中国工程科技大学(PCU)校长人选。
3 朱祥华,原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4 王德宠,原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
5郭长波,重庆邮电大学首任党委书记、院长 。
6 王植槐,原长春邮电学院校长。
7 邓震垠,原西安邮电学院校长、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
8 张义俊,原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宁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9 卢建军,现西安邮电大学校长。
10张平,移动通信领域著名专家。
11吕廷杰,著名的通信管理专家。
12阚凯力,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著名电信专家。
13李道本,著名通信专家,LAS-CDMA之父。
14任福继,日本工程会首届院士
社会评价
实力评价
●中国十大IT名校
●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最高的十所大学
●创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十所大学
年度评价
2012年度
●学术地位明显提高
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一;
在2012中国大学标准创新贡献奖排行中,北京邮电大学获奖最多,居全国大学之首;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发表于国际会议论文索引结果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居第12位;
在2012中国大学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中,北京邮电大学位列第18位;
在2012中国大学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中,北京邮电大学位列第22位;
在2012中国大学“Nature and Science”论文排行中,北京邮电大学位列第22位;
在2012年中国大学重大科技奖励排行榜中,北京邮电大学位列第31位;
北京邮电大学EMBA蝉联搜狐网教育2012年度总评榜“中国十大品牌商学院”;在第九届中国最具影响力EMBA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0位。
2013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65位,大陆地区第38位。
●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技术领域连续6年以项目主持的身份获得973计划的资助,位列高校民口973首席项目数排行榜第16位;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位列高校民口国家级实验室排行榜第16位;
在2012年中国大学十大科技进展排行榜中,北京邮电大学位列第19位。
●教学成果显著增加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共计有1563人次获得各类竞赛奖励,其中275人次在国际性竞赛中获奖,361人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其中,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北邮有18个队获一等奖,有63个队获二等奖,名列我国高校的前茅;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就业率继续保持100%,本科生就业率99.27%;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的上研率超过了62%,位居同类大学之首。
●媒体报道数量稳步上升
北京邮电大学在“2012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中,以北邮向媒体提供的稿件数量及新闻媒体对北邮的新闻报道数量总和32400(2011年25600篇)位居第25位。
榜单排名
中国人民大学版2013中国大学50强排名
2013 排名 | 大学 | 总分 | 学科 排名 | 重点 学科 | 论文 | 高招 | 知名度 | 留学生 |
1 | 北京大学 | 98.86 | 100.00 | 100.00 | 99.70 | 98.71 | 100.00 | 86.18 |
2 | 清华大学 | 96.18 | 93.34 | 99.87 | 93.35 | 100.00 | 89.99 | 87.34 |
3 | 复旦大学 | 86.35 | 68.35 | 87.73 | 90.95 | 95.26 | 77.13 | 90.14 |
4 | 中国人民大学 | 85.54 | 80.35 | 89.56 | 79.31 | 92.65 | 79.44 | 78.68 |
5 | 浙江大学 | 85.00 | 67.44 | 88.34 | 100.00 | 87.83 | 71.64 | 78.30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83.96 | 67.72 | 81.29 | 91.67 | 95.07 | 68.62 | 77.38 |
7 | 南京大学 | 82.36 | 68.93 | 81.81 | 90.07 | 90.13 | 67.53 | 75.57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0.09 | 65.93 | 83.13 | 81.83 | 92.61 | 62.51 | 60.12 |
9 | 北京师范大学 | 80.07 | 71.10 | 79.41 | 84.22 | 86.34 | 68.64 | 75.68 |
10 | 西安交通大学 | 77.22 | 65.05 | 81.20 | 78.28 | 85.27 | 65.46 | 69.16 |
11 | 南开大学 | 77.02 | 61.90 | 78.01 | 79.68 | 87.40 | 67.32 | 70.36 |
1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6.76 | 64.43 | 87.34 | 74.31 | 83.63 | 63.10 | 66.11 |
13 | 华中科技大学 | 76.44 | 66.49 | 75.79 | 79.77 | 81.80 | 76.46 | 73.36 |
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6.31 | 62.81 | 84.27 | 70.81 | 87.23 | 63.86 | 67.47 |
15 | 武汉大学 | 75.49 | 67.74 | 74.59 | 77.00 | 81.82 | 69.46 | 72.10 |
16 | 天津大学 | 74.82 | 63.92 | 81.25 | 71.39 | 84.11 | 63.46 | 62.12 |
17 | 同济大学 | 74.73 | 64.63 | 71.01 | 69.53 | 88.33 | 64.69 | 79.31 |
18 | 中山大学 | 74.14 | 62.86 | 68.72 | 81.20 | 82.12 | 70.08 | 68.81 |
19 | 东南大学 | 74.07 | 67.53 | 73.09 | 73.90 | 81.46 | 63.48 | 71.08 |
20 | 中国农业大学 | 73.92 | 70.41 | 81.80 | 75.38 | 73.55 | 65.10 | 61.55 |
21 | 厦门大学 | 73.48 | 61.05 | 73.62 | 74.54 | 82.91 | 66.66 | 68.49 |
22 | 四川大学 | 72.93 | 62.51 | 75.48 | 81.46 | 74.77 | 66.50 | 65.71 |
23 | 华东师范大学 | 72.03 | 62.29 | 66.25 | 74.60 | 82.26 | 65.11 | 69.34 |
24 | 北京理工大学 | 71.50 | 61.28 | 72.92 | 68.47 | 82.11 | 62.95 | 63.65 |
25 | 中南大学 | 71.42 | 62.23 | 76.37 | 74.21 | 74.35 | 64.41 | 66.64 |
26 | 大连理工大学 | 71.37 | 60.39 | 72.43 | 75.06 | 78.57 | 61.42 | 63.01 |
27 | 山东大学 | 71.23 | 60.75 | 66.55 | 76.61 | 78.41 | 67.72 | 70.72 |
28 | 上海财经大学 | 70.92 | 60.00 | 60.34 | 67.06 | 89.28 | 61.81 | 71.19 |
29 | 中央财经大学 | 70.67 | 61.07 | 60.99 | 67.88 | 87.25 | 65.13 | 65.02 |
3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70.56 | 60.00 | 60.07 | 66.61 | 87.05 | 61.53 | 80.71 |
31 | 北京科技大学 | 70.36 | 63.33 | 73.05 | 66.90 | 77.31 | 62.11 | 68.12 |
32 | 吉林大学 | 70.14 | 61.05 | 71.03 | 74.68 | 73.24 | 63.32 | 73.11 |
33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69.17 | 61.11 | 60.13 | 62.22 | 85.70 | 61.58 | 73.77 |
34 | 西北工业大学 | 69.15 | 60.97 | 69.71 | 67.05 | 77.86 | 61.84 | 62.96 |
35 | 华南理工大学 | 69.10 | 61.63 | 66.68 | 70.26 | 76.21 | 63.33 | 67.08 |
36 | 北京邮电大学 | 68.99 | 61.94 | 61.65 | 64.62 | 83.68 | 63.59 | 61.38 |
37 | 北京交通大学 | 68.90 | 61.52 | 66.46 | 66.80 | 78.56 | 62.21 | 65.23 |
38 | 重庆大学 | 68.89 | 60.00 | 71.72 | 69.24 | 74.45 | 63.41 | 63.87 |
39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68.69 | 61.11 | 60.05 | 62.68 | 84.06 | 61.21 | 72.88 |
40 | 中国政法大学 | 68.36 | 61.07 | 60.77 | 64.14 | 82.04 | 66.91 | 64.13 |
41 | 华东理工大学 | 68.23 | 60.97 | 63.88 | 70.88 | 75.88 | 61.91 | 64.59 |
4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8.13 | 60.00 | 66.96 | 66.59 | 76.59 | 61.24 | 67.55 |
43 | 电子科技大学 | 68.04 | 62.71 | 66.45 | 68.14 | 74.75 | 61.86 | 61.29 |
44 | 湖南大学 | 68.01 | 60.00 | 66.86 | 70.45 | 74.18 | 62.61 | 63.24 |
45 | 中国海洋大学 | 67.97 | 62.56 | 70.88 | 65.56 | 72.84 | 61.73 | 64.62 |
4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67.30 | 61.94 | 65.78 | 63.71 | 75.52 | 60.46 | 66.65 |
47 | 东北大学 | 67.29 | 61.31 | 70.81 | 66.05 | 71.53 | 61.70 | 62.18 |
48 | 南京理工大学 | 67.20 | 61.28 | 68.92 | 64.96 | 73.59 | 60.68 | 61.16 |
49 | 北京语言大学 | 67.09 | 60.00 | 60.00 | 61.17 | 76.02 | 61.07 | 100.00 |
5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6.97 | 60.97 | 67.48 | 65.46 | 73.68 | 60.80 | 60.84 |
教学力量
师资力量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校拥有着一支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科技新星、省部级“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部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2184人,其中专任教师1420人(含正副教授726人),院士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具有正、副高职称的教师72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外籍教师123人。
该校有二十多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学者受聘为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400余位知名专家、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学校兼职教授,为学生讲授前沿科技、指导科研实践、提供就业指导等。
北京邮电大学师资力量一览表 | |||
院,士 | 9人 | ||
专职教授,副教授 | 726名 | ||
教育部“长江学者” | 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2人 | ||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 | 7人 | ||
国家级科技专家 | 11人 |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4人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 2个 |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3个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7人 | ||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 6人 |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 21人 | ||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 4个 | ||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 9个 | ||
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获得者 | 62人 | ||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126余人 |
●两院院士
叶培大 | 陈俊亮 | 周炯磐 | 方滨兴 |
徐大雄 | 郑厚植 | 李德毅 | 陈良惠 |
王天然 | 刘韵洁 | 薛其坤 |
资深院士:叶培大周炯槃(两位院士2011年相继仙逝)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
叶培大,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方滨兴,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纪越峰(2006年第二届)
杨义先(2009年第五届)
●长江学者
北京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杨义先,任福继(讲座)
通信与信息系统:孟洛明、廖建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马华东、吴建平
管理科学与工程:郑大昭(讲座)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杨义先(1994年)、任晓敏(1996年)、孟洛明(2000年)、杨放春(2001年)、纪越峰(2003年)、廖建新(2005年)、马华东(2009年)
●973首席科学家
方滨兴(计算机)、任晓敏(光研)、孟洛明(网研)、张平(信通)、马华东(计算机)、张宏科(网研)、纪越峰(信通、光研)
●IEEE FELLOW
叶培大、刘元安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张平教授、钟义信教授(2010年 第四届)
李德毅院士、杨义先教授(2012年 第五届)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钟义信 “构建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创新人工智能核心理论” 成就奖 (2012年 首届)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者
薛其坤院士(该成果于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美国东部时间3月14日下午)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
“饶毓泰基础光学奖”
陈建军博士(第八届)
办学成果
北京邮电大学近几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制定了“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启动了学校的全面改革。学校秉承“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通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突出信息特色,在行业引领中服务现代社会,在信念执着中传承大学文化”的办学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的思想,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工程”,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实现了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2008年3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北京邮电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北京邮电大学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育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成果奖等各级各类评选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保持在85%以上,六级年级累计通过率保持在60%以上。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的上研率超过了62%,位居同类大学之首。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为100%,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在以英语、电子、数学和物理竞赛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学生重大赛事中成绩优异,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2013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取得重大突破,2队获特等奖,2队获提名奖(Finalist),31队获一等奖,92队获二等奖,实现了北邮参加国际数模竞赛以来获奖水平质的跨越。 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他们在信息科技和通信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成果
1、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估为“优秀”成绩。
2、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为100%,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3、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的上研率超过了62%,位居同类大学之首。
4、北京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
科研成果
奖 类 | 序 号 | 成 果 | 奖 级 |
自然科学奖 | 1 | 尘土污染对电接触可靠性影响及,防护措施,研究 | 199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科技发明奖 | 1 | By-2电接触固体薄膜润滑剂 | 1982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
2 | DJB-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 | 1986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 |
3 | 宽带无线移动TDD-OFDM-MIMO技术 | 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
4 | 基于智能通道组织和共享保护方法的光层联网技术与应用 | 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
5 | 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 | 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
科技进步奖 | 1 | DS2000,程控数字交换机 | 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2 | 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 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
3 | 10G比特秒ATM交换机(BTC9500) | 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4 | CIN02高级,智能网,系统 | 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
5 | 网络管理设计,测试成套技术及系统 | 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6 | 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发项目 | 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7 |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 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8 | CORBA系统实现一致性声明的需求和指南 | 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9 | 移动智能网,技术 | 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二等奖 | |
10 | WDM超长距离,光传输设备,(ZXWM,M900) | 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11 | 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网络智能化技术及应用 | 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12 | 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 | 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13 | TD,SCDMA及其增强型终端一致性测试技术与平台 | 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14 | 基于,异构网络,融合的,多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15 | 融合业务支撑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8年
1 Science上发表该校邓伟洪、郭军、胡佳妮、张洪刚等师生撰写的论文,这是该校师生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2009年
1、11月27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了2008年论文被SCI、EI、ISTP、SSCI收录情况。该校的统计结果为:SCI收录214篇;EI收录530篇;ISTP收录922篇(高等院校排名第九位);SSCI收录3篇。
2、6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平导师组获JCN 2008年度最佳论文奖。JCN最佳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从2000年起仅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历年来分别为美国、以色列、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知名学者获得。这是自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来自中国的高校和学者首次获得该项殊荣。
2010年
2010年该校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2011年,该校被检索论文两千多篇,其中SCI检索四百多篇,EI检索六百多篇,
2012年
2012年,该校发表于国际会议论文索引结果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居第12位。
2013年
1、2013年3月14日,该校理学院陈建军博士在《Nature》的《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论文“Submicron bidirectional all-optical plasmonicswitches”,该论文在实验上实现了亚微米尺寸的双向全光开关。《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集团于2011年新创刊的综合性网络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
2、 理学院青年教师马海强副教授和硕士生韦克金于2013年7月份发表在光学著名期刊《OpticsExpress》上的论文“Experimental circular quantum secret sharing over telecom fiber network”,被选为美国光学数据库2013年8月份高品质论文。
学术成果
●优博论文
1、余建军,200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高速光通信系统及全光波长变换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2、李丽香,200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种新的基于蚂蚁混沌行为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优秀期刊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连续四届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
合作交流
该校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该校开始实施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立了国际学院。国际学院以其严格的管理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好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QAA)的教学评估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的专业认证评估。该校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已获正式批复并开始招生。该校与70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签署合作协议约160份,已启动的校际交流项目50余个,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余个国外知名大学。海外特聘教授数量达到110多人。成功申报和建设了“通信与网络核心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和“高等智能与网络服务创新引智基地”两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引进了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若尔斯·阿尔费罗夫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和科研学者,形成了实力强大的国际化研究阵容。
十大风采
●十大教育新闻
2012年度
1、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开工:2012年9月16日,北邮人期盼十年的沙河校区破土动工。
2、荣获2012“最具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的世纪学院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3、北京邮电大学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邮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的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批准。
4、北京邮电大学创建高校第一个eID示范应用试点:2012年,北邮承担了863课题“基于eID的典型示范应用”。
5、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五年一次的信息领域的评估:“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优秀类实验室复评资格;“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刚刚挂牌就参加了评估,获得“良好”的好成绩。
6、北京邮电大学又有一项973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北邮主持的973计划项目“社交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基础研究”获科技部批准立项。
7、北京邮电大学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最多,居全国大学首位:在2012中国大学标准创新贡献奖排行中,北邮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最多,居全国大学首位,体现出较高的标准化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8、北京邮电大学学生竞赛成果斐然:2012年,北邮共计有1563人次获得各类竞赛奖励,其中275人次在国际性竞赛中获奖,361人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2012年,北邮研究生就业率继续保持100%,本科生就业率99.27%。
9、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创新活动形式,着力打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十个一”工程:(1)引航工程(2)微党课工程(3)亮点工程(4)理论工程(5)醒目工程:(6)实践工程(7)红书工程(8)权威解读工程(9)培训工程(10)“务实安校”工程。
10、北京邮电大学集中优势资源,成立“叶培大学院”:2012年5月,北邮选拔出96名学生组建成3个实验班,实施导师制,为每一名入选学生配备导师,逐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1年度
1、经国家批准,北邮正式启动了"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北邮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
2、北邮有12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第7人次成为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3、为配合"教学质量年",北邮开展了"名师讲堂"、教学观摩评比、"质量工程"建设成果展等系列活动,并在多方面成就显著。
4、北邮启动了"智慧校园"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九万多平方米。
5、在"2011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中,北邮以25,600条新闻报道数量位列第25名。
6、北邮组织成立了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进行全方位合作的高校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北邮党委书记王亚杰任北京高科理事长。
7、北邮连续三年举办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暨创新论坛,参展项目数量逐年递增,影响逐年扩大,已成为北邮创新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8、拥有知识产权195件,其中发明专利11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7项。
9、北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签署共建孔子学院协议,并派中方院长赴任。
10、北邮荣获北京市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第二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奖评选特等奖等殊荣。
●十大教育人物
2012年度
北京邮电大学1、杨放春:杨放春教授主持完成的“融合业务支撑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杨放春教授团队获得“基于用户偏好Web服务的提供方法”、“一种服务定位方法”、“一种SIP消息洪泛攻击的检测方法”、“一种网络脆弱性评估方法”、“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脆弱性分析方法与系统”、“一种支持WEB业务和多浏览器的SIP软终端的工作方法”、“一种支持融合网络业务的云平台及其工作方法”等七项各类专利。
2、马华东:马华东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传媒业务协同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马华东教授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王文博:王文博教授等承担的“异构无线网络的协同通信技术”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多方位协同融合培养通信工程高水平人才》获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担任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人,并派出北邮第一批本科生到中心完成了专业实习。
4、张平:张平教授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自由申请类)项目资助,这是北邮首次获得该类项目的资助;张平教授参与完成的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郭军:郭军教授、徐蔚然副教授和陈光副教授指导的小组在信息检索领域国际权威评测TREC2011中获得实体检索(Entity)任务和微博检索(Micorblog)任务全球第一名。
6、蔡安妮:蔡安妮教授团队在视频检索领域的权威国际评测TRECVID2011中,由赵志诚老师指导的小组获得了语义视频自动搜索任务(Known-item Automatic Search)第一名。
7、纪越峰:纪越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横三纵、四位一体通信技术教学模式和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获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担任首席专家的863“全光网”项目批准立项实施,受聘为“十二五”国家宽带网重点专项专家组专家。
8、张佳鑫: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张佳鑫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
9、邓中亮:邓中亮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863主题项目“城市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关键技术与服务示范”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并启动,这是北邮十二五期间主持的第一批863主题项目,也是北邮在863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第一次牵头负责的重大科技项目;邓中亮教授负责的“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原型系统研制”项目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国际领先水平。
10、徐坤:徐坤教授等承担的“超宽带微波光子信号处理与链路的基础研究”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徐坤教授被评为“北京高校2010-2012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度
1、叶培大: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邮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通信科技界泰斗、著名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专家、杰出的教育家,其生前致力于筹划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北邮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的通信事业建设鞠躬尽瘁。
2、周炯槃: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信息论研究的奠基人、通信理论的学术泰斗、通信网络理论的开拓者、德高望重广受爱戴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在去世前他将全部存款200多万元捐献出来作为学校的教育基金。此前,他把自己获得的教育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奖金全部捐献给学院设立"信息工程特别奖学金"。
3、郭军:郭军教授在《Nature》的《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An Activation Force-based Affinity Measure for Analyzing Complex Networks",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论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张平:张平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作为"自适应无线传输及组网新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2011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其领导的实验室在教育部组织的信息学科27个部重实验室评估中,跻身4家获评优秀的实验室行列。
5、纪越峰:纪越峰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面向宽带泛在接入的微波光子器件与集成系统基础研究"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纪越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研究成果"大容量多粒度光传送技术创新与系统应用"获得2011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6. 徐坤:徐坤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光子集成技术与系统应用"主题项目的课题6"基于PIC的实验系统、业务应用与评测技术"获得批准。这是北邮"十二五"开年以来首获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
7、马华东:马华东教授负责完成的科研成果"传媒业务协同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1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2010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所负责物联网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8、杨放春:杨放春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融合业务支撑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马严:马严教授获得IEEE标准突出贡献奖。
10、廖建新:廖建新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科建设
院系设置
教学单位(16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自动化学院
●软件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国际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民族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
●体育部
●叶培大学院
研究院(3个)
●网络技术研究院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
●感知技术与产业研究院
学科设置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以“211工程”建设和两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4个,有5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6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5个。学科涵盖了理、工、文、法、哲、经济、管理、军事、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涉及23个一级学科。初步形成了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学科架构。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部级重点学科8个。2007年以来启动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北京市特色专业9个。
学科指标
“十二五”学科建设指标:强化优势学科建设,实现“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排名第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保三争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争取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大力加强“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其它主干学科的建设,不断提升在学科领域的地位;高度重视“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字内容传媒学”等潜在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进一步强化和扩大优势、特色学科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学科评估
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北邮一级参评学科全国评估得分及排名
参评学科 | 得分 | 排名 | 参评高校数 | 相对位置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89 | 1 | 74所 | 前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80 | 9 | 50所 | 前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6 | 12 | 120所 | 前10% |
软件工程 | 72 | 23 | 106所 | 前2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76 | 19 | 102所 | 前18% |
校园文化
北京邮电大学学校成立了多个社团,它们是:爱乐合唱团、吉他社、八爪鱼话剧团、影视欣赏协会、摄影协会、5i设计联合会、信息安全协会、电子商务协会、世优软件协会、数码硬件协会、创新协会、星光互联科技孵化器、创业协会、电子竞技协会、计算机协会、证券知识协会、北邮辩论协会、英语俱乐部、科普科幻协会、青草文学社、Pro Fashion、Sojoy 漫画社、国防知识协会、红十字协会、心语社、觉悟社、北邮人工作室、交通安全协会、校舞蹈队、益友读书社、北邮跆拳道协会、棋牌协会、北斗星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等。各社团每年组织会员参加相关活动,多次参加北京各高校联合举办的比赛和演出,并取得过骄人的战绩,其中爱乐合唱团等社团在北京高校同类社团中享有盛名,这些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方面,注重融健身性、人文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quot;体育与健康"知识竞赛,"篮协杯"篮球赛,"校长杯"足球赛。乒乓球、武术、篮球、足球、田径等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乒乓球队、武术队多次在全国和北京市的比赛中获得冠军,乒乓球队还代表北京市参加,为学校争得荣誉。
学校还组织各种学术讲座、科技竞赛,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每年举办的 "创新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北京邮电大学的"诺贝尔奖", 我们不仅培养工程师,而且造就创业者。
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的,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邮电部。
● 1959年和1960年北京电信学院及其附属中技部、邮电科技大学先后并入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北京邮电学院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
北京邮电大学● 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
● 1998年北京邮电大学成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项目院校。
● 1999年定为全国开展远程教育试点的四所院校之一。
● 2000年,全国院校调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管理。
● 2001年首次被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高校之一。
● 2004年成为全国56所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 2005年,教育部和原信息产业部联合签署协议共建北京邮电大学。
● 2005年成为全国42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2007年,首次被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为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 2007年成为首批60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之一。
● 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实施高校之一。
●2010成为全国60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之一。
●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邮电大学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开工建设。
●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之一.
●2012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就业领域
社会对北邮毕业生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不仅是由于北邮是我国信息通信领域的最高学府,更重要的是北京邮电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已经渗透到信息通信领域的各个角落,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栋梁之才。近几年,北邮毕业生40%以上考取或保送硕士学位研究生,部分学生直接出国深造,就业率也连续多年在97%以上。应该说,只要是北邮合格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能找到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产业是目前我国发展势头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行业,也是外商投资最多的领域,其市场赢利和公司规模都可谓行业中的巨无霸,该领域的就业年薪处于社会的上层。北邮的毕业生主要面向这个领域就业,据统计,北邮毕业生的平均就业年薪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处于很高的水平。
特色专业
电子工程
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社会需求较大,颇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几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位居全校第一。
信息工程
学院和许多大公司联合建立实验室,与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美国ADI公司、天津移动、罗顿公司、中讯公司、普天、方正、首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
学院在宽带网络方面非常出名,以通信软件为特色,计算机技术(软件、硬件和网络)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也是响当当的,每年移动、联通、阿尔卡特、摩托罗拉等许多的大公司都会来这里招人。此外,学校还有一些综合性的特色专业,像经管、文法、英语等,这些具备通信背景的学科在社会上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在电信法、电信产业经济等方面也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依托发展自己的长项,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北邮由单一的邮电学院发展成现在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完整的电信类学科群,也在网络交换、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等领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子。如: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首位从事移动智能网和宽带智能网方向研究的学者廖建新;原邮电部办公厅主任徐善衍;现任中国通信协会会长谢高觉……可以说,在中国有邮电、通信领域,北邮绝对是一块金字招牌。